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甾体激素受体PR、ER表达与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关系的研究

陈雅卿;楼洪坤

关键词:子宫内膜肿瘤, 雌激素/分析, 受体, 孕酮/分析, 免疫组织化学
摘要:目的:探讨激素受体PR、ER表达与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对159例子宫内膜组织中的PR、ER表达进行检测.结果:PR阴性子宫内膜癌的淋巴结阳性率明显高于PR阳性者,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ER阳性和阴性的淋巴结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PR、ER阴性表达的淋巴结阳性率为51.5%,而PR、ER阳性者为10.7%,两者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PR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淋巴结转移更具相关性,可将PR、ER表达结果作为评估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参考指标之一.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相关文献
  • 三种肿瘤标记物在肺癌临床应用中的价值

    3组中肺癌组48例,良性肺病组26例,健康对照组19例均空腹无菌取外周静脉血4mL留取血清待测.对行化疗的32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在化疗前及化疗后14 d采血,用电化学发光技术测定肿瘤标记物血清浓度.结果提示,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是NSCLC有价值的肿瘤标记物;3种标记物血清水平均随肺癌分期而增高;化疗前后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血清含量变化敏感;癌胚抗原和胃肠道癌抗原对腺癌、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对鳞癌相对敏感;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可提高肺癌诊断阳性率;并多项肿瘤标记物联合测定对提高肺癌的阳性检出率有较高临床价值.

    作者:郑洪;赵学群;禹玺;陶家驹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静脉自控镇痛结合消炎痛栓用于膀胱痉挛的疗效观察

    把70例膀胱部分切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术后经静脉镇痛泵(PCIA,pa-tient-controlledintravenous analgesia)持续静脉给曲马多2.0 mg/h,患者疼痛时自控追加曲马多0.5 mL/次,间隔时间至少为15 min,并且麻醉清醒后经肛门直肠塞入消炎痛栓100mg,每4 h 1次;对照组出现疼痛时肌肉注射哌替啶100mg、强痛定100 mg或654-2 10 mg.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法观察各组患者膀胱痉挛的次数及持续时间、停止膀胱冲洗的时间及副作用.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具有镇痛效果强、膀胱痉挛次数少、疼痛持续时间短的优点(P<0.001);治疗组前20例中有2例术后2周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经嘱患者床上多活动及早下床等措施预防后无此情况发生.曲马多静脉自控镇痛结合消炎痛栓用于膀胱部分切除术后治疗膀胱痉挛效果良好,并且安全,可推广应用.

    作者:曹雪萍;杨明山;潘丽坤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武威市恶性肿瘤发病现况及趋势

    目的:探讨武威市恶性肿瘤发病特征.方法:通过建立恶性肿瘤登记报告制度获取发病资料,用GM(1,1)灰色系统一阶线性模型对恶性肿瘤发病进行预测.结果:1991~2000年恶性肿瘤粗发病率为134.00/10万,中国人口调整率为144.89/10万,性比值(男/女)为1.99.发病率有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的趋势.结论:武威市恶性肿瘤发病呈上升趋势.

    作者:米登海;罗好曾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鼠胎肝细胞对S180荷瘤小鼠免疫功能影响及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胎肝细胞(FLC)对肉瘤180(S180)小鼠的免疫功能影响和抗肿瘤作用.方法:建立S180荷瘤小鼠并以鼠胎肝细胞悬液(FLC)给予治疗,并检测T细胞亚群、巨噬细胞免疫球蛋白Fc受体(IgFcR)的表达、淋巴细胞转化率的程度及抑肿瘤生长率.结果:鼠胎肝细胞悬液可以提高CD3、CD4、CD8的表达,分别为40.74±2.95(P<0.01)、37.53±4.88(P<0.02)、24.99±2.74(P<0.05);提高巨噬细胞FcR的表达及淋巴细胞转化率(P<0.05);对肿瘤的抑制率不明显(P>0.05).结论:鼠胎肝细胞悬液可以提高细胞亚群的活化,提高细胞免疫功能,还可以从体液免疫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从而提高机体对肿瘤的抵抗力,但对肿瘤抑制不够显著.

    作者:韦启后;覃志坚;覃淑云;郑子敏;秦静英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食管内镜诊断良性病变303例临床分析

    作者:杨秀荣;路平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乳腺癌术后胸壁复发23例临床及病理分析

    回顾分析乳腺癌术后胸壁复发的临床及病理因素.乳腺癌术后胸壁局部复发23例,占同期全部乳腺癌手术病例的3.86%,病理学类型多为浸润性导管癌,Ⅲ期患者复发率为13.9%,腋窝淋巴结转移数超过4枚者多发率高为12.5%,原发灶ER(-)及PR(-)的患者复发多发生于术后第1、2年内,复发后12例2年内死亡.所有病例随访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2.2%、66.7%、54.5%.回顾分析结果表明,乳腺癌患者术中应采取措施预防癌残留及种植,术后易复发的高危人群应行规范化的治疗,同时应实施胸壁放疗,可望提高生存期.

    作者:宋万新;李明虎;李煜;刘志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诊断肺癌的经验体会

    对400例临床疑诊为肺癌的患者进行纤支镜检查,病理诊断证实肺癌336例.提示纤支镜检查在肺癌临床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谷淑枝;吕丽荣;张文强;李爱君;范振芹;许进秀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长春地辛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56例近期疗效观察

    1995年8月~1999年8月,我院采用VDS+LFP(CF+5-FU+DDP)联合化疗方案治疗中晚期食管癌56例.有效率(PR+CR)为60.7%(34/56),治疗后主观有效率92.6%.入组患者对此联合化疗耐受性好,毒副反应轻,提示VDS+LFP联合化疗方案治疗中晚期食管癌与其他方案比较近期疗效高,副作用低,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潘勤;施为建;王朝霞;王继荣;李娟;王科明;陆彬彬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外照射结合腔内放疗中晚期食管癌102例疗效观察

    探讨食管癌外照射加腔内放疗的临床价值.1995年1~1995年12月将102例经病理证实的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外照射加腔内放疗组(综合组)、单纯外照射组(对照组),各51例.6 MV X线外照射,综合组外照射剂量60 Gy 6周,补充腔内治疗2次,剂量10~12 Gy;对照组外照射剂量65~70 Gy 6~7周.结果:综合组的1、2、3、4、5年生存率分别为72.5%、42.0%、28.5%、20.4%、14.2%,对照组的1、2、3、4、5年生存率分别为52.9%、33.3%、21.5%、15.6%、11.7%,仅1年生存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因局部复发或未控而死者综合组为50.9%,对照组为68.6%,差异有显著性(P<0.05);食管溃疡、瘘和狭窄的发生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初步研究结果提示,外照射结合腔内放疗可提高食管癌的局部控制率和1年生存率.

    作者:刘阳晨;周绍兵;赵莺;叶宏勋;项其昌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浅谈护理管理中护士的价值体现

    护理管理是以提高护理质量为主要目的的工作过程,是控制护理质量的重要措施.提供高品质护理服务的过程,就是体现护理专业价值的过程,即护理人员的价值定位.在现代医院护理管理中,护士的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作者:张桂兰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安替可合并放射治疗食管癌疗效观察

    应用安替可配合放射治疗对64例食管癌做前瞻性随机研究,用药组30例,对照组34例.2组均采用60 Co常规照射,剂量为DT 70 Gy.用药组在放疗期配合口服安替可.随访率为100%.完全缓解率:用药组为73.33%,对照组为44.12%(P<0.05).1、2、3年生存率:用药组分别为76.67%、63.30%、50.0%,对照组分别为47.06%、32.35%及20.59%(P<0.05).初步研究结果提示,安替可配合放射治疗可提高疗效,有一定放射增敏作用.

    作者:徐坚;陈忠户;林海蓉;白志刚;潘清辉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癌症康复期患者的集体心理干预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集体心理干预技术对康复期癌症患者心理问题及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方法:将64例接受常规治疗的住院癌症患者随机分组,其中心理干预组3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施予集体心理干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期8周.疗效评定采用Hamilton抑郁量表及免疫系统免疫指标,分别于治疗前与治疗后8周评定.结果:治疗后干预组的Hamilton抑郁量表总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组的免疫系统指标除CD8外,CD3、CD4、CD4/CD8、NK活性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提高,其中NK活性一项,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集体心理干预能明显减轻癌症患者抑郁焦虑情绪,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作者:杨立忠;毛文奎;侯爱芝;解昌国;何颖;曹长水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直流电对人舌鳞状细胞癌细胞系的抑杀作用

    目的:探讨直流电对人舌鳞状细胞癌Tca-83细胞系的抑杀作用.方法:对体外培养的入舌鳞状细胞癌细胞系Tca-83采用不同的电处理参数进行了直流电处理.观察处理后癌细胞的形态、结构、生长情况、生物学特性;检测电处理后培养液的酸碱度、电解质的改变情况.结果:直流电处理对舌鳞状细胞癌有明显的杀伤及抑制作用.在电压一定的情况下增加电量可提高抑杀效率.电处理后的培养液pH、电解质、有机成分发生较大改变,其对癌细胞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电处理后未被杀死的癌细胞增殖能力也明显降低.实验电处理后尚有少部分癌细胞可修复并继续生长、增殖.结论:直流电处理可通过电解、电泳、电渗作用直接杀伤舌癌细胞,亦可通过改变细胞生长的外环境抑制舌癌细胞修复、生长、增殖.在临床应用中需多次治疗,2次治疗的时间不宜间隔过长.

    作者:李佳荃;农晓琳;蒙宁;蒙敏;林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恶性胸膜间皮瘤12例分析

    作者:张金凤;冯静;梁超;刘风莲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50例癌症患者SCL-90相关调查分析

    作者:吕尊香;侯爱芝;孙爱贞;李善英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ⅠB和ⅡA期子宫颈癌29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ⅠB和ⅡA期子宫颈癌治疗方法.方法:分析2000年2月~2002年1月浙江省肿瘤医院收治的296例Ⅰ B和ⅡA期子宫颈癌病例.结果:35岁以下子宫颈癌患者48例,其腺癌比例及盆腔淋巴转移率高.所有患者术后病理未发现卵巢转移.13例宫颈肿瘤≥4 cm患者行新辅助化疗,均顺利手术切除.结论:近年来35岁以下患者子宫颈癌发病呈上升趋势.卵巢移位术是保留年轻妇女子宫颈癌患者卵巢功能的简便有效方法.对具有盆腔淋巴转移高危因素的患者选择新辅助化疗是合理的.

    作者:胡明;朱滔;羊正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CT扫描与痰液肿瘤标志物检测对周围型肺癌的早期诊断价值

    目的:研究CT扫描与肺活检后痰液脱落细胞的端粒酶活性和p16甲基化检测对早期周围型肺癌的诊断意义.方法:用PCR-TRAP-ELSA半定量及PCR-TRAP银染定性法、甲基化相关的PCR法,前瞻性检测55例经CT扫描而发现的肺部孤立性结节(直径≤30 mm)、并疑诊为早期周围型肺癌的患者(T1N0M0),行CT导向肺活检(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33例,经皮肺针刺活检22例)后24 h内痰液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及p16甲基化状态,并将检测结果与组织病理进行对照研究.结果:CT扫描对周围型肺癌诊断的敏感性为100%,但特异性只有61.8%(34/55).端粒酶活性的敏感性为79.4%,特异性为90.5%,准确性为83.6%;p16甲基化的敏感性为32.4%,特异性为100%,准确性为58.2%,3者联合检测的敏感性为86.1%,特异性为90.5%,准确性为87.3%.对照组端粒酶阳性率9.5%(2/21),无1例检测到p16甲基化.结论:CT扫描与端粒酶活性、p16甲基化联合可弥补痰液的细胞学检查的不足,提高肺癌痰检的敏感性,有助于周围型肺癌早期诊断和肺部孤立性结节的鉴别诊断.

    作者:王绪;彭猛青;胡春峰;刘德林;古涛;刘慧;罗涛;陈玉玲;毛筱芬;朱述阳;邵华军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术前尺动脉插管化疗在局部晚期乳腺癌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术前尺动脉插管化疗在局部晚期乳腺癌中的治疗作用.方法:通过分析119例局部晚期乳腺癌,治疗组61例行尺动脉插管化疗,对照组58例行全身化疗,并对两组的近期临床疗效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尺动脉插管化疗组与全身化疗组有效率分别为90.16%和75.86%,差异有显著性(P<0.05).尺动脉化疗组毒副反应相对轻.结论:尺动脉插管化疗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近期临床疗效优于全身化疗.

    作者:邹天宁;汤学良;周绍强;唐一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卡莫氟与亚叶酸钙合用治疗晚期大肠癌临床观察

    观察卡莫氟(Carmofur,HCFU)与亚叶酸钙(LV)合用治疗晚期大肠癌41例近期疗效.采用HCFU 300 mg/d,LV 45 mg/d,分3次服用.消化道反应明显者于进餐前30 min口服吗叮啉10 mg.完全缓解(CR)为0,部分缓解(PR)16例,NC 15例,PD 10例,总有效率39.02%;副作用主要表现为消化道反应,无明显骨髓抑制.HCFU与LV合用治疗晚期大肠癌疗效确切,毒副反应轻,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郑国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每周泰索帝联合铂类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泰索帝每周疗法联合铂类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客观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采用泰索帝每周20.2~29 mg/m2(中位剂量为每周24.4 mg/m2),静脉滴入,连用6周休2周,并于第1天、22天分别给予顺铂60 mg/m2或卡铂(AUC=5)静脉滴入,所有患者均接受8周以上的化疗.结果:30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14例患者达到PR,有效率为46.7%.中位生存期为12个月,1年生存率为50%.主要毒副反应为恶心呕吐和腹泻、肝功能损害、骨髓抑制、皮疹等.大部分患者为Ⅰ、Ⅱ度反应,患者耐受良好.经常规预防用药后,未观察到过敏反应、疲乏、浮肿现象.结论:泰索帝每周疗法联合铂类方案是一种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效的治疗方案,毒副反应轻,临床使用安全,值得进一步的临床研究.

    作者:林英城;林雯;林忆;杜彩文;吴名耀;李德锐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主管:齐鲁肿瘤杂志;肿瘤防治杂志;当代肿瘤学杂志

主办: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