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观察抗骨质疏松药物羟乙膦酸钠对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统计分析2000~2004年50~92岁(平均66岁)髋部骨折患者200例(部分因合并心脑血管、糖尿病等致死亡或不愈合的特殊病例除外),其中手术内固定120例,非手术治疗80例,都应用羟乙膦酸钠0.4 g/d,两餐间或睡前服,15 d为一疗程,间隔2个月重复应用,间隔期间补充钙剂及维生素D.并统计相应对照组,手术治疗100例,非手术治疗80例,未用羟乙膦酸钠.观察骨折临床愈合和功能恢复时间.结果 手术内固定组平均临床愈合时间:应用羟乙膦酸钠组为24周,对照组为29周;非手术组平均临床愈合时间:应用羟乙膦酸钠组为16周,对照组为20周.结论 羟乙膦酸钠对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有明显促进愈合和恢复功能.同时非手术治疗由于避免了术中血运的进一步破坏,对骨折的愈合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谢寿昌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比较3种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选择简单、快速、高敏感性和特异性诊断方法和试剂诊断早期梅毒,及早发现传染源,控制梅毒传播.方法 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3种方法对梅毒患者血清进行检测.结果 TRUST法敏感度为90%,特异性为96.7%;TP-ELISA法敏感度为98.3%,特异性为100%;TPPA法敏感度为98.3%,特异性为100%.结论 对梅毒患者同时采用TRUST和ELISA(或TPPA)法进行血清学联合检测,可提高阳性检出率和判断疗效.
作者:黄波;钟方才;纪红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加强医院输血科规范化的管理和输血质量控制.方法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卫生部《医疗机构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及《湖北省成分输血实施办法(试行)》,按湖北省医疗临床用血统计法计算.结果 2004全血使用量为1 153.5 U,占全年用血量的52.4%,而2005年全年使用全血的量为44.5 U,占全年用血量的0.97%,全血用量减少了1 109 U,增加浓缩红细胞使用量,提高了成分输血率.结论 在严格的质量控制下,通过规范化管理方式,引导临床逐步走上科学化、合理化的用血道路,真正做到临床输血安全有效,确保受血者的健康.
作者:龚永启;王奕锐;胡华;王文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本院医院感染的肠杆菌科细菌和非发酵菌的感染情况及对常用药物的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 参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对医院微生物室近3年检出阳性标本进行分析、统计.结果 肠杆菌科细菌576株,非发酵菌属474株,肠杆菌科细菌中大肠埃希菌、产气肠杆菌、泉居沙雷菌,戴氏西地西菌对先锋必、氧哌嗪耐药率达83.33%以上,泉居沙雷菌对丁胺卡那的耐药率为66.67%,而大肠埃希菌、产气肠杆菌、戴氏西地西菌对丁胺卡那的耐药率则在16.67%以下,非发酵菌属中短黄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噻肟的耐药率均达100%,对先锋必、氧哌嗪耐药率也很高,为80%以上,而对丁胺卡那的耐药率为27.27%以下.结论 在常用药物中,丁胺卡那对肠道杆菌和非发酵菌的作用很强,而先锋必、氧哌嗪作用较弱.
作者:邓群;李泽玉;涂玉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婴儿巨细胞病毒(CMV)肝炎患儿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比值,探讨其在炎症过程中的作用及相关关系.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TNF-α、IFN-γ/ IL-4水平,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ALT和AST水平.共分析了CMV肝炎30例,正常对照组30例.结果 CMV肝炎组TNF-α、IFN-γ/IL-4、ALT、 AST 值分别为448.07±122.76 ng/L,2.99±1.35,95.24±8.52 U/L,138.59±11.57 U/L,TNF-α、ALT、AST均高于正常对照组,IFN-γ/IL-4比值低于对照组.相关分析发现,肝炎组TNF-α与ALT呈正相关(r=0.76,P<0.01).结论 CMV肝炎患儿存在细胞因子分泌紊乱,表现在TNF-α水平增高,与肝功能损害程度密切相关;IFN-γ/ IL-4 比值变化推测存在Th1/ Th2平衡失调和Th2功能异常增强情况.
作者:熊菀;刘瑜;陈琼;吴扬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C-反应蛋白(CRP)与白细胞计数(WBC)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比浊法对41例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分成≤28 d、≤2月、<6月、6月至6岁,4个组),同一时间采集样品,进行CRP与WBC测定.结果 CRP、WBC同时升高6例,占14.63%;CRP升高、WBC正常27例,占65.85%;CRP、WBC均正常者8例,占19.51%;CRP平均升高59.65 mg/L.上述4组WBC平均水平均在正常参考范围内.结论 CRP与WBC对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前者敏感,后者不敏感.
作者:王冬娥;陈健锋;李栓文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乙型肝炎(下称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两对半定量、乙肝病毒(HBV)DNA定量与前S2抗原对乙肝患者诊断和预后的意义.方法 分别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荧光定量PCR(FQ-PCR)和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技术(CMIA)对141例乙肝患者的乙肝病毒前S2抗原(Pre-S2)、乙肝病毒DNA(HBV-DNA)、乙肝两对半进行定性和(或)定量检测. 结果 137例HBsAg阳性患者中Pre-S2阳性119例,HBeAg阳性69例,HBV-DNA阳性84例,阳性率Pre-S2>HBV-DNA>HBeAg.结论 联合检测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两对半、HBV-DNA定量及Pre-S2,可以更全面地反映临床HBV感染、复制、传染性及抗病毒治疗效果的状况.
作者:张国元;王永富;凡瞿明;周彤;张金花;何兰;邓仁兵;程吉兵;赖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前S1抗原与HBeAg、HBV-DNA相关性及3者之间的关系,分析Pre-S1的检测在判断乙型肝炎(下称乙肝)病毒复制中的作用.方法 笔者检测了30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患者血清中Pre-S1、HBV-M、HBV-DNA,对其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将患者血清分4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HBV-M、HBV前S1抗原,PCR-ELISA法检测HBV-DNA.结果 不同模式HBV感染者血清HBV-DNA、HBV前S1抗原的总检出率分别为81.6%和76%,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4组模式感染者血清HBV-DNA和Pre-S1抗原的检出率分别为85.5%、80.7%、46.8%、41.6%、73.8%、66.6%、37.3%、29.4%、21.4%、10.7%.同组两者间无明显差异,每两组之间HBV-DNA和HBV前S1抗原阳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BV-DNA、HBeAg、HBV前S1抗原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HBV前S1抗原是乙肝病毒复制的又一新标志.结果表明,Pre-S1能够较好地反映乙肝病毒复制情况,对病情的预后及疗效判断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王文余;任从棉;张峰;黄兆松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阻滞(腰麻)加硬膜外阻滞(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镇痛分娩对产妇分娩方式、产程中宫缩情况及产妇、新生儿近期合并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5年10月至2006年3月在惠阳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的产妇及其新生儿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08例选用腰麻及硬膜外阻滞麻醉(联合麻醉组);未施行分娩镇痛的92例产妇及其新生儿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产妇在分娩方式、产程时间、产程中缩宫素使用及产妇、新生儿合并症方面的不同.结果 (1)分娩方式比较,联合麻醉组剖宫产26例(24.07%),对照组38例(41.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麻醉组产钳助产22例(20.37%),对照组6例(6.5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麻醉组阴道顺产60例(55.56%),对照组47例(51.0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麻醉组使用缩宫素32例(29.63%),对照组4例(4.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产妇、新生儿合并症比较,联合麻醉组胎儿窘迫、活跃期延长、第二产程延长发生率分别为32.7%、3.70%、6.48%,对照组分别为28.5%、1.09%、3.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麻醉组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分别为4.63%、0.93%,对照组分别为3.26%、1.1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程中对产妇施行腰-硬联合麻醉镇痛分娩,可降低剖宫产率,但会增加产钳助产率,分娩镇痛与活跃期延长、第二产程延长有关,但不会增加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分娩镇痛对产妇、新生儿并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倪明军;蔡江慧;李竹君;陈慧琦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医院感染肠球菌的分布及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 常规培养分离的肠球菌用MicroScan WorkAway40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128株肠球菌分离自各种感染性标本,其中分泌物57株(占44.5%)、尿液29株(占22.6%)、引流液22株(占17.2%),呼吸道标本(痰液/气管抽吸物/咽拭子)12株(占9.4%)、胆汁8株(占6.3%);粪肠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四环素、红霉素、环丙沙星耐药率分别为22.2%、16.7%、61.1%、83.3%、54.2%;屎肠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四环素、红霉素、环丙沙星耐药率分别为76.0%、72.0%、56.0%、86.0%、64.0%,所有肠球菌均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菌株;肠球菌对高浓度庆大霉素和链霉素耐药率已达50%以上.结论 临床感染肠球菌主要为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它们对多种抗生素不同程度耐药且均呈多重耐药,屎肠球菌耐药率明显高于粪肠球菌,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医院肠球菌感染.
作者:蒋火刚;李万林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联合检测血中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和(f/t)PSA比值以期提高前列腺癌诊断的特异性和准确性.方法 73例前列腺疾病患者分成两组,前列腺癌组和前列腺增生组,应用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Elecsys 2010)检测tPSA、fPSA和(f/t)PSA比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间tPSA与fPSA测定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f/t)P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tPSA正常值4.0为临界点,tPSA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性为86.7%,特异性为37.9%.以(f/t)PSA正常参考值0.25为临界点,(f/t)PSA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性为80.0%,特异性为82.8%.结论 联合检测tPSA、fPSA和(f/t)PSA比值可提高前列腺癌诊断的特异性和准确性.
作者:赵春明;崔诗晗;王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对比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和注射液分别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安全性和费用.方法 75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组(A组)、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组(B组)和vitB1 、vitB12组(C组),用χ2检验比较有效率,并观察不良反应和统计治疗费用.结果 治疗组( A、B两组)疗效优于对照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费用明显低于B组且不良反应小.结论 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和注射液治疗带状疱疹疗效均显著,但喷雾剂使用方便,是治疗带状疱疹经济、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兰建平;王兴斌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龙虾壳聚糖对皮肤浅表真菌的抗菌作用, 检测其对真菌的低抑菌浓度.方法 采用琼脂稀释平板培养法.结果 龙虾壳聚糖对红色毛癣菌、断发毛癣菌的低抑菌浓度值均为2 500 mg/L,对须发毛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和白色念珠菌的低抑菌浓度值均为5 000 mg/L;醋酸液对红色毛癣菌、断发毛癣菌的低抑菌浓度值均为630 mg/L, 对须发毛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和白色念珠菌的低抑菌浓度值均为1 260 mg/L.结论 龙虾壳聚糖及醋酸液对皮肤受试浅表真菌均具有抗菌作用;龙虾壳聚糖的低抑菌浓度为2 500~5 000 mg/L.
作者:丁恒生;王亚娜;宗爱萍;郑铁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下称乙肝)过程中乙肝病毒DNA聚合酶P区(HBV YMDD)变异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应用拉米夫定(LAM)治疗的22例慢性乙肝患者进行肝功能、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HBV YMDD变异检测,同时进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异常率为55%,HBeAg血清转换率为13.6%,HBV YMDD变异发生率为31% ,治疗前病毒量的高低不影响其治疗效果.5例患者肝穿组织中HBsAg和HBcAg依然阳性.结论 运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个月后可出现HBV YMDD变异,随着治疗时间延长,其变异发生率越高;HBeAg血清转换率不高;肝组织内仍处于炎症及纤维化状态.
作者:王砚冰;石铭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深圳迈瑞公司生产的BS-3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是一款设计较先进,性能较好的仪器,具有较高的性价比,比较适用于中小型医院.由于使用独立的加样系统、搅拌系统和一次性反应比色杯,耗水量约为7 L/h,不必配备专用的水机.为了防止交叉污染,仪器需要用蒸馏水对样品针、试剂针和搅拌针进行清洗.该仪器原来的设计是在仪器的下方备有2个15 L的塑料桶,一个装蒸馏水用,另一个装废液,2个塑料桶均有液面探测器.当蒸馏水用完或废液装满时仪器会给出提示,见图1.
作者:朱武军;邰飞;黄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铜(Cu)、锌(Zn)、钙(Ca)、镁(Mg)、铁(Fe)是机体生长发育以及各种生化反应所需的多种营养元素中5种重要的元素.孕期各种元素需求均有较大增加,而元素间具有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其摄入不足或补充过量,将产生一系列不良后果.本资料通过对347例妊娠妇女全血5种元素测定分析,得出了宝鸡市孕期妇女全血5种元素测定的本底资料,给妇幼保健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帮助.
作者:王红武;张亚莉;索亮亮;周清霞;杨玲娜;刘莹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对城乡儿童蛲虫卵感染检查的对比分析及预防和疗效观察.方法 应用软透明纸肛门试纸检查法对595名思茅市城市儿童和678名乡村儿童给予治疗.结果 乡村儿童的蛲虫感染率高于城镇儿童的感染率,检查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蛲虫软膏治疗蛲虫卵感染疗效显著,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作者:黄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调查分析学生饮水卫生状况,保障饮水安全.方法 调查学校的饮水卫生管理,对饮水进行微生物检测.结果 辖区内学校饮水卫生管理有待进一步完善,48份样品中细菌总数合格率为47.9%,大肠菌群合格率为93.8%,霉菌合格率为93.8%.结论 饮水微生物超标的原因与教室的卫生环境有关,卫生行政部门和教育部门须通力协作,加大监督力度.
作者:侯剑;李源 刊期: 2007年第01期
Sysmex sf-3000全自动五分类血液分析仪具有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测定参数多、结果准确、重复性好、性能稳定和维护方便等优点.但笔者在使用过程中发现,随着使用频率的增加,白细胞提示信息栏往往会出现Blast/A-Ly(异形淋巴、异常淋巴),Leftshif(核左移)提示与实际检测结果不相符的情况,现将笔者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刘斌;潘秀芳;王玉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为了解渝中区旅店业经营单位卫生现状,渝中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于2003~2005年对辖区内的旅店业经营单位96户中随机抽取73户,按国家相关卫生标准进行了全面的卫生监督监测.通过对监督监测结果分析发现,渝中区旅店业经营单位的自身卫生管理状况相对稳定,监督监测合格率高于同期全国抽检水平.但噪音这单一指标合格率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作者:李云飞;苏瑛;侯剑;杨杰;兰利萍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头孢菌素与青霉素分子结构中都具有β-内酰胺环,故统称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以破坏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为机制的抗生素,抗菌作用强,临床疗效高毒性低,可发生过敏反应,对青霉素过敏者亦可能同时对头孢类药物过敏,但头孢菌素过敏发生率约为青霉素的10%~30%.
作者:倪瑾莹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36例患者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术,术后随访2~30个月,观察术后翼状胬肉复发情况.结果 36例有6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16.67%.结论 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可有效地降低胬肉术后的复发率,是目前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作者:汪亚萍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基层结核病防治工作中承担结核患者发现、诊断、治疗、治疗管理、预防等工作与患者密切地交流、交往.为防范基层结核病防治中医疗纠纷的发生,研究结核病防治中医疗纠纷原因,总结结核病防治中医疗纠纷教训,提高基层结核病防治人员医疗纠纷意识,使结核病控制工作顺利地向消除结核病目标前进,现总结如下.
作者:吴家兰;张纯治;王玉珍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国家对药品质量实施监督主要依靠行政监督和技术监督两种手段.技术监督的重要内容是药品抽验,抽验的目的是更客观地反应相关药品的质量.抽验的盲目性会造成经费的大量浪费,同时遗漏掉假劣药品,给患者带来危害.我国农村药品市场由于面广点多,为了保证患者用上放心药,在药品监督中推广快速检验(下称快检)手段,在当前农村药品的质量监督中是行之有效的.
作者:林萌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开放式药房调剂模式也称为柜台型调剂模式,是药学专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从服务态度和服务理念上一个大的改观,是药学作为临床专业逐步走向成熟的标志.本院于2004年开始尝试门诊药房敞开式柜台型调剂模式,经过不断的摸索和一系列设施的完善,如信息化管理设施的完善,改变以往药房是排队拥挤的中心点,撒气吵架的集中点,服务滞后的突出点的落后现象,成为了医疗发展的支柱,优质服务的模板,得到了患者的肯定,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李爱玲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肝肾联合移植术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肝、肾病的有效方法,也是目前器官移植术中难度大的手术之一.2006年6月14日,本院为1例终末肝病合并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患者实施了肝肾联合移植手术,取得了满意效果,术后恢复良好,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张琼;黄小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本所收治了1例中期妊娠胎盘植入的孕妇,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女,32岁,孕24周来本所引产.入院体检:体温37.1℃,心率每分钟88次,呼吸每分钟19次,血压120/82 mm Hg(1 mm Hg=0.133 kPa),发育良好,营养中等.皮肤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不大.心界不大,心率节律规整,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罗音.腹部膨隆,宫底平脐,肝脾触诊不满意.
作者:宋晓丽;关红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TP-Ab),由于样本血清中Ab浓度过高,易造成前带现象(HOOK效应),引起假阴性,在血液检测中出现此种现象,一旦漏检后果严重[1].2006年6月本科免疫室检出1例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1:64阳性、ELISA试验呈阴性的梅毒血清标本.在分析原因时考虑到双抗原夹心ELISA一步法可能存在的前带现象,故对该血清标本进一步分析.现将有关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洪宏;赵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2003年6月10日本市瓦窝镇卢屯村某村民为女儿过周岁生日,120人就餐,19人食用奶油蛋糕.10~31 h内19人相继发病,其余未进食奶油蛋糕者均未发病.主要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初期为稀便,后为水样便)、头疼、发热(高热37.5~39.2 ℃)、全身乏力等症状.发病与进食量有关,量多者,病情重,潜伏期亦较短;发病与年龄亦有关,年龄小者,病情重,病程较长.现场调查奶油蛋糕为本市元台镇某蛋糕店加工.该店无冷藏设施,容器具无消毒措施,裱花间无空气消毒设施,极易使细菌生长繁殖,造成食品污染,引起食物中毒的发生.
作者:姜叙;刘华;韩秀荣;刘显军;辛永勤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本科利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成功抢救格林巴利综合征患儿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杜国华;张瑞芳;李金萍;罗友珍;杜继平;赵刚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室间质评(EQA)是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对实验室间的比对来确定实验室的校准/检测能力的活动,是为了确保实验室检测水平而对其能力进行考核、监督和确认的一种认证活动.
作者:卢爱薇;朱红梅;涂文瑞 刊期: 2007年第01期
针对高校实验技术人员存在的工作积极性不高、队伍不稳定、学校重视程度不够、管理体制不顺等问题,提出了摆正位置、增强自信,领导重视、稳定队伍,理顺体制、奖惩激励,加强培训、提高素养,重视实验管理干部的培养等对策.
作者:肖素芳;林云燕;陈钗莺;许瑛;张歆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人性化护理,以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人格以及尊重个人隐私为核心,是一种创造性的、个性的、整体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其目的就是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的就医环境,使患者在就医过程中感到方便、舒适和满意的一种护理方法[1].它改变了过去护士只是被动的执行医嘱,工作中对患者缺少关爱、尊重和理解的旧模式,注重给予服务对象人性关怀和照顾.那么现在提倡的人性化护理对临床护士有什么要求呢?现将临床工作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感受和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肖凌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创建学习型社会是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目标,学习型社会要求各种组织都应成为学习型组织,图书馆也应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成为学习型组织,更好地为建设学习型社会服务.
作者:林明夏 刊期: 2007年第01期
21世纪,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生命科学时代的到来,分子生物学、分子免疫学、分子遗传学等检验医学的发展,使医学科学达到一个全新的阶段.检验在临床中的地位也有所提高,它不仅为临床提供准确及时的检验诊断依据,还给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平台.检验医学的发展在发达地区的医院中已有充分的体现,而对于落后地区,特别是基层检验仍然发展缓慢、滞后.这是由基层检验的现状决定的.笔者就基层检验的现状与改进提点建议,与基层检验同行共勉.
作者:史光霞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近年来,本院检验专业开设了病理检验技术课程,由于本门课程操作性较强,需要实验课时较多.因此如何提高实验课的教学质量是病理教学面临的一个难题.本文将从实验室设备、师资培养、教学内容和方法、考核方法4个方面进行探讨.
作者:梁俊晖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检验医学的质量控制决定着检验结果的正确与否,并为临床提供准确的诊疗依据,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尤其重要.现就检验标本采集的质量控制与管理对策作一阐述.
作者:尹文友;曾红霞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血液黏度是血液检测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它与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肺心病、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尤其是血栓前状态与血栓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全自动黏度仪以其快速灵敏、重复性好、准确度好,试剂单一而被广泛推广应用,但血液黏度值的影响因素较多,因此做好以下环节的全程质量管理非常重要.
作者:刘建侠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公共场所的经营方式逐步向多元化发展,基层卫生监督机构在实施卫生监督中遇到的难题日渐增多,如何科学高效地实施卫生监督,一直是卫生监督部门积极探索的问题.
作者:苏瑛;冯垚;刘建民;黎治国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本文就2005年医院管理年活动中基层二级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存在的临床实验室建设、实验室管理、仪器的管理、维护和校准、检验质量控制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床旁分析、临床医护人员的配合等不足的问题进行讨论.提示各级部门必须加大对基层医院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的指导和管理力度,所有检验人员也必须加强学习,提高对检验质量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使临床实验室的检验质量得到更大的提高.
作者:欧超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胸腔积液是中、晚期肺癌及胸部其他恶性肿瘤的并发症.目前,肺癌合并胸腔积液较为常见,而且会反复出现其特点是胸水生长迅速,不易控制,可直接影响患者的心肺功能和生存期.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反复多次抽胸水后注入抗肿瘤药物及其他粘连作用的药物,但每次穿刺均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如并发气胸,化疗药物外渗,胸膜反应等,且疗效不理想.为了简化治疗手段,减少患者的痛苦,增加疗效,近来本科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2004年1~11月,本科对18例肺癌合并胸腔积液的患者采用中心静脉导管作胸腔引流,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周蒙丽 刊期: 2007年第01期
雷尼替丁是临床近年广泛应用的高效能的H2-受体拮抗剂.经大量临床观察表明,其对于上消化道疾病疗效较好.但出现不良反应的病例随着临床广泛应用也逐渐增多.现将4年来收集的420例应用雷尼替丁治疗的上消化道疾病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林雪娇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闽清县幼儿入托入园前乙型肝炎(下称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情况.方法 8 111名儿童为1995~2006年新入托入园的幼儿,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结果 通过对8 111名幼儿的检测,共发现HBsAg阳性者184例,总阳性率为1.82%.结论 本区幼儿HBsAg阳性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作者:倪明新;田红 刊期: 2007年第01期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越来越多的经产妇在孩子10~20岁的时候再次怀孕,她们大多数是在没有很好心理准备的情况下意外怀孕.科学的发展已能解决许多肉体上的痛苦,而精神上的压力更是巨大的.因此必须在产前对产妇辅以及时的心理治疗与护理,才能保证医疗质量.
作者:姜利英;王春贤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本院自2004年6月至2005年5月在门诊用定菌生乳酸杆菌活菌胶囊制剂治疗老年性阴道炎56例,结果发现其治疗效果好,不良反应小,复发率低,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袁玲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心脏疾病患者术前心脏功能不同程度受损,再加上手术直接损伤,体外循环期间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低温及体外循环导致的全身炎症反应等,均可引起患者术后一系列重要的生理干扰.此阶段的严密监测以及及时、恰当的处理是确保患者术后平稳过渡、顺利康复的关键[1].2001年4月至2006年5月本院开展体外循环心脏手术30例,术后均送入ICU加强监护治疗,收到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唐中建;苏艾娅;孔维炜;王金龙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本院1994年1月至2004年12月共收治小儿肠套叠病例63例,现作总结分析,以提高对小儿肠套叠的诊治水平.
作者:唐秀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留置导尿术在临床上甚为常用,但由此而引起的并发症也比较多,除了引起尿路感染外, 主要就是尿道的损伤,有导尿时操作的不当造成,也有患者强行拔管所致.表现为尿道出血、尿道被气囊胀破、尿道破裂感染炎症引起尿道狭窄、排尿困难等.故认真仔细的操作和护理至关重要.本文对14例由导尿引起的尿道损伤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胡庆芬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护患关系是一种治疗性的人际关系,是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在提供和接受护理服务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一种帮助与被帮助的人际关系.护士将护理知识及技术运用于维护护患关系中去,结合患者战胜疾病的潜力,可促进患者生理机能的改进.
作者:胡桂珍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引起的性传播性疾病,与宫颈癌有一定关系.近年来尖锐湿疣患者急剧增多,使之成为妇产科门诊的常见病之一,对妇女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单纯用物理疗法复发率高,本院在使用微波的同时配合应用α-干扰素治疗尖锐湿疣,取得了明显疗效,现将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何杰英;王晓波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总结重型肝炎并发低血糖的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重型肝炎(67例)、慢性肝炎(75例)、急性肝炎(56例)患者空腹血糖,并与45例体检者进行比较.结果 重型肝炎患者空腹血糖明显低于慢性、急性肝炎和正常人(P<0.01);低血糖发生率明显高于急性、慢性肝炎患者(P<0.01);死亡组空腹血糖明显低于存活组(P<0.01).结论 低血糖常出现在重型肝炎的早期,是重型肝炎肝功能衰竭的表现之一.检测空腹血糖对判断重型肝炎危重程度、评价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覃运荣;许斌;周琴;张连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对广东省基层综合医院脑脊液显微镜检查不规范原因分析,以达到提高认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加强质量管理.方法 采取亲临医院调查和电话、信函相结合的方式,由笔者以及所在调查医院工作的本校历届检验专业毕业生共同完成.结果 脑脊液显微镜检查不规范医院主要分布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其中以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脑脊液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为常见.结论 基层医院脑脊液显微镜检查不规范的主要原因是盲目依赖自动化仪器;对规范化操作不够重视;对脑脊液显微镜检查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作者:蔡元菊;陈秀琴;罗小林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尿液分析仪和磺柳酸法测定尿蛋白的吻合性及尿液分析仪测定尿蛋白的各种影响因素.方法 用10%的磺柳酸和尿10项分析仪对住院及门诊患者共3 000例测定尿蛋白.结果 3 000例尿液中两者相符合有2 796例,其中两者阳性364例,两者阴性2 432例,不相符合204例,其中磺柳酸法阳性,而尿液分析仪测定为阴性136例;磺柳酸法阴性,而尿液分析仪测定为阳性68例.结论 测定尿蛋白两种方法有一定的差异性,用尿液分析仪测定尿蛋白后,好还须滴加磺柳酸,不仅可以印证尿液分析仪尿蛋白测定的准确性和测定尿液中其他蛋白质(如球蛋白等),而且还可以间接监测尿液分析仪的性能及判定试剂条的质量、是否失效以及纠正某些因素对尿液分析仪测定尿蛋白的影响,对尿液分析质控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桂满元;黄成文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内皮素是目前已知强烈持久的血管收缩因子,不但直接刺激或激活多种激素和细胞因子,而且参与心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多项临床和实验研究显示它在诱发和加重心力衰竭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心力衰竭患者血浆内皮素浓度的观察,以探讨血浆内皮素浓度在心力衰竭病理生理过程中的意义.
作者:王文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尿β2-微球蛋白、转铁蛋白对糖尿病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分别采用放射免疫法和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了正常人105例,糖尿病患者73例的尿β2-微球蛋白(β2-MG)及尿转铁蛋白(Tf)的含量,以观察其变化.结果 糖尿病患者尿β2-微球蛋白和尿转铁蛋白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尿β2-微球蛋白、转铁蛋白对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均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作者:吴志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对网织红细胞计数方法学进行系统的观察以确保临床检测数据分析的可靠性.方法 采用10.0 g/L煌焦油蓝生理盐水溶液染色法及有关报道的20.0 g/L煌焦油蓝、双草酸盐染色法.结果 10.0 g/L煌焦油蓝酒精溶液染色法计数结果1.45±0.68,范围0.8%~2.9%.10.0 g/L煌焦油蓝生理盐水溶液染色法计数结果1.38±0.65,范围0.6%~2.6%.2.0%的煌焦油蓝双草酸盐染色法计数结果1.40±0.67,范围0.5%~2.8%.3种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煌焦油蓝浓度在10.0~20.0 g/L网织红细胞计数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增加染料浓度网织红细胞数值也不会增加,而血片红细胞着色较深,染料残屑较多,没有必要增加煌焦油蓝的浓度,染色的时间和温度是影响计数值的因素.活体染色时间不能过短,15~20 min为宜,温度25~37 ℃为宜.网织红细胞不宜复染,以免造成结果偏低.染色血片应制片2张,涂片薄而均匀,不使红细胞重叠,选择涂片体部计数为宜,以保证计数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王维平;由宪铭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和预防措施,提高检验结果的质量.方法 检验者对临床送检标本通过观察其外观、检测分析、复查及联系临床医护人员等途径发现和确定不合格标本并详细记录.结果 2004年1月至2006年7月科室共接不合格检验标本874份,其中血标本356份,占40.7%,原因主要是抗凝血凝固或有细小凝块;粪便标本257份,占29.4%,原因主要是标本已干或无标本;尿标本123份,占14.1%,原因主要是标本污染或量太少;精液标本58份,占6.6%,原因主要是没按要求采集;前列腺液标本43份,占4.9%,原因主要是采集的质量差;其他37份,占4.2%.结论 应采取措施加强临床各科室送检标本的质量控制,尤其是加强医技、医护工作人员的培训,以做到规范采集、运送标本,从而提高检验标本质量,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
作者:黄衍锋;邹焕荣;叶晓涛;张旭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实验室检查.方法 回顾性分析194例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实验室的检查及临床表现.结果 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大于10%者125例(64.4%),贫血32例(16.5%),粒细胞减少症31例(16%),血小板减少20例(10.3%),溶血性贫血2例(1%).EB病毒(EBV)IgM抗体78例,EBV-DNA阳性30例,总阳性率75%.查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90例中异常46例,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85例,异常49例,骨髓检查较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少.结论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可引起血液等方面的疾病,临床应重视实验室的检验,尤其是异型淋巴细胞涂片的形态学检查.
作者:常杏红;呼秉莲;王晓欢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胱抑素C含量检测对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以及与尿微量清蛋白、血肌酐对早期肾损害诊断灵敏度的比较.方法 胱抑素C测定采用胶体金包被抗体的免疫比浊法;肌酐测定采用酶法;尿微量清蛋白测定采用放射免疫法.结果 以肌酐清除率数值将糖尿病患者分组,用胱抑素C、肌酐、尿微量清蛋白作为衡量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指标,胱抑素C敏感性高.结论 测定糖尿病患者血清中胱抑素C含量可作为早期肾损害的诊断指标.
作者:祁金友 刊期: 2007年第01期
陪伴分娩是一些西方国家普遍采用和提倡的一种方式,我国也有部分医院实施丈夫和亲人陪伴分娩的制度.陪伴分娩主要是以精神上的鼓励,心理上的安慰,体力上的支持,使产妇消除恐惧、焦虑情绪,精神状态良好,体力充沛,促进产程顺利.大量研究表明,陪伴分娩可以降低剖宫产率,缩短产程,减少围产儿病率和产科病率等,使顺产率大大提高.因此,陪伴分娩有着深远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蓝;曾帮兰;高翠娥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的第一要素是选择和执行适当的室内质量控制(internal quality control,IQC)程序,例如依据测定项目的质量要求和方法特点选择统计学标准、控制规则和质控品的数目,并严格执行IQC程序以提高IQC的质量[1].室内质控方法很多,但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中仍主要采用Levey-Jennings质控图.笔者长期从事免疫学检验质量管理工作,发现医院、血站检验科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一些比较普遍的问题或疑问,根据自身实践经验,结合相关专著,简要介绍如下,供实验室参考.
作者:袁红;黄文方;杨明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对肺结核及肺外结核的早期诊断一直是临床医学的一个挑战;痰涂片检查简单易行但检出率低;结核菌培养是诊断的金标准但费时且菌量较少时出现假阴性是其主要缺陷.近年来结核杆菌耐药株的增多使问题更趋复杂.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技术,以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简便、快速等优点,在结核分支杆菌的快速诊断及耐药性检测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刘广印;沈佐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是人体应急时产生的一种急性期反应蛋白,由肝脏分泌.在外伤,局部缺血,烧伤,各种感染与发炎时会迅速上升,在炎症及侵袭因子作用下,6~12 h后血清中CRP浓度开始增高,24~48 h达到高峰,可达1 000倍以上,反复的炎症刺激可致CRP水平持续上升.此反应不受放疗、化疗、皮质激素治疗的影响.
作者:舒建 刊期: 200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