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燕玲
目的 研究败血症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165例受试对象分为败血症组(118例)和正常对照组(47例),比较两组血中IL-6、CRP的差异.结果 新生儿败血症组IL-6和 CRP水平急性期分别为(252.65±54.13)ng/L和(16.42±9.11)mg/L,恢复期为(63.12±15.77)mg/L,正常对照组为(55.42±18.63)ng/L和(3.55±1.34)mg/L(P<0.01);新生儿败血症组IL-6和CRP水平急性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急性期明显高于恢复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IL-6和CRP可作为新生儿败血症快速有效诊断的检测指标.
作者:屠秀菊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脑膜脓毒金黄杆菌医院感染的耐药性及其变迁,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医院2005年1月~2008年12月住院患者各种标本中分离到的脑膜脓毒金黄杆菌247株,采用17种抗菌药物进行药敏试验,并比较4年的变迁情况.结果 美罗培南、氨苄两林、氨苄西林/舒巴坦、氨曲南、头孢曲松、头孢唑林、呋喃妥因、庆大霉素、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头孢他啶、妥布霉素的耐药率均>90.00%;耐药率较低的有左氧氟沙星(10.12%)、复方新诺明(11.34%)、环丙沙星(9.13%),但三者均出现一定上升趋势;敏感的是头孢哌酮/舒巴坦(4.02%)、哌拉西林/他唑巴坦(2.43%).结论 医院感染脑膜脓毒性金黄杆菌的对抗菌药物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对多种抗菌药物具有高度耐药性,应加强监测,根据药敏试验选用合理抗菌药物.
作者:陈洁;潘景业;王瑜敏;王晓蓉;马继红 刊期: 2010年第07期
手术器械的清洗质量与器械的消毒、灭菌质量密切相关,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就医安全和医务人员职业感染的发生.国内外的研究表明:手术器械上污染的血液、组织液等有机物会保护与其混同存在的细菌等有害微生物,若洗涤中除不掉这些有机物,即使器械正确进行了消毒、灭菌操作程序,仍有致病微生物存活的可能性~([1-3]).
作者:魏静蓉;李斌;施建辉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尿动力检测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防范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2008年尿动力检测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制定并落实医院感染防范措施.结果 5年中尿动力检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6.53%,明显低于相关报道,感染率从2004年的32.37%下降至2008年的19.78%,感染率逐年明显下降.结论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原则,掌握熟练的置管技术,注意每一环节的操作技巧对尿动力检测医院感染的控制是行之有效的.
作者:金小聪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乳酸杆菌在细菌性阴道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对细菌性阴道病和对照组(包括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老年性阴道炎和正常育龄妇女)两组,进行白带常规检查,观察乳酸杆菌的阳性率,分析乳酸杆菌在细菌性阴道病中的作用.结果 300例细菌性阴道病患者中阴道乳酸杆菌55例,阳性率18.33%,pH值为5.2±0.68,1000例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患者中阴道乳酸杆菌680例,阳性率68.00%,pH值为4.1±0.25,90例老年性阴道炎患者中阴道乳酸杆菌43例,pH值为4.2±0.59,阳性率47.78%,50例正常育龄妇女中阴道乳酸杆菌50例,阳性率100.00%,pH值为3.9±0.32.结论 乳酸杆菌能提高细菌性阴道病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赵学静;朱爱琴 刊期: 2010年第07期
肿瘤患者在抗肿瘤化疗中,化疗药物对骨髓抑制的不良反应,导致白细胞下降,机体免疫力低下,极易并发医院感染,为了探讨其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调查3826例肿瘤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病情况,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蒋超群 刊期: 2010年第07期
口腔医院供应室应强化工作人员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建立并遵守规范化标准化操作程序,实行全方位安全管理,使供应室工作人员降低职业损伤,从而保护自己.
作者:石艳燕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在体外研究左氧氟沙星联用利福平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防耐药突变浓度(MPC)的影响,为临床合理联用抗菌药物,防止细菌耐药的产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富集浓度为10~(10)CFU/ml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菌株,采用琼脂平板二倍稀释法测定左氧氟沙星、利福平单药以及两药以不同浓度联用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5923的防耐药突变浓度和耐药突变选择窗(MSW).结果 左氧氟沙星、利福平单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5923的MPC分别为1.0μg/ml和>480μg/ml,MSW分别为10和>30000;在联用利福平浓度由0.008 16.38μg/ml时,左氧氟沙星对ATCC25923的MPC由1.0μg/ml降至0.25/μg/ml,在联用左氧氟沙星浓度由0.25~0.80μg/ml时,利福平对ATCC 25923的MPC由4.096/μg/ml降至0.016μg/ml.结论 利福平和左氧氟沙星联合用药可降低各自单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5923的MPC,缩小MSW.
作者:姚国新;张丽华;汤远亮;张丽;刘治安;李超强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鲍氏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变迁情况,为有效预防该菌的感染和指导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1~2008年医院临床分离的鲍氏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1~2008年共分离鲍氏不动杆菌1003株,其年检出细菌总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分离的鲍氏不动杆菌除对亚胺培南有较高的敏感性外,对其他常用的12种抗菌药物均有较高的耐药性,近年来对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及妥布霉素耐药率>70%,对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耐药率均>50%,且多药耐药及全耐药菌株的检出数量及比率均呈逐年增加趋势.结论 动态监测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变迁,有助于指导临床制定佳治疗方案,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鲍氏不动杆菌在医院内的定植和播散,同时尽量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作者:胡婧;都鹏飞 刊期: 2010年第07期
本次调查2005~2008年尖锐湿疣(CA)的流行病学状况、高发年龄、男女比例等,为性病及艾滋病防治措施提供第一手临床资料,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在2005年1月~2008年12月就诊的门诊及住院患者,被临床医师诊断为尖锐湿疣的1248例患者.
作者:傅亚飞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某综合医院医院感染状况,为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0年11月~2003年10月49 358例住院患者感染监测资料分析.结果 发生医院感染948例,感染率1.92%;各感染部位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例次率和构成比高(50.33%),其次是手术切口感染14.98%;各类手术切口医院感染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该院医院感染发生率较低,其医院感染的发生以呼吸道感染为主,Ⅲ类手术切口感染明显高于Ⅰ、Ⅱ类手术切口.
作者:王彦艳;刘延锦;牛扶幼;徐会萍;郭园利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患者发牛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以预防与控制尿路感染的发生.方法 对医院2007年6月~2009年6月862例神经外科住院患者进行前瞻性调查,对发生尿路感染患者进行目标性监测.结果 862例神经外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04例,其中发生尿路感染16例,尿路感染率为1.86%,留置尿管>5d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率居首(4.1%),其次是女性患者(4.0%)及使用抗菌药物>5 d患者(3.8%);尿路感染发生与性别、留置导尿显著相关,与年龄、住院时间、基础疾病、入住重症监护病房、使用抗菌药物等因素有关,而与手术史相关性不明显.结论 针对引起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采取干预措施,加强护理监管,预防与控制尿路感染的发生.
作者:张惠珍;秦惠琳;魏全珍;刘丽华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使用等离子体低温灭菌设备处理临床上管腔类器械,检测其灭菌效果是否充分.方法 采用常温等离子体灭菌器,选用枯草芽胞杆菌黑色变种芽胞、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模拟试验菌株,以细不锈钢丝为染菌载体,用聚四氟乙烯管和不锈钢管模拟金属和非金属导管类器械、用心脏导管和腹腔镜管腔作为样品进行挑战性灭菌试验.结果 3个试验菌种组共进行15锅次灭菌试验,各灭菌锅次中的4个枯草芽胞杆菌黑色变种芽胞菌片经培养后均无菌,4个化学指示卡均变色充分,10个放在模拟金属和非金属导管以及心脏导管和腹腔镜器械样品中的染菌载体经培养后均无菌生长.结论 常温等离子灭菌器可对内径1 mm长度400 mm和内径2 mm长度600 mm的金属导管以及内径1 mm长度2 m的非金属管腔类器械进行有效的灭菌.
作者:李水云;刘川生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检测Ⅰ~Ⅲ类整合子及Ⅰ类整合子相关基因盒在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中的分布,分析整合子对细菌耐药性的影响.方法 用K-B纸片扩散法对108株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进行药敏试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分析108株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株的Ⅰ~Ⅲ类整合子;对Ⅰ类整合子阳性菌进行整合子相关基因盒检测.结果 108株菌中有58株(53.70%)含有I类整合子,未检测到Ⅱ类整合子及Ⅲ类整合子阳性菌;在Ⅰ类整合子阳性菌中,有52株携带Ⅰ类整合子相关基因盒,占89.66%;分离自同一科室的部分菌株携带大小相同的基因盒;Ⅰ类整合子阳性菌株的耐药率高于整合子阴性的菌株.结论 Ⅰ类整合子及整合子相关基因盒在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中分布广泛,整合子在细菌耐药中发挥作用.
作者:张金锋;方晔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鲍氏不动杆菌(ABA)医院感染的分布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医师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6年1月~2008年12月,从医院ICU患者感染性标本中,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分离出149株ABA;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 32全自动细菌分析系统进行细菌鉴定;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依据CLSI 2006~2008年折点判读结果.结果 ABA在呼吸道标本中检出率高,达72.5%,对常用抗菌药物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均为20.8%,ABA泛耐药菌株检出率为6.0%.结论 应重视ICU中ABA耐药性监控工作,预防多药耐药ABA医院感染暴发流行.
作者:李萍;董明驹;史莉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传染病医院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及药敏情况.方法 对解放军第302医院2005年12月~2008年12月医院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32例医院感染革兰阴性菌为主,发生率高为大肠埃希菌,约占所有菌株的31.8%,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占12.3%;革兰阳性菌中表皮葡萄球菌占4.9%,金黄色葡萄球菌占4.0%;真菌中白色假丝酵母菌常见,占9.9%.结论 大肠埃希菌是传染病医院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且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
作者:赫兢;孙效;杨静;唐彦;聂为民;姜天俊;张秀;文萃荣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医院医务人员医用口罩的技术要求,选择与使用合格产品.方法 将常用口罩的技术要求进行分析,医院采购部门、发放部门及使用人员应知晓各类医用口罩的技术指标.结果 医院内的采购部门、发放部门及使用人员均能保障医务人员职业安全,合理选择与使用医用口罩.结论 医务人员佩戴合格的、适用的医用口罩,起到有效地防护作用.
作者:杜显峰;刘新明;卢光泽 刊期: 2010年第07期
在微生物检验工作中,完善防护设备,严格执行各种操作规程,加强微生物室工作人员自我防护意识很重要.1 微生物室检验工作中存在的危害1.1 病原微生物危害主要指病原微生物造成的实验室污染,由于每天要接种和处理大量具有潜在传染性的标本,这就增加了工作人员接触标本发生感染的机会.另外,在灼烧接种环时,标本飞溅、稀释和移加菌液过程中产生的气溶胶,不仅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呼吸道感染机会,也污染了工作台面和地面.
作者:车文忠;杨江民 刊期: 2010年第07期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每日均消毒更换氧气湿化瓶,其瓶内壁上总会有一层白色的水垢,尤其是在寒区边疆,水质比较硬这个现象会更加突出.以往的消毒方法费时费力,且不易除净,通过用35~45 ℃白醋清洗氧气湿化瓶收到很好的效果,既节约了人力又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者:韩燕玲 刊期: 2010年第07期
存在于口腔科诊疗过程中的严重污染问题已成为医院感染管理的一个薄弱环节,越来越受到医务人员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因此,切断其经口腔器械和医务人员手的传播途径,加强和规范诊疗过程中的医院感染管理尤为重要.
作者:汪春红;陶红英 刊期: 2010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