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长春地辛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56例近期疗效观察

潘勤;施为建;王朝霞;王继荣;李娟;王科明;陆彬彬

关键词:食管肿瘤/药物疗法, 药物疗法, 联合
摘要:1995年8月~1999年8月,我院采用VDS+LFP(CF+5-FU+DDP)联合化疗方案治疗中晚期食管癌56例.有效率(PR+CR)为60.7%(34/56),治疗后主观有效率92.6%.入组患者对此联合化疗耐受性好,毒副反应轻,提示VDS+LFP联合化疗方案治疗中晚期食管癌与其他方案比较近期疗效高,副作用低,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相关文献
  • 鼠胎肝细胞对S180荷瘤小鼠免疫功能影响及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胎肝细胞(FLC)对肉瘤180(S180)小鼠的免疫功能影响和抗肿瘤作用.方法:建立S180荷瘤小鼠并以鼠胎肝细胞悬液(FLC)给予治疗,并检测T细胞亚群、巨噬细胞免疫球蛋白Fc受体(IgFcR)的表达、淋巴细胞转化率的程度及抑肿瘤生长率.结果:鼠胎肝细胞悬液可以提高CD3、CD4、CD8的表达,分别为40.74±2.95(P<0.01)、37.53±4.88(P<0.02)、24.99±2.74(P<0.05);提高巨噬细胞FcR的表达及淋巴细胞转化率(P<0.05);对肿瘤的抑制率不明显(P>0.05).结论:鼠胎肝细胞悬液可以提高细胞亚群的活化,提高细胞免疫功能,还可以从体液免疫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从而提高机体对肿瘤的抵抗力,但对肿瘤抑制不够显著.

    作者:韦启后;覃志坚;覃淑云;郑子敏;秦静英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术前尺动脉插管化疗在局部晚期乳腺癌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术前尺动脉插管化疗在局部晚期乳腺癌中的治疗作用.方法:通过分析119例局部晚期乳腺癌,治疗组61例行尺动脉插管化疗,对照组58例行全身化疗,并对两组的近期临床疗效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尺动脉插管化疗组与全身化疗组有效率分别为90.16%和75.86%,差异有显著性(P<0.05).尺动脉化疗组毒副反应相对轻.结论:尺动脉插管化疗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近期临床疗效优于全身化疗.

    作者:邹天宁;汤学良;周绍强;唐一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多房性囊性肾透明细胞癌一例报告

    作者:周保成;陈文山;殷光武;王刚;陈文俊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直流电对人舌鳞状细胞癌细胞系的抑杀作用

    目的:探讨直流电对人舌鳞状细胞癌Tca-83细胞系的抑杀作用.方法:对体外培养的入舌鳞状细胞癌细胞系Tca-83采用不同的电处理参数进行了直流电处理.观察处理后癌细胞的形态、结构、生长情况、生物学特性;检测电处理后培养液的酸碱度、电解质的改变情况.结果:直流电处理对舌鳞状细胞癌有明显的杀伤及抑制作用.在电压一定的情况下增加电量可提高抑杀效率.电处理后的培养液pH、电解质、有机成分发生较大改变,其对癌细胞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电处理后未被杀死的癌细胞增殖能力也明显降低.实验电处理后尚有少部分癌细胞可修复并继续生长、增殖.结论:直流电处理可通过电解、电泳、电渗作用直接杀伤舌癌细胞,亦可通过改变细胞生长的外环境抑制舌癌细胞修复、生长、增殖.在临床应用中需多次治疗,2次治疗的时间不宜间隔过长.

    作者:李佳荃;农晓琳;蒙宁;蒙敏;林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及西艾克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联合西艾克和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对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3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给予吉西他滨0.8 g/m2静脉滴入,d1、d8、d15;西艾克4 mg静脉滴入,d1、d8;顺铂30 mg/m2静脉滴入,d1~d3,28 d为1个周期.结果:全组CR 2例,PR 12例,NC11例,PD 7例,总有效率达43.75%.初治有效率达56.25%,复治达31.25%,两组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毒性反应为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结论: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和西艾克疗效较高,毒性可耐受.

    作者:束永前;黄普文;卢凯华;王榕生;穆庆霞;刘凌翔;朱陵君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垂体腺瘤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各种类型垂体腺瘤合理有效的治疗方式.方法:对采用口服溴隐亭、伽玛刀、经鼻-蝶入路和经颅入路手术治疗的129例垂体瘤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伽玛刀组23.2%的患者和经鼻-蝶组10.0%的患者治疗后肿瘤完全消失,经鼻-蝶组和经颅手术组肿瘤的次全切除率分别为90.0%和94.9%,术后复发率为5.1%.结论:育龄妇女的垂体PRL微、小腺瘤可先试用口服溴隐亭治疗并随访;伽玛刀可作为各类垂体微、小腺瘤和部分大型腺瘤首选的治疗手段;采用经颅入路显微手术和术后辅助放射外科治疗是提高垂体巨型腺瘤全切除率、降低复发率的重要手段.

    作者:卢刚;黄礼明;王卫余;王坚;厉民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大剂量放疗加云克治疗骨转移癌20例体会

    作者:铁山;樊庆权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长春地辛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56例近期疗效观察

    1995年8月~1999年8月,我院采用VDS+LFP(CF+5-FU+DDP)联合化疗方案治疗中晚期食管癌56例.有效率(PR+CR)为60.7%(34/56),治疗后主观有效率92.6%.入组患者对此联合化疗耐受性好,毒副反应轻,提示VDS+LFP联合化疗方案治疗中晚期食管癌与其他方案比较近期疗效高,副作用低,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潘勤;施为建;王朝霞;王继荣;李娟;王科明;陆彬彬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安替可合并放射治疗食管癌疗效观察

    应用安替可配合放射治疗对64例食管癌做前瞻性随机研究,用药组30例,对照组34例.2组均采用60 Co常规照射,剂量为DT 70 Gy.用药组在放疗期配合口服安替可.随访率为100%.完全缓解率:用药组为73.33%,对照组为44.12%(P<0.05).1、2、3年生存率:用药组分别为76.67%、63.30%、50.0%,对照组分别为47.06%、32.35%及20.59%(P<0.05).初步研究结果提示,安替可配合放射治疗可提高疗效,有一定放射增敏作用.

    作者:徐坚;陈忠户;林海蓉;白志刚;潘清辉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恶性血液病患者血一氧化氮、内皮素及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变化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患者血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变化.方法:采用RIA法、硝酸还原法对26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进行NO、ET、SOD测定.结果:26例初治恶性血液病患者NO、ET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0.05),SOD低于正常水平(P<0.05).26例恶性血液病患者治疗后,10例完全缓解,8例部分缓解,8例未缓解,其中完全缓解组NO、ET、SOD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部分缓解与未缓解组三者水平仍与正常对照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NO、ET、SOD可能与恶性血液病发病有关,对三者动态监测有利于判断疗效.

    作者:钱素英;夏兆雄;陈燕敏;徐建芬;徐雷艇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全胃切除术治疗胃癌32例

    作者:梁军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脑瘤患者的放射治疗与护理

    作者:田桂兰;高桂花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子宫浆膜面单房囊性低度恶性间皮瘤一例

    作者:成建新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武威市恶性肿瘤发病现况及趋势

    目的:探讨武威市恶性肿瘤发病特征.方法:通过建立恶性肿瘤登记报告制度获取发病资料,用GM(1,1)灰色系统一阶线性模型对恶性肿瘤发病进行预测.结果:1991~2000年恶性肿瘤粗发病率为134.00/10万,中国人口调整率为144.89/10万,性比值(男/女)为1.99.发病率有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的趋势.结论:武威市恶性肿瘤发病呈上升趋势.

    作者:米登海;罗好曾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饮水微囊藻毒素污染促肝癌作用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饮用水低剂量微囊藻毒素对大鼠实验性肝癌形成的促癌作用.方法:应用二乙基亚硝胺(DEN)致大鼠肝癌前病变细胞增生灶(Gamma-谷氨酰转肽酶阳性灶)发生的短期实验模型研究经饮水摄入低剂量微囊藻毒素的促肝癌作用.结果:二乙基亚硝胺启动后连续9周饮用含微囊藻毒素0.529μg/L的藻培养水,大鼠肝Gamma-谷氨酰转肽酶阳性灶数量和面积均出现上升趋势.结论:长期饮用微囊藻毒素污染的水促肝癌作用不可忽视.

    作者:陈华;孙昌盛;胡志坚;薛常镐;陈铁辉;康天尝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恩丹西酮与胃复安对预防呕吐疗效对比分析

    为了观察恩丹西酮与胃复安对预防恶性血液病化疗性呕吐临床疗效,将恶性血液病86例(计206个疗程)随机分为恩丹西酮组(治疗组)和胃复安组(对照组).治疗组42例(计112个疗程),化疗前用恩丹西酮8 mg静脉推注,每疗程2次;对照组44例(计94个疗程)用胃复安20 mg加入5%GS 500mL中静脉滴入,连用5 d.结果前者总有效率95.2%(94.6%),急性呕吐有效率84.8%,正常进食率45.2%(42.8%);后者分别为68.2%(68.1%)、31.9%及6.8%(7.4%).2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

    作者:陆紫敏;顾凤英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浅谈护理管理中护士的价值体现

    护理管理是以提高护理质量为主要目的的工作过程,是控制护理质量的重要措施.提供高品质护理服务的过程,就是体现护理专业价值的过程,即护理人员的价值定位.在现代医院护理管理中,护士的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作者:张桂兰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外照射结合腔内放疗中晚期食管癌102例疗效观察

    探讨食管癌外照射加腔内放疗的临床价值.1995年1~1995年12月将102例经病理证实的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外照射加腔内放疗组(综合组)、单纯外照射组(对照组),各51例.6 MV X线外照射,综合组外照射剂量60 Gy 6周,补充腔内治疗2次,剂量10~12 Gy;对照组外照射剂量65~70 Gy 6~7周.结果:综合组的1、2、3、4、5年生存率分别为72.5%、42.0%、28.5%、20.4%、14.2%,对照组的1、2、3、4、5年生存率分别为52.9%、33.3%、21.5%、15.6%、11.7%,仅1年生存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因局部复发或未控而死者综合组为50.9%,对照组为68.6%,差异有显著性(P<0.05);食管溃疡、瘘和狭窄的发生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初步研究结果提示,外照射结合腔内放疗可提高食管癌的局部控制率和1年生存率.

    作者:刘阳晨;周绍兵;赵莺;叶宏勋;项其昌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大剂量醛氢叶酸加5-FU持续静脉滴注治疗晚期贲门癌的初步研究

    目的:评价大剂量醛氢叶酸加5-FU持续48 h滴入为主方案治疗晚期贲门癌的客观疗效及毒副反应,探索晚期贲门癌较合理治疗方案.方法:对入选的27例晚期贲门癌患者采用大剂量醛氢叶酸+5-FU持续48 h滴入为主方案进行治疗,平均2.89个疗程.结果: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10例,稳定(NC)12例,进展(PD)4例,有效率为40.74%.主要的毒副反应为恶心呕吐、口腔黏膜炎、骨髓抑制、脱发及腹泻.上述毒副作用除恶心呕吐较明显外,其余绝大多数均为Ⅰ~Ⅱ度反应,且发生率不高,经常规对症治疗后见好转.结论:大剂量醛氢叶酸+5-FU持续48 h滴注为主方案治疗晚期贲门癌疗效好,毒副反应轻.

    作者:江艺;徐绮腻;杨钰贤;许香华;邱希辉;张盛奇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急诊手术治疗大肠癌并急性肠梗阻72例体会

    目的:探讨大肠癌并急性肠梗阻Ⅰ期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1989年以来72例大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患者诊断、手术时机、手术方式、术中灌洗等临床资料.结果:Ⅰ期切除吻合52例,切口裂开及切口感染各2例,并发肺部感染1例,2例术后2 d内死于中毒性休克、循环衰竭.结论:Ⅰ期切除吻合术在急性梗阻性大肠癌中的应用是可行的.

    作者:鞠俊玉;王绍臣;沈宝霞;张德君;张金富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主管:齐鲁肿瘤杂志;肿瘤防治杂志;当代肿瘤学杂志

主办: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