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 主办单位:成都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
  • 国际刊号:1004-0188
  • 国内刊号:51-1361/R
  • 影响因子:0.67
  • 创刊:1973
  • 周期:月刊
  • 发行:四川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哥白尼索引(波兰),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2013年4期文献
  • 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的培养及重组腺病毒在细胞中的表达

    目的 建立哺乳动物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SGNs)体外培养的细胞模型,研究携带有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NGF)的重组腺病毒在离体培养SGNs中的表达特性.方法 出生3 d健康SD大鼠10只,无菌条件下分离并培养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应用抗神经微丝蛋白单克隆抗体NF-200行细胞免疫化学鉴定.培养72 h后,以绿色荧光蛋白为报告蛋白的重组腺病毒转染SGNs,培养第7 d观察绿色荧光蛋白在细胞中的表达.结果 体外培养的SGNs细胞形态正常,胞体成圆形或椭圆形,突起细长并相互交织,NF-200在胞体染色阳性.病毒转染后,胞质和突起均有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结论 分离培养的螺旋神经节细胞在体外条件下生长良好,形态正常,细胞数量和存活时间能满足体外实验的需求.重组腺病毒成功转染螺旋神经节细胞.

    作者:池君;宋武战;范泉水;张学渊;冯子良;刘丹;游建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少突胶质瘤染色体1p/19q联合缺失与Ki-67表达的关系

    目的 观察少突胶质瘤染色体1p/19q联合缺失与Ki-67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探索预测少突胶质瘤化疗敏感性的分子标记物.方法 少突胶质瘤肿瘤组织标本31例作为实验组,少突胶质瘤瘤旁正常脑组织标本13例作为对照组,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两组Ki-67蛋白的表达,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1p/19q的缺失情况.结果 对照组有1例Ki-67表达呈现阳性,占7.7%,实验组有14例Ki-67表达呈现阳性,占45%,两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无1p/19q 缺失,实验组有13例(41.9%)1p/19q联合缺失,其中1p单独缺失2例(6.4%),19q单独缺失1例(3.2%).结果 显示,Ki-67蛋白表达与1p/19q联合缺失显著相关(r=0.13,P<0.05).结论 Ki-67蛋白表达是预测少突胶质瘤化疗敏感性的潜在分子标记物.

    作者:孙浩;李卫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利妥昔单抗对急性白血病患者树突细胞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利妥昔单抗治疗急性白血病过程中,对树突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采取利妥昔单抗治疗的急性白血病(AL)患者100例,取治疗有效患者和正常人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进行体外培养,获得成熟的树突细胞(DC)后进行实验学检测,包括倒置显微镜、流式细胞术和MTT法等,对两组细胞的各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判定利妥昔单抗治疗对DC功能的影响.结果 利妥昔单抗治疗后诱导的DC体积较小,细胞核居中,形态规则;细胞培养3 d后进入指数生长期,6~7 d后进入平台期,增殖能力弱;治疗后DC诱导淋巴细胞增殖指数较治疗前明显减低.利妥昔单抗治疗后,DC的CD80、CD83和CD86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后的DC和正常DC各项检查结果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利妥昔单抗对于急性白血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治疗后的DC增殖缓慢,且对于淋巴细胞的刺激作用减弱,淋巴细胞的增殖指数降低.

    作者:范丽霞;韩颖;郭慧梅;杨会彬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HPLC法测定新藤黄酸囊泡溶液中药物的含量及包封率

    目的 建立测定新藤黄酸囊泡中新藤黄酸含量和包封率的HPLC法.方法 用乙醇注入法制备新藤黄酸囊泡,HPLC法测定其中药物含量,微柱离心法测定新藤黄酸囊泡的包封率,其中色谱柱为COSMOSIL C18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90:10),进样量20 μl,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60 nm,温度30 ℃.结果 在上述色谱条件下,辅料和试剂对药物的测定无干扰,分离效果良好.新藤黄酸浓度在0.02~32.00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平均回收率为99.27%,RSD为1.03%(n=3).新藤黄酸囊泡的包封率为(48.0±1.0)%.结论 所建立的HPLC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新藤黄酸囊泡中新藤黄酸含量及包封率的测定.

    作者:方清影;林彤远;赵雲飞;陈卫东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区域缓释化疗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使用缓释型氟尿嘧啶对预防术后局部复发的价值.方法 将28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13例,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结束后,直视下于手术区域撒布缓释型氟尿嘧啶500 mg;对照组15例,除不使用缓释型氟尿嘧啶外,其他处理同治疗组.结果 经中位随访27个月,治疗组没有发现局部复发,对照组有4例出现局部复发,二者之间差异显著(χ2=4.044,P<0.05).结论 缓释型氟尿嘧啶手术区域使用有助于预防乳腺癌术后局部复发,提高乳腺癌综合疗效.

    作者:薛刚;黄涛;冉峰;陈伟;王晓娟;蒋金恒;杨勇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克罗恩病患者血清生化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23(IL-23)、白细胞介素-25(IL-25)水平与克罗恩病的相关性.方法 入选2006年7月~2011年7月期间在我科室诊疗的克罗恩病患者41例(CD组),同时入选同期43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在清晨采集肘静脉血2 ml,置于EDTA管中,立即离心取上清液,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血清IL-17、IL-23、IL-25水平,血清CRP浓度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ESR水平采用温氏管检测.结果 CD组的CRP、ESR、IL-17、IL-23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而IL-25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CD组血清CRP、ESR、IL-17、IL-23水平均随着病情严重程度增加而升高(P<0.01),而IL-25水平随着严重程度增加而降低(P<0.01).结论 CRP、ESR、IL-17、IL-23、IL-25与CD密切相关;IL-17与IL-23对炎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从而加重病情;而IL-25具有抑制炎症作用,IL-25表达缺陷会导致患者的病情加重.

    作者:黄志梅;刘焕云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丹红软肝胶囊对肝纤维化患者TGF-β1和瘦素的调节作用

    目的 研究丹红软肝胶囊对肝纤维化患者分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瘦素(LP)的调节作用.方法 以10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丹红软肝胶囊治疗,对照组服用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6个月,治疗前、后采集静脉血检测血清TGF-β1和LP的含量.结果 两组治疗后血清TGF-β1和LP含量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降低(P<0.01),且两组下降幅度一致,组间比较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丹红软肝胶囊可能通过抑制TGF-β1和LP的分泌来抑制肝星状细胞的活化,从而阻止肝纤维化的发展.

    作者:张希顺;吕宇航;王玉红;修书军;杨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超声波鼻炎治疗仪治疗过敏性鼻炎328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超声波鼻炎治疗仪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效果.方法 2010年6月~2011年6月对328例过敏性鼻炎的患者采用超声波鼻炎治疗仪治疗.全部病例均在治疗后随访6个月,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对治疗后的总体症状进行临床疗效评定,若VAS>5分,则表明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影响.结果 治疗后 1个月,总体症状:全部VAS评分0~3分;治疗后 3个月,总体症状:315例0~3分,12例3~5分,1例7~10分;治疗后 6个月,总体症状:276例0~3分,49例3~5分,3例7~10分.结论 超声波鼻炎治疗仪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可靠,效果满意.

    作者:何剑;薛康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1203例泌尿生殖道感染者支原体培养及药敏分析

    目的 分析本地解脲脲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感染状况及耐药性,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1203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进行Uu和Mh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1203例患者中,检出支原体感染252例,阳性率为20.9%; 其中Uu阳性231例,阳性率为91.7%(231/252);Mh阳性21例,阳性率为8.3%(21/252);未检出 Uu合并Mh阳性的患者.药敏结果表明,Uu对交沙霉素敏感性强(97.0%),其次为克拉霉素(92.2%);耐药率高的是环丙沙星(74.0%).Mh对交沙霉素和强力霉素的敏感性强,敏感率均为100%,而耐药率高的是罗红霉素(85.7%)和阿奇霉素(85.7%).结论 本地支原体感染以Uu感染为主,它对交沙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的敏感率较高;Mh感染较少,它对交沙霉素和强力霉素敏感.

    作者:梁凯;陈斌;易富;蔡敏琪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对伽玛刀治疗NSCLC的药效研究

    目的 研究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DCBSI)联合伽玛刀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诊断明确的NSCLC患者5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给予放疗及常规护理;联合组27例,除接受与对照组相同的治疗外,还给予DCBSI静脉滴注.比较两组患者的放射不良反应、免疫状态、疼痛评分、生活质量(QOL)及生存时间.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免疫指标、疼痛、QOL、生存时间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DCBSI能减轻NSCLC患者的放疗副反应,改善放疗患者的免疫状态和QOL,提高伽玛刀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迎春;张小玉;任丽;王卓敏;何兰兰;陈成宏;钟国成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硝苯地平不同给药方式治疗高血压的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硝苯地平不同给药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临床入选2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编号,随机分成4组,每组50例,分别为硝苯地平片口服治疗组(A组)、硝苯地平片舌下含服治疗组(B组)、硝苯地平片嚼服治疗组(C组)及硝苯地平片粉末鼻腔给药治疗组(D组).治疗7 d后分析各组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治疗后,4组患者的AUC0-∞、Cmax、Tmax、Vdss/F及Clt两两相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其中B组的AUC0-∞大,C组的Cmax及Tmax大,D组的Vdss/F大,B组的Clt小(P<0.05);服药后,B组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较A组与C组明显降低,降压幅度较A组与C组明显增高(P<0.05);A组和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B组和D组(P<0.05).结论 硝苯地平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安全有效,其中以舌下含服降压效果佳,具有起效迅速、维持时间长、作用平缓等优点.

    作者:陈佳;王娜;余晟岚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四部分骨折内固定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锁定钢板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四部分骨折的疗效.方法 分析2007年9月~2011年3月,采用切开复位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45例,按照Neer分类均属于四部分骨折.年龄62~82岁,平均69.3岁.结果 术后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2.7个月.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伤口感染发生,X线片示5例肱骨头坏死.肩关节功能按Neer功能评定标准:优秀21例,满意14例,不满意5例,失败5例,满意率77.8%.结论 锁定钢板能有效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四部分骨折.

    作者:张斌;万仑;唐孝明;王跃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非放化疗血小板减少症224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非肿瘤放疗和化疗因素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特点,指导个体化治疗.方法 收集我院近3年非肿瘤放疗和化疗导致血小板减少症2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血小板减少症病因或相关疾病、年龄分布、血小板减少程度、出血倾向、骨髓象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1)病因: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占18.3%,肝硬化17.4%,结缔组织病16.5%,感染性疾病10.7%,再生障碍性贫血9.8%,巨幼细胞性贫血8.0%,药物不良反应5.8%,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4.9%,慢性肾功能衰竭2.7%,糖尿病1.8%,甲状腺功能减退1.3%,其他2.7%.(2)患者年龄分布: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平均(33.6±12.4)岁,其他相关疾病继发血小板减少症平均(46.3±27.4)岁,两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3)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20×109/L)占36.6%(15/41),其他相关疾病占31.7%(58/183),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4)出血倾向:血小板<50×109/L(n=126)与>50×109/L(n=98)之间比较,出血部位及程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5)骨髓检查:增生低下31例,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193例,其中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巨核细胞数以增高或正常为主(40/41),但产板巨核细胞数量显著减少或缺乏.(6)治疗效果: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常规治疗有效率为78.0%,对部分难治病例加用环孢素A、长春新碱或达拉唑后,有效率提高至87.8%;其他各相关疾病所致血小板减少症有效率为36.4%~92.3%.结论 血小板减少症与多种病因或疾病相关,年龄分布广泛,原发与继发均可有严重程度血小板减少,出血倾向与血小板减少程度有关,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骨髓巨核细胞多增生活跃,但产板巨核细胞减少,其他相关疾病骨髓象可正常.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疗效较好,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疗效不等,取决于相关原发病的治疗效果.

    作者:谢东;王松;罗永婧;陈红燕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腰椎融合节段数与术后相邻节段退变及远期疗效的关系

    目的 探讨腰椎融合术融合节段数目与临床效果及术后相邻节段退变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2009年6月本院骨科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并椎间及后外侧植骨融合术的1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依据腰椎融合节段数分为3组,A组56例为单节段融合,B组42例为双节段融合,C组37例为多节段融合(≥3个节段),对3组术后的远期疗效、相邻节段退变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3组术后随访时间分别为(2.6±0.3)年、(2.3±0.5)年和(2.4±0.5)年(P>0.05),C组末次随访时ODI指数和椎间隙高度分别为(23.5±9.4)%和(0.64±0.07)cm,显著高于其他两组;135例中,共19例融合节段近端邻近节段发生继发性退变,其中A组5例(8.9%),B组6例(14.3%),C组8例(21.6%),C组发生率高于A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A组5例UCLA增加1级,B组4例增加1级,1例增加2级,1例增加3级,C组1例增加1级,4例增加2级,3例增加3级,UCLA增加2级、3级时,C组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A组5例ASD患者中,3例疗效未发生改变,2例下降1级;B组6例中,2例未发生改变,3例下降1级,1例下降2级;C组8例中,1例未发生改变,3例下降1级,4例下降2级,疗效下降2级时,C组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 腰椎融合术融合节段数目与术后近端脊柱节段继发性退变存在一定的关联,特别是多节段融合,术后ASD的发生率高,且远期疗效较差,临床上应尽量避免多节段融合术的使用.

    作者:赵宇;杨开舜;李绍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吲哚美辛巴布膏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吲哚美辛巴布膏对肱骨外上髁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78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39例.试验组采用吲哚美辛巴布膏局部外贴治疗,1次/d,持续8 d;对照组口服双氯芬酸钠75 mg,1次/d,持续8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疼痛缓解起效时间、临床疼痛综合改善度、药物副作用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每组各38例患者完成观察.试验组起效快于对照组(79.4±26.7)min vs(94.5±38.3)min(P<0.05);试验组疼痛评分在治疗结束时(2.1±0.5 vs 2.3±0.7)及结束后2 w(2.0±0.4 vs 2.4±0.6)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疗效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55.3% vs 39.0%,P<0.05);两组副作用发生率近似(13.2% vs 18.4%,P>0.05),但试验组主要为局部,对照组为全身;试验组患者对治疗满意度较对照组高(65.8% vs 39.5%,P<0.05).结论 吲哚美辛巴布膏对肱骨外上髁炎治疗效果好,副作用小,患者满意度高.

    作者:王德忠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血糖对心脏骤停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目的 观察在心脏骤停(CA)患者实施心肺复苏(CPR)后,血糖对预后的预测价值,为提高复苏成功率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CA患者120例,分为存活组(37例)和死亡组(83例),分别检测两组复苏过程中的血糖值,比较两组血糖水平的变化.结果 死亡组开始复苏前血糖水平及复苏后各时点血糖水平均明显高于存活组(P<0.01);经过24 h复苏血糖水平高于10.0 mmol/L预测死亡,阳性率和阴性率达到100%.结论 监测心脏猝死患者血糖水平,对预测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王瑞;张琳静;张卫国;李智勇;郭淑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酒精性肝硬化62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探讨酒精性肝硬化(ALC)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2012年4月本院收治的62例ALC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62例中,男性58例,占93.6%;年龄35~77岁,平均54岁.所有患者均有严重的酒精滥用史,平均酒精摄入量100 g/d;平均饮酒年限25年,其中女性患者均少于20年.B超和CT检查均有不同程度的再生小结节形成.半数以上病例可见腹胀(85.3%)、营养不良(83.7%)、乏力(80.5%)、食道静脉曲张(78.3%)、脾大(75.7%)、肝区疼痛(68.1%)、腹水(54.5%)等症状;GGT、ALP、TBIL等指标对ALC的诊断价值不如AST/ALT,如果AST/ALT≥2,对ALC的诊断有较大意义.结论 对ALC的诊断主要依靠酒精滥用史、肝脏功能检测,尤其是ALT/AST比值以及临床症状等综合分析.

    作者:李晓静;唐文;徐辉;蒋明德;周娟;莫波;何卿维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90例高龄COPD急性发作患者病原谱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分析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发作患者病原菌和耐药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90例高龄COPD急性发作患者痰培养127株病原菌及其耐药情况.结果 高龄COPD急性发作患者病原菌中,革兰阳性球菌占15.7%,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55.0%),对青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利福平、左氧氟沙星耐药率达80%以上,但未检出对夫西地酸、替考拉宁、万古霉素的耐药菌株;革兰阴性杆菌占53.5%,以肺炎克雷伯菌(35.3%)、鲍曼不动杆菌(30.9%)、铜绿假单胞菌(19.1%)和大肠埃希菌(14.7%)为主,药敏发现对临床上常用的头孢噻肟、头孢西丁、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等药物有较高的耐药率,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达84.6%.4种杆菌均未检出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菌株,对多粘菌素的敏感性也较高;真菌占30.7%,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79.5%),对伊曲康唑的耐药率达12.8%,均以混合感染形式出现.结论 我科高龄COPD急性发作患者病原菌构成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常合并真菌感染,有多重耐药现象,耐药情况严重.

    作者:曹洁;孙兰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放射作业人员免疫球蛋白含量与工作年限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工作年限对我院放射作业人员免疫球蛋白含量的影响,并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 将我院2011年全体放射工作人员作为观察对象,按从业年限分为3组,即<10年工龄组(A组),11~20年工龄组(B组),>20年工龄组(C组),分别检测其免疫球蛋白的水平,与工作年限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中间年龄组的免疫球蛋白低于低年龄组和高年龄组;按工龄分组,IgG、IgA有随着工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而IgM则有随着工龄增加而下降的趋势.结论 工作年限对放射工作人员免疫球蛋白含量产生一定的影响,长期低剂量电离辐射也会产生免疫增强效应,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作者:李小凯;张伶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48例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假阴性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产生假阴性的原因,以提高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的准确性及减少骨质疏松患者的漏诊.方法 从我院2012年1月~10月份骨密度受检者中筛选出48例诊断为骨量正常或骨量减少的患者,这些患者均有腰椎骨质增生、腰椎侧弯畸形、体位不正或腹主动脉钙化中的一点或几点,然后进行纠正体位、改变体位、更换部位再检测,将重新检测的数据同原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39例腰椎骨质增生较明显的患者,通过改变体位为侧位、重新划定感兴趣区重新检测后显示患者骨密度值较原来降低,2例体位不正的患者通过纠正体位后测量值较原来减低,7例腰椎侧弯畸形及12例腹主动脉明显钙化的患者,通过改变测量体位为股骨近端后显示患者骨密度值为骨质疏松.结论 通过正确的检测体位、正确分析检测数据及更换检测部位,可有效地提高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的准确性及减少骨质疏松患者的漏诊.

    作者:刘中银;陈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成人骨性Ⅲ类不同垂直骨面型软组织侧貌特征比较

    目的 研究成人骨性Ⅲ类不同垂直骨面型软组织侧貌特征的差异,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未治疗的成年骨性Ⅲ类男性患者60例,根据下颌平面角(SN-MP)分为高、中、低角3组,每组各20例,进行X线头颅侧位片的头影测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组间的差异性.结果 在成人骨性Ⅲ类不同垂直骨面型间,有10项指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差异主要存在于高角组.与低角和均角组相比,高角组面下1/3的比例明显增大(Gl' - Sn/Sn-Me'、Sn-sto/sto-Me',P<0.01),面型凹陷程度加重(Gl'SnPog'、FH-N'Pog',P<0.05),上唇相对后缩(CotgSnLs、Sn-H line,P<0.01),下唇前突(Li-H line、Li-NsPog',P<0.05),颏唇沟变浅(Sm-H line、LiB'Pog',P<0.01).结论 成人骨性Ⅲ类患者不同垂直骨面型侧貌特征不同,在临床中要注意骨面型垂直向的差异,制定出更加合理的治疗方案.

    作者:李娟;丁寅;叶艳艳;惠雯婷;黄曼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逆流型脑室出血9例CT分析

    目的 探讨脑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合并逆流型脑室出血(IVH)的CT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经临床证实的脑动脉瘤破裂SAH合并逆流型IVH病例CT及DSA资料.结果 9例SAH中,CT平扫:5例双侧侧脑室枕角高密度影,2例为四脑室高密度影,1例为全脑室呈铸型样高密度影,1例为单纯脑室枕角高密度影.9例脑实质内均未见血肿影.DSA脑血管造影:发现脑动脉动脉瘤9例(大脑前交通动脉动脉瘤5例,大脑中动脉动脉瘤2例,大脑前动脉动脉瘤2例).结论 CT对脑动脉瘤破裂SAH合并逆流型IVH有较高诊断价值,认识逆流型IVH的CT征象有助于临床早行DSA明确脑动脉瘤,对减少逆流型IVH误诊及脑室是否做引流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云泉;李锦青;乔清;禹智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紫杉醇与顺铂同期放疗治疗晚期食管鳞癌的Ⅱ期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紫杉醇联合顺铂同期放疗治疗局部食管癌的毒副反应和近期疗效.方法 入组标准:初治、Ⅱ~Ⅳ期、≤75岁的食管鳞癌患者.进行根治性同期放化疗:放疗剂量60~70 Gy.放疗第1 d开始化疗,紫杉醇175 mg/m2,d1;顺铂25 mg/m2,d 1~3,每21 d一周期,共4周期.结果 从2007年12月~2010年7月共入组37例,男性32例,女性5例,中位年龄58(44~69)岁.除1例患者拒绝完成放疗外,其余都顺利完成放疗.化疗完成1、2、3和4个周期者分别有4、5、5和23例.3~4级白细胞下降59.5%(22/37)、中性粒细胞下降67.5%(25/37),血小板下降8.1%(3/37),脱发发生率为73%(27/37);3级放射性食管炎和放射性肺炎均为8.1%(3/37).中位随访时间16(2~24)个月,1年生存率70%.结论 本次小样本的研究表明,紫杉醇联合顺铂同期放疗治疗食管癌,患者能很好耐受,且有较好疗效.

    作者:王静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腹膜透析在儿童蜂蜇伤并发急性肾损伤的应用

    目的 探讨腹膜透析(PD)对儿童蜂蜇伤并发急性肾损伤(AKI)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西南医院、新桥医院和解放军324医院2000年以来行PD治疗蜂蜇伤并发AKI的17例患儿,按治疗转归分死亡组和存活组,对比分析两组的平均ICU住院时间、PD总液量、PD治疗时间以及蜂蜇伤至开始PD治疗的间隔时间;将PD治疗前和治疗48 h后的APACHE Ⅱ评分、SOFA评分、氧合指数、血浆肌酐(Cr)、血尿素氮(BUN)、平均动脉压(MAP)等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死亡组APACHE Ⅱ和SOFA评分始终明显高于存活组,平均ICU住院时间、PD总液量、PD治疗时间以及蜂蜇伤至开始PD治疗的间隔时间明显高于或长于存活组(P<0.01);(2)死亡组PD治疗48 h后,APACHE Ⅱ和SOFA评分、氧合指数、Cr、BUN、MAP均无明显改善(P<0.05);存活组PD治疗48 h后,APACHE Ⅱ和SOFA评分、氧合指数、Cr、BUN、MAP均明显改善(P<0.01).结论 早期PD可有效辅助治疗儿童蜂蜇伤并发AKI;APACHE Ⅱ和SOFA评分对判断儿童蜂蜇伤并发AKI的预后有指导意义.

    作者:朱川;尹昌林;周人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老年重症肺炎行机械通气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率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重症肺炎并行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率,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支气管镜深部吸痰收集标本,检测108例老年重症肺炎并行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的致病菌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结果 108例细菌培养阳性率为81.50%.共检出致病菌92株,其中G-杆菌68株(73.90%),主要为肺炎克雷伯杆菌(25.00%)、铜绿假单胞菌(19.60%)、鲍曼不动杆菌(13.00%)、阴沟肠杆菌(6.50%)、大肠埃希菌(4.30%);真菌14株(15.20%);G+菌10株(10.90%).G-菌主要对多粘菌素、亚胺培南、比阿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较低;G+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夫西地酸的耐药率较低;真菌的耐药率均低于30.00%.结论 对于行机械通气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G-菌是主要的病原菌,其次是真菌和G+球菌,G-菌和G+菌具有较高的耐药率,真菌的耐药率较低.

    作者:陆卫华;杨剑虹;方庆;李刚;唐忠志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静滴头孢硫脒、脂溶性维生素(Ⅱ)致双硫仑样反应1例

    病例女,48岁,无药物过敏史.因急性扁桃体炎入院,入院后行注射用头孢硫脒(山东罗欣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963,生产批号:312102041)皮试阴性后,给予静脉注射,2.0 g/次,1次/d.用药过程中患者未出现任何不适.入院第3 d患者因咽部疼痛不适进食困难,在第一组注射用头孢硫脒静滴完后,给予注射用脂溶性维生素(Ⅱ)(成都天台山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2572,生产批号:120701;含维生素A 0.495 mg,维生素D2 2.5 μg,维生素E 4.55 mg,维生素K1 0.075 mg,辅料为乙醇、吐温-80、吐温-20、甘露醇)1支加5%葡萄糖液250 ml静滴,以补充因患者咽部疼痛进食困难对部分脂溶性维生素摄入不足.

    作者:张强;施桂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颅内结核瘤术后复发1例

    病例男,61岁,因右侧肢体无力逐渐加重1个月,于2011年7月26日入住沈阳军区总医院.15年前患者因相似症状来我院就诊,入院诊断左额叶占位病变,经开颅手术全切病变后,病理检查证实为结核瘤.术后患者症状逐渐缓解.但患者术后未进行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和定期随诊.此次入院神经系统检查提示右侧上下肢肌力Ⅳ级,各项化验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HIV检查阴性,胸部CT检查正常.MRI检查显示左侧额叶后部一圆形病变,邻近第一次手术遗留的脑软化灶,病变呈稍长T1、稍长T2信号,周围可见轻度水肿.强化MRI显示病变呈环形强化.

    作者:潘冬生;许在华;李泽文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眉山地区布鲁菌病漏诊1例报告

    病例男,35岁.因发热、全身不适50余天,于2011年5月25日入院.患者近50余天来感畏寒,不规则发热,体温38~39 ℃,多在午后出现,夜间或凌晨盛汗后退热.感全身肌肉、关节不适,乏力,纳差.病初曾感尿频、尿痛、尿痛.病后10余天曾在成都某三甲医院门诊就诊.查:抗-HBs、抗-HBe、抗-HBc阳性,抗-HIV、抗-HCV、TP均阴性;ALT 134 U/L,AST 173 U/L,TG 2.34 mmol/L;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抗RNP抗体、抗SSA抗体、抗SSB抗体、抗SCL-70抗体、抗JO-1抗体、抗体Rib抗体均阴性,类风湿因子<20 IU/ml,循环免疫复合物0.1,IGG、IGA、IGM、补体C3值正常,IGE 311.69 IU/ml,补体C4 0.421 g/L,备解素因子B 436 mg/L;CD3细胞亚群 69.4%,CD4细胞亚群 26.2%,CD8细胞亚群 38.7%,CD3/CD4比值0.68,HLA-B27 阴性.

    作者:叶廷春;韩素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宫腔内占位病变误诊2例分析

    病例患者1,38岁,停经4个月余,阴道流血9 d入院.月经婚育史无特殊,平素月经规律,停经后无不适,未检查.入院妇检:外阴阴道血染,宫颈肥大,子宫增大如孕4个月,压痛,双附件未扪及异常.尿、血HCG检查均为阴性.B超示:子宫前位,大小约12.0 cm×10.0 cm×9.6 cm,宫体回声均匀,宫腔内探及6.9 cm×6.5 cm不规则中低混合回声团,附件阴性;CDFI(彩色多普勒超声):未见异常血流信号.入院后其他检查均无明显异常.MRI(磁共振成像)示:宫颈、附件、膀胱、直肠无特殊发现;子宫明显增大,宫腔内见一类圆形异常信号影,T1W1呈较高信号,边界清楚,信号均匀,周围结合带及子宫肌层欠均匀;T2W1.及脂肪抑制呈明显高信号,边界欠清楚,有毛刺状影伸入周围结合带及肌层,其内信号欠均匀,病灶大小约8.3 cm×7.1 cm×5.8 cm.MRI诊断:宫腔占位,多考虑妊娠滋养细胞疾病.因超声未见胎体反射,尿血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阴性不支持滋养细胞疾病,子宫大小与停经月份相符、实验室其他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亦似不支持过期流产的诊断.

    作者:余梅;胡思林;骆晓梅;代佳琳;袁欢;孙载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MRI诊断韦尼克脑病1例

    病例女,16岁,双侧上眼睑下垂10+ d入院.入院前十余天双侧上眼睑下垂,上抬无力.无头晕、呕吐,无视物成双及吞咽困难表现,不伴有肢体障碍及行走不稳.体格检查:双侧上眼睑下垂、上抬无力,双侧眼球各方向活动自如,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5 mm,光反射灵敏,深、浅感觉均未见异常.四肢肌力Ⅴ级,腱反射对称,病理征未引出,脑膜刺激征阴性.辅助检查:血、尿及大便常规未见异常,肝功、肾功、血糖、血脂、ECG、甲功均正常.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无饮酒史,否认结核病史.治疗前MRI平扫示中脑导水管周围见斑片状长T1、长T2异常信号影,病灶边缘模糊不清,中脑导水管尚通畅;FLAIR相病灶为高信号影;MRI增强扫描见病灶呈明显强化;MRI诊断:符合韦尼克脑病MR表现.结合患者的MR表现及临床症状,临床诊断为韦尼克脑病.给予维生素B1 100 mg静脉注射,并口服其他B族维生素,患者症状减轻.1个月后复查示中脑导水管周围病灶较前次片明显吸收缩小.

    作者:苗环;吴玉桥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仿真义眼台植入术护理体会

    因各种原因导致眼球摘除术后的患者所遗留的眼部畸形问题一直是眼部整形的难题.1885年 Mules首次开展眼内容物剜出加眶内植入术以来,各种材料及不同形式的植入物相继产生,但均不同程度地存在脱出移位发生率高、义眼活动度差、重量大、可吸收、组织相容性差等不足,不能在临床广泛使用.Perry在1985年首先把羟基磷灰石(HA)作为眶内植入物,逐渐被推广应用于眼科临床.我院采用天然海珊瑚活动义眼台眼座施行义眼台眼窝形成术2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园园;张天监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军队中心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做法与体会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护理工作成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的重中之重,并在协助诊疗、救治生命、促进康复、减轻痛苦以及增进医患和谐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优质护理服务也因此应势而生.2010年我院首批把6个科室设置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2011年逐步在全院护理病区铺开优质护理服务工程,收效显著,具体方法报告如下.

    作者:于丽娜;王晓品;宋玲;周晨;伍世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Bigliani/Flatow人工肩假体置换术手术配合

    目前肩关节置换术已经成为治疗大部分终末期肩关节炎和肱骨粉碎性骨折等疾病的首选方法[1].该技术能较好地解除肩关节疾病疼痛,重建肩关节功能,目前应用于各年龄组患者的肩关节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骨坏死及骨折的治疗,疗效显著[2].现将我院2007年7月~2011年12月开展9例Bigliani/Flatow人工肩假体置换术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作者:尤祥妹;蔡雯佶;黄群飒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种植体与引导新生骨结合性能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在各类义齿修复中,种植修复以其高度的舒适感,良好的美观性,对咀嚼功能恢复的高效性,以及对邻牙无伤害等诸多优势,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为广大患者所接受.良好的受植区骨条件是种植成功的必要条件,但各种原因导致的牙缺失,牙槽骨会随之吸收,萎缩,造成骨高度、宽度不足.引导骨再生技术(GBR)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它是在骨缺损区覆盖一层生物膜,利用其屏障作用,阻止上皮细胞优先长入骨缺损区,并为新骨的生成提供一定的空间,以完成骨缺损区的骨再生修复.现临床GBR 手术常结合使用骨替代材料,为成骨细胞生长提供支架,引导骨再生.常用骨替代材料包括自体骨、异种骨(如Bio-Oss及Bio-Oss骨胶原)、同种异体骨(如脱钙冻干骨)和人工骨(如羟基磷灰石、磷酸三钙等).GBR引导形成的新生骨与种植体良好的结合性能是保证在新生骨上种植成功的重要前提,本文主要阐述影响种植体与引导新生骨结合性能的主要因素及研究进展.

    作者:白晓雪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UGT1A1基因多态性与伊立替康化疗安全性的研究进展

    在临床治疗肿瘤疾病的过程中,不同患者对化疗药物的疗效和耐受性存在差异.虽然患者的年龄、器官功能、伴随治疗甚至生理周期对药物代谢和分布有一定的影响,但大部分都与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有关,SNP可显著影响不同个体对药物的敏感性[1].近年来大量临床观察显示,肿瘤患者使用伊立替康化疗的安全性与尿苷二磷酸葡糖苷酸转移酶1A1(uridine diphosphate glucuronosyltransferases 1A1,UGT1A1)基因多态性有关,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作者:胡健;覃勇;何亚非;郭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生长因子在骨折愈合过程中促血管生成作用的研究进展

    骨折愈合需要足够稳定和充分的血液供应.骨折会破坏长骨的血液供应,其断端的愈合速度取决于周围血管的新生能力.血管生成主要由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参与,骨折愈合时,这些因子的局部和全身浓度都会升高.从初集中在骨折血肿内促进骨代谢到终重塑的阶段,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骨折愈合中都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当前关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他生长因子对骨折中血管生成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周长臣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CIK细胞临床应用及疗效的影响因素

    恶性肿瘤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日益严重,针对肿瘤治疗的临床模式也从手术、放疗、化疗发展到了细胞生物免疫治疗的新阶段.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 induced killer,CIK)是由人淋巴细胞在体外经过多种细胞因子(IL-1、IL-2、IFN-γ、CD3单抗等)诱导产生的肿瘤杀伤细胞,具有较强增殖能力和杀瘤活性,且毒副作用较小,对正常骨髓造血功能影响轻微,已成为新一代肿瘤过继免疫治疗的首选方法[1].但目前对CIK的研究还存在许多问题,比如各实验室的培养方法差异大,标准不统一;多中心联合研究资料少;影像学指标不足等,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雷捷;赵稳兴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口腔种植体稳定性的研究进展

    种植体是基于骨结合理论得以发展的[1].口腔种植成功的关键在于种植体与患者牙槽骨结合的稳定,只有种植体与牙槽骨牢固的结合,才能实现种植体上部修复体的稳定,从而产生缺牙区功能的良好恢复.在正常功能负荷的情况下,种植体与周围骨之间必须达到一定量的骨性结合,才能保证不形成种植体周围骨创伤,不造成骨吸收,这是种植体行使功能的物质基础.而种植体骨结合稳定的关键在于种植体本身、植入区牙槽骨的质量和密度、种植体植入方法、种植后软组织的附丽情况.植牙区术前的有效评估、种植体初期稳定性的获得以及种植体周软组织的健康,对于评估种植体即刻负重以及种植体远期成功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丹;白晓雪;杨晓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血压测量方法进展

    高血压是全世界发病率和死亡率主要的疾病之一,虽然高血压的诊疗已取得巨大进步,但临床血压的测量仍主要依靠间接血压测量技术.近年来,动态血压和家庭血压测量受到重视,特殊人群的血压测量也被关注,本文就相关进展及临床指南作一综述.

    作者:张燕;张俊琦;赵悦;康晓曦;蒋珺;周弥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引导新生骨质量的检测方法与评价

    牙种植成功的一个首要条件就是保证种植区有足够的牙槽骨.受植区的骨密度情况、抗压强度的大小均会影响种植体在骨内的稳定性,从而影响种植体的功能.而临床上骨质缺陷、骨量不足的情况占大多数,其原因很多,如拔牙损伤、活动假牙的长期佩戴、炎症、外伤、肿瘤等.为满足种植手术的要求,近年来国内外对于引导骨再生技术(GBR)的研究较多,其成骨效果已得到普遍认可,并已在临床广泛开展.引导新生骨质量的检测可以帮助医师选择合适的种植体及骨替代材料,了解骨质是否可以即刻负重,合理设计外科手术和后期修复.关于引导新生骨质量的基础实验和临床实验研究较多,其中运用了多种检测手段,本文就各种骨质量的检测方法作一讨论.

    作者:杨晓峰;白晓雪;孙勇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某维和部队任务期内视疲劳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分析我驻黎维和二级医院和工兵营官兵视疲劳发生情况,为维和官兵的眼保健、视疲劳防护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在2011年3月1日~2011年10月20日任务期内的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维和部队(UNIFIL)中国第七批维和医疗队及第八批维和工兵营官兵进行常规眼科体检及问卷调查,包括背景情况、眼病史、用眼习惯、上机(视频操作)习惯、体育运动、眼部视疲劳症状等,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次参加调查的医护人员及官兵共计159人,年龄21~51岁,平均30岁;男性142人,占89.3%,女性17人,占10.7%.调查对象平均每天上机时间5.5 h,计算机视觉综合征(CVS)发生率高达72.3%.调查对象CVS自觉症状发生率依次为眼胀及眼眶酸痛、眼干、手/肩/足/腰部疲劳、眼痒、视物模糊、眼痛、眼红、眼部异物感、畏光流泪、头晕头痛、重影、恶心呕吐.结论 调查对象中CVS发生率高,症状表现多样化,其中屈光不正、眼与显示屏距离近、上机时间长等因素加重了CVS的发生.我驻黎维和部队应加强官兵的眼保护,降低视疲劳的发生,提高官兵的眼健康.

    作者:潘学会;李孙平;彭琦;邓太平;张烈政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驻藏官兵生殖健康相关疾病调查

    目的 调查驻藏部队官兵生殖健康状况.方法 调查对象是驻藏服役男性健康官兵,年龄18~35岁,驻地海拔高度2900~3900 m.对入选者实施精液常规、前列腺液常规检查.结果 受检者精液液化时间超过60 min的74.8%,精液量(2.1±0.4)ml、精子密度[(88.9±17.5)×109/L]、精子存活率[(60.37±10.31)%]、精子活力[(a+b)级(35.5±9.2)%]、男性生育力指数(0.68±0.13)等参数偏低,但与WHO推荐正常参考值比较无显著性降低;驻藏24个月以上与驻藏8个月以内者比较,前列腺液中卵磷脂小体下降者的百分比显著性增高(P<0.05).结论 长期驻扎西藏高原罹患生殖健康相关疾病的风险增高,提示加强驻藏官兵生殖健康保健十分重要.

    作者:张秉鸿;王亮;李沙丹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医疗机构应对医疗保险年终结算体会

    医疗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保证医保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之一[1].云南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于2001年4月启动,根据<云南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暂行规定>的文件要求,每年1月1日~12月31日为一个结算年度,参保人员跨年度住院的,各定点医疗机构需对医保患者进行跨年度结算.通过结算确保参保人员正常享受医疗保险待遇,保障广大参保人员的权益.我院作为云南省医疗保险系统实施的先期启动的医疗单位,至2010年底,已对昆明市及曲靖市、普洱市、怒江州、丽江市、楚雄州、保山市、版纳州、迪庆州、德宏州等9个州市127个县的参保人员实施医疗保险实时结算.本文收集2011年我院医保患者跨年度结算资料,对结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对策及建议.

    作者:上官静;王磊;覃志忠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浅谈军队三级综合医院迎接等级评审工作的组织与管理

    等级医院评审是2012年解放军各师以上医院工作重点之一,也是各级医院管理者普遍关注的焦点[1-3].接到上级评审检查通知后,为全力做好等级评审工作,我院成立了等级医院评审办公室,具体负责等级评审工作的组织与实施.经过近一年的准备,我院于2012年10月中旬迎接了总后卫生部等级医院评审现场检查.结合等级医院评审办公室具体工作职能,本文从评审标准解读、任务分工、资料准备、应知应会学习、医院自查等5个方面,浅谈军队三级综合医院迎接等级评审工作组织与管理.

    作者:吴凡;韩宇平;李运明;林宁;杨孝光;李玲;李洁;马兴;钱明;谭映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某军队三甲医院医疗质量管控的实践与思考

    医疗质量是医院的生命线,它涵盖了医疗技术和医疗服务的各个层面,是整个医院发展的决定性因素.2012年是军队医院等级评审年,各大医院在总后卫生部的统一部署下,积极作为、查找不足,迎接检查.我院以军队三甲医院等级评审为契机,以<军队三级综合医院等级评审标准和细则>为蓝本,走出了一条医疗质量管控道路,有效提升了医院医疗质量.

    作者:刘震宇;朱安全;胡鸿;王国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急进高海拔高原驻训部队卫勤保障特点与做法

    目的 探讨部队急进高原驻训卫勤保障特点并提出相应做法,为保障未来部队大规模、长时间高原驻训提供依据.方法 卫勤分队伴随部队实施保障,定期巡诊,加强高原病及高原常见疾病的防治.结果 全体官兵高原驻训期间身心健康,较好地完成了驻训任务.结论 准备充分、措施有力的卫勤保障工作对部队顺利完成高原驻训任务至关重要.

    作者:熊东;方云高;曹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海拔5000m以上地区重症急性高原病低转治疗47例分析

    目的 探讨海拔5000 m以上地区重症急性高原病的低转治疗并总结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2009年和2010年采用低转治疗的47例高原肺水肿(HAPE)和高原脑水肿(HACE)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 45例患者在初步诊断为HAPE和HACE后,即紧急低转至海拔3700 m的医疗站治疗,4 d后治愈出院.途中确保充足的氧气供应和连续治疗,低转距离280~360 km,途中耗时8~14 h;1例HAPE合并HACE患者由基层部队从海拔5390 m处自行低转,于途中病情恶化死亡;1例低转前深度昏迷病例下送至3700 m救治3 d后,病情仍不能有效好转,改用直升机下送至平原(1400 m)高压氧治疗2 d后治愈出院.结论 在海拔5000 m以上地区发生的重症急性高原病,应迅速积极低转.低转成功的关键取决于科学决策低转时机、选择合适的低转方式、连续的途中有效救护以及充分的准备.

    作者:王引虎;王福领;王宏运;阳盛洪;杨海军;潘肯林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内湿证病因探析

    湿证是湿邪积聚于人体产生的一类病证,主要包括湿邪由外侵入的外湿证和湿邪由内而生内湿证所组成.本文就导致内湿证的病因进行了相关分析,现表述如下.

    作者:呼永河;钟梁;李静;孙薏;匡红;田卫卫;李硕;周龙甫;钟国成;沈涛;谢春光;高永翔;黄秀深;由凤鸣;张丰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医学论文写作中应把握的关键问题

    在我国每年发表的科技论文数量中,医学类排名各学科第一.虽然医学论文有着与其他学科显著的不同特征,但是,在论文的写作方面,仍然应该遵循科技论文写作的一般规律,必须认真严谨、一丝不苟,既要准确表达科学研究结果,也要注意防止传递错误信息.笔者结合多年审核、编辑医学论文的实践,对医学论文写作中应把握的关键问题等进行简要介绍,希望对广大读者、作者有所帮助.

    作者:牛文忠;方丽;魏文婧;殷旭东;郭莉 刊期: 201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