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bcl-6及p53在小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郭瑞珍;揭伟;梁群英;唐文台;肖庆邦

关键词:淋巴瘤, B细胞, BCL-6, 基因, P53, 免疫组织化学
摘要:目的:探讨小B细胞淋巴瘤中bcl-6、p53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对34例小B细胞淋巴瘤进行bcl-6和p53的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结果:bcl-6阳性率35.3%(12/34),且全部表达于滤泡中心细胞性淋巴瘤(12/12),与其他组类型小B细胞性淋巴瘤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01.p53蛋白阳性率26.5 %(9/34),其中滤泡中心细胞性淋巴瘤为41.7%(5/12),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为17.6%(3/17),淋巴浆细胞性淋巴瘤为33.3%(1/3),而套细胞淋巴瘤阴性为0(0/2),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bcl-6可作为滤泡中心细胞性淋巴瘤的特异标志而区别于其他类型小B细胞淋巴瘤;p53的异常表达在这一组恶性淋巴瘤中无类型倾向性;可能有多种基因异常参与了这一组疾病的发生发展.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相关文献
  • 小鼠肝癌 H-22 细胞膜相关抗原肽提取物的抑瘤作用及其免疫机制的研究

    目的:应用小鼠肝癌 H-22 细胞膜相关抗原肽(TAP)提取物免疫小鼠,观察其对小鼠自身移植肿瘤生长及免疫学参数的影响,为制备肿瘤疫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微酸洗脱法制备相对分子质量≤3×103的细胞膜 TAP 提取物,皮下免疫小鼠,检测胸腺细胞周期时相和T细胞亚组百分数的变化;并检测脾细胞 Con A 反应性、IL-2 和 IFN-γ分泌活性、CTL 杀伤活性的变化,以及脾脏 T 细胞 CD3、CD69 和 TCR 的表达和抑瘤效应.结果:TAP 提取物免疫后,移植肿瘤的发生率降低,平均出现时间延迟,生长速度减慢;同时,脾细胞 CD69表达增加,Con A 反应性、IFN-γ和 IL-2 分泌活性和 CTL 杀伤活性不同程度增强;胸腺细胞 CD3 表达显著增高、CD+4 和 CD+8 T 细胞百分数也不同程度增高.结论:小鼠肝癌 H-22 细胞膜 TAP 提取物具有免疫原性,能有效激发免疫系统功能,抑制自身移植肿瘤的生长.

    作者:孙祖玥;吕喆;刘淑春;龚守良;李修义;赵勇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卵巢癌组织中前列腺素类物质水平及其生物学意义的研究

    目的:研究前列腺素类物质(prostaglandins,PGs)与卵巢上皮性浆液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对 54 例卵巢上皮性浆液性肿瘤组织(浆液性卵巢癌 33 例;交界性浆液性瘤 10 例;良性浆液性瘤 11 例)和 10 例正常卵巢组织进行前列腺素E2(PGE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及血栓素 B2 ( TXB2 )水平检测.结果:PGE2、6-keto-PGF1 α及 TXB2 在浆液性癌组织中的水平明显高于交界性浆液性瘤、良性浆液性瘤和正常卵巢组织中的水平,均 P<0.05,而交界性、良性瘤和正常卵巢之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均 P>0.05.在卵巢上皮性浆液性癌临床Ⅰ +Ⅱ与Ⅲ+ Ⅳ期间,组织学分级各级别间,有无腹水及有无淋巴结转移间 PGs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均 P>0.05.结论:1)PGs 可能与卵巢上皮性浆液性肿瘤发生发展有关;2)PGE2、6-keto-PGF1 α及 TXB2 可作为卵巢上皮性浆液性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指标.

    作者:唐丽霞;马坚伟;王敏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bcl-6及p53在小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小B细胞淋巴瘤中bcl-6、p53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对34例小B细胞淋巴瘤进行bcl-6和p53的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结果:bcl-6阳性率35.3%(12/34),且全部表达于滤泡中心细胞性淋巴瘤(12/12),与其他组类型小B细胞性淋巴瘤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01.p53蛋白阳性率26.5 %(9/34),其中滤泡中心细胞性淋巴瘤为41.7%(5/12),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为17.6%(3/17),淋巴浆细胞性淋巴瘤为33.3%(1/3),而套细胞淋巴瘤阴性为0(0/2),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bcl-6可作为滤泡中心细胞性淋巴瘤的特异标志而区别于其他类型小B细胞淋巴瘤;p53的异常表达在这一组恶性淋巴瘤中无类型倾向性;可能有多种基因异常参与了这一组疾病的发生发展.

    作者:郭瑞珍;揭伟;梁群英;唐文台;肖庆邦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膀胱灌注预防膀胱肿瘤复发的护理

    经尿道电切膀胱肿瘤是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首选方法,但术后复发率为60%~70%.卡介苗、丝裂霉素膀胱灌注可使复发率降至10%~20%,是目前有效的膀胱灌注制剂.我院1999-2001年用卡介苗,丝裂霉素膀胱灌注26例,报道如下.

    作者:程琳;王朝阳;刘雪梅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经腹部皮下药泵注射化疗药物引起外渗的预防和护理

    我院1992年5月-2002年12月对43例肝癌患者进行了腹部皮下植入式药泵灌注化疗,其中发生药液外渗5例,通过精心护理,达到满意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李智芹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NE与NP方案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比较

    目的:评价口服 Vp-16 联合诺维苯(NE 方案)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45 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21 例接受 NE 方案化疗,Vp-16 50 mg,口服,2 次/d,连续 10 d;诺维苯(NVB)25 mg/m2,溶于 100 mL 生理盐水后静脉滴入,化疗后冲洗静脉,d1、d8.24 例接受顺铂(DDP)+NVB 化疗(NP 方案),DDP 25 mg/m2,水化后静脉滴入,d1~d3;NVB 用法同 NE 组.两方案均在21 d后重复1个周期.结果:NE 和 NP 方案有效率分别为 42.90%和45.8%,两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白细胞下降Ⅲ~Ⅳ度发生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对血小板的影响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Ⅲ~Ⅳ度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NE 组患者皮肤色素沉着 8 例,NP 组仅 3 例,停药2个周后可消退.脱发、静脉炎、周围神经毒性及对肝功能影响相似,P>0.05.结论:NE 方案疗效满意,毒性较低,治疗简便,相对安全,可推荐应用于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作者:殷先利;文晓萍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症及其护理

    1998年1月-2002年12月,我们对36例鼻咽癌放疗患者口腔黏膜炎症进行护理观察,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赵晓燕;张艳玲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放疗参考点在平板床和非平板床CT片中变化的研究

    目的:比较体内某参考点在平板床和非平板床CT片上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36例同时摄平板及非平板床CT片的成人胸部肿瘤患者,测量两种条件下CT片上前后径、体内参考点到前、后表面正中的距离.结果:两种条件下(平板床与非平板床)CT片上前后径、前径及后径差值均数分别为:(0.82±0.58)cm,95%CI[0.843 6,0.280 8];(0.56±0.43)cm,95%CI[0.548 7,0.124 4];(0.50±0.41)cm,95%CI[0.423 0,0.002 0].3组数据经自身配对t检验差异均有显著意义,t值分别为4.056、3.196、2.235,P值分别为0.000 3、0.003 1、0.031 6.结论:用CT片制定放射治疗计划时应充分考虑平板床与非平板床的差异.

    作者:刘菊英;冯平柏;陆进成;翟振宇;许康雄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乳腺腺纤维瘤癌变11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乳腺腺纤维瘤癌变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 1963-2001 年经病理证实的乳腺腺纤维瘤癌变 11 例进行分析,重点分析诊断方法、病理特点、治疗方式及预后因素.结果:11 例均为手术检出,其中 8 例为管内癌,1 例小叶原位癌,2 例浸润性导管癌.保守性手术 8 例,根治术或仿根治术 3 例,随访 3 个月~25 年,均健在.结论:乳腺良性肿瘤均应手术切除并做病理检查,本病属乳腺癌的早期病变,保守性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李祖彬;王璞良;郎荣刚;石松魁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中青年宫颈癌患者拒绝放射治疗原因的调查分析

    目的:通过对宫颈癌患者拒绝放射治疗原因的调查分析,采取一系列应对策略,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对 26 例宫颈癌患者拒绝放射治疗的原因调查,进行多因素相关统计分析,针对原因采取应对策略缓解心理应激.应对策略包括:转变放疗医生的观念、制定科普宣教方案、加强疏导、介绍有关放疗的知识、努力为患者营造一个充满亲情的社会环境,进行因人而异的心理干预.结果:26 例拒绝放疗的患者中,23 例患者接受了放射治疗,有效率达 88.45%.结论:大部分初拒绝放射治疗的中青年宫颈癌患者,在放疗医生的耐心讲解和科普宣教下能够消除心理障碍,积极配合放射治疗.

    作者:王玉龙;刘智;刘立新;贺培娃;刘彩芳;冯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MMP-2和TIMP-2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MMP-2和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s, TIMPs) TIMP-2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形成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染色技术对95例NSCLC石腊组织标本的MMP-2、TIMP-2和肿瘤内微血管密度(IMVD)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MMP-2和TIMP-2在肺癌细胞中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的正常肺组织,P<0.01,而且MMP-2在间质的纤维细胞中亦大量表达.MMP-2阳性表达癌组织中的IMVD高于阴性表达癌组织中的IMVD,P<0.05;TIMP阳性表达癌组织中的IMVD则低于阴性表达癌组织中的IMVD,P<0.05.MMP-2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而TIMP-2与其呈负相关,P<0.05.MMP-2表达随着肿瘤病理分级和TNM分期增高而有增高趋势,而TIMP-2的阳性表达情况则有下降趋势.结论:MMP-2和TIMP-2可能均参与了NSCLC新血管生成的调节,二者表达失衡促进肿瘤的侵袭和转移,MMP-2和TIMP-2 的检测可作为判断NSCLC转移及预后的指标.

    作者:陈龙邦;李桂圆;王靖华;周晓军;马恒辉;徐炜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利用中效原理观察抗癌药物的相互作用

    目的:利用中效原理体外定量分析抗癌药物苦参素、5-氟尿嘧啶联合应用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的相互作用.方法:采用MTT法及中效原理判断联合用药的效果.结果:两种药物单独及联合应用时随着药物剂量增加,其效应也增加.当fa=0.41时,CI=1,两药作用相加;fa<0.41时,CI<1,两药为协同作用;fa>0.41时,CI>1,两药拮抗.两药合用时给药时间先后次序不同,合用效应差异无显著意义,而合用时药物浓度比例变化能够影响合用效应.结论:两种药物合用小剂量为协同,大剂量是拮抗,其效应大小与药物浓度比例有关,而与给药时间先后次序无关.

    作者:何松;沈薇;沈鼎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康莱特对晚期鼻咽癌放疗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康莱特注射液(KLT)加放疗治疗晚期鼻咽癌的疗效及其对毒副反应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治Ⅲ、ⅣA期鼻咽癌患者62例.分为综合组(KLT联合放疗组)与单放组,各组31例.对两组的疗效和副反应予以观察对比.结果:综合组和单放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6%和83.9%,两组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两组生活质量提高率分别为71.0%和19.4%,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主要毒副反应的发生率综合组均明显低于单放组,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康莱特注射液加放疗能减轻晚期鼻咽癌患者放疗的毒副反应并能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王卫东;孙苏平;王向东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双介入法治疗中晚期肝癌的围手术期护理

    双介入法指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与在CT指导下经皮穿瘤内注射无水乙醇(PEI)的方法.我院采用此法治疗中晚期肝癌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吴洁;李南;黄仙萍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羟喜树碱局部热化疗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附63例报告

    为探讨羟喜树碱局部热化疗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对保留膀胱的63例膀胱癌患者,术后采用羟喜树碱膀胱内直接加热法定期热化疗,并随防26~64个月,平均48.6个月,观察疗效.2年后复发1例,3年后复发2例,5年后复发3例.羟喜树碱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疗效可靠,副作用小.

    作者:李培林;王五永;李四明;乔保平;白卫云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胃癌微卫星不稳定性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目的:探讨胃癌微卫星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法(PCR),分别选用定位于第 3 及第 17 号染色体上的微卫星标记位点,对50例原发性胃癌及自身正常组织标本进行检测.结果:50 例胃癌中 MSI 发生率为 44%(22/50),微卫星DNA改变与癌的浸润深度无关,P=0.656 5;但有淋巴结转移者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04 9.结论:微卫星 DNA 的改变不同程度地反映胃癌的细胞生物学恶性行为,对胃癌临床分期及预后可能有参考意义.

    作者:姜斌;翟勇平;刘静;顾军;王雅杰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肺癌患者放疗中情绪变化的调查研究

    采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在放疗3个不同期进行测定.焦虑分值显著高于常模组;抑郁指数增加,抑郁程度无变化.NSCLC患者在放疗期,存在严重情绪障碍-焦虑、抑郁,应配合抗焦虑、抑郁治疗,以提高患者适应能力和生存质量.

    作者:吕尊香;樊立凤;孙爱贞;郭秀兰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黑色素瘤抗原基因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的研究

    目的:探讨黑色素瘤抗原(MAGE)基因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为应用 MAGE 基因产物对胃癌患者进行特异性抗肿瘤免疫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 30 例胃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MAGE-1、MAGE-2 和 MAGE-3 基因的表达.结果:30 例胃癌组织标本 MAGE-1、MAGE-2 和 MAGE-3 基因的表达率分别为 46.7%、30.0% 和 36.7%,有 20 例至少表达其中 1 种基因,而相应的癌旁组织均不表达 MAGE.结论:MAGE 基因在胃癌组织中有较高的表达率,其编码蛋白有望作为疫苗用于胃癌患者的免疫治疗.

    作者:关向宏;徐翮飞;罗兵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卵巢癌患者血浆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变化的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血浆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抗原含量及活性对卵巢癌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及发色底物法对 38 例卵巢癌患者血浆 TFPI 抗原含量及活性进行测定.结果:卵巢癌患者血浆 TFPI 抗原含量及活性明显增高,且晚期患者也较早期患者血浆 TFPI 抗原含量及活性明显增高.结论:监测卵巢癌患者血浆 TFPI 抗原含量及活性有助于诊断及观察病情和判断预后.

    作者:李丽萍;马路琪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康莱特注射液联合放化疗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

    研究康莱特注射液(KLT)联合放化疗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的疗效.对45例NHL行KLT联合放化疗,并选取在本院行单纯放化疗的35例NHL作为对照.KLT联合放化疗组(治疗组)与单纯放化疗组(对照组)近期疗效有效率分别为86.7%和57.1%,P<0.05.治疗组3、5年复发率为15.0%、21.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3%和46.7%,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及毒副反应降低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KLT联合放化疗能减轻放化疗引起的毒副反应,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近期疗效,降低局部复发率.

    作者:吴莉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主管:齐鲁肿瘤杂志;肿瘤防治杂志;当代肿瘤学杂志

主办: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