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GERD)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9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及住院确诊为GERD的患者293例(GERD组)及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143例(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进行Hp检测,比较GERD和慢性浅表性胃炎Hp感染的情况;经电子胃镜检查将GERD患者分成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组、反流性食管炎(RE)组、Barrett食管(BE)组,比较3组患者Hp感染的情况,将RE组患者分成A级、B级、C级、D级组,比较各级患者Hp感染的情况.结果:GERD组患者Hp感染率(37.2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Hp感染率(58.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NERD组、RE组、BE组患者Hp感染率分别为45.16%、35.25%和30.77%,3组患者Hp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E组A级、B级、C级、D级患者Hp感染率分别为43.90%、36.36%、30.44%和28.57%,各级Hp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感染可能对GERD的发生有一定的影响,但GERD患者食管黏膜是否有糜烂及食管黏膜糜烂的程度与Hp感染无相关性.
作者:秦荔荣;唐国都;邓嘉;李建英;韦宗萍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痛型桥小脑角区微小胆脂瘤的诊断方法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2010年10月至2015年2月我科对25例可疑为三叉神经痛型桥小脑角区微小胆脂瘤的患者术前行MRI DWI检查,明确诊断后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行肿瘤切除及三叉神经全程探查减压术.结果:所有病例的诊断明确,肿瘤全切率为100%.三叉神经减压充分并保护良好.术后三叉神经痛症状完全消失9例,明显缓解3例,复查MRI DWI序列显示肿瘤完全消失.随访3~30个月,所有患者的症状完全消失,无复发.结论:对于年轻、非典型三叉神经痛,疑诊胆脂瘤的患者应及时行MRI DWI序列扫描,可以提高桥小脑角区微小胆脂瘤的诊断准确率.术中全切肿瘤,行三叉神经全程探查,充分减压是症状改善的关键.
作者:周全;肖绍文;谭源福;张超元;路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术中监护在脊柱外科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CSEP对90例脊柱外科手术进行术中监护,记录手术前后和重要手术步骤前、中、后的诱发电位方法并分析原因.结果:8例出现术中波形明显改变,其余82例术前、术中监护、术后波形无明显改变.结论:CSEP监护操作简单,其敏感性较高,可以有效提高脊柱手术的安全性.
作者:谢兆林;谭海涛;江建中;陈国平;甘锋平;黄圣斌;詹翼;李颖;邹艺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滤过泡修复手术联合Ologen植入物治疗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5例(78眼)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33例(40眼),对照组32例(38眼),两组患者均行改良的标准小梁切除术,均制作4 mm×4 mm的矩形巩膜瓣和以穹窿为基底的结膜瓣,对照组置入丝裂霉素C;观察组在眼结膜和筋膜囊下放置Ologen植入物,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眼压、滤过泡情况,并且密切观察并发症的发生.结果:观察组手术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仅为78.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的眼压均明显降低,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功能性滤过泡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滤过泡修复手术联合Ologen植入物治疗青光眼,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且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赵海金;陆华文;杨俊;赵夏海;汤兰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评价舌侧背板在树脂充填修复前牙缺损中的作用.方法:将45例(53颗)要求修复前牙缺损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常规充填组23例(27颗),舌侧背板充填组22例(26颗),分别用常规树脂充填修复和使用舌侧背板后进行树脂充填修复.修复2年后复查,参考改良USPH/Ryge评价系统,对两组患牙修复效果的评价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共复查41例患者46颗患牙,舌侧背板充填组在修复体缺损情况、边缘密合性和边缘着色方面均优于常规充填组(P<o.05).结论:使用舌侧背板在充填修复前牙缺损时能提高修复远期效果.
作者:李劲;许胜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水平,分析其与营养状况及疾病活动的相关性.方法:120例RA患者按营养不良的评定标准分为两组:RA营养正常组(60例),体重指数(BMI)≥18.5;RA营养不良组(60例),BMI<18.5;6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对3组受试者进行人体营养参数及RBP、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及C-反应蛋白(CRP)、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指标的测定,比较3组RBP、Hb、ALB、PA的差异,并分析RBP的变化与营养状况及疾病活动性指标的相关性.结果:RA营养不良组和RA营养正常组与正常对照组RBP、Hb、ALB、PA比较显著降低(P<0.01);RA营养不良组与RA营养正常组RBP、Hb、ALB、PA比较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RA患者RBP与Hb、ALB、PA呈正相关关系(P<0.05或P<0.01);RA患者RBP、Hb、ALB、PA与CRP呈负相关关系(P<0.05或P<0.01);RBP、PA与IgA呈负相关关系(P<0.01);ALB与IgM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RA患者的RBP水平与其营养状况及疾病活动相关,营养状态越差或疾病活动指标越高,RBP水平下降越显著.
作者:叶婷;揭旭日;龙华;林承雄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总结创伤性多发性肋骨骨折伴肺挫伤导致连枷胸采用手术早期(72 h内)内固定方式与保守治疗模式的临床经验.方法:在60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中,按入院后根据患者的要求分为2组:治疗组A组30例(早期微创嵌入式Judet固定架钛合金材料,固定肋骨骨折联合肋间神经阻滞治疗);对照组B组30例(采取单纯胸带加压包扎或叠形胶布外固定或呼吸机辅助呼吸),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并发症、病死率等指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疼痛程度、住院时间、脓胸、死亡等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手术内固定综合治疗能促进患者功能恢复,及时有效改善胸廓的畸形,减轻疼痛,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患者快速恢复,减少严重并发症发生,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庆淮;谭宁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Th1及Th2细胞功能在HIV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PM)感染病程中的作用.方法:HIV合并PM患者64例(根据C D4+细胞绝对计数是否大于50×109/L分成两组),以单一HIV感染者16例,HIV合并口腔念珠菌感染患者32例(亦根据C D4+细胞绝对计数是否大于50×109/L分成两组),以健康体检者16例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清IFN-γ、TNF-α、IL-4、IL-6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HIV合并PM且CD4+细胞绝对计数<50×109/L组中IFN-γ和IL-4表达水平均较单一HIV感染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表达水平也升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HIV合并PM且CD4+细胞绝对计数<50×109/L组和HIV合并口腔念珠菌组且CD4+细胞绝对计数<50×109/L组的IL-6表达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与单一HIV感染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TNF-α在各组间表达水平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其余各观察指标在各观察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HIV合并PM或口腔念珠菌两种混合感染的病程晚期既存在CD4+T细胞绝对计数的减少,同时也存在Th1和Th2功能的显著抑制.在HIV合并其他感染中Th1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IFN-γ较Th2细胞及其他细胞因子在免疫防御方面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作者:曾林玫;梁娟英;冯润川;孙惠棉;卢祥婵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应用部分胸锁乳突肌瓣联合生物膜同期植入预防腮腺肿瘤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腮腺良性肿瘤患者36例,行肿瘤切除术后,同期植入生物膜后转移部分胸锁乳突肌瓣充填修复术区缺损.结果:36例患者肌瓣成活,34例创口Ⅰ期愈合,2例术后出现涎瘘创口Ⅱ期愈合,面瘫4例,耳垂麻木1例.随访6~24个月,36例患者肿瘤未见复发,3例发生味觉出汗综合征,4例面瘫6个月内恢复,面部双侧基本对称,患者对面部外形恢复满意.结论:部分胸锁乳突肌瓣联合生物膜同期植入预防腮腺肿瘤术后并发症效果确切,手术简单,生物膜组织相容性好,是腮腺肿瘤术后修复术区凹陷畸形,预防味觉出汗综合征等并发症的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黄鼎阳;刘正武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GCV)在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相关胆汁淤积性肝炎的抗病毒疗效.方法:将155例巨细胞病毒感染相关胆汁淤积性肝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治疗组给予GCV抗病毒治疗,对照组未予GCV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肝功能、痊愈率、好转率、无效率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GCV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相关性胆汁淤积性肝炎不能增加临床好转率及肝功能改善情况.
作者:黄丽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静脉点滴酚妥拉明对糖尿病肾病患者24 h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的影响.方法:选择193例诊断为糖尿病肾病Ⅲ期(126例)、Ⅳ期(40例)和Ⅴ期(27例)患者静脉点滴酚妥拉明10 mg/d,疗程8~24 d,平均(13.2±3.4)d,观察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排泄量的变化及副反应.结果:①治疗后有153例24 h尿蛋白排泄减少,38例增加,2例不变.②治疗后有157例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减少,33例增加,3例不变.③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排泄变化:糖尿病肾病Ⅲ期、Ⅳ期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Ⅴ期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治疗前后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变化:糖尿病肾病Ⅲ期、Ⅳ期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Ⅴ期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静脉点滴酚妥拉明过程中5例(2.6%)患者出现体位性低血压,8例(4.1%)患者出现心悸,81例(41.9%)患者出现鼻塞、面部潮红症状,停止点滴酚妥拉明后症状消失.结论:静脉点滴酚妥拉明可减少糖尿病肾病Ⅲ期、Ⅳ期患者24 h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排泄,对糖尿病肾病Ⅴ期患者效果不明显.
作者:黄炫赓;苏宏业;潘海林;黎英荣;沈寒蕾;何玉玲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恩度联合吉西他滨治疗晚期宫颈癌的近期疗效.方法:收集既往曾接受2~3个含铂方案化疗后疾病进展的Ⅳ期复发或转移40例宫颈癌患者.两组患者分别接受恩度联合吉西他滨或吉西他滨单药治疗,4周方案,2~6个周期,每2个周期评估疗效.主要观察两组无进展生存期、至治疗失败时间、客观缓解率和毒副反应.结果:恩度联合吉西他滨组与吉西他滨单药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4个月vs2.9个月;95% CI =2.02~3.77;P=0.002).两组的客观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9);3级或4级毒副反应的发生率相似(P>0.05),常见的3级或4级毒副反应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结论:恩度联合吉西他滨治疗复发或转移晚期宫颈癌有协同作用,可延长无进展生存期,且不增加毒副反应.
作者:农先胜;黄显实;莫艳芳;梁丹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经胸封堵治疗室间隔缺损(VSD)、房间隔缺损(ASD)由于不需要体外循环,心脏无缺血再灌注损伤,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逐渐成为一种常规的VSD、ASD治疗的备选方法[1-4,6,7].但对于婴儿的VSD特别是小婴儿VSD经胸封堵的疗效如何,尚未见大宗病例报道.我科在幼儿VSD、ASD经胸封堵手术熟练的基础上[4,8],将经胸封堵治疗VSD、ASD的技术应用于婴儿,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文绪;郑晓宇;张迎春;叶仕高;石俊杰;刘永春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HCG注射后至黄体中晚期连续监测血清雌二醇(E2)的变化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74个长方案IVF-ET周期,在HCG注射日、ET日、ET后4日及ET后8日连续监测E2值,采用单个重复测量因素的方差分析,分析E2在各个时点的变化规律.计算不同时点E2下降的幅度,分析其与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HCG注射日至ET后8日,E2值在妊娠组与未妊娠组均呈下降趋势,妊娠组在各时点的E2水平均高于未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T日、ET后4日E2的下降幅度在两组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妊娠组在ET后8日E2的下降幅度明显小于未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低雌激素水平是不利于妊娠结局的,推测IVF-ET中,ET后8日E2的下降幅度可以预测妊娠结局.
作者:韦静;黄彦妮;范艳香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激光整块切除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6例膀胱肿瘤患者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激光整块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35个膀胱肿瘤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34±17)min(15~56 min),无一例闭孔神经反射发生,无不可控性出血发生,1例发生膀胱穿孔.术后无需持续膀胱冲洗,平均留置尿管(3±2.1)d(2~7 d);术后无继发性血尿或大出血发生.整块膀胱肿瘤标本送病理科沿肿瘤中心切片,所有组织切片均能正确地判定肿瘤浸润深度及分期.结论:经尿道激光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安全、有效,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的优点,更重要的是本术式能提供足够完整的标本供病理科对肿瘤浸润深度、切缘是否阳性进行准确评估.
作者:张庆云;蒙清贵;易贤林;陆浩源;于洋;周杨;程继文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手法闭合复位结合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对老年骨质疏松新鲜性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6例55岁以上骨质疏松引起的新鲜性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手法闭合复位结合PVP治疗,对比观察术前、术后及终末随访患者的疼痛情况、椎体高度及Cobb角度变化,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术后疼痛症状明显缓解,部分完全解除,术后及终末随访VAS评分、椎体高度丢失及Cobb角改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闭合复位结合PVP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新鲜性胸腰椎骨折快速有效、并发症少、费用较低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韦祖龙;黄顺勇;覃盛明;卢炳肖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对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儿科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300例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进行痰培养,对分离出194株阳性菌株的构成比及对抗生素耐药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果:300例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痰培养阳性183例,阳性率61%;培养出菌株194株(有11例患儿培养出2种菌株),检出革兰阴性(G-)菌131株(67.5%,131/194),其中主要为卡他莫拉菌、流感嗜血杆菌、大肠埃希菌.革兰阳性(G+)菌63株(32.5%,63/194),其中以肺炎链球菌为主,金黄色葡萄球菌次之,表皮葡萄球菌3例.G+菌3种细菌对青霉素、红霉素耐药率为95%以上,对阿莫西林、头孢唑林、克林霉素、复方新诺明等药物的耐药率均在60%以上,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菌株;G-对哌拉西林、阿莫西林及头孢呋辛的耐药率在60%以上.结论:本院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细菌以G-菌、G+菌为主,对常用抗生素产生了较高的耐药性,临床上应根据病原菌药敏结果合理选择使用抗生素,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谢丽冰;唐柳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平阳霉素注射治疗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5月至2014年5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门诊治疗的血管瘤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平阳霉素瘤内注射的治疗方法,每次注射8 mg,7~10 d注射1次,注射总量婴幼儿一般不超过40 mg,成人不超过70 mg.结果:80例患者中治愈60例(75%),显效16例(20%),好转4例(5%).结论:平阳霉素瘤内注射治疗血管瘤安全有效、简单易行,适合门诊操作.
作者:段绪伟;李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帕利哌酮、阿立哌唑和利培酮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53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帕利哌酮组、阿立哌唑组、利培酮组.对入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情况进行评定,分别应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7项临床总体印象严重程度(CGI-S)、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评价临床疗效,应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价不良反应,同时检测代谢指标(空腹血糖、HbA1c、血脂).结果:共249例患者完成随访.治疗12周后,帕利哌酮组PANSS各项减分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 <0.05);帕利哌酮组和利培酮组PSP评分均明显高于阿立哌唑组(P<0.05);3组的CGI-S无明显差异(P>0.05).3组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阿立哌唑组糖代谢指标(空腹血糖和HbA1c)明显高于基线值,脂代谢中甘油三酯明显下降,其他指标无明显改变;帕利哌酮组糖代谢无明显改变,但高密度脂蛋白(HDL)明显下降,甘油三酯明显上升.结论:帕利哌酮、阿立哌唑和利培酮对于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均有效,疗效从高到低依次为帕利哌酮、利培酮、阿立哌唑.
作者:冯婉霞;陈婉珉;莫翠英;潘红珊;陈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评价聚桂醇注射液联合小针高频电凝治疗体表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50例体表血管瘤进行次数不等、剂量不同的瘤腔内注射聚桂醇注射液,联合小针高频电凝治疗,通过6~24个月的观察,判断其疗效.结果:150例中,治愈111例,占74.4%,显效37例,占24.7%,无效2例,占1.3%,总有效率98.4%.结论:聚桂醇瘤体内注射联合小针高频电凝治疗体表血管瘤病变起效快,效果好,安全性好,毒副作用小.
作者:廖明德;陈石海;殷国前;韦强;于海生;蒙旭昌;马珂;覃朝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高血压冠心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Lp-PLA2)活性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151例拟诊冠心病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和是否伴有高血压分为高血压+冠心病组、冠心病组、高血压组和对照组.比较不同组间Lp-PLA2水平,并采用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Lp-PLA2水平的影响因素和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结果:高血压+冠心病组、冠心病组和高血压组的Lp-PLA2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高血压+冠心病组Lp-PLA2水平明显高于高血压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p-PLA2水平与年龄、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吸烟呈正相关关系(P<0.05);而与高密度脂蛋白(HDL-C)呈负相关关系(P<0.05);与舒张压(DBP)、甘油三酯(TG)和饮酒无明显关联.高血压、男性、吸烟、Lp-PLA2水平升高、FBG升高和HDL-C水平降低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Lp-PLA2是冠心病和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其风险预测作用可能更大.
作者:杜文涛;李亚;史素芳;赵兴全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直肠癌MRI扩散加权成像表观弥散系数(ADC)值与P53表达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直肠癌患者52例,术前行常规盆腔MRI、直肠DWI及增强检查,测量肿瘤平均ADC值.按术后病理P53表达水平将上述病例分为A~D组4组,A组P53<10%,B组P53为1o%~25%,C组P53为26%~50%,D组P53≥50%;探讨各组间平均ADC值与P53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A组(16例)肿瘤的平均ADC值为(1.076±1.615)×10-3mm2/s,B组(13例)肿瘤的平均ADC值为(1.033±1.923)×10-3mm2/s,C组(9例)肿瘤的平均ADC值为(0.975±0.200)×10-3mm2/s,D组(14例)肿瘤的平均ADC值为(0.867±1.474)×10-3mm2/s.P53表达水平不同的A~D组直肠肿瘤平均ADC值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 =8.264,P=0.041).随着P53表达水平的升高,平均ADC值呈下降趋势,二者呈中度负相关关系(r=-0.506,P=0.003).结论:直肠癌MRI扩散加权成像ADC值与P53表达水平有一定相关性,能间接评价肿瘤细胞增殖程度.
作者:王铮;苏丹柯;赖少侣;金观桥;谢东;徐茂林;康巍;赵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静脉自控分娩镇痛与硬膜外分娩镇痛在阴道试产过程中对产程的影响,为临床开展分娩镇痛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足月临产孕妇接受瑞芬太尼静脉自控分娩镇痛(B组)或罗哌卡因联合枸橼酸芬太尼硬膜外分娩镇痛(C组)在阴道试产过程中情况,记录孕产妇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SPO2)及胎心率,使用药物情况(缩宫素,山莨菪碱),分娩方式、产后出血、不良反应以及新生儿结局,并随机选取同时期正常分娩的100例孕产妇作为对照组(A组)分别进行比较.结果:3组在产程、药物使用、产后出血、产后尿潴留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分娩镇痛麻醉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硬膜外麻醉增加剖宫产概率(P<0.05),剔除产程中未使用药物例数后3组再次比较产程及产后出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静脉自控分娩镇痛和罗哌卡因联合枸橼酸芬太尼硬膜外分娩镇痛都是安全和有效的,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观察产程进展,及时处理产程异常,可增加阴道试产成功率,减少产后出血发生.
作者:魏菲;林珏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对乳腺非肿块样强化(NMLE)的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乳腺DCE-MRI表现为NMLE病变的患者105例,均经病理证实.记录病灶分布特征(节段、导管、区域、多区域、弥漫、局灶)、内部强化方式(簇状、不均匀、网状、斑点样)及时间信号曲线类型,应用x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所有病变中,恶性88例,良性17例.节段分布及簇状强化多见于恶性病变(P <0.05),分别占50.0%(44/88)和56.8%(50/88);弥漫分布及斑点样强化多见于良性病变(P<0.05),分别占29.4%(5/17)和29.4%(5/17);而时间信号曲线类型在良恶性病变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分析DCE-MRI表现中的病变分布特征及内部强化方式,可有效地鉴别乳腺NMLE病变的良恶性.
作者:徐茂林;李芳;苏丹柯;赖少侣;金观桥;谢东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胫骨横向骨搬移微循环再生技术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4年6月我科收治的6例Wagner分期≥3期的行胫骨横向骨搬移治疗糖尿病足并获得随访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例患者糖尿病足溃疡均得到愈合,有2例患者进行了坏死趾解脱术.结论:胫骨横向骨搬移微循环再生技术治疗糖尿病足部溃疡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并能有效保肢.
作者:冼呈;赵劲民;苏伟;劳山;花奇凯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MGMT和hMLH1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免疫亚型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100例初治DLBCL患者肿瘤组织中MGMT和hMLH1的表达情况,分析两者与DLBCL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MGMT及hMLH1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国际预后指数(IPI)、病理免疫亚型密切相关(均P <0.05).MGMT在non-GCB亚型中的表达与生存率有关(P<0.05);hMLH1在GCB亚型及non-GCB亚型中的表达均与生存率有关(均P <0.05).MGMT与hMLH1表达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结论:MGMT和hMLH1检测有助于判断DLBCL临床亚型和预后.
作者:陈军;谭晓虹;覃思繁;林思彤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头部周围神经阻滞联合全麻在颅脑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择期行颅脑幕上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头部周围神经阻滞联合全麻组(S组)和单纯静脉全麻组(C组),每组40例.麻醉诱导插管后S组用0.596%甲璜酸罗哌卡因行眶上神经(2 mL)、滑车神经(2mL)、耳颞神经(5 mL)、枕大神经(5 mL)和枕小神经(5mL)阻滞,对侧头钉所在的位置作相应的区域神经阻滞.C组不行神经阻滞.两组术中靶控输注丙泊酚血浆浓度3~3.5 mg/L和瑞芬太尼血浆浓度2 μg/L维持麻醉.记录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T1)、上头架(T2)、切头皮(T3)、分离骨膜(T4)、去骨瓣(T5)、术中(T6)、缝皮下(T7)、缝皮结束(T8)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浆皮质醇(Cor)、血管紧张素Ⅱ(AⅡ)、血糖(GLu)的变化,麻醉镇痛药的用量以及清醒拔管后0.5h、2h、6h、12h、24 h、48 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值.结果:与T1时点比较,T2~T4时点、T7时点、T8时点C组SBP、DBP明显升高(P<0.05);T2时点、T8时点C组HR明显增快(P<0.05);与C组比较,S组SBP、DBP在T2时点、T7时点、T8时点明显降低,HR明显减慢(P<0.05).T2时点、T8时点C组GLu明显升高(P<0.05),T6~T8时点S组GLu明显升高(P<0.05);T2~T8时点两组Cor明显降低(P<0.05);T2时点C组AⅡ明显升高(P<0.05),T2时点S组AⅡ明显降低(P<0.05);T3~T8时点两组AⅡ明显降低(P<0.05).与T6时点比较,在T7时点、T8时点两组SBP、DBP、Cor、AⅡ、GLu明显升高,HR明显增快(P<0.05).与C组比较,T2时点、T7时点、T8时点SBP、DBP、HR、Cor、AⅡ明显降低(P<0.05);T2~T8时点S组GLu明显降低(P<0.05);瑞芬太尼用量和手术清醒后0.5h、2h、6h、12 h、24 h、48 h VAS值S组明显少于C组(P<0.05).结论:头部周围神经阻滞联合全麻对血流动力学和应激反应影响小,并能减少全身麻醉性镇痛药的用量,减轻术后疼痛,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颅脑手术.
作者:庞德春;廖振南;梁琛;梁友君;杜林;吴明伟;张济源;陈铎鑫;马慧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比较晚期口腔鳞癌术后同期联合放化疗和单纯放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09年2月至2011年3月我院颌面外科收治的50例晚期口腔鳞癌术后给予同期放化疗治疗的病例,将患者分为联合治疗组(放化疗)20例,对照组(单纯放疗)30例,两组手术及放疗方案相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生存率.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0.0%,高于对照组的56.6%(P<0.05).1年生存率联合治疗组患者为75.0%,对照组为70.0%;2年生存率联合治疗组为65.0%,对照组为36.6%,2年生存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恶心呕吐和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晚期口腔鳞癌术后行同期联合放化疗可提高患者的疗效和生存率.
作者:吴训;蒙宁;巫家晓;王代友;梁飞新;麦华明;黄旋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 PET/CT显像评价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化疗早期对化疗药物敏感性的价值.方法:32例病理确诊为DLBCL的患者,采用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CHOP方案)或利妥昔单抗注射液+CHOP方案(R-CHOP方案),分别于化疗前和第二疗程化疗后2周(早期)做18 F-FDG PET/CT全身显像,根据DL-BCL对化疗药物敏感性的程度分为3组:肿瘤活性完全灭活组,肿瘤活性部分灭活组和疗效不明显组,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及第二疗程化疗后病灶摄取18F-FDG标准摄取值大值(SUVmax)的大小及缓解率.结果:(1)肿瘤活性完全灭活组治疗前:SUVmax(17.71±8.95),第二疗程化疗后肿瘤活性完全灭活.(2)肿瘤活性部分灭活组治疗前:SUVmax(18.96±8.13),治疗后:SUVmax(10.27±8.63),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4,P=0.014).(3)疗效不明显组治疗前SUVmax(10.8±5.8),治疗后SUVmax(11.5±6.7),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P-0.5).肿瘤活性完全灭活组和肿瘤活性部分灭活组临床缓解率分别为68.7% (22/32),25.0% (8/32)(P<0.05).结论:18F-FDG PET/CT显像评价DLBCL化疗早期对化疗药物敏感性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黄盛才;秦朝军;章忠明;龙耀斌;马加强;颜李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高压氧(HBO)综合治疗持续性植物状态(PVS)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PVS患者应用HBO综合治疗的疗效.采用南京会议所制定的PVS疗效评分为评定标准,总结HBO治疗效果,同时比较不同病因、不同年龄、不同病程及不同疗程组间的HBO治疗效果.结果:96例患者基本痊愈30例(31.3%),显效25例(26.0%),有效25例(26.0%),无效16例(16.7%),总有效率为83.3%.颅脑损伤组基本痊愈率高为45.7%,其次为脑血管病组40.0%,高于脑炎组及缺氧性脑病组(P<0.05).年龄<30岁组基本痊愈率为54.3%,高于年龄>30岁组(P<0.05).发病后30~59 d内开始HBO综合治疗组,其基本痊愈为59.5%,高于发病后60~89 d及发病后≥90 d组(P<0.05).HBO治疗疗程>6个疗程组,基本痊愈率为54.2%,高于疗程<6个疗程组(P<0.05).结论:HBO综合治疗对PVS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年龄越小、越早开始治疗及采用足够疗程治疗的患者疗效越好.
作者:李亚范;庞进军;余敏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妊娠期糖尿病(GDM)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患者24 h动态心电图(DCG)及动态血压监测(ABPM)的变化规律.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孕妇分为4组,GDM合并HDCP 25例(Ⅰ组),HDCP 25例(Ⅱ组),GDM 25例(Ⅲ组),正常妊娠孕妇25例(Ⅳ组),进行DCG及ABPM同步监测,对其各项参数进行分析.结果:①ABPM Ⅰ组24 h血压昼夜收缩压(SBP)均值与Ⅱ组、Ⅲ组、Ⅳ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Ⅰ组的24 h昼夜舒张压(DBP)均值、日间均值、夜间均值与Ⅲ组、Ⅳ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血压昼夜节律下降率Ⅰ组、Ⅱ组、Ⅲ组明显低于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DCG Ⅰ组窦性心动过速及ST-T改变异常发生率高于Ⅱ组、Ⅲ组、Ⅳ组;房性早搏、室性早搏Ⅰ组高于Ⅳ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③同步观察,当血压处于高值时,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更高.结论:对GDM合并HDCP患者进行DCG和ABMP同步监测可及时发现心脏和血压异常改变事件,并能根据其变化特点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减少母婴危害,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优;杨健威;张华;陈宇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全瓷冠修复体对基牙龈沟液(GCF)的影响.方法:将60例上颌第一或第二磨牙患牙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A组采用全瓷冠修复,B组采用钴铬合金烤瓷冠修复;观察修复前、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基牙GCF分泌量以及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LP)总量、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值和牙龈指数(GI)、龈沟探诊深度(PD);对比两组患牙自身修复前、后与健侧同名对照牙上述指标的情况.结果:修复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A组的GCF量、AST量、ALP量、TNF-α值、GI、PD均低于B组(P<0.05);与健侧同名对照牙相当(P>0.05).结论:全瓷冠修复体对基牙GCF量及其成分的影响相对较小;对修复后基牙牙周组织健康影响不大.
作者:刘镇凡;梁晓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精子DNA损伤对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胚胎质量结局及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对169例行常规IVF治疗的夫妇用精子染色质扩散实验(SCD)测定精子DNA碎片率(DFI),据DFI值将患者分为DFI<15%、30%>DFI≥15%和DFI≥30%3组,比较3组间受精率、正常受精率、卵裂率、可利用胚胎率、优质胚胎率、着床率、临床妊娠率和流产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精子DFI≥30%组受精率、正常受精率均显著低于DFI<15%组和30% >DFI≥15%组(P<0.05),其余指标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精子DFI与IVF-ET受精率、正常受精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284,-0.187,P<0.05).精子DFI预测受精异常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69(95% CI 0.534~0.803),截断值30.70%,敏感性41.67%,特异性93.10%.结论:精子DNA损伤对IVF-ET中的受精情况有负面影响,可用于预测受精异常.
作者:曾玖芝;袁华;龚衍;梁梅玉;马蓉宁;熊东升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动脉粥样硬化(AS)与血清铁蛋白(SF)的相关因素分析.方法:根据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量动脉内膜厚度及有无斑块形成的结果,将150例T2DM患者分为T2DM伴AS组(A组,n=87)和T2DM不伴AS组(B组,n =63);对每例患者抽取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检测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PBG 2 h)、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C肽、尿酸、SF,并进行相关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A组SF含量较B组高(P=0.036).SF与FPG及HbA1c呈正相关关系(r=0.183,P<0.05;r=0.224,P<0.01).SF与性别、病程呈负相关关系(r=-2.66,P<0.01;r=-2.57,P<0.01).年龄、SF是T2DM患者AS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1.068、1.01,均P<0.05).结论:SF升高是T2DM患者AS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冯秋;梁瑜祯;夏宁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抑癌基因p15启动子区域异常甲基化的发生情况及其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41例初诊MDS患者及10例正常骨髓捐献者的骨髓,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方法检测p15启动子CpG岛甲基化的发生情况,并分析p15基因启动子区域异常甲基化状态与MDS患者各项临床资料的关系.结果:在41例MDS患者中,有24例(58.5%)检测出p15启动子区域发生甲基化.对照组中无一例检测出p15启动子区域异常甲基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RAEtB-1、RAEB-2患者p15启动子区域异常甲基化的发生率明显高于RCUD、RARS和MDS-U患者(71.4% vs 12.5%,P=0.024).按照MDS国际预后评分系统(IPSS)将患者分组发现,中高危组p15启动子区域异常甲基化发生率明显高于低危组(P =0.017).染色体核型异常的MDS患者p15启动子区域异常甲基化发生率(9/10,90%)明显高于染色体核型正常的患者(6/16,37.5%)(P=0.014).结论:MDS患者p15启动子区域异常甲基化与染色体畸变有关联,可能是MDS发病机制的重要因素之一,有望成为不良预后的判断指标.
作者:姜彦枫;马劼;赵卫华;彭志刚;姚奕斌;邓东红;杜立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纺锤体观察仪在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技术(ICS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1年1~12月因男方因素行ICSI助孕的患者共216例,以ICSI操作中是否使用纺锤体观察仪分为实验组54例,对照组162例,比较两组的正常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多精受精率、妊娠率以及种植率.结果:两组正常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多精受精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纺锤体观察仪应用于ICSI可以避免损伤纺锤体,使ICSI更加安全可靠,可以降低多精受精的发生率,但不能改善其妊娠结局.
作者:孙燕萍;牛向丽;方伟芬;陈自洪;公方强;黄华;乃东红;施丽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肝硬化病人丙泊酚靶控输注(TCI)麻醉诱导时有效效应室靶控浓度.方法:按照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将患者分为3组:肝硬化且肝功能A级患者20例(A组),肝硬化且肝功能B级患者20例(B组),非肝硬化、肝功能正常患者20例(C组),所有患者均采用丙泊酚效应室TCI模式进行诱导,浓度设定从1.0 μg/mL开始,每2 min增加0.5 μg/mL,当患者改良OAA/S评分≤1分时,记录丙泊酚效应室浓度及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值.结果:术前A组、B组血浆白蛋白水平明显低于C组(P<0.05),B组血浆白蛋白水平低于A组(P<0.05).术前B组总胆红素高于A组、C组(P<0.05);A组总胆红素高于C组(P <0.05);OAA/S≤1时C组丙泊酚效应室浓度为(2.83±0.57)μg/mL,明显高于A组(2.16±0.26)μg/mL、B组(1.86±0.31)μg/mL,且A组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肝硬化程度越重,产生同等镇静效果所需的丙泊酚效应浓度越低.
作者:韦新权;倪玉霞;江朝秀;彭劲松;周柃汐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糖代谢指标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关系.方法:收集疑诊冠心病而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患者共计2 149例,其中确诊冠心病患者共2 009例,男1 515例(75.4%),女494例(24.6%).冠脉造影下冠脉病变程度以Gensini积分表示,按积分的大小分成4个亚组,比较不同积分亚组之间的一般情况、糖脂代谢水平的差异,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有序Logistic回归方法,对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与冠脉病变程度进行相关关系研究.结果:在冠状动脉造影下确诊的冠心病患者的性别(男性)、吸烟、高血压、糖尿病、家族史等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年龄及BMI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糖、脂代谢指标中高TC、高TG、低HDL-C、高LDL-C、低apoA1/apoB比值、高Lp(a)、高Hcy、高FPG、高2 hPG、高HbA1c的发生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以上指标的平均值在不同积分分组之间也有显著差异.多元线性回归提示apoA1/apoB和HDL-C与Gensini积分呈负相关关系,HbA1c、年龄、Lp(a)、Hcy与积分呈正相关关系,尤以apoA1/apoB比值与Gensini积分关系密切(β=-17,95%CI=-22.037~-11.964,P<0.001).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有冠心病家族史、高LDL-C、低apoA1、高Lp(a)、高2 hPG为冠脉病变程度的危险因素,其中低apoA1是为显著的危险因素(E=0.357,95%CI=0.167~0.547,P<0.001).结论:apoA1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程度关系密切,低apoA1可能是冠脉病变程度显著的危险因素;其他影响冠脉病变程度的危险因素如冠心病家族史、高LDL-C、高2 hPG、高Lp(a)亦需予以足够的重视.
作者:李郭乔;饶超峰;谭兵;蒋雄莉;冯秋;贝玫瑰;夏宁;梁瑜祯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阿奇霉素(AZM)联合左氧氟沙星(LFX)对腹膜透析(PD)管大肠杆菌(E.coli)生物膜(BF)的影响.方法:(1)二倍稀释法分别测定AZM、LFX对临床分离E.coli低抑菌浓度(MIC)及低杀菌浓度(MBC);(2)建模3d后对各组分别进行处理.A组:空白对照组;B组:1/8 AZM MIC组;C组:lLFX MBC组;D组:1/8 AZM MIC+1 LFX MBC组.经药物作用12h,各组分别以连续稀释法行BF内活菌计数,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PD管表面BF结构.结果:(1)B组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A组比较活菌数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组与C组比较活菌数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可见D组E.coli BF结构体积较A组减少.结论:AZM可增强LFX对PD管表面E.coli BF内细菌抗菌效应.
作者:邹龙涛;伍巧源;李艳林;廖蕴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普罗布考对锰中毒小鼠海马区caspase-3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发生机制,为锰中毒的干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45只清洁级成年雄性健康的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G)、染锰组(MG)、锰加普罗布考组(MPG),每组15只.采用腹腔注射二氯化锰的方式制造小鼠锰中毒模型,剂量为20 mg/kg,MPG予以普罗布考药物灌胃,剂量为500 mg/kg,用Morris水迷宫试验检测小鼠学习和记忆能力;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小鼠海马区caspase-3的表达.结果:在水迷宫定位航行实验中,与CG相比,MG小鼠的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与MG相比,MPG小鼠的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在空间探索实验中,与CG相比,MG小鼠的穿越平台的次数明显减少,(P<0.05);而与MG比较,MPG小鼠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增多(P <0.05).caspase-3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实验,与CG相比较,MG海马CA1区和海马DG区caspase-3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P <0.05);与MG相比,MPG小鼠caspase-3的阳性表达减少(P<0.05).结论:普罗布考干预可改善锰中毒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普罗布考的抗氧化作用有关.
作者:郭忠信;井学超;王琳;甘珏方;杨伯宁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不同缺血预调适(IP)方案对大鼠肢体骨骼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影响.方法:将48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IR组、IP A组、IP B组、IP C组,每组12只,各组均予股动脉夹闭4h,再复灌长24 h,IP 3组于4h缺血前施以3个不同方案的预处理:IP A组:6个循环2 min缺血/2 min灌注;IP B组:3个循环5 min/缺血5 min灌注;IP C组:10个循环1 min缺血/1 min灌注.各组骨骼肌IR后2h、12 h、24 h检测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含量、骨骼肌湿干比(W/D)值、骨骼肌肌肉坏死面积以及骨骼肌组织形态、超微结构变化.结果:IP A组、IP B组、IP C组骨骼肌IR2h、12 h、24 h的血清CK及LDH含量上升、骨骼肌W/D值增加、骨骼肌肌肉坏死面积、骨骼肌组织学改变及超微结构变化,均比IR组有明显好转,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P方案能减轻大鼠肢体IR损伤,以3个循环5 min缺血/5 min灌注的IP方案保护作用佳.
作者:劳宏业;阳富春;罗君;阳茂春;刘军廷;胡峰;王静威;赵劲民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筛选出朝天罐根抗炎活性部位,并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系统溶剂法对朝天罐根醇提取物进行萃取分离得到3个部分: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及水液部位.采用二甲苯诱导小鼠耳廓肿胀、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趾肿胀实验综合评价不同提取部位的抗炎活性.采用RT-PCR法测定了乙酸乙酯部位对小鼠致炎耳组织表达的影响.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朝天罐乙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可显著降低小鼠耳廓肿胀和足肿胀度(P<0.05);乙酸乙酯部位可使致炎小鼠耳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结论:朝天罐乙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为其抗炎活性部位,其作用机制为有效降低TNF-αmRNA的表达.
作者:蒋霞;邹小琴;王小洁;李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钛离子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表达骨代谢相关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I-6)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人的PBMC,分为活化和未活化PBMC,与不同浓度的钛离子(0μmol/L、15μmol/L、50 μmol/L、200 μmol/L)作用18h,RT-PCR检测各组IL-1β、TNF-α、IL-6和RANKL的mRNA的表达.结果:15 μmol/L、50 μmol/L、200 μmol/L浓度的钛离子均可明显使活化与未活化PBMC的IL-1β、TNF-α、IL-6和RANKL的表达增加(P<0.05),且活化PBMC的各因子表达随钛离子浓度升高而增加.结论:钛离子可促进PBMC的IL-1β、TNF-α、IL-6及RANKL表达增多,且活化后更为显著.
作者:李秋莹;唐礼;陆丽萍;庞振华;陈灼庚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人脂肪与肥胖相关(FTO)基因蛋白在结、直肠癌和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61例结、直肠癌以及相应59例癌旁组织、68例肝癌以及相应67例癌旁组织中FTO基因蛋白的表达.结果:FTO在结、直肠癌与癌旁组织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3.93%(39/61)、37.29% (22/59),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TO在肝癌与癌旁组织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3.24% (43/68),88.06% (59/67),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TO基因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在结、直肠癌的发生中发挥作用.
作者:张斌;廖芝玲;向邦德;刘莹 刊期: 2015年第04期
脾是人体大的淋巴器官,位于腹膜腔内左季肋部后外侧,脾在机体防御和免疫功能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脾含有丰富的血窦,外有包膜,位置表浅且固定,质地柔软且脆弱,是腹腔内易受到损伤并导致腹腔内大出血的器官.现实生活中交通事故的大量增加和部分社会问题的存在使腹部闭合性损伤大量增多,脾是易受伤的实质性脏器,占各种腹部伤的40%~50%,创伤性脾破裂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居腹部实质性脏器闭合性损伤的首位[1].
作者:李业钊 刊期: 2015年第04期
辅助生殖技术中通常要对患者的输卵管、宫腔形态、子宫内膜进行检查,传统的主要检查手段包括子宫碘油造影、宫腔镜、腹腔镜或子宫诊刮病理检查等,虽特异性较高,但对患者的机体同时也造成了一定的损伤.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始发于20世纪70年代的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在临床应用越来越成熟.它除能获得与二维超声一样的横断面结构外,其图像直观、清晰、立体,还能显示二维超声看不到的病变整体和表面形态,并精确测量容积与体积,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1].同时,它较传统的其它检查方式更具快速和无创的优点.现将三维超声技术在辅助生殖医学上的新应用综述如下.
作者:袁华;李慕军;李柳铭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构建广西乡镇卫生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方法:在文献梳理和专家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进行两轮德尔菲法来构建指标体系.结果:两轮专家咨询的积极系数较高,分别为95%和93%;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76和0.75;协调系数分别为0.192 3和0.287 5.确定了广西乡镇卫生院能力评估体系共3个一级指标和12个二级指标的重要性和权重系数.结论:所构建的乡镇卫生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结构合理、可信度高.
作者:冯芳莉;陈其伟;孟雪晖;江南;罗红叶;韦波;冯启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调查了解接受全冠、固定桥、活动义齿3种传统口腔修复治疗患者的修复效果满意度,探讨患者年龄、性别、学历及其对修复治疗满意度的相关性.方法:通过问卷调查获取274例(有效问卷占比91.24%)接受传统口腔修复治疗患者就诊主要原因、修复状况、修复方式和治疗效果,并就调查信息进行相应统计描述与相关分析.结果:(1)患者的年龄与全冠和固定桥两种修复方式的牙列状况、美观、颜色和咀嚼功能满意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但与全冠修复的总满意度呈负相关(rs=-0.142,P<0.05);与活动义齿修复的牙列状况、美观、颜色的满意度呈正相关(rs=0.271,0.256,0.298,均P<0.01),与活动义齿修复的咀嚼功能恢复的满意度呈负相关(^ =-0.037,P<0.01);与3种修复方式的美观、颜色的满意度呈正相关(rs=0.170,0.180,P<0.01).(2)女性患者对全冠修复的颜色满意度(P<0.05),活动义齿修复的牙列状况、美观、颜色、咀嚼功能的满意度呈负相关(rs=-0.235,-0.205,-0.173,-0.208,-0.253,P<0.05或P<0.01),对3种修复方式的美观、颜色满意度和总体满意度(rs=-0.136,-0.208,-0.155,P<0.05或P<0.01).(3)患者的学历与修复治疗方式的各项满意度未见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活动义齿能有效的改善口腔的外观,但其咀嚼效能的恢复仍未达到天然牙的咀嚼效能;女性患者对口腔修复治疗方式各项满意度较低.
作者:陆建志;黄冬梅;张天;覃媛;廖红兵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生明显呈现年轻化趋势,目前将年龄≤35岁的宫颈癌患者称为年轻宫颈癌患者.早期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方法是行宫颈癌根治术[1],术后患者永久丧失生育能力、生活质量下降,夫妻间产生隔阂,给患者的心理、生理与社会功能带来较大影响,尤其是年轻宫颈癌患者症状更加明显[2].因此,其生活质量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通过对年轻宫颈癌患者实施全程连续性的护理干预,取得较好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余丽;黄一华;施贵宁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中青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高压氧(HBO)舱内联合使用气控变压式多功能呼吸机的疗效和相应的特殊护理.方法:50例中青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HBO治疗组(HBO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每组25例,以高压氧治疗后第1个、第2个及第3个疗程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及治疗后3个月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和苏醒时间为疗效评定标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疗效和治疗后3个月GOS评分及苏醒时间.结果:HBO组治疗后GC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O组治疗后3个月GOS评分高于对照组,HBO组患者平均苏醒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压氧联合舱内呼吸机及特殊护理治疗中青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是安全有效的,可提高脑复苏成功率及明显缩短患者苏醒时间.
作者:吕妙;李亚范;韦芳玲;庞进军;余敏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结肠镜下肠息肉切除术后患者对实施延续性护理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方法:对324例结肠镜下肠息肉切除术后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并根据患者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等因素进行分析,找出关系密切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女性组、<60岁组、初中以上组的遵医服药、定期复诊和患者满意度均优于男性组、>60岁组、初中以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不同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的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可增加患者的依从性,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
作者:陈朝晖;凌静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阴茎癌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活检术是一项阴茎癌准确分期的微创活检技术,可准确评估阴茎癌腹股沟淋巴结的病理状态,对于早期判断阴茎癌腹股沟淋巴结有无转移及避免不必要的淋巴结清扫有着重要的意义.通常阴茎癌SLN被认为是位于腹股沟淋巴结组上群或中群,腹壁浅静脉前内侧及大隐静脉汇合点的上内侧,但实际上阴茎癌SLN并无特定解剖区域,如何寻找、定位阴茎癌SLN则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唐勇;程继文;陆浩源;白先忠;蒙清贵;张庆云;廖芝玲;陈军;叶新青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建立壮药制剂武打将军酊中虎杖苷和丹皮酚含量测定方法.方法:按照中药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摸索确定高效色谱法测定武打将军酊中虎杖苷和丹皮酚含量的色谱条件.结果:HPLC色谱条件:以Gemini C1s为色谱柱,甲醇—水(梯度洗脱)为流动相;检测波长:0~10 min:306 nm;15~35 min:274 nm;流速:1.0 mL/min;柱温:室温;进样量:10 μL,虎杖苷平均回收率为100.98%,RSD=1.09%;丹皮酚平均回收率为99.62%,RSD=0.91%.结论:本文建立的武打将军酊虎杖苷和丹皮酚的含量测定方法科学简捷,可用于壮药制剂武打将军酊产品质量的控制.
作者:苏青;黄瑞松;程钰琪 刊期: 201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