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丕钦;高庆冉;仇长敬
1结构原理放疗多功能测量尺主要包括图1所示几部分,底座2为一平板长度刻度尺,1为长度刻度杆,与2垂直且固定在一起,3为一平板长度刻度尺,4为一带有角度刻度的套箍,3与4固定为一体,4紧套在长度刻度杆1上,4可以在1上旋转及滑动.
作者:盛延兴;于书增;隋振忠;李学章;郑芳霞;魏绪国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回顾性总结了食管癌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的治疗经验.其要点包括:术前常规查血糖,术后用末梢血糖检测仪监测血糖,尿糖试纸监测尿糖,应用胰岛素调整血糖,给予充足的热量,预防酸碱平衡失调及电解质紊乱.采取妥善的处理方法可减少食管癌的术后并发症.
作者:孔冰;陈玮;孔明;孙鹏;王传琦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脑瘤消胶囊与60Co合用时的增效减毒作用.方法:以荷S180瘤小鼠为模型,分别测定其抑瘤率、血象变化、免疫功能和肝、肾功能.结果:脑瘤消胶囊对60Co照射具有增效作用,其抑瘤率为49.79%,并能减轻60Co引起的WBC、RBC下降,增加免疫器官重量,恢复肝、肾功能.结论:脑瘤消胶囊与60Co照射合用,可明显增加其抗癌作用并降低其毒性.
作者:曹舫;廖子君;商子周;袁秉祥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为比较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与单纯化疗治疗中晚期肺癌的疗效与毒性,对观察组32例以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对照组30例单纯应用化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34.37%,病变进展率为15.62%;对照组有效率为23.33%,病变进展率40%,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病变进展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生活质量明显提高(P<0.05).治疗中毒副反应明显减少(P<0.05),差异有显著性.初步研究结果提示,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肺癌对稳定病情,提高生存质量,降低化疗毒副反应作用肯定.
作者:赵海芹;闵令娥;门雪琳;庄业韶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报道用卡介苗(BCG)与丝裂霉素(MMC)联合膀胱内灌注46例,与单纯用BCG灌注35例和单纯用MMC灌注37例进行比较,3组随访时间为12~108个月.BCG-MMC组随访41例,1年复发率为4.9%,无瘤生存率为95.1%;5年复发率为26.8%,无瘤生存率73.2%.单纯BCG组随访31例,1年复发率9.7%,无瘤生存率90.3%;5年复发率为32.8%,无瘤生存率67.7%;单纯MMC组随访33例,1年复发率15.1%,无瘤生存率84.3%;5年复发率45.5%;无瘤生存率54.5%.结果表明BCG-MMC组疗效高于单纯BCG或MMC组,不但用药量小,而且副作用少.临床认为BCG-MMC组联合用药对预防膀胱肿瘤术后复发是比较理想的方案之一.
作者:高长洲;张建军;路跃玲;赵海燕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检测p53和c-myc基因蛋白在喉癌手术切缘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肿瘤局部复发的关系.方法:选择常规病理学检查手术切缘为阴性但术后肿瘤局部复发的34例喉癌为复发组,选年龄、性别、临床分型、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等与复发组相匹配,且随诊至少5年以上无局部复发喉癌36例为无复发组.免疫组化法检测2组手术切缘p53和c-myc基因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喉癌组织中p53和c-myc基因蛋白表达阳性率在复发组和无复发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手术切缘中p53蛋白表达阳性率复发组明显高于无复发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c-myc基因蛋白在2组之间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喉癌手术切缘中p53蛋白表达与术后局部复发明显相关,可预测喉癌术后局部复发高危患者及指导术后辅助治疗.
作者:秦兆冰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有效治疗手段.方法:对173例分化型腺癌的回顾性分析,研究病程、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分级以及治疗方法的选择.结果:分化型甲状腺癌占甲状腺癌总数的83.3%(173/208),其中T0、Ⅰ期占8.1%(14/173),Ⅱ期占41.0%(71/173),Ⅲ期占50.9%(88/173).共行颈淋巴结清除手术77例,其中Ⅱ期11例,均未查见转移淋巴结;Ⅲ期66例,淋巴结转移率100%.随访5年以上者占52.6%(91/173),5年复发率为7.7%(7/91).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加内分泌治疗效果较好,放疗及化疗效果较差.Ⅰ、Ⅱ期病例可行患侧腺叶加峡部切除,Ⅲ期病例需加做改良式颈淋巴结清除术.
作者:顾禾;郭源;付荣湛;张丽丽;于学智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为了观察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对晚期老年消化道恶性肿瘤的临床意义,我们选择86例年龄60岁以上,已确诊为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结果化疗疗效与一般人群相近,骨髓毒性以及消化道反应均低,一般情况改善明显.研究结果提示,艾迪注射液配合化疗对老年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可增加化疗效果,减轻化疗毒性,改善生存质量.
作者:尹莉;方永鹏;孙晓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胆囊癌组织中nm23-H1和p16基因蛋白表达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2例胆囊癌组织中nm23-H1和p16蛋白的表达,并与良性胆囊组织作对比研究.结果:42例胆囊癌组织中nm23-H1和p1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5%、47.6%,均明显低于胆囊良性组织,且其表达水平与肿瘤的临床病理分期、转移及预后有密切关系.结论:检测nm23-H1和p16蛋白表达水平可以作为判断胆囊癌转移和预后的指标.
作者:史朝晖;孙现军;常新忠;王旭辉;姜希宏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为进一步研究康莱特与化疗联合应用治疗胃癌的疗效,对入选的114例均已经过手术治疗且经病理学确诊的患者,随机分组为实验组57例,即化疗联合康莱特的应用;对照组57例,单纯应用化疗.化疗方案为FAM.参照WHO制定的实体瘤疗效标准,试验组CR为50.88%,PR为35.88%;对照组CR为36.84%,PR为31.58%.总的有效率实验组87%;对照组6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作者:姜祖光;史周印;张德燕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了解手术治疗恶性肿瘤的病种分布,旨在为肿瘤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6年间共手术患者10 193例,男女比例1.02:1.有职业登记农民居第1位,占64.5%,按山东省17市统计恶性肿瘤地区分布顺位前3位的手术恶性肿瘤地区依次为济南市、聊城市、济宁市(32.2%、7.3%、6.1%).前3位手术恶性肿瘤依次为食管恶性肿瘤、女性乳腺恶性肿瘤、甲状腺恶性肿瘤(20.8%、18.4%、9.5%).应加强对贫困地区、边远地区、重点地区肿瘤普查工作,采取各种有效方法进行大力宣传,加强肿瘤的早期症状和危险因素的宣传教育,增强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提高早期就诊率,提高生存质量、减少痛苦.
作者:杨伟;杨靖;杨长生;李庆云;李青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一定浓度的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作用不同时间对食管癌细胞核DNA损伤作用的特征性规律.方法:以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SNP)作为NO的体外供体,以食管癌细胞系EC109作为细胞模型,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法检测一定浓度的SNP作用不同时间后,食管癌细胞核DNA被损伤的情况.结果:SNP的浓度无论是250μmol/L还是500μmol/L,随着对食管癌细胞作用时间的延长,彗星状细胞核所占的百分率均越来越高,经x2检验总得来看各组间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食管癌细胞彗星状细胞核生成的百分率与SNP的作用时间之间显著相关.结论:NO对食管癌细胞核DNA的损伤作用具有明显的作用时间依赖性特征,总体规律是,在浓度一定的条件下,NO对细胞作用的时间越长,细胞核DNA所遭受的损伤越重.
作者:李恩民;杨帆;陈爱云;吴健谊;温博贵;黄革;许丽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纵隔肿瘤种类繁多,鉴别肿瘤为原发性或继发性、良性或恶性,对制定治疗方案极为重要,作者综述了常见原发恶性纵隔肿瘤的常规诊断方法及纵隔镜检查、纵隔穿刺活检的临床价值,介绍了常见原发性恶性纵隔肿瘤外科处理以及放疗、化疗的临床应用.
作者:王国范;张百江;杨瑞森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对大肠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力求寻找大肠癌发病的相关因素.方法:运用1:1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269例大肠癌的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其数据分别用EPI软件及SAS软件处理.结果:分析结果显示肠道既往病史、鱼肉和蛋类高蛋白食品摄入过多为大肠癌的相关危险因素;而足量蔬菜摄入则为大肠癌的相关保护因素.单因素分析结果还显示大便情况异常、蔬菜烹调过熟、精神创伤史、消化道用药史可能与大肠癌有关联.肿瘤家族史、吸烟、饮酒、饮茶、水果、奶制品、肥肉以及油炸食品摄入与大肠癌的发病未显示统计学联系或关联强度不大.结论:本研究显示通过降低肠道疾病发生、减少高蛋白食物摄入和多食新鲜蔬菜有助于预防大肠癌的发生.
作者:张振亚;赵泽贞;马志强;李春仲 刊期: 2002年第06期
选择我院1995年1月~2001年1月诊治的28例因体质差、不能接受正规放化疗的恶性胸膜炎患者,采用微创置管引流双途径给康莱特治疗,创伤小、疗效好,副作用轻微,报告如下.
作者:奎宏;徐秀华;太祥;李海斌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回顾分析1979年1月~2000年12月手术大出血病例51例临床资料.出血部位及平均失血量:术野渗血4例,量1 000 mL;动脉或大静脉损伤9例,量1 878 mL;静脉丛损伤38例,量1 218 mL.妇瘤手术大出血与术者的经验有密切关系,严格系统妇科肿瘤医师培训是预防和减少手术大出血的有效措施,官颈癌较其他病种手术大出血的危险性高,盆腔炎症、年迈、肥胖、麻醉不佳等都是导致手术大出血的诱因,大出血的发生部位以宫旁静脉丛损伤为常见,以大血管损伤、腹壁下动脉根部撕脱,绒癌宫旁静脉丛出血为凶险,要尽量避免这类情况出现.大出血的处理为压迫、钳夹、缝扎,根据不同部位,分别对待.
作者:廖革望;史彩霞;崔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采用自身对照方法,对68例恶性肿瘤患者以顺铂为主联合化疗,第1、第2周期分别使用胃复安、盐酸格拉司琼胶囊(欧普定),比较两组控制恶心呕吐反应的效果.两药止吐有效率分别为47.06%及83.82%,其止吐效果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两药毒副反应均较轻.欧普定为一高效、经济、安全的化疗止吐药.
作者:陆军;钱开军;王军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检测泰兴地区枯水期和丰水期不同水体的致突变性,并研究其与当地胃、食管和肝癌发生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蚕豆根尖微核试验和慧星实验方法,检测泰兴市枯水期97份和丰水期101份水样的致突变性.结果:水体致突变性呈塘水>河水>井水的规律;相同地区水体的致突变性在枯水期比丰水期强;枯水期河水和塘水诱发的微核效应与当地肝癌、胃癌和食管癌发病率有高度的正相关,而丰水期仅塘水微核效应与胃癌发病率有正相关;诱发微核率较高的井水、河水和沟塘水对人淋巴细胞都具有致突变性,其中尤以河水为甚.结论:上述结果提示水源污染与肿瘤的高发可能存在着病因学联系.
作者:丁建华;臧宇;吴建中;李苏平;周建农;高长明;苏平;刘燕婷;周学富;王如鸿;丁保国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通过检测血清CA125水平,探讨其在判定子宫内膜癌期别、肌层浸润程度及淋巴结转移和术后监测复发的价值.方法:用微粒子酶免分析法检测163例(术前或术后或复发后)子宫内膜癌患者的血清CA125水平.结果:Ⅲ、Ⅳ期子宫内膜癌患者CA125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P<0.01),有深肌层受侵的患者CA125水平明显高于浅肌层或无肌层受侵的患者(P<0.01),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CA125水平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P<0.01),复发有病灶的患者CA125明显高于无复发的患者(P<0.01).结论:检测血清CA125值,对早期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无价值,对晚期子宫内膜癌的诊断、肌层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及监测术后复发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杨悦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恶性心包积液经皮心包腔置管,缓慢放出积液后注射康莱特+胞必佳.3例患者2周心包腔内注射药物3次,2例注射2次,心包积液完全控制,未出现心包腔内感染.
作者:王顺金;刘安文 刊期: 200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