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生脉注射液对中晚期癌症患者生存质量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

黄志庆;田华琴;梁贵文;蒋开平

关键词:生脉注射液, 肿瘤, 生存质量, 肿瘤坏死因子-α
摘要:探讨应用生脉注射液治疗对正气虚衰为主的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生存质量、肿瘤坏死因子的影响.将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共23例采用生脉注射液(华西医科大学药厂生产)30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入,每日1次,20 d为1个疗程,对照组共30例以能量合剂为主对症支持治疗,20 d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体能状态卡氏(KPS)评分和体质量变化、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变化.治疗组中,经生脉注射液治疗后比治疗前患者卡氏评分升高(17/23)占73.9%,体质量提高(12/23)占52.2%;TNF-α下降(16/23)占69.6%;对照组则分别为(7/30)23.3%,(4/30)13.3%,(7/30)23.3%,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生脉注射液治疗对改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生存质量、抑制肿瘤恶病质的发生和进展有一定影响.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相关文献
  • 乳腺增生症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的定量研究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乳腺增生症组织中表达的意义及其与乳腺癌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结合图象分析技术对根据Page标准分为3级的44例乳腺增生症(FCD)及28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患者及5例正常乳腺组织(NMB)中的PCNA表达进行定量测定.结果:PCNA含量按NMB、乳腺增生症Ⅰ级(FCD1)、FCD2、FCD3及IDC的顺序递增,除FCD1与NMB组外,其余相邻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PCNA含量增加是乳腺上皮不典型增生的一个重要特征;2)PCNA的定量测定可以较为客观地评价乳腺上皮的增生程度及良、恶性.

    作者:崔明;刘武红;戴植本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原发性纵隔肿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238例原发性纵隔肿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经验.方法:1977年3月1日~2002年11月1日经手术治疗且病理证实的原发性纵隔肿瘤及囊肿238例.其中胸腺肿瘤104例(43.7%),并发重症肌无力19例,发生危象9例;畸胎类肿瘤39例(16.4%);神经源性肿瘤35例(14.7%);胸内甲状腺肿26例(10.9%);纵隔囊肿17例(7.1%);其他肿瘤1 7例(7.1%).结果:238例中彻底切除231例(97.00%),7例未能彻底切除者,术后给予放疗.术后重症肌无力危象死亡1例(0.4%),237例痊愈.结论:胸部X线及CT检查对纵隔肿瘤的诊断起主要作用,手术切除是本病有效的治疗方法.强调早期诊断,及时手术,对不同部位的肿瘤采取不同入路,注意术中特殊情况的处理.

    作者:吴明拜;张铸;张力为;伊力亚尔·夏合丁;张昌明;安勇;朱辉;李德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三氧化二砷对人白血病细胞株NB4和K562及MOLt4的增殖、周期及凋亡的影响

    目的:观察三氧化二砷(As2O3)对人白血病细胞株NB4、K562、MOLt4的增殖,周期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台盼蓝拒染法计数活细胞数,并计算细胞生长率;细胞涂片经Wright-Giemsa染色,光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流式细胞仪解析细胞周期.结果:1)As2O3能够抑制NB4、K562、MOLt4细胞的增殖.2)4μmol/LAs2O3能够使K562细胞发生M期阻滞.但NB4、MOLt4细胞未见明显改变.3)2、4 μmol/L的As2O3处理NB4、MOLt4和K562细胞48 h,NB4、MOLt4细胞株的凋亡细胞明显增多.但是,K562细胞未见明显改变.结论:As2O3不但对NB4细胞具有抑制增殖,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而且对非t(15;17)的K562、MOLt4细胞也具有抑制增殖的作用,同时诱导MOLt4细胞凋亡,使K562细胞发生M期阻滞.

    作者:卢香兰;王萍萍;刘云鹏;李霞;侯科佐;刘静;岳瑶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带芯套管针穿刺切吸活检在骨与软组织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带芯套管针穿刺切吸活检技术,以其安全、准确、快速、操作简便、经济、患者痛苦少等优点,已成为临床获取一级诊断的一种重要手段.为评价带芯套管针穿刺切吸活检在骨与软组织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云南省肿瘤医院骨科1999年5月~2002年12月对130例骨与软组织肿瘤患者进行了带芯套管针穿刺切吸活检进行诊断,临床效果满意,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杨祚璋;许建波;谢琳;袁涛;李琳;李少莹;张晋煜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MTX和IFN-α-2b诱导K562细胞凋亡及p73基因表达的研究

    目的:研究甲氨蝶呤(MTX)和干扰素-α-2b(IFN-α-2b)诱导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细胞株(K562)凋亡的作用及凋亡相关基因p73 mRNA在凋亡前后表达的变化.方法:采用形态学观察法、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和流式细胞仪检测K562细胞凋亡,采用半定量逆转录PCR方法(RT-PCR)检测p73 mRNA的表达.结果:4μg/mL MTX和600IU/mLIFN-α-2b分别作用于K562细胞6、12和24 h,通过Wright's+Giemsa染色可见部分细胞染色质明显固缩.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可见清晰的梯形条带.流式细胞仪检测,MTX作用细胞6、12和24 h,细胞凋亡率(AR)分别为5.15%、14.70%和35.49%;而IFN-α-2b作用6、12和24 h,AR分别为2.33%、11.90%和35.15%.对照组AR分别为0.93%和1.09%.半定量RT-PCR测定表明,IFN-α-2b作用24 h组p73 mRNA表达较对照组下调(0.43±0.05 vs 0.66±0.11,P<0.05),其余各组无明显变化.结论:MTX、IFN α 2b可诱导K562细胞凋亡;在MTX、IFN-α-2b诱导K562细胞凋亡的早期,p73 mRNA表达无明显变化;IFN-α-2b作用24 h,p73 mRNA表达下调.

    作者:双跃荣;樊光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放射治疗后诱发恶性肿瘤26例分析

    回顾性分析20年放射治疗后诱发的26例恶性肿患者临床资料,其中首发肿瘤包括食管癌3例、鼻咽癌13例、鼻腔癌1例、宫颈癌9例.放射源用60Co及深部X射线.取用常规的分割照射,照射剂量为DT40~90 Gy.26例放射治疗后在3~20年在原照射部位出现了继发恶性肿瘤,其中3例食管癌继发了纵膈肿瘤.13例鼻咽癌被继发硬腭鳞癌、扁桃体癌、软腭低分化腺癌.1例鼻腔癌继发恶性坏死性肉芽肿,9例宫颈癌继发了膀胱癌、前列腺癌、直肠癌.

    作者:陈志仁;徐晓南;潘素明;毛韶强;丘全胜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抗肿瘤作用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在体外对多种动物和人体肿瘤细胞具有抗瘤作用,对移植性动物肿瘤亦有确切的抑瘤效果,但其具体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调控细胞周期的某一关键性的蛋白可能是其作用的靶点;青蒿素及其衍生物不仅与传统化疗药不存在交叉耐药,而且能逆转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现象.通过深入研究其构-效关系及抗瘤作用机制,可望开发出高效、低毒、价廉、广谱的抗癌新产品.

    作者:曹培国;王肇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生脉注射液对中晚期癌症患者生存质量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

    探讨应用生脉注射液治疗对正气虚衰为主的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生存质量、肿瘤坏死因子的影响.将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共23例采用生脉注射液(华西医科大学药厂生产)30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入,每日1次,20 d为1个疗程,对照组共30例以能量合剂为主对症支持治疗,20 d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体能状态卡氏(KPS)评分和体质量变化、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变化.治疗组中,经生脉注射液治疗后比治疗前患者卡氏评分升高(17/23)占73.9%,体质量提高(12/23)占52.2%;TNF-α下降(16/23)占69.6%;对照组则分别为(7/30)23.3%,(4/30)13.3%,(7/30)23.3%,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生脉注射液治疗对改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生存质量、抑制肿瘤恶病质的发生和进展有一定影响.

    作者:黄志庆;田华琴;梁贵文;蒋开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PTEN/PI3K信号转导途径与子宫内膜癌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

    目的:研究PTEN/PI3K信号转导途径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方法对68例子宫内膜癌和癌前病变组织及11例正常子宫内膜进行PTEN、p-PKB及p-Bad蛋白检测.结果:1)PTE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在正常增殖期子宫内膜组织中高(90.9%),非典型增生组织中开始下降,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明显降低(49.1%),三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p-PKB及p-Bad与PTEN的阳性表达呈相反趋势,在非典型增生组织及内膜癌组织中p-PBK及p Bad表达阳性率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在子宫内膜癌PTEN表达阴性组织中p-PKB、p-Bad蛋白染色积分均明显高于PTEN阳性组,P<0.05,P<0.01;3)相关分析显示PTEN与p-PKB及p-Bad表达均呈负相关,r=-0.67,P<0.05;r=-0.65,P<0.05;4)PTEN、p-Bad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在不同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及不同肌层浸润程度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TEN、p-PKB只在临床分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EN/PI3K信号转导途径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密切相关.伴随PTEN表达缺失,p-PKB、p-Bad阳性表达更加明显,提示PTEN蛋白表达可作为子宫内膜癌早期诊断指标和基因治疗靶点.

    作者:杨清;王玉;张淑兰;张静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鼻咽癌面颈联合野放疗对唾液腺功能影响的临床分析

    目的:利用放射性核素99mTcO4-动态显像唾液腺定量测定鼻咽癌面颈联合野放疗前、中、后唾液腺功能的变化并探讨与放疗剂量之间的关系.方法:2003年2月1日~2003年10月31日,分别对20例鼻咽癌面颈联合野放疗患者于放疗前、放疗至10、36~40、70Gy时进行99mTcO4-动态显像定量测定其唾液腺(腮腺、颌下腺)摄锝率(UR)、泌锝率(ER)变化,同时观察其口干程度进行临床分级.结果:20例鼻咽癌面颈联合野放疗剂量为10和36~40Gy时,其泌锝率明显低于放疗前,P<0.05,在放疗70Gy时降到低,P<0.01.与临床观察到的口干严重程度一致,而其摄锝率在36~40Gy照射以前变化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鼻咽癌面颈联合野照射患者放疗前无明显唾液腺功能障碍,随着放疗剂量的增加,唾液腺功能明显下降,其ER较UR下降明显,在确保患者放疗疗效的同时,应尽可能提高放疗技术,减少唾液腺照射剂量和放疗体积,保护唾液腺功能,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跃珍;章平年;马胜林;朱远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GST-π与恶性肿瘤多药耐药的研究进展

    临床化疗失败的重要原因是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产生内在性和获得性多药耐药(MDR).经典的mdr1、MRP等耐药机制已基本明确,因此,进一步了解非经典的耐药途径对于完善多药耐药机制有重要意义.综述了GST-π的生物学特性、GST-π介导的恶性肿瘤多药耐药的机制、GST-π在恶性肿瘤中的表达、GST-π与其他耐药途径的关系和GST-π耐药的逆转策略.

    作者:冯丹;刘云鹏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环氧化酶-2 mRNA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mRNA在膀胱移行细胞癌(TCCB)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78例TCCB组织中COX-2的表达,16例正常黏膜作为对照.结果:16例正常组织无COX-2表达.COX-2表达阳性率为35.9%(28/78),COX-2表达与TCCB分级、分期之间呈正相关,P<0.05.COX-2的表达在复发者中的表达率高于未复发者,P<0.05.COX-2的表达在转移者中的表达率高于未转移者,P<0.05.结论:COX-2在TCCB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的正性调节因子的作用.COX-2与TCCB的恶性程度和进展恶化有关.COX-2可作为判断TCCB预后的指标.

    作者:杨明山;陈宗营;孙欣欣;马庆铮;徐忠法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层黏连蛋白及其受体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侵袭和转移的关系

    目的:探讨层黏连蛋白(LN)和LN受体(LN-R)的表达与胃癌侵袭和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8例胃癌组织中LN和LN-R的表达.结果:LN在有淋巴结转移组中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无转移组,P<0.01;LN在其他各组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N-R的阳性表达率有随肿瘤分化水平的降低、浸润深度的增加而增高,P<0.01;淋巴结转移组中的LN-R表达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01.结论:LN的低表达与肿瘤的转移有关,LN-R的高表达与肿瘤分化、侵袭和转移的关系十分密切.LN和LN-R可作为胃癌进展的重要生物学指标之一.

    作者:张丽;田林;曹书芬;杜兴贵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晚期食管癌的被膜支架治疗

    晚期食管癌伴有重度食管狭窄或/和食管气管瘘或部分术后并发吻合口瘘的患者,严重影响饮食,直接危及患者的生命,置入被膜支架已成为治疗晚期食管癌的重要方法之一.2001年以来,梁山县人民医院采用国产带膜支架治疗晚期食管癌48例,均收良好效果,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纯生;张杰;向昭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宫颈癌与HPV16和18及VEGF和TGF-β1关系的探讨

    目的:探讨HPV16、18,VEGF、TGFβ1.与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99例宫颈癌患者及54例对照组取患者宫颈分泌物,使用荧光基因定量PCR法检测HPV16、18,取宫颈癌组Ⅰ、Ⅱ期HPV16、18阳性患者的鳞癌组织用免疫组化方法进行VEGF、TGFβ1检测,结果:宫颈癌组HPV16、1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转移组中HPV阳性表达高于HPV阴性表达,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EGF、TGF-β1在宫颈鳞癌Ⅰ、Ⅱ期表达呈增高趋势,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V16、18可能为宫颈癌的主要危险因素,HPV上调VEGF、TGF-β1启动子的活性,VEGF可促进肿瘤细胞的增生与转移;TGF-β1可能与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及肿瘤细胞免疫逃逸有关.

    作者:郑曙民;陈星;周秀英;籍海虹;韩海琼;张华平;李连青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早期胃癌89例临床分析

    回顾分析1985年6月~2003年10月手术治疗89例早期胃癌患者临床资料,结果电子胃镜检查诊断复合率为97.4%(75/77),上消化道钡餐检查诊断符合率为41.7%(5/12).89例患者全部施行胃癌根治手术,5年存活率为91.5%(54/59),1~5年存活率为100%(25/25).初步研究结果提示,早期胃癌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胃镜检查是早期胃癌的佳诊断方法;病变的大小与胃癌的分期不完全成正比;单纯手术治疗预后好.

    作者:杨华进;柳冬梅;刘月秋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采用组织芯片技术检测大肠癌组织中Ubiquitin的表达

    目的:研究大肠癌组织中细胞周期调控因子Ubiquitin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组织芯片技术制作80例大肠癌组织芯片,同时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肠癌组织芯片中Ubiquitin的表达.结果:80例大肠癌中Ubiquitin阳性27例,强阳性15例,总阳性率为52.5%.80例大肠癌中管状腺癌、黏液腺癌和乳头状腺癌的Ubiquitin阳性率分别为38.7%、53.8%和40.0%;黏膜及黏膜下层、肌层、浆膜层、浆膜外的Ubiquitin阳性率分别为50.0%、17.9%、47.2%和75.0%;淋巴结转移阳性组和阴性组的Ubiquitin阳性率分别为47.2%和29.6%.结论:本组实验显示Ubiquitin的表达与大肠癌组织学类型无关,与大肠癌淋巴结转移状况无关.仅在浸润至浆膜层和浆膜外的大肠癌中Ubiquitin高表达,提示Ubiquitin的表达与大肠癌的浸润进展程度有一定关系.应用组织芯片大规模高效检测临床组织样本是可行的,具有快速、方便、经济、准确的特点.

    作者:罗政;勾安伦;刘勇;路名芝;袁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康赛迪胶囊合并化疗治疗胃肿瘤的临床观察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2002年1月~2003年6月,我院共收治45名住院患者,男35例,女15例.年龄29~61岁,平均年龄45岁.

    作者:陈瑞生;张兴海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原发性胆囊癌22例临床分析

    我院1997年6月~2003年6月收治的原发性胆囊癌22例,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刘德萍;史大敏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放化联合治疗老年局部晚期鼻咽癌的可行性

    目的:评价老年局部晚期鼻咽癌的单纯放疗及放疗联合化疗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探索其治疗可行性.方法:86例老年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其中单纯放疗组45例,放疗+化疗组41例,比较两组的疗效和毒副作用.结果:单纯放疗组和放化组的鼻咽全消率、颈残留率分别为80%、25.81%和90.24%、7.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年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46.67%、20%和53.66%、24.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毒副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放化疗组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比单放组明显,P<0.05.结论:放疗+化疗未必提高老年局部晚期鼻咽癌的疗效.老年鼻咽癌是否化疗应根据个体情况而定.

    作者:梁荣;陈梓宏;余忠华;杨志雄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主管:齐鲁肿瘤杂志;肿瘤防治杂志;当代肿瘤学杂志

主办: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