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士安;王佳;王为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间三亚市中医院收治的96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大剂量组和小剂量组,每组48例.大剂量组患者采用口服25 mg米非司酮,每天1次.小剂量组患者采用口报12.5 mg米非司酮,每天1次.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剂量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显著高于小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组患者治疗后,卵泡生成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雌二醇(E2)和孕酮(P)水平显著低于大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组患者治疗后行经期和月经量显著高于大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服12.5 mg米非司酮,每天1次,是治疗子宫肌瘤安全、有效的剂量.
作者:李素芳;杨林峰;卢文越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共情护理对乳腺癌患者根治手术后希望水平和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间秦皇岛市抚宁区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乳腺癌根治手术患者,按入组时间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患者在术后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共情护理,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常规护理.于护理前后分别采用中文版Herth希望量表(herth hope index,HHI)、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emorial university of newfoundland scale of happiness,MUNSH)评估和比较两组患者的希望水平及主观幸福感.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HHI总评分和MUNSH总评分分别为(42.3±3.1)分和(16.8±3.4)分,对照组分别为(33.5±5.2)分和(9.3±2.2)分.观察组患者HHI总评分和MUNSH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乳腺癌患者根治术后实施共情护理,可显著提高其希望水平和主观幸福感.
作者:王静冉;杨杰敏 刊期: 2016年第10期
患者男性,55岁,于2013年11月24日因进食后腹部绞痛就诊,无发热、恶心、呕吐、黑便、便血等症状.腹部彩超结果示肝内胆管结石并钙化;下腹肠间隙少量积液.经解痉治疗后疼痛缓解.20 d后再次出现腹部隐痛,剑突下明显,伴腹胀、盗汗,体温仍正常.肠镜、胃镜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体检:ECOG评分为2分;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腹部膨隆,未触及明显肿块,移动性浊音阳性,心肺无明显异常,双下肢不肿.否认既往有特殊病史.
作者:吴辉菁;于丁;杨业勤;谢蓉;汤静;吴月兵;朱贤敏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小剂量阿糖胞苷、阿克拉霉素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转化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5年3月至2014年3月间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人民医院血液内科收治的122例MDS转化的急性白血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1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小剂量阿糖胞苷、阿克拉霉素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化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2%(55/6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5%(43/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8%(9/6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1.0% (25/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阿糖胞苷、阿克拉霉素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治疗MDS转化的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较常规化疗治疗好,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陈炜;张童童;徐燕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不同吸烟指数肺癌患者凝血指标的变化,探讨吸烟对肺癌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7月至2015年7月间北京市朝阳区中医医院收治的130例肺癌患者.回顾性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吸烟指数(每天吸烟支数×吸烟年数)分为4组,其中不吸烟者为0组(32例),吸烟指数< 200支年为1组(30例),吸烟指数200~400支年为2组(33例),吸烟指数>400支年为3组(35例).观察各组患者间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比容(PC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的水平,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 随着吸烟指数的增加,PT和APTT均逐渐降低,FIB、D-D、PLT和PCT水平均逐渐升高,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MPV和PDW随吸烟指数的增加,组间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吸烟可导致肺癌患者PT和APTT明显降低,与吸烟指数呈明显负相关.吸烟可导致FIB、D-D和PLT明显升高,与吸烟指数呈明显正相关.随着吸烟指数的增加,肺癌患者的血液高凝状态逐渐加重.
作者:周岩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计算机断层扫描(CT)扫描层厚对不同大小靶区勾画和肿瘤靶区体积(GTV)的影响.方法 在Phlips CT模拟定位机上,应用层厚分别为2 mm、3 mm、5 mm的条件,分别对4个不同体积的人体等效组织的蜡块进行扫描,然后在Eclips(放疗模拟工作站)上逐层画出物体的外轮廓,利用工作站的统计功能计算出4个被测物体的体积.结果 被测物体体积和物体体积大小误差与扫描层厚呈正比例关系.结论 临床医生在确定临床靶区体积时,需要考虑到靶区体积与扫描层厚的厚度范围密切相关,差异变化程度与靶区体积大小呈负相关,靶区越小,差异变化程度越大,随着扫描层厚的变薄,扫描得到的靶区体积越接近实际的肿瘤体积.
作者:夏士安;王佳;王为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双重染色内镜联合检测MG7-Ag抗原对胃癌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间因上消化道症状在湖北省宜昌市三峡大学仁和医院就诊的106例患者,患者均接受普通内镜和双重染色内镜检查,根据检测结果分为浅表性胃炎组(35例)、胃溃疡组(33例)、萎缩性胃炎组(20例)和胃癌组(18例),比较各组患者血清MG7-Ag的水平.结果 胃癌组患者血清MG7-Ag水平和阳性率明显高于浅表性胃炎组、胃溃疡组和萎缩性胃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萎缩性胃炎组患者血清MG7-Ag水平和阳性率明显高于浅表性胃炎组、胃溃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重染色内镜联合检测血清MG7-Ag对提高胃癌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琪毅;杨鹏春;戴迟兵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宫颈环状电切术(LEEP)对早期宫颈癌患者生育能力和妊娠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间临朐县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早期宫颈实施宫颈锥切术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门诊收治的40例无宫颈锥切术史计划的妇女为对照组.随访2年,对比两组产妇的妊娠情况、分娩方式、围生儿结局.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妊娠率和分娩率降低,不孕率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中,输卵管性不孕5例(12.5%),宫颈粘连不孕1例(2.5%),宫颈管狭窄不孕1例(2.5%).对照组中输卵管性不孕2例(5.0%).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平产率降低,剖宫产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胎膜早破发生率、早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和新生儿低体重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采用LEEP刀锥切术对早期宫颈癌患者的生育能力可造成一定的影响,一方面降低了妊娠率,另一方面提高了胎膜早破、早产、新生儿窒息和新生儿低体重发生率,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作者:毕云丽;彭文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放松训练联合心理护理对肺癌患者负性情绪和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1月间湖北医学院附属东风医院收治的80例肺癌化疗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用常规护理、加强心理护理和放松训练,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不良反应和化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化疗前负性情绪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化疗后的焦虑(SAS)和抑郁(SDS)的评分及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为15.0%,高于对照组的5.0%,胃肠道反应轻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放松训练联合心理护理能明显缓解肺癌患者的负性情绪,减轻胃肠道反应,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马慧;方烈;柏凤云;左优优;陈海宝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对胃癌化疗患者心理状况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5月间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68例胃癌化疗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观察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基础上的循证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焦虑、抑郁得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胃癌化疗患者的心理状况,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何英;陈娟;胡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洛铂和顺铂分别联合依托泊苷初治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武汉大学人民医院118例初治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洛铂联合依托泊苷治疗(EL组)和顺铂联合依托泊苷治疗(EP组),每组59例.治疗4个疗程后比较疗效、无进展生存时间(PFS)、总生存时间(0S)和不良反应.结果 EL组PR、ORR、DCR组患者部分缓解(PR)、客观缓解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均高于EP组,中位PFS和中位OS均长于EP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E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洛铂联合依托泊苷为初治小细胞肺癌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该方案的临床疗效好,患者生存时间延长,且具有更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优于顺铂联合依托泊苷方案的效果.
作者:石磊;张一桥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探究腹腔镜D2根治全胃切除术治疗进展期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在陕西省肿瘤医院就诊且因胃癌行全胃切除术的34例患者,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腹腔镜组(15例)和开腹组(19例).对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恢复情况、手术前后患者免疫功能以及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为(269.7±52.4) min,开腹组为(238.5±48.7) 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93.7±34.5) ml,开腹组为(212.7±48.6) 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结束后,开腹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3.3±1.6)d,腹腔镜组为(2.6±1.5)d,腹腔镜组明显短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腹组患者术后进流质时间为(4.2±1.9)d,腹腔镜组为(3.7土1.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腹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为(4.5±3.0)d,腹腔镜组为(3.1±1.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为(10.7±9.2)d,开腹组为(12.1土3.4)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开腹组患者CD3+、CD4+、CD8+和CD4+/CD8+指标分别为(41.01±4.17)%、(23.35±3.87)%、(16.87±4.18)%和(1.24±0.06)%.腹腔镜组患者CD3+、CD4+、CD8+和CD4 +/CD8+指标分别为(48.98±5.21)%、(35.87±4.09)%、(22.08±4.36)%和(1.54±0.1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为2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进展期胃癌患者行腹腔镜D2根治全胃切除术治疗虽然手术时间较长,但是术后恢复情况较好,对患者免疫功能影响较小,而且不会提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王建宏;何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对肺癌患者根治术后并发症、舒适度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0月间徐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53例行肺癌根治术的患者,按就诊时间顺序分为观察组(27例)和对照组(26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同时采用舒适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后疼痛程度、舒适度和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后疼痛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舒适度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生活质量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可有效降低肺癌患者根治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舒适度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董丽;刘玲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89Sr内照射治疗骨转移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间四川省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80例骨转移癌,均采用放射性核素89Sr经静脉注射内照射治疗.所有患者治疗结束后均随访2年,观察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止痛效果和治疗后对血象的影响.结果 80例患者经89Sr内照射治疗后,显效28例(35.0%),有效39例(48.8%),总有效率为83.8%,显效与无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33,P=0.01);有效与无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9.14,P<0.01).乳腺癌骨转移的止痛有效率为96.3%,肺癌骨转移的止痛有效率为70.6%,鼻咽癌骨转移的止痛有效率为75.0%,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止痛有效率为100.0%,甲状腺癌骨转移的止痛有效率为80.0%,直肠癌骨转移的止痛有效率为100.0%,子宫癌骨转移的止痛有效率为0,胃癌骨转移的止痛有效率为0,食管癌骨转移的止痛有效率为100.0%.经内照射治疗后,27例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白细胞分度(33.8%);27例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血小板分度(33.8%),所有患者经升血象治疗后白细胞和血小板恢复正常.结论 发生广泛性骨转移癌的患者采用89Sr行静脉注射内照射治疗,止痛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惠玲;张宏伟;徐黎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食管癌患者围术期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疗效和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间陕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90例食管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和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和总分较对照组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能明显减少手术后并发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和对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婷;胡莎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四君子汤加减结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IK)细胞对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免疫机制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间陕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00例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CIK细胞联合中药四君子汤加减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CIK治疗.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卡氏体力状态(KPS)评分、体质量、中医症候评分、外周血T细胞CD3+、CD4+、CD8+和自然杀伤(NK)细胞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KPS评分和体质量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KPS评分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无明显改善,观察组患者的气短、神疲、乏力和少言症状评分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对照组患者的各T细胞亚群水平改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3+和CD4+水平显著提高,CD8+水平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四君子汤加减结合CIK细胞治疗消化道恶性肿瘤,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症候评分,提高机体的免疫机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玲;曹舫;田云;杨浩;张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术后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间陕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9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采用焦虑量表评分(SAS)和抑郁量表评分(SDS),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SDS、术后疼痛控制和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SAS和SDS评分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后疼痛明显缓解,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负面情绪,有效缓解手术后疼痛,降低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王华;杨敏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患者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间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312例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6例.观察组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实施手术室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术后恢复情况、不良反应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HAMA评分、HAMD评分、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护理干预可明显缩短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更易为患者所接受.
作者:徐海亚;蔡立春;周演玲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口腔颌面肿瘤外科术后感染的临床特征和病原菌种类,分析感染因素,提出相关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间在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诊断的口腔颌面肿瘤外科手术后患者762例,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统计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感染部位、种类和相关因素.结果 762例患者手术后感染26例,感染率为3.4%,其中感染部位多为手术创面(46.2%),其次为下呼吸道感染(23.1%)、上呼吸道感染(11.5%).革兰氏阳性菌15株感染占57.7%,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34.6%)为主要感染病原菌.革兰氏阴性菌11株占42.3%,其中铜绿假单胞菌(23.1%)为主要感染病原菌.患者年龄、住院时间和护理方法为手术后感染的主要相关因素.结论 感染部位多为手术创面,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患者年龄、住院时间和护理方法与手术后感染相关.临床中,应对各种可能引起手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积极的预防控制与护理工作.
作者:刘会芹;何淑娟;李改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肺康复训练对肺癌患者术后临床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2010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80例肺癌术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肺康复训练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分析对比治疗前后肺癌患者临床效果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溶积(FEV1)以及第1秒用力呼气溶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肺功能指标数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和物质生活均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6 min步行实验差值为(47.78 ±6.78)m,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值为(8.00 ±3.89)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癌因性疲乏量表差值为(0.78 ±0.14),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值为(0.13 ±0.0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肺癌患者术后采用肺康复训练能够有效的改善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会慧;李雪萍;俞长君;刘萍;蔡雨星 刊期: 201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