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阶段性心理健康疗法对抑郁症患者药物治疗的辅助效果观察

汪慧芳

关键词:阶段性心理健康疗法, 抑郁症, 药物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阶段性心理健康疗法对抑郁症患者药物治疗的辅助效果观察.方法:选取金华市第二医院于2016年7月至2017年4月采用阶段性心理健康疗法的60例抑郁症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收治的50例采用常规心理干预的50例抑郁症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干预3个月后的用药依从性、抑郁评分以及幸福感.结果:观察组3个月时的用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GWB评分高于对照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阶段性心理健康疗法能够提高抑郁症患者的用药依从性,降低抑郁评分,提高患者的幸福感.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早期康复训练对重症患者负面情绪的影响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重症患者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 2016年10月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ICU病房收治的清醒患者12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成训练组64例和对照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治疗方法,训练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下辅以专业团队进行的早期康复训练,对比两组患者的负面情绪并进行分析.结果:训练后训练组患者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13.38±1.9)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45.96=2.79)分;对照组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17.69±2.31)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56.77±3.20)分.两组评分与训练前相比均降低,有显著差异性(P<0.05),训练组在训练后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期间训练组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结论:在给予重症患者常规治疗的条件下辅以早期康复训练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同时不良事件发生率低,安全性较好.

    作者:傅斌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艾司奥美拉唑治疗糜烂性食管炎对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

    目的:探讨糜烂性食管炎患者采用艾司奥美拉唑治疗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糜烂性食管炎患者临床资料,其中51例采用艾司奥美拉唑治疗,列为对照组;另51例采用艾司奥美拉唑+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列为观察组.两组于治疗8周后3~4 d进行胃镜和乳果糖氢呼气试验(LHBT)检查,并进行反流性疾病问卷调查.结果:观察组小肠细菌过增长阳性率为23.53%(12/51),明显低于对照组45.09%(23/51),x2=5.26,P=0.02.观察组反流症状复发者为5例,且均为小肠细菌过增长阳性者;40例未复发反流症状,而小肠细菌过增长阳性者为6例,占15.0%(6/40),x2=17.38,P=0.00;对照组反流症状复发者为11例,其中小肠细菌过增长阳性者为10例;34例未复发反流症状,而小肠细菌过增长阳性者为6例,占32.35%(11/34),x2=11.44,P=0.00.结论:采用艾司奥美拉唑治疗糜烂性食管炎患者易致其小肠细菌过度增长,然辅以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可有助于降低小肠细菌过度增长的发生几率,同时还可减少反流症状的复发.

    作者:李贤圣;董勤勇;张乐;夏侨;贺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分级心理干预对肺癌术后抑郁患者负面情绪及睡眠质量影响

    目的:探讨分级心理干预对肺癌术后抑郁患者的负面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3月间丽水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肺癌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术后采用分级心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前和手术后经分级心理干预下SCL-90,SAS,SDS得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睡眠质量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d和7d以及出院10d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睡眠质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级心理护理可以适应于不同类型的患者,即能够满足患者的多样化和现代化需求,在心理护理的过程中,会促进医护人员和患者之间的感情,让患者对医护人员产生了信赖感,有助于患者的康复工作,大大增强了患者的心理素质和免疫能力.所以分级心理护理值得被推广和广泛使用.

    作者:魏晔;丁巧玲;吴菊连;赖俊美;李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滕州市男性新发结核病患者中断治疗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滕州市男性新发结核病患者中断治疗危险因素,为制定干预对策与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15年4月,对滕州市2013-2014年初治肺结核治疗完成情况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初次治疗时间、首次中止取药时间等19项内容,进行男性新发结核病患者中断治疗影响因素的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在α=0.05的水平上,进入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的有3个因素,即有不规律服药、药物反应和治疗期间外出打工的新发患者易发生中断治疗(OR值分别为13.267、5.542和28.518).结论:不规律服药、药物反应和治疗期间外出打工是新发结核病患者中断治疗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张淑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2010-2015年崇左市乡镇卫生院全要素生产率研究

    目的:了解2010-2015年崇左市乡镇卫生院的投入产出状况,评价其全要素生产率情况,为提高崇左市乡镇卫生院的效率提供建议.方法:以崇左市全部乡镇卫生院为研究对象,排除3家在2010-2015年间新建乡镇卫生院和7家数据不完整的乡镇卫生院后,剩下的81家乡镇卫生院终纳入研究,通过崇左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统计年报,收集每家乡镇卫生院2010-2015年的人员、床位、房屋、设备、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情况等数据,采用Malmquist指数评价全要素生产率情况.结果:2010-2015年,崇左市乡镇卫生院平均Malmquist指数为1.007,平均上涨0.7%,其中,技术效率变化指数提高3.8%,技术进步变化指数下降2.0%,纯技术效率变化指数提高1.9%,规模效率变化指数提高1.6%.结论:崇左市乡镇卫生院全要素生产率进步缓慢,主要是受到技术进步变化指数下降的影响.

    作者:杨帆;傅昌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阶段性心理健康疗法对抑郁症患者药物治疗的辅助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阶段性心理健康疗法对抑郁症患者药物治疗的辅助效果观察.方法:选取金华市第二医院于2016年7月至2017年4月采用阶段性心理健康疗法的60例抑郁症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收治的50例采用常规心理干预的50例抑郁症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干预3个月后的用药依从性、抑郁评分以及幸福感.结果:观察组3个月时的用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GWB评分高于对照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阶段性心理健康疗法能够提高抑郁症患者的用药依从性,降低抑郁评分,提高患者的幸福感.

    作者:汪慧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丰台社区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现状及整改对策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处方用药不合理情况,探讨促进合理用药措施.方法:北京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共计18个月,每月从门诊处方中随机抽取100张处方,共计1800张处方.处方内容录入北京社区处方点评网页系统软件,对处方中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点评分析.结果:点评不合理处方1 64张,占抽查处方总数的9.11%.处方中常见的不合理用药主要有:用法用量不合理、联合用药不适宜、重复用药、诊断与用药不符、无指征使用抗菌素、配伍禁忌等.结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比较常见,通过每月的处方点评工作查找分析原因,对不合理用药情况点评汇总,能减少不合理用药发生,进一步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处方水平,同时应对社区医师和药师进一步加强药物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责任心,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于惠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二甲双胍、格列美脲、胰岛素联用沙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探究二甲双胍、格列美脲、胰岛素联用沙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金华市婺城区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7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探究试验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将观察组患者随机分为A(二甲双胍加沙格列汀)、B(格列美脲加沙格列汀)、C(皮下注射胰岛素加口服沙格列汀)3个小组,对照组分为D(二甲双胍加安慰剂)、E(格列美脲加安慰剂)、F(胰岛素加安慰剂)3个小组.12周后,观察并测量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空腹C肽、糖化血红蛋白(HbA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尿素氮(BUN)以及肌酐(Scr)变化情况,分析比较.结果:治疗前各组患者FBG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服用沙格列汀联合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的患者血清内FBG值平均为(5.96±0.81) mmol,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空腹C肽、HbAlc以及hs-CRP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内HbAlc平均为(6.23±0.44)%,空腹C肽平均为(2.08±0.37) uIU/ml,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内肝功能和肾功能等生化指标含量均无明显变化,且组间比较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格列美脲、胰岛素联用沙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疗效显著高于二甲双胍、格列美脲以及胰岛素单用,患者FBG和HbAlc含量明显下降,血糖控制效果较为理想;同时患者肝肾功能指标变化情况与二甲双胍、格列美脲以及胰岛素单独使用无较大差异,影响较小,安全性高,值得广泛推荐使用于临床当中.

    作者:杜群;楼雪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ICU低年资护士对业务带教期望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ICU科低年资护士对高年资护士指导内容和履职的期望情况,探讨使低年资护士尽快成长的措施.方法:自行设计低年资护士对高年资护士期望指导内容和履职能力调查问卷,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绍兴市区5家医院ICU科室98名低年资护士进行调查,对收回的96份有效问卷进行分析.结果:90%以上的ICU低年资护士,在护患沟通、专科技能和专科理论方面内容期望得到高年资护士的指导,80%以上期望得到护理查房、护理管理、护理科研、法律意识和护理前沿方面内容指导.不同学历、不同职称的低年资护士,期望得到高年资护士指导内容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年资护士对高年资护士履职能力期望得分,排在前三位的为:业务指导(4.35±0.66)分,专业技能(4.19±0.50)分,专业知识(4.17±0.42)分.结论:ICU科室工作任务繁重,技术含量高,高年资护士要注重低年资护士的护理业务能力培养.

    作者:段才莹;谢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一起沙门氏菌食物中毒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一起食物中毒的原因,总结食物中毒的调查经验,为防止类似中毒事件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食物中毒的调查方法开展调查,采集患者的腹泻物进行沙门氏菌、变形杆菌、副溶血性弧菌、致病性大肠杆菌、志贺杆菌的微生物检测,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进行可疑致病因素的研究,数据用SPSS 19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92.20%)、腹泻(100.00%)、发热(94.44%),白细胞数增高,采集到的8份用药前患者腹泻物,8份均检出了沙门氏菌,其他病原微生物未检测;蹄髈为可疑食物(Fisher精确概率,P=0.005).结论: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潜伏期、共同进餐史、流行病学资料、实验室检测结果和现场卫生学调查资料,判断这是一起由沙门氏菌污染蹄髈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作者:孙楷城;黄葵青;朱世瑜;陈锦德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喹硫平治疗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喹硫平治疗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97例BPSD患者分为阿尔茨海默病(AD)组(55例)、血管性痴呆(VD)组(42例),给予喹硫平治疗8周,于用药前及用药后1周末、2周末、4周末、8周末进行简明心理测量量表(MMSE)、副反应量表(TESS)、神经精神量表(NPI)检测,以NPI评定疗效,以TESS评价不良反应.结果:①喹硫平治疗8周后NPI明显降低,从第一周开始即有显著性差异;②AD组和VD组治疗后NPI减分率无明显差异;③治疗前后MMSE无显著性差异;④各个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率相当.结论:喹硫平治疗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有效,且安全性较好.

    作者:梁胜林;谢谓根;蒋海潮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2009-2016年龙游县居民交通事故死亡分析

    目的:了解龙游县居民交通事故死亡情况,为控制交通事故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整理2009-2016年龙游县居民交通事故死亡资料,计算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PYLL)等指标来评估交通事故死亡导致的疾病负担.结果:2009-2016年龙游县居民因交通事故死亡814例,粗死亡率为25.21/10万,标化死亡率22.18/10万.主要发生在40~69岁的中老年人群.交通事故类型分布中行人和骑/乘摩托车(包括助动车)者占79.36%.8年间交通事故导致的潜在寿命损失为16 762.5人年,减寿率为5.19‰,标化减寿率为5.06‰.结论:龙游县因交通事故导致死亡的形势比较严峻,应重点关注道路安全弱势人群,加强对交通事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作者:徐艳平;刘文学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2011-2015年武义县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了解武义县其他感染性腹泻病的流行特征,为制订其它感染性腹泻病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1-2015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所有报告的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例,对病例进行回顾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1-2015年武义县共报告3 863例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例,发病率在601.76/10万~75.52/10万之间,呈逐年下降趋势,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227.51/10万,无死亡病例报告.男性年平均报告发病率133.46/10万,高于女性的94.06/10万(x2=88.82,P<0.01),病例以1岁以下婴幼儿为主(1 629例),占发病总数的42.17%,以散居儿童为主.报告发病数多的是白洋街道(794例),发病率高的是桐琴镇(443.38/10万),都是流动人口聚集的乡镇(街道).各月均有病例报告,夏秋季略高,其中又以7月、8月和11月发病较高,占全年的34.07%.结论:2011-2015武义县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特别是1岁以下散居的婴幼儿,桐琴镇发病率高,在7月、8月和11月发病较多.

    作者:张华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质控管理措施在肿瘤静脉化疗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质控管理措施在肿瘤静脉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鄞州人民医院2014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的接收治疗的肿瘤静脉化疗患者158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质控管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满意度,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EORTC)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C30)评定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护理前、后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总有效率(93.67%)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后总有效率(83.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EORTC QLQ-C30评分均有上升,观察组患者EORTC QLQ-C30评分(50.49±8.24)分高于对照组(44.52±6.8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乏力(11.39%)、腹泻(12.66%)、感染(3.80%)、呕吐(17.72%)]均低于对照组[乏力(26.58%)、腹泻(25.32%)、感染(28.21%)以及呕吐(31.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满意率(94.94%)高于对照组满意率(83.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肿瘤静脉化疗患者质控管理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疗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化疗后的不良反应以及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徐梦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护士主导镇静镇痛安全管理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护士主导镇静镇痛安全管理应用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将三门县人民医院ICU机械通气患者11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镇静、镇痛管理,观察组采取护士主导镇静镇痛安全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58.46±6.98)h,ICU住院时间(112.62±11.31)h,总镇静时间(44.13±5.21)h,舒适程度评分(85.49±6.77)分;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107.64±12.33)h,ICU住院时间(184.57±19.88)h,总镇静时间(88.94±10.63)h,舒适程度评分(70.02±3.15)分,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64%低于对照组的18.18%,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主导镇静镇痛安全管理应用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能够缩短患者通气时间,提升机械通气治疗舒适程度,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陈巧红;罗良剑;向智勇;林雪燕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不孕不育症患者的心理特征及其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不孕不育症患者心理特征及其综合心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80例不孕不育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而观察组则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3个月后的焦虑、抑郁、面对、回避、屈服等评分和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焦虑、抑郁、回避、屈服等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的面对评分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总满意度为97.5%,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结论:不孕不育症患者普遍存在心理问题,实施综合心理干预后,可明显降低焦虑和抑郁情绪,改善应对方式,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李兰芳;沈秀珍;王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2007-2016年宁波市急性农药中毒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宁波市急性农药中毒死亡危险因素,为制定合理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Excel整理宁波市2007至2016年报告的急性农药中毒患者资料,使用SPSS 19.0软件对各危害因素进行x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宁波市2006至2016年报告急性农药中毒4 234例,死亡208例,病死率4.91%.55岁及以上年龄组病死率明显高于低年龄组(x2 =8.25,P<0.05),非生产性农药中毒病死率明显高于生产性中毒病死率(x2=31.12,P<0.01),乡镇卫生院首诊死亡率明显高于县级及以上医院(x2=37.87,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55岁及以上患者[OR=1.60,95%CI (1.04~2.48)]、农药分类不详[OR=1.71,95%C1(1.06~2.76)]和非生产性中毒[OR=43.07,95%CI(5.98~310.25)]是农药中毒死亡的危险因素.首诊医院为县级医院[OR=0.35,95%CI(0.26~0.49)]和市级及以上医院[OR=0.36,95%CI(0.23~0.56)]为保护因素.结论:应加强农药的监管力度,提升基层医疗单位对急性农药中毒患者的救治能力.

    作者:李晓海;王爱红;冷朋波;毛国传;张丹丹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2007-2014年浙东某沿海地区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2007-2014年浙东沿海地区北仑区手足口病流行特征.方法:从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获取北仑区2007-2014年手足口病资料,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对咽拭子标本采用RT-PCR扩增基因序列测定,并进行分析.结果:2007-2014年北仑区共报告7 522例,报告重症25例,无死亡病例,年均发病率为249.08/10万.2007-2014年年均发病率呈指数增长.<5岁占所有发病人数的94.30%,年龄分布呈现双峰模式,1岁~组为好发年龄段,在3岁~组发病率出现一个次高峰.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散居儿童多,占63.25%,成人的手足口病发病例数逐渐上升.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2007年-2010年发病呈单峰分布,即5-7月份为高峰.2011年-2014年,发病呈双峰分布,5-7月份为第一个高峰,在9月-11月又迎来第二个高峰.重症病例患者均为M小于5岁的儿童,EV 71阳性者占84.00%.2008年-2011年手足口病优势病原菌以EV 71为主(62.28%),2012年-2013年以肠道通用性病毒及柯萨奇A16型占主要比例(80.72%),2014年则以EV 71和柯萨奇A6型病毒为主(71.95%).结论:北仑区手足口病疫情处于高流行态势,<5岁的散居儿童是主要发病人群,季节呈双峰分布,非EV71病毒与EV71病毒交替成为手足口病的优势病原菌,但EV71病毒仍是重症手足口病的优势病原菌.

    作者:叶冬仙;张幼萍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少数民族地区县级疾控应急能力及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状分析——以凯里市疾控机构为例

    目的:了解凯里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简称“疾控中心”)应急体系建设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现状,评估应急队员的应急能力和相关知识水平,为进一步强化应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按《全国卫生应急基本情况调查表(疾控机构)》对凯里市疾控中心进行应急能力调查,制定相关风险评估知识问卷进行知晓率的调查.结果:各类人员对重点传染病应急能力自我评分差异性不大,SARS、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食源性疾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在7分以上,对职业中毒病、重大食物中毒、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和自然灾害等事件的自我评分较低;应急队员风险评估相关知识总知晓率为57.57%.结论:凯里市疾控机构应急能力体系建设基本建立,应急人员结构相对合理;但存在政府投入不足、建设规模偏低、业务用房比例不科学、人员老化、实验室检测能力不足、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相关知识不全面等问题,应针对所存在问题加强相关方面的建设和管理.

    作者:黄贵湘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心理干预联合生物反馈训练对妊娠期糖尿病焦虑情绪的效果

    目的:分析研究妊娠期糖尿病焦虑情绪对孕产妇血糖的影响及心理干预联合生物反馈训练的干预效果.方法: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院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均分为2组,观察组40例,采用心理干预联合生物反馈训练的方法;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心理干预的方法.记录两组孕妇干预前血糖的水平、干预后空腹血糖及OGTT2h的指标、HAMA得分情况.结果: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血糖值均处于高水平(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空腹血糖值及OGTT2h的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HAMA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患者心理干预联合生物反馈训练,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空腹血糖值,减轻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效果显著.

    作者:徐莉萍 刊期: 2018年第02期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杂志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