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术前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直肠癌临床研究

邱荣良;吴慧;姬社青;张景伟;王建华;赵玉林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放射疗法, 超分割放疗
摘要:目的探讨术前加速放疗联合手术治疗直肠癌的疗效及毒性反应.方法 1996年9月至1998年12月对直肠癌术前加速放疗的疗效及毒性反应进行了前瞻性随机分组研究,综合组和单纯手术组各51例.术前加速放疗采用8 MV X线照射,每日2次,每次2 Gy,间隔6~8 h,DT 40 Gy/20F/2周,放疗与手术间隔2~28 d,中位时间为10 d.结果综合组及单纯手术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8.0%、75.5%、75.5%和88.2%、63.1%、53.7%(P=0.03);综合组手术切除率为100.0%(51/51),单纯手术组为94.2%(48/51,P>0.05);综合组淋巴结转移率为15.7%(8/51),单纯手术组为35.3%(18/51,P<0.05);综合组局部复发率为11.8%(6/51),单纯手术组为43.1%(22/51,P<0.05);综合组远处转移率为15.7%,单纯手术组为11.8%(6/51,P<0.05).结论术前加速放疗加手术综合治疗可以提高直肠癌的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加速放疗缩短了治疗时间,急性毒性反应可以耐受,未增加手术难度和术后并发症.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杂志相关文献
  • 皮下埋植式动脉介入联合咖啡因治疗恶性骨肿瘤14例分析

    随着新辅助化疗在临床的逐步开展,恶性骨肿瘤患者的无病生存期有了明显改善,在化疗中提高肿瘤局部药物的浓度,同时采用抗肿瘤细胞修复的药物增加化疗效果,是可行的方法之一.我院骨科在临床工作中应用皮下埋植式动脉化疗治疗恶性骨肿瘤,合并应用咖啡因强化抗肿瘤,增强化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范镜林;杨劲松;李鼎锋;崔秋;袁海涛;黄宗贵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多瑞吉治疗48例晚期癌痛临床观察

    疼痛是晚期癌症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也是影响晚期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原因.世界卫生组织对癌痛的治疗制定了三阶梯止痛方案,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药物治疗癌痛的方法已在我国得到广泛应用.但长期使用吗啡类药物所产生的便秘及呼吸抑制等副作用,一直困扰着医师和患者.

    作者:申小苏;沙玲君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CTF、CEF和CMF方案治疗乳腺癌147例临床观察

    我院肿瘤科对1997年7月至2003年12月期间收治的147例乳腺癌患者采用三种不同化疗方案进行治疗,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方向阳;罗宏;石卫东;陈洪玲;王玉琴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卡氮芥联合X射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脑转移瘤临床疗效探讨

    随着放、化疗效果的提高及生存率的延长,癌症脑转移的发生率有增高趋势.由于血脑屏障的作用,脑组织中抗癌药物的浓度明显低于脑外组织,使脑成为癌细胞逃避化疗药物杀灭的避难所.卡氮芥为一种能透过血脑屏障的周期非特异性的药物,抗瘤谱广,用药后1 min就有相当于血液中药物量的18%进入脑脊液,6 h达60%[1].我们采用联合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加全脑放射治疗,与单纯常规放射治疗对照研究,以探讨其临床疗效.

    作者:赵桂英;张树平;张崴;胡珊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术前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直肠癌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术前加速放疗联合手术治疗直肠癌的疗效及毒性反应.方法 1996年9月至1998年12月对直肠癌术前加速放疗的疗效及毒性反应进行了前瞻性随机分组研究,综合组和单纯手术组各51例.术前加速放疗采用8 MV X线照射,每日2次,每次2 Gy,间隔6~8 h,DT 40 Gy/20F/2周,放疗与手术间隔2~28 d,中位时间为10 d.结果综合组及单纯手术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8.0%、75.5%、75.5%和88.2%、63.1%、53.7%(P=0.03);综合组手术切除率为100.0%(51/51),单纯手术组为94.2%(48/51,P>0.05);综合组淋巴结转移率为15.7%(8/51),单纯手术组为35.3%(18/51,P<0.05);综合组局部复发率为11.8%(6/51),单纯手术组为43.1%(22/51,P<0.05);综合组远处转移率为15.7%,单纯手术组为11.8%(6/51,P<0.05).结论术前加速放疗加手术综合治疗可以提高直肠癌的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加速放疗缩短了治疗时间,急性毒性反应可以耐受,未增加手术难度和术后并发症.

    作者:邱荣良;吴慧;姬社青;张景伟;王建华;赵玉林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128例隆突性皮纤维肉瘤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隆突性皮纤维肉瘤的诊断、复发原因及早期扩大切除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1969~2001年我院共收治128例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患者,对其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8例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行扩大切除54例,扩大切除加植皮或转移皮瓣修复术56例,局部切除术后行放疗10例.首诊误诊率高达52.2%.全组病例复发率为53.1%,8例死于肿瘤转移.首次手术即时或延期(术后3个月内)行扩大切除者60例,8例(13.3%)复发,明显低于总体复发率53.1%(χ2=28.4,P<0.001).局部切除后行放射治疗10例,2年内4例(40%)复发,与总体复发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χ2=0.642,P>0.05).结论认识不足,首次治疗误诊,局部手术切除范围过于保守是局部复发率高的主要原因;早期三维扩大切除可有效降低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局部复发率;放射治疗不能降低局部复发率.

    作者:宗光全;刘绪舜;王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防治顺铂联合化疗所致迟发性恶心和呕吐的疗效观察

    恶性肿瘤化疗的过程中,往往会引起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 临床上将发生于化疗24 h之内的呕吐称为急性呕吐,而将发生于化疗后24 h的称为迟发性恶心、呕吐.顺铂是容易引起呕吐的化疗药物之一,目前常见的止呕药胃复安及5-HT3受体拮抗剂(如恩丹西酮等),对迟发性恶心、呕吐的效果较差.我们试用恩丹西酮合中药四逆散加味预防顺铂所致的迟发性恶心、呕吐,并与单用恩丹西酮作随机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盛奇;丘希辉;庄晓文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三维适形放疗和化疗同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分析

    目的比较三维适形放疗和化疗同步与单纯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耐受性.方法对84例初治的ⅢA~Ⅳ期局部晚期NSCLC进行随机分组,同步放化疗组43例(A组),单纯化疗组41例(B组).A组采用NP方案化疗,同期分别给予原发灶和纵隔转移淋巴结区三维适形放疗(TRT),原发灶DT 64~70 Gy,常规分割32~35次(中位剂量66 Gy);B组采用NP方案化疗.结果 A组有效率(CR+PR)为65.9%(27/41),其中有6例(14.6%)手术治疗;B组有效率为48.8%(20/41),手术治疗2例(4.8%).A、B两组治疗有效率和手术切除率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A组骨髓抑制、肝肾损伤较B组未见明显增加.A组轻、中度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为53.7%(22/41).结论三维适形放疗同期化疗较单纯化疗有效率(局部控制率)高,手术切除率提高,治疗时间缩短,且耐受性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张恩宁;张淑玲;付爱芹;曲维庆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改良式宫颈癌广泛根治术102例临床分析

    近一个世纪用传统手术治疗妇科宫颈癌获得了良好的疗效,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诊疗技术的提高,临床经验的不断积累,以及患者对生存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一些妇科肿瘤医师对传统手术的范围、途径、术式提出了改进.我院近一年共收治宫颈癌0~Ⅲb期的患者102例,其中68例施行改良式宫颈癌广泛根治手术,手术效果十分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黎欣;曹兰琴;张喻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200例晚期鼻咽癌综合治疗远期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鼻咽癌综合治疗的远期疗效,以更好地指导鼻咽癌的防治工作.方法晚期鼻咽癌患者200例按入院先后次序随机抽样分4组,每组50例,做前瞻性综合治疗研究.A组:采用生物治疗+放射治疗;B组:辅助化疗+放射治疗;C组:辅助化疗+生物治疗+放射治疗;D组:单纯放射治疗.治疗后6个月观察鼻咽肿瘤消退和颈淋巴消散情况,全身及局部副反应;随访1,5,10年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结果综合治疗组鼻咽肿瘤和颈淋巴转移灶消退率明显高于单纯放射治疗组(P<0.05).生物治疗组全身及局部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综合治疗组5,10年生存率明显提高.结论晚期鼻咽癌采用综合治疗能够加快肿瘤消散,减少治疗副作用,增强机体抗肿瘤能力,提高患者远期生存率和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张少华;吕波;蔡悦成;古云林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NP与VI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诺维本(NVB)与顺铂(DDP)组成的NP方案和足叶乙甙(Vp-16)与异环磷酰胺(IFO)、顺铂(DDP)组成的VIP方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将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的53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A组(NP方案组,22例)和B组(VIP方案组,31例),分别给予NVB+DDP及Vp-16+IFO+DDP治疗,21 d为一周期.结果 A组有效率为50.0%,B组41.9%(P=1.43).两组剂量限制性毒性反应均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和静脉炎亦常见.A组Ⅲ、Ⅳ度白细胞下降发生率为18.2%,B组45.2%(P<0.05);A组静脉炎发生率为40.9%,B组3.2%(P<0.05),但均可耐受.结论 NP方案和VIP方案治疗NSCLC疗效相近,毒性反应均可耐受.但NP方案骨髓抑制较VIP方案轻微,可作为NSCLC一线治疗方案中的首选.

    作者:许玉香;王志东;陈立军;何琼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化疗对肺癌疼痛镇痛作用的临床评价

    目的评价化疗对肺癌疼痛的镇痛作用并探讨肺癌疼痛的治疗策略.方法 63例肺癌中度疼痛40例,重度疼痛23例.16例小细胞肺癌以CEP(CTX,Vp-16,DDP)或VMF-CP(Vp-16,MTX,5-Fu,CTX,DDP)方案化疗,47例非小细胞肺癌以NP(NVB,DDP)或CAP(CTX,ADM,DDP)方案化疗,并评价镇痛作用.结果疼痛完全缓解(CR)34例(54.0%),部分缓解(PR)27例(42.9%),无效2例,总疼痛缓解率96.8%.16例小细胞未分化癌疼痛缓解率100%,CR 11例(68.8%),PR 5例(31.2%);22例差分化癌疼痛缓解率100%,CR 12例(54.5%),PR 10例(45.5%);17例高分化鳞、腺癌疼痛缓解率94.1%,CR 6例(35.3%),PR 10例(58.8%),无效1例,不同分化程度肺癌疼痛CR率差异有显著性(χ2=4.0166,P<0.05).胸部、内脏和淋巴结及骨转移疼痛CR率分别为84.2%(16/19),50.0%(5/10)和38.2%(13/34),差异有显著性(χ2=10.39,P<0.001).肿瘤CR 7例均获疼痛CR(100%),肿瘤PR 30例疼痛CR 18例(58.1%),肿瘤稳定25例疼痛CR 9例(36.0%),不同肿瘤疗效组疼痛CR率差异有显著性(χ2=10.04,P<0.001).中度与重度疼痛CR率(50.0%对41.2%)差异无显著性(χ2=0.7,P>0.05).结论化疗对缓解肺癌疼痛疗效显著,可作为肺癌疼痛的重要治疗措施.分化程度、疼痛部位和肿瘤客观疗效显著影响化疗镇痛效果.

    作者:丁永为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原发性心脏肿瘤32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原发性心脏肿瘤外科诊治的经验.方法自1982年1月至2003年12月,32例原发性心脏肿瘤患者接受外科治疗,全部病例术前经超声心动图确诊,术后经组织学检查证实为左房黏液瘤29例,右房血管肉瘤2例,右室血管瘤1例.均在体外循环下行心脏肿瘤摘除术.结果无围手术期死亡,8例术后发生低心排,1例发生呼吸衰竭,1例右房血管肉瘤术后2年原位复发再次手术治疗.结论原发性心脏肿瘤一旦确诊应立即手术治疗,且效果良好.超声心动图对原发心脏肿瘤的诊断有重要作用,自体心包可用于房隔修补和房壁重建.

    作者:胡建才;殷桂林;张殿堂;朱水波;张晓明;王荣平;庞大志;谭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食管类癌七例

    类癌是一组发生于胃肠道和其他器官的嗜铬细胞肿瘤,属于神经内分泌肿瘤.病理类型分为典型类癌(TC)和非典型类癌(AC).其临床、组织化学和生物学特性可因发生部位不同而异.类癌能分泌5-HT、缓激肽、组胺等生物活性因子,引起血管运动障碍、胃肠症状、心脏和肺部病变等,称为类癌综合征[1,2].食管类癌罕见.

    作者:张芳;郭培军;蔡春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甲状腺癌前哨淋巴结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前哨淋巴结能否准确地反映颈部淋巴结病理学状况以及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方法术前在甲状腺肿瘤周围分四点注射亚甲蓝溶液2~3 ml,然后常规行甲状腺癌根治术和颈部淋巴结清扫,将染色的前哨淋巴结和未染色的淋巴结分别送病检,比较两者的病理学状况.结果 30例甲状腺癌中有24例发现染色呈蓝色的前哨淋巴结,12例为阳性,无假阴性,其敏感度、准确性、假阴性率分别为85.7%、80.0%和0.结论甲状腺癌前哨淋巴结能准确地反映颈部淋巴结病理学状况.甲状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是处理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问题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作者:曹红亮;刘爱华;王建国;汪江平;陈仁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贲门癌术中留置金属导芯硅胶鼻肠管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贲门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贲门癌患者术中留置金属导芯硅胶鼻饲管,术后第1天开始肠内营养支持,术前及术后第10天,分别测量体重,检测血红蛋白浓度及肝肾功能,观察肠内营养的副作用.结果全组鼻饲管留置时间平均15.2 d;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明显增加了营养物质的摄入量,术后无明显的体重丢失,未见需要终止治疗的并发症.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具有符合生理、减少医药费用等优点,该置管方法安全、简便,达到了加强术后患者营养支持的目的,可列入术后常规应用.

    作者:许强周;陈于平;杨捷生;陈玉泉;杨卫平;秦允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盖诺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45例临床观察

    长春瑞滨为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长春碱类抗肿瘤药,为半合成的长春花碱,属于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是目前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有效的药物之一[1].我们应用国产长春瑞滨(盖诺 NVB)联合顺铂氯化钠注射液(100 ml相当于DDP 20 mg与氯化钠900 mg)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4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曹运锋;陈新灿;苗成龙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胃底平滑肌肉瘤长期误诊二例

    胃平滑肌肉瘤临床少见,瘤体大多数位于近半胃,术前明确诊断困难,我院医治两例均经手术证实,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玉农;秦亚东;方向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脑转移瘤30例神经表现分析

    脑转移瘤是指人体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至脑内者,除肝、肺、骨转移者外,脑转移居第4位.脑转移瘤在颅内肿瘤中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占脑瘤的10%~15%.脑转移瘤以癌多,肉瘤脑转移极少见.年龄以40~60岁为多见.脑转移瘤脑部表现因脑神经功能急剧损伤和颅内压进行性增加,多预后不良,如不治疗,平均生存期1~3个月.我们分析我院1997年10月至2004年6月收治的30例病理已确诊为恶性肿瘤脑转移的神经表现,现报告如下.

    作者:田海军;超员祥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氟脲嘧啶脱氧核苷治疗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氟尿嘧啶脱氧核苷(floxuridine,FUDR,氟苷)治疗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疗效和毒性.方法观察组(A组)25例,接受FUDR治疗;对照组(B组)30例,接受5-Fu治疗.结果 A、B两组治愈率分别为92.0%(23/25)及93.3%(28/30,P>0.05).A组消化道反应、脱发、口腔溃疡、局部静脉炎发生率低于B组(P<0.01).结论 FUDR治疗滋养细胞肿瘤疗效确切,毒性较5-Fu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雷钧;潘玫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杂志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癌症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