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NADPH氧化酶亚基(P22phox)基因C242T多态性与糖尿病肾病(DN)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Taqman PCR(Three-star)法在中国昆明汉族人群中,对192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正常白蛋白尿组即DN0组70例,微量白蛋白尿组即DN1组57例,临床白蛋白尿组即DN2组65例)的P22phox基因C242T多态性进行检测.并比较分析各组间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以及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DN组(DN1+DN2)的CT+TT基因型频率和T等位基因频率高于DN0组(P<0.05),DN1和DN2组间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舒张压、p22phox基因C242T多态性与DN相关.结论 在昆明地区汉族人中,p22phox基因242T阳性基因型可能与DN相关.
作者:杨斯韬;刘华;王玉明;宋滇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甲硝唑诱导耐药这一方法来分析rdxA基因突变情况的可行性.方法 用非混合感染、敏感的H.pylori菌株进行甲硝唑诱导实验,使其由敏感型转变为耐药型;再提取DNA,PCR扩增诱导前后rdxA基因并测序.结果 甲硝唑诱导菌株12株,4株获得成功,诱导前后的MIC值增加了16~64倍;连续传代3次后,MIC值保持不变.诱导前后敏感型与耐药型菌株rdxA基因序列仅有0.2%~0.8%的差异,而不相关菌株间则有2.2%~2.7%的差异.结论 甲硝唑诱导实验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得稳定的甲硝唑耐药性,并能排外不同菌株间存在差异的影响,有望成为一种研究甲硝唑耐药机制的好方法.
作者:虎月燕;周曾芬;张永生;南琼;蒋海燕;张磊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家长育儿知识水平对婴幼儿健康的影响.方法 将42 d足龄体检婴幼儿随机分为实验组(144例)与对照组(150例),对婴幼儿进行定期体检和使用中国版贝利智力量表进行智力测验(CDCC量表),实验组定期对家长进行婴幼儿育儿知识辅导讲座.结果 实验组婴幼儿身长和体重发育等级、智力发育指数(MD1)和心理运动发育指数(PD1)比对照组高(P<0.05);常见疾病患病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提高家长育儿知识水平,可促进婴幼儿健康.
作者:王美绮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输卵管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两种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对42例输卵管妊娠随机分为观察组(n=24)肌注MTX(甲氨蝶呤)和口服米非司酮;对照组(n=18)肌注MTX进行临床观察.结果 观察组包块缩小,症状消失,血β-HCG下降率及尿HCG转阴时间、第二疗程治疗数及治愈率均较对照组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 输卵管妊娠保守治疗MTX和米非司酮联用可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黄志辉;张玲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膀胱混合癌的诊治方法.方法 报告1990年6月至2004年8月我院收治的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对该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以及预后情况进行讨论.结果 膀胱混合癌占同期230例膀胱恶性肿瘤的6.9%,移行、腺细胞混合癌3例,移行、鳞状细胞混合癌4例,移行、鳞状、腺细胞混合癌1例,鳞状、腺细胞混合癌2例.以膀胱刺激症和肉眼血尿为主要临床表现,治疗以膀胱全切和部分切除为主,其1、3和5 a的生存率分别为81.3%、56.3%和12.5%.结论 膀胱混合癌的恶性程度高,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有助于改善预后,提高生存率.
作者:颜汝平;杨德林;王剑松;左毅刚;刘靖宇;石永福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结肠癌肝转移同期切除后门静脉化疗的疗效.方法 对18例结肠癌并肝转移患者进行结肠肿瘤切除或根治性切除术和以肝转移灶为中心的不规则肝切除术,并进行术中和术后的门静脉化疗.结果 18例中生存1 a者15例(83.3%),3 a者10例(55.6%).结论 对结肠癌伴有肝转移的患者同期行根治术及不规则肝切除术后,采用术中术后门静脉插管化疗,可明显提高肝转移癌的疗效,延长生存期.
作者:魏晓岗;赵海剑;程若川;田衍;罗华友;李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发现正常人血中IL-6水平很低,然而重症病人感染时其水平急剧升高.方法 为了给该类病人预后的正确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采用ROC曲线对此类病人IL-6的预后价值进行评价.结果 40例重症合并感染的病人血清IL-6水平均数为(152.02±55.77)pg/mL,重症非合并感染病人的血清IL-6水平均数为(130.98±50.72)pg/mL,二者均升高,但该两组的血清IL-6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它们与正常对照组IL-6(85.79±30.96)pg/mL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IL-6水平的ROC曲线下面积值为0.885;APACHEⅡ评分ROC曲线下的面积值为0.766.结论 血清IL-6水平和APACHEⅡ评分相比,对于重症合并感染病人预后的预测,血清IL-6水平是较好的预测因子.
作者:杨兰辉;魏宏建;韩林;段勇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葡萄糖激酶基因-30位启动子G/A变异与中国云南人2型糖尿病是否存在关联.方法 运用PCR-RFLP分析方法在389例无亲缘关系之中国云南汉族人中对GCK基因变异进行检测.结果 在2型糖尿病患者组中GG、GA和AA基因型频率分别为63.1%、31.9%和5.0%;健康对照者组中分别为66.4%、31.8%和1.8%,A等位基因频率在2型糖尿病患者组中和健康对照组中分别为21.0%和17.7%,基因型频率以及等位基因频率在2型糖尿病患者与健康对照者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在中国云南昆明地区的汉族人中存在胰岛β细胞GCK基因启动子-30位G/A变异的多态性,此G/A变异虽然可能对胰岛β细胞功能降低起促进作用,但在无其它相关基因变异以及糖尿病易感因素的存在下,对2型糖尿病的发生不起主要作用,也可以说此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不存在关联.
作者:王玉明;马春宇;段勇;刘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对胫骨平台骨折治疗的临床结果进行分析,并对其相关并发症进行探讨,总结相关经验并提出有效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患者74例,骨折类型按Schatzker分型,其中Ⅰ型10例,Ⅱ型15例,Ⅲ型11例,Ⅳ型10例,Ⅴ型12例,Ⅵ型16例.Ⅰ型骨折采用切开复位松质骨拉力螺钉固定,其他类型采用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缺损塌陷处自体或同种异体骨植骨.并对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74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5 a,平均3.2 a,功能评价采用Hohl膝关节功能分级系统,临床结果优良率达90%,术后各种并发症18例,其中创伤性关节炎10例,关节强直2例,关节不稳4例,感染2例.结论 手术内固定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重要方法,术中解剖复位、牢固内固定、术前正确处理并发症及早期正确适当功能锻炼能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效果.
作者:赵刚;胡侦明;郭立民;马梦昆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化疗联合免疫治疗中晚期非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方法 42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组,单纯化疗组.观察患者疗效、生存质量、毒性反应、TH1/TH2免疫指标的变化,另选2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结果 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组和单纯化疗组的完全缓解率分别是40%和25%,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生活质量: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组与单纯手术组总提高率分别为82.0%,45.5%(P<0.05).TH1/TH2两组治疗前无明显差异,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组较单纯化疗组有明显回升(P<0.05).两组治疗前T淋巴细胞亚群、B细胞、NK细胞含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联合治疗组治疗后1月与治疗前比较,CD4+和CD4+/CD8+比值、NK细胞改善(P<0.05),且优于单纯化疗组(P<0.05).结论 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较好的疗效,使其完全缓解率和生活质量有了较大提高,免疫情况有所改善.
作者:李高峰;蒋永新;王巍炜;巫正伟;郭刚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及早鉴别用免疫学方法筛选cDNA文库得到的阳性克隆是否真实可靠的方法.方法 将阳性噬菌体克隆与宿主菌按一定的比例诱导培养后,取沉淀做SDS-PAGE后行Western blot;同时取出一个阳性克隆进行亚克隆,直至3次亚克隆均为全部阳性.结果 3次亚克隆均为全部阳性的噬菌体克隆,在Western blot鉴定中也呈阳性反应.结论 可用Western blot方法来鉴别用免疫学方法筛选cDNA文库得到的阳性克隆是否真实可靠.
作者:马丽菊;李海红;李晓进;王秦秦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SF内固定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对5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SF内固定器治疗,通过1~7 a的随访,观察了解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 在随访期间,52例患者均未发现感染和医源性神经损伤.椎体前高度完全恢复21例,其余恢复在89%以上,椎体后高度恢复达92%以上,Cobb角均在9°以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好转率为86.5%.结论 SF内固定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脊柱内固定器,适用于胸腰椎骨折的治疗.
作者:雷大林;钟洪才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45例采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资料.采用X线定位、B超定位、盲穿三种方法经皮肾穿刺造瘘,建立16 F经皮肾通道,使用输尿管镜,结合气压弹道碎石、灌注泵冲洗进行手术.结果 造瘘后手术时间15~110 min,平均42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30 mL,术中、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一次性结石取净率100%.平均住院9 d,术后平均住院3.5 d.结论 MPCNL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疗效确切,具有诸多的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左毅刚;柯昌兴;杨德林;王剑松;丁明霞;刘靖宇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下睑缘和眉弓及前庭切口在颧骨骨折中的应用.方法 本组42例额骨复合体骨折患者,采用睑下缘、眉弓外1/3及上颌前庭切口充分暴露骨折线,使颧颌段、眶下缘、颧颞段及颧牙槽嵴充分复位,选用合适的微型钛板行坚强内固定.结果 42例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经3月~2 a复诊,外形和功能恢复良好,局部无明显瘢痕遗留.结论 局部眶周小切口行颧骨骨折复位并作坚强内固定,创伤小,径路短,能有效恢复颧部外形和口腔功能.
作者:肖文芝;陈涌;张莉;杨容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提高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方法.方法 40例患者行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分别选取图像质量1级的22例患者的左冠脉主干(left main,LM),左冠脉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LAD),左冠脉回旋支(left circumflex,LCX),右冠脉(right coronary artery,RCA)共计88支冠状动脉血管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将两者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22例患者的88支冠状动脉,16层螺旋CT显示MSCT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性为86.8%,特异性为86.20%,阳性预测率为76.47%,阴性预测率92.59%,假阳性率13.7%,假阴性率13.3%.对诊断有临床意义的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性为90%,特异性为70%,阳性预测率为60%,阴性预测率93.3%,假阳性率30%,假阴性率10%.与选择性冠状动脉相比,16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狭窄及有临床意义的冠状动脉狭窄(局部中度以上或弥漫中度以上狭窄)的诊断差异显著性无统计学意义(χ2=0.75,P>0.05;χ2=2.85,P>0.05).结论 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是一项可靠的冠心病诊断方法,对病变血管狭窄的评价,尤其是有临床意义的病变(冠状动脉腔径狭窄≥50%),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作为一项非创伤性检查技术,是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的重要筛选手段.
作者:杨晓;柴汝昌;苏云杉;牛云;张勇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介绍一种应用动力取皮机定量削痂并覆盖大张自体皮修复手部深Ⅱ度烧伤的方法.方法 本科自2001年1月至2004年6月共用此方法治疗112例深Ⅱ度烧伤病人的148只手.伤后2~72 h手术.根据临床创面判断的深度定量削痂,将动力取皮机固定在0.012 inc、0.016 inc或0.02 inc(0.3 mm、0.4 mm或0.5 mm)的刻度上,削去坏死组织,确切保留基本正常组织.并依据保留下组织的情况将其分为Ⅰ类,真皮深层基本完好并有点状乳头层残留;Ⅱ类,真皮部分网状层存在伴有脂肪珠;Ⅲ类,完整的皮下脂肪存在并伴有毛囊等附属结构.然后分别使用大张表皮、大张韧厚皮、大张中厚皮移植覆盖.结果 112例深Ⅱ度烧伤病人的148只手,削痂部位移植大张表皮的68只手及移植大张韧厚皮、大张中厚皮的80只手皮片存活良好,外形平整,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图1~3).痂皮厚度调查发现平均厚度0.4~0.8 mm,与设定的动力刀刻度基本一致,组织学检测发现此种状态下表皮、真皮的厚度大于正常状态下真皮厚度的2倍左右.结论 依据烧伤后皮肤增加了的厚度定量削除坏死组织,并依据保留组织的完好程度采用不同厚度的自体覆盖物可以达到佳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伟萍;朱志祥;王峰;陈万安;张力勇;杨维琦;张悦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P53和bcl-2蛋白在前列腺癌的表达水平及其与前列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2例前列腺癌患者bcl-2及P5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bcl-2及P53蛋白在前列腺癌的阳性率分别为43.8%及28.1%,均高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的阳性率,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前列腺癌中,低分化组bcl-2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高及中分化组(P<0.05).P53的表达水平在上述各组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前列腺癌bcl-2蛋白的表达异常增高,可能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检测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可以作为前列腺癌诊断及预后判断的一项参考指标.
作者:赵川;韩丹;杨友;金树珍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构建弓形虫三种不同毒株TMD-18-T/GRA1重组质粒.方法 从接种了弓形虫三种不同毒株RH株、桂弓株、B36株的小鼠腹水中收集纯化虫体,提取基因组DNA.应用PCR技术,分别扩增出三个不同虫株的致密颗粒蛋白1(GRA1)目的基因片段.将此目的基因片段插入PCR产物克隆专用载体pMD-18-T中,转化大肠埃希菌JM109,PCR鉴定其准确性.结果 获得弓形虫三种不同毒株GRA1目的基因片段为785 bp.构建了pMD-18-T/GRA1重组质粒,经鉴定与预期理论值相符.结论 成功构建了弓形虫三种不同毒株pMD-18-T/GRA1重组质粒.进行弓形虫不同毒株的GRA1基因测序,为研究其同源性及进一步应用研究创造了条件.
作者:贾雪梅;李飞;王红;曾瑾;李翠英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服务状况,为有关卫生主管部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对象对各级定点医疗机构医疗技术水平、服务态度、医疗收费、总体满意度的评价分布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01).参合农民首选村卫生室就诊,医务人员选择县医院就诊.经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参合农民选择村卫生室就诊的主要原因是村卫生室医生服务态度好、可信度高、收费低、交通方便、离家近、就医方便、随时都可以看病,总体满意度高等;医务人员选择县医院就诊的主要原因是县医院医疗技术水平高、随时都可以看病、医疗设备先进、药品配备齐全、总体满意度高等.结论 有关卫生主管部门应增加农村卫生资源总量,改善县级医疗机构服务态度,降低医疗费用.
作者:罗家洪;李晓梅;毛勇;何利平;喻箴;张恒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桂芪生脉饮对免疫抑制大鼠呼吸道及全身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雄性SD大鼠(250~280 g)随机分成5组(n=6只),正常对照组、免疫抑制组与高、中、低剂量治疗组;免疫抑制组肌注氢化可的松,药物治疗组给予氢化可的松和不同剂量的桂芪生脉饮灌胃14 d后,检测大鼠呼吸道及全身免疫功能相关指标.结果 桂芪生脉饮能明显提高免疫抑制大鼠血清凝集素水平(P<0.01),增强免疫抑制大鼠腹腔巨噬细胞(PMψ)和肺泡巨噬细胞(AM)吞噬率(P<0.05),增加免疫抑制大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百分率(P<0.05)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T淋巴细胞百分率(P<0.05);对大鼠脏器指数等指标无明显影响.结论 桂芪生脉饮能增强免疫抑制大鼠呼吸道局部及全身免疫功能.
作者:许琰;熊磊;张愉;赵毅涛;施明;戴书颖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术前诱导化疗对口腔鳞状细胞癌增殖及凋亡特性的影响.方法 20例口腔鳞癌患者,术前诱导化疗有效及特效组病人10例,同期未行术前化疗单纯手术组10例,共计20例.采用免疫组化和原位DNA末端标记法分别检测诱导化疗前后Ki-67和细胞凋亡的表达情况,计算出术前诱导化疗有效及特效组增殖指数和凋亡指数.结果 术前诱导化疗有效及特效组口腔癌中Ki-67蛋白表达和增殖指数明显低于同期未行术前化疗单纯手术组.其凋亡细胞、凋亡指数较诱导化疗前明显增加.结论 术前诱导化疗对抑制口腔鳞状细胞癌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谢春;武斌;温玉明;王晓毅;李龙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4种细胞毒素(CTX-10、CTX-11、CTX-12和CTX-13)对膀胱癌细胞株(BIU-87和EJ)的抑制增殖作用.方法 用结晶紫法检测CTX对膀胱癌细胞株的抑制增殖作用.结果 4种CTX对BIU-87和EJ细胞株均有抑制增殖的活性,并有良好的量效依赖关系,CTX-10、CTX-11、CTX-12和CTX-13对BIU-87细胞作用6 h的IC50分别是6.03,6.27,2.25和2.89 mg/L;对EJ细胞作用6 h的IC50分别是8.02,7.89,3.05和2.76 mg/L.结论 4种CTX对膀胱癌细胞株均有抑制增殖的活性,都有潜力成为新的抗膀胱癌药物.
作者:丁明霞;王剑松;王婉瑜;李翀;谢蜀生;徐鸿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海洛因依赖和多巴胺D2受体基因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209例海洛因依赖者和109名正常对照多巴胺D2受体基因TaqI A多态性.结果 海洛因依赖者和对照组之间的上述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多巴胺D2受体基因Taq I A多态性与海洛因依赖无关联.
作者:徐振波;徐丹;张杰;林勇;陈晓刚;陈林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应用昆明山海棠对耳胆脂瘤动物模型治疗后,进行TGF-β1、C-FOS在耳胆脂瘤上皮中的表达的研究,探讨昆明山海棠在局部治疗耳胆脂瘤方面的价值及应用原理.方法 制作耳胆脂瘤动物模型,以氯霉素、昆明山海棠、生理盐水制剂,进行局部对照治疗,应用免疫组化SP染色法检测TGF-β1、C-FOS分别在以上3组动物模型胆脂瘤上皮中、17例对照健康耳中的表达,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其阳性表达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应用昆明山海棠、氯霉素局部治疗后的动物模型,其耳胆脂瘤C-FOS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外耳道上皮组织(F=7.293,P<0.05),而仅有昆明山海棠制剂使其TGF-β1表达增强(F=5.789,P<0.05),同时也发现生理盐水对TGF-β1、C-FOS的表达无影响.结论 即刻早期基因C-FOS在胆脂瘤中表达显著增强,并与胆脂瘤侵袭能力的高低相关.而TGF-β1名为生长抑制多态因子,当在胆脂瘤中高表达使其抑制细胞生长,使胆脂瘤的高增殖处于可控制状态.提示应用昆明山海棠制剂通过细胞因子作用于耳胆脂瘤动物模型,可达到治疗胆脂瘤的目的.
作者:汤勇;展鸿谋;卿晨;张林;金树珍;杨一兵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1,TGF-β1)与膀胱癌发生发展的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4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和10例正常膀胱粘膜组织中TGF-β1的表达情况.结果 TGF-β1在膀胱癌Ⅳ级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膀胱癌Ⅰ、Ⅱ、Ⅲ级及正常膀胱粘膜组织(P<0.05).表浅性膀胱癌(Ta~T1期)与浸润性膀胱癌(T2~T4期)中TGF-β1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GF-β1的高水平表达是高度恶性表型膀胱癌的一个重要指标,但与膀胱癌临床分期的关系不大.
作者:刘立伟;李泽惠;王芳;郭萍;张华献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灯盏乙素对血栓形成及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方法 采用电刺激大鼠颈动脉血栓模型评价灯盏乙素对血栓形成的影响;应用Born比浊法测定灯盏乙素体内外对兔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结果 灯盏乙素对电刺激大鼠颈动脉引起的血栓形成具有明显的对抗作用;灯盏乙素体外显著抑制AA和ADP和PAF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其半数抑制浓度(medi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分别为70.5、39.8和97.7 mg/L;灯盏乙素静脉注射也能明显降低AA和ADP、PAF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率,且呈剂量-效应关系.结论 灯盏乙素有明显的抗血栓形成作用,其机制与其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密切相关.
作者:陈鹏;王殿华;雷伟亚;沈志强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考虑到N-乙酰基-L-赖氨酸-甲酰胺的非键及静电相互作用、拓扑能、键角的弯曲和氢键,研究了它的空间结构即分析它的主链理论构象.方法 当主链的大构象可能性确定时,侧链的键角和两面角ψ,Ψ在每一点变化的情况下,用能量低化的方法得到了构象图,评价了主链和侧链的空间的相互制约性.当主链为低能式而侧链具有大拓朴势时,ψ,Ψ,χ1-χ5角的所有组合作为初始近似的情况下,计算了分子的优势构象.结果 N-乙酰基-L赖氨酸-甲酰胺的稳定构象与赖氨酸残基在蛋白质中的已知结构的几何构型相符合.
作者:邱开雄;谢惠定;付继军;黄大荣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海洛因依赖和μ阿片受体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313例海洛因依赖者和214名正常对照μ阿片受体基因.结果 海洛因依赖者和对照组之间的上述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μ阿片受体基因多态性与海洛因依赖无关联.
作者:杜舟;徐振波;刘佳;张杰;林勇;陈晓刚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日本血吸虫云南品系SIEA(未成熟卵可溶性抗原)免疫小鼠后产生的免疫保护效果.方法 ICR小鼠经日本血吸虫云南品系SIEA免疫后攻击感染血吸虫尾蚴,感染后46 d剖杀,观察减虫率、粪卵减少率、雌虫子宫内虫卵数、肝表面虫卵结节数、肝脏各期虫卵数及各期虫卵构成比.结果 经SIEA免疫后感染血吸虫尾蚴的小鼠粪卵及雌虫子宫内虫卵减少率分别为33.25%,34.75%(P<50.05);肝表面虫卵结节密度下降47.76%(P<0.05);肝组织内虫卵总数下降,每雌肝卵减少率为41.83%(P<0.05);每雌成熟虫卵减少率为54.37%(P<0.05);肝组织内成熟虫卵比例下降,未成熟卵比例增加(P<0.05).结论 日本血吸虫云南品系未成熟卵可溶性抗原(SIEA)的抗原性较强,诱导小鼠产生了抗卵胚发育及抗雌虫生殖免疫力,可望作为血吸虫抗病疫苗候选抗原.
作者:李翠英;李飞;贾雪梅;王红;陈连勇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石榴皮对幽门螺杆菌(H.pylori)甲硝唑耐药株及敏感株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 琼脂稀释法检测H.pylori甲硝唑耐药株和敏感株对石榴皮水煎剂的低抑菌浓度(MIC),并计算MIC50、MIC75、MIC90.结果 石榴皮对H.pylori的MIC值范围为7.8125~500 mg/mL;石榴皮对H.pylori甲硝唑耐药株和敏感株的MIC50分别为29.9 mg/mL和28.0 mg/mL,MIC75分别为65.1 mg/mL和59.1 mg/mL,MIC90分别为131.1 mg/mL和115.9 mg/mL;H.pylori甲硝唑耐药株和敏感株对石榴皮水煎剂的敏感性无统计学差异(相对中位数潜力1.072,95%的可信区间为0.763~1.513).结论 石榴皮有良好的抑菌效果,H.pylori甲硝唑耐药株及敏感株都对其敏感.
作者:胡伟;代薇;杨宇梅;周曾芬;李晓燕;段丽萍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丙泊酚虽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其作用机制迄今尚未阐明.综述了丙泊酚对中枢神经系统突触后膜各类受体反应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作者:魏辉明;李棋;于涛;麻伟青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创伤性脑损伤是创伤医学、急救医学的重要研究课题,其发生率高、后遗症多,其中学习记忆(认知)能力的损害是持久和严重的症状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然而认知障碍与烟碱型胆碱能受体间的关系越来越受到关注,现就烟碱型胆碱能受体的研究进展及与脑创伤和学习记忆间的关系予以综述.
作者:李坪;郭泽云;于建云;吴春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伤口愈合后瘢痕的形成与增生,一直困扰着人们,是整形美容外科急需解决的难题.增生性瘢痕或瘢痕疙瘩在临床上较常见,发病率越来越高,其产生的内因,形成的机理尚不完全清楚,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瘢痕组织内成纤维细胞增多和胶原纤维沉积,但缺乏有效、可靠的治疗方法,未从根本上解决防治瘢痕的问题.现对瘢痕的治疗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刘流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我院于2005年10月,采用腹壁浅动脉轴型皮瓣修复前臂电击伤组织缺损1例,取得满意的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王殿武;谢先远;权兴烨;闭彬林;任环森;苏跃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周期性内斜视是一种特殊类型斜视,临床中较为少见,现将工作中遇到的一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戴红梅;李兰;李云川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嗜酸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又称为嗜酸细胞类癌,可发生于全身许多器官,但主要发生在唾腺、甲状旁腺、肾上腺及肾脏.自Sklar于1980年首例报道肺内嗜酸细胞神经内分泌癌以来,据文献报道共有18例嗜酸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发生在腮腺的只有1例.作为一种生物学行为尚不明确的恶性肿瘤,嗜酸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的预后仍不清楚.
作者:王春艳;聂志;崔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中药蒿甲醚体外诱导胃腺癌SGC-7901细胞株凋亡及其机制.方法 用改良四甲基偶氮哗盐(简称改良MTT)法测定不同浓度和时间蒿甲醚对SGC-7901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从细胞水平直接观察蒿甲醚对体外培养的胃腺癌SGC-7901细胞诱导凋亡的形态学改变:在倒置显微镜、荧光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下观察蒿甲醚诱导胃腺癌SGC-7901细胞发生凋亡的形态学改变;应用流式细胞术进行DNA倍体检测和TUNEL检测,分析蒿甲醚对SCC-7901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以及早期凋亡的情况.
作者:晁宏图;王熙才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家兔部分胰腺移植早期TNF-α,ICAM-1的表达及意义并探讨乌司他丁保护性作用的机制.方法 建立家兔糖尿病模型,成模后进行家兔同种异体原位部分胰腺移植手术建立家兔部分胰腺移植动物模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胰腺移植组、移植+乌司他丁干预组,分别检测受体移植术后3 h,6 h血清淀粉酶含量,血清TNF-α浓度,测定移植物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用半定量RT-PCR法分析移植物组织中ICAM-lmRNA的表达及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
作者:廖陈;谭晶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云南广泛使用的雀嘴茶[lyonia ovalifolia(W.)drude]对小鼠急性毒性反应及病理变化,以及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初步研究,为雀嘴茶使用的安全性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李菊;胡炜彦;张荣平;邹澄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自发性脑出血急性期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的动态变化规律,以及与血压、颅内压、出血量、病情、预后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对54例首次发病且发病24 h内入院的幕上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于入院第1、7、21天进行床旁TCD检测,并与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无创颅内压监测(fVEP)、CT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ESS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I)进行对比研究及相关性分析.
作者:杜鑫;朱榆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西南汉族人群中细胞外超氧化物歧化酶(EC-SOD)肝素结合区的基因多态性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分析这种多态性对COPD患者肺功能和临床表型的影响.
作者:魏明霞;戴路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病毒性脑炎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目前主要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一些辅助检查进行诊断,在基层医院缺乏病原学特异性的检查,易误诊而延误治疗.如不尽早诊治,将留下神经系统后遗症,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科自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病毒性脑炎患者33例,目的在于探讨其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方法.
作者:丁莉;王丽清;张洪兴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婴幼儿型眼部血管瘤不仅影响美容,更可造成严重的眼部多种并发症,如上睑下垂、弱视、斜视及屈光不正等,因此,我们主张积极治疗.过去曾用冷冻、激光、放射、注射硬化剂或手术等多种方法治疗,虽然有一定效果,但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副作用或并发症,如眼睑皮肤萎缩、瘢痕形成、泪腺萎缩及放射性白内障等,其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自从发现皮质类固醇治疗本病有效以来,不断受到眼科医生的重视[1].我院近几年来对10例婴幼儿型眼部血管瘤采用糖皮质激素进行病变局部内注射,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茶雪平;马嘉;张艳飞;常李荣 刊期: 2006年第04期
难治性高血压或称顽固性高血压,指在应用改善生活方式和至少三种抗高血压药治疗的措施持续3个月以上,仍不能将收缩压和舒张压控制在目标水平.本文将10例联合螺内酯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结果总结如下.
作者:梁梅;郝应禄;李晓霞;潘云席;李燕萍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心脏瓣膜病在心脏疾患中的发病率较高,瓣膜置换术后患者除心功能的恢复外,抗凝治疗是应予足够重视的问题之一.以下总结了我科75例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抗凝治疗经验.
作者:龚丽明;王忠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翼状胬肉(以下简称胬肉)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结膜变性疾病,对进行期及复发性胬肉常以手术治疗为主.我院2004年初采用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胬肉,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林红;皇甫昌涛;杨瑛;陈萍;赵祝芬 刊期: 200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