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 国际刊号:1673-4130
  • 国内刊号:50-1176/R
  • 影响因子:1.01
  • 创刊:1980
  • 周期:半月刊
  • 发行:重庆
  • 语言:中文
  • 邮发:78-26
  • 全年订价:552.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剑桥科学文摘,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 2005年荣获卫生部首届卫生医药优秀期刊三等奖
  • 医药卫生综合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3年2期文献
  • 降钙素原和血清前清蛋白联合检测在老年感染性疾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分析降钙素原(PCT)和血清前清蛋白(PA)联合检测在老年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138例老年感染性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随机抽取100例健康体检的老年人作为对照组;同时用半定量免疫色谱法测定PCT,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PA.将两组的PCT和PA指标进行比较,观察其在治疗前后的变死.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PCT为(5.25±2.75)ng/mL,PA为(102.48±11.92)mg/L,对照组PCT为(0.05±0.02)ng/mL,PA为(161.03±21.89)m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 d周后,观察组PCT显著降低至(0.06±0.03)ng/mL,PA显著升高至(158.12±21.49)mg/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和PA联合检测有助于对老年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

    作者:冯利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淀粉酶与脂肪酶联合检测在急性胰腺炎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淀粉酶(SAMY)、尿淀粉酶(UAMY)和脂肪酶(LIPA)联合检测在急性胰腺炎(AP)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测定118例AP患者于发病不同阶段(2~8 h、8~24 h、24~48 h、48~72 h、3~7 d、7~10 d)的SAMY、UAMY和LIPA.结果 SAMY、UAMY和LIPA的检测结果及阳性率随着发病时间的延长有逐步升高的趋势,尤其是UAMY和LIPA,二者呈平行改变.2~8 h时,三者单独检测,阳性率均较低,而三者联合检测阳性率可增至43.2%;72 h后SAMY明显降低,造成SAMY检测阳性率降低,而UAMY和LIPA检测阳性率达80%以上,三者联合检测阳性率可达90%以上,且SAMY和LIPA联合检测阳性率可达83.1%.结论 SAMY、UAMY和LIPA联合检测可为AP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许永志;林月云;陈彬;许小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178例孕妇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基因突变类型分析

    目的 研究贺州市孕妇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简称β-地贫)基因突变类型的流行分布情况.方法 对178例来该院做孕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初筛阳性的孕妇进行基因检测,抽取静脉血采用PCR体外扩增结合DNA芯片反向点杂交技术,进行β-地贫的临床诊断.结果 在178例地贫初筛阳性的孕妇中,检出β-地贫39人,检出率为21.91%;共检出均为杂合子的7种突变基因,前3种依次为:CD41-42(53.85%)、CD17(12.82%)、IVS-2-654(10.26%).结论 贺州市是β-地贫高发区,为防止重型地贫患儿的出生,所有孕妇或婚检初筛阳性的人群必须进行β-地贫基因诊断,并建立β-地贫基因网络数据库.

    作者:胡静云;陈善昌;陈栋;李华;陈强文;赖万强;彭小媚;龙丽娜;蔡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干化学法及镜检法测定女性患者尿隐血及白细胞结果的比较

    目的 探讨干化学法与镜检法在女性患者尿隐血及白细胞检测中的关系.方法 收集260例女性患者的新鲜尿液标本,分别采用干化学法与镜检法进行检测,分别对两种方法检测的尿隐血及白细胞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干化学法检测尿隐血结果与镜检法比较,干化学法的阳性率为92.3%,镜检法的阳性率是14.6%,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化学法检测尿白细胞结果与镜检法比较,干化学法的阳性率为95.4%,镜检法的阳性率是15.9%,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在应用干化学法对女性患者进行尿液分析时,应结合显微镜有形成分的结果,排除导致假性结果的因素,并结合患者临床其他相关信息综合考虑,这对于提高女性患者尿液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是有必要的.

    作者:卢志芳;杨先凯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关系

    目的 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状况.方法 各选取250例ITP患儿及健康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胶体金法检测血清HP抗体.结果 250例ITP患儿的HP感染率(24.0%)显著高于健康儿童的HP感染率(1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148例急性ITP(aITP)患儿HP感染率为21.6%;102例慢性ITP(cITP)患儿HP感染率为2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TP的发病与HP感染可能有一定关系.

    作者:徐静华;陈小琴;钟天鹰;陈红兵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情况及耐药性监测

    目的 了解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现状及其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对该院2009~2011年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情况及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统计的339株鲍曼不动杆菌中,标本类型以呼吸道标本为主,共285株(84.1%);其次为脓液及伤口分泌物,共34株(10.0%).科室分布以呼吸内科为主,共158株(46.6%),其次为ICU,共114株(33.6%).鲍曼不动杆菌对14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对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均有较高的耐药性,而对碳青霉烯类的敏感性较高.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逐年增加,且产生了多重耐药菌株,需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

    作者:刘和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血清N末端B型钠尿肽原检测在急性呼吸困难中的鉴别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检测在急性心源性与非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中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以急性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的患者275例,分为Ⅰ组(非心源性呼吸困难组)117例和Ⅱ组(心源性呼吸困难组)158例.Ⅱ组按照超声心动图结果分为Ⅱa组(单纯收缩功能不全组)55例、Ⅱb组(单纯舒张功能不全组)68例和Ⅱc组(收缩并舒张功能不全组)35例.并依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方法对患者心功能进行分级.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NT-proBNP的含量.结果 Ⅰ组血清NT-proBNP平均含量为(193.76±96.31)pg/mL,Ⅱ组血清NT-proBNP平均含量为(2 254.87±1 637.33)pg/mL,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41,P=0.005).Ⅱa组、Ⅱb组和Ⅱc组血清NT-proBNP平均含量分别为(3 848.74±3 212.18)、(1 844.32±1 652.20)、(6 259.55±4 722.86)pg/mL,Ⅱ组中各亚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8.62,P=0.013).Ⅱ组血清NT-proBNP含量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r=-0.682,P=0.008).结论 血清NT-proBNP水平检测对急性心源性呼吸困难与非心源性呼吸困难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高海锋;陈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内毒素和降钙素原在尿路感染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尿液内毒素、血清降钙素原在尿路感染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755例中段尿标本进行细菌培养,用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白细胞计数(WBC)、细菌计数,同时进行尿液内毒素和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755份标本中,尿培养阳性标本256份.其中革兰阴性菌199例(77.7%),革兰阳性菌45例(17.6%),真菌12例(4.7%).细菌性尿路感染其WBC、细菌计数、CRP、PCT值均明显高于真菌和培养阴性的患者,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1).PCT灵敏度81.6%,特异度81.9%,阴性预测值89.6%.尿液内毒素在革兰阴性菌引起尿路感染中明显升高,而革兰阳性菌、真菌感染和培养阴性的标本中均变化不明显,有显著性差异(P<0.01).内毒素在革兰阴性菌引起的尿路感染中灵敏度91.4%,特异度93.7%,阴性预测值90.3%.结论 革兰阴性菌是引起尿路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尿液内毒素、血清PCT对辅助诊断泌尿系统感染有很高的价值,可提高灵敏度和特异度,并有助于区分尿路感染致病菌的种类.

    作者:邵婧;丁宸;牛国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多项自身抗体联合检测在常见风湿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多项自身抗体联合检测对常见风湿病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用ELISA法检测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其他自身抗体.结果 多项自身抗体联合检测除肌炎/皮肌炎(PM/DM)灵敏度为50%外,其他风湿病即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关节炎(RA)、干燥综合征(SS)、系统性硬化症(SSC)、混合结缔组织病(MCTD)灵敏度在80%或80%以上,而特异度在60%以上.早期风湿病病例易稳定控制,控制稳定率在70%以上,而晚期风湿病病例不易控制,控制稳定率在20%以下,经配对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多项自身抗体联合检测并结合其他检查和临床表现,对常见风湿病的诊断、鉴别诊断、选择佳治疗方案及疗效观察具有重要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傅林金;金容香;张永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非发酵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该院非发酵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明确非发酵菌的耐药特点.方法 对该院2009~2011年分离自临床标本的2 437株致病菌采用珠海迪尔公司细菌鉴定及药敏板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非发酵菌416株,占分离致病菌的17.1%(416/2 437);呼吸道标本非发酵菌分离率高[26.5%(170/641)],血液标本分离率低[4.8%(9/186)];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是主要的非发酵菌;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低(3.8%),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1.5%).结论 非发酵菌在临床分离致病菌中占重要比例,且不同标本分离率不同,呼吸道标本中分离率高.非发酵菌耐药率普遍偏高,应加强耐药性监测,从而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作者:易富;蔡敏琪;梁凯;何宇佳;王竹琼;钱林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少见模式及其对肝功能的影响

    目的 分析HBV感染者HBsAg与HBsAb同时阳性的模式,探讨产生原因及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化学放光免疫技术(CLIA)检测样本的HBV血清标志物.从中选出少见模式患者,并对其肝功能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少见模式共38例,出现5种少见HBV血清标志物模式,其中以HBsAg、HBsAb、HBeAb、HBcAb阳性多共25例,且肝功能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HBV患者出现HBsAg和HBsAb同时阳性的原因复杂,而当病毒含量远高于抗体含量时,依然对肝功能造成损伤.

    作者:陈川;代莉;漆丹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与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的意义

    目的 分析永州地区住院输血前患者不规则抗体及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的阳性率及抗体特异性.方法 选择3 454例住院输血前患者,采用微柱凝胶法筛查不规则抗体及DAT,并对筛查阳性标本进行抗体特异性鉴定.结果 在3 454例患者中共检测出不规则抗体6例,阳性率为0.17%,其中抗-E 3例、抗-C 1例、抗-c 1例、抗-JKa 1例,DAT阳性35例,阳性率为1.01%,其中IgG型抗体18例、C3型抗体7例、IgG+C3型抗体10例.结论 输血前筛查不规则抗体及DAT,在保证临床输血安全、减少溶血性输血反应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鲁君艳;姜志刚;谭正芳;桑雪斌;廖慧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测定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意义

    目的 通过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及补体(C3、C4)的含量,分析其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对临床确诊的42例SLE患者和37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IgG、IgA、IgM及补体C3、C4进行检测并分析其结果.结果 42例SLE患者血清IgG为(18.69±6.69)g/L、IgA为(3.87±0.91)g/L、IgM为(1.62±0.61)g/L、C3为(0.89±0.41)g/L、C4为(0.22±0.18)g/L,SLE患者血清IgG、IgA水平与健康对照者比较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gM水平与健康对照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补体C3、C4水平与健康对照者比较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LE患者血清IgG、IgA及补体C3、C4水平检测对疾病的诊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并且SLE患者的病情变化与其血清IgG、IgA、IgM及补体C3、C4水平变化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李湘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多重耐药菌医院内感染的研究现状及预防控制措施

    近年来,随着抗菌药物、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和有创技术的开展,细菌的耐药性不断增强,普遍呈现出高度耐药、多重耐药的态势,多重耐药菌(MDRO)[1],已经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多重耐药(MDR)是指对下列5类抗菌药中3类或3类以上的抗菌药物耐药,5类抗菌药包括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剂、氟喹诺酮类和氨基糖苷类;泛耐药(PDR)是指对现有的(或可获得的)所有抗菌药物耐药或对以上5类抗菌药物均耐药.

    作者:王燕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原因和防治

    血小板在人体凝血和止血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临床上出现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障碍时,输注血小板是简单有效的治疗措施之一.血小板输注无效(PTR)是血小板输注中主要的并发症之一,患者可因输入的血小板在体内迅速破坏而危及生命.PTR在血小板支持治疗中常见且棘手,预防和治疗PTR已成为临床输血的一项重要课题.

    作者:程丽霞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紫杉醇联合铂系配合物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铂系药物作为一类传统抗肿瘤药物,其有较强的广谱抗肿瘤作用,尤其是顺铂,作为人类医学史上第1个应用于临床的抗肿瘤药物至今仍然被广泛应用于化疗,它主要是通过破坏肿瘤细胞的DNA结构来阻断肿瘤细胞的复制.但其毒副作用也是巨大的,主要表现为肾功能损害,由于药物容易在肾脏富集,易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急性坏死、变性,并引发肾间质水肿和肾小管扩张等,出现血尿、血清肌酐升高及清除率降低.同时还伴有严重的胃肠道反应,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等,长期大剂量用药还会出现明显的耐药性.近年来研究发现,紫杉醇与铂系药物联合用于治疗可以提高疗效并减轻其毒副作用[1].

    作者:梁恭博;郝壮;袁野;刘毅敏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血小板制品细菌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在过去20年中,由于检测试剂的研制和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提高,经输血传播病毒疾病的风险显著降低[1],但是输注1单位细菌污染的血小板和红细胞两种血液成分的风险分别是1∶2 000和1∶20 000,比病毒感染高出250倍.这意味着,细菌污染是目前输血医学传染因素中导致死亡的大单一因素[2],因此认为输血传播感染(TTIs)引起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为细菌性感染[3].血液制品的细菌污染在输血医学上是一个为时甚久的问题,尤其是血小板制品(包括手工浓缩血小板和机采血小板)和红细胞的细菌污染,是输血传播疾病的大的致命感染风险,目前还没有可充分应对的通用方法.有鉴于此,许多国家已经开展了对血小板制品的筛检[4] .本文将血小板制品的细菌检测方法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林红;陈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纳米硒的临床研究进展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但硒在佳浓度和致毒浓度之间的安全限度非常狭窄,开发低毒、高效的硒源一直是硒营养研究的重点.1997年张劲松创造性地将纳米技术应用于零价单质硒制成了纳米硒(Nano-Se)[1],从而开辟了Nano-Se应用的新领域.与一般的零价硒相比,Nano-Se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发生显著的改变,因而能够被人体所吸收和利用,并且能发挥无机硒和有机硒所特有的功能,如具有抗肿瘤、抗氧化、增强机体免疫力等作用.大量研究表明,Nano-Se还具有低毒性等特点.临床研究表明,预防和治疗肿瘤都需要超营养水平的硒,而这些剂量接近或处在硒的毒性范围内,因此Nano-Se低毒性的特点将在临床获得广泛应用.

    作者:邓修元;刘毅敏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HE4在妇科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理想的肿瘤标志物灵敏度高、特异度好、操作方便,对早期发现、诊断肿瘤以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一种新型的肿瘤标志物,人附睾分泌蛋白(HE4)在卵巢癌组织中高表达,癌旁组织、正常组织及良性肿瘤中不同程度低水平表达,正常卵巢组织上皮不表达,是卵巢恶性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的重要指标.本文将就HE4的生物学特性及临床应用情况予以综述.

    作者:邹霞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机制及其对策研究的新进展

    鲍曼不动杆菌是一种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广泛分布于外界环境,它黏附力极强,可通过医务人员的手或器械传播,是引起医院内感染的重要条件致病菌之一.近年来,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率逐年上升,其耐药率尤其是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不断升高.鲍曼不动杆菌对几乎各类化学结构的临床常用抗生素呈现高度的天然固有耐药性和获得性耐药性,导致治疗选择极其有限,而成为临床防治的棘手问题[1].本文就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机制及其对策研究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吴春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NO检测方法的新进展及其在高原医学中的应用

    一氧化氮(NO)是由内皮细胞分泌的一种脂溶性气体,由一氧化氮合成酶(NOS)在氧气、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黄素单核苷酸(FMN)和四氢蝶呤的参与下,催化L-精氨酸生成.NO具有舒张血管、抗血小板凝集、抑制血管平滑肌生长等多种生物活性[1].NOS包括神经元性(nNOS)、诱导性(iNOS)和内皮性(eNOS)三种形式[2].

    作者:李新建;朱俊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采用ELISA差减分析法探讨武汉地区中老年患者IEM HBsAg的携带状态

    目的 探讨武汉地区中老年患者血清免疫逃逸变异表面抗原(IEM HBsAg)携带状态.方法 以2种不同抗HBs mAb包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1 641例中老年既往HBV感染者的血清标本进行检测,并以中和实验及广谱IEM HBsAg试剂对单一阳性者血清HBsAg检测的特异度进行验证.结果 所建立的G6-ELISA与E2-ELISA具有大致相同的稳定性、特异度与灵敏度,对该组血清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29.37%、29.01%.6例G6-ELISA单一阳性血清中,抗HBs、抗HBe、抗HBc、HBeAg及 HBV DNA阳性例数分别为3、1、6、1、2例,抗HBs中和实验阳性率为100.00%,平均中和率81.14%.雅培化学发光试剂复核此6例均为阳性结果.结论 结合文献与该课题组既往研究分析,该组中老年患者中存在少量呈优势表达的IEM HBV感染者.

    作者:殷波涛;李方和;张永东;张春燕;陈妍;周明权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慢性肝病患者血清四项指标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氨端肽(PⅢNP)和Ⅳ型胶原(Ⅳ-C)检测在慢性肝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103例慢性肝病患者的血清HA、LN、PⅢNP和Ⅳ-C四项指标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慢性迁延性肝炎(CPH)组、慢性活动性肝炎(CAH)组和肝硬化(LC)组的血清HA、LN、PⅢNP、Ⅳ-C检测结果均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四项指标在CPH组、CAH组、LC组的浓度呈上升趋势.在30例LC患者中,血清HA的阳性率达90.0%,远高于清蛋白(5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清HA、LN、PⅢNP、Ⅳ-C四项指标是慢性肝病向肝硬化转变过程中反映肝纤维化进展的良好指标,四项指标联合检测可以为慢性肝病患者肝纤维化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作者:黄连贵;任重;任力;赵春艳;李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2种方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EGFR基因突变的比较

    目的 比较测序法和Taqman实时荧光PCR法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19、21外显子基因突变的一致性,为寻找适宜临床应用的EGFR基因突变检测方法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收集6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组织,应用测序法和Taqman实时荧光PCR法分别检测EGFR基因19、21外显子基因突变,比较两种方法的有效性.结果 两法检测EGFR基因19、21外显子突变结果符合率分别为96.7%(58/60)和98.3%(59/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种方法均可用于EGFR基因19、21外显子突变检测,测序法更适合指导临床分子靶向治疗.

    作者:罗凯;王倩;刘季芳;潘东晓;薛兴阳;傅文凡;贺智敏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乳腺癌患者血液HER-2浓度与组织HER-2表达水平的一致性研究

    目的 探讨复发转移乳腺癌患者血清HER-2浓度与组织HER-2表达水平的一致性.方法 应用ELISA法测定血清HER-2浓度;应用免疫组化(IHC)法检测乳腺癌组织HER-2表达水平;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组织HER-2阳性的复发转移乳腺癌患者中有62例血清HER-2阳性,阳性符合率为74.7%,组织HER-2阴性的患者有96例血清HER-2为阴性,阴性符合率为82.1%.血清HER-2水平与组织HER-2表达状态呈正相关(kappa=0.653,P<0.01).结论 复发转移乳腺癌患者血清HER-2浓度与组织HER-2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别,两种检测方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血清HER-2浓度可作为临床个体化治疗的参考依据.

    作者:陈建魁;曾利军;左向华;陈祎霏;于农;宋世平;尹秀云;黄媛;金欣;王淼;张伟;田曙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自然流产患者封闭抗体检测及免疫治疗临床研究

    目的 检测自然流产患者体内封闭抗体(BA)水平,观察应用淋巴细胞疗法后的受孕率与成功分娩率,为临床治疗自然流产积累数据.方法 用ELISA法检测486例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治疗前BA水平,选择BA阴性者用分离的配偶淋巴细胞进行皮内注射免疫治疗,治疗结束后复查BA,并随访妊娠结局.结果 486例患者治疗前BA阳性率为12.1%(59/486),其中132例BA阴性者经淋巴细胞免疫治疗3次治疗后共转阳103例,治疗1、2、3、4次后的合计转阳率分别为7.5%、39.4%、74.2%和77.8%.经过免疫治疗后,BA转阳患者的受孕成功率和成功分娩率分别为100.0%和79.6%,4次治疗后BA维持阴性患者的受孕率和成功分娩率分别为75.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淋巴细胞免疫治疗能使BA显著转阳,且能提高患者的妊娠成功率、成功分娩率,分娩后的母婴之间并未见明显不适或其他副作用.

    作者:赵学峰;金书林;蔡甜;罗丽贞;区云枝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VEGF和CA153表达水平与乳腺癌疾病进展的关系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 和糖类抗原(CA153)在乳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与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 检测30例乳腺癌患者、30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和60例健康女性血清中VEGF、CA153的水平,对乳腺癌患者采用1997年国际抗癌联盟(UICC)公布的乳腺癌TNM 分类法进行分期,并将乳腺癌患者以有无淋巴结转移分为2组,记录VEGF、CA153检测结果,用ELISA法检测VEGF,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CA153.结果 乳腺癌组各项检测指标与乳腺良性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乳腺良性疾病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患者Ⅲ期与Ⅰ期、Ⅱ期比较VEGF、CA153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淋巴结转移乳腺癌患者有与无淋巴结转移者的血清VEGF、CA153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VEGF、CA153水平对乳腺癌的诊断、病情评估、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黄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瑞舒伐他汀联合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对老年甲状腺机能减退症患者血脂、脂质过氧化和颈动脉硬化的影响

    目的 研究瑞舒伐他汀联合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对老年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患者血脂、脂质过氧化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影响.方法 收集合并颈动脉硬化的老年甲减患者67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34例,给予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试验组33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2组总疗程均为6月.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血脂、血浆ox-LDL和LPO水平和颈动脉IMT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血脂、ox-LDL、LPO和颈动脉IM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TG、TC水平显著下降,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浆ox-LDL、LPO和颈动脉IMT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而试验组颈动脉IMT和ox-LDL水平较对照组的降低更具显著性(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联合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老年甲减可有效调脂、减轻脂质过氧化,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作者:杨骁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降钙素原对儿童膀胱输尿管反流的预测价值

    目的 初步探讨降钙素原对儿童尿路感染伴膀胱输尿管反流(VUR)的诊断价值及其与反流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1年1月至2012年3月该院所有连续就诊并诊断为首次发生尿路感染的患儿的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尿液细菌培养、泌尿系统B超、排尿期膀胱尿道造影(VUCG)等结果.以VUCG作为VUR与非VUR的分组标准及VUR分级标准.结果 共146例尿路感染患儿纳入研究,其中VUR患儿51例(占34.9%),VUR患病年龄、性别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UR组的PCT、CRP水平高于非VUR组(P<0.05),ROC曲线显示PCT诊断性能优于CRP.高PCT水平(≥0.5 ng/mL)与VUR的级别密切相关(优势比为5.5,95%置信区间2.3~12.9),且与轻度、中度VUR均密切相关(优势比分别为4.6、9.1,95%置信区间分别为1.8~11.7、1.4~61.7).结论 PCT对于判断是否存在膀胱输尿管反流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可作为预测反流级别的独立指标,可能有助于减少不必要的VUCG.

    作者:邹江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产妇外周血和胎儿脐血白细胞介素28启动子甲基化差异研究

    目的 探讨产妇外周血和胎儿脐血白细胞介素28(IL-28)启动子甲基化差异及其对IL-28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方法检测产妇外周血和胎儿脐血IL-28启动子甲基化水平的差异;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比较DNA甲基化酶活性的差异;RT-PCR检测两者PBMC中IL-28 mRNA的含量;采用ELISA法检测产妇外周血和胎儿脐血IL-28水平的差异.结果 IL-28启动子在胎儿脐血中均以甲基化形式存在,而在产妇外周血中为非甲基化形式;胎儿脐血PBMC细胞核甲基化酶活性升高(P<0.05);IL-28 mRNA在产妇外周血PBMC中的表达水平高于胎儿脐血PBMC;胎儿脐血IL-28含量较产妇外周血低(P<0.01).结论 胎儿脐血细胞核内甲基化酶活性升高导致IL-28启动子高甲基化,进而引起IL-28的合成和分泌降低.

    作者:马建鸿;张元珍;祝成亮;周春;王燕;陈红;李家福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流行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监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流行特征,分析其产生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和治疗VAP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864例机械通气患者中VAP的发生情况、相关因素及病原菌分布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64例机械通气患者中,VAP发病率为16.0%;138例VAP患者中分离出病原菌23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59.7%,革兰阳性菌占35.2%,真菌占5.1%,同时感染2种以上病原菌的患者占60.1%.APACHEⅡ评分高于16分、意识障碍、留置胃管、机械通气超过5 d和神经损伤是V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口腔护理、患者抬高30°、每日唤醒排痰是VAP的保护性因素.结论 机械通气患者具有较高的VAP发病率,且混合感染现象严重,影响发病的危险因素较多,合理的护理策略与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有利于防止VAP 的发生.

    作者:张昭勇;吕军;张吉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影响Kleihauer-Betke实验结果的实验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Kleihauer-Betke(K-B)实验的影响因素,以更好地诊断胎母输血综合征.方法 分析不同因素对K-B实验的影响,确定佳实验条件.以脐带血和静脉血的混合血为检测样本,计算K-B实验的回收率;以优化的K-B实验检测200例未孕妇女以及100例疑似胎母输血综合征妇女,建立待产妇胎儿红细胞含量的参考值范围.结果 在37 ℃脱色8 min、伊红染色60 s时,胎儿红细胞和成人红细胞积分光密度的比值大为10.13±1.17,镜下胎儿红细胞染色呈强粉红色,折光性强,脐带血含量与K-B实验结果的相关系数r=0.999,回收率为84.75%~96.55%.待产妇胎儿红细胞含量参考值范围为小于0.68%.结论 通过设立阳性对照、阴性对照以及回收率实验建立稳定的K-B实验,能够对胎母输血综合征作出正确诊断.

    作者:杨树法;翟燕红;王文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相关血清学指标水平在肾衰竭患者不同透析方法治疗中的变化

    目的 探讨血清BUN、Cr、P、PTH在肾衰竭患者采用不同血液透析方法治疗前后水平的变化.方法 选择20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血液透析(RHD)组、血液透析滤过(HDF)组,两组各100例.在单次透析前后及连续透析1个月后采集血标本用化学法测定血清BUN、Cr、P水平,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PTH水平.结果 单次透析后,HDF组血清BUN、Cr、P、PTH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但均未达到正常水平.RHD组虽血清BUN、Cr水平显著下降(P<0.01),但血清P、PTH水平无显著下降(P>0.05);BUN、Cr水平也未达到正常水平.HDF组和RHD组BUN、Cr清除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DF组和RHD组P、PTH清除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连续透析1个月后,HDF组患者血清P、PTH水平与透析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HD组患者血清P、PTH水平与透析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DF可有效清除外周血BUN、Cr、P、PTH,长期应用可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存活率,RHD不能有效清除P、PTH.

    作者:李军民;曾宪飞;赵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该院血培养标本中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BacT/Alert 3D血培养仪进行血培养,ATB-expression微生物鉴定系统对细菌及真菌进行鉴定,K-B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 495例血培养标本中检出阳性标本199例,阳性率为7.98%,其中革兰阴性菌96株,占48.24%;革兰阳性菌85株,占42.71%;真菌18株,占9.05%.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敏感率为100.00%.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的敏感率为100.00%.结论 临床医生应高度重视血培养结果,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防止耐药菌株的产生.

    作者:刘行超;莫姗;高云;曾桂芬;费燕楠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CD64和CD14单核细胞相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CD64、CD14在急性单核细胞相关的髓系白血病免疫分型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CD45/SSC散点图设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分析70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细胞CD64、CD14及其他相关抗原的表达情况.结果 CD64在AML上的表达情况为:M0(0.0%)、M1(0.0%)、M2(10.5%)、M3(46.2%)、M4(78.6%)、M5(100.0%),其中弱阳性、阳性表达可以出现在各型AML中,唯独强阳性表达出现在M5中(P<0.01).CD14在AML上的表达情况为M4(57.1%)、M5(77.8%),其余均为阴性.结论 CD64对诊断AML的灵敏度优于CD14,CD14的特异度优于CD64,二者结合有助于提高AML M4/M5型的检出率及其与其他AML 亚型的鉴别诊断.

    作者:王贤;夏永泉;张葵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血清TAM和β2-微球蛋白检测及意义

    目的 探讨肿瘤相关物质(TAM)和β2-微球蛋白(β2-MG)检测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诊断、化疗疗效评价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161例NHL患者及37例体检健康者血清TAM和β2-MG水平,分析TAM和β2-MG与疾病发展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NHL患者血清TAM和β2-MG水平高于健康体检者(P<0.05);并发骨髓浸润的NHL患者的TAM和β2-MG水平明显高于未有骨髓浸润患者;TAM和β2-MG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和性别均无相关性(P>0.05),而惰性淋巴瘤的TAM和β2-MG水平比侵袭性和高侵袭性的淋巴瘤水平低(P<0.05);Ⅰ~Ⅱ期和Ⅲ~Ⅳ期患者TAM和β2-MG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治疗有效的患者,治疗后TAM和β2-MG浓度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 TAM和β2-MG在NHL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对临床分期、病理恶性程度、肿瘤侵犯程度均有一定指导意义;TAM和β2-MG的检测对NHL治疗反应的判断有一定价值,可作为NHL患者诊断及疗效评估的有效指标.

    作者:李小优;冯继锋;吴剑秋;汤唯艳;刘宇飞;张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与高敏C反应蛋白和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目的 探讨血清脂联素水平与不同类型冠心病(CHD)的关系,并分析其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测定90例CHD确诊患者[稳定型心绞痛(SAP)2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3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36例]及30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血清脂联素、hs-CRP、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胰岛素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I)并测算体质量指数.结果 CHD组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降低(SAP、UAP、AMI依次降低),但SAP组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HD组hs-CRP浓度高于对照组,AMI组高于UAP组和SAP组,UAP组高于SAP组(P<0.05).血清脂联素水平与hs-CRP、IRI呈负相关.结论 血清脂联素和hs-CRP水平检测对CHD的预防、疗效判断和预后判断均有重要价值.

    作者:刘晓芳;黄建英;张胜利;李敬田;孟祥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反复自然流产患者检测抗心磷脂抗体及IgA抗β2-GPⅠ的临床意义

    目的 联合检测反复自然流产患者血清抗心磷脂抗体(ACA)与IgA抗β2-糖蛋白-Ⅰ抗体(抗β2-GPⅠ)水平.方法 将102例反复自然流产患者按发生自然流产的时间分为早期流产组(孕周小于12周)57例、晚期流产组(孕周大于或等于12周)45例,另将36例健康经产妇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ACA和IgA抗β2-GPⅠ.结果 反复自然流产组ACA-IgG、ACA-IgA、ACA-IgM阳性率分别为41.1%、12.7%、15.7%,IgA抗β2-GPⅠ阳性率为36.2%,其中早期流产组ACA-IgG、ACA-IgA、ACA-IgM阳性率分别为40.3%、12.2%、15.7%,IgA抗β2-GPⅠ阳性率36.8%;晚期流产组ACA-IgG、ACA-IgA、ACA-IgM阳性率分别为42.2%、13.3%、15.5%,IgA抗β2-GPⅠ阳性率35.6%.健康对照组ACA-IgG、ACA-IgA、ACA-IgM阳性率分别为5.5%、0.0%、2.7%,IgA抗β2-GPⅠ阳性率8.3%.早期流产组、晚期流产组ACA-IgG、ACA-IgA、ACA-IgM和IgA抗β2-GPⅠ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早期流产组与晚期流产组ACA-IgG、ACA-IgA,ACA-IgM和IgA抗β2-GPⅠ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反复自然流产患者进行ACA-IgG、ACA-IgA、ACA-IgM和IgA抗β2-GPⅠ检测有助于临床病因的诊断.

    作者:孙朋;董雪梅;杜晓钟;王临艳;张翀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强离子隙等指标在重症肺炎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强离子隙(SIG)、乳酸和阴离子隙(AG)等指标在重症肺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测定血气、血pH、电解质结果基础上,应用Stewart-Figge方法学的方程式计算SIG.结果 223例重症肺炎患者与71例非重症肺炎患者进行比较,钠、钾、SIG、AG、清蛋白(ALB)、pH、磷酸盐及乳酸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肺炎患者中217例存活患者与6例死亡患者比较,SIG、AG及ALB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IG、乳酸和AG等指标对重症肺炎的诊断、治疗、病情监测具有指导意义;SIG值在重症肺炎患者预后评估中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忠源;胡望平;池细弟;叶桂云;徐尚华;张永平;叶龙飞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1例血细胞分析仪无法自动分类白细胞原因分析

    随着科技的发展,目前临床白细胞计数几乎全由自动血液分析仪来进行.但临床操作过程中会出现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无法对某一血常规标本进行白细胞分类计数的现象.笔者就本化验室2012年6月出现的1例液细胞分析仪无法分类白细胞原因进行分析.

    作者:陈加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Uppergold U2定量检测尿HCG应用体会

    Uppergold U2金标斑点法读数仪(U2/HCG-DOT)是上海奥普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款适用于床边即时检测的仪器,可开展血液中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尿HCG、尿清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等项目的定量检测[1-2].本科室自2009年使用U2/HCG-DOT开展尿HCG定量检测以来,应用良好,现将应用中的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润袁敏;刘海菊;范久波;李智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血细胞分析常见问题的探讨

    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的库尔特应用电阻抗法原理首创了早的血液分析仪,开创了血液分析仪器的新时代;因其检测的精密度高、分析速度快、易于操作等优点,在我国大中型医院已广泛应用.但是,由于标本的采集不合格以及血细胞分析仪对于细胞形态学检测的局限性,极易导致漏诊或误诊,现就使用Sysmex KX-21血细胞分析仪做血细胞分析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分析如下.

    作者:李荣辉;徐明鑫;孙立群;姜蕾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4066例急诊手术术前免疫初筛结果回顾性分析

    急诊手术多以外科创伤多、危重患者多、复合外伤多、开放伤口多、感染机会多为特点.由于急诊手术的特殊性,手术的医护人员每天都要接触患者大量的血液、体液,常暴露于危险中,随着乙肝、梅毒、艾滋病发病率的上升,医护人员发生血源性传播疾病感染的概率大大增加[1].笔者通过对本院4 066例急诊手术术前免疫初筛结果的回顾性分析,探讨术前免疫初筛在急诊手术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甘志忠;林月云;徐周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多发性骨髓瘤肿瘤细胞泛发入血2例

    本文报道了2例多发性骨髓瘤肿瘤细胞泛发入血病例,1例血中肿瘤细胞占0.09,另一例肿瘤细胞占0.11.

    作者:周正菊;杨章元;明亮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感染性休克合并急性白细胞减少1例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分类是实验室常规检测项目,也是临床常用来诊断和判断感染的基本指标,但是在某些病理状态下,白细胞常出现异常波动,大可达数倍,这给临床医生带来困惑和判断上的障碍,下面报道一例感染性休克合并急性白细胞数减少病例,以供同行参考.

    作者:曹步清;刘铁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2207例孕中期妇女产前筛查结果分析

    目前产前筛查的主要疾病是唐氏综合征、开放性神经管缺陷和18-三体综合征.据统计,我国大城市中约有1/5~1/4的新生儿围生期死亡是由于出生缺陷造成的,每年大约有2万至3万缺陷儿出生,缺陷儿的出生带给家庭精神上的负担和感情上的伤害是无法估量的,因此预防和避免缺陷儿的出生,必须做到产前早筛查、早诊断、及时终止妊娠.笔者对2 207例孕中期妇女产前筛查结果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孔小玲;刘勇安;刘小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对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价值

    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是由肝脏合成的一种全身性炎症反应急性期的非特异性标志物,其血清水平与各种感染、组织损伤和免疫反应等情况发生密切的关系,临床上可作为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观察疗效的指标[1-2].笔者就hs-CRP与上呼吸道细菌性感染和病毒性感染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蒙泽彬;杨剑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邕宁区1992名体检人群血尿酸分析

    目的 了解南宁市邕宁区健康体检人群血尿酸水平.方法 用罗氏Cobas6000 c501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采用尿激酶-POD方法对1 992名健康体检人群进行血尿酸(BUA)检查.结果 血尿酸参考值为208.7~406.0 μmol/L.男性血尿酸范围为247.9~452.4 μmol/L,女性血尿酸范围为169.5~359.5 μmol/L,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地区血尿酸范围高于试剂所提供的参考范围,这与该市居民吃海鲜较多有一定关系;及早对饮食方式进行干预对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及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谢昭宁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不同方法对血清三酰甘油检测结果的差异性分析

    目的 探讨两种方法对血清三酰甘油(TG)检测结果的差异.方法 用去游离甘油法(日本和光试剂)和不去游离甘油法(德国罗氏试剂)对600例健康者进行血清TG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回归方程为Y=1.068X-0.043(r2=0.982),检测结果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356).结论 健康者血清标本去游离甘油法和不去游离甘油法TG检测结果无统计学差异.

    作者:张莹;周铁成;童开;岳乔红;郝晓柯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不同离心方案对腹腔积液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离心方案对腹腔积液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33例腹腔积液标本,分别采用不同的离心方案进行处理,并对离心前后的生化指标[总蛋白(TP)、清蛋白(ALB)、乳酸脱氢酶(LDH)、腺苷脱氨酶(ADA)、钾(K)、钠(Na)、氯(Cl)]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不同离心方案(1 500 r/min 5 min和3 500 r/min 15 min)处理前后,TP、LDH、ADA、Na和Cl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腹腔积液经1 500 r/min 5 min离心后ALB、K结果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3 500 r/min离心15 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样,3 500 r/min 15 min 离心处理前后ALB、K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目前尚不认为离心对腹腔积液生化检测有影响,实验室应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合适的离心标准化操作流程以规范检验.

    作者:方欢英;周毅;李海聪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细胞DNA定量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Feulgen染色在宫颈细胞DNA定量分析中的应用意义.方法 随机选择3 162例妇女,每例妇女制备2张宫颈细胞液基薄层片,1张进行巴氏染色及TBS诊断,另1张进行Feulgen染色,以细胞DNA倍体分析仪进行DNA定量检测.结果 3 162例患者TBS诊断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32例、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22例;DNA定量检测检出3个五倍体及其以上多倍体细胞者64例.32例进行宫颈组织活检,15例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2)、CIN3/原位癌、浸润癌,其中10例为LSIL、HSIL,DNA定量检测检出3个或3个以上五倍体及其以上多倍体细胞者13例.缩短Feulgen染色步骤中的酸化或染色时间可影响细胞形态、细胞检出数量及平均光密度.结论 Feulgen染色在DNA倍体分析中具有重要作用,DNA倍体分析可用于宫颈细胞学检测.

    作者:曾一芹;左江成;曾玉荣;孙小蓉;李祖铭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唾液酸酶联合线索细胞检测对细菌性阴道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 评估唾液酸酶与线索细胞联合检测对诊断细菌性阴道病(BV)的价值.方法 分别采用唾液酸酶法、TCT法和Amsel法检测患者的阴道分泌物标本,以Amsel法作为BV诊断的金标准,采用唾液酸酶法检测标本中唾液酸酶活性,TCT法检查标本中的线索细胞.结果 唾液酸酶法与TCT法诊断BV的灵敏度分别是87.1%和97.6%;特异度分别是93.5%和82.8%,同时联用两种方法可使诊断灵敏度提升至99.7%,先用TCT法筛查,再进一步检测唾液酸酶,可使诊断特异度提高至98.9%.结论 对两种方法的合理联合使用有利于提高BV的诊断效率.

    作者:伍亚云;郭建华;张昭勇;刘俊宏;李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全血C反应蛋白检测影响因素的校正方法及临床应用

    目的 研究在红细胞比容(HCT)和血红蛋白(HGB)结果不同时对全血C反应蛋白检测影响因素的校正方法,并对校正效果进行验证,以帮助临床建立准确测定全血C反应蛋白的方案.方法 建立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浆或全血C反应蛋白的方法,选取不同HCT分布HGB结果的全血样本分别进行血浆和全血C反应蛋白的检测,分析不同HGB及HCT情况下全血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并对数据进行校正分析.结果 经过校正公式对全血标本中高、低值HGB及HCT样本的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进行验证,建立了准确测定全血C反应蛋白结果的方案.结论 基于HCT和HGB的校正公式可有效纠正全血C反应蛋白测定过程中HCT和HGB不同而导致的干扰,保证全血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可方便临床应用.

    作者:裴兵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不同温育方式对ELISA法检测HBsAg结果的影响

    目的 观察采用不同的温育方式对ELISA法检测HBsAg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门诊患者HBsAg阴性、阳性标本各45份,每份标本同时分别加入2块HBsAg ELISA反应微孔板,然后分别放入电热恒温培养箱、电子恒温水温箱中进行温育.结果 采用2种温育方式检测45份HBsAg阴性标本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26,P>0.05),45份HBsAg阳性标本的结果比较亦无统计学差异(t=0.053,P>0.05).结论 采用电热恒温培养箱、电子恒温水温箱温育对ELISA法检测结果无明显干扰.

    作者:葛君琍;王丽娜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唾液酸酶法检测对细菌性阴道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 分析该院疑似阴道炎患者细菌性阴道病(BV)发病情况,探讨唾液酸酶法检测阴道分泌物对细菌性阴道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5 861例疑似阴道炎患者的阴道分泌物,分别采用唾液酸酶法和常规检测法进行检测,以常规检测法作为参比方法,分析唾液酸酶法检测对细菌性阴道病的诊断价值.结果 对5 861 例标本采用常规检测法,单纯细菌性阴道病阳性率为31.6%,真菌阳性率为 19.7%,滴虫阳性率为1.5%.唾液酸酶法对单纯BV的阳性检出率为32.0%,灵敏度为97.0%,特异度为98.1%,与常规检测法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唾液酸酶法检测细菌性阴道病简便、快捷、准确,可更快捷诊断,从而使患者获得及时的治疗.

    作者:彭芬;刘行超;曾桂芬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ISO15189在医学实验室管理中的运用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医院运行环境不断完善,国际医学交流日益增多,同时医疗行业竞争日趋激烈,随之带来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因此,医学实验室(本文中的医学实验室包括临床实验室)管理工作者应更加重视医学实验室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及国际化.ISO15189是当前指导医学实验室建立和完善先进质量管理体系的适用标准,也是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重要依据.以ISO15189为标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能够提高医学实验室管理和技术,使其更加适应以患者、竞争、变化为特征的现代医院运营环境,逐步与国际接轨,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作者:周杰英;曹友德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国内检验医学临床研究常见科研设计缺陷和统计学错误辨析

    在开展检验医学临床研究的过程中,严谨认真地对待每一个试验细节,对获取的科学数据进行科学的统计学分析,是保证研究结论正确可靠的基础.笔者注意到,在国内检验专业杂志刊登的临床研究论文中,有很大一部分研究不同程度地存在设计缺陷,滥用统计学方法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严重地削弱了这些研究论文结论的可靠性.在此,笔者拟就目前国内检验专业杂志上刊登的临床研究论文常见的科研设计缺陷和统计学错误作一分析.

    作者:胡志德;胡成进;邓安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中国与美国医学检验专科教育课程学时比较

    我国医学检验专科教育是高等医学检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基层医疗单位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实用人才.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是人才培养计划的核心,直接反映了人才培养计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实用性,而课程的学时长短和相互间学时比例是保证人才培养计划完成的重要保证.我国医学检验专科教育与美国社区大学两年制医学检验教育在学生来源、人才培养层次、就业去向和从业岗位等有相似性和可比性.本文拟通过中美两国医学检验高职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学时比例以及专业课程间学时比例的比较,找出其共性、差异和差距,分析其成因,取长补短,相互借鉴.

    作者:唐宜;尹红;甘晓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设置岗位需求调查分析

    高等职业教育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用人市场需要,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只有对职业技术教育的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结构进行优化和改革,使之适应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有文化、有技术、有道德的高素质劳动者,实现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1].近几年,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本课题组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不断进行教学改革与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专业课程设置更能满足职业岗位需求,进行了本专业课程设置与岗位需求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进行评价,为制定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优化专业课程设置提供了依据,现报道如下.

    作者:侯振江;李红岩;王凤玲;赵勇;范洪;马金群;王金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Sysmex CS-2000i全自动血凝仪2种检测模式结果的比较

    目的 运用Sysmex CS-2000i全自动血凝仪Reflx(常量)和Micro(微量)2种标本检测模式,对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和可比性进行评价.方法 选取某日来该院门诊就诊的53例无溶血、黄疸、脂血的血凝标本,分别运用Reflx和Micro 2种标本检测模式进行PT、INR、APTT、FIB、D-二聚体、Ⅷ因子的测定,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Sysmex CS-2000i全自动血凝仪Reflx和Micro 2种标本检测模式的PT、INR、APTT、FIB、D-二聚体、Ⅷ因子检测结果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Sysmex CS-2000i全自动血凝仪Reflx和Micro 2种标本检测模式的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和可比性较好,可互为使用.

    作者:王金乐;张耀东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CA7000全自动凝血仪性能验证

    目的 验证Sysmex CA7000全自动凝血仪的系统性能,确定该检测系统是否稳定、准确、可靠.方法 从变异系数(CV)、准确度、检测限、线性范围、携带污染率、干扰实验等方面对Sysmex CA7000进行验证.结果 批内大CV值9.25%、批间大CV值7.38%;准确度大偏倚为 8.87%;检测限的大CV值为12.14%;FIB的相关系数为0.997 2、D-二聚体(D-D)的相关系数为0.999 7;携带污染率大值为-1.82%;干扰试验的大偏离值为1.80%,验证全部通过.结论 Sysmex CA7000凝血仪是一个精密度好、准确度高,检测范围宽,携带污染率低,抗干扰能力强的检测系统.

    作者:陈渊博;郑文婷;尹志军;隋洪;张瑞雄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5种结核杆菌抗体检测试剂对肺结核的诊断效能评价

    目的 评价5种结核抗体检测试剂盒在肺结核诊断中的诊断效能.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胶体金法以上海奥普(奥普)、天津中新科炬(中炬)、杭州艾康(艾康)、韩国SD(SD)和北京万泰(万泰)5种不同试剂检测97例肺结核患者、62例非肺结核患者和100例健康人血清中的结核抗体.结果 奥普、中炬、艾康、SD、万泰5种试剂盒的灵敏度分别为78.4%、78.4%、90.7%、69.1%和67.0%;特异度为88.9%、71.0%、80.2%、99.4%和95.1%;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0.9%、61.8%、73.3%、98.5%和89.0%;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3%、84.6%、93.5%、84.3%和82.8%;临床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4.9%、73.7%、84.2%、88.0%和84.6%;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3、0.731、0.844、0.851和0.821.结论 奥普、艾康、SD和万泰的诊断效能类似,均优于中炬.

    作者:吴士及;陈家逸;黄劲;何虹燕;段金玉;殷波涛;朱琴;孙自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WARM试剂在温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WARM试剂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中的应用,提高对需要输血的AIHA患者标本快速的处理能力.方法 用WARM试剂放散患者红细胞后进行自身吸收,通过对放散液、未处理血清和吸收后血清进行抗体筛查与鉴定及放散后的红细胞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实验,了解WARM试剂吸收和去除自身抗体的效果.结果 该患者放散后的红细胞DAT为±;放散液中未检出抗体特异性;经过自身吸收后的患者血清中检出有意义的IgG抗S抗体.结论 WARM 试剂对于温自身抗体的放散及放散后红细胞对自身抗体的吸收效果好,可用于AIHA患者自身抗体的处理.

    作者:王芳;毛伟;李小红;黄霞;谭茜茜;程磊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LightCycler480Ⅱ型实时荧光定量PCR仪性能评价

    目的 对Roche LightCycler480Ⅱ型实时荧光定量PCR仪(Roche 480)主要性能指标进行评价,为该仪器检测结果的可靠性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文件制定的评价标准,分别对40例标准血清和40例临床标本定量检测HBV-DNA,评价其精密度、准确度、灵敏度、线性和可比性.结果 精密度:批内变异系数(CV批内)为1.40%~2.10%,批间变异系数(CV批间)1.17%~1.40%,总变异系数(CV)为1.40%~1.83%;准确度:与标准品比较,相对偏差为0.35%~0.41%;灵敏度:对血清HBV-DNA浓度大于或等于4×103 IU/mL的标本检出率为100%,对血清HBV-DNA浓度为4×102 IU/mL的标本检出率为90%;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直线回归方程为Y=1.007 3X-0.048 7;Roche 480和Roche LightCycler 1.2(Roche1.2)2台PCR仪的可比性:P=0.113,相关系数为0.995,线性比对直线回归方程为Y=0.923 0X+0.339 7.结论 Roche 480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准确度、灵敏度、线性,与Roche 1.2检测系统有良好的相关性,能够满足临床需要.

    作者:方莉;汤洪波;许媛;贺巧;赵维姣;姜远凤;唐中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全自动尿沉渣仪检测病理管型假阳性率分析

    目的 观察LabuMat尿沉渣自动分析仪对患者尿液中病理管型(PAT)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并综合分析各种全自动尿沉渣仪检测PAT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择1 110例患者尿标本进行检测,观察尿蛋白和PAT检测情况,以人工审核和显微镜复检结果为标准,进行分析.结果 1 110例标本中,蛋白阳性84例,43例显示有PAT,PAT阳性率为51.19%,经人工审核和显微镜复检,真阳性9例,占10.71%,假阳性34例,假阳性率40.48%;蛋白阴性标本1 026例,332例显示PAT阳性,PAT阳性率32.36%,经人工审核和显微镜镜检,未见PAT,仪器假阳性率为100.00%.尿蛋白阴性标本和尿蛋白阳性标本的PAT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对PAT的检测只起一定筛选作用,对提示PAT阳性的标本审核尿沉渣涂片要仔细认真,必要时用显微镜复检,并结合病史发报告,给临床一个真实准确的检测结果.

    作者:杨永兰;施雄飞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血清指数在P800生化分析仪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罗氏P800生化分析仪的血清指数检测功能的可靠性.方法 在罗氏P800生化分仪上进行血清乳糜指数、黄疸指数、溶血指数的测定,并对测定结果的线性范围、精密度、准确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乳糜指数线性范围为20~2 000 mg/dL,精密度批间变异系数为2.1%;溶血指数线性范围为10~1 000 mg/dL,精密度批间变异系数为2.31%;黄疸指数线性范围为1~60 mg/dL,精密度批间变异系数为1.92%;乳糜指数、溶血指数、黄疸指数分别与TG、Hb、TBiL浓度具有较好的相关性(r>0.98).结论 血清指数的线性范围宽、精密度好、准确度高、操作简便,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赵树波;邢国燕;刘俊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2种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凝血四项检测结果的比对研究

    目的 探讨2种不同检测原理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方法 在不连续的5 d内共收集患者新鲜血浆标本77份,每份标本在2台仪器上分别进行APTT、PT、FIB和TT的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线性回归,求出回归方程及相关系数(r),计算医学决定水平上的系统误差(SE)和相对偏差(SE%),以相对偏差小于1/2总允许误差(1/2TEa)为标准判断2台血凝分析仪测定结果的可比性.结果 2台仪器的相关性较差(r<0.975),各项目在各医学决定水平上的相对偏差多大于1/2总允许误差(1/2TEa).结论 STAGO-STA和SYSMEX CA1500全自动血凝仪对凝血四项检测结果的一致性不佳,检测病理浓度标本时尤其明显,在临床实验室中同时使用这2种仪器不符合<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的要求.

    作者:张芹;欧阳红梅;甸自金;牛华;王建琼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同一生化分析仪不同检测模块间的误差分析及溯源性的探讨

    目的 测定Hitachi 7600-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各模块间的误差,探讨用校准品校正仪器以减小误差的可行性,确保2个模块测定结果解释的一致性以及结果的可溯源性.方法 用不同检测模块组成相应的系统测定质控血清6项生化指标的批内精密度并比较其差异,再分别用原装检测系统对新鲜混合血清进行定值后校准自建的不同模块间的检测系统,经校准验证有效后对日常校准品进行定值,再用新的校准值校准不同模块检测系统,经校准验证后,与原装试剂检测系统进行检测结果的比对分析,以评估偏倚是否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误差是否明显减小以及结果是否可比.结果 Hitachi 7600-020的P1、P2模块间精密度均较好,变异系数为0.51%~4.28%,但6个测定项目中,4个项目测定结果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多次校准和重新定值后,误差明显减小,两模块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 Hitachi 7600-020的2个模块测定不同项目时,部分项目可产生明显的系统误差或比例误差,采用校准和校准验证后,可增加其量值的溯源性和可比性,达到结果的一致性.

    作者:李熙建;张立营;刘影;龙琴;陈朴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71台便携式血糖仪与大型生化分析仪血糖测定结果的比对分析

    目的 建立健全的血糖仪质量保证体系,定期进行血糖仪检测结果与检验科大型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的比对与评估,保证临床血糖仪测定结果的准确性.方法 分别抽取高、中、低水平5个不同浓度的肝素抗凝血用血糖仪和生化分析仪各测定3次,并对结果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71台血糖仪中除2台雅培血糖仪准确性比对结果不合格外,其余69台便携式血糖仪准确性的比对结果合格,合格率达97.2%.71台血糖仪重复测定不同水平血糖时,共有11台血糖仪的重复性不合格,合格率为84.5%.结论 建立规范的管理体系和切实落实质量保证措施是血糖仪检测结果准确可靠的必备条件.

    作者:叶竟妍;朱晔;梁志伟 刊期: 201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