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矿荣;柳青;梁智恒;刘小红;陈曙光;林爱华;文信;林茂合
为了评价单纯放疗与放疗并用甲硝唑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及毒副作用,将 66 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成药放组和单放组.药放组 30 例应用放疗并用甲硝唑,每次0.2,每日3次,至放疗结束;单放组 36 例单纯放疗.近期疗效为药放组 73.3%、单放组 36.1%;1、3 年生存率为药放组 66.7% 和 33.3%,单放组 38.9% 和 19.4%.药放组近期疗效明显优于单放组(P<0.05),放疗并用甲硝唑治疗中晚期食管癌可提高疗效.
作者:苗玉舟;张莉;袁丰珍 刊期: 2003年第03期
1 病例报告患者女,54 岁.发现腹部包块 1 年余,近期包块明显增大,自感胀闷,无疼痛,于2001年 1 月 4 日来院就诊.门诊 B 超示:腹腔巨大囊实性占位性病变.门诊以盆腔肿物性质待查收住院.查体:体温 36.3℃、脉搏 70 次/min、血压 120/80 mmHg(1 mmHg=133.322 Pa),心肺检查无异常.
作者:董成功;王界芬;张军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与顺铂不同联合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对经病理学或细胞学证实的6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给予吉西他滨与顺铂联合治疗,其中吉西他滨800~1 000 mg/m2,静脉滴入,d1、d8、d15或d1、d8;顺铂25 mg/m2,d1~d3或d1、d8、d15或d8~d10,静脉滴入.21 d或28 d为1个周期,每例患者治疗2个周期以上.结果:全组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28例,稳定25例,进展8例,总有效率46.8%.初治组28例有效率50%,复治组34例有效率41%.2组间比较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各组骨髓毒性发生与文献中所报道的低发生率资料相近,无严重毒副作用发生.未发生因血液毒性而导致的严重不良后果.WHO Ⅲ~Ⅳ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分别为1.6%和8%,顺铂不同方法给药并未降低血液学方面的毒性,其余毒性反应均轻微,可以耐受.结论:吉西他滨与顺铂不同联合方案一线或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均有较好的疗效,毒性可以耐受.
作者:王明玉;张锡芹;齐洁琳;刘蒲香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肿瘤热休克蛋白70(HSP70)免疫后小鼠体内几种Th1型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探讨肿瘤来源的热休克蛋白70的抗肿瘤免疫机制.方法:用肿瘤细胞中提纯的HSP70免疫小鼠,ELISA法测定免疫前后体内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并观察其抗移植肿瘤的效果.结果:HSP70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HSP70免疫后的小鼠外周血中IL-2、TNF-α、TNF-β、IFN-γ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极显著性(P<0.01), IFN-γ在升高后4周后仍未见下降.结论:HSP70对Th1型细胞因子有明确的诱升作用,Th1型细胞因子的升高对于机体产生及维持抗肿瘤免疫效应是HSP70抗肿瘤免疫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
作者:傅庆国;孟凡东;郭克建;郭仁宣 刊期: 2003年第03期
1 病例报告患者男,12 岁.因阵发性头痛 1 个月余,突发昏迷 4 h 于 2000 年 12 月20 日入院.查体:血压 135/75 mmHg(1mmHg=133.22 Pa),身高 176 cm,体毛多,喉结突出,外生殖器发育成人化,双侧睾丸无异常.
作者:张连群;吕明;杨风海;孙明;张利勇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硬膜外术后镇痛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变化,为减少术后并发症提供参考.方法:将2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于麻醉前、手术结束时、术后24 h 和48 h 分别抽取外围静脉血进行血液流变学测定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24 h 全血及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和红细胞叠连指数始升高,48 h 近术前值.对照组24 h 上述指标始升高,其中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升高显著,且48 h 时仍明显高于麻醉前(P<0.05).观察组红细胞可塑性变形指数增加,至48 h 仍高于术前(P<0.05),对照组渐下降至术前水平.结论:持续硬膜外术后镇痛,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有利于术后患者的康复.
作者:李万魁;郑和森;刘凤芹 刊期: 2003年第03期
1 病例报告患者女,68岁,因乳房弥漫性肿大1个月于2000年6月3日入院.查体:右侧乳腺增大,表浅静脉曲张,乳头无回缩,乳房中央区的肿块约12.4 cm×11.3 cm,质硬,边界较清晰,表面不光滑,活动欠佳.右腋窝下可触及融合成团的淋巴结,质硬,直径0.5~2.5 cm,活动欠佳.
作者:王燕军;王爱兰;陆作为;王吉鹏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气管与食管在解剖上相互毗邻,其中一处发生肿瘤便可侵犯另一处,治疗上较为困难,以气管食管联合切除术为宜.就气管或高位食管肿瘤的诊断及气管食管联合切除术的手术技术要点进行讨论.
作者:王国范;张百江;李道堂;罗京玉;刘希斌;杨瑞森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肿瘤血管形成是肿瘤发生、生长和浸润与转移的重要条件,近些年在研究方面进展迅速,并取得了很大进展.主要就肿瘤血管形成与肿瘤浸润转移的有关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作者:姜凯;黄志强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中MMP-2、MMP-9及MMP-9抑制物TIMP-1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在判断膀胱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9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 of bladder,TCCB)组织中MMP-2、MMP-9和TIMP-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膀胱癌组织中MMP-2、MMP-9和TIMP-1蛋白表达显著高于正常膀胱黏膜.浸润性膀胱癌组织中阳性表达显著高于表浅性膀胱癌组织.阳性表达细胞在肿瘤-间质界面较多.与病理组织学分级、分期均呈正相关;与肿瘤的复发和转移呈正相关.结论:MMP-2、MMP-9和TIMP-1参与膀胱癌侵袭转移,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具有预后价值.
作者:杨明山;马庆铮;丁克家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mRNA在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形成的关系.方法:用原位杂交法检测55例星形细胞瘤标本MMP-2、MMP-9 mRNA的表达;用免疫组化检测CD34在肿瘤中的表达,计算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 MVD).结果:Ⅲ~Ⅳ级星形细胞瘤MMP-2、MMP-9表达阳性率均明显高于Ⅰ~Ⅱ级星形细胞瘤(P<0.01);Ⅲ~Ⅳ级星形细胞瘤的MVD值明显高于Ⅰ~Ⅱ级星形细胞瘤(P<0.01);MMP-2、MMP-9的表达与MVD显著相关,MMP-2、MMP-9表达阳性者的MVD值明显高于MMP-2、MMP-9表达阴性者(P<0.05).结论:MMP-2、MMP-9在星形细胞瘤血管形成中起重要作用,MMP-2、MMP-9可通过促进肿瘤血管形成影响肿瘤的进展.
作者:吴茂春;袁先厚;文志华;江普查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观察 IPF 方案治疗鼻咽癌放疗后肺转移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IFO 1.2g/(m2*d) 静脉滴入,d1~d5;DDP 20 mg /(m2*d) 静脉滴入,d1~d5;5-FU 500 mg/( m2*d) 静脉滴入,d1~d5:以上方案 21 d 为 1 个周期,连续化疗 2~4 个周期.结果:全组总缓解率 81.3%(26/32),其中完全缓解率 12.5%(4/32),中位缓解期 4.8 个月(3~11 个月),1 年生存率 84.4%.毒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其中Ⅲ~Ⅳ度白细胞下降达 50%,其次为胃肠道反应及脱发等.结论:IPF 方案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肺转移的有效解救方案.
作者:周文伟;汪安兰;袁志军;周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水杨酸钠(Na-Sal)对HL-60/VCR细胞多药耐药的部分逆转作用.方法:采用噻唑蓝(MTT)法、流式细胞术等方法,观察非甾体抗炎药Na-Sal对HL-60/VCR细胞多药耐药的部分逆转作用.结果:Na-Sal对HL-60/VCR细胞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并表现出剂量依赖性,1 mmol/L 的非细胞毒剂量的Na-Sal和化疗药物联合应用可以提高多种化疗药物的细胞毒性作用,逆转倍数为1.01~3.26,相对逆转效率为 0.52%~73.62%.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内柔红霉素(DNR)浓度发现,Na-Sal并不增加HL-60/VCR细胞内DNR浓度.结论:Na-Sal能有效地部分逆转HL-60/VCR细胞的多药耐药性.
作者:万幼峰;陈协群;白庆咸;吴晓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1 病例报告患者女,44岁。25 d 前无诱因出现咳嗽,呈干咳、无痰及痰中带血,伴低热 10 d,抗感染治疗无效,于2000年10月15日入院。入院后查体:T:37.4℃,P:84次/min,R:21次/min,Bp:16/11 kPa。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双侧胸廓对称,气管居中,双肺未闻及异常呼吸音。
作者:蒋兴莲;李万湖;杨秀荣;吕晓春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在 116 例乳腺癌患者中 31 例保留肋间臂神经,发现保留该神经对术后减轻上肢不适感及提高生活质量有非常重要意义.
作者:张君;王峰;解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评价乳腺癌术后放疗的作用.方法:选择117例根治术后乳腺癌患者,用χ2检验比较3年局部复发率.结果:全组3年局部复发率12.8%,无内乳、腋窝复发患者.胸壁复发占局部复发的80%(12/15).无腋窝淋巴结转移,但乳腺肿块位于内象限、中央区或腋窝淋巴结转移1~3个的80例中,3年局部复发率为8.75%,对于接受或未接受术后放疗患者分别为10.3%、7.3%,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于乳腺肿块<5 cm或≥5 cm患者分别为3.17%、 29.41%,差异有显著性(P=0.004).结论:无腋窝淋巴结转移但乳腺肿块位于内象限、中央区或腋窝淋巴结转移1~3个可不作为术后常规术后放疗指征,但此种情况下若乳腺肿块≥ 5 cm,或腋窝淋巴结转移≥4个,尤其当腋窝淋巴结转移>10个时,应该进行包括胸壁照射在内的术后放疗.
作者:曹霞;金和坤;周卫兵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加味保安颗粒治疗胃癌疼痛的疗效.方法: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根据疼痛分级指数结合生活质量评分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显效率75.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加味保安颗粒可显著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P<0.01),长期连续使用无成瘾性和明显毒副反应.结论:加味保安颗粒为治疗胃癌疼痛的安全有效药剂.
作者:马廷行;李晓丽;宋振华;佘昆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肿瘤并发腹膜腔积液称癌性腹水,又称腹水或恶性腹腔积液(malignant peritoneal effusion,MPE),是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我科1998年6月以来应用顺铂(DDP)腹腔注射治疗恶性腹水26例,临床效果较满意,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吕宗渤;王健;乔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大鼠急性放射性肠炎后小肠黏膜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浓度与平均绒毛数和绒毛高度变化的关系.方法:实验用雄性Wistar大鼠24只,分为2组.肠炎组(照射组)大鼠用6MV-X线腹部单次照射,剂量为11 Gy.对照组(未照射组)为正常对照.实验第4天处死动物,剥下小肠黏膜制成10%匀浆,测定NO浓度;另取2 cm小肠制作组织病理切片后在光镜下测量肠黏膜每厘米长度的平均绒毛数量和绒毛高度.结果:对照组和肠炎组小肠NO浓度分别为(0.22±0.13)μmol/g和(0.60±0.35)μmol/g,对照组的NO浓度显著低于肠炎组(P<0.05);对照组与肠炎组的组织病理学相比较,每厘米平均绒毛数分别为(63±5)个/cm和(22±3)个/cm(P<0.001),平均绒毛高度为(0.24±0.03)mm和(0.07±0.02)mm,肠炎组平均绒毛数量和绒毛高度都非常显著地减少(P<0.001).结论:小肠放射性损伤后肠组织中NO浓度是显著升高的.
作者:丁小凡;李德杏;赵林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E-cadherin和MMP-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胃癌浸润转移的相关性.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染色,检测83例胃癌组织的E-cadherin 和 MMP-2的表达情况,20例胃良性病变手术病例作对照.结果:正常胃黏膜E-cadherin 呈强阳性表达,胃癌组织中E-cadherin 表达率明显减低,阳性表达率为16.9%(14/83);E-cadherin 表达减低与胃癌细胞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浸润型生长、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而与TNM分期及肿瘤大小无关.MMP-2在正常胃黏膜中呈阴性表达,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呈阳性,阳性率为78.3%(65/83);MMP-2表达强度与胃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浸润型生长、TNM分期显著相关(P<0.05),而与肿瘤大小无关.E-cadherin与MMP-2的表达调控呈负相关,两者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性.结论:E-cadherin 的表达下调和 MMP-2表达上调与胃癌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两者在癌组织中表达的检测有助于对胃癌患者预后的判断.
作者:汪泳;刘昕;朱任之;杨树琛;张建刚;钱震 刊期: 200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