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媛;刘艳华
目的 探讨分析造成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因素,为加强新生儿医院感染管理提出规范化建议.方法 根据医院感染管理相关文献,采用临床调查和管理层分析法,明确造成新生儿医院感染主要因素.结果 通过增强医务人员医院感染控制意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高医护人员洗手依从性,加强新生儿病房管理,可以降低新生儿的医院感染率.结论 新生儿医院感染与多种因素有关,但只要合理而全面实施有效的医院感染管理对策,可以使之得到有效预防与控制.
作者:左萍;罗云秋;戴明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多酶清洗液在手工清洗污染医疗器械中的有效应用.方法 采用双光束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清洗前后器械表面蛋白质进行定量检测,并辅以3M蛋白测试棒对器械的清洗效果进行定性检测(绿色为合格);同时,采用鲎试验法对器械表面及多酶洗液中内毒素含量进行检测.结果 多酶清洗液在有效浓度范围内所能清洁的医疗器械总表面积约为:轻度污染组350 cm~2/100 ml、重度污染组150 cm~2/100 ml,在有效清洗限度内酶液内毒素含量≤6.0 EU/ml.结论 多酶清洗液在有效浓度范围内所能清洁的医疗器械总表面积,可以作为手工应用多酶清洗液过程中酶液更换的判断标准.
作者:丁淑贞;李晓艳;戴红;潘明臣;付捷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医院少动鞘氨醇单胞菌的医院感染及耐药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16例患者感染相关因素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116菌株主要来自于痰液,其次血液和胆汁,依次为74.14%、7.76%、6.90%;标本主要分离于重症监护病房(ICU)和呼吸科患者,占51.69%;药敏试验对氨曲南高度耐药(90.52%),头孢替坦、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耐药高达48.28%~55.17%,氨基糖苷类耐药率较低.结论 少动鞘氨醇单胞菌感染菌株对多种抗菌药物有较高的耐药性,针对易感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医院感染.
作者:来汉江;杨莉俊;周鸿亮;顾保罗 刊期: 2010年第04期
进入秋冬季以来,甲型H1N1流感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在当前人群还做不到广泛进行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情况下,若一个单位不加强有效预防,发病例数在短时间内剧增.医院是发热患者就诊、治疗集中场所,发生甲型H1N1流感交叉感染或暴发流行的潜在可能性极大.
作者:叶高峰;张镝;龙江丽;张宇哲 刊期: 2010年第04期
成人社区下呼吸道感染(LRTI)包括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AECB)等疾病.成人社区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体: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菌、黏膜炎莫拉菌、非典型病原体-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和嗜肺军团菌等~([1]).世界范围内,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和红霉素的耐药日益增加.
作者:李真;戴丽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对20株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MDR-ABA)进行了15种β-内酰胺酶基因、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消毒剂耐药基因检测,对检测结果作样本聚类分析以了解菌株亲缘性.方法 菌株亲缘性分析为多基因聚类分析法,以耐药基因为分子标记作检测结果的样本聚类分析.结果 20株MDR-ABA对12种常用抗菌药物中的11种均耐药,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35%;20株MDR-ABA以耐药基因为分子标记作检测结果的样本聚类分析,20株可分A、B两群,其中A群存在4个克隆传播,分别为S2-S5-S7-S8-S19、S4-S6-S17、S11-S14-S16、S12-S13.结论 20株MDR-ABA衍生关系密切,有共同的祖先,并存在多个克隆传播.
作者:傅爱玲;于翠香;李希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人性化护理是一种创造性、个性化、整体有效的护理模式,可使患者在心理、社会、精神上处于满足而舒适的状态.我科于2005年实施人性化护理,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王立昆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含酶抑制剂抗菌药物头孢哌酮/舒巴坦(CFS)和(或)哌拉西林/他唑巴坦(TZP)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和耐药基因.方法 收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细菌室2006年4~6月分离非重复肺炎克雷伯菌75株,用琼脂稀释法检测12种抗菌药物的低抑菌浓度,用含1 μg/ml头孢噻肟平板法和纸片确证试验做为表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筛选;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PCR产物测序、等电聚焦电泳检测其等电点、接合试验等方法明确基因型.结果 75株肺炎克雷伯菌中共检测到CFS和(或)TZP耐药20株,表现为多药耐药且均检出β-内酰胺酶基因,其中15株(75.0%)携带CTX-M型基因,14株(70.0%)携带≥2种基因,3株(15.0%)产KPC-2碳青酶烯酶肺炎克雷伯菌高度耐药;11株(55.0%)产ESBLs同时产TEM-1型广谱酶,4株(20.0%)同时携带CTX-M、TEM和SHV基因.结论 酶抑制剂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存在多种耐药基因,表现为多药耐药.
作者:郭远瑜;魏泽庆;王红旗;张国祥;俞云松 刊期: 2010年第04期
为确保高龄患者救治护理成功,在可能出现的感染环节上,采用酸化水进行消毒预防感染,从而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顾颖;张豫生;李敏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清洗与保养的佳模式.方法 从腹腔镜的保湿、回收,到拆卸、预浸泡、多酶清洗、除锈、润滑保养、消毒灭菌的全过程,规范腹腔镜的清洗、保养、灭菌等操作与管理.结果 通过标准化的流程对腹腔镜进行清洗、灭菌、保养与管理,腹腔镜及附件的清洗质量得到提高,器械的防损坏情况减少,使用功能得到保证.结论 加强腹腔镜的清洗、灭菌、保养与管理,可以使腹腔镜的功能得到很好的发挥,使用寿命得到延长,从而降低医疗综合成本.
作者:伍燕芳;苏淑梅;吴可萍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终末期肝病患者血清、腹水中内毒素水平及其与自发性腹膜炎、腹水形成的关系.方法 根据患者有无出现腹水情况将研究对象分为4组,A组:肝硬化合并腹水组,26例,B组:肝硬化无腹水组,10例,C组:慢性重型肝炎合并腹水组,19例,D组:慢重肝无腹水组,10例;同时设立正常人群对照,采用鲎试剂基质偶氮显色定量法分别检测血清和腹水内毒素水平.结果 无论检测血清或者腹水,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内毒素水平均明显高于肝硬化患者(P<0.001),且两组内毒素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合并自发性腹膜炎组(SBP)的血清及腹水内毒素水平明显高于未合并SBP组(P<0.001),定性研究发现,血清和腹水内毒素阳性患者在两组间的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毒素阳性组在血清中和腹水中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53.8%、89.4%;无论慢性重型肝炎或者肝硬化合并腹水组患者与无腹水组比较,组间内毒素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清及腹水中的内毒素水平与终末期肝病以及SBP的出现密切相关,而与有无合并腹水无关.
作者:魏少峰;夏国美;张振华;熊自忠;李旭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手足创伤患者感染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5~2008年手足创伤感染标本分离出的病原菌,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药敏试验,对病原菌耐药率进行分析.结果 分离出242株病原菌,革兰阴性杆菌163株,占67.4 0%,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氏不动杆菌;革兰阳性球菌79株,占32.6%,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属;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出率分别为53.8%和40.9%,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24.1%.结论 手足创伤患者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检出率高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致病菌常为多药耐药,应加强病原菌的监测,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作者:郑永昌;肖中华;童丹红;钱临芬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影响全自动清洗消毒机清洗效果的因素,找出相应对策,保证物品清洗质量.方法 根据待清洗物品性状、性能、污染程度进行分类,并考察了不同装载量,加酶时间和酶种类与清洗效果的关系,通过目测法、白纱布擦拭法、潜血试验法检测物品清洗效果.结果 对于污染不明显且易暴露清洗面再生器械采用全自动清洗消毒机清洗,其清洗佳条件为:二层放置弯盘48个、2个清洗盘放置止血钳36把;加酶时间5 s;使用全效多酶 .对于污染明显或难以暴露清洗面再生医疗器械,使用全自动清洗消毒机清洗效果不佳.结论 在使用全自动清洗消毒机时应对再生医疗器械进行有效的分类,考虑合适装载量、加酶时间和酶种类,才能达到安全可靠的清洗效果.
作者:于凤玲;刘小华;胡国凤 刊期: 2010年第04期
我院从2008年6月份开始对奶具统一回收到供应室进行集中清洗消毒处理,购置专用塑料奶具并对处理效果进行了观察.
作者:章敏青;戴小丫;郑小春;吴阳军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为实现对呼吸道病原体的快速、灵敏特异性检测.方法 采用经报道的引物和探针对合胞病毒、腺病毒等8种呼吸道病原体进行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 多重荧光定量PCR阳性检测率高达57.8%,无假阳性及假阴性,特异性强.结论 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具有经济、快速、特异性强等优点,在呼吸道病原体检测方面有巨大应用价值.
作者:姚亚萍;徐冉行;吕棠山 刊期: 2010年第04期
护士锐器伤是职业暴露感染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等血源性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其职业感染的潜在性极高,因此,传染病院护士更应做好职业防护,其对策:
作者:彭翠芝;崔爱萍;储前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将我院2008年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 2008年在我院住院期间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进行调查分析.
作者:蒋景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消毒供应室各区域设备发出噪声音量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 用噪声测量仪对污染区、包装区、无菌区采用不同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对科室大噪声设备进行监测.结果 3个区域的噪声分别为80~95 db,严重影响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日常工作及身心健康.结论 噪声给人们带来危害,影响健康,应采取各种针对性预防措施,改善护士的身心健康.
作者:黎顺霞;伍燕芳;吴可萍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调查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制定相应干预措施.方法 对2007年1月~2008年10月收住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的236例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医院感染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36例神经外科患者在ICU住院期间发生医院感染39例,感染率为16.53%;感染47例次,例次感染率为19.92%;发生的首要部位是下呼吸道,其次是泌尿道;医院感染与患者意识障碍、机械通气、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长有关.结论 加强ICU环境管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严格管理侵入性操作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等综合干预措施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有效途径.
作者:李媚珍;陈玉琴;李少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替考拉宁治疗革兰阳性球菌所致的重症肺炎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8年3月~2009年3月住院并被确诊为革兰阳性球菌肺炎40例患者,应用替考拉宁治疗,疗程10~14 d,并进行治疗前与治疗后的临床症状及体征、不良反应的观察及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的分析.结果 痰培养共检出MRSA 25株,MRSE 4株,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为85.0%,细菌清除率为66.7%;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不适症状1例,占2.5%.结论 替考拉宁治疗革兰阳性球菌肺炎疗效好,不良反应相对较低,使用较为安全.
作者:陆薇;张国俊 刊期: 2010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