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西部中医药杂志

西部中医药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甘肃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甘肃中医药研究院
  • 国际刊号:1004-6852
  • 国内刊号:62-1204/R
  • 影响因子:0.98
  • 创刊:1988
  • 周期:月刊
  • 发行:甘肃
  • 语言:中文
  • 邮发:54-78
  • 全年订价:196.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 首届中国中医优秀期刊评选中,荣获优秀期刊三等奖
  • 医药卫生综合
西部中医药杂志   2014年4期文献
  • 分娩过程中心理干预及疼痛护理对产程进展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及疼痛护理对分娩过程中产程进展的影响,寻找更合理的产前健康教育方法。方法:将60例初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分娩过程中,观察组在给予常规护理的同时加强心理干预及疼痛护理,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护理,观察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第一、第二、第三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产后出血量、剖宫产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产妇在分娩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及科学的疼痛教育能减轻孕产妇的心理负担,缓解产妇在分娩时的负性情绪,降低产时的疼痛感,减少产程时间,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姚芸;陈慧;刁秀凤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制约中医特色护理发展的原因分析

    目的:了解中医特色护理临床应用现状,分析制约中医护理发展的瓶颈问题,为中医护理的可持续发展找出科学的途径。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某三甲中医医院的护理人员和住院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中医特色护理在该院开展的项目较少、应用范围局限;缺乏临床疗效评价体系支持,未得到患者的广泛青睐;护理人员中医基础理论薄弱,不能准确地开展辨证施护。结论:中医特色护理临床应用现状不容乐观,应积极采取对策,发挥中医特色护理优势,促进中医护理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郭雪梅;郭秀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全面护理在预防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肺部感染中的效果

    目的:观察全面护理对预防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肺部感染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在神经外科行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系统、细致的全面护理。比较2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护理组患者肺部感染、误吸、低氧血症人数及平均住院时间经比较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护理能有效干预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加速患者术后康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郑红艳;高彩虹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对高血压患者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

    目的: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式的健康教育,并对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将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后好转出院的386名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行常规出院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由管床医生定期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半年后在患者来院复诊时对其进行问卷调查,评价2组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对高血压治疗的依从性和对医院服务的满意度。结果: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干预组均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高血压药物治疗、合理饮食和限酒的依从性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坚持体育锻炼、保持情绪稳定和戒烟的知晓率间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对医院服务的满意率(95.8%)明显高于对照组(86.7%),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对高血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对高血压治疗的依从性和患者对医院服务的满意率。

    作者:陈晓艳;高晓凤;陈超;柴囡;张爱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目的:观察应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90例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中西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中西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比较2组患者住院4周时的临床疗效及出院时心肌梗死知识知晓率、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结果:中西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3.3%、73.3%,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AMI知识知晓率、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中西组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可促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陈少兰;徐胜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对青光眼患者就医情绪及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青光眼患者就医情绪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0例,2组均给予眼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支持性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放松训练、音乐治疗、暗示及催眠疗法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分别于入院时及出院时进行问卷测评,住院期间每天测量眼压,并评估患者入院和出院时的焦虑、抑郁、遵医行为、患者满意度和眼压控制情况等。结果:SAS评分2组干预后降低,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遵医行为良好率、眼压控制良好率、患者满意率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对减少并发症、预防复发,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姜颖;曹林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益肾逐瘀方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37例

    目的:观察益肾逐瘀方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7例,2组均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益肾逐瘀方,2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2组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尿β2微球蛋白(Uβ2-MG)、24小时尿蛋白量。结果:2组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有改善(P<0.05),其中UAER、Uβ2-MG、24小时尿蛋白定量治疗组改善较对照组显著(P<0.05)。结论:益肾逐瘀方对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丁夏楠;许筠;苏建平;翟晓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胃苓汤治疗痤疮53例

    目的:观察胃苓汤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3例采用胃苓汤加味治疗,1剂/d,水煎分服;对照组49例采用西药维A酸乳膏治疗。2组均连用6周,观察疗效,并于治疗前后记录痤疮皮疹数目。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6%,对照组为75.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透热除湿法治疗痤疮有良好疗效。

    作者:周荣;彭琪;张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西帕依固龈液治疗固定矫治中牙龈炎40例

    目的:观察西帕依固龈液治疗固定矫治中牙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40例。2组均使用生理盐水漱口,4次/d,15 mL/次,30 min/次。观察组于生理盐水含漱结束后用西帕依固龈液漱口,4次/d,15 mL/次,30 min/次。2组连续用药10天。结果:牙龈指数(GI)、菌斑指数(PI)、龈沟出血指数(SBI)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愈率为70.00%,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治愈率为40.00%,总有效率为67.50%。2组疗效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帕依固龈液治疗固定矫治中牙龈炎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王耀琼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龙胆泻肝汤加味联合藏药十八味欧曲膏治疗湿疹90例

    目的:观察龙胆泻肝汤加味联合藏药十八味欧曲膏治疗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90例给予龙胆泻肝汤加味口服(2次/d)联合藏药十八味欧曲膏外涂(1次/d)治疗;对照组68例给予龙胆泻肝汤加味(2次/d)联合氯雷他定片(2次/d)口服治疗,连续治疗10天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8.9%,对照组为88.2%,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用药期间均未出现特殊不适。结论:龙胆泻肝汤加味联合藏药十八味欧曲膏治疗湿疹疗效满意。

    作者:柳文红;杨鹏斐;周文丽;王思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应用复方莪术散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莪术散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复方莪术散组(32例)术后7天开始服用复方莪术散,开水冲药液200 mL,1次/d,口服,经期不停药;米非司酮治疗组(30例)于术后7天开始服用米非司酮,10 mg/次,1次/d;孕三烯酮治疗组(30例)于术后7天开始服用孕三烯酮,2.5 mg/次,每周2次。3组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3组临床疗效、妊娠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复方莪术散组总有效率为96.9%,复发率为3.1%;米非司酮组与孕三烯酮组总有效率均为96.67%,复发率均为3.33%。术后妊娠率复方莪术散组为60%,米非司酮组为28.6%,孕三烯酮组为25%。复方莪术散不良反应少且症状轻微。结论:复方莪术散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可提高临床疗效及受孕率,且副反应小。

    作者:葛慧娟;曹保利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欢迎订购《常见病的中医特色综合疗法》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舒血宁治疗心肌炎6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联合西药常规治疗病毒性心肌炎(viralmyocarditis,VM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VM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治疗方法:肌苷200 mg、ATP 20 mg、辅酶A100 U、维生素B6300 mg、维生素C 300 mg,加入250 mL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合并心衰者同时给予小剂量强心苷,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将舒血宁注射液10 mL加入250 mL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1次/d,连续4周,之后改为口服,80 mg/次,3次/d。2组均连续治疗4周。结果:治愈率观察组为77.50%,对照组为52.50%,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5.00%,对照组为82.50%,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2组左室射血分数、心博出量治疗后均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联合西药常规治疗VMC患者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陈士利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止血通明汤辅助治疗玻璃体出血121例

    目的:观察止血通明汤辅助治疗玻璃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1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1例,对照组92例。2组均给予肌肉注射碘剂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止血通明汤,1剂/d,水煎分服。2组均连续服药10天。结果:玻璃体出血吸收率治疗组为99.05%,对照组为77.18%。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74%,对照为75.00%。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止血通明汤辅助治疗玻璃体出血临床疗效显著,吸收率高。

    作者:吴国强;陈蔚柏;李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中药对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低血糖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观察中药对2型糖尿病低血糖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应用胰岛素的86名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观察组各43例,2组均根据病情使用诺和灵R、诺和灵N或诺和灵30R等胰岛素治疗。治疗组同时采用滋阴清热、补肾健脾、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中药治疗,1剂/d,随症加减连续服药2个月。观察治疗期间低血糖发生频率。结果:糖化血红蛋白治疗组较对照组控制理想,但2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低血糖发生次数对照组高于治疗组,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药对应用胰岛素的2型糖尿病患者有稳定血糖,减少低血糖发生的作用。

    作者:王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止咳平喘汤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32例

    目的:观察止咳平喘汤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2例,2组均常规采用孟鲁司特、特布他林治疗,治疗组同时口服止咳平喘汤,1剂/d。2组均治疗15天。观察2组止咳起效时间,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88%,对照组为71.88%,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止咳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止咳平喘汤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李冬梅;杨志华;刘晓霞;曹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茵栀黄口服液联合更昔洛韦治疗新生儿巨细胞病毒肝炎33例

    目的:观察茵栀黄口服液联合更昔洛韦对新生儿巨细胞病毒(CMV)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63例CMV肝炎患儿分为2组。2组均采用更昔洛韦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加用茵栀黄口服液,每次1/2支,3次/d。2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2组患者常规使用其他保肝药物。结果:丙氨酸转氨酶(ALT)、血清谷草氨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干扰素(IFN-γ)等指标2组治疗后均改善(P<0.05),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血巨细胞病毒抗体(CMV-IgM)转阴率观察组为42.4%(14/33),对照组为30%(9/30),2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尿巨细胞病毒DNA(CMV-DNA)转阴率观察组为66.7%(22/33),对照组为33.3%(10/30),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联合更昔洛韦治疗新生儿CMV肝炎临床疗效显著,CMV-DNA转阴率高。

    作者:陈细香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5例

    目的:探讨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5例,2组采用降血压、抗凝、降血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血府逐瘀汤,1剂/d,水煎分服。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89%,对照组为73.33%,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2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张会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电针与温针灸治疗瘀血阻滞型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电针与温针灸治疗瘀血阻滞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瘀血阻滞型KOA的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温针灸组各30例,以局部选穴与辨证选穴相结合分别施行电针和温针灸,得气后温针组针尾以艾绒灸之,每次2壮;电针组选择病痛所在关节附近1组穴位,接通电针仪,连续波,调节电流量,以患者能耐受且有舒服感为度。2组治疗30分钟后取针。隔日1次,每周3次,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结果:临床愈显率电针组为56.67%(17/30),温针组为36.67%(11/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总有效率2组无明显差异(P>0.05)。电针组对关节疼痛症状的缓解作用明显(P<0.05),温针组对患者关节僵硬症状的缓解较有优势(P<0.05);在恢复日常功能活动上,电针组优于温针组(P<0.05)。结论:电针和温针灸均对瘀血阻滞型KOA有显著的临床疗效,电针在缓解疼痛时间上效果较佳,而温针灸在缓解关节僵硬上效果较佳,电针总体效果优于温针灸组。

    作者:陆金金;欧阳八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针刺百会、四神聪对老年患者全麻苏醒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百会、四神聪穴对老年患者全麻后苏醒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ASAⅡ-Ⅲ级8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40例,手术结束通气功能良好后,A组患者针刺百会、四神聪,B组无特殊干预使之正常苏醒,观察2组苏醒时间、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O2)、改良的警觉-镇静(OAA/S)评级、脑电双频谱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值。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针刺组苏醒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MAP、HR、RR、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百会、四神聪穴有明显促醒作用,可以缩短老年患者全麻后苏醒时间,并且安全性高,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王春爱;张丽丽;周骁;贾国龙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头针加体针治疗眼外展神经麻痹30例

    目的:观察头针加体针治疗外展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1例,2组均给予药物常规治疗:甲钴胺0.5 mg/次,3次/d,口服;甲硫维生素B 4 mL/次,1次/d,肌肉注射;红花注射液30 mL静脉滴注,1次/d。观察组同时给予头针加体针,1次/d。2组均连续治疗10天。结果:痊愈率观察组为66.67%,对照组为48.3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33%,对照组为83.8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视机检测结果2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甲钴胺、甲硫维生素、红花注射液联合头针加体针治疗外展神经麻痹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白晶梅;晋梅;杨继若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针刀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腕关节病变89例

    目的:观察针刀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腕关节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针刀疗法治疗89例类风湿性关节炎腕关节病变患者,5天治疗1次,连续治疗3次后观察腕关节背伸度、掌曲度、压痛点数、晨僵时间和双手握力。结果:显效65例,占73.03%;有效20例,占22.47%;无效4例,占4.49%;总有效率95.51%。腕关节背伸度、掌曲度、局部压痛点数、晨僵时间及双手握力治疗后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刀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腕关节病变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王海东;王智明;李伟青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中药熏洗结合藻酸盐敷料在肛周脓肿术后的应用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结合藻酸盐敷料在肛周脓肿术后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选择肛周脓肿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在引流良好的基础上,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药熏洗及藻酸盐敷料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疼痛程度、临床疗效、住院时间及费用。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止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痊愈率治疗7天时对照组为22.86%,观察组为48.8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换药次数、住院天数及医疗费用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熏洗结合藻酸盐敷料可有效促进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恢复,并能减少医疗费用及住院时间。

    作者:李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穴位埋线治疗前列腺增生症41例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1例。2组均给予中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下腹部腰部穴位埋线。结果:治愈率观察组为60.98%,对照组为37.71%,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33%,对照组为70.73%,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症状积分2组治疗后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穴位埋线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疗效显著。

    作者:贾天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白头翁水煎液对离体蛙心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目的:通过不同浓度白头翁水煎液对离体蛙心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为新药的研制和深入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斯氏蛙心灌流法制备离体蛙心标本,分别加入不同浓度(100%,50%,25%,12.5%)的白头翁水煎液(0.1 mL),观察药物对离体蛙心的作用,并了解是否存在剂量依赖性。加入0.05 mL、0.1 mg/mL盐酸维拉帕米溶液,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然后加入白头翁水煎液,观察药物对离体蛙心的作用;加入0.05 mL、1 mg/mL盐酸普罗帕酮溶液,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然后加入白头翁水煎液,观察药物对离体蛙心的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与钠、钙通道的关系。结果:4种不同浓度的白头翁水煎液均能有效地增强蛙心的收缩力,使蛙心收缩频率减慢。同时白头翁水煎液能逆转盐酸普罗帕酮对心脏的影响,但不能逆转盐酸维拉帕米对心脏的作用。结论:白头翁水煎液对离体蛙心有明显的影响,能逆转盐酸普罗帕酮溶液对心脏的作用。

    作者:马科;罗国平;宋紫霞;张振刚;聂凤琴;陈卫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甘肃省省直保健干部血尿酸水平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调查兰州市地级干部血尿酸水平变化趋势及其主要危险因素,为实施健康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2004-2008年体检的3000余名省直地级干部,根据不同年龄、性别进行分层。调查其5年的血尿酸水平变化趋势,并分析影响血尿酸水平变化的相关因素。结果:男女体检人群5年来血尿酸水平均有下降趋势,而女性80岁体检人群尿酸水平高,且随年龄增长尿酸水平有增高趋势。血糖、收缩压、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与男性尿酸水平变化相关;而年龄、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与女性尿酸变化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5年来兰州市地级干部血尿酸水平变化呈下降趋势,并且男性高于女性。血糖、收缩压、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是影响血尿酸水平的危险因素,尤其以80岁以上女性为显著,应作为重点干预对象。

    作者:张文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在校医学生对阿尔兹海默症知识的了解情况及照顾意愿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在校医学生对阿尔兹海默症的关注程度。方法:以甘肃中医学院2010级骨伤、临床、护理、影像、针推、药学6个专业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每个专业随机抽取50人(共300人),自制调查问卷,开展调查研究。结果:53%的学生听说过阿尔兹海默症,90.33%的学生表示愿意参加帮助照顾阿尔兹海默症患者或开展其他服务活动,87.3%的学生不了解阿尔兹海默症的早期症状、预防措施和方法、诊断、相关治疗及护理常识,42%的学生认为阿尔兹海默症的佳早期预防年龄是50岁左右,56%的学生认为阿尔兹海默症患者应该积极接受治疗,在校医学生获取阿尔兹海默症知识的主要途径是电影电视、医学课程、报刊杂志。结论:在校医学生对阿尔兹海默症的相关知识掌握不够,应通过媒体、课程或讲座等形式加强对阿尔兹海默症的宣传,呼吁公众尤其是在校医学生关心痴呆患者,重视痴呆症的预防、保健。

    作者:张婷婷;许瑞;刘秀琴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某院2009-2012年恶性肿瘤住院病例前10位统计分析

    目的:了解高州市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的病种变化趋势及其性别、年龄变化情况。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广东省高州市人民医院住院的前10位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前10位恶性肿瘤顺位依次为肝癌、肺癌、鼻咽癌、食管癌、肠癌、胃癌、女性生殖器官癌、白血病、乳腺癌、泌尿道癌;在年龄、性别构成方面也存在差异。结论:应加强肝癌、肺癌等前10位恶性肿瘤的防治工作,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延长患者的生命,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邹以新;杨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慢性浅表性胃炎肝胃不和证中药用药频次统计

    目的:归纳分析中药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肝胃不和证的用药频次及特点。方法:检索近10年来各类医学期刊,获取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肝胃不和证的各类方剂,统计方剂中不同中药的使用频次。结果:共有24篇文献被纳入研究,合计13类方剂(包括经方和个人经验方),共计91味中药,用药累积频数1333次。结论:柴胡疏肝散使用频;疏肝理气药用药占前15味药中的一半,占总药物中的百分比为37%,其次是补益药(17%)、活血药(11%)、清热药(7%)、消食药(7%)。

    作者:余钦;徐进康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酒泉市艾滋病流行现状及低流行地区防控策略

    目的:分析酒泉市艾滋病流行现状和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4-2012年酒泉市报告的85例病例及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酒泉市艾滋病病例报告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本地户籍病例增加明显;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占81.18%;年龄小11岁,大74岁,以20~49岁青壮年为主,30~39岁年龄组人数多,占44.71%;男女发病数性别比为4∶1;职业分布方面,农民和农民工发病数较多,分别占16.47%和15.29%。结论:酒泉市艾滋病疫情发展迅速,男同性性传播上升速度快;有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的趋势。必须针对本地特点采取加强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和高危行为干预,树立良好的知、信、行能力;加大监测检测力度,尤其要提高VCT和PITC服务;加强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随访管理,阻止二代传播等,有效遏制艾滋病疫情的进一步蔓延。

    作者:马巧君;于波;马晓春;李国强;杨建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116例干眼症的中医体质与中医证型频数调查

    目的:通过调查116例干眼症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和中医证型的频数特点,应用中医“整体观念”及“治未病”的理论,为从中医体质预防和治疗干眼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共收集干眼症患者116例,按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将其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9种体质类型。结果:干眼症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出现的频率次数依次为阴虚质>气虚质>湿热质>阳虚质>平和质>气郁质>特禀质>血瘀质>痰湿质。干眼症患者中医证型出现的频率次数依次为肝肾亏虚证>气阴两虚证>阴虚湿热证>肺阴不足证。结论:干眼症与中医体质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多见于阴虚质、气虚质、湿热质,与干眼症的病机基本一致,为中医药预防和治疗干眼症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樊小青;朱燕;姚宁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白银地区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基因型特征研究

    目的:了解甘肃省白银地区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分布特征及变异趋势,探讨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途径,并判断病情、预测疗效。方法:先用ELISA法筛查抗-HCV阳性样本,用重组免疫印记实验进行验证。对HCV感染的患者样本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病毒载量的确定。对病毒载量大于103样本用多重PCR进行HCV的基因分型。结果:白银地区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主要以1b型为主,其次是2a型。另外该地区发现了在中国其他地区极少发现的2 c型感染。结论:HCV基因分型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研究HCV各基因型的临床差别以及引起差别的机制,为丙型肝炎的诊断、治疗和预防以及患者的预后判断提供强有力的依据。

    作者:李明淑;陶桂云;秦建梅;王毅;杨伟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常用方剂君药的计量识别

    目的:通过对常用方剂君药的计量识别,了解方剂计量学君药识别方法的准确性和适用性,为方剂的研究和运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方剂学》教材中的常用方剂,分别用3种计量识别法计算判定其君药,比较其识别符合率;计算常用方剂中所用中药的“君药指数”,再以之为权数,用加权计量识别法重新计算判定各方君药,计算其识别符合率;用识别符合率高的加权计量识别法对外样本方剂进行君药判定与符合率计算。结果:168首常用方剂,共用药233味。每方用药多16味,少2味,平均7.23味。运用“平均值相对药量大选择法”“小值相对药量大选择法”和“大值相对药量大选择法”3种计量识别法对168首方剂进行君药判定,符合率分别为75.0%、74.4%、78.6%。君药指数统计,指数大于0的124味君药中,麻黄(0.71)、熟地黄(0.69)、钩藤(0.67)等药的君药指数较大。引入君药指数加权判定168方之君药,符合率为85.7%。运用加权计量识别法判定外样本49首方剂的君药,符合率为83.7%。结论:方剂计量学之君药计量识别法具有较高准确性和适用性,可广泛用于古今成方和临证处方的君药判定。

    作者:王苗;周铭心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证型与内分泌代谢指标相关性研究

    分析、概括近年来有关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文献,就其中医证型与内分泌指标、代谢指标的相关性进行了阐述,旨在明确其关联性,为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提供临床依据。

    作者:苏庆华;张建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近5年反流性食管炎中医研究进展

    检索近5年内反流性食管炎中医相关资料,从中医对本病认识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疗等方面对其进行综述,旨在指导临床。

    作者:姚柳伊;田旭东;舒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补肾活血祛痰方治疗肥胖型与非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研究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祛痰方治疗肥胖型与非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的临床疗效。方法:依据 PCOS标准,收集肥胖型PCOS患者与非肥胖型PCOS患者共52例,采用补肾活血祛痰方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月经周期、排卵、肥胖、多毛、黑棘皮症、痤疮等临床症状及血睾酮(Testosterone,T)、胰岛素(Insulin,INS)、黄体生成激素(Luteoinizing hormone,LH)、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等变化情况。结果:补肾活血祛痰方既能改善患者肥胖、多毛、黑棘皮症、痤疮等临床症状(P<0.05),又能降低患者的血T、INS和LH水平(P<0.05)。结论:补肾活血祛痰方可降低PCOS患者的血T水平,改善患者胰岛素抵抗状态,对PCOS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针织;周丽虹;俞超芹;韩洁;翟东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维生素E联合三七治疗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维生素E胶囊联合三七粉治疗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179只眼)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30例(60只眼),口服维生素E胶丸加三七粉;对照组30例(60只眼),口服羟苯磺酸钙分散片;常规治疗组30例(59只眼),仅对基础疾病进行治疗。用药时间120天。治疗前后对所有患者进行眼底检查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视力、视野检查,同时检测肝肾功能、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眼底微血管病变和血液黏度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眼底水肿减退,微血管瘤减少,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维生素E加三七能改善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的缺血缺氧状态,促进视网膜水肿和微血管瘤的吸收,延缓视力下降的速度。

    作者:邓洪;谢青;郑云燕;王庆开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微波消解--FAAS测定佛手中的微量元素

    目的:测定佛手中锌(Zn)、铜(Cu)、锰(Mn)、铁(Fe)4种微量元素的含量。方法:采用微波消解法处理佛手,利用火焰原子吸收法对佛手中Zn、Cu、Mn、Fe 4种微量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佛手中Zn、Cu、Mn、Fe含量分别为23.33、4.51、12.13、138.54μg/g。结论: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简单、准确,方法加标回收率在98.9%~101.3%,相对标准偏差(RSD)在0.38%~1.06%之间。

    作者:秦书芝;赵成国;张瑶;夏婷;肖洪彬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蒲地兰颗粒的质量控制

    目的:建立蒲地兰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黄芩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对黄芩中的黄芩苷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为Thermo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2%磷酸水溶液(47∶53),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80 nm。柱温为室温。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黄芩苷在0.076~7.6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5%,RSD=0.71%(n=6)。结论:本研究建立的TLC和HPLC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专属性强,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林凤;魏国玲;康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当归配方颗粒质量分析研究

    目的:测定当归配方颗粒中阿魏酸含量、水分和浸出物含量,为科学评价及有效控制其质量提供可靠方法。同时,进行当归配方颗粒及当归饮片的质量比较。方法:提取方法、色谱方法均在2010版《中国药典》基础上进行了优化。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Kromasi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16 nm,柱温:28℃,流动相:乙腈-0.05%磷酸水梯度洗脱系统。结果:阿魏酸在0.033~0.165μg (r=0.9998,n=5)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78%,RSD=0.99%。结论:当归配方颗粒在各项含量指标上都符合当归的质量要求,阿魏酸含量高于当归饮片。采用HPLC方法测定当归配方颗粒中阿魏酸的含量,操作简单,可靠,重现性好,可作为当归配方颗粒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

    作者:吴志成;张泽国;徐福菊;李越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在中西医结合专业教学中开展重症医学教育的可行性探索

    目的:探讨重症医学教育在中西医结合专业中开展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2年3~6月参加两段式教学的中西医结合专业本科大四第二学期学生48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不开展重症医学教学,实验组开展重症医学教学。实验结束后对2组学生进行理论及情景模拟考试,并将2组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比较。结果:2组学生考试成绩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中医院校的临床本科教育中开展重症医学教育有其必要性。

    作者:苟占彪;韩艳;脱承德;薛海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中医临床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本科生导师制探索分析

    从中医临床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入手,分析了实验区导师制的特色,总结了实验区导师制的效果,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

    作者:边敏佳;边艳峰;郑旭锐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数字化四诊实验”在中医诊断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数字化四诊实验”在中医诊断学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在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随机抽取2个班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0人)进行常规中医诊断理论及实验教学。实验组(55人)在此基础上增加“数字化四诊实验”课程。课程结束后,实验组与对照组采用同一套试卷考试的方法进行考核。结果:中医诊断试卷平均成绩对照组为(78.56±9.09)分,实验组为(83.57±8.78)分,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诊断病案平均成绩对照组为(6.82±1.45)分,实验组为(7.45±1.58)分,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优秀、良好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中等、及格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数字化四诊实验”在提高学生考试成绩,夯实学生理论基础,提高学生中医临床能力方面确有效果。

    作者:刘浩;李燕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中医院门诊患者接待处的设立及应用体会

    对甘肃省中医院门诊设立患者接待处的背景、服务范围、接待流程及处理过程进行阐述,并就设立患者接待处后接待受理事件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作者:苗凤花;马郑萍;马晓莹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部队医院科研管理对策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握新时期军队医院科研工作特点,对医院科研管理的影响要素进行研究分析,并对军队医院科研管理对策进行探讨,提出了新时期军队医院科研管理的发展思路等观点,为军队医院提高科研管理水平提供借鉴。

    作者:贺家云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人工流产器械不同清洗方法效果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4种清洗方法清洗人工流产器械的清洗合格率。方法:将使用后的妇科器械随机分为4组,每组4736件:A组用传统方法流动水下冲洗后浸泡2分钟改进为在纯水+多酶洗液浸泡15小时后,用牙刷刷洗后手工清洗漂洗、终末漂洗、高压水枪冲洗、高压气枪干燥;B组在A组基础上用牙刷刷洗后用新华Rapid-α-520快速式全自动清洗消毒器清洗;C组用QX2000超声清洗机清洗;D组在A组基础上用牙刷刷洗后用QX2000超声清洗机清洗。结果:妇科器械清洗合格率D组均高于其他3组。其中D组与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与B组、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与A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第4种清洗方法较其他方法清洗干净,合格率高。

    作者:赵琼;郭淑红;安海涛;郭红艳;林玉萍;关玉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王自立主任医师柔肝思想探悉

    王自立主任医师业医60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思想。其治疗肝病从肝为柔脏出发,以顺应肝的生理特性,以养肝为第一要务,提出“治肝必柔肝,柔肝先养肝”的治疗大法,强调“养肝即是柔肝,柔肝便为疏肝”,临证之时以顾护肝之阴血为首要,形成了独特的柔肝思想。

    作者:王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王自立主任医师治疗不寐验案举隅

    王自立主任医师在临床中常用栀子豉汤、温胆汤、龙胆泻肝汤治疗不寐证,通过同病异治的辨析能力,随症施治且灵活加减用药,体现了中医治病必求于本的辨证论治的实质精神。

    作者:张竹君;王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超声造影在食管静脉曲张诊治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食管静脉曲张诊治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择50例肝硬化伴食管静脉曲张患者及同期健康体检者50名,分别行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动态观察食管下段及病灶区造影剂充盈情况。超声造影前2周或造影后2周内行胃镜检查,明确有无食管静脉曲张及其程度。结果:观察组食管下段的管壁较对照组厚,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前后径和左右径也较对照组大,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造影诊断食管静脉曲张的敏感性为96.00%,特异性为100.00%,阳性预测值为100.00%,阴性预测值为96.15%,准确率为100.00%。结论:超声造影诊断食管静脉曲张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高。

    作者:潘燕凌;张小恒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在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预测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临床确诊的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38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50例,健康对照组50例,分别检测其血清中Hcy、Hs-CR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结果: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单纯2型糖尿病组的血清Hcy、Hs-CRP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的血清Hcy、Hs-CRP与单纯糖尿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血清Hcy水平与Hs-CR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SOD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Hcy、Hs-CRP水平对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有着早期预测和诊断价值。

    作者:祁瑞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壮医经筋三联疗法治疗腰肌劳损1489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壮医经筋三联疗法治疗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壮医经筋三联疗法治疗本病1489例,并进行自身对照观察。结果:临床总有效率92.01%,治疗前、后的腰部疼痛评分及腰部活动度评分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壮医经筋三联疗法具有缓解腰肌劳损患者腰部疼痛症状,促进腰肌劳损康复的功效。

    作者:王粤湘;黄贵华;张秀华;雷龙明;彭锦绣;农秀明;黄雯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藏药内服外敷治疗痛风性关节炎40例

    目的:观察藏药十味乳香散内服合五味甘露药浴局部熏洗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秋水仙碱:开始0.5 mg,1小时后再服用0.25 mg,2次/d,1~2 d,症状缓解后改为0.25~0.5 mg/d,共服1周,同时口服别嘌呤醇,0.1 g/次,3次/d,疗程2周。治疗组采用藏药治疗:十味乳香散,1 g/次,3次/d,饭后服,连续用药2周;五味甘露药浴配方熏洗患处2周,1次/d。观察2组关节红肿消失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及治疗前后血沉、血清C反应蛋白、血尿酸、血液流变学变化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关节红肿、疼痛均有缓解,治疗组缓解较对照组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尿酸、血沉及C反应蛋白治疗前较治疗后都有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降低较对照组明显(P<0.05)。对照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无显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明显(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藏药十味乳香散内服合五味甘露药浴局部熏洗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柳永明;雷宁波;董林;王志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藏医药特色浅议

    简要阐述了藏医药特色,并将疾病新模式、现代人的健康时尚理念等与藏医药特色紧密联系,以说明人们普遍青睐藏医药的根本原由就是藏医药符合现代人的健康理念,因此藏医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景,藏医药自身特色是藏医药发展的生命和根本优势。

    作者:杨卓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针灸大成》所载单穴处方规律探寻

    目的:探讨《针灸大成》一书中单穴处方选穴规律。方法:以《针灸大成》一书中所载针灸处方为研究对象,统计每则针灸处方穴位数目,并针对单穴处方进行讨论。结果:《针灸大成》所载针灸处方选穴数目≤5穴的针灸处方为1548则,约占全书所载针灸处方的83.6%,其中单穴处方为534则,约占全书所载针灸处方的28.8%。单穴处方选穴特点为:多取十四正经穴位,经外奇穴作为有效补充;十四正经穴位多取特定穴;特定穴中以五腧穴和多经交会穴为主。结论:《针灸大成》所载针灸处方注重精选腧穴,取穴少而精,突出枢会。

    作者:张晶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化脂丸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的影响

    目的:观察化脂丸对高脂血症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影响。方法:选取110例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2组,治疗组55例口服降脂中药,对照组55例采用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TLC)疗法治疗。结果:2组治疗后TC、TG、LDL-C均下降,HDL-C上升,各项指标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脂丸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有明显降低作用,对临床症状有良好的改善,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李龑;杨舒淳;吴芳;黄勇;严兴海;金正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系统辨证脉学中“稀稠”与“滑涩”关系的深入探究

    对“稀稠”与“滑涩”两对脉象要素形成机制方面进行深入探究来阐述二者之间的关系。

    作者:于晓晗;崔晓敏;齐向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中国现代医生》杂志征订启事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敦煌产后方对产后干预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产妇服用敦煌产后方后,女性的产后健康水平。方法:将80例健康自然分娩初产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40例于分娩后3小时开始服食敦煌产后方,2次/d,共服1~7天。对照组40例服食生化颗粒。结果:产后恶露干净天数治疗组为(18.629±4.178)天,对照组为(23.146±4.617)天,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母乳喟养足够率治疗组为89.74%,对照组为73.68%,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产后身痛治疗组4例(10.26%),对照组8例(21.05%),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敦煌产后方可缩短产后恶露时间,增加泌乳量,减少产后身痛的发生。

    作者:彭凤娣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从援绝神丹的神奇疗效谈白芍的泻下作用

    从援绝神丹在临床上的神奇疗效说起,认为该方取效的关键在于重用白芍,又从文献和临床两方面论述大剂量白芍的泻下导滞功用,同时纠正了《方剂学》芍药汤方解中关于芍药功用及治疗机理的论述。

    作者:张成铭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