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型泡沫型皮肤消毒剂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张丽花;王美女;雷旭红;宋勤

关键词:外科, 皮肤, 消毒剂, 安高特
摘要:目的 评价新型泡沫型皮肤消毒剂在手术室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引进新型泡沫型皮肤消毒剂后48名次外科手术人员消毒手细菌培养结果及544例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率,以传统的乙醇浸泡刷手法作为对照组.结果 试验组48名和对照组56名外科手术人员消毒手细菌培养结果均无细菌生长;试验组患者切口感染15例,感染率2.8%,对照组患者感染26例,感染率3.6%,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690,P>0.05).结论 新型泡沫型皮肤消毒剂的正确使用同样可以使手的消毒达到无菌要求,手术室医务人员使用新型泡沫型皮肤消毒剂后.未增加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相关文献
  • 20株肺炎克雷伯菌菌株亲缘性分析

    目的 了解20株肺炎克雷伯菌(KPN)菌株亲缘性.方法 对20株KPN进行了16种β-内酰胺酶基因、6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氯己定一磺胺耐药基因、TMP耐药基因、3种整合酶基因以及Tn21/Tn501转座子遗传标记检测.并以该29种基因为分子标记,对检测结果作样本聚类分析、检测.结果 β-内酰胺酶基因、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氯己定一磺胺耐药基因、TMP耐药基因、整合酶基因以及Tn21/Tn501转座子遗传标记均有检出,经一样本聚类分析显示存在克隆传播.结论 该20株KPN 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耐药与产β-内酰胺酶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密切相关,并存在克隆传播.

    作者:周军;黄亚青;金辉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与恶性淋巴瘤的报道

    目的 掌握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和恶性淋巴瘤的发病情况、临床特征、诊断要点.方法 对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和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与提供经验.结果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和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症状仅可呈现单一性,其更多的表现是多样性,但仍以发热和肝脾、淋巴结肿大为主.结论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比较多见,但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和恶性淋巴瘤临床罕见,应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廖晚珍;彭卫华;胡雪飞;孙爱娣;余阳;李建春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葡萄球菌属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诱导耐药性研究

    目的 了解泰安地区葡萄球菌属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不同耐药表型,测定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的发生率及诱导耐药基因.方法 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 荐的纸片扩散法,测定并判读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及克林霉素的耐药性,D-试验检测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表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msrA、Vgb、sat4、ermA、ermB、ermC耐药基因.结果 326株葡萄球菌属中,162株(44.12%)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同时耐药;68株(20.86%)对红霉素耐药,对克林霉素敏感,但D-试验阳性;42株(12.88%)对红霉素耐药对克林霉素敏感,但D-试验为阴性,耐红霉素而克林霉素敏感的葡萄球菌属中,显示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在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和甲氧西林敏感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SCNS)中的比例分别为40.00%、56.25%、63.38%和66.67%;红霉素核糖体甲基化酶基因ermC是诱导耐药的主要基因,占85.29%,ermA、sat4基因均为7.35%,而其他基因均阴性.结论 泰安地区耐红霉素葡萄球菌属中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的发生率相对较高,临床微生物室应开展D-试验可帮助临床医生正确选用大环内酯类、林可酰胺类和链阳霉素B类(MLSB)抗菌药物.

    作者:魏绪廷;杨霞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职业接触化疗药物护士白细胞减少的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 探讨职业接触化疗药物致白细胞减少的相关因素,提高护理人员职业防护水平.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调查了24所综合医院1232名护士化疗药物接触情况,在现况调查的基础上对白细胞减少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护士的防护知识、防护操作评分、防护条件、暴露指数和化疗药物接触种类,对护士白细胞减少呈显著的相关性.结论 护士职业防护水平低导致白细胞减少,提高护士化疗职业防护水平还应在职业卫生与安全管理上建立可行的保障体系,进一步确保临床护理人员的健康水平.

    作者:廖玉联;黎月英;陈琼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α2b干扰素对体温的影响

    干扰素是目前治疗乙型肝炎具有确切和长期疗效的药物之一,但在注射过程中,常引起发热的不良发应,已成为临床上不可忽视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势必影响治疗效果.笔者对5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在使用α2b干扰素治疗过程中的体温变化进行观察并加以分析,以利于指导临床应用并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清峰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医院洗衣房的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

    医院洗衣房承担着全院工作人员及患者被服的洗涤工作.管理不善极易造成交叉感染,是医院感染防控工作中不可忽视的环节.几年来,我院将洗衣房纳入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作者:李宁;郑洪柱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11 200株病原菌在临床的分布及耐药分析

    目的 分析临床标本分离出的11 200株病原菌,掌握医院常见病原菌及其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有力证据.方法 对医院2005年1月1日--2006年12月31日分离的菌株,分析其分布及抗菌药物的敏感情况.结果 检出革兰阳性球菌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位居首位,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分别为70.0%及76.0%,铜绿假单胞菌居革兰阴性菌首位,分别为11.8%及12.9%,产ESBLs大肠埃希菌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分别为30.5%及35.5%,分离真菌菌株数分别占13.4%及19.2%.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多.结论 检出的病原菌仍然是医院患者的常见感染菌,同时,MRSA及产ESBLs大肠埃希菌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且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临床上要引起高度的重视.

    作者:刘娟;臧大维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插入序列ISEcp1B在革兰阴性杆菌中的分布及基因多态性分析

    目的 研究插入序列ISEcp1B基因在革兰阴性杆菌中的分布及多态性分析.方法 用K-B药敏法分析143株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扩增ESBLs、AmpC及ISEcp1B基因,并进行DNA测序.结果 CTX-M-GI及ISEcp1B基因的总检出率分别为41.26%及16.08%;ISEcp1B插入序列的在各菌种的检出率分别为大肠埃希菌9株占20.93%、肺炎克雷伯菌6株占11.32%、铜绿假单胞菌5株占13.89%、阴沟肠杆菌2株占25.00%、弗氏柠檬酸杆菌1株占25.00%;插入序列ISEcp1B阳性株对头孢菌素的耐药率显著高于阴性株(P<0.01),在体外对亚胺培南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对ISEcp1B PCR产物进行测序,发现其下游均连接CTX-M型ESBLs,暂未见其他类型的β-内酰胺酶;ISEcp1B右端均连接一个反向重复序列,为转位酶提供作用位点;提供-35及-10两个启动子,对下游不同的CTX-M型ESBLs的高水平表达和传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启动子与CTX-M型ESBLs编码起始距离长短不一,并有不同程度的突变.呈多态性.结论 插入序列ISEcp1B较广泛分布于革兰阴性杆菌,增加了CTX-M型ESBLs水平播散的危险性,并对其表达起调控作用.

    作者:廖伟娇;江洁华;陈涛;苏秀馨;潘思争;徐韫健;易建云;魏小平;李翊泉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消毒供应室医疗废物的分类与管理

    消毒供应室每天从临床回收大量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污染的各种包布、其他废物等医疗废物,因经常受到病原微生物和分泌物、血液、脓液等有机物的严重污染,如果处理不当,将对社会、环境、人体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是引发医院感染与疾病传播的重要因素.

    作者:杨燕;李慧;张淑北;吴旗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新生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研究进展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指因感染或非感染病因作用于机体引起的一种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如不及时干预,可终发展至多器官衰竭.

    作者:戈海延;王丹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医院工作人员利器损伤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工作人员职业暴露损伤情况,以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北京丰台区36所医院工作人员3年内利器损伤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医院工作人员利器伤现象非常普遍,利器伤发生率占调查人群的72.13%,在职业分布上护士的利器伤发生率高,占81.49%,医生占60.05%,医院废物收集人员占20.00%;利器伤发生率较高的科室为手术室和外科,分别为88.32%和82.49%.结论 为保护医护人员健康,职业暴露管理应纳入各级医疗机构的议事日程,给予高度关注.

    作者:李素英;韩秀芬;张秀珍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重症监护病房临床与环境、手分离耐药革兰阴性杆菌的同源性研究

    目的 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临床与环境分离耐药革兰阴性杆菌的同源性.方法 收集自ICU临床标本分离的耐药革兰阴性杆菌58株,同时在ICU环境及医护人员手部采样,分离革兰阴性杆菌,采用质粒指纹图谱和限制性酶切图谱及肠杆菌科细菌重复系列PCR,对临床与环境分离的同种耐药菌株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 从临床和环境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不动杆菌属经质粒指纹图谱及ERIC-PCR基因检测均存在同源性菌株,且神经外科存在耐药阴沟肠杆菌的暴发.结论 ICU中存在着多药耐药革兰阴性杆菌的交叉污染与感染流行,必须加强医护人员手卫生观念及病区环境的清洁与消毒,控制耐药菌株的流行.

    作者:吴华;李丹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头孢克肟临床治疗呼吸道细菌感染疗效评价

    呼吸道细菌感染为临床常见病,临床多采用静脉滴注抗菌药物治疗,静脉治疗不仅给患者带来穿刺痛苦,而且也会增加患者经济负担.本研究采用转换治疗法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旨在寻找一种有效且经济、方便、痛苦少的治疗方法.

    作者:车薇;张韶峰;王红;王效珍;李建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舟山海岛地区336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解脲脲支原体(Uu)和人支原体(Mh)在泌尿生殖系统感染中的致病作用及其药敏情况.方法 对336例泌尿生殖道系统感染患者进行支原体培养和9种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 336例患者中支原体阳性177例,感染率为52.7%,其中Uu、Mh以及Uu+Mh混合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40.5%、2.4%和9.8%,女性Uu感染率明显高于男性(χ2=21.9,P<0.01),支原体对9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高的是交沙霉素(JOX,99.4%),其次是米诺环素(MNO,98.3%)、多西环素(DOX,98.3%)和氧氟沙星(OFX,88.2%);Uu+Mh混合感染的耐药率明显高于单一Uu感染(χ2=25.3,P<0.01).结论 泌尿生殖道系统感染主要由解脲脲支原体引起,占76.9%,交沙霉素为首选治疗药物.

    作者:马红松;林奇龙;夏邦世;杨晓岚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治疗

    目的 了解引起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的主要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寻求RVVC的理想治疗方案.方法 将诊断为RVVC的病例,进行真菌学培养及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抗真菌药物,确定个体化的强化治疗和巩固治疗方案进行疗效观察,并对治愈停药后1、3、6、9、12个月回访调查分析.结果 67例RVVC病例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占68.4%,光滑假丝酵母菌感染占26.4%;在口服用药中酮康唑敏感率高(91.04%),特比奈芬敏感率低(34.33%),在阴道用药中制霉菌素和两性霉素B敏感率高(100.00%),克霉唑次之(91.00%),咪康唑敏感率低(53.73%),RWC的治愈率为随访治愈后1个月95.52%、3个月83.58%、12个月72.22%.结论 RVVC的主要病原菌是白色假丝酵母菌和光滑假丝酵母菌,治疗RVVC必须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真菌药物,根据病程和随访复发情况延长强化治疗和巩固治疗时间是治愈RVVC的有效措施,在无药敏结果时首选酮康唑、制霉菌素、克霉唑.

    作者:祝建军;蒋琰瑛;吴展;刘霞;李英龙;叶金艳;杜玉海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感染病例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探讨医院感染病例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提取2006年1-12月住院患者各类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标本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分离出病原菌336株,其中下呼吸道感染细菌检出率高,占60.1%;革兰阴性杆菌中鲍氏不动杆菌耐药率高,对亚胺培南耐药率33.3%,对其余抗菌药物耐药率均≥66.6%;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率100.0%,其中肠球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大部分抗菌药物耐药率≥75.0%.结论 加强感染患者病原菌监测和药敏试验,对减少抗菌药物滥用、降低病原菌耐药率、提高治愈率至关重要.

    作者:刘艳秋;崔婧;赵春梅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北京地区17所奥运定点医院呼吸机清洗消毒现状及对策

    目的 了解北京地区奥运定点医院呼吸机清洗消毒现状及<北京市呼吸机清洗、消毒指南(试行)>的落实情况,加强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为规范医疗机构呼吸机清洗消毒工作探讨对策.方法根据<北京市呼吸机清洗、消毒指南(试行)>制定统一评估表,对北京地区17所奥运定点医院呼吸机清洗消毒工作进行现场评估.结果 17所奥运定点医院中,呼吸机数量≥50台的10所,均建立了清洗消毒制度和登记并能进行消毒效果监测;11所医院科室存在自行处理使用后的呼吸机,无法完全达到指南要求,存在导致医院感染发生的隐患.结论尽快出台和完善相关技术指南,医院统一对呼吸机进行规范管理,加强人员的管理和培训,加大监管力度是降低通过外源性途径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关键.

    作者:刘坤;韩燕茹;武迎宏;冯结;刘红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2004-2007年医务人员手卫生监测结果分析及对策

    目的 了解医护人员手卫生状况,以便有针对性的对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的监督与监测.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04年1月--2007年12月医护手卫生监测资料.结果 4年共监测医护人员手卫生962人次,总合格率为91.4%;医生手卫生监测合格率89.8%,护士手卫生监测合格率96.7%,Ⅱ类环境医护手卫生监测合格率93.9%,Ⅲ类环境医护手卫生监测合格率85.9%;医护手卫生监测合格率95.2%,实习、进修医护人员手卫生监测合格率81.0%.结论 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并加以落实,改善洗手设备,提高医务人员的手卫生的依从性,强化手部卫生观念,可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李雅琴;高书义;郭丽英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不同包装方法对蒸汽灭菌隐性湿包的影响及控制

    目的 探讨不同包装方法对蒸汽灭菌隐性湿包的影响及控制,确保无菌物品的质量和使用安全.方法 采用3种组合方法包装器械,灭菌后均在炉内冷却不同时间再卸载,分别观察包内干燥速度;将灭菌器干燥时间延长,选两种棉布包装方法,灭菌后在炉内冷却30 min再卸载,分别观察包内的干燥速度及12 h后的干燥合格情况.结果 医用皱纹纸包装方法干燥速度快;延长灭菌器干燥时间,包内干燥速度没有变化;两种棉布包装方法,12 h后的干燥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灭菌后的物品干燥效果与其在炉内的冷却时间成正比;而灭菌后的物品干燥速度则与包装材料有关.

    作者:宋敏;胡珊珊;鄢圣德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肝移植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

    目的 探讨医院肝移植患者败血症死亡的诱因及病原菌耐药性.方法 选择2005年3月--2007年7月肝移植患者败血症59例,回顾性调查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结果 老年患者肝移植术后,病原菌耐药性增加,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高达66.7%,真菌分布老年组高于非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真菌感染高于非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部分患者均深静脉留置导管,老年组41株病原菌中,G+菌9株,占21.95%,G-菌22株,占53.66%,真菌10株,占24.39%;头孢哌酮/舒巴坦、左氧氟沙星、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真菌对制霉菌素、两性霉素B敏感.结论 老年组肝移植术后感染败血症比非老年组明显高,头孢哌酮/舒巴坦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蔡力力;孙慧萍;吕娟丽;马毅;闫赋琴;李冬梅 刊期: 2008年第07期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