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沙培林治疗36例恶性胸腔积液临床疗效观察

王彦英;张莉莉;高广志

关键词:沙培林/治疗应用, 胸腔积液, 恶性/药物疗法
摘要:目的:观察沙培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经B超定位并行胸穿抽取胸腔积液,2周内隔日1次注入不同剂量的沙培林.结果:36例患者有效率91.7%,中位缓解期8.5个月,中位生存期11个月.主要毒副反应为不同程度发热.结论:沙培林能有效治疗恶性胸腔积液.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相关文献
  • 多发性骨转移癌止痛方法效果比较分析

    目的:分析不同治疗方法对骨转移癌缓解骨痛,改善生活质量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45例多发性骨转移癌患者用局部放疗,内照射治疗(153Sm-EDTMP),阿可达(帕米膦酸二钠)治疗,化疗等不同治疗方法,并分组观察治疗后疼痛缓解及生活质量的改善.结果:153Sm加止痛性放疗组疗效好,有效率达95.8%.同化疗加外照射组及化疗加153Sm组比较有统计意义,(P<0.001).综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8.0%,高于单一治疗组(P<0.005).在外照射组与外照射加153Sm组毒性反应比较组,后者的血液毒性反应稍大,但经统计学处理无意义.结论:根据患者病灶及全身情况,放射性核素153Sm,加局部止痛性放疗等综合治疗,是多发性骨转移癌安全、有效、经济的治疗方案.

    作者:王文玲;董洪敏;文小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调查

    目的:了解肿瘤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及漏报率,分析发生医院感染及漏报的原因,以便加强监控.方法:查阅1997~2001年住院病例22 617份,逐份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5年中总出院人数22 617份,发生院内感染974例次,感染率为4.13%.各感染部位发生率以呼吸道为高,占47.13%,其次为切口感染,占15.30%.各月份感染率以1月份为高,占5.06%.漏报率1997年为高达70.85%,2001年为低7.19%.结论:合理应用抗生素,减少各种侵袭性操作,提高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重要性的认识.

    作者:陈正勤;董秀静;刘美芹;廖湘鲁;宋现让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康莱特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胃癌的疗效观察

    为进一步研究康莱特与化疗联合应用治疗胃癌的疗效,对入选的114例均已经过手术治疗且经病理学确诊的患者,随机分组为实验组57例,即化疗联合康莱特的应用;对照组57例,单纯应用化疗.化疗方案为FAM.参照WHO制定的实体瘤疗效标准,试验组CR为50.88%,PR为35.88%;对照组CR为36.84%,PR为31.58%.总的有效率实验组87%;对照组6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作者:姜祖光;史周印;张德燕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立体定向X射线全身治疗系统物理精度测试分析

    目的:检测立体定向X射线全身治疗系统的物理精度.方法:通过用胶片和电离室测量法,测量出立体定向X射线全身治疗系统综合定位精度及X-TPS单靶点规划剂量误差.结果:综合定位误差1.91mm,单靶点剂量规划误差小于1%.结论:立体定向X射线全身治疗系统的物理精度符合临床要求.

    作者:尹勇;李建彬;韩廷芒;卢洁;王亚彬;刘同海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经胎盘诱发大鼠脑肿瘤不同阶段p53表达的研究

    目的:利用亚硝基乙基脲(ENU)经胎盘诱发大鼠脑肿瘤的模型,对肿瘤发生前、后各个阶段的p53基因的变化进行连续地观察和研究.方法:①取孕17 d大鼠,腹腔注射NEU(80 mg/kg)建立子代鼠脑肿瘤模型;②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子代鼠60 d、90 d、120 d和150 d鼠脑p53蛋白表达进行观察.结果:子代鼠出生后60d、90 d、120 d和150 d,特别是60 d和90 d组,异常p53蛋白的表达增加,肿瘤内与瘤周组织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异常p53蛋白的表达存在于肿瘤发生前、发生早期及发生后各阶段,进一步说明p53基因突变及其表达产物功能缺乏是脑胶质瘤起源的重要原因.p53基因的功能失常仅可能是导致基因链活动紊乱的因素之一,而肿瘤的形成还可能需要其他因素点燃.成年期的生命特点值得注意.

    作者:张晓华;张彦芳;尤玉才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羟基喜树碱联合顺铂治疗中晚期肺癌疗效观察

    比较羟基喜树碱(HCPT)吸入和顺铂(DDP)静脉滴入(观察组)与EP方案(对照组)对中晚期肺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观察组31例患者HCPT 10 mg、生理盐水14 mL、地塞米松2.5 mg、庆大霉素4万U雾化吸入,1次/d,连用10 d,DDP 40 mg/m2,静脉滴入,d1~d3;对照组31例采用EP方案化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CR+PR)为58%,高于对照组(CR+PR)32.2%,毒副反应观察组也低于对照组.研究结果提示,HCPT和DDP静脉滴入治疗中晚期肺癌有效且安全.

    作者:任刚;魏丽;谭国柱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34例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治疗体会

    回顾性总结了食管癌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的治疗经验.其要点包括:术前常规查血糖,术后用末梢血糖检测仪监测血糖,尿糖试纸监测尿糖,应用胰岛素调整血糖,给予充足的热量,预防酸碱平衡失调及电解质紊乱.采取妥善的处理方法可减少食管癌的术后并发症.

    作者:孔冰;陈玮;孔明;孙鹏;王传琦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临床肿瘤学中CT的应用

    综述了目前肿瘤临床中CT特别是螺旋CT的应用,包括常用的扫描方法、肿瘤大小的测量、分期及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于甬华;罗立民;于金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沙培林治疗36例恶性胸腔积液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沙培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经B超定位并行胸穿抽取胸腔积液,2周内隔日1次注入不同剂量的沙培林.结果:36例患者有效率91.7%,中位缓解期8.5个月,中位生存期11个月.主要毒副反应为不同程度发热.结论:沙培林能有效治疗恶性胸腔积液.

    作者:王彦英;张莉莉;高广志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血清CA125对子宫内膜癌分期及预后的价值

    目的:通过检测血清CA125水平,探讨其在判定子宫内膜癌期别、肌层浸润程度及淋巴结转移和术后监测复发的价值.方法:用微粒子酶免分析法检测163例(术前或术后或复发后)子宫内膜癌患者的血清CA125水平.结果:Ⅲ、Ⅳ期子宫内膜癌患者CA125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P<0.01),有深肌层受侵的患者CA125水平明显高于浅肌层或无肌层受侵的患者(P<0.01),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CA125水平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P<0.01),复发有病灶的患者CA125明显高于无复发的患者(P<0.01).结论:检测血清CA125值,对早期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无价值,对晚期子宫内膜癌的诊断、肌层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及监测术后复发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杨悦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β-七叶皂苷钠在鼻咽癌放疗患者中的应用

    将60例鼻咽癌放疗患者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在放疗后期加用β-七叶苷20 mg,1次/d,连用7~10 d;对照组加用地塞米松10 mg,1次/d,连用5 d.结果显示:①急性放疗反应(Ⅲ~Ⅳ级):研究组为50%,对照组为36.67%;②放疗后3~4个月复查时Ⅰ~Ⅱ度颜面部水肿:研究组为76.67%,对照组为43.33%,P<0.05.初步研究结果提示,β-七叶皂苷钠急性抗炎效果与地塞米松相似,对减轻放疗后颜面部水肿有显著作用.

    作者:李志琳;贺成莲;陈小玲;程平;文浩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肺癌62例的疗效观察

    为比较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与单纯化疗治疗中晚期肺癌的疗效与毒性,对观察组32例以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对照组30例单纯应用化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34.37%,病变进展率为15.62%;对照组有效率为23.33%,病变进展率40%,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病变进展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生活质量明显提高(P<0.05).治疗中毒副反应明显减少(P<0.05),差异有显著性.初步研究结果提示,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肺癌对稳定病情,提高生存质量,降低化疗毒副反应作用肯定.

    作者:赵海芹;闵令娥;门雪琳;庄业韶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膀胱癌细胞-基底膜粘附力与肿瘤浸润转移关系初步研究

    目的:分离高浸润转移能力的膀胱癌细胞亚系,探讨肿瘤细胞浸润能力与细胞粘附力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体内和体外两种方法,分离出具有高浸润转移能力的细胞亚系,并用微管吸吮系统直接测定细胞与人工基底膜间的粘附力.结果:成功从T24细胞系中分离出具有高淋巴结转移能力的细胞亚系Ts3L,发现肿瘤细胞与基底膜间的粘附力随浸润转移能力增高而逐渐降低.结论:高浸润转移能力细胞与基底膜粘附力减小,故更容易脱离基底膜形成转移.

    作者:潘进洪;金锡御;宋波;熊恩庆;方强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173例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有效治疗手段.方法:对173例分化型腺癌的回顾性分析,研究病程、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分级以及治疗方法的选择.结果:分化型甲状腺癌占甲状腺癌总数的83.3%(173/208),其中T0、Ⅰ期占8.1%(14/173),Ⅱ期占41.0%(71/173),Ⅲ期占50.9%(88/173).共行颈淋巴结清除手术77例,其中Ⅱ期11例,均未查见转移淋巴结;Ⅲ期66例,淋巴结转移率100%.随访5年以上者占52.6%(91/173),5年复发率为7.7%(7/91).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加内分泌治疗效果较好,放疗及化疗效果较差.Ⅰ、Ⅱ期病例可行患侧腺叶加峡部切除,Ⅲ期病例需加做改良式颈淋巴结清除术.

    作者:顾禾;郭源;付荣湛;张丽丽;于学智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269例大肠癌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通过对大肠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力求寻找大肠癌发病的相关因素.方法:运用1:1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269例大肠癌的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其数据分别用EPI软件及SAS软件处理.结果:分析结果显示肠道既往病史、鱼肉和蛋类高蛋白食品摄入过多为大肠癌的相关危险因素;而足量蔬菜摄入则为大肠癌的相关保护因素.单因素分析结果还显示大便情况异常、蔬菜烹调过熟、精神创伤史、消化道用药史可能与大肠癌有关联.肿瘤家族史、吸烟、饮酒、饮茶、水果、奶制品、肥肉以及油炸食品摄入与大肠癌的发病未显示统计学联系或关联强度不大.结论:本研究显示通过降低肠道疾病发生、减少高蛋白食物摄入和多食新鲜蔬菜有助于预防大肠癌的发生.

    作者:张振亚;赵泽贞;马志强;李春仲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胃癌转移的免疫分子和基因研究进展

    近年来肿瘤免疫学的研究发展较快.综述了有关胃癌浸润转移的免疫分子和基因的研究现状,提出了新的免疫学诊断指标在预测肿瘤转移方面的应用,以及多项指标联合检测的可能性.

    作者:袭燕;段瑞生;宋伟;王建文;张瑞兰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微创置管引流双途径给康莱特治疗恶性胸膜炎

    选择我院1995年1月~2001年1月诊治的28例因体质差、不能接受正规放化疗的恶性胸膜炎患者,采用微创置管引流双途径给康莱特治疗,创伤小、疗效好,副作用轻微,报告如下.

    作者:奎宏;徐秀华;太祥;李海斌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康莱特注射液联合顺铂和阿霉素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观察

    将1997年5月~2001年6月收治的26例恶性胸腔积液的患者分为2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采用随机分组法.一组为治疗组:顺铂(DDP)+阿霉素(ADM)+康莱特(KLT)组;另一组为对照组:顺铂+阿霉素.治疗组CR 8例(66.7%),PR 3例(25%),NR 1例(8.3%),CR+PR为91.7%;对照组CR为4例(28.6%),PR为8例(57.1%),NR为2例(14.3%),CR+PR为85.7%.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CR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三药联合配合良好的护理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可达到增效、减毒之功效,并能有效的预防各种并发症,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达到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命的目的.

    作者:赵晓红;张兰;崔显美;白雪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脑瘤消胶囊对60Co照射增效减毒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脑瘤消胶囊与60Co合用时的增效减毒作用.方法:以荷S180瘤小鼠为模型,分别测定其抑瘤率、血象变化、免疫功能和肝、肾功能.结果:脑瘤消胶囊对60Co照射具有增效作用,其抑瘤率为49.79%,并能减轻60Co引起的WBC、RBC下降,增加免疫器官重量,恢复肝、肾功能.结论:脑瘤消胶囊与60Co照射合用,可明显增加其抗癌作用并降低其毒性.

    作者:曹舫;廖子君;商子周;袁秉祥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肝节段动脉栓塞治疗肝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肝节段动脉栓塞化疗治疗肝癌的疗效.方法:将1996年1月~1999年10月232例肝癌患者根据栓塞方式不同分为2组,其中行肝节段动脉栓塞化疗68例,行常规栓塞化疗164例,对2组治疗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节段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6.8%、61.8%和48.5%;常规组则相应为67.1%、42.1%和26.2%,节段组远期生存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1).肝功能损害程度节段组明显较常规组轻(P<0.01).结论:肝节段动脉栓塞化疗对肝功能损害轻,远期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栓塞化疗.

    作者:姜桂生;陈启;李学华;王力;杨风辉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主管:齐鲁肿瘤杂志;肿瘤防治杂志;当代肿瘤学杂志

主办: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