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威;汤华战;毕耜宝
1病例报告患者男,44岁.因咳嗽、咯血、胸痛1周,于1999年12月在某医院门诊,体检提示:肥胖体型,神清皮肤无黄疸、皮疹及皮下结节,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不肿大,胸廓无畸形,两侧对称,呼吸音稍粗,无湿啰音、心率92/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无杂音,腹部隆起,未见肠型及腹壁静脉曲张,腹软,无压痛,肝脾未触及,移动性浊音(-).
作者:李平;王雅洁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有效治疗手段.方法:对173例分化型腺癌的回顾性分析,研究病程、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分级以及治疗方法的选择.结果:分化型甲状腺癌占甲状腺癌总数的83.3%(173/208),其中T0、Ⅰ期占8.1%(14/173),Ⅱ期占41.0%(71/173),Ⅲ期占50.9%(88/173).共行颈淋巴结清除手术77例,其中Ⅱ期11例,均未查见转移淋巴结;Ⅲ期66例,淋巴结转移率100%.随访5年以上者占52.6%(91/173),5年复发率为7.7%(7/91).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加内分泌治疗效果较好,放疗及化疗效果较差.Ⅰ、Ⅱ期病例可行患侧腺叶加峡部切除,Ⅲ期病例需加做改良式颈淋巴结清除术.
作者:顾禾;郭源;付荣湛;张丽丽;于学智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纵隔肿瘤种类繁多,鉴别肿瘤为原发性或继发性、良性或恶性,对制定治疗方案极为重要,作者综述了常见原发恶性纵隔肿瘤的常规诊断方法及纵隔镜检查、纵隔穿刺活检的临床价值,介绍了常见原发性恶性纵隔肿瘤外科处理以及放疗、化疗的临床应用.
作者:王国范;张百江;杨瑞森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后程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对体部恶性肿瘤的治疗价值.方法:选择80例体部恶性肿瘤,包括原发癌63例,转移癌17例.先给予常规外照射DT40~50 Gy/4~5 W,休息7~10 d后,行后程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补量治疗,分次治疗方法为DT4~8 Gy/F,隔日1次,4~6次为1个疗程,平均补量为DT30 Gy(24~40 Gy).结果:治疗后3~6个月,CT及MRI复查示:63例原发癌中,55例肿瘤缩小或消失,占87%;17例转移癌中有14例肿块明显缩小,占82%.73例患者KPS评分有提高,占91%.全部病例均未出现明显放疗并发症.结论: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体部恶性肿瘤疗效肯定,后程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结合常规放疗对于改善患者预后是有益的.
作者:邹颖;彭勇;顾松;陈洪雷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观察长春瑞滨(NVB)联合顺铂(DDP)方案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22例转移性乳腺癌采用NVB 25mg/m2,d1、d8;DDP 35 mg/d1,d1~d3.CR 13例,PR11例,总有效率(CR+PR)75%.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静脉炎,采用深静脉给药可减轻静脉炎发生.NP方案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疗效较高.
作者:胡新生;顾禾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了解肿瘤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及漏报率,分析发生医院感染及漏报的原因,以便加强监控.方法:查阅1997~2001年住院病例22 617份,逐份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5年中总出院人数22 617份,发生院内感染974例次,感染率为4.13%.各感染部位发生率以呼吸道为高,占47.13%,其次为切口感染,占15.30%.各月份感染率以1月份为高,占5.06%.漏报率1997年为高达70.85%,2001年为低7.19%.结论:合理应用抗生素,减少各种侵袭性操作,提高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重要性的认识.
作者:陈正勤;董秀静;刘美芹;廖湘鲁;宋现让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恶性心包积液经皮心包腔置管,缓慢放出积液后注射康莱特+胞必佳.3例患者2周心包腔内注射药物3次,2例注射2次,心包积液完全控制,未出现心包腔内感染.
作者:王顺金;刘安文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在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特点.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1例直肠癌,5例直肠腺瘤患者的MVD.结果:MVD在5例直肠腺瘤中的平均值(32.20±5.59)明显低于31例直肠癌患者的平均值(82.74±30.41),P<0.05.31例直肠癌患者中MVD与其年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以及远处转移有关(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肿块外形、肿瘤的病理类型及分级无关.结论:直肠癌患者的MVD值与肿瘤的分期密切相关,可作为直肠癌的预后指标.肿瘤防治杂志,2002,9(6):599-600
作者:王京涛;何庆泗;许复郁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沙培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经B超定位并行胸穿抽取胸腔积液,2周内隔日1次注入不同剂量的沙培林.结果:36例患者有效率91.7%,中位缓解期8.5个月,中位生存期11个月.主要毒副反应为不同程度发热.结论:沙培林能有效治疗恶性胸腔积液.
作者:王彦英;张莉莉;高广志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心脏肿瘤在人群发生率很低,许多尸检研究显示心脏肿瘤发生率接近0.1%~0.3%,其中原发肿瘤发生率约为0.02%.心血管影像技术和外科技术的快速发展增加了心脏肿瘤早期诊治的机会.综述了心脏肿瘤在肿瘤分类、诊断和治疗方面的进展.
作者:黑飞龙;龙村 刊期: 2002年第06期
12例眼睑恶性肿瘤患者术中采用保存异体睑板作为睑板替代物修复全层眼睑缺损,均无肿瘤复发、上睑下垂、眼睑内外翻,仅2例局部发生倒睫,成功率100%.结果提示异体睑板是较理想的睑板替代物,是眼睑缺损修复的良好方法.
作者:王树真;徐则林;耿燕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脑瘤消胶囊与60Co合用时的增效减毒作用.方法:以荷S180瘤小鼠为模型,分别测定其抑瘤率、血象变化、免疫功能和肝、肾功能.结果:脑瘤消胶囊对60Co照射具有增效作用,其抑瘤率为49.79%,并能减轻60Co引起的WBC、RBC下降,增加免疫器官重量,恢复肝、肾功能.结论:脑瘤消胶囊与60Co照射合用,可明显增加其抗癌作用并降低其毒性.
作者:曹舫;廖子君;商子周;袁秉祥 刊期: 2002年第06期
1病例报告患者男性,64岁,因进行性吞咽困难2个月于2002年5月28日入院.查体未见阳性体征.腹部B超、腹部X线检查未发现异常.
作者:吕长城;卢艳;吕斌 刊期: 2002年第06期
选择我院1995年1月~2001年1月诊治的28例因体质差、不能接受正规放化疗的恶性胸膜炎患者,采用微创置管引流双途径给康莱特治疗,创伤小、疗效好,副作用轻微,报告如下.
作者:奎宏;徐秀华;太祥;李海斌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为比较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与单纯化疗治疗中晚期肺癌的疗效与毒性,对观察组32例以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对照组30例单纯应用化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34.37%,病变进展率为15.62%;对照组有效率为23.33%,病变进展率40%,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病变进展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生活质量明显提高(P<0.05).治疗中毒副反应明显减少(P<0.05),差异有显著性.初步研究结果提示,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肺癌对稳定病情,提高生存质量,降低化疗毒副反应作用肯定.
作者:赵海芹;闵令娥;门雪琳;庄业韶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报道用卡介苗(BCG)与丝裂霉素(MMC)联合膀胱内灌注46例,与单纯用BCG灌注35例和单纯用MMC灌注37例进行比较,3组随访时间为12~108个月.BCG-MMC组随访41例,1年复发率为4.9%,无瘤生存率为95.1%;5年复发率为26.8%,无瘤生存率73.2%.单纯BCG组随访31例,1年复发率9.7%,无瘤生存率90.3%;5年复发率为32.8%,无瘤生存率67.7%;单纯MMC组随访33例,1年复发率15.1%,无瘤生存率84.3%;5年复发率45.5%;无瘤生存率54.5%.结果表明BCG-MMC组疗效高于单纯BCG或MMC组,不但用药量小,而且副作用少.临床认为BCG-MMC组联合用药对预防膀胱肿瘤术后复发是比较理想的方案之一.
作者:高长洲;张建军;路跃玲;赵海燕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将1997年5月~2001年6月收治的26例恶性胸腔积液的患者分为2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采用随机分组法.一组为治疗组:顺铂(DDP)+阿霉素(ADM)+康莱特(KLT)组;另一组为对照组:顺铂+阿霉素.治疗组CR 8例(66.7%),PR 3例(25%),NR 1例(8.3%),CR+PR为91.7%;对照组CR为4例(28.6%),PR为8例(57.1%),NR为2例(14.3%),CR+PR为85.7%.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CR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三药联合配合良好的护理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可达到增效、减毒之功效,并能有效的预防各种并发症,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达到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命的目的.
作者:赵晓红;张兰;崔显美;白雪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回顾性总结了食管癌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的治疗经验.其要点包括:术前常规查血糖,术后用末梢血糖检测仪监测血糖,尿糖试纸监测尿糖,应用胰岛素调整血糖,给予充足的热量,预防酸碱平衡失调及电解质紊乱.采取妥善的处理方法可减少食管癌的术后并发症.
作者:孔冰;陈玮;孔明;孙鹏;王传琦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负性生活事件与细胞免疫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1998~2000年住本科治疗并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的乳腺癌患者115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115例,按同性别、同职业、文化程度相当、生活习惯相近、年龄相仿的原则分组比较.根据杨德森编制的生活事件量表(life eventscale LES),对家庭生活问题、工作学习问题、社交及其他问题进行对比调查,同时检测细胞免疫功能.结果:①乳腺癌组负性生活事件的总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而CD3(T细胞总数)明显降低(P<0.001).②乳腺癌腋淋巴结转移组与非转移组T细胞亚群无变化.③乳腺癌组随着负性生活事件分值的升高腋淋巴结转移数增多.④乳腺癌的不同组织学类型其细胞免疫指标不同(P<0.05).⑤不同年龄的乳腺癌其细胞免疫指标有差异.⑥乳腺癌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程度与负性生活事件、细胞免疫各组无差异.⑦良性组随着年龄的增大负性生活事件分值增多,细胞免疫指标下降.结论:乳腺癌的发生与负性生活事件关系密切;负性生活事件与机体的细胞免疫相关,并首次发现负性事件对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有影响;提出在研究乳腺癌的病因学方面,应重视负性情绪与人体内分泌、免疫功能以及肿瘤转移的关系,为乳腺癌防治提出新思路.
作者:赵春英;路向前;谈珂岚;方琦;邵明莉 刊期: 2002年第06期
1结构原理放疗多功能测量尺主要包括图1所示几部分,底座2为一平板长度刻度尺,1为长度刻度杆,与2垂直且固定在一起,3为一平板长度刻度尺,4为一带有角度刻度的套箍,3与4固定为一体,4紧套在长度刻度杆1上,4可以在1上旋转及滑动.
作者:盛延兴;于书增;隋振忠;李学章;郑芳霞;魏绪国 刊期: 200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