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一氧化氮作用不同时间对食管癌细胞核DNA的损伤作用

李恩民;杨帆;陈爱云;吴健谊;温博贵;黄革;许丽艳

关键词:食管肿瘤, 肿瘤细胞, 培养的, DNA损伤, 硝普钠/药理学,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供体, 电泳, 琼脂凝胶
摘要:目的:研究一定浓度的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作用不同时间对食管癌细胞核DNA损伤作用的特征性规律.方法:以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SNP)作为NO的体外供体,以食管癌细胞系EC109作为细胞模型,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法检测一定浓度的SNP作用不同时间后,食管癌细胞核DNA被损伤的情况.结果:SNP的浓度无论是250μmol/L还是500μmol/L,随着对食管癌细胞作用时间的延长,彗星状细胞核所占的百分率均越来越高,经x2检验总得来看各组间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食管癌细胞彗星状细胞核生成的百分率与SNP的作用时间之间显著相关.结论:NO对食管癌细胞核DNA的损伤作用具有明显的作用时间依赖性特征,总体规律是,在浓度一定的条件下,NO对细胞作用的时间越长,细胞核DNA所遭受的损伤越重.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相关文献
  • 盐酸格拉司琼胶囊预防顺铂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疗效观察

    采用自身对照方法,对68例恶性肿瘤患者以顺铂为主联合化疗,第1、第2周期分别使用胃复安、盐酸格拉司琼胶囊(欧普定),比较两组控制恶心呕吐反应的效果.两药止吐有效率分别为47.06%及83.82%,其止吐效果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两药毒副反应均较轻.欧普定为一高效、经济、安全的化疗止吐药.

    作者:陆军;钱开军;王军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肺癌62例的疗效观察

    为比较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与单纯化疗治疗中晚期肺癌的疗效与毒性,对观察组32例以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对照组30例单纯应用化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34.37%,病变进展率为15.62%;对照组有效率为23.33%,病变进展率40%,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病变进展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生活质量明显提高(P<0.05).治疗中毒副反应明显减少(P<0.05),差异有显著性.初步研究结果提示,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肺癌对稳定病情,提高生存质量,降低化疗毒副反应作用肯定.

    作者:赵海芹;闵令娥;门雪琳;庄业韶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胃癌转移的免疫分子和基因研究进展

    近年来肿瘤免疫学的研究发展较快.综述了有关胃癌浸润转移的免疫分子和基因的研究现状,提出了新的免疫学诊断指标在预测肿瘤转移方面的应用,以及多项指标联合检测的可能性.

    作者:袭燕;段瑞生;宋伟;王建文;张瑞兰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沙培林治疗36例恶性胸腔积液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沙培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经B超定位并行胸穿抽取胸腔积液,2周内隔日1次注入不同剂量的沙培林.结果:36例患者有效率91.7%,中位缓解期8.5个月,中位生存期11个月.主要毒副反应为不同程度发热.结论:沙培林能有效治疗恶性胸腔积液.

    作者:王彦英;张莉莉;高广志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微创置管引流双途径给康莱特治疗恶性胸膜炎

    选择我院1995年1月~2001年1月诊治的28例因体质差、不能接受正规放化疗的恶性胸膜炎患者,采用微创置管引流双途径给康莱特治疗,创伤小、疗效好,副作用轻微,报告如下.

    作者:奎宏;徐秀华;太祥;李海斌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胆囊癌组织中nm23-H1和p16蛋白表达的意义

    目的:探讨胆囊癌组织中nm23-H1和p16基因蛋白表达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2例胆囊癌组织中nm23-H1和p16蛋白的表达,并与良性胆囊组织作对比研究.结果:42例胆囊癌组织中nm23-H1和p1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5%、47.6%,均明显低于胆囊良性组织,且其表达水平与肿瘤的临床病理分期、转移及预后有密切关系.结论:检测nm23-H1和p16蛋白表达水平可以作为判断胆囊癌转移和预后的指标.

    作者:史朝晖;孙现军;常新忠;王旭辉;姜希宏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喉癌手术切缘p53和c-myc基因蛋白表达与局部复发的关系

    目的:检测p53和c-myc基因蛋白在喉癌手术切缘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肿瘤局部复发的关系.方法:选择常规病理学检查手术切缘为阴性但术后肿瘤局部复发的34例喉癌为复发组,选年龄、性别、临床分型、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等与复发组相匹配,且随诊至少5年以上无局部复发喉癌36例为无复发组.免疫组化法检测2组手术切缘p53和c-myc基因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喉癌组织中p53和c-myc基因蛋白表达阳性率在复发组和无复发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手术切缘中p53蛋白表达阳性率复发组明显高于无复发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c-myc基因蛋白在2组之间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喉癌手术切缘中p53蛋白表达与术后局部复发明显相关,可预测喉癌术后局部复发高危患者及指导术后辅助治疗.

    作者:秦兆冰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艾迪注射液在老年晚期消化道肿瘤中的疗效观察

    为了观察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对晚期老年消化道恶性肿瘤的临床意义,我们选择86例年龄60岁以上,已确诊为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结果化疗疗效与一般人群相近,骨髓毒性以及消化道反应均低,一般情况改善明显.研究结果提示,艾迪注射液配合化疗对老年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可增加化疗效果,减轻化疗毒性,改善生存质量.

    作者:尹莉;方永鹏;孙晓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外科手术在治疗病变局限期小细胞肺癌中的地位

    近年对外科手术在治疗局限期小细胞肺癌中的地位有了重新的认识.现有资料认为采用综合治疗力争根治性切除是使患者长期存活的重要治疗模式.化、放疗仍是小细胞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手术应掌握适应证.总的策略是在术前诱导化疗的基础上手术,辅以必须的术后化疗.手术能够完全切除的,术后应进行预防性颅脑照射.对于术中发现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建议术后纵隔放疗.

    作者:贾宁;张力;李龙芸;李单青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多发性骨转移癌止痛方法效果比较分析

    目的:分析不同治疗方法对骨转移癌缓解骨痛,改善生活质量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45例多发性骨转移癌患者用局部放疗,内照射治疗(153Sm-EDTMP),阿可达(帕米膦酸二钠)治疗,化疗等不同治疗方法,并分组观察治疗后疼痛缓解及生活质量的改善.结果:153Sm加止痛性放疗组疗效好,有效率达95.8%.同化疗加外照射组及化疗加153Sm组比较有统计意义,(P<0.001).综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8.0%,高于单一治疗组(P<0.005).在外照射组与外照射加153Sm组毒性反应比较组,后者的血液毒性反应稍大,但经统计学处理无意义.结论:根据患者病灶及全身情况,放射性核素153Sm,加局部止痛性放疗等综合治疗,是多发性骨转移癌安全、有效、经济的治疗方案.

    作者:王文玲;董洪敏;文小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泰兴市枯、丰水期不同水体致突变性与胃、食管和肝癌高发的关系

    目的:检测泰兴地区枯水期和丰水期不同水体的致突变性,并研究其与当地胃、食管和肝癌发生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蚕豆根尖微核试验和慧星实验方法,检测泰兴市枯水期97份和丰水期101份水样的致突变性.结果:水体致突变性呈塘水>河水>井水的规律;相同地区水体的致突变性在枯水期比丰水期强;枯水期河水和塘水诱发的微核效应与当地肝癌、胃癌和食管癌发病率有高度的正相关,而丰水期仅塘水微核效应与胃癌发病率有正相关;诱发微核率较高的井水、河水和沟塘水对人淋巴细胞都具有致突变性,其中尤以河水为甚.结论:上述结果提示水源污染与肿瘤的高发可能存在着病因学联系.

    作者:丁建华;臧宇;吴建中;李苏平;周建农;高长明;苏平;刘燕婷;周学富;王如鸿;丁保国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异体睑板行眼睑全层缺损修复的临床观察

    12例眼睑恶性肿瘤患者术中采用保存异体睑板作为睑板替代物修复全层眼睑缺损,均无肿瘤复发、上睑下垂、眼睑内外翻,仅2例局部发生倒睫,成功率100%.结果提示异体睑板是较理想的睑板替代物,是眼睑缺损修复的良好方法.

    作者:王树真;徐则林;耿燕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173例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有效治疗手段.方法:对173例分化型腺癌的回顾性分析,研究病程、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分级以及治疗方法的选择.结果:分化型甲状腺癌占甲状腺癌总数的83.3%(173/208),其中T0、Ⅰ期占8.1%(14/173),Ⅱ期占41.0%(71/173),Ⅲ期占50.9%(88/173).共行颈淋巴结清除手术77例,其中Ⅱ期11例,均未查见转移淋巴结;Ⅲ期66例,淋巴结转移率100%.随访5年以上者占52.6%(91/173),5年复发率为7.7%(7/91).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加内分泌治疗效果较好,放疗及化疗效果较差.Ⅰ、Ⅱ期病例可行患侧腺叶加峡部切除,Ⅲ期病例需加做改良式颈淋巴结清除术.

    作者:顾禾;郭源;付荣湛;张丽丽;于学智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1996~2001年山东省肿瘤医院手术治疗恶性肿瘤病种分布

    了解手术治疗恶性肿瘤的病种分布,旨在为肿瘤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6年间共手术患者10 193例,男女比例1.02:1.有职业登记农民居第1位,占64.5%,按山东省17市统计恶性肿瘤地区分布顺位前3位的手术恶性肿瘤地区依次为济南市、聊城市、济宁市(32.2%、7.3%、6.1%).前3位手术恶性肿瘤依次为食管恶性肿瘤、女性乳腺恶性肿瘤、甲状腺恶性肿瘤(20.8%、18.4%、9.5%).应加强对贫困地区、边远地区、重点地区肿瘤普查工作,采取各种有效方法进行大力宣传,加强肿瘤的早期症状和危险因素的宣传教育,增强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提高早期就诊率,提高生存质量、减少痛苦.

    作者:杨伟;杨靖;杨长生;李庆云;李青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宫颈癌细胞凋亡和增殖与预后的探讨

    目的:探讨宫颈癌细胞凋亡、增殖与宫颈癌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利用TUNEL法和HE染色检测50例宫颈癌组织(鳞癌、腺癌各25例)的细胞凋亡指数(AI)和核分裂指数(MI).结果:腺癌的AI、MI明显高于鳞癌(P<0.05),但AI/MI指数比值两者差异有显著性.随着宫颈癌恶性级别增高、肿瘤体积的增大,AI、MI水平增高.AI与MI之间及AI/MI的比值与宫颈癌5年生存率之间有强的正相关性.结论:宫颈癌细胞凋亡和增殖水平的增高与宫颈癌的恶化进展有关,同时检测AI、MI更有助于宫颈癌预后评价.

    作者:王平;路平;郑全庆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尿多胺、尿红及尿紫检验对肿瘤诊断价值的研究

    目的:研究肿瘤临床诊断指标尿多胺、尿红、尿紫的可行性.方法:尿多胺采用HPLC法测定,尿红、尿紫采用化学法测定.结果:肿瘤患者尿标本中腐胺的浓度为2.5~42.4 μg/mg肌酐,精眯为0.8~40.2 μg/mg肌酐,精胺为0.5~11.4 μg/mg肌酐,肿瘤患者尿样尿红实验阳性率为82.0%,尿紫实验阳性率为46.0%.结论:腐胺、精脒、精胺可作为肿瘤临床诊断指标;尿红实验仅适用于肿瘤患者的临床筛选和大面积人群普查,不能用于临床确诊;而尿紫实验则不适用于肿瘤的诊断或普查.

    作者:邵华;张宪党;程虎;黄海南;韩金祥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支气管动脉灌注加外照射治疗中晚期肺癌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同时应用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和外放射治疗两种治疗方法治疗中晚期肺癌的疗效.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药物:顺铂60 mg/m2,阿霉素40 mg/m2,丝裂霉素6 mg/m2或5-FU 750 mg/m2.每3~4周灌注1次,3~4次为1个疗程.放疗于灌注后10~15 d进行.放射源为60Co,所有病例均为对穿照射.剂量DT2 Gy/次,5次/周,总量DT50~60 Gy/25~30次,共5~6周.结果CR 8例(22.2%),PR 23例(63.6%),S 3例(8.6%),P 2例(5.65%).总有效率CR+PR为(85.6%),2年生存率27.8%.结论:支气管动脉灌注加外放射治疗肺癌有协同作用,是目前治疗中晚期肺癌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于轩;孙晶华;王允贞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调查

    目的:了解肿瘤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及漏报率,分析发生医院感染及漏报的原因,以便加强监控.方法:查阅1997~2001年住院病例22 617份,逐份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5年中总出院人数22 617份,发生院内感染974例次,感染率为4.13%.各感染部位发生率以呼吸道为高,占47.13%,其次为切口感染,占15.30%.各月份感染率以1月份为高,占5.06%.漏报率1997年为高达70.85%,2001年为低7.19%.结论:合理应用抗生素,减少各种侵袭性操作,提高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重要性的认识.

    作者:陈正勤;董秀静;刘美芹;廖湘鲁;宋现让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经皮心包腔置管治疗恶性心包积液

    恶性心包积液经皮心包腔置管,缓慢放出积液后注射康莱特+胞必佳.3例患者2周心包腔内注射药物3次,2例注射2次,心包积液完全控制,未出现心包腔内感染.

    作者:王顺金;刘安文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康莱特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胃癌的疗效观察

    为进一步研究康莱特与化疗联合应用治疗胃癌的疗效,对入选的114例均已经过手术治疗且经病理学确诊的患者,随机分组为实验组57例,即化疗联合康莱特的应用;对照组57例,单纯应用化疗.化疗方案为FAM.参照WHO制定的实体瘤疗效标准,试验组CR为50.88%,PR为35.88%;对照组CR为36.84%,PR为31.58%.总的有效率实验组87%;对照组6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作者:姜祖光;史周印;张德燕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主管:齐鲁肿瘤杂志;肿瘤防治杂志;当代肿瘤学杂志

主办: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