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星;楚贻康;李伟;王学春;张金池
目的:观察抑癌基因PTEN编码蛋白在正常胃黏膜、肠上皮化生及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PTEN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sABC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84例胃癌及其癌旁肠上皮化生组织中PTEN蛋白表达,比较其与胃癌的WHO组织学分型、Lauren分型、临床病理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另对其中68例胃癌同时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并比较它与PTEN蛋白表达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PTEN蛋白表达显著低于正常胃黏膜(47.8% vs 100%,P<0.01).弥漫型胃癌PTEN表达显著低于肠型胃癌(41.5% vs57.8%,P<0.05);弥漫型胃癌癌旁肠上皮化生组织PTEN蛋白表达显著低于肠型胃癌旁肠化组织(52.5% vs00%,P<0.01);进展期胃癌PFEN表达显著低于早期胃癌(40.9% vs67.6%,P<0.01);PTEN蛋白表达降低或失活与胃癌淋巴结转移显著正相关(转移组40.3%vs非转移组63.3%,P<0.01);PTEN蛋白与VEGF表达(31/68,45.6% vs 51/68,75.0%)呈一定负相关.结论:PTEN失活或蛋白表达降低与胃癌细胞分化程度、临床病理分期及转移能力密切相关.提示PTEN基因编码产物的检测可作为判定胃癌发生及侵袭转移能力的一项客观指标.
作者:况立革;杨琳;王艳萍;李锦毅;吴东瑛;张素敏;辛彦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作者:吕尊香;侯爱芝;孙爱贞;李善英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作者:张金凤;冯静;梁超;刘风莲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评价泰索帝每周疗法联合铂类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客观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采用泰索帝每周20.2~29 mg/m2(中位剂量为每周24.4 mg/m2),静脉滴入,连用6周休2周,并于第1天、22天分别给予顺铂60 mg/m2或卡铂(AUC=5)静脉滴入,所有患者均接受8周以上的化疗.结果:30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14例患者达到PR,有效率为46.7%.中位生存期为12个月,1年生存率为50%.主要毒副反应为恶心呕吐和腹泻、肝功能损害、骨髓抑制、皮疹等.大部分患者为Ⅰ、Ⅱ度反应,患者耐受良好.经常规预防用药后,未观察到过敏反应、疲乏、浮肿现象.结论:泰索帝每周疗法联合铂类方案是一种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效的治疗方案,毒副反应轻,临床使用安全,值得进一步的临床研究.
作者:林英城;林雯;林忆;杜彩文;吴名耀;李德锐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护脉膏及喜疗妥对诺维本致兔耳缘静脉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在兔耳缘静脉注射诺维本前10 min,将护脉膏及喜疗妥分别涂在兔耳缘静脉及其周围,厚度为3 mm,4 h后重涂1次.分别在24 h后、7 d后、15 d后取标本,观察兔耳缘静脉病理学改变,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护脉膏及喜疗妥对诺维本致兔耳缘静脉急性病理损伤、亚急性病理性损伤、慢性病理性损伤均有良好的保护作用,但护脉膏的保护作用明显优于喜疗妥.结论:两种防护措施对诺维本致兔耳缘静脉损伤均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作者:孙桂芳;杨秀云;徐功立;张振美;刘理慧;靳昭芳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小细胞肺癌对一线治疗的有效率高,但是一种常见的易耐药和易复发的肿瘤.复发难治性SCLC治疗方案的选择,主要根据对一线治疗的有效率、治疗间隔的时间和疾病的进展情况来决定.KPS评分好,一线治疗3个月后复发的患者治疗仍应用原来的方案;治疗早期进展或3个月内复发的患者应选择无交叉耐药的新药物如紫杉醇、长春瑞滨、伊立替康、拓扑替康和健择等组成的新化疗方案;骨或脑转移通常给予放射治疗减轻症状.对胸腔内的复发、严重的大气道阻塞、上腔静脉综合征的患者也是放疗恰当的适应证.调强、适形放疗是一种新的放疗技术,新药和新放疗技术的应用给SCLC的治疗带来了希望.
作者:郭其森;于金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DNA聚合酶β(DNA polymerase β)是一种修复酶,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参与DNA的合成和修复的某些过程,其缺陷发现与一些肿瘤的发生有关.本研究从分子生物学基础上阐明宫颈癌的发生机理,了解有无DNA聚合酶β基因突变.方法:采用RT-PCR法(逆转录-DNA聚合酶链反应)、PCR-SS-CP(聚合酶链-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DNA序列分析法进行OPLB基因突变调查.结果:宫颈癌组织中存在DNA聚合酶β基因突变.测序结果表明DNA聚合酶β基因的第660位核苷酸由A变为G,其氨基酸变异为第182位氨基酸由精氨酸(Arg)变为甘氨酸(Gly).结论:宫颈癌中存在DNA聚合酶β基因突变现象,可能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相关.
作者:乔玉环;韩丽萍;史惠蓉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患者血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变化.方法:采用RIA法、硝酸还原法对26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进行NO、ET、SOD测定.结果:26例初治恶性血液病患者NO、ET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0.05),SOD低于正常水平(P<0.05).26例恶性血液病患者治疗后,10例完全缓解,8例部分缓解,8例未缓解,其中完全缓解组NO、ET、SOD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部分缓解与未缓解组三者水平仍与正常对照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NO、ET、SOD可能与恶性血液病发病有关,对三者动态监测有利于判断疗效.
作者:钱素英;夏兆雄;陈燕敏;徐建芬;徐雷艇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胎肝细胞(FLC)对肉瘤180(S180)小鼠的免疫功能影响和抗肿瘤作用.方法:建立S180荷瘤小鼠并以鼠胎肝细胞悬液(FLC)给予治疗,并检测T细胞亚群、巨噬细胞免疫球蛋白Fc受体(IgFcR)的表达、淋巴细胞转化率的程度及抑肿瘤生长率.结果:鼠胎肝细胞悬液可以提高CD3、CD4、CD8的表达,分别为40.74±2.95(P<0.01)、37.53±4.88(P<0.02)、24.99±2.74(P<0.05);提高巨噬细胞FcR的表达及淋巴细胞转化率(P<0.05);对肿瘤的抑制率不明显(P>0.05).结论:鼠胎肝细胞悬液可以提高细胞亚群的活化,提高细胞免疫功能,还可以从体液免疫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从而提高机体对肿瘤的抵抗力,但对肿瘤抑制不够显著.
作者:韦启后;覃志坚;覃淑云;郑子敏;秦静英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探讨鼻腔及副鼻窦肿物的CT检查价值及良恶性鉴别诊断.161例鼻腔、副鼻窦肿物,术后病理证实良性126例,恶性22例,炎症13例,进行CT分析统计学处理.累及部位多发、突入临近结构、形态是否均匀、有无骨质破坏和周围脂肪层受侵良恶性之间差异有显著性.CT可作为首选检查方法,冠扫优于轴扫;病变累及部位、形态、密度、周围骨质及脂肪层变化是良恶性鉴别诊断要点.
作者:周玉滕;叶申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应用安替可配合放射治疗对64例食管癌做前瞻性随机研究,用药组30例,对照组34例.2组均采用60 Co常规照射,剂量为DT 70 Gy.用药组在放疗期配合口服安替可.随访率为100%.完全缓解率:用药组为73.33%,对照组为44.12%(P<0.05).1、2、3年生存率:用药组分别为76.67%、63.30%、50.0%,对照组分别为47.06%、32.35%及20.59%(P<0.05).初步研究结果提示,安替可配合放射治疗可提高疗效,有一定放射增敏作用.
作者:徐坚;陈忠户;林海蓉;白志刚;潘清辉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比较DDP合并2周大剂量LV/5-FU 48 h连续输注与每月大剂量LV/5-FU 120 h连续输注治疗鼻咽癌新辅助化疗的近期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通过前瞻性对照研究,将46例中晚期鼻咽癌随机分成DDP合并2周大剂量LV/5-FU 48 h连续输注的治疗组25例;DDP合并每月5 d大剂量LV/5-FU 120 h连续输注的对照组的21例,对其疗效及毒副反应进行观察、比较与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2个疗程的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CR+PR)92.0%,对照组有效率81.0%,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3~4级毒性反应治疗组的患者比对照组的患者出现更多外周静脉炎(32.0%比23.8%),其余出现更少白细胞减少(40.0%比47.6%),黏膜炎(8.0%比38.1%),腹泻(4.0%比19.0%),恶心呕吐(24.0%比38.1%),但大多为Ⅰ~Ⅱ度.结论:DDP合并2周大剂量LV/5-FU 48 h连续输注比每月1次5 d大剂量LV/5-FU的方案更有效,毒性更低,值得进一步的前瞻性研究.
作者:许德明;雷桂华;王伟;劳逸;吴宏;陈国权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作者:铁山;樊庆权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上颌窦癌术后即刻修复26例,其中上颌骨全切12例,半侧及部分颌骨全切的14例,共26例,随诊时间2~5年,不但早期恢复了癌症患者的咀嚼功能重建,也给患者心理上减轻一定的负担,获得满意效果.认为上颌窦癌术后即刻修复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永刚;王冬梅;邹淑娟;王志刚;崔永春;史本玲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各种类型垂体腺瘤合理有效的治疗方式.方法:对采用口服溴隐亭、伽玛刀、经鼻-蝶入路和经颅入路手术治疗的129例垂体瘤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伽玛刀组23.2%的患者和经鼻-蝶组10.0%的患者治疗后肿瘤完全消失,经鼻-蝶组和经颅手术组肿瘤的次全切除率分别为90.0%和94.9%,术后复发率为5.1%.结论:育龄妇女的垂体PRL微、小腺瘤可先试用口服溴隐亭治疗并随访;伽玛刀可作为各类垂体微、小腺瘤和部分大型腺瘤首选的治疗手段;采用经颅入路显微手术和术后辅助放射外科治疗是提高垂体巨型腺瘤全切除率、降低复发率的重要手段.
作者:卢刚;黄礼明;王卫余;王坚;厉民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作者:成建新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对400例临床疑诊为肺癌的患者进行纤支镜检查,病理诊断证实肺癌336例.提示纤支镜检查在肺癌临床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谷淑枝;吕丽荣;张文强;李爱君;范振芹;许进秀 刊期: 2002年第05期
观察卡莫氟(Carmofur,HCFU)与亚叶酸钙(LV)合用治疗晚期大肠癌41例近期疗效.采用HCFU 300 mg/d,LV 45 mg/d,分3次服用.消化道反应明显者于进餐前30 min口服吗叮啉10 mg.完全缓解(CR)为0,部分缓解(PR)16例,NC 15例,PD 10例,总有效率39.02%;副作用主要表现为消化道反应,无明显骨髓抑制.HCFU与LV合用治疗晚期大肠癌疗效确切,毒副反应轻,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郑国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1995年8月~1999年8月,我院采用VDS+LFP(CF+5-FU+DDP)联合化疗方案治疗中晚期食管癌56例.有效率(PR+CR)为60.7%(34/56),治疗后主观有效率92.6%.入组患者对此联合化疗耐受性好,毒副反应轻,提示VDS+LFP联合化疗方案治疗中晚期食管癌与其他方案比较近期疗效高,副作用低,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潘勤;施为建;王朝霞;王继荣;李娟;王科明;陆彬彬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作者:赵春英;方琦;谈柯岚;路向前 刊期: 200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