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关于统计学符号的规范化书写要求

关键词:统计学符号
摘要: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相关文献
  • 卵巢癌患者血浆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变化的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血浆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抗原含量及活性对卵巢癌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及发色底物法对 38 例卵巢癌患者血浆 TFPI 抗原含量及活性进行测定.结果:卵巢癌患者血浆 TFPI 抗原含量及活性明显增高,且晚期患者也较早期患者血浆 TFPI 抗原含量及活性明显增高.结论:监测卵巢癌患者血浆 TFPI 抗原含量及活性有助于诊断及观察病情和判断预后.

    作者:李丽萍;马路琪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小鼠肝癌 H-22 细胞膜相关抗原肽提取物的抑瘤作用及其免疫机制的研究

    目的:应用小鼠肝癌 H-22 细胞膜相关抗原肽(TAP)提取物免疫小鼠,观察其对小鼠自身移植肿瘤生长及免疫学参数的影响,为制备肿瘤疫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微酸洗脱法制备相对分子质量≤3×103的细胞膜 TAP 提取物,皮下免疫小鼠,检测胸腺细胞周期时相和T细胞亚组百分数的变化;并检测脾细胞 Con A 反应性、IL-2 和 IFN-γ分泌活性、CTL 杀伤活性的变化,以及脾脏 T 细胞 CD3、CD69 和 TCR 的表达和抑瘤效应.结果:TAP 提取物免疫后,移植肿瘤的发生率降低,平均出现时间延迟,生长速度减慢;同时,脾细胞 CD69表达增加,Con A 反应性、IFN-γ和 IL-2 分泌活性和 CTL 杀伤活性不同程度增强;胸腺细胞 CD3 表达显著增高、CD+4 和 CD+8 T 细胞百分数也不同程度增高.结论:小鼠肝癌 H-22 细胞膜 TAP 提取物具有免疫原性,能有效激发免疫系统功能,抑制自身移植肿瘤的生长.

    作者:孙祖玥;吕喆;刘淑春;龚守良;李修义;赵勇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PTEN多克隆抗体制备和原发性肝癌组织PTEN蛋白表达的研究

    目的:制备并鉴定抗PTEN(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 deleted on chromosome 10)兔多克隆抗体,利用该抗体研究PTEN蛋白在原发性肝癌中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以PCR扩增合成人PTEN全长cDNA序列;与6组氨酸融合表达载体pPROEX HTb构建原核表达重组体,转染进大肠杆菌诱导融合蛋白表达后将其纯化;用融合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抗PTEN多克隆抗体,经Western杂交鉴定后用于免疫组织化学检测60例肝癌组织中PTEN蛋白的表达.结果:采用制备的兔多克隆抗体进行Western blot的结果显示,在瞬时转染了pcDNA3.0-PTEN的MCF-7细胞裂解液中检测1条相对分子质量约为48×103的特异性蛋白带,而转染了空载体pcDNA3.0的MCF-7细胞中未检测到该蛋白条带.免疫组化显示PTEN蛋白定位于肝细胞的胞质内,原发性肝癌组织内PTEN蛋白表达阳性率为48.33%,显著低于对应的癌旁肝组织内100%的检出阳性率.PTEN蛋白的表达水平与肝癌患者的病理分级和有无癌栓显著相关.结论:获得了作用特异的PTEN兔多克隆抗体,该抗体可应用于研究PTEN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PTEN蛋白表达水平在预测原发性肝癌的进展和预后方面可能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作者:万兴旺;王红阳;江明;何雅琴;曹慧芳;刘淑琴;唐亮;邱秀华;吴孟超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肝癌的氩氦刀冷冻治疗

    探讨氩氦刀冷冻治疗肝癌的方法、安全性及疗效.应用四刀系统对46例晚期肝癌患者分别采取开腹冷冻、经皮穿刺冷冻及手术切除肝断面的冷冻治疗.结果示,全组无手术死亡,无出血、胆瘘、肝破裂及穿刺道转移等并发症;术前AFP值增高的17例,术后AFP值均有下降,其中12例恢复正常,46例患者均得到1年以上随访,16例存活1年以上,30例1年内死亡,1年存活率为34.8%.其中肝癌病灶<5 cm者5例,均生存1年以上;病灶5~10 cm者共26例,1年存活9例(6例肝功能异常者均1年内死亡);病灶>10 cm者15例,有2例存活1年以上.初步研究结果示,冷冻为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癌提供了一有效的治疗途径;经皮穿刺或经腹冷冻治疗肝癌是一种安全、有效且微创的治疗新方法.

    作者:吴晓安;邱国钦;陈玉强;向鑫;崔殿龙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乳腺腺纤维瘤癌变11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乳腺腺纤维瘤癌变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 1963-2001 年经病理证实的乳腺腺纤维瘤癌变 11 例进行分析,重点分析诊断方法、病理特点、治疗方式及预后因素.结果:11 例均为手术检出,其中 8 例为管内癌,1 例小叶原位癌,2 例浸润性导管癌.保守性手术 8 例,根治术或仿根治术 3 例,随访 3 个月~25 年,均健在.结论:乳腺良性肿瘤均应手术切除并做病理检查,本病属乳腺癌的早期病变,保守性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李祖彬;王璞良;郎荣刚;石松魁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中青年宫颈癌患者拒绝放射治疗原因的调查分析

    目的:通过对宫颈癌患者拒绝放射治疗原因的调查分析,采取一系列应对策略,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对 26 例宫颈癌患者拒绝放射治疗的原因调查,进行多因素相关统计分析,针对原因采取应对策略缓解心理应激.应对策略包括:转变放疗医生的观念、制定科普宣教方案、加强疏导、介绍有关放疗的知识、努力为患者营造一个充满亲情的社会环境,进行因人而异的心理干预.结果:26 例拒绝放疗的患者中,23 例患者接受了放射治疗,有效率达 88.45%.结论:大部分初拒绝放射治疗的中青年宫颈癌患者,在放疗医生的耐心讲解和科普宣教下能够消除心理障碍,积极配合放射治疗.

    作者:王玉龙;刘智;刘立新;贺培娃;刘彩芳;冯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双介入法治疗中晚期肝癌的围手术期护理

    双介入法指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与在CT指导下经皮穿瘤内注射无水乙醇(PEI)的方法.我院采用此法治疗中晚期肝癌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吴洁;李南;黄仙萍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氯屈膦酸二钠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引起疼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国产氯屈膦酸二钠(洛屈)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引起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共收治有溶骨性骨转移病灶的患者46例,采用氯屈膦酸二钠300 mg/d,静脉滴入,连用5 d,3周为1个疗程.结果:止痛显效18例(39.1%),有效19例(41.3%),总有效率80.4%,无效9例.获效时间5~30 d,有效病例71.6%在2周内获效.46例患者在用药过程中未见有严重不良反应,耐受性良好.结论:国产氯屈膦酸二钠是一种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引起疼痛的有效药物,临床使用方便,患者耐受性良好.

    作者:余萍;黄波;陈萍;周行;马红;郝荣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鼻咽癌放疗前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变化的研究

    目的:观察鼻咽癌患者放疗前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改变,以了解放疗对脑干的影响.方法:30例鼻咽癌患者(60耳)检测其放疗前后BAEP.结果:放疗后Ⅰ、Ⅲ、Ⅴ波峰潜伏期(PL)及Ⅰ~Ⅲ、Ⅰ~Ⅴ波峰间潜伏期(IPL)均较放疗前延长.其中Ⅲ、Ⅴ波PL、Ⅰ~Ⅲ IPL放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BAEP能客观、准确地反映放射线对听神经的亚临床损伤,有助于早期发现脑干功能障碍.

    作者:魏瑞;冯永;佘小玲;梅凌云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非小细胞肺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上皮型钙黏附蛋白表达的研究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上皮型钙黏附蛋白(E-cadherin)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对石蜡包埋的NSCLC患者标本90例分别进行VEGF及E-cadherin检测.结果:VEGF在NSCLC中表达阳性率为70.0%(63/90),E-cadherin的表达阳性率为52.2%(47/90);不同组织学类型、病理分级、p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的VEGF表达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VEGF与预后密切相关.E-cadherin与pTNM分期、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有关;VEGF与E-cadherin在NSCLC中的表达有显著相关性.结论:VEGF与肿瘤发生密切相关;E-cadherin缺失是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可作为判断肿瘤转移的有价值的指标.NSCLC中VEGF的高表达与E-cadherin表达的缺失共同促使了肿瘤的发生和转移,是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姚俊涛;韩军;孙莉;杨世勇;廖子君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膀胱灌注预防膀胱肿瘤复发的护理

    经尿道电切膀胱肿瘤是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首选方法,但术后复发率为60%~70%.卡介苗、丝裂霉素膀胱灌注可使复发率降至10%~20%,是目前有效的膀胱灌注制剂.我院1999-2001年用卡介苗,丝裂霉素膀胱灌注26例,报道如下.

    作者:程琳;王朝阳;刘雪梅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超级伽玛刀用于恶性肿瘤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验证超级伽玛刀治疗头、体部恶性肿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深圳海博公司生产的超级伽玛刀,立体定向适形照射头、体部各种恶性肿瘤患者100例(131个病灶).1.8~2.5 Gy/次,1次/d,5次/周,计划靶区边缘(70%~90%的等剂量线处)总剂量45~60 Gy.结果:131个病灶中,完全缓解(CR)46个(35.11%),部分缓解(PR)74个(56.49%),无变化(NC)7个(5.34%),进展(PD)4个(3.07%).治疗的副作用轻微,Ⅰ~Ⅱ度反应69例(69.00%),Ⅲ度反应1例(1.00%).结论:超级伽玛刀治疗恶性肿瘤适用范围广,安全、有效.

    作者:于金明;孙新东;王亚彬;杨新华;张振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关于统计学符号的规范化书写要求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康莱特对晚期鼻咽癌放疗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康莱特注射液(KLT)加放疗治疗晚期鼻咽癌的疗效及其对毒副反应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治Ⅲ、ⅣA期鼻咽癌患者62例.分为综合组(KLT联合放疗组)与单放组,各组31例.对两组的疗效和副反应予以观察对比.结果:综合组和单放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6%和83.9%,两组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两组生活质量提高率分别为71.0%和19.4%,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主要毒副反应的发生率综合组均明显低于单放组,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康莱特注射液加放疗能减轻晚期鼻咽癌患者放疗的毒副反应并能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王卫东;孙苏平;王向东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羟喜树碱局部热化疗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附63例报告

    为探讨羟喜树碱局部热化疗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对保留膀胱的63例膀胱癌患者,术后采用羟喜树碱膀胱内直接加热法定期热化疗,并随防26~64个月,平均48.6个月,观察疗效.2年后复发1例,3年后复发2例,5年后复发3例.羟喜树碱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疗效可靠,副作用小.

    作者:李培林;王五永;李四明;乔保平;白卫云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癌症化疗患者健康教育的实施

    健康教育在实行整体护理的过程中占很重要的位置,对患者有效治疗的顺利实施和康复起很大的作用,就我科实行健康教育的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石敬芹;张伟亮;刘桂芬;侯霞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bcl-6及p53在小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小B细胞淋巴瘤中bcl-6、p53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对34例小B细胞淋巴瘤进行bcl-6和p53的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结果:bcl-6阳性率35.3%(12/34),且全部表达于滤泡中心细胞性淋巴瘤(12/12),与其他组类型小B细胞性淋巴瘤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01.p53蛋白阳性率26.5 %(9/34),其中滤泡中心细胞性淋巴瘤为41.7%(5/12),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为17.6%(3/17),淋巴浆细胞性淋巴瘤为33.3%(1/3),而套细胞淋巴瘤阴性为0(0/2),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bcl-6可作为滤泡中心细胞性淋巴瘤的特异标志而区别于其他类型小B细胞淋巴瘤;p53的异常表达在这一组恶性淋巴瘤中无类型倾向性;可能有多种基因异常参与了这一组疾病的发生发展.

    作者:郭瑞珍;揭伟;梁群英;唐文台;肖庆邦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睾丸非霍奇金淋巴瘤合并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一例报告

    1 病例报告患者男,15岁,2002年6月12日因右下腹阵发性疼痛及左睾丸肿大及腹部肿物2个月入院,入院后行血象、血生化系列、B超、胸片及骨髓象检查拟诊为恶性淋巴瘤并于6月15日行左睾丸切除术,术后病理及免疫组化诊断为左睾丸非霍奇金淋巴瘤,弥漫型B细胞系,中度恶性.

    作者:刘智华;钟睿;邬蒙;吴新生;解策群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心脏肿瘤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研究心脏肿瘤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1998年5月-2000年6月我院心脏手术患者中的38例心脏肿瘤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良性肿瘤发生率(92.1%)高于恶性肿瘤(7.9%).不同年龄发生率也不同,50~59岁年龄段发生率高,达26.3%,其次为40~49岁年龄段(21.1%).女性发生率高于男性,这一现象在黏液瘤更为明显.结论:心脏肿瘤发生率较低,且绝大多数为良性肿瘤.

    作者:黑飞龙;李桂芬;孙桂民;李春华;龙村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黑色素瘤抗原基因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的研究

    目的:探讨黑色素瘤抗原(MAGE)基因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为应用 MAGE 基因产物对胃癌患者进行特异性抗肿瘤免疫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 30 例胃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MAGE-1、MAGE-2 和 MAGE-3 基因的表达.结果:30 例胃癌组织标本 MAGE-1、MAGE-2 和 MAGE-3 基因的表达率分别为 46.7%、30.0% 和 36.7%,有 20 例至少表达其中 1 种基因,而相应的癌旁组织均不表达 MAGE.结论:MAGE 基因在胃癌组织中有较高的表达率,其编码蛋白有望作为疫苗用于胃癌患者的免疫治疗.

    作者:关向宏;徐翮飞;罗兵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主管:齐鲁肿瘤杂志;肿瘤防治杂志;当代肿瘤学杂志

主办: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