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政治工作局
  • 主办单位: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
  • 国际刊号:2095-6894
  • 国内刊号:61-9000/R
  • 影响因子:
  • 创刊:2014
  • 周期:月刊
  • 发行:陕西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36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 基础医学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5年1期文献
  • 探讨泌尿系统感染患者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研究

    目的:研究泌尿系统感染患者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情况,为患者临床治疗中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04/2013-04于我院进行治疗的285例门诊和住院泌尿系统感染患者,并对其病原菌和耐药性进行总结.结果:研究发现,大肠埃希菌是泌尿系统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占31.93%),然后是肠球菌(占12.28%),后是念珠菌(占9.12%).亚胺培南对大肠埃希菌的敏感率为99.5%,他唑巴坦、哌拉西林对大肠埃希菌的敏感率为96.8%,阿米卡星对大肠埃希菌的敏感率为95.9%.亚胺培南对肺炎克雷伯菌的敏感率为92.8%,阿米卡星对肺炎克雷伯菌的敏感率为82.7%,他唑巴坦、哌拉西林对肺炎克雷伯菌的敏感率为74.3%.阿米卡星对铜绿假单胞菌敏感率为97.1%,亚胺培南对铜绿假单胞菌敏感率为94.8%,他唑巴坦、哌拉西林对铜绿假单胞菌敏感率为93.6%.利奈唑胺对肠球菌敏感率为99.9%,万古霉素对肠球菌敏感率为95.2%.大部分抗生素对白色念珠菌的敏感率高于90%,除了伊曲康唑为77.5%.伊曲康唑和氟康唑对光滑念珠菌的敏感率分别为14.9%和24.0%.结论:只有在充分认识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情况的基础上合理使用抗生素,才能有效减少耐药菌产生,提高泌尿系统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陈晨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辨证施护对胃脘痛寒症的干预体会

    目的:观察对胃脘痛寒症患者实施辨证施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胃脘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辨证施护组130例采用中医外治方法、饮食调护、情志护理、征候观察等综合护理措施,对照组70例采用一般护理方法,未采取饮食、情志调护及外治方法.结果:辨证施护组总有效率为92.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3%,两组对比,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运用中医外治方法及综合护理措施对胃脘痛寒症患者进行辨证施护效果显著,明显优于一般护理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赵雪勤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通辽市蒙古族食道癌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通辽市蒙古族食道癌现状及其发病原因。方法:查阅通辽市二级以上医院2011-01~12收治的食道癌患者,掌握通辽市食道癌的检出率,分析通辽市蒙古族食道癌危险因素、年龄分布、性别、职业、病理分型等方面的差别。结果:蒙古族食道癌检出率远高于汉族,蒙古族中又以农民发病率高。结论:蒙古族食道癌发病率较高,其发病原因可能与热饮习惯、长期吃酸菜、烟草和酒精等因素有关,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作者:乌力吉白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老年糖尿病低血糖反应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低血糖反应的相关因素,加强对其临床特点的认识。方法:对我所40例老年糖尿病并发低血糖反应的发生和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有13例患者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症状,22例表现为精神神经系统症状,5例表现为无症状的低血糖症。结论:老年糖尿病易出现低血糖反应,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症状轻微,脑功能障碍症状多见。

    作者:戴海霞;高金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术中动脉瘤破裂的临床诊治探讨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术中动脉瘤破裂的原因、诊治与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术中动脉瘤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例患者均出现血压突然升高、心率变慢症状,手术操作者用手推入造影剂时感觉阻力增加。采取颈内动脉造影检查,可见颈外动脉显影及动脉瘤外“云雾状”的外渗造影剂,其中1例严重者出现大血管痉挛、短暂性不显影征象。对所有患者均采取立即中和肝素,选用直径较小的微弹簧圈继续栓塞至动脉瘤腔完全被造影剂充填,且造影剂再无外泄等。治疗后均取得成功,无一例死亡。结论: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术中动脉瘤破裂患者均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只要认真观察,及时诊断和采取积极稳妥的治疗,就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董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探究冠心病发作和心肌梗死后室性早搏的相关性

    目的:分析探究冠心病发作同心肌梗死后室性早搏的相关性,为冠心病的科学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我院2005-01/2010-12收治心肌梗死并救治成功患者68例行动态心电图以及常规心电图监测,并随访3年,比较无室性早搏组和有室性早搏组,以及不同等级室性早搏组患者间冠心病发作风险差异.结果:动态心电图检出室性早搏52例(76.47%),远远高于常规心电图组13例(19.11%),两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者均为监测出室性早搏者16例;随访期间内共发生冠心病发作(心绞痛、心肌梗死)共47例(69.11%),其中发生于无室性早搏组3例,占18.75%(3/16),而发生于合并室性早搏组44例,占84.62%(44/52),两组患者间冠心病发作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52例室性早搏患者中0级19例,1级6例,2级11例,3~5级16例,而冠心病再发于各级中的频数及比例分别为15例(78.95%),4例(66.67%),9例(81.82%)和16(100.00%)例,结果显示,冠心病发作风险与心肌梗死后室性早搏等级呈正相关性.结论:心肌梗死后室性早搏可能是冠心病再发的预警信息之一,对于有室性早搏的患者应充分重视,及早药物干预,降低再发心血管意外的风险.

    作者:杜永利;任久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对中重度哮喘患儿急性发作的影响

    目的:总结分析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对中度、重度哮喘患儿急性发作的积极影响.方法:选择2013-01~12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中度、重度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为研究对象,均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比较分析患儿治疗前后症状评分、炎症介质、肺功能指标及ECP(嗜酸性粒细胞离子蛋白)、MPO (中性粒细胞过氧化物酶).结果:治疗后症状评分(1.31±0.29)分明显低于治疗前,FEV1、PEF、FEV1/FVC指标均明显高于治疗前,IL-8、IL-17、ECP、MPO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对中度、重度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具有积极影响,能改善患儿肺功能、炎症因子水平,快速缓解临床症状.

    作者:唐天雄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腹腔镜与宫腔镜联合使用治疗女性输卵管不孕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联合腹腔镜与宫腔镜治疗不孕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04/2011-04因输卵管异常导致不孕来我院就诊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到联合组(31例)和宫腔镜组(19例).联合组给予腹腔镜联合宫腔镜治疗,宫腔镜组单独给予宫腔镜治疗.在手术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输卵管通畅情况,以及术后2年内的妊娠情况.结果:腹腔镜与宫腔镜联合组中患者的输卵管治疗有效率高达93.5%,明显高于宫腔镜组的输卵管治疗有效率(78.9%),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2年,联合组患者受孕成功率(80.6%)明显高于宫腔镜组(52.6%),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联合腹腔镜和宫腔镜在治疗输卵管异常中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可以更大程度提高妊娠率以及手术的安全性,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佟冬冬;单树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应用于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 )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2013我院收诊的SAH后CVS患者共70例,并以随机数字方式将其分成两组,每组35例,将其中实施常规止血、降颅压及神经营养等治疗者纳入对照组,将在此条件下施加尼莫地平泵注者纳入观察组,分析并评估两组病例的临床治疗结局.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可取得91.4%的临床总疗效,这要较对照组的68.6%略优,但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在治疗后各脑血管收缩峰流速指标方面,除PCA 以外,其余观察组要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在安全性方面,观察组发生再出血、死亡的概率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SAH后CVS患者提供尼莫地平治疗有确切效果,且安全可靠,适合在今后的临床上普及应用.

    作者:王喜梅;单艳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创伤后膝关节僵直的微创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在创伤后膝关节僵直患者应用微创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2013我院收治的70例膝关节僵直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每组3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康复治疗,将实施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者设为观察组,评估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可取得91.4%的优良率,较之对照组的74.3%突出,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膝关节活动度(ROM)是(110.4±15.3)°,较之治疗前、对照组有优越性,差异明显(P<0.05).结论:为创伤后膝关节僵直患者提供微创手术治疗,可取得更为理想的疗效,促进膝关节恢复,是今后医院提高本病治疗水平的关键,建议临床普及.

    作者:马来虎;刘保忠;景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体感振动音乐疗法结合超反射脑磁治疗仪治疗卒中后抑郁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体感振动音乐疗法结合超反射脑磁治疗仪对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疗效.方法:选择2012-09/2013-09入住于本院的患有脑卒中的患者,医师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其进行测试评价,随机将60例患者分为干预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患者存在抑郁情绪并且伴随失眠的症状.治疗前两组患者均利用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定.均给予两组患者5-羟色胺,然后摄取氟西汀抑制剂,与此同时结合体感振动音乐治疗疗法,而干预组进行体感振动音乐疗法配合超反射脑磁治疗仪治疗.治疗6周后,由同一位康复医师采用 SDS、HAMD、PSQI、MBI 对两组患者进行评测.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SDS、HAMD、PSQI、MBI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6周后,两组 SDS、HAMD、PSQI、MB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干预组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体感振动音乐疗法结合超反射脑磁治疗仪能够使脑卒中患者的抑郁情绪得到明显好转,与此同时可以提高患者睡眠的质量,使脑卒中后伴有抑郁的患者日常行为能力有显著的提高改善.

    作者:张淑珍;刘玉海;吕杰;陈福素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青年乳腺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研究中青年乳腺癌术后生存质量.方法:通过调查问卷[生存质量核心量表(QLQ-C30)和乳腺癌特异模块(QLQ.BR23)]等方式,来调查不同种人(不同文化状况、不同经济状况、不同手术方式等)的术后生活质量状况.结果:患者的文化程度越高,经济状况越好,或者处于在婚状态,术后生存质量越高;同时患者的年龄越大,病理分期越晚期,或者手术创伤越大,术后生存质量越低.结论: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条件、婚姻状况、病理分期以及手术创伤等因素影响乳腺癌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要加强临床护理和心理护理,防止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从多方面促进其术后生存质量的提高.

    作者:陆晓;秦丽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MRI联合磁共振静脉成像诊断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价值

    目的:探讨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中对MRI 与磁共振静脉成像技术(MRV )进行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2013我院收诊的脑静脉窦血栓患者共24例,给予MRI、MRV诊断,并与其相关临床资料相结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例病例中,单纯累及乙状窦、横窦者15例,联合累及上矢状窦、横窦或乙状窦者9例.经MRI 诊断,发现24例患者多为T1WI、T2WI高信号表现,占75.0%;11例增扫患者均提示脑静脉明显强化,且静脉窦壁以“环状”、“三角状”强化呈现.经MRV诊断,均提示累及的静脉窦显影有狭窄、不规则等情况.结论:为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联用MRI与MRV诊断,有利于确诊疾病,而且安全、无创,对于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有指导意义,适合在今后的临床上普及应用.

    作者:于清太;李玉梅;谷瓅;刘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老年人骨代谢生化标志物骨钙素测定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骨代谢生化标志物骨钙素(BGP)测定临床价值.方法:将1500例社区老年居民按年龄分组(每间隔10岁为一组),测定并比较不同性别和年龄组参与人员的血清BGP、碱性磷酸酶和磷含量.结果:不同性别组血清BGP含量随年龄的增加而降低,二者之间呈负相关,但是女性50~59年龄组血清BGP含量显著高于另外两年龄组(P<0.05);不同性别组的血清碱性磷酸酶和磷含量之间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清BGP是老年人骨代谢指标的生物标志物,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检测血清BGP水平可用于中老年人的骨折风险评估.

    作者:薛进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小针刀穴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8例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对小针刀穴位疗法进行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2013我院收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58例,并以随机数字表法方式将其分成两组,每组29例,将其中实施传统理疗治疗者纳入对照组,将在此条件下施加小针刀穴位治疗者纳入观察组,分析并评估两组病例的临床治疗结局.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可取得89.7%的临床疗效,较之对照组的72.4%更为理想,比较差异明显(P<0.05).同时,在安全性方面,两组治疗期间未见严重不适出现.结论: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提供小针刀穴位治疗有确切效果,且安全可靠,适合在今后的临床上普及应用.

    作者:任克俭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克拉霉素联合噻托溴胺治疗CO PD患者的疗效和肺功能变化的药理分析

    目的:探讨克拉霉素联合噻托溴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的疗效和肺功能变化.方法:将78例COPD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克拉霉素和噻托溴胺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噻托溴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肺功能FEV1/FVC、肺炎衣原体Cpn-IgA、Cpn-IgG、Cpn-IgM阳性率和C反应蛋白(CRP)含量.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肺功能均有显著改善,FEV1/FVC显著增加,且治疗后观察组的FEV1/FV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Cpn-IgA、Cpn-IgG、Cpn-IgM阳性率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仅Cpn-IgM阳性率治疗后显著下降(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 CRP 含量均显著下降(P <0.05),且治疗后观察组的CRP含量比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结论:克拉霉素联合噻托溴胺治疗COPD,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值得更广泛的临床应用.

    作者:侯文启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初产妇临产时胎头高浮与难产的相关因素关系

    目的:总结分析初产妇临产时胎头高浮与难产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3-01~12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10例临产时胎头浮动产妇(观察组)和110例胎头正常产妇(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两组产妇分娩经过、分娩方式、分娩期并发症、新生儿预后的差异.结果:观察组胎方位异常比例40.01%、脐带因素比例20.00%、巨大儿比例11.82%以及骨盆异常发生率14.55%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潜伏期延长比例10.91%、活跃期延长比例12.73%、第二产程延长比例9.09%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剖宫产率51.82%明显高于对照组13.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临产时胎头浮动是难产信号之一,在试产过程中要严密观察,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保证母婴生命安全.

    作者:许淑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心血管疾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检测结果探究

    目的:观察和分析心血管疾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的检测结果.方法:选取我院5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为例,设为实验组,并同期抽取50例健康正常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数值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浓度相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与心血管疾病具有密切相关性,对临床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哈海枫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关于糖皮质激素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对肾损害的研究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对肾损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来本院就诊的126例过敏性紫癜的患儿,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两组患儿均采用常规疗法治疗过敏性紫癜,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的复发率及肾损害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复发率为39.7%,肾损害的发生率为31.7%;对照组治疗后的复发率为69.8%,肾损害的发生率为71.4%,两组治疗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可显著降低复发率,减少对肾脏的损害,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应用.

    作者:郑月芹;周慧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肝功能损害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患有肝功能异常的甲亢患者相关的临床表现以及有效的治疗措施.方法:对我院2010-01/2013-12收治的98例甲亢合并肝功能损害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措施及预后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经研究发现,肝功能损害以碱性磷酸酶(ALP)升高为主(70.41%),甲亢患者肝功能损害的发生率与病程成正相关.结论:肝功能损害和甲亢之间可以互相影响,甲亢合并肝功能损害可保肝治疗,同时尽早应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对重症肝损害患者先明确肝损害原因,并确定治疗方法应以保肝为主,肝脏功能有所好转后再进行碘131(131I)治愈甲状腺功能亢进.

    作者:单树国;佟冬冬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白虎加人参汤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在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中应用白虎加人参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2013我院收治的70例初发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患者进行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将其中30例实行常规基础治疗者设为对照组,将40例在常规治疗的条件下施加白虎加人参汤治疗者设为观察组,评估两组病例的临床治疗结果,总结治疗经验.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可取得90.0%的临床疗效,较对照组的73.3%突出,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BG)等指标均要较治疗前、对照组有优越性,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为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白虎加人参汤进行治疗,能够尽早缓解其临床症状,控制血糖水平,是今后医院提高本病治疗水平的关键,建议临床加强普及.

    作者:刘保忠;马来虎;景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First-line therapy for newly diagnosed epilepsy (e.g. carbamazepine)is generally considered effective.However,in a significant proportion of patients (especially in the elderly),us-age may be limited by unwanted adverse events.To synthesize ev-idence regarding efficacy and tolerability of lamotrigine as first line, monotherapy or prophylactic antiepileptic. MEDLINE, PsycINFO,Scopus,EMBASE,and the 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 (CENTRAL)were searched from inception to June 2014.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 (RCTs)comparing lam-otrigine with carbamazepine monotherapy for newly diagnosed epi-lepsy.Eligible studies were independently selected and methodo-logical quality was independently evaluated by two reviewers. Effects were summarized using standardized hazard ratio (HR)or odds ratio (OR)with suitable effect models.Pre-specified sensi-tivity analyses were performed to explain heterogeneity.Nine stud-ies involving 2793 participants met the inclusion criteria.The effects of lamotrigine compared with carbamazepine in patients with newly diagnosed seizures were investigated in all studies.We found that carbamazepine was inferior in comparison to lamotrigine when measuring the proportion of remaining seizure free in the elderly (hazard ratio (HR)1.71;95%confidence interval (CI) 1.27 to 2.29)but notthe children and the adult.There was strong evidence for the tolerability profile of lamotrigine compared with carbamazepine in the Retention rates (HR 1 .67;95%CI 1 . 43 to 1.94).Moreover,lamotrigine lead to less adverse events. Lamotrigine and carbamazepine showed similar efficacy on newly diagnosed epilepsy but better efficacy in the elderly than carbam-azepine.Furthermore,lamotrigine was better tolerated.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