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红;贾伟丽;刘芳
目的:探讨加温联合钙剂对诱导 SK-H-SN 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采用 3 种温度和 4 种浓度的外源性氯化钙(CaCl2)诱导 SK-H-SN 细胞凋亡.采用形态学观察、原位缺口末端标记(TUNEL)的方法检测细胞凋亡的结果,并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细胞内钙含量([Ca]i).结果:加温和/或加钙均可诱导 SK-H-SN 细胞凋亡.在有外源性钙剂存在时,加温可明显升高[Ca]i.同一温度下,各组的凋亡率(APO%)和[Ca]i均随外源性 CaCl2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同一 CaCl2浓度下,APO% 和[Ca]i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析因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加温和加钙在诱导细胞凋亡时有很强的协同作用,P<0.01.APO% 和[Ca]i之间呈正相关,r=0.983,P<0.01.结论:加温和加钙在诱导 SK-H-SN 细胞凋亡方面有很强的协同作用,APO% 和[Ca]i呈正相关,通过增加[Ca2+]i 来诱导凋亡可认为是加温诱导凋亡的机制之一.
作者:王旭辉;杨启政;陈琦;杨险峰;徐尚恩;杨茹镜;赵晖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概述了内皮抑素的起源、结构特征、作用机制及生物学功能,阐明了其对肺、胃、肝部等肿瘤的作用特征.内皮抑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0×103,是胶原蛋白 18 C 末端片断.内皮抑素抑制内皮细胞的增生,从而抑制血管生成,诱导内皮细胞凋亡.采用内皮抑素的抗血管生成疗法配合常规的外科手术、化疗、放疗和免疫疗法,必定会大大提高实体瘤的疗效.内皮抑素可成为新的重要的抗肿瘤药物,以其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必将成为治疗肿瘤的新的有效方法.
作者:徐立春;陈志琳;陈平;张育;卜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克隆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前列腺癌细胞系DU-145细胞产生凋亡的相关基因.探讨前列腺癌细胞产生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前列腺癌DU-145细胞凋亡,建立细胞凋亡模型,采用基于PCR的改良消减杂交技术克隆与凋亡相关的基因.结果:在前列腺癌DU-145细胞凋亡过程中,克隆出包括HSP90基因在内的多个基因序列.结论:全反式维甲酸诱导的前列腺癌细胞DU-145凋亡有多基因参与其中,其中HSP90基因可能与前列腺癌细胞凋亡关系密切.
作者:邵晨;李振钢;晏伟;秦卫军;邵国兴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TERT)、Rb蛋白在胃癌中表达.方法:应用SP法检测了50例胃癌标本,25例胃癌前病变组织,11例正常胃黏膜组织.结果:胃癌组hTERT阳性率为86.0%.胃癌组Rb表达阳性率为58.0%.hTERT活性表达与胃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呈显著正相关,P<0.05.Rb表达与胃癌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呈显著负相关,P<0.05.hTERT表达与Rb表达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hTERT表达与胃癌的发生高度相关,检测hTERT有助于胃癌的早期诊断;Rb蛋白的缺失可能是hTERT激活的途经之一.
作者:贡明才;王锁荣;王跃进;伍传宏;许玲珍;束丹红;陈卫昌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通过社区鼻咽癌EB病毒血清学普查发现EB病毒抗体阳性人群,从抗体阳性者中发现早期鼻咽癌患者.方法:社区血清学普查检出EB病毒抗体(VCA-IgA)阳性者,并应用间接鼻咽镜检查鼻咽部11 977人,发现异常即取组织送病理检查.结果:病理确诊174例,早期151例,早诊率86.78% ,鼻咽原发灶位于顶后壁95例占54.60%,侧壁60例占34.4%,前壁1例占0.57%少;68例原发灶直径<0.5 cm占39.08%.结论:鼻咽癌血清学普查作为初筛的手段,可以得出鼻咽癌的高危人群.间接鼻咽镜的应用,可以检出鼻咽癌临床早期患者,适用于社区,特别是农村和边远地区大人群普查.
作者:张政;邓洪;廖建;黄逎琴;周日晶;黄业威;梁建平;王培中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外周血T淋巴细胞核仁区嗜银蛋白(Ag-NoRs)测定对判断肿瘤细胞分化程度的意义.方法:50例健康查体者,63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且经病理组织细胞学分型的恶性肿瘤患者.根据其病理分型,分为低分化组(23例)、中分化组(21例)和高分化组(19例).取静脉血0.5 mL(肿瘤患者均在术前3 d取血),经培养、制片、银染、图象分析4个步骤,以T淋巴细胞核仁银染面积与细胞核面积比值(I.S%值)作为Ag-NoRs的检测指标.结果:健康组与恶性肿瘤组I.S%均值分别为7.23±0.45、4.52±0.25;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在肿瘤患者中,低分化组、中分化组、高分化组1.S%均值分别为2.76±0.13、4.82±0.35、5.21±0.23,经统计学分析,低分化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s含量明显低于中、高分化组.结论: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s测定不仅对诊断肿瘤具有重要意义,对判断肿瘤细胞分化程度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丁乃晴;谭萍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对于早期乳腺癌,尤其是扫描发现的乳腺癌,常规保留乳房手术的范围可能相对过大,不能满足人们的美容要求,某些不适合手术的患者也不能采用.因此,人们正在探索各种替代常规手术的微创疗法,其中包括:射频消融、激光组织间照射凝固、高强度聚焦超声、冷冻治疗、组织间放疗和聚焦微波热疗等.这些治疗方法具有技术上的可行性,但多处于基础研究阶段,临床治疗的病例极少,治疗效果未能大规模地和常规治疗作比较,仍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简要综述它们的技术原理、治疗方法、存在问题等.
作者:李冠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河南省恶性肿瘤死亡率的流行趋势,为肿瘤预防与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96-2000年河南省的恶性肿瘤统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胃癌、食管癌、肝癌和肺癌居恶性肿瘤前4位,男、女分别占恶性肿瘤的86.48%、75.02%.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结论:恶性肿瘤特别是胃癌、食管癌、肝癌和肺癌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主要疾病,需大力开展肿瘤防治知识普及宣传及健康教育.
作者:李刚;刘曙正;戴涤新;陆建邦;常秋玲 刊期: 2003年第04期
1994年1月-2001年10月共收治恶性肿瘤患者共1 200例,其中合并带状疱疹31例,占2.58%,显著高于正常人群.临床分析结果,带状疱疹发病与机体免疫力低下有关,除抗病毒及对症止痛治疗外,应加强免疫治疗.
作者:孙红;贾伟丽;刘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白血康胶囊对辐射小鼠免疫学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方法:吞噬功能按照常规方法进行,脾脏淋巴细胞转化功能和NK细胞活性按照常规同位素方法测定.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白血康胶囊灌胃第6天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提高,小鼠脾脏淋巴细胞转化功能和NK 细胞活性明显增强.结论:白血康胶囊具有明显提高实验小鼠免疫学功能的作用.
作者:金东庆;刘秀春;唐天华;张玉昆;任海全;真刚;马庆恒;葛林阜;黄宁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晚期复发性卵巢上皮癌再治疗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2001年住院治疗的晚期复发性卵巢癌病例共56例临床资料.卵巢浆液性癌26例,黏液性癌19例,宫内膜样癌10例,转移性腺癌1例.基本治疗原则仍是以手术为主联合术前术后的化疗.结果:截至2002年5月全部随访,死亡23例,现存活33例.已死亡者平均生存时间为18.5个月.总的3年生存率为27.5%(6/22),其中泰素类用药组为4/12.拓扑替康组共8例,其有效率为3/8.结论:1)紫杉醇+顺铂的联合化疗可成为晚期复发性卵巢癌再治疗的首选.2)拓扑替康联合化疗是复发性卵巢癌有效的补救治疗手段,值得推广应用.3)再次手术治疗仍是晚期复发性卵巢癌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
作者:李庆水;盛修贵;刘乃富;侯晓彤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细胞周期因子Cyclin A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S)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6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及12例正常肺组织中细胞周期因子Cyclin A的表达,并对其与临床预后关系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在66例非小细胞肺癌病例中,Cyclin A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0.9%.Cyclin A与肿块大小、病理分级和TNM分期间显著相关,P<0.05,与年龄、性别、组织学类型及淋巴结转移间无显著相关,P>0.05.与阴性患者相比,Cyclin A阳性患者生存时间明显缩短,P=0.006,估计增加相对风险为3.6;分析显示,Cyclin A给出佳预后诊断信息.LN/Cyclin A,P=0.001 2,两因子协同的预后判断价值优于佳单个因子.结论:Cyclin A过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不良预后有关.
作者:唐怀好;王毅;满红玲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分析经皮经肝胆道引流(PTBD)并药盒系统介入化疗分步治疗巨大胰头癌的效果.方法:40例大胰头癌(>6 cm,均伴有黄疸)患者随机分成2组:A组30例采用综合介入治疗,先行B超及X线辅助下的PTBD以减轻黄疸,恢复肝功能.10 d~1个月后进行胃、十二指肠动脉药盒系统植入介入化疗,通过药盒定期给予5-氟脲嘧啶、丝裂霉素、阿霉素化疗.B组10例作为对照在PTBD术后10 d~1个月采用静脉全身化疗,化疗方案同A组.结果:40例患者均行PTBD,患者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术后1个月和3个月分别下降161±29 μmol/L和261±92 cμmol/L,转氨酶逐渐降至正常,A组30例患者共行局部药盒系统化疗3~10次,平均8.2次,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20例,有效率70%,生存期3~34个月,中位生存时间13.5个月,所有患者症状均有不同程度好转,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或者毒副反应.B组完成化疗1~7次,平均3.8次.无完全缓解病例,部分缓解2例,有效率为20%,生存期1~13个月,中位生存时间6.2个月.两组对比有效率和生存期差异显著.结论:综合介入治疗大胰头癌效果好,患者生存期与生存质量均得到明显改善.
作者:殷占新;韩国宏;王建宏;孟祥杰;周晓东;何光彬;孙安华;吴开春;丁杰;樊代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6里甲状腺透明细胞型滤泡癌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口服甲状腺素片,120~240mg/d,连服3年.结果均获5年随访,1例3年死于肺、脑转移,其余健在.
作者:王超;刘清文;邹洪胜;陶阳;邹淑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研究骨桥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胃癌组织中骨桥蛋白和MMP-9的表达.结果:60例胃癌组织中骨桥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73.3%(44/60)、66.7%(40/60),骨桥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程度及有无远处转移有关.骨桥蛋白和MMP-9的表达均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无关.结论:骨桥蛋白和MMP-9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均较正常胃组织增强,能够作为反映肿瘤的生物学特性,评估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二者表达有协同作用.
作者:孙现军;姜希宏;侯文红;马恒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分析鼻咽癌放疗后放射性脑病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其诊断、治疗和预后,并探索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鼻咽癌放疗后放射性脑病23例临床病理资料,大部分采用CT和/或MRI诊断,1例据病理诊断.结果:本组脑耐受量为1 116~1 348 btu,颞叶型潜伏期为20个月~9年,脑干型为11个月~4年半.死亡6例,其中急性者2例,延迟性者4例(脑干型3例,颞叶型1例).结论:1)受照射脑体积、总剂量、分次剂量、脑组织敏感性是放射性脑病发生相关因素;2)CT和MRI是诊断放射性脑病的主要方法;3)急性者预后差;脑干型潜伏期短,预后较颞叶型差,潜伏期越长预后越好.
作者:张勇;王仁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使用乳康片、逍遥丸加维生素E联合用药治疗乳腺增生症785例,服药3个疗程后,治愈560例,占71.34%;症状缓解203例,占25.86%;无效22例,占2.8%.
作者:何月娥;戴云轩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岩藻糖苷酶(AFU)作为肝癌标志物在有炎症活动的肝炎后肝硬化这一特殊人群中的诊断价值,以寻找有效的方法应用于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肝癌的筛查.方法:收集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42例,肝癌患者血清43例,慢性肝炎患者血清24例,疑似肝癌患者6例,正常人血清53例,分别以酶法和免疫放射方法对AFU和甲胎球蛋白(AFP)进行定量检测.结果:肝炎后肝硬化患者AFU含量为455.64±153.5 nmol/(mL*h),肝癌患者为502.2±230.24 nmol/(mL*h),慢性肝炎患者500±127.05 nmol/(mL*h),三者均明显高于正常人血清324±57 nmol/(mL*h).肝癌患者AFU水平虽然高于肝硬化患者,但统计学检验二者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同时测定各组患者血清中AFP含量,肝癌患者AFP含量显著高于肝硬化和慢性肝炎患者,P<0.001.方差分析显示肝硬化和肝癌血清中AFU活性不随AFP水平的升高而升高.结论:AFU在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慢性肝炎和肝癌患者血清中均明显升高,AFU的测定难以对肝炎后肝硬化和肝癌进行区分.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肝组织中存在的炎症使AFU作为肝癌标志物的诊断价值降低.
作者:贾克东;石淑仙;林剑国;陈红云;王卫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对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活检,探讨其对腋淋巴结转移情况预测的准确性.方法:采用亚甲蓝染料法对40例乳腺癌行腋窝蓝染淋巴结活检,后行常规腋窝淋巴结清除(ALND),两标本均送病理检查.结果:全组40例患者检出SLN 38例,2例未找到SLN,检出率为95%(38/40),有8例SLN为阳性,1例SLN为假阴性,腋窝淋巴结(ALN)有9例转移,SLN与ALN病理检查完全符合者37例,准确率为92.5%(37/38);灵敏度为88.9%(8/9);假阴性率为11.1%(1/9).结论:亚甲蓝染色法能准确地鉴别SLN及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状态.
作者:熊秋云;曹亚丽;谢春伟;雷秋模;王安安;瞿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1986-2001年我们对86例巨大甲状腺瘤施行手术治疗,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刘存亮 刊期: 200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