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Toll受体4(Tol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在胎膜早破早产中的作用.方法 检测20例胎膜早破早产儿脐血Toll-4、TNF-α、IL-6水平,比较胎膜早破早产儿组与无胎膜早破早产儿组和正常新生儿脐血Toll-4、TNF-α、IL-6之间的差异.结果 Toll-4在胎膜早破早产儿组水平显著高于其他两组(F=45.06,P<0.05),无胎膜早破早产儿组和正常新生儿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胎膜早破早产儿组TNF-α水平显著高于其他两组(F=27.26,P<0.05),无胎膜早破早产儿组和正常新生儿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胎膜早破早产儿组和无胎膜早破早产儿组IL-6水平显著高于正常新生儿组(F=89.06,P<0.05).结论 炎性介质Toll-4、TNF-α、IL-6在胎膜早破早产的启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谷惠芳;郭玮;戎小平;张焕改;刘香;杨柳;李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不同孕期及产后妇女的心理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以便及时有效地开展孕期心理保健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方法 采用SCL-90和孕妇临床结构访谈法,对1 132名被试者(孕期6~39周和产后42天)进行了心理状态和社会-文化-家庭影响因素评估分析,运用Kruskal-Wallis Test与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不同孕产妇心理状态变化特点和规律.结果 早孕组、中孕组、晚孕组和产后组之间,在总分、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和精神病性症状等因子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其中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2项以早孕组高,总分、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精神病性症状6项以中孕组高,晚孕组和产后组均较低.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妇的年龄、文化水平、当前身体感受、对工作学习影响、担心胎儿畸形等项目均进入回归方程(均P<0.05).孕妇年龄、文化水平的OR值依次为0.929、0.780,且OR值的95% CI均小于1,为孕妇心理健康的保护因素;当前身体感受、对自己工作与学习有影响、担心胎儿畸形OR值依次为1.260、1.208、1.259,且OR值的95% CI均大于1,是孕妇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其中对情绪影响大的是担心胎儿畸形,Wald值为6.495. 结论 ①怀孕妇女在不同孕期均有某些心理状态变化以及负性情绪体验,但不同孕期各有其特点;②社会-文化-家庭等因素对孕妇心理状态变化具有不同的影响.
作者:吴程曦;董燕;周晓梅;侯桂芝;齐建林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调查比较男女大学生不良生活习惯的现状和特点,为健康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西安某大学医药卫生5个专业17个班207名女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与171名同班男大学生进行比较.结果 56.3%的大学生有熬夜行为.女生与男生相比,熬夜行为的发生率没有显著性差异(57.5% vs 55.0%,x2=1.435,P=0.697 >0.05).熬夜者中,98.3%的女生和97.9%的男生是在0点及以后入睡.硕士生中,高年级的熬夜比率高于低年级组(39.0% vs 18.8%),而本科生中,高年级的熬夜比率却低于低年级组(4.7% vs 37.5%).大学生熬夜的首位原因为:玩手机游戏上网聊天,占88.7%.三餐不规律饮食中,以不吃早餐者所占比例高(54.8%).女生不吃早餐的发生率明显低于男生(93.3% vs 99.1%,x2=5.035,P=0.025<0.05),但女生不吃晚餐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男生(8.7% vs 1.8%,x2=5.123,P=0.024 <0.05).饮食不规律的原因中,暴饮暴食和睡懒觉为主要的原因,分别占57.0%和51.6%.结论 大学生不良生活习惯较多,且有性别差异,应采取有性别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措施,以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作者:滕红;潘建平;杨武悦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珠海市城乡小学高年级学生青春期知识教育的效果及需求.方法 采用多媒体形式对珠海市不同地区1 112名10~12岁学生集中进行青春期知识讲座,健康教育前后对青春期知识(满分26分)掌握情况及是否喜欢讲座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 教育后青春期知识回答正确率大幅提高.健康教育前后总体正确率分别为30.6%和7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 812.61,P<0.001);青春期知识总分在健康教育前、后得分分别为7.97±3.95和19.28±4.61,培训后得分均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072,P <0.001).不同地区、不同青春期知识除心理保健及防护知识在培训前两组学生无统计学意义外(P>0.001),其他内容培训前后均为农村组比城市组得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集 中进行青春期讲座对小学高年级学生是非常有效的健康教育方式.尤其是偏远地区.农村学生生理卫生及心理辅导课程相对薄弱,学校等相关部门应配备足够的专业教师开展正规青春期健康教育.
作者:张筱佼;石红英;胡翀;谭晓燕;冯秀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对学龄前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发生情况、学龄前儿童忽视情况进行调查,探讨儿童忽视与学龄前儿童ADHD发生的关系,促进儿童健康发展.方法 采用Conners父母问卷和专家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无锡市604名3~6岁儿童进行ADHD的患病情况调查;应用“中国3~6岁城区儿童忽视状况评价问卷”对上述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无锡市学龄前儿童ADHD患病率为5.0% (30/604);无锡市3~6岁儿童的总忽视率为27.5% (166/604),忽视总分值为151.4,总忽视度为41.6(151.4/364×100);学龄前ADHD儿童受忽视率、忽视度显著高于正常儿童(x2=10.584,P<0.01;t=2.634,P<0.05);两组儿童在身体、情感、教育、医疗层面的忽视具有显著性差异(t值分别为2.309、2.373、2.142、3.202,均P<0.05);情感、教育、医疗层面的忽视为学龄前儿童ADHD产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学龄前ADHD儿童的忽视状况较正常儿童更为严重,情感、教育、医疗层面的忽视在学龄前儿童ADHD的发生中起一定作用.
作者:王丽珍;刘静;卫雅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新疆地区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孕产妇基本流行病学特征和感染途径.方法 对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管理信息网络直报系统中上报的在2004至2011年间发现的2 321例HIV感染孕产妇信息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84.02%的HIV感染孕产妇年龄在20~35岁之间;以维吾尔族为主,占91.38%;无业者和农民占82.21%;67.95%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初婚占64.37%,再婚比例也较高,占30.63%.55.79%的孕产妇通过异性性行为感染HIV,5.60%因共用注射器吸毒感染,38.04%感染途径不详.结论 HIV感染孕产妇以维吾尔族为主,绝大多数为无业者和农民.性传播是本地区孕产妇感染艾滋病的主要途径.针对本地区HIV感染孕产妇的特征,应采取符合实际的艾滋病综合防治措施与策略,减少妇女感染HIV,从而大限度的减少由母婴传播造成的儿童HIV感染.
作者:沙吾力·艾力卡;艾比拜·买买提明;米·斯日尔格楞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非意愿妊娠的主要原因及非意愿妊娠妇女避孕知识的态度与行为,为减少非意愿妊娠、减少人工流产和提供流产后服务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随机选取在北京市西城区4家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医疗机构中自愿要求流产的非意愿妊娠妇女,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不同户籍对选择避孕方法的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婚姻状况在选择避孕方法时,仅在“避孕药具的价钱”的选择上有统计学意义(x2=20.400,P<0.05).不同户籍人群,本市能正确回答“多次人工流产可以增加不孕症的几率”、“安全期避孕适合青少年使用”、“口服避孕药的正确服用方法”、“紧急避孕药在房事前服用”、“如避孕失败可用紧急避孕药作为后备方法”这几个问题的比例均高于外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5.326、8.105、10.877、8.643、7.268,均P<0.05).结论 有效减少城市流动人口和未婚人群的非意愿妊娠,才能减少人工流产;避孕效果与能否正确计算安全期、避孕套使用技巧及方法密切相关;促进避孕药具有效使用,从而减少流动人口和未婚人群的非意愿妊娠,减少育龄妇女重复流产.
作者:田艳玲;闫学明;杜晓娜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对乌鲁木齐市托幼机构保健医生专业素质及接受继续医学教育的现状进行调查,探讨行之有效的继续教育内容与模式.方法 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所有参加托幼机构继续教育季度培训的保健医生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 乌鲁木齐市托幼机构保健医生的整体专业素质有待提高,其中54.7%由非医疗人员担任;80.0%的人员因自我提高参加了保健医生的季度培训,但仅有57.9%的人员认为培训对自己有帮助;半数以上的人员希望培训部门提供突发公共事件、儿童心理发展与心理行为问题等新的培训内容.结论 监管部门应加大继续教育的培训力度,切实了解托幼机构的培训需求,采用分层次的方式进行多种形式的继续医学教育,提高保健医生的专业素质,促进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良好发展.
作者:张艳珍;王璐;曹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北京市密云县妇幼保健院妇产科10年间剖宫产与产后出血的关系,为提高产科质量,促进自然分娩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02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密云县妇幼保健院妇产科住院分娩的≥35周孕产妇资料14 119例,对其分娩方式、产后出血进行分析.结果 10年间剖宫产6 116例,剖宫产率43.3%;自然分娩7 833例,自然分娩率55.6%;产钳助产率1.1%.年度间比较:剖宫产率呈逐年下降趋势(x2=19.944,P<O.05),自然分娩率呈上升趋势(x2=33.082,P<0.05),产钳助产率呈下降趋势(x2=39.303,P<0.05).产后出血757例,产后出血发生率5.4%.10年间随剖宫产率降低,产后出血率也降低(x2 =20.744,P<0.05).10年间产后出血病例中剖宫产严重产后出血占90.5%(143/158),与阴道分娩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212.991,P<0.05).结论 剖宫产导致产后出血增多,应大限度的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后出血.
作者:杨淑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孕期有氧运动对妊娠妇女体成分的影响及其与分娩结局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取2010年5月至2011年11月甘肃省妇幼保健院产科门诊定期产检并在该院孕妇俱乐部参加孕期有氧运动的孕妇100例为研究组,随机选取同期在该院产科门诊定期产检但未参加有氧运动的孕妇100例为对照组.两组分别于孕20周(运动前)、孕38周(运动后)采用运动功能评估系统(MES-01S20)各检测体成分1次,并跟踪记录两组的分娩结局.结果 两组孕妇孕20周时,全身脂肪分布、脂肪百分比、下肢肌肉分布系数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研究组参与规律有氧运动至38周,两组体成分各指标比较,全身脂肪分布(t=6.152,P<0.01);脂肪百分比(t=6.420,P<0.01);下肢肌肉分布系数(t=5.984,P<0.01),组间有显著性差异.两组产妇分娩结局比较,第一产程时间(t=-3.776,P<0.01);第二产程时间(t=-3.481,P<0.01);会阴侧切率(t=7.352,P<0.01);剖宫产率(t=4.695,P<0.01),组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孕期规律定量的有氧运动是改变孕妇体成分有效的方法.孕期体成分的改变可降低妊娠合并症的发生,有效进行产力储备,从而缩短分娩过程,降低会阴侧切率和剖宫产率,促进自然分娩.
作者:李海鸿;周敏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女医学新生心理状态及个性特征,建立系统的评估和干预体系.方法 选取某医科大学385名女医学新生为研究对象,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进行调查.结果 症状自评量表测评中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偏执因子均显著低于常模(女),(t值分别为-4.24、-9.02、-4.25、-5.35、-4.97,均P<0.叭),恐怖因子高于常模(女)(t =4.90,P<0.01).艾森克个性问卷测评中P分值、E分值显著高于常模(女)(t值分别为13.80、15.78,均P<0.01),N分值、L分值显著低于常模(女)(t值分别为-7.42、-14.41,均P<0.01);p分值和N分值与症状自评量表得分呈正相关、E分值与症状自评量表得分呈负相关(均P<0.01).学习压力影响P分值和N分值,家庭收入影响N分值,情绪对3个维度均有影响.结论 关注心理健康教育需结合家庭情况,注重人格特质的培养和教育.
作者:丛晓银;吴江平;吴小丽;李红啸;王苏立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孕期发热事件(体温>38.0℃)对妊娠不良结局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抽取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医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0月分娩的8 000例产妇病例妊娠及妊娠结局资料,根据孕期有无发热病史,分为暴露组和对照组,分析孕期发热事件与不良妊娠结局之间的关联.结果 孕期有发热病史的产妇占11.6%,其中孕早期发热5.2%、孕中期发热3.1%、孕晚期发热2.7%、产时发热3.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期发热事件与先兆流产(OR=1.43,95% CI:1.22 ~1.63)、早产(OR=1.36,95% CI:1.08~1.71)、低出生体重(OR =2.01,95% CI:1.42 ~ 2.38)、先天畸形(OR=1.98,95% CI:1.36 ~3.22)、新生儿窒息(OR=1.50,95% CI:1.13 ~2.51)、新生儿死亡(OR =3.37,95% CI:1.94 ~5.17)等不良妊娠结局发生风险升高相关.结论 孕期发热事件与不良妊娠结局之间存在一定关联.
作者:张映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北京市海淀街道6个月至3岁散居儿童缺铁性贫血流行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检测末梢血红蛋白.结果 北京市海淀街道2006至2010年6个月至3岁儿童缺铁性贫血的患病情况呈逐年下降趋势(x2=4.530,P<0.05),以轻度贫血为主;6个月至3岁散居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高,贫血的患病率逐渐降低(x2=12.128,P<0.01);按照常规添加辅食的月龄统计,添加辅食越早、种类越多,贫血患病率越低;6个月龄婴儿不同的喂养方式对儿童贫血患病率有影响,母乳喂养组与混合喂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862,P<0.05),母乳喂养组与人工喂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452,P<0.05).结论 重视缺铁性贫血的监测和管理,及时正确添加辅食、适当的喂养方式、合理均衡的膳食是预防儿童贫血的重要措施.
作者:张良芬;闻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2010至2012年我国孕产妇羊水过少对部分围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通过收集2010至2012年国内发表的有关羊水过少与围生儿结局的相关文献,应用Review Manager 5.1软件对所得资料进行Meta分析,根据同质性检验结果选取相应效应模型进行合并效应量.结果 经过筛选,纳入本次研究的文献共16篇,总样本量为5 380例,其中病例组为2 125例,对照组为3 255例.围生儿结局中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新生儿低体重、吸入性肺炎以及围生儿死亡病例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01).结论 从本次分析结果可以看出,羊水过少是围生儿危险的重要信号,应进一步重视羊水过少的研究,及时诊断、处理以降低围生儿死亡率,提高围生儿质量.
作者:陈春晓;黄芳;马亚娜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高出生体重与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关系.方法 计算机检索1996至2012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维普)、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库,并辅以文献追溯的方法,收集国内公开发表的有关出生体重与儿童单纯性肥胖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相关文献.应用Rev Man 4.2.1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将10个研究结果加权合并,累计儿童单纯性肥胖病例4 486例,其中高出生体重799例,占17.8%;累计对照7 740例,其中高出生体重706例,占9.1%;合并OR=1.99(95% CI:1.78~2.22).结论 国内研究显示高出生体重与儿童单纯性肥胖发生有显著关联.
作者:李蔓;高倩;魏守刚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匀称型和非匀称型宫内发育迟缓(IUGR)儿出生时、3个月、6个月时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的变化特点和生长规律.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匀称型30例和非匀称型32例IUGR婴儿出生时、3个月、6个月时GH、IGF-1、IGFBP-3的质量浓度.结果 出生时两组婴儿IGF-1、IGFBP-3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422,P >0.05),但匀称组婴儿体重(1 772.21±180.54)、GH(7.26±1.78)水平低于非匀称组,并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t=2.3957,P=0.0197< 0.05和t=3.3793,P =0.0013 <0.01).而3个月、6个月时匀称组婴儿体重与GH、IGF-1、IGFBP-3水平均低于非匀称组(t值分别为4.4720,4.9765,3.4628,2.7318和9.5716,4.5306,5.5258,6.9176,均P<0.01),并呈正相关(r =0.65、0.52、0.64和0.56、0.59,均P<0.05,6个月时GH与体重的r=0.77,P<0.01);匀称组婴儿出生时、非匀称组婴儿出生时、3个月、6个月时,体重与GH、IGF-1、IGFBP-3水平均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 生后6个月内匀称型IUGR儿GH、IGF-1、IGFBP-3水平及生长速度低于非匀称IUGR儿,且体重与上述3种激素水平有关,而非匀称IUGR儿的体重与3种激素无相关性,为了获得较好的生长速度,对两种不同类型的IUGR儿应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
作者:刘改英;林广;马海燕;张成;潘革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监测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降低死亡率.方法 对2007至2011年辖区本地户口及非本地户口居住1年以上的5岁以下儿童死亡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07至2011年鞍山市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由6.98‰、9.36‰、10.54‰降为5.11‰、6.58‰、7.62‰(x2值分别为7.58、12.67、12.28,均P<0.01);5岁以下儿童前5位死因为早产低体重、先天性心脏病、其他先天性异常、出生窒息和肺炎.结论 加强基层培训,提高产、儿科诊断和治疗技术,加强出生缺陷干预,提高保健水平,扩大健康教育覆盖面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吕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对苯丙酮尿症儿童康复干预的效果,从而寻求出佳的干预模式.方法 将2002年1月至2009年10月期间在西安市妇幼保健院筛查出的苯丙酮尿症儿童,采用自愿原则将研究对象分为医院模式(模式1)、医院与家庭相结合模式(模式2)、将不需要饮食治疗的患儿定为家庭模式(模式3);对照组为随机抽取来西安市妇幼保健院健康体检的儿童.对模式1和模式2患儿进行语言康复、内科推拿、感觉统合训练、智力训练,干预时间为1年,康复干预前、后对目标儿童用Gesell量表行智能发育测评.结果 模式1和模式2的患儿干预训练前比较和干预训练后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模式1和模式2的患儿干预训练前、后自身比较发现在语言方面有显著性改善(t=-2.688,P<0.05;t=-2.085,P<0.05),其它未见差异.与对照组儿童相比,模式1和模式2的儿童五大能区都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模式3的儿童除个人-社交外都存在显著性差异(均P <0.05).结论 对苯丙酮尿症儿童康复采取医院与家庭相结合的干预模式(模式2)值得推广.
作者:曹春红;董昭强;梁艳;张梅;杨小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并分析近年来发病的女性乳腺癌患者年龄及病理类型的构成情况,为乳腺保健及乳腺癌防治提供资料及线索.方法 收集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经病理确诊的女性乳腺癌患者536例,对其年龄和病理类型进行分析.结果 近5年来每年新确诊女性乳腺癌病例呈逐年增加趋势(x2=526.944,P<0.001).患者年龄27 ~ 83岁,中位年龄44岁,发病高峰出现在40~49岁.病理类型以非特殊类型浸润性癌为主,占73.9%,其中以浸润性导管癌居多,占70.0%.乳腺特殊类型浸润癌占6.5%,非浸润性癌和微小浸润癌分别占9.0%和7.8%.结论 近年来我院确诊的女性乳腺癌病例有逐年增加趋势.患者平均年龄构成较年轻,早期乳腺癌所占比例较高.今后应继续加强广大妇女尤其是30 ~ 49岁较年轻女性乳腺癌相关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以及乳腺癌筛查的力度.
作者:汤红平;黄犁;张雁瑞;梁冠男;陈国艳;卢翔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脐动脉血气与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在农垦三亚医院产科出生并有窒息情况的新生儿患者48例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出生的正常新生儿5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新生儿进行脐动脉血气分析,并记录比较结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pH值、氧分压、碱剩余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新生儿(t值分别为4.372、3.895、6.751,均P<0.05),二氧化碳分压则显著高于对照组新生儿(t=-5.964,P<0.05);轻度患儿与中重度患儿之间pH值、氧分压、碱剩余的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脐动脉血气分析能有效准确地评估窒息患儿出生时缺氧缺血的程度.
作者:陈海丹;李庆宣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神经节苷脂联合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 将82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纳洛酮治疗组(对照组)35例,神经节苷脂联合纳洛酮治疗组(观察组)47例,观察两组治疗的有效率以及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 ①观察组比较对照组总体有效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387,P>0.05);②观察组患儿的意识、反射及肌张力恢复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8.033、-10.079、-6.560,均P<0.05);③观察组患儿7天及10天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10.961、13.124,均P<0.05).结论 神经节苷脂联合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可以缩短患儿的恢复时间,并能提高神经评分.
作者:唐瑾;彭林强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影响胎儿生长受限及国产儿结局的因素.方法 收集2011年1至12月于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的149例单胎胎儿生长受限孕产妇的临床资料,分析孕周、出生体重、产科合并症、分娩方式等与围产儿结局的关系.结果 发生胎儿生长受限的主要相关因素为孕期母体合并症;母体合并症组分娩孕周和新生儿出生体重均低于无母体合并症组,差异均有显著性差异(P值分别为0.002、0.001);胎儿窘迫率、新生儿窒息率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321,-0.403,均P<0.05),孕周增加与新生儿体重增加之间呈正相关(r=0.875,P<0.05);胎儿生长受限孕妇于孕36周之前分娩或大于孕40周后分娩的围产儿不良结局发生率较高;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有利于改善围产儿结局.结论 对胎儿生长受限高危人群应进行筛查,早期诊断;对胎儿生长受限的孕妇应加强围产期保健、积极治疗母体合并症,适时终止妊娠、放宽剖宫产指征,改善围产儿结局.
作者:宜小如;宋晓晨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腹腔镜治疗输卵管妊娠患者术后的妊娠结局,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指导临床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320例实施腹腔镜术患者的临床资料,168例进行保守性腹腔镜手术(A组)包括输卵管切开取胚术(n=86)和修补术(n=82),152例患者接受输卵管大部分切除术(B组),随访18~ 36个月,分析比较两组术后输卵管通畅程度、再次宫内妊娠率、异位妊娠再发等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18项临床变量对生育结局的影响.结果 A组术后再次宫内妊娠率(72.0%)显著高于B组(55.9%,x2=9.023,P<0.01),而两组再次异位妊娠率(14.9%与9.86%,x2=1.838,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受孕率高低依次为修补术94.2%和切开取胚术82.9%,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05,P<0.05);影响术后生育力的因素为异位妊娠病史、患侧输卵管通畅、术前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和既往盆腔炎.结论 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对保留生育功能有积极意义,应尽量解除不孕的隐患,强调预防.
作者:周萍;刘建安;林霞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宫腔水囊压迫止血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江阴市人民医院分娩的60例前置胎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30例在剖宫产术中采用宫腔水囊压迫法止血为研究组,另外30例为对照组,在剖宫产术中采用常规的按摩子宫及应用宫缩剂止血.结果 研究组出血量为806±95mL,对照组为824±103mL,差异无显著性(t=0.668,P>0.05);采取止血措施至产后24小时累计出血量相比,研究组(100±20mL)较对照组(230±40mL)显著减少(t =5.277,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相比较,研究组切口感染和产后病率均为3.33%,而对照组分别为3.33%和6.67%,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0.000、4.000,均P>0.05).结论 宫腔水囊压迫止血是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胎盘剥离面出血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陈霞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宫腔镜联合超声检查子宫异常出血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深圳妇幼保健院治疗90例子宫异常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单独采用宫腔镜、超声和宫腔镜联合超声3种方式的检查结果,分别与病理确诊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超声检查诊断结果与病理学诊断结果的总体符合率为71.11% (64/90);宫腔镜检查诊断结果与病理学诊断结果的总体符合率为87.78% (79/90);宫腔镜联合超声检查诊断结果与病理学诊断结果的总体符合率为97.78% (88/90),宫腔镜联合超声检查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单独使用超声检查或单独使用宫腔镜检查的准确率(x2=0.021,P<0.05).结论 宫腔镜联合超声检查能迅速而准确地诊断子宫异常出血的原因,显著降低漏诊率,减少患者进行刮宫手术的痛苦.
作者:曹静威;李玉凤;刘世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对妊娠合并慢性肝脏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对87例妊娠合并慢性肝脏疾病者妊娠结局进行调查,并分析导致妊娠合并慢性肝脏疾病患者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结果 妊娠合并肝脏疾病孕妇共38例(43.68%)发生了不良妊娠结局,其中胎膜早破占19.54%,死胎占13.79%;经过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式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发病孕周(OR=3.353,95% CI:1.764 ~4.164)、肝硬化(OR=3.452,95% CI:1.534 ~7.673)、总胆红素峰值(OR=4.235,95% CI:1.456 ~5.474)是影响妊娠合并慢性肝脏疾病妊娠结局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 妊娠合并慢性肝脏疾病发生不良妊娠结局比例较高,其中发病孕周较早、肝硬化、总胆红素水平较高是导致妊娠合并慢性肝脏疾病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
作者:倪息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清热利湿法联合抗生素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及机制.方法 50例细菌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治疗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清热利湿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1β(IL-1β)、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以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0%,具有统计学意义(x2=7.649;P <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血清IL-1β、MCP-1以及TGF-β1水平均显著下降,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IL-1β =4.43,P<0.05;tMCP-1=6.02,P<0.01;tTGF-β1 =7.48,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患者血清IL-1β、MCP-1以及TGF-β1水平均显著下降,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IL-1β=6.75,P<0.05;tMCP-1=8.96,P<0.01;tTGF-β1=5.05,P<0.05).结论 清热利湿法联合西医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疗效肯定,对炎症抑制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作者:李荣琴;曹桂如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孕期妇女增重程度及体质量管理对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方法 收集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在西安市中心医院产前检查并分娩的单胎妊娠孕妇4 811例,记录其孕早期身高、体重及孕期增重和新生儿出生体重,结合人体质量指数,将孕期增重程度分为增重不足、增重合适和增重过多,统计分析孕期增重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及低出生体重、巨大儿发生的关系.结果 与孕期增重合适者相比,增重不足及增重过多者分娩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均明显增加(t =24.10,P<0.01;t=10.23,P<0.01);同时孕期增重过多者中高,有统计学意义(t=14.84,P<0.01).孕期增重不足是低出生体重的危险因素(RR =2.32,95% CI:1.70~3.18),是巨大儿的保护因素(RR=0.48,95% CI:0.30 ~ 0.76),孕期增重过多同时是低出生体重(RR =2.06,95% CI:1.31-3.23)和巨大儿(RR=1.55,95% CI:1.27~1.89)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孕期妇女体质量管理是控制新生儿出生体重的重要措施之一.
作者:王栓玲;郑小叶;李冰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调节性T细胞(Treg)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胰岛素抵抗(IP)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IP、非IR的PCOS患者及同龄段正常妇女各20例,使用胰岛素增敏剂吡格列酮治疗IR与非IR患者,比较治疗前后外周血Treg数量、细胞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白介素10(IL-10)的含量,并比较两组患者胰岛素抵抗水平(HOMA-IR)、性激素水平及临床指标的差异.结果 治疗前IR组Treg、TGF-β1及IL-10均显著高于非IR组(t=3.261 ~ 15.822,P<0.05);治疗后两组以上三者的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IR组t=2.374 ~8.534;非IR组t=2.894 ~ 10.292;均P<0.05),但IR组仍显著高于非IR组(t=3.561 ~8.658,均P<0.05).IR组治疗前后的HOMA-IR均明显高于非IR组(t=2.463,2.037;均P<0.05);治疗后,IR组的HOMA-IR明显低于治疗前(t=2.572,P<0.05),但该水平仍高于非IR组(t=1.723,P<0.05).治疗后,两组黄体生成素(LH)及睾酮(T)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IR组t=3.632,1.726;非IR组t=2.017,1.246;均P<0.05),但治疗后IR组LH水平仍高于非IR组(t=2.024,P<0.05).治疗后,两组的多毛(F-G)评分、腰围/臀围(WHR)及体重指数(BMI)均明显低于治疗前(IR组t=1.286~1.653;非IR组t=1.065 ~2.774,均P<0.05),且IR组的F-G仍显著高于非IR组(t=1.241,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Treg与TGF-β1、IL-10、HOMA-IR、LH及F-G评分6项指标的变化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呈显著正相关性(r =0.060~0.079,均P<0.05).结论 Treg在PCOS患者IR发生中起到重要作用,并且与IR的程度、性激素代谢及临床指标密切相关.
作者:郭赛群;张颖;王丽峰;邱文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评估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手术后的转归情况.方法 回顾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2009至2010年来15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生育史、术前治疗、手术情况、肿瘤标记物、内异症分期等),(丰)随访手术后患者转归情况,进行临床评估和分析.结果 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组的痛经发生率(76.9%)与对照组(23.1%)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25).流产次数和内异症的分期有统计学意义(P=0.014),流产次数≥2次的重型内异症发生率高.术(口)的出血量与内异症的不同分期有统计学意义(P =0.023),重型开腹手术(135.7mL)与腹腔镜下手术(82.9mL)术中出血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2).复发组的盆腔内异症灶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88),复发组的盆腔粘连(86.5%)与否与对照组比较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63).术后GnRH治疗3周期的复发率(57.9%)与GnRH治疗6周期(17.0%)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高复发率同内异症合并肌瘤及肌腺症、盆腔内异病灶较多、盆腔广泛粘连、足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治疗周期短相关;腹腔镜是治疗内异症的首选,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安全性高的优点且治疗效果与开腹手术一致;重型内异症患者术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治疗可提高妊娠率.
作者:张梅莹;狄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胎盘组织中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A-FABP)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72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A组:妊娠期高血压24例;B组:轻度子痫前期24例;C组:重度子痫前期24例)及24例正常妊娠妇女(对照组)血清及胎盘组织中A-FABP水平.结果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血清A-FAB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33.85±8.42ng/mL vs 14.35±5.54ng/mL;t=12.961,P<0.01).A、B、C各组血清中A-FABP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高,并随疾病进展逐渐升高(依次为17.42±8.21 ng/mL,32.38±11.21ng/mL,35.55±12.50ng/mL;t值分别为1.523、7.064、9.224,均P<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胎盘组织中A-FABP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Z=-3.485,P<0.01),且随病情进展表达增强(r=0.552,P <0.00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和对照组两组血清中A-FABP水平与胎盘组织A-FABP表达均呈正相关(r=0.501,P<0.05;r =0.528,P<0.05).结论 A-FABP的表达可能参与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发展.
作者:李亚萍;裴美丽;王明旭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预测评分及其防治对剖宫产宫缩乏力性出血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8月至2012年6月于深圳市龙岗区坪地人民医院采用产后出血预测评分进行评估的120例剖宫产产妇为观察组,对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防治,选取同期未进行产后出血预测评分评估的120例剖宫产产妇为对照组,将两组产妇的术中及术后不同时间段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及不同时间段的宫缩强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术中及术后不同时间段出血量均小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6.459、7.033、7.357、6.942,均P<0.05),产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x2=6.986,P<0.05),不同时间段宫缩强度大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7.305、6.845、5.986、7.337,均P<0.05);且观察组中的低危组上述指标均优于中危组和高危组(均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产后出血预测评分及其防治可有效防治剖宫产宫缩乏力性出血,效果值得肯定.
作者:刘华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对比观察不同疗程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联合黄体酮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2008年6月至2011年7月在海南省农垦总医院妇产科就诊的180例孕周<6周首次妊娠出现阴道流血伴腰酸腹坠症状的先兆流产患者随机分为A(治疗2周)、B(治疗4周)、C(治疗7周)不同疗程的3个组,每组60例,均给予hCG联合黄体酮治疗.比较3组的阴道流血缓解率、腰酸腹坠缓解率、流产治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接受治疗后,C组和B组的阴道流血缓解率均为100.00%,明显高于A组的71.67% (x2CA=4.15,x2BA =3.51,均P<0.05);C组和B纽的腰酸腹坠缓解率分别为98.33%和90.00%,明显高于A组的66.67% (x2CA=3.82、x2BA=3.66,均P<0.05);C组的流产治愈率为93.33%明显高于B组的78.33%和A组的63.33%,3组流产治愈率两两比较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CA=3.89、x2BA=2.88、x2BC=4.32,均P<0.05);3组的不良反应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7周疗程的hCG联合黄体酮治疗早期先兆流产能显著改善患者的阴道流血及腰酸腹坠情况,降低胎儿流产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文;关红琼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宫腔镜联合B超在宫内节育器(IUD)取出困难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自2009年10月至2012年10月因宫内节育器取出困难于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行宫腔镜检查及取器的患者资料98例,手术均行B超定位或监测.结果 在98例患者中,绝经患者45例,占45.92%;有经腹子宫手术史者67例,占68.37%;人工流产后直接放置IUD者21例,哺乳期放置IUD者27例,共占48.98%.宫腔镜下成功取器95例,占96.94%,未出现并发症.结论 宫腔镜联合B超用于处理宫内节育器取出困难安全、有效、微创,效果满意.
作者:段春凤;王冬;孟庆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子痫前期患者临床转归情况.方法 选取120例产妇,分为子痫前期组(观察组)及正常产妇组(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产妇的妊娠结局.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的新生儿Apgar≥7者分别为4例(6.7%)和35例(58.3%),两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36.51,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者分别为14例(23.3%)和3例(5.0%),观察组的新生儿窒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x2=8.29,P<0.05).结论 提高产前产检率,重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应尽早治疗,产妇及胎儿安全率可大幅提高.
作者:曾庆红;黄桂凤;陈汝斌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3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58例宫颈癌患者,30例患者行腹腔镜下根治术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腔镜组),28例患者行开腹子宫切除术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开腹组).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个数、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腔镜组手术时间(176.8±51.3)分钟,术中出血量(128.7±34.1)mL,平均淋巴清扫个数为(22.3±1.6)个,术后住院时间(7±3)天;开腹组手术时间(173.1±56.9)分钟,术中出血量(163.5±41.2)mL,平均淋巴清扫个数为(21.5±1.8)个,术后住院时间(16±5)天.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淋巴结清扫个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260和1.792,均P>0.05);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开腹组(t值分别为-3.514和-8.377,均P<0.05).术后腔镜组有1例患者发生尿潴留,1例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开腹组患者3例发生尿储留,1例发生下肢静脉血栓,2例发生腹部切口感染并行二次缝合.结论 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对患者创伤较小,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恢复较快,可减少住院时间.
作者:李龙;赵娟;王月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在胎膜早破中的快速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38例胎膜早破病例为胎膜早破组,82例胎膜未破病例为对照组,对其宫颈分泌物分别予以国内、外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测试纸条检测,并结合石蕊pH试纸进行分析,比较三者间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试验产品用于快速诊断胎膜早破在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与国外对照产品有很高的一致性x2值分别为5.591、1.580、5.583、6.790,除特异度P>0.05外,余均P<0.05.结论 国内、外两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测试纸条监测胎膜早破的一致性很高,与石蕊试纸比较在检测胎膜早破中均有明显的优越性.
作者:王锡梅;黄春燕;邱旭军;吴海燕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左卡尼汀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 将3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设为治疗组,给予左卡尼汀l00mg·kg-·d-1,静脉滴注,疗程均为14天;对照组为28例健康体检儿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儿治疗前后及对照组血清MCP-1、IL-6水平.结果 治疗前,治疗组MCP-1、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1.927、12.935,均P=0.000).治疗组经左卡尼汀注射液治疗14天后,与治疗前比较,MCP-1、IL-6水平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11.447、13.247,均P=0.000);与对照组相比,MCP-1、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0.585,P=0.281;t=1.092,P=0.140).结论 左卡尼汀可降低血清MCP-1、IL-6水平,对儿童病毒性心肌炎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顾教伟;鲍琼;顾坚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的临床特征,以提高子宫腺肌病诊断水平.方法 比较子宫腺肌病及子宫肌瘤各42例患者的发病情况、年龄分布、主要临床症状、宫腔操作史、妇检、B超图像、癌抗原125等方面的差并.结果 两组宫腔操作史、进行性痛经、贫血、子宫增大、有触痛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7.56、56.78、9.56、48.45、39.56,均P<0.05);子宫腺肌病组癌抗原125值(67.12±12.45) kIU/L高于子宫肌瘤组(12.56±3.67) kIU/L(t =9.46,P<0.05);B超检查图像显示,两组子宫均匀增大经期明显、病灶内条状或点状彩色血流信号散在分布和假包膜形成及界限清楚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67.34、43.25、52.23,均P<0.05).结论 子宫腺肌病临床表现对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结合B超检测可以提高诊断率.
作者:陈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婴幼儿支气管哮喘与细胞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武汉市第八医院2009年1月至12月收治的发作支气管哮喘的婴幼儿36例,将其临床资料作为病例组(A组);同时将来体检的健康婴幼儿36例作为对照组(B组).采用免疫荧光的方法对A、B两组婴幼儿血清白介素-2、-3、-4、-5、干扰素-γ水平进行测定;同时检测两组婴幼儿T辅助细胞(Th)1和Th2、自然杀伤细胞、B细胞外周血中的百分数,并计算出Th1/Th2的比值.结果 A组婴幼儿的Th1/Th2比值为3.01±2.35,B组婴幼儿的Th1/Th2比值为6.53±3.42,A组婴幼儿的Th1/Th2比值低于B组(t=5.0897,P<0.05).A组外周血B细胞百分数为14.23±4.45,B组外周血B细胞百分数为10.45±3.23,A组婴幼儿外周血B细胞百分数高于B组(t=4.1246,P<0.05).结论 婴幼儿患有支气管哮喘时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失调的现象较明显;同时,伴有血清中白介素-3、-4、-5水平升高以及外周血B细胞的升高.
作者:严炜;刘丹;易海若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和研究妊娠滋养细胞肿瘤介入治疗的临床优势及处理措施.方法 选取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收治5例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和讨论肿瘤介入治疗的临床优势、并发症的预防对策.结果 5例患者的治疗总缓解率为100%,其中0级1例,1级4例,2级0例.5例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介入治疗对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有良好的疗效,并发症的预防是提高介入治疗成功率的必要条件.
作者:韩冬芳;薛艳;杨佳;朱萍;杨筱凤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毛细支气管炎的病毒病原学构成及其临床特点.方法 选取2011年9至12月在西安市儿童医院呼吸一科住院中符合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标准的患儿共120例.采集每例患儿鼻咽分泌物1份,用逆转录反应(RT) PCR方法进行病毒核酸检测,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人鼻病毒(HRV)、副流感病毒(PIy)、流感病毒(IFA、IFB、IFC)、腺病毒(ADV)、偏肺病毒(HMPV)及博卡病毒(HBOV),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①毛细支气管炎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检出为84例(占70.00%);②呼吸道合胞病毒为毛细支气管炎常见的病毒病原;③人类偏肺病毒有可能引起严重的临床症状,检出率为3.33%;④毛细支气管炎的好友季节为每年的11月到次年的3~4月份;⑤2009至2011年毛细支气管炎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316.65,P=0.000 <0.05).结论 冬春季节是毛细支气管炎好发季节,以合胞病毒感染为主,人类偏肺病毒感染可致较凶险的临床症状,需要引起关注.
作者:孙欣荣;张进军;潘建丽;王立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早期喂养对早产低体重儿生长发育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早产低体重儿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在常规处理、部分静脉营养及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早期喂养;而对照组先给予静脉营养,并禁食1~2天,待患儿出现吸吮反射后给予母乳或早产儿配方奶喂养.结果 两组患儿在加奶速度、胎便排空时间、发生黄疸后光疗时间、平均体重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以及到达足量喂养时间方面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231、4.511、4.310、5.611、5.710、10.071,均P<0.05);低血糖、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3.120、4.671,均P<0.05).结论 早期喂养可以促进早产低体重儿胃肠功能成熟及发育,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江泓;张金蓉;刘孝桥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近年来北京市海淀区基层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医疗机构的现状,为基层医疗机构计划生育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1年北京市海淀区43家基层计划生育医疗机构的手术量、人员构成、硬件设施进行分析.结果 ①海淀区基层计划生育医疗机构43家,占海淀区计划生育医疗机构的63.2%,2010年10月1日至2011年9月30日上报的计划生育手术例数为6 554例,占海淀区计划生育手术总例数的9.4%;②海淀区基层计划生育医疗技术服务人员87名,专科学历43名,占49.4%,主治医师职称56名,占64.4%.学历、职称在一、二、三级医疗机构分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x2=1 641.000,P=0.00;x2=30.628,P=0.00);③根据《北京市医疗保健机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基本标准》,基层计划生育医疗机构手术室符合三通道要求的医疗机构有10家,占23.3%;有独立宣教咨询室的医疗机构13家,占30.2%;有术后观察室的医疗机构18家,占41.8%.结论 ①基层医疗机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硬件设施、人员技能力量薄弱;②基层医疗机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模式亟待转变.
作者:钟赋真;赵温;周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规范化门诊服务的体验及满意度评价,为预防接种规范化门诊提出进一步改进服务质量的政策和技术建议.方法 用中国社区卫生/全科医学服务病人满意度测量工具对西城区11家预防接种服务规范化门诊的957名儿童家长开展预防接种服务的满意度调查.结果 总满意度影响大的前凡位因素为:医生耐心解释疫苗接种后的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r=0.555,P<0.001)、医生解释问题的清晰程度(r =0.564,P<0.001)、医生给孩子接种疫苗的技术水平(r=0.557,P<0.001)、工作人员解释接种流程的清楚程度(r=0.545,P<0.001).通过开放式问题归纳发现,个别人员的服务态度可能是制约门诊整体服务满意度的重要因素.结论 儿童家长对西城区规范化门诊整体服务评价较好;预防接种服务人员的服务态度和技术水平是影响总满意度的主要因素.
作者:史淑芬;周红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为使卫生资源获得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经济学角度对天津市2009至2011年新生儿听力筛查与救助项目进行分析.方法 从政府购买服务角度,分别收集新生儿听力筛查与救助项目的成本和效益.成本为政府投入用于新生儿听力筛查和救助的费用,来自天津市妇幼卫生信息系统;效益包括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通过电话追访、现有文献或资料检索获得.采用成本效益比对结果进行描述分析.结果 2009至2011年项目免费新生儿听力筛查25.13万人,其中106人需佩戴助听器.政府共投入1 037.03万元,包括筛查费用1 005.23万元,救助费用31.80万元;带来的总效益为120.05亿元.2009至2011年整体成本效益比为1∶11.58,且成本效益随着项目的推进逐年增加.结论 天津市2009至2011年听力筛查与救助项目符合卫生经济学的成本效益原则,对控制出生缺陷有重要意义.
作者:邵平;李卫芹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对广州市2011年9月至2012年7月196 684例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CH)筛查的情况进行分析,并对筛查召回方式进行总结,探讨CH筛查实验和确诊实验之间的相关性,以提高新生儿筛查服务的有效性.方法 利用荧光酶免疫方法对2011年9月至2012年7月广州市出生的新生儿进行干血片促甲状腺激素筛查,筛查阳性患儿及时召回,测定促甲状腺激素、游离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作出诊断.召回方式根据促甲状腺激素筛查结果的数值分为低风险阳性召回和高风险阳性召回.结果 本次共筛查新生儿干血片标本196 684例,确诊CH 90例,高促甲状腺激素12例,初筛阳性确诊率为13.48%,原标本重测后确诊率为35.21%,二次召回确诊率为87.50%,高风险阳性确诊率为72.04%.结论 阳性标本经过原标本重测及复查后可有效的提高CH的确诊率,对不同阳性筛查数值的标本采取灵活的、人性化的召回方式能够及时有效的提高筛查阳性召回率和诊断效率.二次复查阳性及高风险阳性的新生儿是CH的高危人群,也是新生儿筛查工作重点关注人群.
作者:蒋翔;江剑辉;李蓓;曹伟锋;贾雪芳;吴伽;陈倩瑜;李慧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儿童紫癜性肾炎以含有免疫球蛋白IgA的免疫复合物在肾脏系膜区沉积为主要特征,临床表现为血尿和蛋白尿,是影响过敏性紫癜患儿预后重要的因素.紫癜性肾炎患儿体内半乳糖基化缺陷的IgA水平明显升高,且以其为抗原产生相应的免疫球蛋白构成大分子量的免疫复合物,这种大分子免疫复合物在肾脏的沉积是促使儿童紫癜性肾炎发病的主要因素.儿童紫癜性肾炎的治疗以激素和免疫抑制疗法为主,激素治疗对儿童紫癜性肾炎的预防效果仍存在争议,但激素是治疗儿童紫癜性1肾炎的一线药物,尤其对处于急进期肾炎有明显疗效,对激素治疗发生抵抗的患儿应考虑使用免疫抑制疗法,现有的免疫抑制剂中环磷酰胺有比较好的疗效,环孢素A的治疗效果尚待明确,硫唑嘌呤、霉酚酸酯、血管紧张素Ⅱ抑制剂、尿激酶等作为新兴的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的药物,仍需大量的试验研究来确定其治疗效果.
作者:张庚;韩冬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子宫肌瘤的发病年龄以40 ~ 50岁多见,围绝经期是子宫肌瘤发生和病情发展的活跃期.目前,围绝经期子宫肌瘤已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该文就其发生情况、病因、治疗方法及各种治疗方法的比较进行综述,同时就围绝经期子宫肌瘤进行性激素补充治疗也一并进行阐述.
作者:张巧利;孙爱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白介素(IL)-23是由p19和p40通过二硫键形成的异源二聚体分子,主要由抗原提呈细胞分泌,可促进辅助性T细胞17(Th17)的分化及产生白介素-17,是连接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重要桥梁,参与多种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的发病机制.白介素-23、白介素-23受体、白介素-23/白介素-17轴已作为临床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潜在靶向位点.白介素-23受体是造血细胞因子受体家族的成员,其单核苷酸多态性参与炎症的防御机制,是人类自身免疫重要的基因多态性位点.近年来研究显示白介素-23R基因多态性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均有相关性.该文对IL-23生物学活性与自身免疫炎症性疾病的关系进行了综述.
作者:刘丽;黄燕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肿瘤是一种细胞周期调控异常性疾病.细胞S期激酶相关蛋白2(Skp2)是一种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细胞因子,是F-box蛋白家族成员之一;Skp2是泛素连接酶复合物的底物识别蛋白,通过泛素蛋白酶体途径降解p27、p21、p130等多种细胞周期调节因子,在多数恶性肿瘤中表达增高.Skp2基因被认为是一种原癌基因,具有癌基因功能,在人类肿瘤的发生、发展和生物学特性及转归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具有潜在的诊断和治疗价值.该文总结了Skp2在人类及妇科肿瘤发生发展机制中的调控作用及其基因治疗现状的研究进展.
作者:胡静熠;吴江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医院信息化是现代化医院建设的重要目标,对促进医学发展、提高医疗质量具有重大意义.做好宫颈癌的筛查工作是卫生部强调的重点项目.网络阴道镜技术是通过互联网技术将患者的宫颈癌筛查结果上传于宫颈癌筛查平台,利用网络技术提高宫颈癌的筛查率不仅可以达到资源的合理利用,优势互补,更可以避免患者的重复检查,可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作者:黄光梅;陈秀娟;张雪丽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发现新的抗肿瘤天然物质,拓展寻找抗肿瘤药物的新研究思路及研究领域.方法 采用改良方法提纯球形芽孢杆菌晶体蛋白,采用MTT法筛选检测该晶体蛋白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 球形芽孢杆菌晶体蛋白对肿瘤肝癌细胞7721及乳腺癌细胞MCF7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91%和93%,并显示一定的浓度依赖性.结论 首次检测并发现球形芽孢杆菌晶体蛋白具有一定的体外抗肿瘤性.
作者:刘翠翠;何建伟;韩蓓;张瑞娟;罗文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子宫颈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诊治方法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原发性宫颈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诊治及病理资料.结果 2例患者均行根治性手术,免疫组化均提示HMB45及S-100阳性.术后分别给予Avastin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治疗1次及3次,并分别随访9个月及10个月均无复发症状.结论 HMB45及S-100对诊断恶性黑色素瘤有意义,手术治疗联合辅助治疗可改善其预后.
作者:许峰;谭洁;汪娟 刊期: 201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