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家庭医药杂志

家庭医药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广西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广西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671-4954
  • 国内刊号:45-1301/R
  • 影响因子:
  • 创刊:2002
  • 周期:月刊
  • 发行:广西
  • 语言:中文
  • 邮发:48-69
  • 全年订价:235.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 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五届十佳科技期刊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家庭医药杂志   2015年1期文献
  • 用药之道·传统医学

    地榆汤治崩漏取地榆9~15克,煎水内服。每天服用2次,5天为1个疗程。该方具有凉血止血、解毒敛疮功效,适用于崩漏及各种出血症。四川攀枝花张双江西省南昌市洪都中医院副研究员王豪点评:地榆为蔷薇科植物地榆的根及根茎,味苦、酸,性微寒,入大肠经。地榆凉血止血,善治下部出血病证,常用于便血、血痢、痔疮出血、尿血、崩漏等证,尤其对痔血、便血等为常用之品,往往与槐花等药配合应用。另外,地榆泻火毒并有收敛作用,可用于烫伤、皮肤溃烂、疼痛等证。如烫伤后,取生地榆研极细末麻油调敷,可减轻疼痛、加速愈合,为治烫伤要药。过去一般用治便血多用地榆炒炭。近年来经临床实践,用生地榆治便血也有一定效果,必要时剂量可用25~50克,煎服。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补肾益精,可选紫河车

    年过40的张师傅,近一直奔波在求医路上。他觉得自己得了阳痿,因为近1年来每次性生活他都要靠吃壮阳药才行。他还怀疑自己得了肾病,可到医院里做了B超,查了肾功,各项指标都没问题。虽然没查出来毛病,可问题还是没解决,这让张师傅苦恼不已。

    作者:王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老年性阴道炎,外用中药效果好

    上期杂志,笔者谈了老年性阴道炎的内治用药,其实,中医药治疗老年性阴道炎也有自己独特的外治方法。大部分老年患者因为雌激素水平下降,阴道分泌物不多,临床多因瘙痒剧烈而就诊,笔者多用自拟外洗方治疗。

    作者:叶敦敏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温开水服药,未必好

    都说良药苦口,尤其是中药、中成药,虽然效果不俗,但味道经常让人难以接受,而用茶水、糖水送服,虽能改善口感,却又会影响药效,这一点大家多少也清楚。所以,用温开水服药,几乎成了人们的“常识”。

    作者:万慎曜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豆蔻与中药应用

    “豆蔻年华”在文学里是比喻娉婷少女的常用词,如杜牧《樊川文集》有“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之语。二月初豆蔻花正含苞待放,因而诗人借用“豆蔻稍头二月初”来比喻“娉娉袅袅十三余”的少女,言其年少而体态柔美,自此后人们便常以“豆蔻年华”一词特指十三四岁尚未成年的少女。

    作者:曹元成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类风关,并非“不死的癌症”

    冬季多阴冷,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而言,是非常难熬的一段时期,关节肿胀和疼痛加剧,部分重症患者日常生活都需要他人协助,苦不堪言。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持续性、进展性、破坏性关节炎,需要终生治疗。30年前,80%以上患者因关节畸形而残疾,如今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患者只要长期坚持合理的治疗和锻炼,完全有可能达到临床缓解(病情基本不发展)。本期名医谈病,就来谈谈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和护理,让患者在这个冬天少受疾病的折磨。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高血压

    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在6%~15%,随着生活的不断改善、工作节奏的加快以及环境改变,患病人群有不断增高的趋势。

    作者:吴金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内外兼修,中药能解心绞痛

    如果胸骨后、心前区疼痛,特别是劳累后发作,大家通常首先想到的就是冠心病心绞痛。心绞痛是心肌暂时缺血、缺氧引起的,典型症状是胸痛位于胸骨后上中段或心前区,疼痛可以放射至左肩、左臂、左颈部,多为绞痛并带有压迫感或窒息感,或为针刺痛、刀割样痛。疼痛时间一般仅3~5分钟,很少超过10分钟,发作时常伴有面色苍白,重者出冷汗,呼吸困难,但休息或含硝酸甘油(编者注:好舌下含服,嚼碎后舌下含服更好)几分钟内缓解。

    作者:陈文贵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活血化淤,试试外用中药膏

    说到活血化淤,人们首先想到的,或许是外用的贴膏、喷剂等,如著名的云南白药。其实,祖国传统医学对此早有研究,可供选择的外用中药也不少。

    作者:郭剑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洗漱适宜的时间

    刷牙:3分钟牙膏与牙齿接触不充分,接触时间过短,将不能完全发挥其功能作用。每次刷牙时间好在3分钟左右,使牙齿处在较高浓度的氟环境下,提高其表面的抗脱钙、防龋能力。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研究发现,如果不蘸水和牙膏,先用软毛牙刷干刷30秒,然后再进行蘸水清洁,则会得到更好的清洁效果。此外,左右手应该经常换用,因为总用同一只手刷牙无法让牙刷够到牙齿所有的部位。

    作者:何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皮肤爱“吃”什么

    水多喝水有利于皮肤的保养,以热开水、清茶以及汤水为佳,使肌肉皮肤能充分吸收水分,以保持丰富润泽的状态。常用自然冷却的温凉开水洗脸,也有促进皮肤吸收水分的作用。

    作者:时曦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老人常吃4种食物

    鱼肉--有助心脏健康心脏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因素之一,可在美国阿拉斯加的因纽特人却很少受到这一疾病的困扰,原因就是在于他们经常以鱼肉为食,从而补充了大量的ω-3脂肪酸,这种物质可以帮助人体控制胆固醇水平,并能预防心律失常。

    作者:朱本浩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糖尿病放化疗患者,需严防酮症酸中毒

    患者唐某,男性,68岁,患糖尿病10年,平时血糖控制稳定,10天前因胃癌术后在当地医院做第一疗程化疗,化疗以后出现呕吐、腹泻、食欲差等症状。患者自己一直以为是化疗不良反应,就没有重视,直到这些症状持续加重,卧床不起才被急诊送入医院。经检查唐某血糖异常升高,出现酸中毒,被确诊为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幸亏抢救及时才脱离生命危险。

    作者:高淑蓉;张宇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甲亢患者,谨防肝损害

    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是内分泌系统的常见病,患者以女性为多(男女之比为1:4)。通常,若出现下列症状,应高度提示甲亢存在:◎食欲改变。近期突然变得胃口特好,吃了饭饿得快,每餐进食400~600克主食,一日吃4~6餐仍感到饥饿,食欲亢进反而体重减轻。

    作者:王小衡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偏头痛,并非只有“一侧痛”

    生活中,不少人会望文生义,认为偏头痛就是指头部一侧疼痛,但事实上,双侧头痛也可能是偏头痛。由于偏头痛开始的症状是患者头部一侧先疼痛,所以才容易有这样的误解。

    作者:郑培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腰背痛治疗,也可以“绿色环保”

    在医院门诊,经常会遇到颈肩痛和腰背痛的患者,而且年轻人不少。颈肩痛和腰痛是伏案工作者或者长期弯腰的人(如网络编辑、图书工作者、驾驶员)常见的症状。腰痛多由工作、生活姿势不正确,形成退行性腰椎改变引起的。常见姿势有:蜷在沙发上看书、看电视;低头玩手机时间过长;伏案工作看电脑屏幕太久等。

    作者:李修洋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眼角长黄疣,血脂或异常

    睑黄疣,又称为“睑黄瘤”,一般发生于内眼角,多位于内眼角的上眼皮,双眼对称发病。睑黄疣多见于中老年女性,对眼睛没有危害,但严重影响容貌,对于生性爱美的女性来说,也是令人心烦的。尤其是它的出现,还有可能与血脂异常有关联,更不可大意。

    作者:刘宏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糖友们,当心急性胰腺炎

    不久前读到国外一篇报道,戏称中国是“世界甜的国家”,当然这不是讲我国产糖多,而是说糖尿病发病率高,患者多,此话不假。一项全国性健康调查报告称,公职人员血糖异常者高达9.8%。这和业内人士估计国人糖尿病发病率在10%左右是一致的。

    作者:李增烈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防治耳闷5招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人常常感到耳闷,即耳内有堵塞感,就像是耳朵里塞了一团棉花一样,自己讲话似乎感觉到声音在耳朵里;另外,耳闷时常伴听力下降、耳鸣等,甚是难受。那么耳闷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要了解一下耳闷的原因。

    作者:陈兵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安眠药,该服就服

    如今,良好的睡眠对很多人来说,已经是一种奢侈品。对于睡眠的需要通常时间的长短因人而异,有的人睡得少(4~6小时),有的人睡得多(8小时以上),睡多少合适的原则是自己次日白天感到舒适(偶尔感觉疲乏可短时打盹弥补),能正常工作和生活。总体上讲,现在的青少年睡眠偏少(应有8小时,少不应少于7小时,否则对身心健康不利)。而达不到需要的睡眠时间,我们一般称之为失眠。

    作者:闵宝权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股骨头坏死的康复锻炼

    股骨头坏死患者在康复治疗期间需要进行功能锻炼,目的是防止组织粘连、肌肉萎缩、关节僵直,改善关节营养血供,重塑坏死的股骨头。

    作者:周殿阁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老来胖,吃不吃减肥药

    俗话说“千金难买老来瘦”,此话未必正确,但老人常有多种并发症,一旦再出现肥胖,风险的确比年轻人更大。而老人体质相对较弱、易受伤,难以像年轻人一样通过大运动量锻炼减肥;单纯靠饿,体重可能减下去,但却可能造成营养素缺乏等问题,得不偿失。药物或许是个选择,但老人用任何药,安全性都是让人警惕的问题。目前国家批准的非处方类减肥药,只有奥利司他,肥胖老人是否可以服用此药呢?

    作者:徐新献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奥美拉唑“交友”很挑剔

    奥美拉唑作为新型胃酸分泌抑制剂,对各种刺激因素引起的胃酸分泌都可产生强大抑制作用。由于其具有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应用方便等特点,广泛用于治疗消化道溃疡等疾病。老年人常有胃病等多种疾病,奥美拉唑与其他药物联合用药的机会也较多。由于该药可能会使其他药物的作用增强或减弱,因此,与其他药物合用时要注意配伍变化。

    作者:马亚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心衰利尿,当心猝死

    大部分利尿剂都有排钾作用,只有几种利尿剂是保钾的,如氨苯蝶啶(又称三氨蝶呤)、氨氯吡咪和安体舒通(又称螺内酯),服用时有可能引起血钾增高,产生临床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发生心脏骤停猝死。现介绍3个实例,希望能引起基层医务工作者和广大读者们重视。

    作者:张禹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急性便秘,可口服硫酸镁

    便秘在老年人中常见,缺乏运动、因慢性疾病服用多种药物是其重要原因,除了改善生活方式,改变饮食习惯,必要时还可尝试用药。使用通便药时可首选容积性泻药和渗透性泻药。

    作者:陆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补钙,多晒太阳是硬道理

    2011版《原发性骨质疏松治疗指南》指出:现有所有抗骨质疏松药,都要基于钙和维生素D的充足补给才能发挥疗效。而这一点,不少人或许并不知道,因此,本文准备暂时撇开常用的抗骨质疏松药--双膦酸盐,转而着重谈谈骨质疏松者如何补好钙。

    作者:罗光荣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刷牙3误区

    误区一:冷水刷牙。冷水会导致牙本质敏感的人出现牙齿酸痛,而且不利于牙膏内的有效物质发挥活性。牙膏中的主要成分是摩擦剂和氟化物,实验室研究发现,这些有效成分发挥作用的佳温度是37℃左右。因此,用与人体温接近的温水刷牙才是正确的选择,也不会导致口臭。尤其是在冬天,更需要用温水刷牙,以减少牙齿敏感引发的牙痛等问题。

    作者:张纲;曾理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防鼻炎8注意

    深秋时节,天气干燥多变,气温降低,是鼻炎好发季节。以下几点建议,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鼻炎的发生,大家不防一试。

    作者:冉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螨虫过敏,从容应对

    螨虫是常见的过敏原,也是过敏性鼻炎的罪魁祸首之一。下面具体介绍一些除螨的方法,供大家参考选择。

    作者:熊欣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摔倒了,别急着动

    冬季天冷路滑,儿女们担心的就是老人在户外意外摔倒。现介绍几点关于冬季摔倒需要注意的地方,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定帮助。

    作者:徐锐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三步锻炼法,缓解膝关节疼痛

    生活中不少老年人被膝关节痛所困扰,常因疼痛而不愿参加体育锻炼。殊不知,越是这样,越容易造成症状加重。研究表明,膝关节疼痛的患者还是可以做适当的体育活动的,比如,有意识地采用“三步锻炼法”,可使膝关节得到强度适中的锻炼,有助于保持双膝的健康、缓解关节疼痛。

    作者:王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时闻新知

    本刊讯近日,在2014中国科协热点问题学术报告会上,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小曳称,以燃煤为主的不清洁能源过量消费,是我国雾和霾日益严重的根本原因。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病窦综合征,多伴心脑肾缺血

    近有读者找我咨询。他说自己今年59岁,患冠心病已有五六年,近经常觉得头晕、眼花,在家让老伴量血压值为130/80毫米汞柱,跟平常差不多,但心率却特别慢,才五十多次,去医院检查诊断为“病窦综合征”。他特别想问一下,什么是病窦综合征,是否严重,应该怎样治疗?

    作者:徐济民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三招齐下,消除脑内“人形”瘤

    王某有长期吸烟饮酒的习惯,虽然也知道这样不好,但戒了多次都没戒掉。然而就在近,48岁的他突发头晕,一度晕倒,在外院尝试介入栓塞治疗失败后来我院,期望通过血管搭桥术救命。

    作者:刘方军;程丹丹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动脉粥样硬化5种“报警信号”

    动脉粥样硬化,其实是一种血管病,虽多见于老年人,一般在40岁以上逐步形成,但年轻人亦可能患上此病。临床观察发现,当动脉硬化到一定程度时,它还可以在人的眼、鼻等器官上出现异常变化,成为一种特殊信号,提醒人们注意,也可为医生提供诊断参考。因此,如果想了解自己的血管是否已经出现粥样硬化,不妨看看是否有以下5种“报警信号”。

    作者:张明;蒋婷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糖友运动4误区

    说到糖尿病的治疗,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药物,如胰岛素以及二甲双胍等,然而,和原发性高血压一样,糖尿病的治疗是终生的,而且是综合性的,光靠药物是不够的。

    作者:胡爱民;徐乃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换季时节要养胃

    冬天到了,人体受冷空气的刺激,自身的抵抗力、气候适应性会出现下降。此时,肠胃功能负担加重,容易出现腹胀、腹泻、消化性溃疡、胃痛、胃出血等问题。所以,冬天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

    作者:武勇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冬季值得推荐的3种主食

    俗话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寒冷天气下人们容易进食更多的食物,尤其是主食。但对于一些不爱运动的人来说,主食吃得过多,会造成能量过剩,可能导致脂肪堆积,其结果就是体重增加和肥胖。因此,对很多人来说,冬天如何吃主食就成了一个问题!

    作者:张素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中餐西吃助降糖

    饮食治疗是糖尿病的基础治疗方法之一,但若烹饪时采用“煎炒炸”方式,却因为高油、高脂、高热量而成为阻碍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的弊端。

    作者:郑宏庭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神奇的大蒜

    大蒜用于治病健身,可追溯到五千多年以前。相传古罗马的随军医生,曾用大蒜治疗士兵的肠胃及呼吸道疾病;古希腊的运动员也喜欢吃很多大蒜以增强体力和耐力;古代北欧的海盗,出海时也都储存大量的大蒜供海上食用,借以防疫灭病;印度的医生还曾向舞台艺术家们推荐,说吃大蒜可以增进智力,并使嗓音洪亮圆润;英国也曾以成吨大蒜治疗士兵的创伤和流行病。大蒜的功效,也许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多……

    作者:赵亮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冬季进补,以“黑”为主

    立冬到来,预示着我们已经迎来万物闭藏的冬天。祖国医学讲究“天人相应”、“天人合一”的哲学原理,“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体与自然界的生物一样,遵循“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人的生命活动、保健措施必须与之协调配合才有益于健康。民间也有“冬季进补,春季打虎”、“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的谚语,冬令进补,不仅贮藏精气,还能休养身体、抵御疾病。

    作者:郭晓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揭开蜂胶的神秘面纱

    在一家事业单位工作的李女士,近被网上热销的一种保健品--蜂胶吸引了。她父亲患有多年糖尿病,一直在口服药物,老公也经常扁桃体发炎,听说蜂胶是纯天然产品,可以降低血糖,又能消炎,不禁动了心,从网上花7000多元邮购了两大瓶“巴西蜂胶”。不过,看着这黑棕色的有着特殊气味的液体,她又犯了嘀咕,这东西到底是什么?真有这么神奇的效果吗?

    作者:罗志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询诊热线

    含激素哮喘药有什么不良反应我因哮喘发作,医生给我开了舒利迭,我在网上看到舒利迭被FDA(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认为有很大不良反应,而且里面含有激素。是否真的如此?会有什么不良反应?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性情老人,小心“交感风暴”来袭

    一位60岁的足球爱好者,当得知中国男足主场1:2输给伊拉克而失去进军世界杯的机会,竟拍案而起,连喊“可耻!可悲!”,继而昏倒在电视机旁。

    作者:王有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男人也要锻炼PC肌

    1952年,美国医生凯格首先在诊治中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时提出,锻炼耻骨尾骨肌(以下简称PC肌)的疗法,结果他不仅治好了女性患者的尿失禁,还意外地增强了她们的性反应能力和性满意程度。他进一步研究发现,PC肌的强度与女性在性交时达到性高潮的能力有直接关系。因此提出,规律锻炼PC肌,可以帮助女性改善性生活质量。

    作者:马晓年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信箱

    西安廖先生:近性生活中射精的感觉不像以前那样畅快淋漓,甚至有点射精无力。我担心,是不是自己的生殖系统出问题了,或是性能力下降了?1.射精为什么不痛快了?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巧克力为什么会生虫

    巧克力是以可可浆和可可脂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一种食品,是很多人喜欢的零食之一。但时不时冒出的巧克力生虫事件还是让消费者感到不安:为什么巧克力会生虫?是不是原料污染了?

    作者:钟凯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蘑菇会富集重金属吗

    近日,网上和微信朋友圈不时有传言说蘑菇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非常强,所以不能多吃;还有的人给出了“每个月不要超过200克”的推荐量。这种说法有道理吗?

    作者:云无心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3D技术,全身都可“打印”

    近年来,3D打印技术突飞猛进。乐观者认为,这项技术宣告人类文明历史上又一次变革,一次类似“工业革命”的电子技术变革。

    作者:高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自身不净,焉能净水--净水器行业乱象令人忧心

    在众多电器大卖场,各种品牌的净水器正在“争奇斗艳”。有的宣称是进口技术,有的宣称是专利产品,纳米膜、纯晶技术、能量活水机……各种品牌让人眼花缭乱。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CEA测定阳性,并非都是癌

    一位52岁的男士,在常规体检中发现癌胚抗原(CEA)增高。鉴于他既往体健,无烟酒嗜好,亦无便血等消化道症状,医生建议做结肠镜检查,结果发现降结肠多发性息肉,经电切病理诊断为绒毛状腺瘤样息肉。绒毛状腺瘤样息肉很容易癌变,他的息肉能被及早发现并予电切,使其逃脱了癌变的风险,CEA的检测功不可没。

    作者:罗学宏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颅内疾病,需要“脑海”探险

    由于不少颅内疾病均有头痛、抽搐、昏睡、昏迷、呕吐等表现,仅靠这些“共性”表现作依据,往往容易误诊,因此就需要进行“脑海”探险,抽取少量脑脊髓液(CSF)进行检查,将检查结果与临床表现结合分析,那就基本上可以得出正确的诊断。

    作者:李定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使用助听器的三项注意

    2012年,我因药物性耳聋配了一套助听器(丹麦产,耳背式,四通道),在使用中摸索到几点经验,供大家参考。

    作者:王朴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我也会“忽悠”患者

    “忽悠”时常有,只是不同类。能把患者“忽悠”好,绝对也是医生的一项本事。善意的谎言可以起到的奇妙作用,已经展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真话有时候说出来并不好听,与其直言不讳地告知患者,莫如换一种思路“曲线救国”。

    作者:李博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宝贵的理解和包容

    有这样一位咽喉肿瘤患者,入院后手术治疗,术后的病理诊断为喉癌伴颈淋巴结转移。术后一周出现局部感染,皮瓣缺血性坏死,行清创术。术后10天再次出现咽瘘,每日换药2次,直到咽瘘基本愈合出院,前后历时3个月,春节也在医院度过。他从来没有怨言,家属也未曾找医生大闹。我到现在都还记得他的话:“我得了病,医生为我做手术我是心怀感激的,我知道手术很大,是有风险的,再加上我已不再是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恢复能力不是很好。但要说完全没有想法是不可能的,可我每天看着这些医生忙前忙后给我换药,春节也不例外,并时时鼓励我,我就怨恨不起来,再说这些(出现感染)也不是医生的错。我在医院住得久了,各种病痛见得也多了,更能体会医生们的心情。现在我能好好地出院,和家人待在一起,我没什么不满足的。”

    作者:朱香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治疗尿路结石,4大措施防复发--访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主任何家扬教授

    我国是世界三大尿路结石高发区之一,发病率为1%~5%,40岁以上患病率为30%,60岁以上患病率为40%,70岁以上的老人患病率高达50%。更糟糕的是,我国尿路结石的复发率也很高,10年复发在10%以上;草酸钙与磷酸钙混合结石的复发率可达40%以上;接受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后,复发率一般在5%~10%;如果是感染性结石,且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后有结石碎片残留,结石复发率可高达78%。因此,预防或延迟结石的复发十分重要。让我们一起听听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主任何家扬教授的建议。

    作者:谭敦民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慢性咽炎难断根中医调养可帮忙

    总感觉咽部不适,好像有痰卡在那儿,咽不下吐不出(中医将这种情况称为“梅核气”);早上刚起床嗓子就又干又痒,一刷牙还犯恶心……冬春时节,不少人都开始产生这些症状。这很可能是提示你患有慢性咽炎或者咽炎又复发了。而让很多人更纠结的是,为什么慢性咽炎总是反反复复,难道真的无法治愈吗?

    作者:燕海霞;赵非一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便宜又好用的10种老药

    与演艺界一样,药物界更新换代也是很快,几乎每天都有新药冒出来。新药问世,好不好用还得另说,价格一般来说都不低,它们也大多堂而皇之地占据了各大药房的显要位置,常常被店员率先推荐给患者。但实际上,在药房药品陈列柜的底层,还有一些问世已久的老药,它们的疗效历经考证已属不虚,但因价格低廉,利润菲薄,不受生产商和药店的“待见”,部分药物在市场上慢慢消失甚至即将绝迹。本期专家评药,聚焦这些曾经辉煌一时的便宜老药,希望它们不会在市场上消失,继续为人们的健康贡献力量。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胡万林再次入狱,“神医”终成绝唱?

    从没上过学,也没学过医,地地道道的农民,却自称包治百病,更被一些追随者鼓吹为“当代华佗”。2014年11月19日,“神医”胡万林再次因犯非法行医罪被洛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判获刑15年,并处罚金20万元。这已是他第四次入狱。胡万林一次又一次地非法行医,屡陷牢狱仍能东山再起,这是为什么?胡万林这次真的倒下不起吗?胡万林倒下了,还会不会有“张万林”“李万林”冒出来?请看本期特别策划——

    作者:夏庆利;王娜娜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