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原发性恶性纵隔肿瘤的诊断及治疗

王国范;张百江;杨瑞森

关键词:纵隔肿瘤/原发性, 纵隔肿瘤/恶性, 纵隔肿瘤/诊断学, 纵隔肿瘤/外科学, 纵隔肿瘤/放射疗法, 纵隔肿瘤/药物疗法, 综合治疗
摘要:纵隔肿瘤种类繁多,鉴别肿瘤为原发性或继发性、良性或恶性,对制定治疗方案极为重要,作者综述了常见原发恶性纵隔肿瘤的常规诊断方法及纵隔镜检查、纵隔穿刺活检的临床价值,介绍了常见原发性恶性纵隔肿瘤外科处理以及放疗、化疗的临床应用.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相关文献
  • 269例大肠癌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通过对大肠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力求寻找大肠癌发病的相关因素.方法:运用1:1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269例大肠癌的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其数据分别用EPI软件及SAS软件处理.结果:分析结果显示肠道既往病史、鱼肉和蛋类高蛋白食品摄入过多为大肠癌的相关危险因素;而足量蔬菜摄入则为大肠癌的相关保护因素.单因素分析结果还显示大便情况异常、蔬菜烹调过熟、精神创伤史、消化道用药史可能与大肠癌有关联.肿瘤家族史、吸烟、饮酒、饮茶、水果、奶制品、肥肉以及油炸食品摄入与大肠癌的发病未显示统计学联系或关联强度不大.结论:本研究显示通过降低肠道疾病发生、减少高蛋白食物摄入和多食新鲜蔬菜有助于预防大肠癌的发生.

    作者:张振亚;赵泽贞;马志强;李春仲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放疗多功能尺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1结构原理放疗多功能测量尺主要包括图1所示几部分,底座2为一平板长度刻度尺,1为长度刻度杆,与2垂直且固定在一起,3为一平板长度刻度尺,4为一带有角度刻度的套箍,3与4固定为一体,4紧套在长度刻度杆1上,4可以在1上旋转及滑动.

    作者:盛延兴;于书增;隋振忠;李学章;郑芳霞;魏绪国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胆囊癌组织中nm23-H1和p16蛋白表达的意义

    目的:探讨胆囊癌组织中nm23-H1和p16基因蛋白表达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2例胆囊癌组织中nm23-H1和p16蛋白的表达,并与良性胆囊组织作对比研究.结果:42例胆囊癌组织中nm23-H1和p1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5%、47.6%,均明显低于胆囊良性组织,且其表达水平与肿瘤的临床病理分期、转移及预后有密切关系.结论:检测nm23-H1和p16蛋白表达水平可以作为判断胆囊癌转移和预后的指标.

    作者:史朝晖;孙现军;常新忠;王旭辉;姜希宏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腋下微创小切口治疗胸部肿瘤的临床研究

    目的:应用腋下微创切口治疗常见的胸部肿瘤,在保证与经典胸部切口治疗效果相同的情况下,减小手术创伤,达到微创的目的.方法:34例患者均采用患侧腋下小切口,保留背阔肌,沿肌纤维方向分离前锯肌,不切断肋骨,沿肋骨上缘切开肋间肌进胸完成常见胸部肿瘤的手术治疗.结果:全组均顺利地完成了手术治疗,手术损伤小、术后恢复快、患者痛苦小、遗留疤痕较小,基本上不影响肌肉和关节功能,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活动及生活自理,并明显减轻了患者的心理负担.术后并发症的情况与经典的胸部切口基本相同.结论:大部分胸部肿瘤手术可以应用腋下微创切口来完成,不仅手术损伤较小,术后恢复快,而且疗效也与经典胸部切口相当,符合微创手术的原则,可以作为治疗胸部肿瘤的常规手术切口.

    作者:张亚宁;夏晓明;刘章顺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康莱特注射液联合顺铂和阿霉素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观察

    将1997年5月~2001年6月收治的26例恶性胸腔积液的患者分为2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采用随机分组法.一组为治疗组:顺铂(DDP)+阿霉素(ADM)+康莱特(KLT)组;另一组为对照组:顺铂+阿霉素.治疗组CR 8例(66.7%),PR 3例(25%),NR 1例(8.3%),CR+PR为91.7%;对照组CR为4例(28.6%),PR为8例(57.1%),NR为2例(14.3%),CR+PR为85.7%.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CR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三药联合配合良好的护理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可达到增效、减毒之功效,并能有效的预防各种并发症,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达到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命的目的.

    作者:赵晓红;张兰;崔显美;白雪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支气管动脉灌注加外照射治疗中晚期肺癌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同时应用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和外放射治疗两种治疗方法治疗中晚期肺癌的疗效.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药物:顺铂60 mg/m2,阿霉素40 mg/m2,丝裂霉素6 mg/m2或5-FU 750 mg/m2.每3~4周灌注1次,3~4次为1个疗程.放疗于灌注后10~15 d进行.放射源为60Co,所有病例均为对穿照射.剂量DT2 Gy/次,5次/周,总量DT50~60 Gy/25~30次,共5~6周.结果CR 8例(22.2%),PR 23例(63.6%),S 3例(8.6%),P 2例(5.65%).总有效率CR+PR为(85.6%),2年生存率27.8%.结论:支气管动脉灌注加外放射治疗肺癌有协同作用,是目前治疗中晚期肺癌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于轩;孙晶华;王允贞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多发性骨转移癌止痛方法效果比较分析

    目的:分析不同治疗方法对骨转移癌缓解骨痛,改善生活质量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45例多发性骨转移癌患者用局部放疗,内照射治疗(153Sm-EDTMP),阿可达(帕米膦酸二钠)治疗,化疗等不同治疗方法,并分组观察治疗后疼痛缓解及生活质量的改善.结果:153Sm加止痛性放疗组疗效好,有效率达95.8%.同化疗加外照射组及化疗加153Sm组比较有统计意义,(P<0.001).综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8.0%,高于单一治疗组(P<0.005).在外照射组与外照射加153Sm组毒性反应比较组,后者的血液毒性反应稍大,但经统计学处理无意义.结论:根据患者病灶及全身情况,放射性核素153Sm,加局部止痛性放疗等综合治疗,是多发性骨转移癌安全、有效、经济的治疗方案.

    作者:王文玲;董洪敏;文小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盐酸格拉司琼胶囊预防顺铂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疗效观察

    采用自身对照方法,对68例恶性肿瘤患者以顺铂为主联合化疗,第1、第2周期分别使用胃复安、盐酸格拉司琼胶囊(欧普定),比较两组控制恶心呕吐反应的效果.两药止吐有效率分别为47.06%及83.82%,其止吐效果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两药毒副反应均较轻.欧普定为一高效、经济、安全的化疗止吐药.

    作者:陆军;钱开军;王军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微创置管引流双途径给康莱特治疗恶性胸膜炎

    选择我院1995年1月~2001年1月诊治的28例因体质差、不能接受正规放化疗的恶性胸膜炎患者,采用微创置管引流双途径给康莱特治疗,创伤小、疗效好,副作用轻微,报告如下.

    作者:奎宏;徐秀华;太祥;李海斌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173例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有效治疗手段.方法:对173例分化型腺癌的回顾性分析,研究病程、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分级以及治疗方法的选择.结果:分化型甲状腺癌占甲状腺癌总数的83.3%(173/208),其中T0、Ⅰ期占8.1%(14/173),Ⅱ期占41.0%(71/173),Ⅲ期占50.9%(88/173).共行颈淋巴结清除手术77例,其中Ⅱ期11例,均未查见转移淋巴结;Ⅲ期66例,淋巴结转移率100%.随访5年以上者占52.6%(91/173),5年复发率为7.7%(7/91).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加内分泌治疗效果较好,放疗及化疗效果较差.Ⅰ、Ⅱ期病例可行患侧腺叶加峡部切除,Ⅲ期病例需加做改良式颈淋巴结清除术.

    作者:顾禾;郭源;付荣湛;张丽丽;于学智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喉癌手术切缘p53和c-myc基因蛋白表达与局部复发的关系

    目的:检测p53和c-myc基因蛋白在喉癌手术切缘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肿瘤局部复发的关系.方法:选择常规病理学检查手术切缘为阴性但术后肿瘤局部复发的34例喉癌为复发组,选年龄、性别、临床分型、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等与复发组相匹配,且随诊至少5年以上无局部复发喉癌36例为无复发组.免疫组化法检测2组手术切缘p53和c-myc基因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喉癌组织中p53和c-myc基因蛋白表达阳性率在复发组和无复发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手术切缘中p53蛋白表达阳性率复发组明显高于无复发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c-myc基因蛋白在2组之间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喉癌手术切缘中p53蛋白表达与术后局部复发明显相关,可预测喉癌术后局部复发高危患者及指导术后辅助治疗.

    作者:秦兆冰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后程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体部恶性肿瘤

    目的:探讨后程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对体部恶性肿瘤的治疗价值.方法:选择80例体部恶性肿瘤,包括原发癌63例,转移癌17例.先给予常规外照射DT40~50 Gy/4~5 W,休息7~10 d后,行后程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补量治疗,分次治疗方法为DT4~8 Gy/F,隔日1次,4~6次为1个疗程,平均补量为DT30 Gy(24~40 Gy).结果:治疗后3~6个月,CT及MRI复查示:63例原发癌中,55例肿瘤缩小或消失,占87%;17例转移癌中有14例肿块明显缩小,占82%.73例患者KPS评分有提高,占91%.全部病例均未出现明显放疗并发症.结论: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体部恶性肿瘤疗效肯定,后程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结合常规放疗对于改善患者预后是有益的.

    作者:邹颖;彭勇;顾松;陈洪雷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1996~2001年山东省肿瘤医院手术治疗恶性肿瘤病种分布

    了解手术治疗恶性肿瘤的病种分布,旨在为肿瘤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6年间共手术患者10 193例,男女比例1.02:1.有职业登记农民居第1位,占64.5%,按山东省17市统计恶性肿瘤地区分布顺位前3位的手术恶性肿瘤地区依次为济南市、聊城市、济宁市(32.2%、7.3%、6.1%).前3位手术恶性肿瘤依次为食管恶性肿瘤、女性乳腺恶性肿瘤、甲状腺恶性肿瘤(20.8%、18.4%、9.5%).应加强对贫困地区、边远地区、重点地区肿瘤普查工作,采取各种有效方法进行大力宣传,加强肿瘤的早期症状和危险因素的宣传教育,增强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提高早期就诊率,提高生存质量、减少痛苦.

    作者:杨伟;杨靖;杨长生;李庆云;李青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34例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治疗体会

    回顾性总结了食管癌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的治疗经验.其要点包括:术前常规查血糖,术后用末梢血糖检测仪监测血糖,尿糖试纸监测尿糖,应用胰岛素调整血糖,给予充足的热量,预防酸碱平衡失调及电解质紊乱.采取妥善的处理方法可减少食管癌的术后并发症.

    作者:孔冰;陈玮;孔明;孙鹏;王传琦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胃癌转移的免疫分子和基因研究进展

    近年来肿瘤免疫学的研究发展较快.综述了有关胃癌浸润转移的免疫分子和基因的研究现状,提出了新的免疫学诊断指标在预测肿瘤转移方面的应用,以及多项指标联合检测的可能性.

    作者:袭燕;段瑞生;宋伟;王建文;张瑞兰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羟基喜树碱联合顺铂治疗中晚期肺癌疗效观察

    比较羟基喜树碱(HCPT)吸入和顺铂(DDP)静脉滴入(观察组)与EP方案(对照组)对中晚期肺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观察组31例患者HCPT 10 mg、生理盐水14 mL、地塞米松2.5 mg、庆大霉素4万U雾化吸入,1次/d,连用10 d,DDP 40 mg/m2,静脉滴入,d1~d3;对照组31例采用EP方案化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CR+PR)为58%,高于对照组(CR+PR)32.2%,毒副反应观察组也低于对照组.研究结果提示,HCPT和DDP静脉滴入治疗中晚期肺癌有效且安全.

    作者:任刚;魏丽;谭国柱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胃癌穿孔 45例诊治分析

    胃癌穿孔属晚期胃癌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约3%~6%[1].随着临床及病理学的深入研究及胃癌治疗水平的进展,对本病的治疗不只限于急诊急救,更要重视远期疗效.我院1988年1月~1998年1月,共收治胃癌穿孔患者45例,占同期胃癌患者的7.7%(45/586).治疗方法与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伊丕钦;高庆冉;仇长敬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术前化疗对胃癌组织上皮钙黏附素表达的影响

    目的:揭示上皮钙黏附素(epithelial cadherin,E-cd)在化疗后的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表达的变化,探讨术前化疗的意义.方法:以5-FU 15 mg/(kg@d)对进展期胃癌患者行术前化疗,术中取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检测E-cd在32例化疗后标本中的表达,与对照组30例进行比较.结果:5-FU术前化疗可明显提高E-cd阳性表达率(与对照组相比P<0.01)而且5-FU>3.0组与5-FU<3.0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25),在癌旁组织中5-FU>3.0组与非化疗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25),而E-cd在不同细胞分化及病期中表达差异无显著性.结论:5-FU术前化疗可以提高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的E-cd阳性表达水平,术前化疗可能减弱胃癌的侵袭转移性.

    作者:梁辉;陈国玉;俞学明;郑肇巽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临床肿瘤学中CT的应用

    综述了目前肿瘤临床中CT特别是螺旋CT的应用,包括常用的扫描方法、肿瘤大小的测量、分期及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于甬华;罗立民;于金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脑瘤消胶囊对60Co照射增效减毒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脑瘤消胶囊与60Co合用时的增效减毒作用.方法:以荷S180瘤小鼠为模型,分别测定其抑瘤率、血象变化、免疫功能和肝、肾功能.结果:脑瘤消胶囊对60Co照射具有增效作用,其抑瘤率为49.79%,并能减轻60Co引起的WBC、RBC下降,增加免疫器官重量,恢复肝、肾功能.结论:脑瘤消胶囊与60Co照射合用,可明显增加其抗癌作用并降低其毒性.

    作者:曹舫;廖子君;商子周;袁秉祥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主管:齐鲁肿瘤杂志;肿瘤防治杂志;当代肿瘤学杂志

主办: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