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莉华;徐钧;刘泰福;张修龙;章青
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增效、减毒、改善生活质量作用.对63例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化疗前3天用参芪扶正注射液250 mL静脉滴入,每天1次,21 d为1个周期,2个周期为1个疗程;对照组为单纯化疗.治疗组总有效率(CR+PR)55.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27.6%,Ⅱ度以上血液毒性发生率降低,生活质量提高.参芪扶正注射液与化疗联用有明显协同、增效、减毒作用.
作者:陈南江;张桂萍;杨惠;安启萍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为了观察大剂量顺铂(80~100 mg/m2)联合硫代硫酸钠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效果,对49例同期住院的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大剂量顺铂联合硫代硫酸钠和四环素组,采用组间对照的方法,比较大剂量顺铂联合硫代硫酸钠和四环素的疗效.大剂量顺铂联合硫代硫酸钠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总有效率为88%,而四环素组为1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大剂量顺铂联合硫代硫酸钠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王文武;樊光华;姜浩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对乳腺癌根治术后,延期胸带压迫加654-2湿敷与术后直接压迫进行皮瓣坏死治疗分析,结果延期胸带压迫加654-2湿敷能显著降低皮瓣的坏死率.
作者:朱士臣;田岩;姜宗臣;娄斌 刊期: 2002年第03期
1病例报告例1:患者女,46岁.因查体发现子宫肌瘤1年余,准备手术治疗,于1997年2月12日入院.妇科检查子宫颈扩张,可见一肌瘤样突起突出于子宫颈外口1 cm,表面不规则,质硬,触血,部分区域溃烂.子宫前位,正常大小.实验室检查Hb 137g/L,RBC 4.58×1012/L,HBsAg(+),HBcAb(+),HBeAb(+).
作者:李新功 刊期: 2002年第03期
肿瘤体积是影响放疗疗效的预后因素之一.综述了肿瘤体积的测量方法,在不同头颈部肿瘤放疗中对疗效的影响作用以及可能的机制,并提出将来临床工作中的解决方法.
作者:沈春英;胡超苏;何少琴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为研究艾迪注射液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作用及对化疗所致毒副作用的影响,将76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按MVP方案化疗,MVP化疗基础上加用艾迪注射液,按WHO的统一评价标准评价两组的近期疗效和毒副作用并进行比较.结果发现两组间的近期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是联合使用艾迪注射液组的Ⅱ度和Ⅱ度以上的胃肠道反应、白细胞下降率、血小板下降率均显著低于单纯MVP化疗组(均P<0.05).初步研究结果提示,艾迪注射液能够显著减轻化疗药物引起的胃肠道反应,对骨髓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秦玲;朱大庆;黄朝刚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对72例胃癌术后复发转移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研究.治疗组36例行常规腹腔穿刺,有腹水者尽量放尽腹水,给生理盐水1 000mL加5-FU 1 500 mg/m2,DDP 50~100 mg/m2腹腔灌注,HCPT 10 mg/m2,静脉滴入,d1~d5;对照组36例给DDP 40 mg/m2,d1~d3,5-FU 500 mg/m2,HCPT 10 mg/m2,d1~d5,静脉滴入.研究结果提示,腹腔静脉双路化疗是治疗胃癌术后复发转移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宋高武;李发强;张冬青;陶本春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上皮钙黏附素(epithelial cadherin,Ecadherin)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9例HCC病人手术后的存档石蜡切片组织中E-cadherin、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57.14%(28/49)的HCC病例E-cadherin的表达减弱,42.86%(21/49)的病例E-cadherin的表达正常.48.97%(23/49)的HCC病例PCNA呈高表达,51.03%(26/49)的病例PCNA呈低表达.二者的表达有相关性(P<0.05).结论:E-cadherin表达正常对HCC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E-cadherin的表达减弱后细胞增殖能力增加;E-cadherin对HCC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是不完全的.
作者:丁印鲁;赵荣宇;由翠珍;李兆亭 刊期: 2002年第03期
骨转移是晚期恶性肿瘤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产生的骨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我们1999年5月~2001年4月应用抗骨溶解制剂氯屈膦酸二钠(商品名为德维)治疗晚期癌症骨转移疼痛患者25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25例,男17例,女8例,年龄31~74岁,中位年龄53岁.
作者:徐建芳;陈焰;刘驯炎;杨宏凯;周岚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食管癌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9例食管癌组织中MMP-2和MMP-9的表达.结果:MMP-2和MMP-9阳性表达率在食管腺癌分别为84.61%、76.92%,明显高于食管鳞癌50.00%、43.48%(P<0.05);淋巴结转移组分别为93.33%、86.67%,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41.38%、37.93%(P<0.01).结论:MMP-2和MMP-9可能在食管癌侵袭及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林秋雄;曾仁海;蔡秀玲;林华欢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贲门癌术后辅助化疗的方式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988年至1996年贲门癌术后60例接受优福定治疗的患者的生存情况,同时随机抽取同期单纯手术治疗的贲门癌患者58例做对照.结果:两组1年生存率无明显差异,3、5年生存率化疗组分别为60%和43.3%,对照组分别为37.9%和24.1%(P均<0.05),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口服优福定做为贲门癌术后辅助化疗,费用低,勿需住院,易被农村患者所接受,能提高术后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薛金县;任建林 刊期: 2002年第03期
1病例报告患者男,36岁.1999年9月,左拇指末端肿胀隆起、溢脓,指甲变黑,甲基部变黑;甲床有肉芽组织生长,在本院外科门诊切除肉芽组织及指骨前小肿物.镜下见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并见炎细胞浸润,部分区域细胞稍丰富并见一些黏液变性,未见明显肿瘤细胞及恶性指征.
作者:李军;高胜海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为探讨食管癌术后心律失常的原因及防治方法,对食管癌术后并发心律失常50例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50例中除1例因术后并发呼吸衰竭死亡外,其余均痊愈出院.寻找并及时纠正诱因,合理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是治疗心律失常的非常重要的方法.
作者:罗景玉;李道堂;王国范;张百江;刘希斌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TAE)能明显延长患者的生存期,而TAE+TPEI+PEI+32P-GMS能明显延长患者的存活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3],其疗效与患者的术前、术中及术后处理、护理是至关重要的.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83例原发性肝癌均经临床生化及影像学检查确诊,根据接受治疗情况分为两组:①介入序贯组(TAE+TPEI+PEI+32P-GMS)43例,男32例,女11例,年龄38~65岁,平均46.6岁.
作者:刘爱香;张月梅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对原发性肝癌肝切除术后合并膈下感染10例进行了分析,发现其存活时间长,分析其原因与感染、发热有关.
作者:李明信;马建青;郝春志 刊期: 2002年第03期
1病例报告患者男,60岁,因发现纵隔肿瘤16年,胸闷憋气3年,加重并夜间不能平卧3个月于2000年9月13日入院.查体:T36℃,P 92次/min,R 32次/min,Bp127.5/82.5 mm Hg,老年男性,体质一般,呼吸稍促,锁骨上无肿大淋巴结,气管向右侧移位,胸廓对称,左肺无呼吸音,右肺呼吸音清,心音听诊区向右侧移位,未闻及器质性杂音,余无特殊.胸部CT检查示纵隔巨大实性占位突向左侧胸腔,左肺不张.
作者:巴宁;李京有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树状突细胞(DC)具有强大的抗原递呈能力,并能有效激发T细胞应答,是目前抗肿瘤免疫治疗研究的热点之一.DC在抗肿瘤免疫治疗策略中的变迁则源于对其抗肿瘤免疫机制的认识,就其近年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李晓冰;汪运山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应用CAP(CTX+ADM+DDP)方案治疗28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近期有效率为43%(12/28),初、复治有效率分别为50%和25%.本组同时应用中药扶正治疗,并预防性应用止性措施,化疗毒副反应可耐受.
作者:董雷;徐晓丹 刊期: 2002年第03期
近年国内外对乳腺导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的研究进展较快,对有关其诊断和治疗的新观点进行了综述.
作者:刘大全;吴凯南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研究MTT法体外药敏试验指导下胃肠癌预见性化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取27例新鲜胃肠癌标本进行体外MTT法药物敏感试验(MTT试验组),27例同期胃肠癌患者作经验对照组.试验组按药敏试验结果化疗,耐药者按临床经验化疗;对照组按临床经验化疗.结果:27例药敏试验完成实验,药敏阳性者胃癌8例,肠癌5例;阴性者胃癌7例,肠癌7例.临床化疗结果:试验组中对药物敏感者化疗有效率76.9%,耐药者中有效率14.3%,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x2=10.7,P<0.01;试验组总有效率为44.4%.经验对照组化疗后有效率为25.9%,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x2=9.5,P<0.01.MTT实验结果与临床化疗结果的符合率为81.48%(10+12/27).结论:MTT法检测癌细胞对抗癌药或敏感试验可以预见胃肠癌的化疗.
作者:匡久树;蒋芹;黄小明;葛旭明;李小民;张为民;谢晓东;刘淑华 刊期: 200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