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活素对二尖瓣置换病人肺动脉血流动力学影响

刘锋;林家旺

关键词:新活素, 二尖瓣置换术, 病人, 肺动脉, 肺循环血流动力学, 失代偿期, 脑利钠肽, 左心衰, BNP, 重组, 治疗, 美国, FDA
摘要:美国FDA已批准新活素(重组B型脑利钠肽,BNP)应用于失代偿期左心衰的治疗.我们观察了BNP对二尖瓣置换术(MVR)后肺循环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胸腔Askin瘤1例

    病人女,19岁.咳嗽3个月,活动后气促伴右侧阵发性胸痛20天.X线胸片示右侧胸腔积液.胸腔穿刺抽出1300ml淡血性渗出液,未见肿瘤细胞.给予四联抗结核治疗1个月,无效.

    作者:黄宇清;崔健;刘强;陈应泰;冷慧;刘军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人工机械瓣置换术后再次手术临床分析

    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已广泛开展,因机械瓣功能障碍导致的再次置换手术也日益增多.1997年1月至2008年1月,我们共行瓣膜置换手术987例,其中17例因机械瓣失功行再次手术,有8例为心内膜过度增生长入机械瓣口导致瓣叶开关障碍.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邓盛;刘邕波;白韬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胸腺囊肿的诊断及胸腔镜手术治疗

    胸腺囊肿较为罕见,无特征性临床症状,诊断主要依赖于影像学,易与其他纵隔疾病尤其是胸腺瘤相混淆,确诊率低.手术是胸腺囊肿的确诊手段,同时也是有效的治疗手段.2000年11月至2008年7月,我们为20例胸腺囊肿病人行了胸腔镜切除术,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赖繁彩;李剑锋;杨帆;刘彦国;王俊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糖基化终末产物对人外周血内皮祖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目的 观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对体外培养的人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以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NCs),由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鉴定FITC-UEA-1和Dil-acLDL双染色阳性细胞为正在分化的EPCs.加入不同浓度AGEs培养48h,然后分别采用MTT法、Boyden小室测定来观察EPCs的增殖、迁移能力;以人纤维连接蛋白(hFN)检测EPCs的黏附能力;分别采用甲醛和Dnase Ⅰ诱导EPCs凋亡作为阳性对照组,用AnnexinV-FITC/PI和TUNEL法流式细胞仪检测AGEs对EPCs凋亡率的影响.结果 高浓度AGEs可减少EPCs贴壁细胞数量(P<0.01),明显减弱EPCs的黏附(P<0.01)、增殖(P<0.001)、迁移能力(P<0.05),提高EPCs的早期凋亡率(P<0.001).结论 AGEs可减少EPCs的数昔并使EPCs的功能受损.

    作者:闫醒军;边忠平;刘勇;黄启荣;崔驰;周秀娟;杨辉;钟武;曾宏;施森;姜隽;何延政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食管异物的外科治疗

    食管异物发病率不高,但有时相当凶险且往往延误诊治~([1]).1993至2008年,我们收治食管异物病人中15例行外科治疗,疗效较好,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陈彤宇;陈长志;汤敏;张伸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胸内异位嗜铬细胞瘤1例

    病人 女,26岁.剖官产后3天,发作性血压升高达170/130 mm Hg(27.7/17.3 kPa)伴头痛2次.血压升高时血肾上腺素422.60 pmol/L,血去甲肾上腺素3590.33 pmol/L;

    作者:吴伟铭;杨异;高宗礼;赵天成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瓣闭锁介入治疗与外科手术的临床对比

    目的 比较经导管介入治疗与外科手术的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瓣闭锁(pulmonary valveatresia with intact ventricular septum,PA/IVS)临床治疗效果,探讨PA/IVS安全、有效的首期治疗方法 .方法 2006年1月至2009年5月,收治25例PA/IVS病儿中男20例,女5例.首期治疗年龄2天~8个月.体重2.1~6.7 kg.超声心动图提示右室三部分存在,右室轻~中度发育不良(三尖瓣Z值在-2~1.5),无右室依赖型冠状循环.经导管介入治疗(介入组)8例,外科手术(手术组)17例.结果 两组成功率分别为88%和94%,两组各死亡1例.两组术后残余肺动脉瓣狭窄(PS)程度无明显差异,介入组机械通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较之手术组短.全组随访3~36个月,介入组术后1例再次行球囊扩张,手术组术后行PS外科矫治和PS球囊扩张各1例,2例等待球囊扩张术.全组21例获双心室循环,介入组与手术组各1例因右心功能不全拟行双向格林手术.结论 对于右室轻~中度发育不良的PA/IVS,经导管介入治疗可以取代外科手术作为首期治疗方法 .

    作者:李虹;陈欣欣;庄建;陈寄梅;李俊杰;张旭;李渝芬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原发性自发性气胸与FCLN基因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原发性自发性气胸(primary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PSP)是胸外科急症之一,往往会引起继发性肺萎缩和低氧血症,重则发生严重的呼吸困难而危及生命.

    作者:陈仕林;易龙;许林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先天性四叶式主动脉瓣畸形3例

    先天性四叶式主动脉瓣畸形(CQAV)是非常罕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1]),主要病理功能改变是瓣膜的关闭不全.1998年至2007年我们手术治疗3例CQAV病人,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王晓伟;吴延虎;陈亦江;张石江;陈广明;秦建伟;陈亮;梁永年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不同辅助装置在心脏移植前过渡的应用

    使用心脏辅助装置能延长终末期心衰病人的生存期,增加接受心脏移植的概率,也可恢复冈病情严重不能进行移植者的心功能,使他们重新获得移植的机会.

    作者:龚丁旭;孙寒松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人工瓣膜功能障碍的外科治疗

    目的 总结41例人工心脏瓣膜功能障碍(PHVD)的临床特点、外科治疗方法 及围术期处理经验.方法 手术均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1例采取股动脉插管左侧开胸,40例均经原切口,主动脉、上下腔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38例行瓣膜置换术,使用机械瓣35枚(二尖瓣位23枚,主动脉瓣位11枚,三尖瓣位1枚),生物瓣6枚(二尖瓣位3枚、主动脉瓣位2枚、三尖瓣位1枚);2例行瓣膜角度矫正术;1例行异物清除术.急诊手术13例,择期手术28例.结果 全组气管插管5.1~243.0 h,平均63.3 h,中位时间15.3 h;气管切开5例.全组死亡6例,病死率14.6%,均发生于急诊手术后,死因为低心排血量综合征3例、多器官衰竭2例及恶性心律失常1例.并发症包括感染性心内膜炎、顽固性呃逆及切口感染各1例.结论 对急性PHVD,无论是生物瓣或机械瓣,均应立即进行急诊手术.对慢性PHVD亦应强调及早再次手术.

    作者:阿地力江·阿不都热苏力;孙寒松;马雏国;龚丁旭;王巍;许建屏;常谦;胡盛寿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口服抗凝治疗两种监测方法的Meta分析

    目的 评价口服抗凝治疗自我监测的方法 是否优于传统方法 .方法 通过多种途径检索截至2008年10月关于两种监测方法 比较的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然后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的17项研究分析结果 显示自我监测方法 较之传统方法 治疗达标率高,并且能将伞因死亡率降低近三分之一;栓塞事件发生率减少54%;大出血事件发生率减少.亚组分析显示,自我调整药量组较之依靠专业人员调整药量组全因死亡率及栓寒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但大出血事件发生率未降低.结论 口服抗凝治疗自我监测的方法 较传统方法 优越,但实施之前必须对病人进行教育与严格培训.

    作者:张希;许哲;唐白云;陈艳玲;王治平;吴钟凯;殷胜利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鸡胸的微创外科治疗

    目的 介绍微创治疗鸡胸的手术方法 、并发症和相关临床经验.方法 利用微创Nuss手术的原理行胸骨沉降术治疗6例鸡胸病儿,均为男性,年龄10.5~16岁,平均(13.6±1.94)岁.术前均行CT检查,测量Hailer指数.5例采用Nuss手术的钢支撑架及固定器作为同定架,1例采用国产钛同定架及专用固定器.结果 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术中并发症.手术时间80~120 min,平均(104.17±15.63)min;术中出血3~10 ml,平均(5.17±2.56)ml;术后住院5~7天;随访1~11个月.1例术后3个月时同定架脱开,再次手术固定.余无并发症.结论 微创胸骨沉降术矫正鸡胸的手术方法 安全可行,并可以增加胸廓的容积.病儿手术修复的佳时机为10~16岁.技术方法 的改进和远期效果的评价,还需进一步研究探讨.

    作者:曾骐;郭卫红;张娜;陈诚豪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胸腔镜治疗下行坏死性纵隔炎2例

    病例1 男,33岁.1周前患右侧钾齿冠周炎,后出现高热,颈部显著肿胀、活动障碍.CT检查发现颈部咽后间隙及食管旁间隙感染蜂窝织炎,胸部食管旁间隙蜂窝织炎.

    作者:侯广杰;杨光煜;胡为才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麻醉期急性肺水肿1例

    病人 女,65岁.体重77.5 kg,身高160 cm.因冠心病拟行非体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查体:血压140/80mmHg(1 mmHg=0.133 kPa).听诊双肺呼吸音清,心率60次/min,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作者:吕学思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双调转术纠治小儿纠正型大血管错位伴肺动脉狭窄

    目的 分析和评估纠正型大血管错位伴肺动脉狭窄病儿采用双调转(Double-Switch)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1年8月至2008年12月采用Double-Switch手术行纠正型大血管错位伴肺动脉狭窄21例.其中男11例,女10例;年龄3.5个月至6.3岁,平均(31±18)个月;体重6~28 kg,平均(13.1±6.5)kg.室间隔缺损(VSD)为膜周型15例,远离大动脉1例,肺动脉下5例.轻度二尖瓣反流2例,中度反流2例.采用Senning+Rastelli手术方法 .13例右心室与肺总动脉的连接采用牛颈静脉管道.结果 全组均生存.体外循环转流156~287 min,平均(202.0±35.8)min;主动脉阻断93~161min,平均(138.0±19.8)min.均无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随防2~5年,上腔静脉流速增快3例(1.8~2.2)m/s,其中1例术后2.6年再次手术解除上腔静脉梗阻,余2例在随防中;肺静脉回流均无明显梗阻;牛颈静脉管道通畅,解剖右室流出道连接处梗阻2例,压力阶差在30~45 mm Hg(1 mm Hg=0.133kPa),尚在随防中.结论 Double-Switch手术纠治纠正型大血管错位伴肺动脉狭窄的复杂型先心病,取得了较好效果,但仍需进一步随访,以观察这类复杂手术方法 的长期疗效.

    作者:郑景浩;徐志伟;刘锦纷;苏肇伉;丁文祥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促进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再生

    冠心病心肌梗死(心梗)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对已梗死心肌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手段.近,有研究证实人类心肌为可再生组织~([1]),梗死后心肌细胞再生治疗已成为热点.

    作者:张玉海;张光伟;谷天祥;刘波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胸骨巨大去分化软骨肉瘤1例

    病人 男,50岁.渐进性增大左前胸壁肿块20余年.查体见胸骨体隆起畸形,隆起处色泽正常,无红肿及破溃.可扪及一直径12 cm左右巨大圆形肿块,表面光滑,基底固定,质地偏硬,无压痛.

    作者:王磊;梅举;李国庆;钟竑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新活素对二尖瓣置换病人肺动脉血流动力学影响

    美国FDA已批准新活素(重组B型脑利钠肽,BNP)应用于失代偿期左心衰的治疗.我们观察了BNP对二尖瓣置换术(MVR)后肺循环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刘锋;林家旺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食管灼伤致食管瘢痕性狭窄的外科治疗

    食管瘢痕性狭窄常是误服酸碱等化学制剂或热力灼伤所致,经适当急性期处理,狭窄后行食管扩张治疗,大部分病人可以治愈.但部分病人瘢痕狭窄严重,扩张效果不佳或反复出现狭窄需手术治疗.

    作者:李昕;张韶岩;区颂雷;张志泰;胡燕生;宋飞强;马旭晨;马欣欣 刊期: 2010年第02期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主管: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