学术投稿

2007-2016年宁波市急性农药中毒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李晓海;王爱红;冷朋波;毛国传;张丹丹

关键词:农药中毒, 死亡, 危险因素
摘要:目的:分析宁波市急性农药中毒死亡危险因素,为制定合理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Excel整理宁波市2007至2016年报告的急性农药中毒患者资料,使用SPSS 19.0软件对各危害因素进行x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宁波市2006至2016年报告急性农药中毒4 234例,死亡208例,病死率4.91%.55岁及以上年龄组病死率明显高于低年龄组(x2 =8.25,P<0.05),非生产性农药中毒病死率明显高于生产性中毒病死率(x2=31.12,P<0.01),乡镇卫生院首诊死亡率明显高于县级及以上医院(x2=37.87,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55岁及以上患者[OR=1.60,95%CI (1.04~2.48)]、农药分类不详[OR=1.71,95%C1(1.06~2.76)]和非生产性中毒[OR=43.07,95%CI(5.98~310.25)]是农药中毒死亡的危险因素.首诊医院为县级医院[OR=0.35,95%CI(0.26~0.49)]和市级及以上医院[OR=0.36,95%CI(0.23~0.56)]为保护因素.结论:应加强农药的监管力度,提升基层医疗单位对急性农药中毒患者的救治能力.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早期康复训练对重症患者负面情绪的影响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重症患者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 2016年10月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ICU病房收治的清醒患者12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成训练组64例和对照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治疗方法,训练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下辅以专业团队进行的早期康复训练,对比两组患者的负面情绪并进行分析.结果:训练后训练组患者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13.38±1.9)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45.96=2.79)分;对照组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17.69±2.31)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56.77±3.20)分.两组评分与训练前相比均降低,有显著差异性(P<0.05),训练组在训练后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期间训练组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结论:在给予重症患者常规治疗的条件下辅以早期康复训练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同时不良事件发生率低,安全性较好.

    作者:傅斌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护士主导镇静镇痛安全管理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护士主导镇静镇痛安全管理应用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将三门县人民医院ICU机械通气患者11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镇静、镇痛管理,观察组采取护士主导镇静镇痛安全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58.46±6.98)h,ICU住院时间(112.62±11.31)h,总镇静时间(44.13±5.21)h,舒适程度评分(85.49±6.77)分;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107.64±12.33)h,ICU住院时间(184.57±19.88)h,总镇静时间(88.94±10.63)h,舒适程度评分(70.02±3.15)分,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64%低于对照组的18.18%,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主导镇静镇痛安全管理应用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能够缩短患者通气时间,提升机械通气治疗舒适程度,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陈巧红;罗良剑;向智勇;林雪燕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半夏泻心汤辅助治疗HP感染及对胃肠道激素胃黏膜凋亡活性的研究

    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辅助治疗HP感染的疗效及对胃肠道激素、胃黏膜凋亡活性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12月-2017年2月间在德清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HP感染患者218例,参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10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临床HP感染患者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半夏泻心汤辅助治疗,均持续1月.对比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血清胃肠道激素含量,病灶胃黏膜组织中凋亡基因表达量的差异.结果:治疗1月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中胃肠道激素胃蛋白酶原Ⅰ (PGⅠ)的含量低于对照组患者,胃泌素(Gas)的含量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病灶胃黏膜组织中Bcl-2、Survivin mRNA的表达量高于对照组患者,Bax、Bak mRNA的表达低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HP感染患者接受半夏泻心汤辅助治疗,可有效提升近期疗效并优化胃肠道激素分泌、调节胃黏膜细胞凋亡活性.

    作者:高燕;沈琴英;赵海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一起沙门氏菌食物中毒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一起食物中毒的原因,总结食物中毒的调查经验,为防止类似中毒事件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食物中毒的调查方法开展调查,采集患者的腹泻物进行沙门氏菌、变形杆菌、副溶血性弧菌、致病性大肠杆菌、志贺杆菌的微生物检测,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进行可疑致病因素的研究,数据用SPSS 19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92.20%)、腹泻(100.00%)、发热(94.44%),白细胞数增高,采集到的8份用药前患者腹泻物,8份均检出了沙门氏菌,其他病原微生物未检测;蹄髈为可疑食物(Fisher精确概率,P=0.005).结论: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潜伏期、共同进餐史、流行病学资料、实验室检测结果和现场卫生学调查资料,判断这是一起由沙门氏菌污染蹄髈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作者:孙楷城;黄葵青;朱世瑜;陈锦德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急性硬脑膜下水肿合并脑疝患者应用锥或钻颅引流减压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锥或钻颅引流减压在治疗急性硬脑膜下水肿合并脑疝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安吉县人民医院接诊的70例急性硬脑膜下水肿合并脑疝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锥或钻颅引流减压,对照组行常规急诊开颅术减压.记录比较2组患者手术前后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3个月格拉斯预后(Glasgow OutcomeScale,GOS)评分.结果:手术后,观察组患者GCS评分为(13.79±1.5)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0.14±1.2)分及治疗前的(5.67±0.8)分;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5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57%;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恢复良好20例,对照组恢复良好9例,观察组患者的预后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锥或钻颅引流减压操作简便、治疗安全,可显著降低患者术后不良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是抢救急性硬脑膜下水肿致脑疝形成患者的有效手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小正;沈爱炜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医学高校大学生极端行为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医学高校在校学生对人际关系、环境、教学管理等方面的评价及这些因素与医学高校在校学生极端行为和意识的联系.方法:设计调查问卷并采取分层整群抽样对5个专业不同年级的同学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和非参数多多独立样本Kwallis分析.结果:①在所有客观环境因素中,性别、家庭收入与大学生极端意念显著相关;②主观评价中专业、教学质量满意度两大学生极端意念显著相关;③就业压力和对未来前景的不确定性可能是导致医学生发生极端行为的诱因.结论:①对医学生极端行为的预防中以男性为重点;②做好专业思想教育,提示教学质量是稳定学生心理,预防极端行为的关键;③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重点关注,通过助学金、贷款等方式解除学生求学期间的经济压力,注意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避免经济困难学生受到歧视.

    作者:张平;胡鹏;黄朝晖;赵林海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抚触护理为主导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新生儿高胆红素疗效及预后分析

    目的:分析抚触护理为主导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新生儿高胆红素的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50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抚触护理为主导的综合护理.对比两组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经皮高胆红素黄疸指数、血清总胆红素、每日奶量、排便次数、睡眠时间等,并对新生儿预后状况进行分析.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经皮高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黄疸持续时间、哭闹时间及睡眠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每日奶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每日排便次数、护理后血清胆红素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呕吐、皮肤损伤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腹泻和窒息比较,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以抚触护理为主导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有显著疗效,还可以改善新生儿消化、睡眠.

    作者:张春芬;张卫红;陈琳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2011-2015年武义县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了解武义县其他感染性腹泻病的流行特征,为制订其它感染性腹泻病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1-2015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所有报告的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例,对病例进行回顾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1-2015年武义县共报告3 863例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例,发病率在601.76/10万~75.52/10万之间,呈逐年下降趋势,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227.51/10万,无死亡病例报告.男性年平均报告发病率133.46/10万,高于女性的94.06/10万(x2=88.82,P<0.01),病例以1岁以下婴幼儿为主(1 629例),占发病总数的42.17%,以散居儿童为主.报告发病数多的是白洋街道(794例),发病率高的是桐琴镇(443.38/10万),都是流动人口聚集的乡镇(街道).各月均有病例报告,夏秋季略高,其中又以7月、8月和11月发病较高,占全年的34.07%.结论:2011-2015武义县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特别是1岁以下散居的婴幼儿,桐琴镇发病率高,在7月、8月和11月发病较多.

    作者:张华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丰台社区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现状及整改对策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处方用药不合理情况,探讨促进合理用药措施.方法:北京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共计18个月,每月从门诊处方中随机抽取100张处方,共计1800张处方.处方内容录入北京社区处方点评网页系统软件,对处方中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点评分析.结果:点评不合理处方1 64张,占抽查处方总数的9.11%.处方中常见的不合理用药主要有:用法用量不合理、联合用药不适宜、重复用药、诊断与用药不符、无指征使用抗菌素、配伍禁忌等.结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比较常见,通过每月的处方点评工作查找分析原因,对不合理用药情况点评汇总,能减少不合理用药发生,进一步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处方水平,同时应对社区医师和药师进一步加强药物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责任心,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于惠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社区卫生服务站室内设计中的视觉心理性

    文章从视觉心理的角度对社区卫生服务站室内设计中的环境、光源、色彩元素、室内造型等设计要素的视觉心理性进行了阐述,旨在使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设计满足患者心理及视觉需求,并通过视觉原理的运用,疏导医生与患者的心理压力,使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内部空间布局更加人性化,在功能上更加明确与完善.

    作者:王力椮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2010-2015年崇左市乡镇卫生院全要素生产率研究

    目的:了解2010-2015年崇左市乡镇卫生院的投入产出状况,评价其全要素生产率情况,为提高崇左市乡镇卫生院的效率提供建议.方法:以崇左市全部乡镇卫生院为研究对象,排除3家在2010-2015年间新建乡镇卫生院和7家数据不完整的乡镇卫生院后,剩下的81家乡镇卫生院终纳入研究,通过崇左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统计年报,收集每家乡镇卫生院2010-2015年的人员、床位、房屋、设备、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情况等数据,采用Malmquist指数评价全要素生产率情况.结果:2010-2015年,崇左市乡镇卫生院平均Malmquist指数为1.007,平均上涨0.7%,其中,技术效率变化指数提高3.8%,技术进步变化指数下降2.0%,纯技术效率变化指数提高1.9%,规模效率变化指数提高1.6%.结论:崇左市乡镇卫生院全要素生产率进步缓慢,主要是受到技术进步变化指数下降的影响.

    作者:杨帆;傅昌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心理护理对肺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于肺癌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丽水市中心医院进行肺癌化疗的7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37例(心理护理)和对照组37例(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在QCQ-C30各项指征以及SAS评分和SDS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临床上在对肺癌化疗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护理,能够有效帮助患者缓解疾病带来的不良情绪,提高治疗依从度,同时也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品质和满意度,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赖俊美;丁巧玲;李艳;魏晔;吴菊连;郑虹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绩效工资改革后基层疾控中心实验室发展方向探讨

    目的:了解基层疾控实验室基础现状,探讨绩效工资改革后实验室的发展方向.方法:对实施绩效工资后的实验室现状进行分析,对实验室发展方向进行探讨.结果:绩效工资使创收性工作任务持续减少,而监测工作量持续增加,实验室应该迅速适应样品检测种类的转变,能力建设和设备购入方向的调整,加强经费保障、科研能力的维护和软件建设.结论:绩效工资的实施会促进疾控事业的发展,基层疾控实验室要迅速适应分配模式改变对工作的影响,逐步调整发展方向.

    作者:宋士利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社区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两种治疗方法探讨

    目的:分析探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联合厄贝沙坦分散片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总结其护理注意点.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玉环市坎门中心卫生院全科签约第一团队管理中的138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n=69)和观察组(n=69).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糖尿病治疗和社区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观察组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联合厄贝沙坦分散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值和空腹胰岛素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91%,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联合厄贝沙坦分散片治疗,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和血糖变化,安全性较高.

    作者:肖霞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奉化区社区居民基于血脂水平的总体心血管病危险评估

    目的:评估奉化区社区居民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发病风险,为确定ASCVD高危人群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奉化区开展慢性病与危险因素调查的数据,采用《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中提出的ASCVD发病风险评估方法进行评估.结果:共1 049名无ASCVD病史的居民纳入分析,其中560人被直接列为高危人群,直接ASCVD发病风险高危的比例为53.38%;剩余的489名调查对象ASCVD 10年发病风险高危的比例为9.20%,男性、老年人、低文化程度人群ASCVD 10年发病风险高危的比例较高.ASCVD 10年发病风险为中危且年龄小于55岁的调查对象ASCVD余生危险评估高危率为40%.结论:奉化区ASCVD发病风险高危的比例较高,应对高风险人群包括血脂在内的各项危险因素进行早期干预,以终降低ASCVD的发病风险.

    作者:孙嵩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COPD稳定期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6年8月于义乌市中心区院接受治疗的90例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AQ20、SAS、SDS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并对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生活质量处于较差水平及以下的患者占55.55%,生活质量极差的患者占13.33%;COPD患者的SAS和SDS评分(48.99±4.97分、56.28±6.24分)均高于健康人群(38.68±3.82分、42.71±5.73分);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龄、收入水平、文化程度、职业、病程、BMI指数、吸烟史以及FEV1分级的COPD患者生活质量不同(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高危因素由高到低排列分别是家庭月收入情况、BMI指数、吸烟史、文化水平、FEV1分级、病程.结论:COPD稳定期患者总体生活质量较差,与患者的家庭月收入情况、BMI指数、吸烟史、文化水平、FEV1分级、病程等多种因素相关,这为有针对性地对COPD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及提高其生活质量提供了参考.

    作者:成旭明;李艳敏;何小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阶段性心理健康疗法对抑郁症患者药物治疗的辅助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阶段性心理健康疗法对抑郁症患者药物治疗的辅助效果观察.方法:选取金华市第二医院于2016年7月至2017年4月采用阶段性心理健康疗法的60例抑郁症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收治的50例采用常规心理干预的50例抑郁症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干预3个月后的用药依从性、抑郁评分以及幸福感.结果:观察组3个月时的用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GWB评分高于对照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阶段性心理健康疗法能够提高抑郁症患者的用药依从性,降低抑郁评分,提高患者的幸福感.

    作者:汪慧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浙西地区医院围术期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及干预效果

    目的:探讨浙西地区医院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情况及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浙西地区医院收治的720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60例,对照组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未进行干预,观察组在围术期应用抗菌药物给予干预,比较两组围术期抗菌药物的用药种类、用药时间、联合用药情况、抗菌药物费用、住院时间、手术部位感染率及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临床干预效果.结果:两组用药种类、用药时间、联合用药、抗菌药物费用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进行积极干预,可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降低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患者身体的早日康复有积极作用.

    作者:董志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喹硫平治疗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喹硫平治疗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97例BPSD患者分为阿尔茨海默病(AD)组(55例)、血管性痴呆(VD)组(42例),给予喹硫平治疗8周,于用药前及用药后1周末、2周末、4周末、8周末进行简明心理测量量表(MMSE)、副反应量表(TESS)、神经精神量表(NPI)检测,以NPI评定疗效,以TESS评价不良反应.结果:①喹硫平治疗8周后NPI明显降低,从第一周开始即有显著性差异;②AD组和VD组治疗后NPI减分率无明显差异;③治疗前后MMSE无显著性差异;④各个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率相当.结论:喹硫平治疗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有效,且安全性较好.

    作者:梁胜林;谢谓根;蒋海潮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2007-2014年浙东某沿海地区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2007-2014年浙东沿海地区北仑区手足口病流行特征.方法:从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获取北仑区2007-2014年手足口病资料,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对咽拭子标本采用RT-PCR扩增基因序列测定,并进行分析.结果:2007-2014年北仑区共报告7 522例,报告重症25例,无死亡病例,年均发病率为249.08/10万.2007-2014年年均发病率呈指数增长.<5岁占所有发病人数的94.30%,年龄分布呈现双峰模式,1岁~组为好发年龄段,在3岁~组发病率出现一个次高峰.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散居儿童多,占63.25%,成人的手足口病发病例数逐渐上升.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2007年-2010年发病呈单峰分布,即5-7月份为高峰.2011年-2014年,发病呈双峰分布,5-7月份为第一个高峰,在9月-11月又迎来第二个高峰.重症病例患者均为M小于5岁的儿童,EV 71阳性者占84.00%.2008年-2011年手足口病优势病原菌以EV 71为主(62.28%),2012年-2013年以肠道通用性病毒及柯萨奇A16型占主要比例(80.72%),2014年则以EV 71和柯萨奇A6型病毒为主(71.95%).结论:北仑区手足口病疫情处于高流行态势,<5岁的散居儿童是主要发病人群,季节呈双峰分布,非EV71病毒与EV71病毒交替成为手足口病的优势病原菌,但EV71病毒仍是重症手足口病的优势病原菌.

    作者:叶冬仙;张幼萍 刊期: 2018年第02期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杂志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