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双民;陈曙光;韩凯;王学晶
目的分析不能手术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LANSCLC)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的疗效,为探索更好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1993年1月至1998年12月确诊的初治PS≤1的LANSCLC 87例,分别采用单纯放疗、单纯化疗、放疗+化疗综合治疗.结果放疗、化疗、综合治疗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0.59、8.61和16个月;放疗组1,2,5年生存率分别为13.3%、10.0%、0,化疗组为12.1%、6.1%、0,综合治疗组为33.3%、20.8%、4.2%.化疗组患者主要发生消化道和造血系统毒性反应;单纯放疗组和综合治疗组Ⅲ度以上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分别为25.0%和45.0%.全组无治疗相关死亡.结论不能手术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采用放疗+化疗的综合治疗,能延长生存期,毒副反应可耐受.
作者:温宗秋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癌症恶病质状态的影响.方法给予癌症恶病质患者2周参附注射液,每天8~10支,观察治疗前后体重、症状及恶病质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结果疗前24例存在乏力,用药后14例(58.3%)患者有好转;疗前20例存在厌食,10例(50.0%)好转.11例TNF-α下降,14例IL-1α水平下降;11例IL-6水平下降,8例上升.结论参附注射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下调恶病质细胞因子,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恶病质患者厌食、乏力等症状.
作者:崔慧娟;李园;万冬桂;武晓勤;郝迎旭;贾立群;黄静;于莉莉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医院感染已经成为当今一个非常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临床一线医护人员和患者接触密切,如果不能掌握自我防护措施,会成为重要的传播媒介和传染源,危害自身健康.在抗击SARS疫情战斗中,大批医护人员被感染,甚至献出生命,使我们认识到控制和预防院内感染,加强医护人员职业防护的重要性.为了解恶性肿瘤病区医护人员因职业暴露发生感染的因素,找出有效的防护措施,2003年10月至2004年9月,我们对恶性肿瘤病区医护人员呼吸道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晓云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rcinoma,PLC)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高,预后较差,自然生存期不超过3~6个月.目前各种治疗方法的进展提高了部分患者的生存率,但因为就诊时已属中晚期,失去了积极治疗的机会,以及各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有限,肝癌患者的总体5年生存率仍不超过5%(2.3%左右)[1].
作者:孙劲松;陈桂明;龙志雄;杨士勇;蔡鹏;杨先国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晚期癌症患者血清甲状腺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预后价值.方法以免疫抑制法测定20例临床Ⅳ期癌症患者血清T3、FT3、T4、FT4、促甲状腺素(TSH),同时检测总蛋白(TP)、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LB)和转铁蛋白(TF).结果 19例显示血清FT3水平减低,17例血清T3和FT3同时减低.其中12例也表现血清T4水平减低,并且有6例伴随FT4减低.仅有3例患者显示血清促甲状腺素(TSH)低下.血清白蛋白(ALB)和前白蛋白(pALB)水平分别有18例和16例患者低于正常值范围,其中15例二者同时低下.血清总蛋白(TP)和转铁蛋白(TF)水平分别有13和15例患者表现低下.在11例死亡的患者中,8例表现血清T3、FT3、ALB、pALB、TF 5项检测值均低于正常范围,而9例非死亡的患者中,仅有2例该五项指标一致低下.结论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联合血清蛋白质等其他指标的检测,将有助于晚期癌症患者的预后判断.
作者:吴晓明;牛海杰;吴艳芳;李宁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晚期癌症患者70%以上伴有疼痛[1].绝大部分疼痛呈慢性过程,疼痛是影响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原因.根据三阶梯止痛原则,对于轻、中、重度癌症疼痛患者应分别给予一、二、三级止痛药,以达到止痛目标.
作者:唐东霞;刘旋;李春艳;方小玲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切除是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但临床上由于受肿瘤部位、大小、数量、邻近大血管和肝外转移及肝硬化等因素的影响,肝癌的手术切除率<30%[1].微波固化治疗肝癌近年来发展迅速,我们就微波凝固治疗肝癌的相应知识及进展情况作一简介,以提高对该技术的认识.
作者:胡士杰;吴健雄;荣维淇;祁付珍;朱怀宇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盖诺(NVB)联合吡柔比星(THP)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和毒性.方法 NVB 25 mg/m2,静脉冲入,第1、8天;THP 40 mg/m2,静脉冲入,第2天,21 d为1个周期.结果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19例,总有效率60.0%.主要毒性为较重的骨髓抑制,其中Ⅲ、Ⅳ度白细胞减少占57.5%.结论 NVB+THP联合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疗效较好,且对以往用过阿霉素复发转移患者也有一定疗效.心脏毒性轻,不良反应可以防治.
作者:何聪玲 刊期: 2005年第05期
适形放疗可以有效提高胸部肿瘤放疗的局部控制率,但适形放疗的精确实施与靶区勾画、靶区重复性、器官位移及治疗执行等一系列因素相关.全肺适形放疗更具有特殊性,且文献报道较少.我院自1998年开展适形放疗以来,共对4例患者进行全肺适形放疗,包括乳腺癌双肺转移2例、肾癌双肺转移1例及肝癌双肺转移1例.我们通过对其中1例全肺适形放疗者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探讨呼吸动度对胸部适形放疗疗效的影响.
作者:冉飞武;李建彬;梁超前;田世禹;陈延条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我科自2002年2月至2004年2月对5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吉西他滨(健择,GEM)和顺铂(DDP)方案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永利;高德杰;王晓燕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食管平滑肌肉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总结分析5例食管平滑肌肉瘤的诊断及手术治疗经验,石蜡标本行CD117、CD34、肌特异性肌动蛋白(SMA)免疫组化检查.结果本组仅2例术前经食管镜活检获得病理确诊,2例考虑为食管癌,1例诊断为纵隔肿瘤.术后病理诊断2例合并鳞状上皮癌.3例行食管部分切除获得长期生存;1例行肿物切除加术后放疗,3年半后死亡;1例行探查术,7个月后死亡.免疫组化检查,CD117和CD34均为阴性,4例SMA阴性,1例阳性.结论仅部分食管平滑肌肉瘤术前可以确诊;对于术前未确诊的食管肿瘤和侵犯食管壁而未能确定其来源的纵隔肿瘤,需要术中冰冻病理检查以确定其性质;食管平滑肌肉瘤需行CD117、CD34和SMA等免疫组化检查以排除间质瘤;本病行食管部分切除可获得较满意的疗效.
作者:张旭;戎铁华;傅剑华;龙浩;吴秋良;苏晓东;朱志华;张仕义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和p53在食管鳞癌(ES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PowerVisionTM-9000(PV-9000)法检测60例ESC、15例食管良性肿瘤和10例癌旁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survivin和p53的表达.结果 60例ESC中survivin和p5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7%和65.0%,与食管良性肿瘤(13.3%,0)和癌旁食管正常黏膜组织(0,0)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survivin和p53的表达强度与ESC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均相关(P<0.05),而与肿瘤长度及部位均无相关(P>0.05).survivin与p53的表达呈显著相关(P<0.01).结论 survivin和p53均与ESC的发生发展有关,二者在ESC的发展过程中可能起协同作用.联合检测survivin和p53在ESC中的表达水平,对判定其恶性程度及预后可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马锴;项锋钢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了解患者在不同医疗机构的综合治疗状况以及对康复的认识,拟发现一些规律性问题,以便提出相应对策.方法调查的对象在18个区县分会中进行,由40余名经乳腺肿瘤专业知识培训的癌症俱乐部成员,采用一对一问询填表的方式进行调查.结果 (1)本次被调查人员1466例,均为女性,平均年龄45.9岁.Ⅱ~Ⅲ期占63.0%,做乳腺癌标准根治术者占79.0%.(2)患者共在全市41家医院手术,专科医院占42.1%,后者从手术质量、治疗规范上要明显优于非专科医院.(3)统计显示,乳腺癌与婚姻状况有关占8.9%,正常性生活仅占7%;不重视外形康复,99.7%患者不愿做乳房再造术;术后恢复工作时间较长,平均1年9个月.结论本调查结果总体反映了上海市防治乳腺癌整体水平较高.乳腺癌术后康复方面与国外有较大差距,有大量社会工作需要去做.
作者:袁永熙;袁正平;施浩;卢慧娟 刊期: 2005年第05期
静脉化疗是临床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及主要途径之一,但肿瘤化疗药物所致的渗出性坏死及(或)疱疹是其严重的皮肤并发症之一.我们采用中西药序贯疗法治疗抗癌化疗药物外渗性静脉炎和局部皮肤坏死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买买吐松;艾合买提江;阿不力克木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对Ⅲ~Ⅳ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行手术加单针穿刺腹腔及静脉联合化疗,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价,以期为治疗提供帮助.方法从1996年3月至1999年3月住院治疗的卵巢癌患者中筛选出晚期上皮性卵巢癌24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采用PAC方案联合化疗.顺铂50~70 mg/m2,腹腔灌注;吡喃阿霉素40~60 mg/m2;环磷酰胺600~800 mg/m2,静脉注射,平均4~5周一个疗程,总共6~12疗程.结果Ⅲ期患者总有效率77.8%,Ⅳ期患者总有效率66.7%.结论彻底的手术加单针穿刺腹腔联合静脉化疗为治疗Ⅲ~Ⅳ期上皮性卵巢癌的有效途径,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期.
作者:杨晓霞;陈红敏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评价长春瑞滨联合表阿霉素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长春瑞滨25 mg/m2,d1,8;表阿霉素80 mg/m2,d1,静注.结果 43例中CR 4例(9.3%),PR 21例(48.8%),SD 13例(30.2%),PD 5例(11.6%),总有效率(CR+PR)58.1%.其中既往曾用CMF方案化疗的19例患者,有效率为63.2%;曾用FAC方案化疗的24例有效率为54.2%.毒副反应主要是骨髓抑制,其次是静脉炎.结论长春瑞滨联合表阿霉素治疗晚期乳腺癌有较好疗效,毒副反应可以耐受.
作者:李毅刚;卢路定;赖淑贞;曾庆祉 刊期: 2005年第05期
选择性动脉化疗药物灌注治疗(介入治疗),骨髓造血功能可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表现为白细胞与血小板下降,尤其是白细胞下降,口服药物治疗效果欠佳.我院对介入化疗患者采用SPW-1A型白细胞增长仪升高白细胞数,与输注全血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肖宝荣;高荣国;仇江翠;郭英艾;程合瑞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HPV16感染与端粒酶hTERT表达在人宫颈鳞状细胞癌及其癌前病变中的关系.方法应用组织芯片技术结合原位杂交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正常宫颈组织、宫颈上皮内肿瘤组织和宫颈鳞癌组织中HPV16感染以及hTERT表达的情况.结果 CINⅡ级、CINⅢ级、浸润性鳞癌组织中HPV16杂交信号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宫颈组织(P<0.05),浸润癌HPV16阳性率也显著高于CIN(P<0.05);hTERT在CINⅡ级、CINⅢ级、浸润性鳞癌组织中的表达都显著高于正常宫颈组织(P<0.05),浸润癌也显著高于CIN(P<0.05);HPV16感染与hTERT表达之间呈正相关(P<0.05,r=0.339).结论宫颈鳞癌的形成与HPV16的感染、hTERT过度表达有重要关系.宫颈鳞癌及其癌前病变组织中HPV16感染与hTERT表达之间呈正相关,两者联合检测配合细胞学检查可能利于提高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诊断率.组织芯片技术是高效的研究基因及其表达产物的技术平台.
作者:孙瑞芳;赵富玺;王晋芬;陈向伟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淋巴转移是恶性肿瘤转移常见的形式,其表现为区域淋巴结肿大,相应部位静脉回流受阻,致肢体水肿或静脉曲张[1].了解淋巴转移范围,对于肿瘤的临床分期、治疗方案的选择、预后的评估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淋巴结的色泽和质地与周围组织的对比度较小,在X线和扫描诊断中难以发现淋巴结[2].肿瘤转移的早期诊断仍是当今肿瘤诊断的难点之一.因此,选择一种操作简单、并发症少、诊断率高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许多学者对叶绿素在显示淋巴结及淋巴结切除术等方面的应用价值进行了探讨并做了大量的工作.
作者:肖文剑;王新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评价周剂量泰索帝联合5-Fu、四氢叶酸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 27例晚期胃癌患者应用联合方案化疗,泰索帝25 mg/m2,静滴1 h,第1,8,15天;CF 100 mg静滴,第1~5天;5-Fu 500 mg/m2,第1~5天.结果 27例中,CR 1例,PR 13例,总有效率为51.9%.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脱发,绝大部分患者均能耐受.结论周剂量泰索帝联合5-Fu、四氢叶酸方案对晚期胃癌有较好疗效,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作者:岳顺;潘池;张大红 刊期: 200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