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理与健康杂志

心理与健康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 国际刊号:1005-7064
  • 国内刊号:11-3387/R
  • 影响因子:
  • 创刊:1994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82-582
  • 全年订价:364.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中国知网
  • 医药卫生综合
心理与健康杂志   2015年1期文献
  • 危险的A型行为模式

    做一件事总想一下子做完,不做完就不踏实;做工作总要尽善尽美,要比别人好,让领导说不出什么;不喜欢别人插手工作,总觉得不如自己干得好;有很强的竞争欲,也有很强的嫉妒心,人际关系比较紧张;总觉得时间紧张,不够用,经常熬夜;吃饭狼吞虎咽,走起路来风风火火,上楼梯一步要迈上两个台阶;开车遇到交通拥挤总嫌慢,遇上红灯就着急;对人对事没有耐心,若要排长队买东西,他宁可不买……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高血压的错误认识,你有几个?

    由于遗传或环境因素,高血压找上门来“投怀送抱”.面对这个不受欢迎的伙伴,人们忧心忡忡,备感苦恼,忽视它,逃避它,甚至责备它,厌恶它.正所谓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朋友们,如果高血压看上了你,肯定是因为你具备了它喜欢的“优良因素”.想想看,家里人有没有患高血压的?

    作者:刘梅颜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情绪会影响血压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宁格勒市被德军围困长达三年之久,被围困的人们长期处于高度紧张、恐慌抑郁的情绪状态中,高血压的发病率大幅增高.调查发现,该市市民的高血压患病率从战前的4%上升到64%.情绪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和主观需求之间的态度体验和表达.人们无时无刻不生活在一定情绪状态中,情绪既是大脑的一种功能,又能反映和影响身体的健康状态.

    作者:彭国球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神龟”驾到,压力闪开

    心理压力与高血压有密切的关系.压力的自我评估和自我控制,是高血压防治的重要方面.压力究竟是怎样形成的?根据笔者的压力系统模型,我们可以将压力比作一只神龟(如图).在面对各种心理社会压力事件时,神龟的头部会感受到痛苦,但痛苦取决于颈部的“认识”.比如炒股票赔钱、竞聘失败,想不通就会感到压九想通了就没压力.不过,“认识”却又受制于龟甲中心的“人格”,比如信念、性格等.

    作者:姜乾金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心理自助稳血压

    高血压是现代社会的常见病,它会给人们的健康带来重大隐患,人们需要从各方面入手,预防、治疗高血压.从心理学方面讲,平静祥和的精神情绪状态有利于稳定血压.任何能促使神经过度兴奋的心理状态,如果出现过频或持续时间过长,都不利于稳定血压.

    作者:段慧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找不着北也无妨

    朋友小雅是个没有方向感的人,经常找不着北,一出门就迷路.十年前,她嫁到异地.她说:“从到那里的第一天起,我就觉得太阳是打西边出来的.”后来,她始终无法纠正“太阳打西边出来的”感觉,一直到现在,十多年过去了,她依然过着“东西颠倒”的日子.不过,这一点也不影响小雅的幸福感.每天早晨,她迎着“西边”初升的太阳去上班,中午去单位右拐的菜市场买菜,再去菜市场左拐的超市买些日用品.闲暇时,她还能开车出游,虽然照样颠倒东西南北,但她能记住路上的标志,顺利抵达目的地,比以前出门就迷路的状况进步了很多.小雅虽然把方向弄颠倒了,但日子过得井然有序,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找不着北也无妨,将错就错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只要心中有方向,快乐就不会东西颠倒,幸福也不会南辕北辙.”

    作者:马亚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流年里的红裙子

    整理衣柜,翻出来一件红裙子.哦,红裙子,上面落了一层细细的尘,却遮盖不住那些青春的记忆,那段窈窕的时光,仿佛只要我回头,你就还在原地,冲我温暖地笑.那天,是初到公司,人地两生疏.下班后,我一个人默默地走着,毛手毛脚的你骑车飞快地从我的身边蹭过去,要命的是你的车子挂住了我的裙子,就那么一瞬间,我的裙子被无情地撕掉了一角.我一下子愣在那里,既无助又尴尬.那可是妈妈为了我来城里上班才给我买的裙子,也是我第一次穿裙子.

    作者:王举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留三分,给优雅

    A单位有食堂,食堂偶尔也出好菜.所谓好菜,不过是我喜欢的菜,例如那天的熏鸭肉、红烧土豆、油焖茄子,我大快朵颐.一般情况我只吃一碗饭,但那天我就着好菜一发不可收拾,吃完第一碗又去盛了一碗.我觉得饭少对不起好菜,还加大了量.吃完后,我一脸满足地走出餐厅.反应随即就来,没走出多远,肚子就开始难过,紧绷绷的,像塞了几块石头.越走,越觉得难过,于是只好手捂肚子,放慢速度.

    作者:范泽木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仰起头来美丽着

    我是个胆小甚至有点懦弱的人,但凡大一点的聚会或者酒宴,我都是下意识地坐在不起眼的位置.我总是不适应那种虚情假意营造出来的氛围,那种假惺惺的热情和亲近让我很累.很多时候我都想悄悄起身离开,但我不敢,因为我若真的如此,会让别人以为我是个不识抬举的人,会辜负了人家的好意.

    作者:花汐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一盆石腊红

    她的父母突然宣布离婚的时候,她刚升入高中.法庭上,她狠狠剜一眼父亲,再剜母亲一眼,从此恨上他们.她要让他们后悔,让他们痛心.她画重的眼影,描艳艳的口红,头发染成五颜六色,逃课,打架……从前的乖乖女,荡然无存.学校三番五次找来她的父亲和母亲.父亲气得对她挥起拳头,她毫不畏惧地迎上去,眼睛死死盯着父亲.父亲的拳头,终落在半空中,颓然蹲下身去,抱着自己的头叹息.母亲则对着她一句话也说不出,只是痛哭.她却在心里冷笑,她就是要让他们痛,让他们无地自容.她变本加厉,越发的玩世不恭.

    作者:丁立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愤怒像流感

    人的情绪就像夏天的云,说变就变.那天在单位受了委屈的我,回到家就想找个人来吵架.见我这架势,老公赶紧给我做饭,谁知,老公烧的菜太咸,放的盐太多,我忍不住火,立即责备他做个饭也不会.说心里话,老公能够下厨房,平时对我来说,是一种奢望.可今天,他自告奋勇下了厨房,我不仅没有表扬他,而且还向他发了火,他的心里很委屈.吃过饭后,儿子也从学校回家了.因为我的呵斥,老公一直阴沉着脸.

    作者:鲍海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我家的“传家宝”

    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天下父母一条心.为人父母者,手中都握有两种“武器”,一种是赞美与打气,一种是批评与打击.记得刚当老师时,一位男学生写他的父亲,给了我极大的震撼.文中,有这么一段:“我今年已经16岁了,可是,说起来没有人相信,我的父亲从来没有对我说过一句好话.每个人都说他是一个好父亲,因为他天天早出晚归,任劳任怨地养家糊口,又没有什么不良嗜好.但是,我觉得我和父亲之间,有很深的隔膜.我不喜欢和他说话,因为他一开口便批评我,满口都是针,刺得人全身都发病.去年,我很努力,考到了第三名,姨妈说我很厉害,他竟然回答说:‘如果真的厉害,就考第一名了,第三名有什么了不起!’听到这样的话,我的眼泪便流了下来.我真的想听父亲说一句好话,可是,16年了,我连这个简单的愿望都实现不了有时,我觉得人生真的没有什么意义,一切都是空的……”

    作者:李美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那些潮湿心灵的善良

    去会计室办事.与会计说话的当儿,一中年男子进门,提个西瓜,说给会计略表谢意.看得出他们很熟,如亲人般.会计连忙推让,不肯收.我静静打量来人一头发蓬乱,脸色苍老,大手粗糙,岁月风霜无情地刻在脸上.会计坚决不收,没想到中年男子更犟,会计无奈,只好让其放下,男子舒了口气,坦然微笑而去.会计告诉我,这是小陈老师的父亲.两年前,小陈老师出车祸去世,他每季度来领女儿的抚恤补助,也不过400多元.

    作者:郭秀云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情分,比钱更重要

    五年前,我在一家建筑单位工作,和几位同事共同管理着一个来自甘肃的包工队.这个包工队都是些二三十岁出头的青壮年,干起活来特别卖力,无论给他们安排什么任务,他们都能按时高效完成.有一次,我夸他们活干得漂亮,包工头王振飞粲然一笑,说道:“我们都是没文化的人,要是再不合得出力、干不好活,靠什么生活!”

    作者:高小宝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卖房“风波”

    A李达买了一套新居室,便想把原来的旧居卖掉,他在网上发了一个帖子,一个叫孙强的人表示愿意购买.孙强看了李达的房子后觉得非常满意,两人的这笔买卖几乎没费什么事就谈成了.李达在腾空房子时,发现阳台上有一个大塑料箱子,里面装满了他儿子小时候玩过的一些玩具,这些玩具虽然有些陈旧,但也没怎么损坏,只是孩子现在大了,玩具也用不上了.李达想起,孙强来看房子时,带着一个三四岁左右的男孩,当时问,孙强说是他儿子.李达当即决定,把这些玩具留下来送给孙强的孩子.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李达特意给孙强打电话说了此事.孙强高兴地接受了,并一再对李达表示感谢.

    作者:高楚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告诉孩子你的爱

    从街市上回来,把刚买的草莓洗净再用白糖蜜好,女儿已经显得有点迫不及待了.老公看着好笑,说,还等什么呀,拿去吃吧.女儿得令,自是满心欢喜,可一阵猛吞海咽后,终究还是想起来问我们:“你们要不要也尝几个?”我刚要应声,老公在一边已开始急吼吼地回答:“我们不吃,你吃.”小家伙昂着头问:“为什么不吃,你们不喜欢吃吗?”看着老公的满目慈爱,我猜,接下来他肯定会说:“对,我们不喜欢吃.”来不及细想,我赶紧抢先回道:“当然不是.”

    作者:管洪芬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谨防“超限效应”

    “跟你说了多少遍,为什么你就是不听呢”,“你要在同一个坑里跌倒多少次,才能长点记性啊”,“你太让我失望了,连这点小事都办不好”,这些话大家是不是觉得特别熟悉呢?在家庭教育中,当孩子在同一个问题上屡次犯错时,我们总是忍不住一次又一次地朝他们怒吼,或在他们耳边不停地“念经”,以为这样就可以起到警示的作用,就可以改变孩子的某些行为,而事实上,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作者:周礼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有位朋友,夫妻俩都是“小白领”.朋友说:“儿子一出生,我们就手忙脚乱‘早教’,从认图、识字、算术到学英语、背古诗,还给他报了好几个兴趣班.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该做的我们都做了.可是孩子一上学就开始厌学.中、英、数三门课,同班同学低也八九十分,而他连及格都拿不了.”

    作者:李幼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减字木兰花

    他学理,她学文.他现实,她浪漫.有人看好这一对恋人,觉得是“长短互补、佳组合”.但也有人不以为然:他与她的爱好和性格反差太大,难以磨合.尽管有的亲友不看好她与他的结合,但没人能挡住他们爱情的进展.木兰花开的时候,她做了他的新娘.闺蜜来闹新房,替她惋惜:“我们班的才女,怎么也裸婚了呢?”她羞赧地一笑:“爱情比房子更重要.”

    作者:李红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别让爱情走天涯

    公司要派人去外地工作,很远,但报酬很高,而且,一年后回来,升职的机会很大.他跑回来,想征求一下她的意见.她咬咬牙说:“你去吧!”却又因为不舍,趴在他的肩头,泪如泉涌.当初要嫁给他时,家人是极力反对的,因为他的一无所有.现在,终于有一个机会,可以向所有的人证明,他是一支潜力股,为什么不呢?虽然他们新婚才半年.终于还是走了,坐在火车上,他随手翻一本书,却发现一张医院的报告单,原来她怀孕了!

    作者:刘改徐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黑玫瑰·蓝玫瑰

    黑玫瑰一对恋人,生活在鸟语花香、长满白桦林的地方,他们种了许多白玫瑰,洁白无瑕.只是,无法种出传说中可以帮人实现三个愿望的黑玫瑰.于是,男孩许诺女孩,一定采摘到香气袭人、长在冰天雪地的黑玫瑰.女孩要和他一起去,但男孩要她在家里等他……男孩不顾女孩的哀求,独自去了雪山……女孩在窗前系上代表等待和祝福的黄丝带,苦苦等待心上人.

    作者:程应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心态积极成就职场人生

    若兮是一位各方面条件都很出色的女孩.无论硬件还是软件,与同龄人相比,都很不错,不仅学业优异,而且爱好广泛.唯一的缺点就是她性格内向,待人接物太过谦逊,不喜欢张扬.研究生毕业走上社会后,她怀着满满的自信走上了求职之路.她第一家面试的单位是一家外贸公司.与她一起应聘人力资源主管的还有一位念过本科的男孩.看着那男孩信心百倍的样子,若兮暗暗将她与自己作了比较,比较之下,觉得自己无论是学历还是能力,都略胜男孩一筹.心里有了底,若兮就有了一种稳操胜券的感觉.

    作者:卞梦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适度妥协”也是一种职场能力

    好友小丁近日在电话里向我诉说心中的不快:他自认为是一个有信念、能吃苦的好职员,干工作踏踏实实、从不计较时间与精力的付出,对上司交代的工作总是不厌其烦地提出修改意见,力求完美.然而,在近的一次人事调整中,得到提升的不是他而是比他晚进公司、看起来有点幼稚的毛头小子小林.

    作者:盛人云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种下一粒种子

    大学毕业,大家都奔波于各大人才招聘市场,忙着投简历,找工作,而黄海却像个没事人似的,不见他制作简历,也没见他去人才市场应聘.几个要好的哥们只知道他整天宅在刚租的小屋里浏览一些公司的网页,至于他怎么想的,有什么打算,大家也懒得过问,也没有那个闲时间.大家都知道自身的情况,虽说是个大学生,但也不是什么名牌大学,是个二本不说,专业也不是太好.在这个大学生一抓一大把的年代,要想找个满意的工作谈何容易.所以,大家都各自忙于找工作,没时间操别人的心.黄海呢,依旧显得不急不躁,宅在家里不见出门.

    作者:胡源源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给别人展示的机会

    我有位老同学大强,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公司,由于业务能力强,干工作兢兢业业,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他很快就由一个普通员工升职为部门主管.可令人奇怪的是,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公司高层有过多次人事调整,大强明明具备继续升职的资格,却一次次被淘汰下来.

    作者:刘改徐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昆山8·2爆炸事故”心理援助纪实

    2014年8月2日,昆山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汽车轮毂抛光车间发生特大粉尘爆炸,造成75人死亡,1 80多人受伤.一场突如其来的重大事故震惊了全国,给鹿城昆山带来了伤痛的阴霾,更给很多昆山中荣公司员工的家庭带来了灭顶之灾.受伤和遇难者家属闻讯后很快到达昆山,一时间悲伤、痛苦、焦虑、烦躁、愤怒的情绪弥漫开来.中央领导、江苏省领导高度重视,亲临现场,昆山市政府动员了各方力量全面投入援救和善后工作.作为众多援救队伍中的一支——心理咨询师志愿者队伍也在第一时间集中了300多人.

    作者:陶新华;杨文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觉察当下,活在此时此刻

    “过去已经永远过去,而未来还没有到来,我们唯有当下!挣脱过去的束缚,放下未来的包袱,只用心体验当下的风光.”从基本意义上讲,ACT疗法(接受与实现疗法)的所有核心过程都与当下有关联.为了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来访者必须对自己的身体和精神同时关注,觉察当下的过程会贯穿治疗始终.只有在当下,接纳和解离才会发生;只有在当下,承诺行动才能接近价值.

    作者:朱丽莎;祝卓宏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让心灵与身体共舞

    很早以前,舞蹈就已经被人们用来表达感情、增进彼此的交流.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舞动治疗不再仅仅是一种重要的干预措施,更是一种支持性的、附加的疗法,用于激发人性的健康潜能.1995年,美国舞蹈治疗协会这样定义舞动治疗——舞动治疗是一种使用动作进行情绪、认知和生理的个人整合过程的心理治疗.

    作者:张果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抗抑郁治疗和性福生活

    36岁的周壮壮是外企公司的一名白领.3个月前,由于工作压力,他出现心情低落、兴趣减退等症状,加上严重失眠、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低下,周壮壮顿时跌入人生的低谷.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他与妻子的关系也开始紧张起来,已经有4个多月没有性生活了.由于心情低落,他这几个月回家时常将自己关在房间里独自喝闷酒.在妻子及同事的敦促下,他前来就诊.

    作者:汤宜朗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要尊重,不要暴力

    秦女士与文先生是在一次朋友聚会上相识的.当时文先生参加工作不久,秦女士刚从医学院毕业,也许都是“北漂一族”,两颗孤独的心很快融为一体.两个月后他们结婚了,秦女士沉浸在美好的蜜月时光中.然而婚后不到半年,在一次外出购物途中,秦女士偶遇一位从家乡来京出差的男同学,她热情地邀约宴请男同学,并打电话给文先生,让他一同前来共进晚餐.可文先生以单位加班为由没来.秦女士和男同学吃完晚饭后回到家,一进门,只见文先生阴沉着脸,用侮辱性的语言反复追问细节,这让秦女士有些惊讶.她感到丈夫不可理喻,两人据理相争,文先生盛怒之下动手暴打了新婚的妻子.

    作者:刘凤琴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心脏也怕“PM2.5”

    周先生今年74岁,虽血压高多年,但他一向感觉身体很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也没有规律吃药.近几个月,周先生经常胸闷憋气,特别是活动后状况更加明显.到医院心内科就诊,做心电图检查提示“心肌缺血”.经进一步检查发现,他有一支冠状动脉狭窄超过90%,当即住院进行介入手术,置入支架一枚.

    作者:贺建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他讲给我听的创世纪故事

    就从首先浮现在我脑海中的概念讲起吧.我的幻听中存在一个它——它是谁呢,或者说它是什么?它是幻听中“陪伴”我的一个意识.我无法确认它到底是什么,只是当“它”在幻听中和你说话的时候,就像在现实世界中某个特定的人和你说话一样,你能通过声音或直觉判断出那个“人”是“它”,为了描述方便,我们姑且把它简称为T吧.

    作者:叶子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灵异的“狐仙”

    34岁的崔某虽是个土生土长的农村人,但她在村里也算个不大不小的人物,以前她读过几年书,如今又当上了村干部,管着村里几百号人,她头脑灵活、点子多,深受村民们的敬仰.她所处的是山区,当地人对黄鼠狼传得很神奇,多数人深信它非等闲之辈,谁若不慎伤了它或得罪了它都会遭遇或轻或重的不测,更有甚者,将某位村民的离奇身亡与神秘的“狐仙”联系在一起,传言说那人曾得罪了“狐仙”而遭此大难.此后,凡遇黄鼠狼,人们都会对它敬而远之,有人还将“狐仙”的画像供奉起来,每日祭拜.身为干部的崔某比普通老百姓更有见地,但她从小耳濡目染的都是大家对“狐仙”近乎逼真的描述,受当地民风的影响,她对传言也开始有些相信.可世事难料,让她始料未及的是她与“狐仙”的首次会面竟是如此特别——

    作者:王迎春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处处“受欺”的娇娇女

    唐菲菲,今年32岁,从小学习优异,可除了成绩好之外,其他什么都不懂,她没有朋友,不懂得如何做家务和照顾自己,但这依然改变不了她是家中宝贝这个事实.按她母亲的话说,这个独女实在得来不易,从小就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中怕掉了,父母对她百般呵护,从不让她受半点儿委屈.大学毕业后,她父母托人给她找了份不错的工作,在一家大公司上班.如今她尚未成家,即使已经老大不小了,可她父母依然对她很不放心.为了更好地照顾女儿,她父母给她在单位附近买了套房子,特意搬过去和女儿同住,方便照顾女儿,每日帮她做饭、洗衣服,收拾屋子,甚至就连碗筷都不让她洗.

    作者:王慧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辅导孩子有技巧

    Q老师:您好!今年孩子上小学了,从幼儿园到小学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孩子要做作业了,作为家长,也会相应的要承担起一部分辅导孩子作业的责任,这方面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

    作者:周礼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恋爱无须天长地久

    Q老师:您好!我与他青梅竹马.我高考落榜回家后进厂打工,他参加了高考补习班,我陪他度过了难熬的日日夜夜,给他生活上的照顾和精神上的鼓励,他终于考上了全省有名的大学.我们分开时,他手机里留着我许多照片.可一年之后,他写给我的信渐渐少了,除了怀念过去,别无他话.三年级时,他竟用沉默来回答我情真意切的问候和牵肠挂肚的思念.我到学校去看他,他说:“我们的感情已成过去,我真的不爱你了.”我哭着骂他忘恩负义,他后答应:“为了感激你曾给过我的关心,我愿意和你保持恋爱关系.”望着他眼里的痛苦,我真的不知该怎么办.

    作者:颜士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重技术轻伦理——心理咨询之大忌

    心理咨询伦理是心理咨询师(治疗师)的行事准则,是在心理咨询与治疗过程中对人际互动的规范.它对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而言既是约束,又是保护.中国的心理咨询行业发展迅猛,从业者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通过心理咨询师考试的人员大约有60万,从事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大约有4万人.据某知名培训机构统计,考取心理咨询师从业资格的学员中,有11%的人从事了相关工作.

    作者:钱铭怡;侯志瑾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仪式的力量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还没来得及整理思绪,旧的一年匆匆过去了.在这新旧交替的门槛前,人们无外乎要做两件事情:总结和计划.回顾2014年的生活,对2015年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期待.人们把每年新旧交替的日子,称为元旦.人的一生即是在无数仪式中度过的.从满月到毕业,从生日聚会到春节过年,从婚礼到葬礼,无数个仪式提供了无数个身份认同的时刻.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忙得把吃饭睡觉的时间都压缩了,也要千里迢迢赶回家过年,也要“劳民伤财”办盛大婚礼.仪式不是例行公事般的繁文缛节,而是心灵休憩的港湾.

    作者:刘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心理新词

    孔雀心态孔雀心态或称孔雀心理,是一种争胜的心态,一种攀比的心态.而这种心态因争强好胜常给自身带来麻烦,这也是现代女性非常普遍的一种心理隐患.“孔雀开屏”是很华美壮观的景象,但多少也有爱炫耀又霸道的含义.一个人待人接物一旦出现“孔雀心理”,就容易陷自己于不停地比较、争胜的境地.就像自大的另一面是自卑,“孔雀心理”其实源于根深蒂固的不安全感.社会上版面强调成功、成就,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浮躁心理,急于争胜求赢.

    作者:赵国民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漫想哲思

    作者:王少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当我可以理解学生的时候

    要说这辈子为什么会选择当老师,还真有些说来话长.我4岁半那年父母工作忙,没有人照顾我,于是,他们决定把我送进学校的“红孩子班”,也就是现在的学前班.第一天上学是邻居家的红玲阿姨带我去的.不记得因为什么事情耽搁了,我们迟到了.我在门口等着老师安排座位,那位姓段的老师皱着眉头说:“你咋不坐下呀?”我往哪里坐呀?第一天上学也不懂啊.我战战兢兢地站着.老师凶狠地说:“你傻呀,你咋不坐下呢?”

    作者:王兆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教师如何走出“职业高原”?

    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教师的抱怨和感慨,感慨学生越来越难管、教改压力大、教师待遇差、教师社会认可度降低等.这些抱怨折射出一个较为普遍的事实:教师在职业发展中出现了停顿,即“职业高原”现象.美国心理学家弗朗斯从职业生涯管理的角度提出了“职业高原”这一概念.他认为,“职业高原”是指在某个阶段,员工获得进一步晋升的可能性很小,人处在职业生涯的峰点,是向上运动中工作责任与挑战的相对终止,是职业发展的一个停滞期.一旦进人“职业高原”期,教师容易出现认同危机,主要表现为教学力不从心,对职业定位不清晰,在教学水平、专业能力及科研等诸多方面的发展遇到瓶颈,进一步提高的空间有限,甚至停滞不前.

    作者:郑艳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运动伤残发生后

    众所周知,运动员是一个独特的群体,他们面临着很高的职业风险.近年来,运动员受伤致残的报道屡见不鲜,桑兰、汤淼、董芳霄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我们依然记忆犹新.从荣耀之巅突然跌入一片困窘之后,一般会经历一个怎样鲜为人知的心路历程呢?

    作者:石扩;刘松怀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体育锻炼,你能坚持多久?

    众所周知,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心身健康.然而,相当多的人对体育锻炼所带来的益处停留在“知而不行”阶段;还有人下了很大的决心,结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根本不能坚持,终形成了“久坐少动”的生活方式.“久坐少动”人群是危险的,比经常锻炼的人患心血管、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概率高很多.

    作者:李洁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成功戒毒离不开家属的配合

    一位风尘仆仆的老父亲带着她的女儿小莫来到了自愿戒毒门诊.推开门,老父亲焦急地询问哪里有心理治疗,救救他吸毒成瘾的女儿.诊室里,老父亲坐在沙发上,小莫噙着眼泪坐在医生的对面,一言不发.医生仿佛看出了小莫的难处,问她是否需要父亲回避,她说好出去.父亲被请出了诊室.沉默了些许,小莫给医生讲述了她的故事.

    作者:陈晗晖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权衡失眠药物的效果和成瘾风险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越来越多的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失眠.失眠是睡眠障碍的表现形式之一,通常指入睡困难、维持睡眠障碍和早醒等,导致睡眠时间减少或质量下降而不能满足人的生理需要.失眠的发病率较高,调查显示,50%-60%的成年人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作者:曾宪祥;张斌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酒依赖不是道德问题

    饮酒是全球范围内导致死亡、伤残和疾病负担的主要原因之一.2011年《全球酒精与健康状况报告》显示:全球每年大约有250万人的死因与酒精有关,超过了艾滋病、肺结核和暴力事件,约占总死亡人数的4%.《柳叶刀》杂志公布的2010年全球疾病总负担排行表明,1990-2010年的20年间,在所有风险因素和疾病中,饮酒已经由之前的第6位快速攀升至第3位,仅次于高血压和吸烟.酒相关问题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作者:牛雅娟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