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腔镜手术器械的清洗灭菌与保养

马志明;肖虹

关键词:腔镜手术器械, 清洗, 灭菌, 保养
摘要:我院自2004年底已开展了腔镜手术几千例.现就手术器械的正确清洗、灭菌及保养介绍如下.1 器械清洗的流程1.1 重要器械的清洗 镜头、光导纤维在腔镜系列中为昂贵,也容易损伤,在清洗过程中,镜面及光导纤维两端不能用毛刷、纱布及任何利器去触碰,以免损伤.镜身及光导纤维外面应用清洗海绵彻底擦拭,后用流水冲洗.1.2一般器械的清洗 一般手术器械用毕应立即入水槽,用流动水彻底清洗,去除血液、黏液等残留物.可拆卸的部分应尽量拆至小单位,防止血痂、组织残留物阻塞及污染,然后将器械放入含酶溶液的超声波清洁机内清洗,在用清水将器械冲净擦干,涂以器械保养油存放.各类有内腔的导管和器械,使用后在流水下反复冲洗,必要时用通条通水冲,用毛刷清除血痂,然后用高压水枪冲洗,高压气枪吹干.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相关文献
  • 2010年度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报告:血流感染细菌耐药监测

    目的 了解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 监测2010年度全国129所医院血标本,来源细菌药敏结果采用CLSI 2010年标准判读,利用WHONET5.6软件进行药物敏感性分析.结果 共获得22 747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11 356株,占49.9%,革兰阴性菌11 391株,占50.1%;常见细菌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及鲍氏不动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检出率分别为46.6%和80.1%,未发现耐万古霉素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率分别为0.7%和5.0%,未发现耐利奈唑胺肠球菌属;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检出率为7.0%;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4.6%和9.1%,对美罗培南耐药率为1.4%和5.8%;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约为20.0%,鲍氏不动杆菌耐药率超过铜绿假单胞菌.结论 2010年度血培养分离细菌耐药现象较为普遍,但较上年度无明显上升趋势.

    作者:马序竹;吕媛;薛峰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医院感染的状况、特点、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探究其预防措施.方法 对2009年10月-2010年9月在医院行宫颈癌根治术患者120例进行医院感染相关因素调查分析.结果 120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40例次,例次感染率为33.3%;手术部位感染多见,占52.5%,其次为消化道感染,占27.5%;检出病原菌24株,以真菌(12株)占首位,其次为大肠埃希菌(9株);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0,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阿米卡星耐药率分别为12.5%、12.5%、12.5%.结论 为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除应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及加强术后切口的引流外,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

    作者:祝英杰;王毅;魏向群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血液透析室是医院的重要科室,是急、危重症患者积聚的场所,同时也是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因此加强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的管理,有效预防血液透析患者感染的发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1科室管理1.1健全组织完善制度血液透析室作为医院感染的重点科室,必须成立独立的科室感染管理小组,各项工作责任到人,并实行责任追究制.必须完善各项制度,如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消毒隔离、人员培训、透析液配置、复用透析器管理等制度及各项应急预案,从而达到工作制度化、标准化,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

    作者:狄友华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医院二次供水的微生物监测及预防感染对策

    目的 研究医院的二次供水中微生物的数量及构成.方法 随机取二次供水及相应自来水样本各15份,定量涂抹培养于营养琼脂上,35℃孵育24、48h观察结果.结果 自来水中微生物含量为0~32 CFU/ml,平均3.1 CFU/ml,二次供水中微生物含量为0~3600 CFU/ml,平均604.3 CFU /m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21,P<0.05).结论 医院的二次供水中可含有大量微生物,主要是非发酵菌;具有引发医院感染的潜在危险性,应当引起广大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者的足够重视.

    作者:李术惠;田明涛;张吉玲;孙丽丽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糖尿病肺部感染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肺部感染患者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456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56例糖尿病患者中,68例发生肺部感染,感染率为14.91%;共分离出72株病原菌,分布多的细菌为大肠埃希菌和屎肠球菌,分别占30.56%、18.05%;肺部感染与年龄、糖尿病病程、糖尿病并发症、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有关(P<0.05).结论 糖尿病肺部感染率高,应积极控制原发病,加强糖尿病相关感染预防的健康教育,及时留取痰标本,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降低感染的发生.

    作者:马兆琴;余明芳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感染性腹泻的流行病学分析及病原学检测

    目的 了解感染性腹泻在深圳地区的流行现况及病原谱分布的特点,给临床对感染性腹泻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细菌培养及血清学分析的方法对检出病原体进行鉴定分型,并用胶体金方法检测轮状病毒.结果 感染性腹泻检出率为67.98%,主要的病原体是大肠埃希菌、轮状病毒和副溶血弧菌,检出率分别为67.61%、15.93%和9.03%;大肠埃希菌则以肠毒素型和肠致病型为主.结论 深圳地区感染性腹泻全年均可发生,轮状病毒的感染主要集中在7-11月份,副溶血弧菌的感染亦在7-10月份较为流行,肠道致病菌所致的腹泻全年发病率则无明显差异.

    作者:陈日炳;胡琴;崔海燕;谢春燕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贵州省120所医院手术器械及腹腔镜清洗灭菌管理模式调研

    目的 调查贵州省手术器械及腹腔镜清洗灭菌管理模式,有效实施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行业标准.方法 按照卫生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卫生行业标准》,对贵州省各级医疗机构医院手术器械及腹腔镜清洗灭菌管理现状进行调查.结果 120所医院中85所医院开展腹腔镜手术,84所医院清洗地点为手术室,2所医院有独立的腔镜清洗间;14所医院的手术器械由消毒供应中心全程清洗灭菌,106所医院均在手术室清洗,55.8%医院缺乏相关清洗设备、39.2%为专业欠缺;具备全自动清洗机的医院有6所、有超声清洗机的5所、有水气枪29所.结论 各医疗机构手术器械及腹腔镜管理与卫生部要求的集中管理差距很大:主要是受到设备的投入及专业限制,应加强管理,增加投入,规范培训,尽早实现手术室、供应室一体化建设.

    作者:徐艳;石春怀;王萍;牟霞;杨怀;陈京;杨锦玲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耐亚胺培南鲍氏不动杆菌碳青霉烯酶基因的研究

    目的 分析39株耐亚胺培南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性、碳青霉烯酶基因及插入序列、Ⅰ类整合子基因的分布情况.方法 收集医院2009年6月- 2010年6月分离的39株耐亚胺培南鲍氏不动杆菌;微量稀释法检测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PCR扩增和序列测定分析碳青霉烯酶及其插入序列、Ⅰ类整合子基因型.结果 39株鲍氏不动杆菌分离自临床12个科室,对阿米卡星、多黏菌素及米诺环素的耐药性分别为5.1%、0、0,对其余抗菌药物的耐药性>90.0%;39株blaOXA-51-like基因阳性,37株blaOXA-23 like基因阳性,经序列测定及BLAST比对,为blaOXA-66及blaOXA-23型酶;blaOXA-23位于插入序列下游34 bp,blaOXA-66位于插入序列下游8 bp;39株Ⅰ类整合子基因阳性;未检测到blaOXA-24-like、blaOXA-58-like型酶及blaIMP、blaVIM、blaSIM型金属酶.结论 blaOXA-23型及blaOXA-66型碳青霉烯酶是医院鲍氏不动杆菌耐亚胺培南的主要原因.

    作者:马红映;汪丽;吕婉飞;舒丽华;丁群力;孙士芳;邓在春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析及预防治疗

    目的 了解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后肺部感染的病原菌特征及耐药性,提出预防治疗措施.方法 对60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患者进行前瞻性调查,对患者的痰及下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病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并统计分析.结果 60例肺部感染患者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72.6%,真菌占第2位,占14.1%,前4位的病原菌依次是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分别占21.2%、19.5%、11.5%、6.2%;鲍氏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哌拉西林、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唑林、头孢哌酮、氨苄西林、氨曲南、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庆大霉素、四环素、氯霉素的耐药率均>50.0%.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耐药性高;临床应根据药敏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给予早期高压氧治疗,加强呼吸道管理,防止医院感染,以利于肺部感染控制.

    作者:许立民;孔磊;盘晓荣;俸道荣;黄剑平;樊秋萍;谢金萍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结核病患者呼吸机管路不同清洗消毒方法效果的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不同清洗消毒方法用于结核病患者呼吸机管路的消毒效果.方法 对结核病患者使用的复用呼吸机管路及其附件随机分为A、B、C组(每组各60件),A组采用2000 mg/L 有效氯清洗消毒剂浸泡、B组采用2%戊二醛消毒剂浸泡、C组全自动清洗消毒机清洗消毒;对不同清洗消毒方法消毒前后呼吸机管路及其配件的细菌菌落数及结核分枝杆菌进行检测.结果 消毒前细菌及结核分枝杆菌阳性率均为100.00%,3种方法消毒后细菌及结核分枝杆菌杀灭率均达标;消毒后,C组细菌及结核分枝杆菌阳性率为0,优于其他两组.结论 3种消毒方法均能达到高水平消毒,但全自动清洗消毒机对结核病患者呼吸机管路及其附件消毒效果佳.

    作者:陈东方;黄华;汤莉;任建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ICU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特点及耐药性变迁

    目的 分析2005-2009年医院ICU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特点,探讨耐药性变迁,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指导.方法 回顾性分析ICU感染性标本中分离到的213株鲍氏不动杆菌临床资料.结果 213株鲍氏不动杆菌主要分布在呼吸道分泌物,占84.98%,创面分泌物占7.04%,尿液占3.29%,血液占3.29%; 2005-2009年各年标 本来源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鲍氏不动杆菌逐年分离数增多;5年鲍氏不动杆菌在总革兰阴性菌中检出率为14.64%,2005-2009年鲍氏不动杆菌在总革兰阴性菌中检出率依次为7.89%、12.84%、17.33%、16.17%和15.07%,2005-2009年鲍氏不动杆菌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逐年提高,对庆大霉素、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氨曲南耐药性高,对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阿米卡星、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妥布霉素呈中度耐药,对亚胺培南、美罗堵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性较低.结论 ICU鲍氏不动杆菌感染呈上升趋势,并且呈现出多药耐药特点,临床治疗中必须根据药敏试验选用合理的抗菌药物,同时应加强鲍氏不动杆菌的控制与监测.

    作者:鲍滨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2010年度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报告:流感嗜血菌与副流感嗜血菌报告

    目的 了解2010年度全国临床分离的流感嗜血菌和副流感嗜血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成员单位按照监测方案要求,收集临床菌株,并进行药物敏感性测试;依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2010年标准判断敏感性;用Whonet 5.6软件处理数据.结果 2010年度全国129所医院参加监测,收集流感嗜血菌2057株,副流感嗜血菌1148株;流感嗜血菌和副流感嗜血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为45.0%、42.5%;流感嗜血菌对喹诺酮类耐药率<30.0%,副流感嗜血菌对喹诺酮类耐药率约为40.0%;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对两种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均>90.0%;对头孢菌素、氯霉素、阿奇霉素的耐药率均<30.0%.结论 大多数抗菌药物对嗜血菌属仍保持良好的抗菌活性;产β-内酰胺酶是嗜血菌属对氨苄西林的主要耐药机制.

    作者:吕媛;马序竹;崔兰卿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万金速干手消毒剂在听诊器消毒中的应用

    听诊器在临床诊疗护理中使用频率高,因与患者的皮肤发生直接接触,易产生交叉感染,故听诊器的消毒管理十分重要.但因听诊器制作材料及构造的特殊性,不能采用高温浸泡消毒,临床普遍采用将听诊器放置于甲醛消毒箱内消毒或乙醇擦拭,但消毒效果差,往往不能达到消毒标准.我科自2009年2月起,使用万金速干手消毒剂擦拭听诊器进行消毒,多次随机采样,每月细菌培养监测,均取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彭俊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免疫状态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免疫状态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对58例无肺部感染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入科时、48h和1周行血清瘦素、CD4+及CD8'T细胞、淋巴细胞计数的检测,并对患者行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和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结果 58例患者中发生VAP′23例,为VAP组,非VAP患者35例,为NVAP组;两组患者在入科时血清瘦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VAP组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在机械通气48h和1周分别为(3.735±0.445)、(3.727±0.393)pg/ml,NVAP组血清瘦素水平在机械通气48h和1周分别为(3.469±0.393)、(3.485±0.355)pg/ml,VAP组血清瘦素水平均高于NVAP组(P<0.05);VAP组CD8+T细胞在机械通气1周时为(27.00±5.92)%,NVAP组CD8+T细胞在机械通气1周时为(23.89±5.45)%,VAP组CD8+T细胞在机械通气1周时高于NVAP组(P<0.05);VAP组患者淋巴细胞计数在1周时低于NVAP组(P<0.05);VAP组CPIS评分和SOFA评分在1周时高于NVAP组(P<0.05).结论 血清瘦素水平升高易发生VAP;其机制可能与其介导细胞免疫低下有关.

    作者:李学莉;郭旻;沙玉霞;马希刚;曹相原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2008-2010年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分析

    目的 探讨医院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2010年药剂科的抗菌药物的出库统计表和临床病历资料.结果 2008-2010年抗菌药物种类均以β-内酰胺类排首位,分别占50.34%、53.96%和54.83%;临床用途均以治疗为主,分别占91.51%、94.85%和92.76%;抗菌药物联合用药情况均以单一用药为主,分别占76.88%、82.41%和84.31%,药敏试验送检率分别为85.66%、90.26%和92.22%.结论 医院抗菌药物临床用药基本合理,但应进一步加强临床用药监测,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闰永宁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急性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315例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医院感染率为42.86%,例次感染率为46.98%:感染部位分布以呼吸道、口腔、消化道和尿路为主,分别占36.30%、26.67%、15.56%、11.11%;单因素x2检验显示,年龄、化疗疗程、血细胞参数(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红蛋白)、糖皮质激素和感染类型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P<0.05),与性别无关.结论 急性白血病医院感染率高,并与多种因素有关,应针对上述危险因素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李雪;李志英;孙慧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氨基糖苷类耐药相关基因研究

    目的 检测分析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全面了解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氨基糖苷类耐药机制.方法 药敏试验为K-B法、基因检测采用PCR法对20株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MDRAB)进行了7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和2种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检测.结果 20株鲍氏不动杆菌耐药率除亚胺培南外,对其余药物的耐药率均>95.0%,共有aac(3)-Ⅰ、aac(6′)-Ⅰ b、ant(3″)-Ⅰ、aph(3′)-Ⅰ 4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阳性,阳性率分别为75.0%、90.0%、95.0%、65.0%,并检出armA 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阳性率为55.5%.结论 该组MDRAB多种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与同时存在产氨基糖苷类修饰酶、产16S rRNA甲基化酶有关.

    作者:王英田;傅爱玲;于翠香;王西艳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2010年度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报告: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监测

    目的 监测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成员单位2010年度临床分离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敏感性.方法 各成员单位按照监测方案要求进行目标细菌的收集、鉴定和药物敏感性测定,并上报数据到负责单位;依据2010年CLSI标准,采用WHONET软件(5.6版本)对收集到的监测资料进行复核、分析、总结.结果 全国129所医院参加了该次监测工作,共收集到77 984株临床分离非发酵革兰阴性菌的相关数据,居首位的为铜绿假单胞菌,占非发酵革兰阴性菌的41.0%,其次为鲍氏不动杆菌,占35.5%;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显示,对铜绿假单胞菌敏感率>70.0%的抗菌药物有多黏菌素、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美罗培南、妥布霉素、亚胺培南、头孢他啶和哌拉西林;除多黏菌素(敏感率97.2%)和米诺环素(敏感率62.7%)外,鲍氏不动杆菌对其他被测抗菌药物敏感率均<50.0%,对碳青霉烯类敏感率约为45.0%.结论 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多药耐药已成为世界问题,急需加强细菌耐药监测,控制耐药菌的发展与传播,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数据支持.

    作者:李耘;吕媛;王珊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2010年贵州省108所医院感染感染率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贵州省医院感染基本情况,为医院感染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全省医院住院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参加调查且资料上报可用医院108所,共调查患者29 368例,医院感染1025例,感染率为3.49%,重症监护病房的感染率高,为41.03%;医院感染部位高为下呼吸道感染,占35.09%;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5.49%,细菌送检率为13.84%.结论 病原学送检率过低,抗菌药物的使用率高,以经验用药为主,应加强抗菌药物管理.

    作者:张骥;王翀;李琦;陈京;刘玮;石春怀;徐艳;郑金鼎;牟霞;杨怀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快速生物监测阅读器在供应室灭菌效果中应用

    2009年开始,我科采用3MATTEST1296快速标准生物测试包及购进一台ATTEST1292快速生物自动阅读器,操作方便,也能快速判断灭菌效果,真正为临床提供合格的无菌物品,确保医疗质量安全.1材料与方法1.1 材料选用3M公司的ATTEST292快速生物监测自动培养阅读器、ATTEST1296快速标准生物测试包.灭菌器山东新华有限公司平移门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

    作者:任珊娜;谢秀庭 刊期: 2011年第24期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