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耐热手术器械的灭菌方法

姜媛;刘艳华

关键词:不耐热手术器械, 低温灭菌, 环氧乙烷, 过氧化氢等离子
摘要:目的 比较两种低温灭菌方法在综合医院不耐热手术器械灭菌时的佳方法.方法 2008年6~12月对环氧乙烷和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的物品选择、灭菌时间、操作流程及灭菌成本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环氧乙烷为传统的低温灭菌方法,是成熟的灭菌技术,其灭菌物品选择范围广,成本合理,灭菌时间长,操作简单易行,适用于综合医院手术室内各类物品的灭菌;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为新兴的低温灭菌方法,灭菌成本高,包装材料及操作流程均有严格要求,但其灭菌时间短,适用于紧急和连台手术时的专科手术器械的灭菌.结论 两种灭菌方法各有其优缺点,环氧乙烷仍是医院主要的低温灭菌手段.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相关文献
  • 新生儿眼炎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

    目的 探讨引起新生儿眼炎病原菌的菌种分布,并对其耐药性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用药依据.方法 对733例新生儿眼炎进行常规细菌培养鉴定,用K-B法测定病原菌耐药性.结果 共分离出261株病原菌,分离的主要病原菌依次为嗜血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淋病奈瑟球菌,部分与孕产妇生殖道菌群相类似;耐药率较低的滴眼液是氯霉素、利福平,但不同菌种对各类药物敏感性差异大.结论 在围生期做好预防和监测工作,尽量减少新生儿眼炎的发生,及时的细菌学检测有利于合理治疗.

    作者:应群华;杨丽;丁金龙;宋小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替考拉宁治疗重症胰腺炎并发肠球菌属感染患者42例报道

    目的 观察替考拉宁治疗并发肠球菌属感染的重症胰腺炎(SAP)患者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9月~2008年12月湖南省人民医院肝胆科收治的并发肠球菌属感染SAP患者42例的临床经过,观察其临床、细菌学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替考拉宁治疗并发肠球菌属感染的SAP临床有效率为80.9%,细菌清除率为85.7%,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替考拉宁治疗并发肠球菌属感染的SAP疗效显著,安全性好,使用经济方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杨尽晖;陈晚平;吴金术;陈梅福;欧晔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在成人社区下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应用

    成人社区下呼吸道感染(LRTI)包括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AECB)等疾病.成人社区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体: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菌、黏膜炎莫拉菌、非典型病原体-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和嗜肺军团菌等~([1]).世界范围内,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和红霉素的耐药日益增加.

    作者:李真;戴丽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基层医院新生儿感染因素分析及防控对策

    目的 探讨分析造成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因素,为加强新生儿医院感染管理提出规范化建议.方法 根据医院感染管理相关文献,采用临床调查和管理层分析法,明确造成新生儿医院感染主要因素.结果 通过增强医务人员医院感染控制意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高医护人员洗手依从性,加强新生儿病房管理,可以降低新生儿的医院感染率.结论 新生儿医院感染与多种因素有关,但只要合理而全面实施有效的医院感染管理对策,可以使之得到有效预防与控制.

    作者:左萍;罗云秋;戴明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3种清洁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3种清洁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并进行合理性分析.方法 通过查阅2008年9月的出院病例,对甲状腺、乳腺和疝气3种清洁手术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在调查的38份手术病例中,5例未使用抗菌药物;第一代头孢菌素使用率30.3%,其他抗菌药物使用比例过大;术后24 h停药4例,48 h停药3例,平均用药为4.97 d;单一用药28例,累积2种抗菌药物5例;抗菌药物费用占总药品费用<50.0%者4例,<70.0%者13例.结论 3种清洁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存在起点过高、疗程过长等现象,应强化医师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化意识.

    作者:鲁薇;黄万青;赵晓娟;张少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新生儿医院感染前瞻性调查与防控策略

    目的 分析引起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对相应的防控策略进行探讨.方法 运用回顾性调查和前瞻性监测方法,对近2年来医院新生儿病区住院患儿医院感染情况、感染因素进行分析,得到相关结果并对预防策略进行了探讨.结果 医院2年共发生医院感染30例,感染率为2.28%,其中早产儿医院感染18例,感染率占60.00%,明显高于同期新生儿医院感染,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产儿是医院感染的重要高危因素,同时医源性因素以及患儿所处院内环境也是重要的致病原因,应对医护人员进行必要的规范指导,同时对患儿所处医院环境进行严格的消毒和灭菌指导,以降低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赵明红;郑桂爱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影响全自动清洗消毒机清洗效果的研究

    目的 探讨影响全自动清洗消毒机清洗效果的因素,找出相应对策,保证物品清洗质量.方法 根据待清洗物品性状、性能、污染程度进行分类,并考察了不同装载量,加酶时间和酶种类与清洗效果的关系,通过目测法、白纱布擦拭法、潜血试验法检测物品清洗效果.结果 对于污染不明显且易暴露清洗面再生器械采用全自动清洗消毒机清洗,其清洗佳条件为:二层放置弯盘48个、2个清洗盘放置止血钳36把;加酶时间5 s;使用全效多酶 .对于污染明显或难以暴露清洗面再生医疗器械,使用全自动清洗消毒机清洗效果不佳.结论 在使用全自动清洗消毒机时应对再生医疗器械进行有效的分类,考虑合适装载量、加酶时间和酶种类,才能达到安全可靠的清洗效果.

    作者:于凤玲;刘小华;胡国凤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应用定性调查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目的 探讨用定性调查方法开展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研究.方法 专题小组讨论、深入访谈.结果 调.查发现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有患者自身基础状况、病区环境、消毒灭菌、护理、感染知识、过度追求经济利益、管理力度等方面.结论 定性调查方法是对定量调查结果的有益补充.

    作者:任丽娟;张云;李萍;周杰;王维英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手足创伤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分析手足创伤患者感染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5~2008年手足创伤感染标本分离出的病原菌,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药敏试验,对病原菌耐药率进行分析.结果 分离出242株病原菌,革兰阴性杆菌163株,占67.4 0%,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氏不动杆菌;革兰阳性球菌79株,占32.6%,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属;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出率分别为53.8%和40.9%,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24.1%.结论 手足创伤患者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检出率高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致病菌常为多药耐药,应加强病原菌的监测,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作者:郑永昌;肖中华;童丹红;钱临芬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重症监护病房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及时了解和动态掌握重症监护病房(ICU)病原菌分布及耐药趋势,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对2008年由ICU分离出的807株病原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WHONET 5.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所分离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77.2%,革兰阳性菌为15.7%,其他真菌等为7.1%;革兰阳性菌中非发酵条件致病菌已经成为ICU的主要病原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检出率分别为33.9%和25.9%;革兰阳性菌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属为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56.9%和70.7%,尚未发现耐万古霉素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属.结论 加强ICU感染管理以及病原菌耐药情况的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降低临床感染的发生率和病原菌耐药率.

    作者:汪艳;董志扬;梁磊;于志军;孙悦波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含氯制剂指示卡的应用体会

    正确使用含氯制剂指示卡,在临床上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能直接反映含氯制剂浓度.笔者结合临床经验在此介绍含氯制剂指示卡的正确使用方法,效果判断及注意事项.

    作者:占桂香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鲍氏不动杆菌泛耐药株的耐药机制研究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的鲍氏不动杆菌泛耐药株(PDRABA)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氯霉素、四环素、利福平和磺胺类等7类抗菌药物耐药基因及多种药物外排泵基因和质粒、转座子、整合子遗传标记存在状况.方法 采用K-B纸片扩散法测定22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并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序列分析的方法检测β-内酰胺酶基因、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包括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gyrA突变喹诺酮耐药基因、利福平耐药相关基因、四环素耐药相关基因、氯霉素耐药相关基因、磺胺耐药相关基因、多种药物外排泵基因、质粒遗传标记、转座子遗传标记和整合子遗传标记等73种耐药基因及遗传标记.结果 该PDRABA除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以外,其余21种抗菌药物均为耐药,共检出TEM、OXA-23、ADC、aac(3)-Ⅰ、aac(6′)-Ⅰ b、ant(3″)-Ⅰ、aph(3′)-Ⅰ、tetB、mdfA、qacE△1-sul1、int Ⅰ1、tnpU、tnp513、ISaba1、gyrA突变等15种耐药基因及遗传标记,其余58种基因均阴性.结论 携带多种耐药基因和多种药物外排泵基因mdfA是该菌株泛耐药的成因,同时该PDRABA株携带多种可移动遗传元件,极易造成耐药基因的水平转移,对PDRABA感染者应实行严格的隔离措施,同时携带TEM、OXA-23、ADC、aac(3)-Ⅰ、aac(6′)-Ⅰ b、ant(3″)-Ⅰ、aph(3′)-Ⅰ、tetB、mdfA、qacE△1-sul1、intⅠ 1、tnpU、tnp513、ISabal基因伴喹诺酮作用靶位gyrA基因突变为国内首次报道.

    作者:朱健铭;姜如金;吴康乐;马兆龙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老年医院获得性肺炎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老年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疗效.方法 60例老年HAP患者随机分为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组和头孢他啶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细菌学指标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和56.67%,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8.89%和52.9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头孢哌酮/舒巴坦对老年HAP疗效良好、安全可靠,是一种理想的广谱抗菌药物.

    作者:殷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酸性氧化电位水在冠心病重症监护病房的应用研究

    为确保高龄患者救治护理成功,在可能出现的感染环节上,采用酸化水进行消毒预防感染,从而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顾颖;张豫生;李敏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肝病患者医院感染肺炎克雷伯菌产β-内酰胺酶的分类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研究肝病患者医院感染肺炎克雷伯菌(KPN)所产各种β-内酰胺酶(β-lase)分布情况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底物纸片法(协同法、拮抗法)、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确认试验、AmpC酶检测法检测30株肝病患者医院感染KPN所产各种β-lase,采用琼脂扩散法分析其耐药性.结果 30株KPN总β-lase检出率为100.0%,其中产青霉素酶24株(80.0%),产广谱酶3株(10.0%),产ESBLs 3株(10.0%),未检出AmpC酶、复合产酶、碳青酶烯酶;肝病患者医院感染KPN对5大类9种抗菌药物较敏感,对环丙沙星、亚胺培南敏感(100.0%),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较敏感(均90.0%),对氨苄西林耐药率高(100.0%).结论 β-lase检出率高,以青霉素酶、ESBLs为主,未检出AmpC酶、产复合酶、碳青酶烯酶;肝病患者医院感染KPN耐药率不高.

    作者:苏智军;明德松;郭如意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介绍一种简单的手消毒方法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医院感染问题越来越引起医学界的高度重视.据统计,手传播细菌造成的感染约占医院感染的30%.近年来,随着对医院感染认识的提高,医务人员越来越重视手部的清洁消毒工作.现介绍一种简便易行的手消毒方法.

    作者:郭海燕;姚秀平;杨彦文;周红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免疫球蛋白治疗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肺炎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免疫球蛋白治疗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CMV)肺炎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医院肾移植术后CMV肺炎患者在综合治疗措施基础上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的临床实验资料,未用免疫球蛋白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ICU入住时间及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并观察肾功能情况.结果 肾移植术后CMV肺炎联合使用免疫球蛋白治疗临床总有效率(91.4%)明显高于对照组(77.1%),ICU入住时间及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明显缩短,免疫球蛋白治疗后患者血清IgG水平明显提高,尿素及肌酐水平无明显改变.结论 肾移植术后CMV肺炎患者联合使用免疫球蛋白治疗,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是一种安全的CMV肺炎治疗药物.

    作者:傅祖红;胡振红;潘兹书;徐西琳;毛梅;王冰;张波;墙建军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116例少动鞘氨醇单胞菌的医院感染及耐药特点

    目的 了解医院少动鞘氨醇单胞菌的医院感染及耐药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16例患者感染相关因素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116菌株主要来自于痰液,其次血液和胆汁,依次为74.14%、7.76%、6.90%;标本主要分离于重症监护病房(ICU)和呼吸科患者,占51.69%;药敏试验对氨曲南高度耐药(90.52%),头孢替坦、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耐药高达48.28%~55.17%,氨基糖苷类耐药率较低.结论 少动鞘氨醇单胞菌感染菌株对多种抗菌药物有较高的耐药性,针对易感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医院感染.

    作者:来汉江;杨莉俊;周鸿亮;顾保罗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外来骨科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质量追溯管理的探讨

    目的 探讨外来骨科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进行有效的质量追溯管理,加强医院感染控制,确保器械安全使用,减少医疗纠纷.方法 医院制定外来骨科器械管理规范,消毒供应中心按标准化流程进行器械交接、清洗、消毒、灭菌、监测质量追溯管理.结果 2007年3月~2009年3月使用7家器械公司提供的外来骨科器械30多种类,施行相应手术500多例,未出现器械遗失,器械清洗、消毒、灭菌质量合格,记录具有可追溯性.结论 将外来骨科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质量追溯管理,有效地保障了器械安全使用及患者手术安全,是举证的重要依据.

    作者:刘启华;魏瑛琪;孙秀杰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肺炎克雷伯菌老年患者分离株耐药性与膜孔蛋白基因分子进化分析

    目的 了解肺炎克雷伯菌(KPN)老年患者分离株抗菌药物耐药状况和膜孔蛋白基因分子进化状况.方法 对38株分离自老年患者的KPN进行了20种抗菌药物敏感性检测和膜孔蛋白基因(ompK36)测序及分子进化分析.结果 38株分离自老年患者的KPN对抗菌药物敏感性低,38株均检出ompK36基因,产物经测序比对,各株分别获得623~656 bp同源序列;敏感株(2号株)为650 bp,8、9、11、23号株获得656 bp,为CGGCGA小片段插入;其余各株分别小片段缺失.结论 38株分离自老年患者的KPN连续分离株对20种抗菌药物敏感性低,KPN连续分离株膜孔蛋白ompK36基因具有较好的多态性.

    作者:糜祖煌;翁幸鐾;秦玲 刊期: 2010年第04期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