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硬化患者肝脏炎症对AFU诊断肝癌价值的影响

贾克东;石淑仙;林剑国;陈红云;王卫华

关键词:岩藻糖苷酶/分析, 甲胎蛋白类/分析, 肝硬化/病因学, 肝肿瘤/诊断
摘要:目的:研究岩藻糖苷酶(AFU)作为肝癌标志物在有炎症活动的肝炎后肝硬化这一特殊人群中的诊断价值,以寻找有效的方法应用于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肝癌的筛查.方法:收集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42例,肝癌患者血清43例,慢性肝炎患者血清24例,疑似肝癌患者6例,正常人血清53例,分别以酶法和免疫放射方法对AFU和甲胎球蛋白(AFP)进行定量检测.结果:肝炎后肝硬化患者AFU含量为455.64±153.5 nmol/(mL*h),肝癌患者为502.2±230.24 nmol/(mL*h),慢性肝炎患者500±127.05 nmol/(mL*h),三者均明显高于正常人血清324±57 nmol/(mL*h).肝癌患者AFU水平虽然高于肝硬化患者,但统计学检验二者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同时测定各组患者血清中AFP含量,肝癌患者AFP含量显著高于肝硬化和慢性肝炎患者,P<0.001.方差分析显示肝硬化和肝癌血清中AFU活性不随AFP水平的升高而升高.结论:AFU在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慢性肝炎和肝癌患者血清中均明显升高,AFU的测定难以对肝炎后肝硬化和肝癌进行区分.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肝组织中存在的炎症使AFU作为肝癌标志物的诊断价值降低.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相关文献
  • 艾迪注射液加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艾迪注射液加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1999年1月-2000年7月进行了用艾迪注射液加放疗治疗NSCLC的研究.5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为放疗加艾迪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为单纯放疗.两组照射剂量为60~70 Gy.结果:近期疗效:治疗组完全缓解24%,部分缓解48%,总有效率72%;对照组完全缓解12%,部分缓解28%,总有效率为4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1年的生存率分别为24%、20%,P>0.05.结论:艾迪注射液加放疗治疗NSCLC能提高肿瘤缓解率,改善生存质量,具有放射增敏作用.

    作者:吴剑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白血康胶囊对辐射小鼠免疫学功能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白血康胶囊对辐射小鼠免疫学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方法:吞噬功能按照常规方法进行,脾脏淋巴细胞转化功能和NK细胞活性按照常规同位素方法测定.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白血康胶囊灌胃第6天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提高,小鼠脾脏淋巴细胞转化功能和NK 细胞活性明显增强.结论:白血康胶囊具有明显提高实验小鼠免疫学功能的作用.

    作者:金东庆;刘秀春;唐天华;张玉昆;任海全;真刚;马庆恒;葛林阜;黄宁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护士长要再造护理流程

    护理管理与护理服务都通过流程运作.流程就是程序,护士长按程序管理,护士按程序工作.护士长做护理计划,有决策反馈流程,整体护理有护理程序作为流程,护士进行健康教育,宣教指导,打针送药都有单项流程.流程是完成一项任务的有序活动,是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关联的活动,是为达到一个护理目标一连串的活动.护士长更新护理服务,拓展护理职能,研究护理服务可依循的准则,就要再造一连串的标准化的护理流程.

    作者:毛红红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Survivin基因在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的表达及与p53和bcl-2基因表达的关系

    目的:探讨Survivin基因在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的表达及其与p53、bcl-2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连接法(SP法),检测Survivin、p53、bcl-2基因在24例鼻型NK/T细胞淋巴瘤和17例良性淋巴结病变中的表达.结果:鼻型NK/T细胞淋巴瘤Survivin基因阳性表达率45.8%(11/24),良性淋巴结病变Survivin基因阳性表达率11.8%(2/17),且主要局限于少数生发中心细胞,P<0.025.Survivin基因表达上调与p53高表达密切相关,P<0.05,但与bcl-2蛋白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Survivin基因的异常表达而引起的凋亡抑制可能在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的发生进展中有一定的作用,且其与p53异常表达显著相关,但与bcl-2蛋白表达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梁群英;郭瑞珍;唐文台;肖庆邦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血型抗原Lewis A和Lewis X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血型抗原Lewis A和Lewis X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表达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方法,测定血型抗原Lewis A和Lewis X在7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和70例癌旁正常甲状腺滤泡上皮,以及16例甲状腺滤泡性腺瘤、17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和14例桥本氏甲状腺炎中的表达.结果:Lewis A和Lewis X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4.3%(66/70)和85.7%(60/70),癌旁正常甲状腺滤泡上皮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9%(2/70)和5.7%(4/70).肿瘤直径≥1 cm组Lewis X的表达强度较肿瘤直径<1 cm组明显增高,P<0.01.淋巴结转移组Lewis X的表达强度较非转移组显著增高,P<0.01.结论:Lewis A和Lewis X可作为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参考指标.Lewis X的表达强度与肿瘤浸润及转移有关.

    作者:周湘兰;桂律;罗金芳;史继敏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86例巨大甲状腺瘤手术治疗要点

    1986-2001年我们对86例巨大甲状腺瘤施行手术治疗,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刘存亮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恶性肿瘤合并带状疱疹31例临床分析

    1994年1月-2001年10月共收治恶性肿瘤患者共1 200例,其中合并带状疱疹31例,占2.58%,显著高于正常人群.临床分析结果,带状疱疹发病与机体免疫力低下有关,除抗病毒及对症止痛治疗外,应加强免疫治疗.

    作者:孙红;贾伟丽;刘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分步介入综合治疗巨大胰头癌30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经皮经肝胆道引流(PTBD)并药盒系统介入化疗分步治疗巨大胰头癌的效果.方法:40例大胰头癌(>6 cm,均伴有黄疸)患者随机分成2组:A组30例采用综合介入治疗,先行B超及X线辅助下的PTBD以减轻黄疸,恢复肝功能.10 d~1个月后进行胃、十二指肠动脉药盒系统植入介入化疗,通过药盒定期给予5-氟脲嘧啶、丝裂霉素、阿霉素化疗.B组10例作为对照在PTBD术后10 d~1个月采用静脉全身化疗,化疗方案同A组.结果:40例患者均行PTBD,患者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术后1个月和3个月分别下降161±29 μmol/L和261±92 cμmol/L,转氨酶逐渐降至正常,A组30例患者共行局部药盒系统化疗3~10次,平均8.2次,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20例,有效率70%,生存期3~34个月,中位生存时间13.5个月,所有患者症状均有不同程度好转,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或者毒副反应.B组完成化疗1~7次,平均3.8次.无完全缓解病例,部分缓解2例,有效率为20%,生存期1~13个月,中位生存时间6.2个月.两组对比有效率和生存期差异显著.结论:综合介入治疗大胰头癌效果好,患者生存期与生存质量均得到明显改善.

    作者:殷占新;韩国宏;王建宏;孟祥杰;周晓东;何光彬;孙安华;吴开春;丁杰;樊代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肝硬化患者肝脏炎症对AFU诊断肝癌价值的影响

    目的:研究岩藻糖苷酶(AFU)作为肝癌标志物在有炎症活动的肝炎后肝硬化这一特殊人群中的诊断价值,以寻找有效的方法应用于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肝癌的筛查.方法:收集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42例,肝癌患者血清43例,慢性肝炎患者血清24例,疑似肝癌患者6例,正常人血清53例,分别以酶法和免疫放射方法对AFU和甲胎球蛋白(AFP)进行定量检测.结果:肝炎后肝硬化患者AFU含量为455.64±153.5 nmol/(mL*h),肝癌患者为502.2±230.24 nmol/(mL*h),慢性肝炎患者500±127.05 nmol/(mL*h),三者均明显高于正常人血清324±57 nmol/(mL*h).肝癌患者AFU水平虽然高于肝硬化患者,但统计学检验二者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同时测定各组患者血清中AFP含量,肝癌患者AFP含量显著高于肝硬化和慢性肝炎患者,P<0.001.方差分析显示肝硬化和肝癌血清中AFU活性不随AFP水平的升高而升高.结论:AFU在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慢性肝炎和肝癌患者血清中均明显升高,AFU的测定难以对肝炎后肝硬化和肝癌进行区分.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肝组织中存在的炎症使AFU作为肝癌标志物的诊断价值降低.

    作者:贾克东;石淑仙;林剑国;陈红云;王卫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河南省1996-2000年恶性肿瘤死亡状况分析

    目的:分析河南省恶性肿瘤死亡率的流行趋势,为肿瘤预防与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96-2000年河南省的恶性肿瘤统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胃癌、食管癌、肝癌和肺癌居恶性肿瘤前4位,男、女分别占恶性肿瘤的86.48%、75.02%.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结论:恶性肿瘤特别是胃癌、食管癌、肝癌和肺癌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主要疾病,需大力开展肿瘤防治知识普及宣传及健康教育.

    作者:李刚;刘曙正;戴涤新;陆建邦;常秋玲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晚期复发性卵巢上皮性癌的再治疗

    目的:探讨晚期复发性卵巢上皮癌再治疗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2001年住院治疗的晚期复发性卵巢癌病例共56例临床资料.卵巢浆液性癌26例,黏液性癌19例,宫内膜样癌10例,转移性腺癌1例.基本治疗原则仍是以手术为主联合术前术后的化疗.结果:截至2002年5月全部随访,死亡23例,现存活33例.已死亡者平均生存时间为18.5个月.总的3年生存率为27.5%(6/22),其中泰素类用药组为4/12.拓扑替康组共8例,其有效率为3/8.结论:1)紫杉醇+顺铂的联合化疗可成为晚期复发性卵巢癌再治疗的首选.2)拓扑替康联合化疗是复发性卵巢癌有效的补救治疗手段,值得推广应用.3)再次手术治疗仍是晚期复发性卵巢癌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

    作者:李庆水;盛修贵;刘乃富;侯晓彤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肿瘤家族史与卵巢恶性肿瘤发病的关系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家族史与卵巢恶性肿瘤发病的关系.方法:对531例卵巢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良性卵巢肿瘤435例,有恶性肿瘤家族史者19例,占4.37%;恶性卵巢肿瘤96例,有恶性肿瘤家族史者11例,占11.5%.结论:卵巢恶性肿瘤患者有恶性肿瘤家族史者发病率明显高于良性肿瘤患者.

    作者:王振玲;林丽红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左乳腺癌伴发霍奇金病一例

    1 病例报告患者女,37岁,因发现左乳腺肿块一年半于2001年5月入院.患者1年半以前,无意中发现左乳内上象限有一肿块,约黄豆大小、活动、无压痛,局部皮肤光滑无红肿,无溃烂,皮肤颜色正常,未检查与治疗,4 个月前发现肿块已长大,约 2.5 cm×2.5 cm,质硬,稍压痛,边缘不甚清楚,活动度差,局部无红肿,无溃烂及乳头溢液,无颈部及锁骨上淋巴结肿大,无腋下淋巴结肿大,无发热盗汗,乏力及消瘦现象,也无局部及全身皮肤瘙痒,家族中无肿瘤病史.

    作者:杨茂仁;魏红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参麦对小鼠移植瘤组织中bFGF和MMP-2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参麦对小鼠移植瘤组织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的影响,探讨参麦抗肿瘤血管生成的机制.方法:通过建立小鼠S180实体瘤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参麦对肿瘤组织bFGF和MMP-2表达的影响.结果:参麦能减少肿瘤组织中MMP-2的含量,抑制肿瘤组织bFGF表达.结论:抑制bFGF和MMP-2表达是参麦抗肿瘤血管生成的重要机制.

    作者:沃兴德;丁志山;尹丽慧;高承贤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端粒酶特异性核酶抑制宫颈癌细胞的作用

    目的:研究端粒酶RNA特异性核酶对宫颈癌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通过脂质体将核酶转染至宫颈癌Hela细胞,以G418筛选细胞,经斑点杂交提示转染成功后,检测细胞活力及细胞周期变化,测定细胞端粒酶活性,观察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试验组细胞的活力较对照组明显减弱.转染后细胞受阻于G1期的细胞明显增多,S期细胞比例明显降低,P<0.01.转核酶细胞端粒酶活性较对照组明显减低,转染空载体的细胞端粒酶活性与未转染细胞比较则无明显变化.结论:端粒酶RNA特异性核酶可抑制宫颈癌细胞端粒酶活性,抑制细胞增殖,为核酶用于恶性肿瘤基因治疗提供了试验依据.

    作者:辛晓燕;王红英;马越云;苏明权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对肺癌诊断意义的研究

    目的:探讨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对肺癌诊断的意义及其与TNM 分期、组织学分型的关系.方法:采用酶促反应法检测肺癌患者血清中LDH的水平.结果:62例肺癌患者血清LDH水平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血清中LDH值患者晚期高于早期,P<0.05,各病理类型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血清中LDH水平对肺癌的辅助诊断、预后判断有参考价值.

    作者:韩明勇;王家林;郭其森;朱兴芬;孟宪景;魏玲;王兴武;郑建礼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层粘连蛋白与大肠癌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大肠癌患者血清中层粘连蛋白(laminin,LN)水平与大肠癌转移的相关性,为临床尽早发现复发和转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ELISA方法比较了47例健康人和171例大肠癌患者血清LN水平;以及大肠癌患者性别、年龄、Dukes分期、肿瘤分化程度、DNA指数、CEA、转移状况与LN的关系.结果:大肠癌患者血清中LN阳性率为63.16%;大肠癌的LN(210.01 μg/mL)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53.85 μg/mL),P<0.01;大肠癌转移者的LN水平高于未转移者,尤以结肠癌肝转移者更为显著,P<0.05.其余诸因素与LN未见相关性,P>0.05.结论:大肠癌血清LN水平明显增高者可能与肿瘤转移密切相关.

    作者:喻卫红;逯晓波;马思平;刘平平;周丽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血清学检查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作用

    目的:对168例住院胰腺癌患者血清检测,评价它们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患者在治疗前进行检测CA199、AFP、CEA、CA50、CA125、AKP、LDH、γ-GT,超过正常标准者为阳性.结果:65名患者中CA199阳性率75.4%,119名患者中AFP 阳性率3.36%,113名患者中CEA阳性率38.9%,117名患者中AKP阳性率56.4%,113名患者中LDH阳性率35.4%,119名患者中γ-GT阳性率58.8%,42名患者CA50和6名患者CA125的阳性率分别为57.1%和50.0%.结论:CA199可作为有价值的胰腺癌诊断指标,CA50,CA125,γ-GT,AKP可作为辅助参考指标,AFP,LDH在胰腺癌临床诊断中价值不高,CEA不能作为胰腺癌常规观察指标.

    作者:成文武;刘鲁明;章英剑;尹永祥;左桂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肺畸胎瘤14例分析

    肺畸胎瘤是指原发于肺内无纵隔畸胎瘤者,自1939年Monr首次报告,至今不过百例,国内仅有零星报告.作者将收治的1例,并综合国内已报道的13例讨论分析如下.

    作者:李东;徐熙山;牛凤英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康莱特联合化疗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比较康莱特注射液加化疗(治疗组)与单纯化疗(对照组)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毒副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治疗组:诺维本(NVB)+顺铂(DDP)治疗同时加用康莱特注射液100 mL,每日1次,连用21 d.对照组单用NVB+DDP.结果:治疗组有效率44.4%,高于对照组36.1%,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病变进展率、血液毒副反应、胃肠道反应、治疗后免疫功能降低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生活评分改善治疗组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康莱特注射液与化疗联用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降低了化疗的毒副反应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志刚;胡慧英;张久山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主管:齐鲁肿瘤杂志;肿瘤防治杂志;当代肿瘤学杂志

主办: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