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黄素是从中药姜黄中提取的酚性物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姜黄素具有抗肿瘤、抗炎、抗氧化等多种药理作用,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p38 MAPK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家族的重要一员,其生物学功能主要是参与炎症反应、缺血/再灌注损伤、调控肿瘤的增殖与凋亡,近年来研究发现,姜黄素发挥其生物活性与p38 MAPK信号通路密切相关,本文就两者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钟利春(综述);李昌平(审校)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婴幼儿血管瘤(IH)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肿瘤,由紊乱的血管和不成熟的内皮细胞组成,具有独特的增殖和消退的自然病程,但发病机制仍不清楚。整个病程中血管瘤的细胞种类及各自比例都是不断变化的。至今血管瘤中相关细胞的具体来源及作用仍未明确,本文就这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杜敏(综述);郑维银(审校)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与中药联合治疗乙肝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27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03例和治疗组124例。对照组给予口服阿德福韦酯10mg/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中药柴胡疏肝散加味方。两组患者均以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分析疗效。结果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比较,总有效率分别为86.41%和91.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Child-Pugh评分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0.32%明显高于对照组84.47%;两组患者各项血液学检测指标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治疗组治疗后各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与阿德福韦酯联用治疗乙肝肝硬化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可作为本病临床研究的参考。
作者:王兆伟;吴乔;陈永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CT阻塞指数(CT index, CTI)在急性肺栓塞(APE)严重程度评估中的价值。方法62例APE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分为重症组(n=28例)和轻症组(n=34例)。比较两组患者CTI和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分析CTI与PaCO2、PaO2、SaO2及P(A-a)O2等动脉血气分析指标的相关性。结果重症组患者CTI、P(A-a)O2明显高于轻症组(P<0.05),而PaCO2、PaO2、SaO2等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明显低于轻症组(P<0.05);CTI与PaCO2、PaO2、SaO2呈负相关性关系(r=-0.560、-0.435、-0.364,P<0.05),而与P(A-a)O2呈正相关性关系(r=0.602,P<0.05)。结论 CTI与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在APE严重程度评估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宋承东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髋关节疾患的有效的方法之一。骨水泥是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中不可缺少的材料,骨水泥植入可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包括低血压、心律失常、严重低氧血症、心肌梗死、肺动脉压增高、休克甚至心跳骤停等骨水泥植入综合征(bone cement implantation syndrome, BCIS)[1]。本例患者在术中植入骨水泥后发生心跳骤停,我们立即实施升压、气管插管、扩容、胸外心脏按压、激素冲击疗法及溶栓等抢救治疗方法,患者恢复自主心率,生命体征平稳,抢救成功,报道如下。
作者:丁燕;王刚;魏冬;黄云;缪靓靓;陆美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一次法根管治疗牙髓坏死期间急症(IAE)的临床特征,为其预防提供参考。方法根管治疗术一次法治疗牙髓坏死628(686枚坏死牙髓)例,其中发生IAE98例(128枚坏死牙髓)作为IAE组,同期未发生IAE患者530例(558枚坏死牙髓)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坏死牙位、坏死原因、是否伴根尖周损害及伴发基础病等。结果 IAE组平均年龄(68.2±12.8)岁显著高于对照组(63.4±10.6)岁(P<0.05)。IAE患者主要表现为牙龈肿痛和面部肿胀。IAE组术前伴牙根尖周损害(59.2%),显著高于对照组(30.8%)。IAE组伴糖尿病(16.3%)显著高于对照组(9.1%)。IAE组坏死牙中上颌前牙(10.2%)显著低于对照组(19.2%),牙髓坏死原因中牙髓炎(69.4%)显著高于对照组(44.5%)。IAE全部治愈,其中经药物治疗治愈72例,开放治疗26例。结论一次法根管治疗后IAE患者年龄高或伴牙根尖周损害,上颌前牙较少,坏死原因以牙髓炎为主,药物治疗效果好。
作者:王彬;王海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比较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与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HMD新生儿随机分为nCPAP组(n=35例)和nSIMV组(n=35例),详细记录两组患儿需行气管插管,气漏、低氧血症、CO2潴留、呼吸支持时间和呼吸暂停等情况,同时密切观察治疗前,治疗后6、12、24h时FiO2、PaCO2、pH等血气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nSIMV组患儿需行气管插管,气漏、低氧血症、CO2潴留,呼吸暂停等发生率和呼吸支持时间均明显低于nCPAP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FiO2、PaCO2逐渐降低(P<0.05),而pH值则逐渐升高(P<0.05),且nSIMV组降低或升高幅度明显大于nCPAP组(P<0.05)。结论 nSIMV治疗HMD疗效明显优于nCPAP,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改善血气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毛宇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PPH手术治疗重度痔的临床效果、并发症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12年10月~2013年9月应用PPH手术治疗64例重度痔患者(主要为III-IV度内痔及脱垂混合痔)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病例均一次性治愈,经术后3~6个月随访,症状完全消失。59例外脱痔核完全回缩(1例术后吻合口出血),5例外脱痔核回缩不全,有肛门轻度狭窄2例,无肛门失禁、切口感染及直肠阴道瘘等并发症,无复发病例。结论 PPH手术创伤小,疼痛轻,复发率低,并发症相对少,是治疗重度痔的重要手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云钊;林大东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应用改良Sx镍钛根管锉进行根管预备的优点。方法抽取200例患者,240颗患牙,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逐步后退法预备根管作根管治疗,实验组采用改良Sx镍钛根管锉作根管预备并进行根管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愈率94%,对照组治愈率85%,两组疗效对比有差异。结论用改良Sx镍钛根管锉预备根管后所做的根管治疗疗效显著。
作者:刘爱民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出院跟踪随访是院内医疗护理服务和健康教育的延伸,是医疗服务中的重要环节,是对医疗护理服务领域的拓展。军人伤病员出院跟踪随访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军人伤病员的健康意识,提升为兵服务工作的质量。结合出院伤病员目前的身体、心理健康状况,有针对性的提供康复指导[1]。近年来,我科在做好院内医疗护理服务基础上,认真抓好出院伤病员跟踪随访,取得较好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陈燕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IL-37是2000年首次被发现的IL-1家族的新成员,经过十多年的研究,IL-37的抗炎及免疫调节等作用逐渐被阐明。随着对肝纤维化发生机制的不断深入了解,发现IL-37的作用过程与肝脏纤维化发生程序有着相互交叉联系,因而推测可将IL-37用于阻断肝纤维化的发生。本文将IL-37及肝纤维化的主要发生机制进行综述。
作者:胡小超(综述);邓存良(审校)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UC)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病变通常先累及直肠,逐渐向全结肠蔓延,表现为结肠黏膜和黏膜下层连续性、弥漫性炎症[1]。临床主要表现为持续或反复发作的腹泻、黏液脓血样便伴腹痛、里急后重和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病程多在4~6周以上,可伴有皮肤、黏膜、关节、眼和肝胆等肠外表现[2]。其发病机制迄今仍未完全明了,目前一般认为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主要包括环境、遗传、感染和免疫因素等[3]。近年来该病在我国就诊人数呈现逐步增加趋势,已成为消化系统常见病[4]。由于UC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根据2012广州新IBD诊断与治疗共识意见,其治疗目标为:诱导并维持临床缓解和黏膜愈合,防治并发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现就近几年UC的药物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杨晓平(综述);杜位良(审校) 刊期: 2015年第01期
认知功能障碍已成为影响老年人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要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即为痴呆,而大量研究表明目前对中晚期痴呆治疗效果不佳。认知功能障碍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但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证实,胰岛素抵抗与认知功能受损密切相关。胰岛素抵抗被认为是认知功能障碍的主要机制之一,应进一步行胰岛素抵抗与认知功能障碍作用机制研究,为早期防治老年患者认知功能减退提供新的依据。
作者:蒋蓉蓉;唐霓(综述);王晓斌(审校) 刊期: 2015年第01期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酒的人越来越多,酒精引起的相关疾病也越来越常见。胼胝体变性(Marchi-afava-Bignami Disease,MBD)是与饮酒有关的中枢神经系统罕见并发症。由意大利两位病理学家Marchiafava和Bignami在3例饮酒患者的尸检中首先发现并报道[1]。
作者:高媛(综述);李经伦(审校)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前普遍认为,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是治疗肛裂的金标准[1],而我科在2013年7~12月,针对肛裂采取分型论治,采用外括约肌皮下部离断术治疗由外括约皮下部肌狭窄所致肛裂患者50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陈显韬;宋小平;杜小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近年来,我国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渐上升趋势,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约占肺癌的85%,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 SCLC)约占15%~20%,NSCLC中大多数病人在确诊时已失去手术机会,而SCLC是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因此,化疗仍是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目前,以铂类为基础的两药方案已成为肺癌化疗的标准一线方案,本文就近年来铂类药物应用于肺癌化疗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刘单(综述);邓述恺(审校)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是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的常见并发症。SAP导致的ALI因其起病急骤,病死率高,一直为广大医务人员所重视。但是SAP致ALI的发病机制一直未明确,本文就国内外重症急性胰腺炎肺损伤的发病机制进行综述。
作者:莫陈程(综述);黎冬暄(审校) 刊期: 2015年第01期
Toll样受体(TLRs)选择性识别病原相关分子模式,构成免疫系统抵御病原微生物入侵的第一道屏障,其信号的过度激活会打破机体对自身抗原的耐受从而导致炎症和免疫相关性疾病的发生。微小RNA (microRNA, miRNA)能够通过特异性碱基配对抑制靶mRNA的翻译或诱导降解,从转录后水平对基因的表达进行负调控,但没有导致基因的完全敲除。miRNA可精细调节TLR信号通路的起始、终止和反应强度,对于炎症和免疫相关性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胡朝恩(综述);艾智华(审校)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单药替吉奥一线治疗老年晚期结直肠癌临床疗效。方法24例老年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单独口服替吉奥14d,观察其近期疗效、毒副反应、生存时间、病人一般状况的改善情况。结果近期总有效率30.43%,疾病控制率(DCR)69.57%;主要毒副反应为消化道反应和骨髓抑制,均为Ⅰ~Ⅱ级,无Ⅲ级以上毒副反应发生;平均生存时间10.8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5.3个月;病人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总改善率86.96%。结论单药替吉奥可以用来治疗老年体弱不能耐受联合化疗的晚期大肠癌患者。
作者:李陆;王蓉;何怡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高原新兵胫骨疲劳性骨膜炎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病因分析和预防措施,减少新兵胫骨疲劳性骨膜炎的发生。方法回顾1995~2013年我所收治的37例新兵胫骨疲劳性骨膜炎的诊治过程,提出有效预防措施。结果37例患者采取综合治疗后,均取得满意疗效。症状消失后所有病例均恢复正常训练,无复发。结论新兵胫骨疲劳性骨膜炎主要病因是训练强度的超负荷及训练方法的不科学。治疗主要为活血化瘀、止痛、局部治疗、理疗及减少高强度训练等,预防主要靠科学施训。
作者:章宗亮;杨林;张华;李龙;刘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牙根吸收是临床上常见的正畸治疗不良反应,据报道其发生率为20%~100%[1]。Brezniak等[2]认为,正畸所导致的牙根吸收具有炎症反应的所有特征,所以将正畸导致的牙根吸收称为正畸导致的炎症性牙根吸收(orthodontically induced inflammatory root re-sorption,OIIRR)。Wasserstein[2]的研究表明,根尖吸收超过3 mm的患者大约占正畸患者的30%,吸收超过5mm的患者占5%。牙根吸收一直是口腔正畸医生的研究热点,本文通过对大量资料的查阅,对正畸性牙根吸收的诊断方法、早期监测及修复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尹鹏;唐茜(综述);杨四维(审校)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缺血缺氧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是指因呼吸心跳骤停、窒息、中毒等各种原因导致的脑部缺血缺氧性损害,并发生以神经精神症状为主的短暂或永久性脑功能障碍[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也被称作“生长激素介质”(即SM),因与胰岛素在分子结构上类似而得名,是一种活性蛋白多肽物质。IGF-1作为一种营养神经的调节因子,在神经系统的增殖、分化和神经功能的调控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2-3]。脑组织发生缺血缺氧性损伤后,IGF-1及其受体表达增加,保护和修复损伤的神经元。本文就IGF-1在缺血缺氧性脑病中的主要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杜雨欣(综述);李经伦(审校)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邦鼻净鼻腔冲洗液冲洗鼻腔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方法将我院3年来收治的慢性鼻-鼻窦炎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罗红霉素、吉诺通胶囊、羟甲唑啉鼻喷雾剂、雷诺考特治疗,治疗组联合使用邦鼻净鼻腔冲洗液冲洗鼻腔,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82.50%,对照组治愈率为55.00%,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邦鼻净鼻腔冲洗液冲洗鼻腔,对慢性鼻-鼻窦炎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作者:李娜 刊期: 2015年第01期
p27蛋白广泛抑制各种Cyclin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CDK)的活性,具有参与细胞周期调控、诱导凋亡、促进细胞分化等多种生物学功能。心血管疾病中大多以细胞增殖为基础,尤其是心室肥厚为其形态学表现。研究发现p27与这些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因此,进一步研究阐明p27蛋白的作用机制,有望找到治疗某些心血管疾病的新靶点。
作者:王志琴;李家富;冯健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牙周疾病是引起牙周组织缺损终导致牙齿缺失的常见原因,其主要作用机制是对牙周膜、牙槽骨、牙骨质的不可逆的广泛进行性破坏。牙周组织再生是现在研究的新型治疗方法。牙周膜干细胞具有较强的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能够通过细胞募集和移植作用促进受损组织再生,它是牙周组织再生工程中为直接可靠的一类种子细胞[1]。组织再生除了需要种子细胞和良好的生物环境以外,还需要合适的生长因子调节。研究表明,许多细胞因子在此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调节作用,比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趋化因子(SDF-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等[2]。目前有大量的文献证实,细胞因子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机制对间充质干细胞进行调节[3]。这些生长因子与牙周膜干细胞作用关系的研究较少,本文就目前研究较多的几个自分泌生长因子对牙周膜干细胞的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周梅(综述);李晨军(审校)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急性胰腺炎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轻症预后较好,重症病情复杂,总体死亡率达5%[1]。胰腺炎的发生主要是各种病因导致的胰腺腺泡细胞内的蛋白酶激活及产生许多炎症刺激因子。这些腺泡细胞内的一系列变化(形成含有一定消化酶含量和溶酶体水解酶大液泡,后发生坏死)与腺泡细胞的形态改变有关,这些改变已经在由蛙皮素诱导的胰腺炎动物模型上被观察到,同样这些变化也发生于人体的胰腺炎。受损的胰腺细胞释放的趋化因子能引起炎性细胞的浸润,对炎症有放大作用。它们的活性或可决定胰腺炎的疾病严重程度。重症的胰腺炎更能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障碍。
作者:张高峰(综述);汤礼军(审校) 刊期: 2015年第01期
遗传性心血管疾病是指发病由基因改变引起的一组心血管疾病。近几年,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遗传因素在心肌病和离子通道病等心脏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此类疾病是由于编码相关蛋白的基因发生移码、插入、缺失或错位等突变,从而引起心脏组织在结构和功能上的改变,进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表现。本文主要对遗传性心肌病和离子通道病进行综述,并简要介绍其发病机制和治疗。
作者:张雪梅(综述);刘应才(审校)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疾患,严重危害大众的身心健康。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约有超过3.4亿的抑郁症患者,其中老年抑郁症(late-onset de-pression,LOD)的比例超过1/2。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发展,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在老年人中的患病率也逐年增加,并且这种增长趋势将一直持续下去。晚发性抑郁症(LOD)、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和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 AD)存在紧密的联系但关系尚不完全明确。国内外学者[1-3]认为,抑郁症状是MCI的常见伴发症且能加快MCI患者进展为痴呆的速度,加强对LOD和MCI的早期诊治,已经成为目前临床医生面临的紧急任务,因此研究并阐明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于临床诊疗和疾病的防控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从临床特征、流行情况、发病机制等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徐文秀(综述);孙兰英;杨敬源(审校) 刊期: 2015年第01期
自从HIV病毒在20世纪80年代被发现以来,至今全球共有超过3600万人死于艾滋病及其并发症,每天全球有超过6000人感染HIV病毒。HIV侵犯的靶细胞为CD4+-T淋巴细胞,且消化道是HIV感染后较易受累的器官,治疗AIDs的各种抗菌/抗病毒药物也易损伤消化道而产生各种并发症。但由于HIV病毒自身的敏感性、特殊性以及受限于设备等原因,我们对HIV病毒感染者的消化道内镜下表现知之甚少,中长期研究资料更加缺乏。这种情况不利于对HIV病毒感染者的诊疗工作。我们从2010~2013年我院就诊的HIV感染者48例中,选择经临床、内镜检查和病理检查确诊并合并胃肠道症状患者48例进行分析。
作者:胡忠卓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84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40例)采用对症支持治疗联合一般护理,观察组(n=44例)在对照组治疗和一般护理基础上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依从性及体重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按时服药、运动锻炼、饮食控制、戒除烟酒率、控制体重和血糖达标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体重指数、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对DR治疗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吴秋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ECMO)是一种持续性体外心肺替代生命支持技术,其原理是将血液从体内引到体外,经膜肺氧合再用泵将血灌入体内,替代或部分替代人的心、肺功能,其本质是心脏手术体外循环的延伸。ECMO技术替代或部分替代心肺功能使心、肺得以休息,为肺部疾病的治愈和功能恢复争取时间[1]。卡氏肺囊虫是一种单细胞生物,为机会致病微生物,常见于AIDS患者或器官移植后应用免疫抑制剂患者,可致严重的肺部感染,合并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严重者危及生命[2]。据文献报道[3],卡氏肺囊虫肺炎在肾移植患者发病率为2%~11%,死亡率则高达27%~49%。我科于2013年9月21日收治1例肾移植术后重症卡氏肺囊虫肺炎患者,于2013年9月26~29日进行ECMO治疗,通过精心护理,患者于2013年11月5日康复出院,报告如下。
作者:林骏;欧琪;李福祥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本文借鉴其它领域的研究成果,通过对护理职业特点的剖析,分析自我领导理论在护士职业成长中的影响和意义,指出自我领导是促进护士创新的根本内驱力,是对护士持久的有效激励,并有助于提升护士的职业形象和社会地位,进而从医院、护理管理者和护士本人三个层面提出了如何运用自我领导理论加强护士职业成长的对策建议。
作者:李小红;樊海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在缓解微创小切口椎间盘切除术后疼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9月~2013年8月采用微创小切口椎间盘切除术治疗椎间盘突出患者164例,根据护理方案分为两组,82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为对照组,82例患者实施疼痛护理为观察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定患者的疼痛程度,比较其住院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显著下降。观察组患者VAS评分、镇痛药物使用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疼痛缓解情况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疼痛护理可显著缓解微创小切口椎间盘切除术后疼痛,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作者:郭元;赵春燕;黄秀;王春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以其安全、创伤小、痛苦轻、对腹腔脏器干扰小、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成为治疗胆囊良性疾患的金标准术式。但由于大部分老年患者术前伴有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病史使手术难度增加,风险增大。本院自2008年8月~2014年1月对360例高龄并有基础疾病的患者施行腹腔镜胆囊手术,无1例发生并发症,总结如下。
作者:于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严重创伤患者急性压疮的发生是以压力为主,创伤应激应对引起的代谢紊乱和消耗性状态综合作用的结果[1-2],是严重创伤患者常见的早期护理并发症之一。据文献报道[3],严重创伤患者急性压疮的发生率高达9.20%~17.27%。为了有效的预防急性压疮的发生和发展,笔者从2010年2月~2013年8月对严重创伤后入我科实施手术的病例进行了急性压疮发生相关因素的动态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燕;吴勤;程浪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前,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作为严重缓慢型心律失常和部分快速型心律失常等疾病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作为有创性治疗方法,并发症的发生不可避免。国内报道起搏器囊袋感染发生率为2.1%,常见的为局部发红及疼痛(34%~55%),其他的症状和体征包括皮肤侵蚀破溃(23%)、肿胀(21%)、局部皮温升高(11.5%),伤口愈合不良或形成瘘道而渗液(25%)等[1]。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是一种处理各种复杂创面和用于深部引流的全新方法。现将我科1例持续封闭式负压引流(VSD)治疗起搏器置入术后囊袋破溃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田维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抑郁和焦虑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8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在治疗前后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RS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D)观察两组抑郁和焦虑情况,并比较治疗前后消化道症状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抑郁和焦虑情况以及临床症状评分相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组内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抑郁和焦虑情况以及临床症状评分优于治疗前(P<0.05),但是组间比较,实验组在治疗后各观察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增加护理干预,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患者抑郁和焦虑情况发生。
作者:刘俊 刊期: 2015年第01期
随着社会进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健康保健和疾病防治的理解不再局限于单纯的治好病,而是更加关注自己在就医过程中的感受,患者希望在就医时能得到医护人员真正情感上的关心,而不只是一种商业关系。为适应新形势下的护理服务需求,优质护理理念已经深入日常工作。手术室作为医院的重点科室,因其专科化的特殊原因,使之在护理工作方面与病区既有共性又有区别。然而手术室护士面临工作量较大、服务对象较多、专科性较强等情况,要使之更好的将优质护理的理念运用到工作中,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从根本上提高综合素质,由“要我做”变为“我要做”[1],这就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作者:朱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射频消融治疗房颤的护理。方法对172例房颤患者行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射频消融治疗的观察和护理。结果手术顺利完成,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射频消融治疗房颤安全有效,有针对性的观察及有预见性的护理配合是治疗成功的重要保障。
作者:彭芳芳;卓芝燕;陈珍涛;田维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总结我科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深静脉导管堵塞中的处理措施并文献复习,从而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深静脉导管堵塞的佳处理方法。方法对22例深静脉导管堵塞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2500u/ml的尿激酶注入溶栓法实现导管再通。结果22例均成功疏通,成功率100%,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该方法简单易行,经济实用,并发症少,延长了导管的使用时间。
作者:郑敏;詹丹丹;陈亭 刊期: 2015年第01期
1病例资料患者19岁,因“孕7+月,头晕、乏力7天”入院。既往体健。5年前足月剖宫产1次。本次妊娠经过顺利,无阴道流血病史,发病前无外伤及性生活史。入院前7天出现面色苍白、头晕、乏力,偶有下腹疼痛,胎动可。入院查体:体温36.5℃,脉搏88次/分,呼吸24次/分、血压102/64mmHg,重度贫血貌,扶入病房,心肺无特殊异常,腹隆软,全腹轻微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宫高29cm,腹围88cm,宫底于脐上三指,偶可扪及不规律宫缩,胎动可,胎心152次/分。胎监NST反应型。血常规:白细胞12.3×109/L,中性粒细胞率78.2%,红细胞2.31×1012/L,红细胞压积0.25,血红蛋白55g/L,平均红细胞体积78.3fl;尿常规正常;肝功示白蛋白28.6g/L;肾功、血糖正常;心电图示窦速;产科B超示胎儿孕约33周,胎心正常,胎盘位于左侧壁、宫底,腹腔中等量积液。初步考虑:(1)营养性贫血(重度);(2)孕7+月;(3)先兆早产;(4)低蛋白血症;(5)疤痕子宫。产科综合考虑暂无特殊产科处理指征,予输悬红、血浆纠正贫血,硫酸镁抑制宫缩,地米促胎肺等处理。予6u悬红输注后患者贫血症状有所改善,血红蛋白升至60g/L,生命体征平稳,血压、心率无明显异常波动,继续予悬红3u输注,患者血红蛋白仅66g/L,贫血症状明显改善,生命体征仍平稳,并可于病区内自行活动。于入院第6天再次复查产科B超发现腹腔大量积液且积液透声差,宫底部胎盘厚约3cm,附着位置回声杂乱。再次查体发现患者贫血貌无明显改善,腹围达101cm(入院时腹围为88cm),腹部触诊体征仍不明显,但移动性浊音阳性。行腹腔穿刺抽出暗红色液体16ml。初步诊断:(1)腹腔出血;(2)子宫破裂。急诊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积血达6000ml,并持续有新鲜血液涌出,探查发现子宫左侧宫底近宫角有一0.5cm×0.5cm破口,并可扪及软组织样物,由原子宫下段疤痕处横行切开取一活男婴,Apgar评分8分、10分,转儿科。胎儿取出后胎盘剥出困难,检查发现胎盘薄、附着于整个宫腔,左侧宫角浆膜层已穿透,有少量胎盘组织脱于破口外。行子宫次全切术。术中、术后输注悬红8u、血浆4u,术后病理检查明确为胎盘植入。术后1周查患者血红蛋白98g/L,痊愈出院。
作者:付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结合悬吊运动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观察组采用中药熏蒸结合悬吊运动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中药熏蒸结合常规康复训练的方法,每组均治疗1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对患者进行膝关节功能评定(Lequesne指数)和疗效观察。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膝关节功能评分及疗效观察较治疗前均有改善,而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熏蒸结合悬吊运动疗法能更有效的改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膝关节功能,且治疗效果显著,两者结合具有协同作用。
作者:袁青;张安仁;江玥;柯晓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QA1基因多态性与川南地区汉族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关联性,寻找与哮喘发作有关的易感基因和(或)抑制基因,为进一步研究哮喘发病机制、预防哮喘发作及寻找基因水平上治疗哮喘的方法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方法测定哮喘组(45例)、对照组(60例)HLA-DQAl等位基因,计算两组中各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并进行比较。结果(1)哮喘组HLA-DQA1*0301基因频率(20.00%)明显高于对照组(8.33%),P<0.05,有统计学意义,OR为3.333(95%置信区间为1.35~8.229)。(2)哮喘组HLA-DQA1*0104,基因频率(27.77%)明显低于对照组(38.3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为0.380(95%置信区间为0.164~0.880)。结论(1)HLA-DQA1*0301基因可能为儿童支气管哮喘的易感基因;(2)HLA-DQA1*0104基因可能为儿童哮喘的免疫抑制基因。
作者:黄飞燕;唐晓渝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提取液I的配制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按照DNA提取原理及文献,筛选提取液I中有效成分PEG6000和NaCl的佳浓度,与原厂家核酸提取液I比对并评估其应用效果。结果在不同分子量PEG配制的提取液中,以PEG6000效果好;PEG6000和NaCl浓度分别为200g/L、250g/L组成的提取液I提取效果佳;对30份不同浓度的HBV标本进行的检测结果显示,自配HBV-DNA提取液I与原厂家提取液无显著差异(P>0.05),两者相关性良好(r=0.96),变异系数分别为3.8%和3.4%。结论自配200g/L PEG6000和250g/L NaCl浓度的HBV-DNA提取液I可用于HBV-DNA定量检测。
作者:王燕;温先勇;罗成岑 刊期: 2015年第01期
高原地区自然环境特殊,据文献报道:高原地区流行性感冒、结核、鼠疫和细菌性痢疾等传染病发病率较平原地区偏高,因高原地区传染病发生、发展与高原环境的特殊性,给高原卫生医疗机构防病治病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作者认为:做好平时卫生准备和疾病预防工作,才能有效防控高原地区传染病,提高高原卫生医疗机构工作效能。本文就高原地区常见传染性疾病对高原卫生工作的影响及高原传染病防治策略进行探讨。
作者:吴树峰;苏倚剑;马乐;刘运胜;吴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空军地勤人员的职业倦怠与角色认知、自我效能感的相关性,以期为地勤人员的心理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军人职业倦怠量表、角色认知量表和自我效能感量表,对204名空军地勤人员进行测评,分析职业倦怠量表得分与角色认知得分、自我效能感得分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1)空军地勤人员职业倦怠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军人常模(P<0.05或0.01)。(2)军官的职业倦怠总分、成就感、躯体化、自我评价、人际关系得分均明显高于士兵(P<0.05或0.01)。(3)空军地勤人员职业倦怠总分和各因子与角色模糊、角色冲突和自我效能感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或0.01)。结论空军地勤人员存在较严重的职业倦怠感,其同角色认知和自我效能感有显著的因果关系,需重视培养其角色认知能力,提高自我效能感,以降低职业倦怠水平。
作者:甘景梨;梁学军;程正祥;高存友;段惠峰;赵兰民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对术前抑郁老年人术后认知障碍的影响。方法选择65岁以上, ASA I~III级,术前抑郁自评量表得分≥53分,择期直肠癌根治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氯胺酮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全麻诱导后,氯胺酮组静脉注射氯胺酮0.5mg?kg-1,对照组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两组患者在麻醉前1d和术后第5d进行一系列神经心理学量表测试,包括: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数字符号(Digit Symbol,DSy)、数字广度(Digit Span,DSp)、循迹连线(trail making test,TMT)、词色干扰(Stroop Color-Word Test)、听觉语言学习(auditory verbal learning test,AVLT)、抑郁自评(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焦虑自评(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量表测验。采用Z值法判断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结果术后5d,氯胺酮组POCD的发生率为25.0%,对照组POCD的发生率为4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氯胺酮组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能减少术前抑郁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作者:唐霓;高云;白毅平;李会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本文通过对俄军两次车臣作战的战斗减员发生规律的分析,为我军未来山地作战反恐作战的战斗减员预计和卫勤保障措施提供借鉴。方法文献调研两次车臣战争的战斗减员数据并做分析。结果车臣反恐行动中的阵亡主要原因枪弹(46.3%)、弹片(38.8%),阵亡人员被击中部位主要为头部(31.4%)、胸部(21.0%),伤类主要为火器伤、炸伤与刃器伤,伤部主要在头部、四肢等部位。结论俄军两次车臣反恐行动的战斗减员分析提示,未来反恐作战,战伤减员总量偏多、枪伤与炸伤发生率高。四肢伤、头部伤的比重可能上升。需要针对性的加强卫生防护和制定相应的卫勤保障措施。
作者:刘运胜;陈光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我国西南边陲藏东、藏南地区为高原峡谷地域。该地区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等因素,给部队机动训练及作战带来严峻的考验,做好特殊地域卫勤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军事意义。近年来我院多次在高原峡谷地域进行卫勤演练,总结了一些经验。本文即在此背景下探讨高原峡谷地区卫勤保障的困难并提出相应对策。
作者:田开新;唐伟革;苏永林;陈凯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空军机场警卫分队担负着日常执勤、处突反恐和战时防卫等重要任务,巨大的心理压力会对警卫人员身心健康带来严重的影响。本文对当前空军机场警卫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原因分析,探讨了空军警卫人员心理健康的评价标准,提出应从学会自我调适、开展心理教育、实施科学管理和提供社会支持等四方面维护警卫人员的心理健康。
作者:王蕾;欧阳维真;姚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高原军事医学地理学》现场教学是高原军事医学教育体系中的特色教学模式,通过在高原现场学习高原自然地理、人文地理、高原流行病与地方病及高原军队卫生工作,能有效提高军队医学院校毕业学员分配进入高原部队的第一任职能力,满足高原军医任职需求。
作者:吴玉;罗勇军;刘运胜;李婵娟;袁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在医疗市场异常繁荣的当下,医疗纠纷屡见不鲜。导致医疗纠纷的原因有很多。医院医保办是协调医保基金与患者需求的关键职能部门,是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成败的执行者。医院是医、保、患三方关系的交汇点,由于其岗位与工作职能的特殊性,医院医保办成为容易发生纠纷的部门。
作者:王丹宁;边冬玲;席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医疗护理技术》课程旨在培养卫生士官掌握医疗护理过程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为卫生员配合军医完成平战时部队常见病、多发病及军事训练伤的诊治打下基础,是卫生员培训的基础课程之一。本教研室担任本校预选卫生士官《医疗护理技术》课程的教学。课前精心准备,课中积极探索,课后我们分别举行了授课教员与学兵座谈会,了解学兵对课程的态度和建议,总结教员的经验和教训。
作者:吴菁;崔静;邓娟;皋文君;叶旭春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