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产妇硬膜外静脉丛由于受到妊娠子宫的压迫呈怒张状态,硬膜外置管时极易受到损伤而出血,本研究拟评价硬膜外预注不同容量生理盐水对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产妇置管引起硬膜外血管损伤及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ASA Ⅰ或Ⅱ级、单胎、足月妊娠、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术的产妇90例,随机分为3组(n=30):Ⅰ、Ⅱ组在腰麻注药后、硬膜外置管前通过穿刺针于硬膜外腔分别注射生理盐水5ml或10 ml,堵塞针尾20s后置管;Ⅲ组直接置管.观察置管时(T0)、置管后(T1)和拔管时(T2)穿刺针尾或导管中血性液体的发生率,并观察给药10 min后痛觉、温度觉阻滞平面及运动阻滞程度.结果 所有90例产妇完成本试验,各组产妇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Ⅲ组相比,Ⅰ、Ⅱ组T0时产妇主诉神经异感及穿刺针尾见血性液体的发生率、T1和T2时导管回抽见血性液体发生率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而Ⅰ、Ⅱ组间各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Ⅲ组相比,Ⅱ组给首次剂量10 min后胸段痛觉及温度觉阻滞平面均明显上升(P<0.05),Ⅰ、Ⅱ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所有产妇下肢运动阻滞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硬膜外腔预注5ml或10 ml生理盐水均可减少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产妇硬膜外腔置管引起的血管损伤,但预注10 ml生理盐水增加腰麻阻滞平面.
作者:朱泽峰;吴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早期动脉血乳酸清除率和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在老年重症脓毒血症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46例因重症脓毒症入住ICU的老年患者,按照28 d预后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其中生存组32例,死亡组14例.收集入院后或明确诊断重症脓毒症当时和6h动脉血,测定血乳酸,于抽血后2h内完成,并计算血乳酸清除率.同时留置中心静导管监测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建立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 Ⅱ)评分.比较2组动脉血乳酸清除率、ScvO2和APACHEⅡ评分,并建立ROC曲线.结果 2组患者乳酸清除率、ScvO2和APACHEⅡ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乳酸清除率、ScvO2与APACHE Ⅱ评分存在明显正相关(r =0.932,P=0.012).乳酸清除率和ScvO2越低,APACHE Ⅱ评分越高,28 d病死率越高.乳酸清除率和ScvO2与APACHE Ⅱ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4、0.702、0.759.结论 早期动脉血乳酸清除率和ScvO2与APACHE Ⅱ评分显著相关,可以预测老年重症脓毒症患者的预后,指导早期目标导向治疗.
作者:张苏宁;崔琢;方玉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纤维桩核恢复后与邻牙联冠修复和纤维桩核恢复后单冠修复治疗无牙本质肩领残根的临床效果,为无牙本质肩领残根的临床治疗提供经验.方法 将2007年1月-2008年3月间在口腔科进行治疗的无法形成牙本质肩领的前牙残根患者170例,分为A组和B组.其中,A组患者95例,采用纤维桩核恢复后与邻牙联冠修复进行治疗;B组患者75例,采用纤维桩核恢复后单冠修复进行治疗.术后2组患者均随访5年,并对两种手术的修复效果进行比较.2组数据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组患者术后随访5年,共有6名患者失访.A组成功随访90名,B组成功随访72名.A组修复成功88例,有2例患者发生了脱落,A组脱落率为2.2%,而B组修复成功55例,脱落17例,脱落率为23.6%,2组脱落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同牙位的脱落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于纤维桩核恢复后单冠修复,纤维桩核恢复后与邻牙联冠修复可有效治疗无法形成牙本质肩领的前牙残根,牙齿脱落率低,临床建议采用纤维桩核与邻牙联冠修复进行无法形成牙本质肩领的前牙残根的治疗.
作者:李金华;马长柏;张雄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肱骨干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折之一,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内固定手术已成为主要治疗手段.观察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肱骨干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 1年4月-2013年4月,使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干中、下段骨折27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11例,根据AO分型:A型7例,B型15例,C型5例.待局部消肿后选择3~7d内(平均5 d)进行手术治疗.取上臂前外侧纵向切口,沿肱二头肌与肱桡肌间隙进入,沿肱肌肌肉外侧约1/4处纵向劈开并显露骨折断端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 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9~18个月,平均12个月.X线检查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2~8个月,平均3.5个月.根据Mayo标准进行肘关节功能评分,优23例,良4例,优良率100%.肩关节功能均良好.结论 锁定加压钢板前外侧入路内固定治疗肱骨干中、下段骨折固定牢靠,组织创伤小,愈合率高,手术操作难度相对低,疗效确切,很适合基层医院.
作者:陶日东;黑金璇;张新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以开窗减压术对30例大型颌骨囊肿患者进行治疗,并探讨该术式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8年1月-2012年12月间宁波市第二医院口腔科收治30例大型颌骨囊肿患者,给予开窗减压术治疗.从患者口腔给予开窗减压引流术,将囊肿的囊液吸出,使囊腔与口腔相通呈开窗状态,切除囊肿表面菲薄骨板和附着囊壁组织,用3%的双氧水和生理盐水对囊腔进行反复冲洗后,将开窗口处囊壁和口腔黏膜组织进行对缝,用碘仿纱条填塞开窗口.术后1周将碘仿纱条抽出,用囊肿塞维持开窗处创口不闭合,确保引流口通畅.术后定期复诊复查患者CT片和口腔全景片,随访24个月观察患者囊腔变化及内颌骨骨质增生情况.结果 30例患者术后均随访24个月.术后3个月,囊肿轮廓逐步变小,囊肿长径平均缩小57%;术后6个月,囊肿长径平均缩小85%.术后12个月,18例患者囊腔基本消失,功能基本恢复,其中2例含牙囊肿和1例根尖囊肿完全消失;其余12例患者术后6~12月内行二期刮治术后囊肿消失.3例患者术后出现下牙槽神经感觉的异常,术后4个月后自行消失.患者术后随访均未见复发,且无明显不良并发症.结论 开窗术手术可有效治疗大型颌骨囊肿,具有方法简单、并发症少的优点,且可保持颌骨完整性.
作者:吴伟;潘凌峰;石宇远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预置纵隔引流管在胃食管胸内吻合口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2009年6月-2014年6月收治食管癌、贲门癌患者402例,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预置纵隔引流管,n=204)和对照组(未预置纵隔引流管,n=198).贲门癌及食管下段癌均行左侧进胸胃食管胸内吻合术、食管中段癌均行右侧进胸腹胸胃食管胸内吻合术.在吻合口下方食管床1 ~2 cm放置乳胶引流管沿食道床向下从前胸壁引出.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住院费用分别为(30 141±2213)元与(36 569±2435)元,住院天数分别为(18±3)d与(24±3)d,2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并发吻合口瘘12例(5.88%,12/204),对照组发生吻合口瘘10例(5.05%,10/198),2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吻合口瘘患者高体温、白细胞极值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吻合口瘘患者经禁饮食、抗感染、营养支持等处理后均痊愈出院;对照组10例吻合口瘘患者中3例行二次开胸行纵隔引流而治愈,3例经禁饮食、抗感染、营养支持等处理后好转出院,4例死于肺部及纵膈感染.结论 预置纵隔引流管可以降低胃食管胸内吻合口术患者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虽不能降低胃食管胸内吻合口术中吻合口漏的发生率,但在吻合口瘘早期发现和后续治疗中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程飞;何玉华;刘术尧;谈燚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本次研究通过建立大鼠急性胰腺炎模型,测定血清中IL-6、内毒素、TNF-α含量的变化以及HE染色观察胰腺组织的病理改变情况,探讨富氢液对急性胰腺炎的作用机制以及治疗效果.方法 将45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假手术组(A组)、生理盐水组(B组)、富氢液组(C组),每组15只,禁食不禁水处理24h后开始建立急性胰腺炎大鼠模型.富氢液组和生理盐水组大鼠胰腺发生水肿充血、局部呈现暗红色、并出现散在出血点时为建模成功,分别给予相同量的生理盐水和富氢液,假手术组仅轻微翻动胰腺几次,每组于第1、3、7天3个时间点分别取5只大鼠穿刺门静脉取全血2ml,并切除胰腺组织,并于取材完毕后采用颈椎脱臼法处死相应大鼠,按照常规方法制作胰腺组织病理切片,HE染色后显微镜下观察大鼠胰腺组织病理变化,并采用鯊试剂偶氮显色法测定血清内毒素,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血清TNF-α、IL-6浓度,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观察各组大鼠的一般反应情况,使用SPSS 13.0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在各个时间点,B、C组大鼠内毒素、TNF-α、IL-6含量及病理学评分显著高于A组(P<0.05),且C组大鼠4种指标显著低于B组(P<0.05);A组大鼠反应比较灵敏,B组大鼠反应较为迟钝,而C组大鼠的反应与A组相对接近,与B组相比有明显的改善(P<0.05).结论 富氢液可显著降低急性胰腺炎大鼠体内的血清内毒素、TNF-α、IL-6含量,并减小胰腺组织的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和炎症反应有关.
作者:渠海;武华;孙衍;陈永强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在胃癌细胞中沉寂miR-345表达对癌细胞增殖及p21Cip1的影响.方法 采用脂质体介导转染miR-345反义寡核苷酸至胃癌细胞MGC803、MKN45,MTT法检测胃癌细胞系生长速度,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对胃癌细胞周期的影响.随后采用Real-time PCR、Western blot检测胃癌细胞中p21Cip1水平.结果 MGC803、MKN 45细胞转染miR-345反义寡核苷酸后其miR-345的表达量较对照组均明显下降分别为(8.06±0.69)比(23.06±0.81),P=0.009,(7.26±0.55)比(17.73±0.65),P=0.016;MTT试验结果显示MGC 803、MKN 45转染miR-345反义寡核苷酸后其细胞存活率较对照组下降分别为(190.03±0.55)比(405.20±0.22),P=0.008,(242.09±0.83)比(440.58±0.07),P=0.025;MGC803、MKN 45细胞转染miR-345反义寡核苷酸并能够明显阻滞胃癌细胞从G1期向S期的进程;MGC803、MKN 45细胞转染miR-345反义寡核苷酸后其p21Cip1的mRNA的表达量较对照组升高分别为(48.09±0.67)比(15.20±0.32),P=0.011,(56.07±0.77)比(13.82±0.59),P=0.007,Westem blot结果显示在MGC803、MKN45细胞中沉寂miR-345后p21Cip1蛋白表达量亦明显升高.结论 沉寂miR-345的表达可以抑制胃癌细胞株MGC803、MKN45的增殖;其机制与上调p21Cip1的表达有关.
作者:李博;马俊;刘丽玉;郭婉薇;陈晓武;王伟福;柳勤译;蔡少薇;叶丽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人参皂甙Rg1(GRg1)对原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并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探讨过氧化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PPARγ)信号通路的活化是否与该保护作用有关.方法 本研究采用SHR大鼠作为动物模型并以WKY大鼠作为阴性对照.以GRg1灌胃法分别处理SHR(SHR+ GRg1)及WKY(WKY+GRg1)大鼠.处死大鼠后分离其肠系膜上动脉,采用肠系膜上动脉血管舒张试验评估血管内皮功能;收集血清标本后,分别采用硝酸还原法、显色法以及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血清中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对动脉组织内PPARγ蛋白分子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与WKY以及WKY+ GRg1相比,SHR大鼠肠系膜上动脉血管舒张度、血清NO及SOD以及动脉组织PPARγ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同时血清MDA及TNF-α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SHR大鼠相比,SHR+ GRg1大鼠SHR大鼠肠系膜上动脉血管舒张度、血清NO及SOD以及动脉组织PPARγ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同时血清MDA及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 GRg1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内皮功能具有保护作用,表现为对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通过降低血管内皮组织内氧化应激以维持内皮细胞内的PPARγ表达有关.
作者:张吉峰;许琳;谢培怡;李雄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耳鸣习服疗法对耳鸣患者耳鸣残疾评分的影响.方法 将98例(113患耳)耳鸣患者根据耳鸣测定结果分为对照组(52例,61患耳)和观察组(46例,52患耳).对照组患者给予掩蔽治疗;观察组给予习服治疗.采用耳鸣残疾度量化表(THI)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耳鸣残疾评分.治疗6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耳鸣烦躁度,耳鸣各项指标(耳鸣时间、睡眠质量、生活质量等)评分变化.比较2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TH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2组患者THI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耳鸣烦躁度分布及耳鸣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2组轻度烦躁的患者均有所增加,且2组患者耳鸣烦躁度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耳鸣各项指标均较对照组有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5.66% vs.78.85%,x2=5.992,P=0.014).结论 对于慢性主观性耳鸣患者,耳鸣习服疗法治疗能够明显改善其THI评分和耳鸣烦躁级评分,提高其生活、睡眠质量,短期疗效较满意,适应范围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江波;马志超;李勇;陶宝鸿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比较腹腔镜辅助与传统开腹两种手术方式下的胃癌D2淋巴结清扫术对进展期胃癌手术治疗效果的差异,评价腹腔镜辅助在进展期胃癌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2014年10月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406例确诊为进展期胃癌的患者,其中181例行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腹腔镜组),225例行传统开腹胃癌根治术(开腹组),观察2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的差异.结果 2组患者经临床治疗术中及术后指标比较情况:平均手术时间腹腔镜组为(239.3±144.1)min,开腹组为(218.3±138.7)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腹腔镜组为(163.3±32.1)ml,开腹组为(224.6±46.7)ml;清除淋巴结数目:腹腔镜组(17.6±2.2)个,开腹组为(18.4±1.9)个;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腹腔镜组为(3.4±0.6)d,开腹组为(4.4±0.7)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腹腔镜组(9.4±0.7)d,开腹组为(11.1±0.9)d;手术时间腔镜组相对开腹组较长(P<0.05);淋巴结清扫数目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的发生率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腹腔镜组相对开腹组少(P<0.05).2组术后恢复情况均是腹腔镜组优于开腹组(P<0.05).结论 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同样可以达到开腹的手术效果,相比之下它还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势.
作者:赵军;张义胜;史良会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老年主观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S-BPPV)和老年客观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O-BPPV)的临床表现,并探讨手法复位对老年S-BPPV和老年O-BPPV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10月间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6例S-BPPV患者和49例O-BPPV患者的临床资料.对2组的临床表现(眩晕的潜伏期和持续时间),以及手法复位治疗的有效率和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 S-BPPV组患者眩晕的潜伏期为(4.36±1.89)s,大于O-BPPV组患者的(3.17±1.21)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BPPV组患者眩晕的持续时间为(6.94±3.25)s,小于O-BPPV组的(13.37±3.68)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BPPV组患者手法复位治疗的循环次数为(1.68±1.12)次,明显少于O-BPPV组患者的(3.42±1.21)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BPPV组患者1周和3个月时的有效率分别为92.31%和96.15%,与对照组患者的85.71%和91.8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S-BPPV组患者的复发率为19.23%,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0.6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于老年O-BPPV患者,老年S-BPPV患者临床具有眩晕潜伏期较长、但眩晕持续时间较短的特点.S-BPPV和O-BPPV均可采用手法复位治疗,且治疗效果满意,但S-BP-PV患者手法治疗的循环次数少.
作者:蒋琳;牛国忠;殷聪国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流动树脂、长效玻璃离子和激光封闭法对固定矫治过程中釉面脱矿预防效果,从而为临床治疗中提供合适方法选择依据.方法 选择90颗新鲜离体双尖牙,随机分为5组:流动树脂组、激光处理组、玻璃离子组、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每组18个样本,所有样本均常规粘结直丝弓托槽备用.流动树脂组、玻璃离子组在托槽周围2 mm范围内应用相应流动树脂或玻璃离子封闭剂,激光处理组用激光辐照托槽边缘2mm范围内釉质.所有样本(除对照组)托槽边缘4mm范围外涂布防水指甲油,阴性对照组托槽边缘全部涂满指甲油,阳性对照组不作处理.所有样本保存于人工唾液中,进行30 d的脱矿处理后扫描电镜观察样本表面微观结构变化,并对对封闭区和暴露区的釉面脱矿情况进行分别评分,所得结果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H检验,取α=0.05.结果 流动树脂组和玻璃离子组样本封闭区均无色泽改变,微观结构显示封闭完全;激光辐照后仍有部分样本出现色泽变化,与其它组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 =8.59,P<0.05),微观结构表明釉质表面形态改变,伴有轻微脱矿.玻璃离子组样本暴露区釉质脱矿情况好于另外两组,差别亦有统计学意义(x2=31.33,P<0.01).结论 长效玻璃离子封闭法预防固定矫治患者釉面脱矿的效果更好,适合临床应用.
作者:马长柏;李金华;姜宏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急性胰腺炎(AP)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科急症,多由胆道疾病、酒精及高脂血症等原因引起.本文比较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LAP)与胆源性胰腺炎(ABP)的临床特征,探讨其治疗策略以及提高对疾病的认识.方法 38例HLAP患者纳入研究(HLAP组),其中,男性22例,女性16例,年龄27~74岁,平均(45.5±8.8)岁.并随即抽取同期收治的ABP患者45例作为对照(ABP组),其中,男性26例,女性19例,年龄25~76岁,平均(47.2±6.7)岁.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特征、APACHEⅡ评分、实验室指标、住院情况、预后情况等,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或x2检验.结果 2组患者性别、年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x2=0.00、1.00,P>0.05),HLAP组BMI显著大于ABP组(t=5.58,P<0.05),HLAP组脂肪肝、糖尿病和SAP患者比例显著高于ABP组(x2=12.38、5.03、9.91,P<0.05),而2组患者Ranson评分、APACHEⅡ评分和CT指数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x2=0.88、3.90、0.89、2.98,P>0.05),但HLAP组存在升高的趋势;HLAP组患者血AMY、尿AMY、血Ca2+、ALT、GGT、TBIL和DBIL均显著低于ABP组(t=4.91、9.20、2.92、11.28、10.78、17.34、16.27,P<0.05);TG、TC和Glu均显著高于ABP组(t=14.16、8.45、8.52,P<0.05),2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P组手术患者显著多于HLAP组(x2=3.89,P<0.05),HLAP组复发人数高于ABP组(x2=6.02,P<0.05).结论 HLAP与ABP临床特征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临床治疗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时应注意加以辨别,制定适宜的治疗策略.
作者:钟斌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丹参注射液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对急性加重期老年COPD患者血气指标、血液流变学、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16例急性加重期老年COPD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108例.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对2组患者血气指标(PaO2、PaCO2、pH)、血液流变学指标(HBV、LBV、PV、TK、PF)、内皮细胞功能(ET-1、NO)进行检测.结果 治疗后,2组PaO2水平明显增大(P<0.05),且观察组Pa02水平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PaCO2水平明显减小(P<0.05),且观察组PaCO2水平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HBV、LBV、PV、TK、PF水平明显减小(P<0.05),且观察组HBV、LBV、PV、TK、PF水平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ET-1水平明显减小(P<0.05),且观察组ET-1水平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NO水平明显增大(P<0.05),且观察组NO水平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丹参注射液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可有效改善急性加重期老年COPD患者血气指标、血液流变学、内皮细胞功能.
作者:贠春梅;刘华;敬金焕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桥本甲状腺炎(HT)与ABO血型的关系,丰富HT的病因,为HT的预防及治疗提供更多的依据.方法 参照桥本甲状腺炎的入选标准选择病例组684例,以从中心血站获取的临沂市16 261名汉族人(健康献血者和非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患者)的血型资料作为对照组,调查临沂市汉族人HT患者的ABO血型分布,与该地区汉族人ABO血型分布比较,观察A型、B型、AB型、O型在2组人群中的构成比差异,并比较4种血型的人患HT的相对危险度(OR).用玻片凝集法检测ABO血型.用电化学发光法测患者的甲状腺激素(FT3和FT4)、促甲状腺激素(TSH)和相关的甲状腺自身抗体(包括TPOAb、TGAb和TRAb).用SPSS 13.5统计软件包分析数据,构成比的比较用x2检验,OR值比较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①临沂市汉族人HT患者的ABO血型分布特点为:O型(35.09%)>A型(28.07%)>B型(25.14%) >AB型(11.7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1).②患HT的血型OR为:O(1.3)>AB(1.2)>A(1.0)>B(0.88),O型血者患HT风险显著高于其他血型(P<0.05).结论 在临沂市汉族人群中,血型为O型者发生HT的风险高,O型可能是该地区汉族入HT的易感血型.
作者:王斐;张缓媛;李鹏;王萍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眯达唑仑、右美托咪定、丙泊酚和依托咪酯在术中患者自控镇静的效果.方法 择期行腰硬联合麻醉(CSEA)患者120例,ASA Ⅰ~Ⅱ级,年龄30~ 60岁.随机分成右美托咪定组(D组)、丙泊酚组(P组)、依托咪酯组(E组)和咪达唑仑组(M组).记录入室时(T0)、给药后5 min(T1)、15 min(T2)、30 min(T3)、60 min(T4)和术毕(T5)患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氧饱和度(SpO2)、脑电双频指数BIS、Ramsay镇静评分以及不良反应,观察4组患者术中镇静的效果.结果 ①4组患者年龄、身高、体重、手术时间、基础MAP和HR等基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T0时比较,T1~T4时4组患者HR、MAP、BIS均明显降低,Ramsay镇静评分明显升高(P<0.05);T2~T4时D组患者HR、MAP波动较M组、P组和E组平稳(P<0.05).③术中D组发生心动过缓6例,与其它3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E组发生注射痛7例,与其它3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抑制及低血压等其它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者术中自控镇静时使用右美托咪定、依托咪酯和咪达唑仑是安全可行的,其中右美托咪定的镇静效果优于依托咪酯、丙泊酚和咪达唑仑.
作者:甘建辉;史金麟;钱宝民;高惠军;柳浩然;王宇;王虹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合并坠积性肺炎的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阿尔茨海默病合并坠积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坠积性肺炎临床表现、痰培养结果、引起坠积性肺炎的相关因素、坠积性肺炎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50例患者中以呼吸道症状为主要表现者32例(64.00%),以非呼吸系统症状等为首要表现者18例(36.00%).38例(76.00%)患者合并84例次各种并发症.坠积性肺炎组年龄(76.67±8.45)岁、营养不良54.00%、实施留置胃管72.00%、应用制酸剂56.00%、预防应用抗生素38.00%、合并糖尿病24.00%、住院时间(56.67±12.45)d高于无坠积性肺炎组的(66.45±9.23)岁、30.00%、26.00%、32.00%、12.00%、10.00%、(33.28±8.70)d(P<0.05),这些是引起坠积性肺炎的危险因素.本组患者反复培养无细菌生长者11例,有致病菌生长者39例(78%),包括革兰氏阴性菌21例、革兰氏阳性球菌14例、真菌4例;2种及2种以上混合性感染7例.给予对症支持综合治疗,必要时行气管切开应用呼吸机辅助通气,早期采用经验应用抗菌药物,然后根据痰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调整用药,50例患者死亡7例(14.00%),43例存活好转患者治疗时间19~44d,平均(26.34±7.59)d.结论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坠积性肺炎难以完全避免,临床表现不典型,病原菌构成复杂,影响因素多样,对预后有不良影响,应实施相应的措施预防坠积性肺炎的发生并积极治疗.
作者:章群;朱锦萍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重症脓毒症患者的Th17及Treg的表达,探讨其在重症脓毒症免疫功能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入住ICU的重症脓毒症患者30例组成重症脓毒症组及健康体检者30例组成对照组.所有重症脓毒症患者在入住ICU第1、3、5天进行采血,同时进行SOFA评分,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2组人群外周血Th17细胞及Treg的比率,比较2组间差异.分析重症脓毒症组患者Th17细胞及各类Treg表达率与SOFA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①重症脓毒症组入住ICU第1天CD4+ CD25+、CD4+ CD25high、CD4+ CD25+ Foxp3+T细胞及Th17细胞表达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P<0.05),重症脓毒症组入住ICU第3天CD4+ CD25+、CD4+ CD25high、CD4+ CD25+ Foxp3+T细胞及Th17细胞的表达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P<0.01),重症脓毒症组入住ICU第5天CD4+ CD25+、CD4+CD25high、CD4+ CD25+ Foxp3+T细胞及Th17细胞的表达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P<0.01).②重症脓毒症患者Th17细胞表达率与SOFA评分正相关(r=0.461,P=0.000);CD4+ CD25+、CD4+ CD25highT细胞的表达率与SOFA评分无相关性;CD4+ CD25+ Foxp3+T细胞的表达率与SOFA评分负相关(r=-0.375,P=0.000).结论 重症脓毒症患者Th17细胞、CD4+ CD25+、CD4+ CD25high及CD4+ CD25+ Foxp3+T细胞的表达率较正常健康人明显增高,Th17细胞及CD4+ CD25+ Foxp3+T细胞的表达率与脓毒症的严重程度相关.
作者:李国辉;马纪林;石占利;李志会;方堃;蔡龙;施华萍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本次实验主要应用微透析技术动态监测生后10 d(P10)缺氧惊厥鼠脑内主要兴奋性氨基酸(EAAs)——谷氨酸(Glu)浓度的变化,观察其与惊厥的发生及远期脑损伤的关系,探讨拉莫三嗪(LTG)的神经保护机制.方法 66只P10新生鼠随机分成3组:缺氧-NS组(n=22);缺氧-LTG组(n=22)和常氧-NS组(n=22).P10造模过程中,用微透析技术连续5h动态监测鼠脑内Glu浓度;P29、30,Y-型电迷宫测试大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P30戊四氮测量大鼠的惊厥阈.结果 P10缺氧惊厥鼠脑内Glu浓度明显升高(P<0.01),缺氧240min降至低点,但整个过程中Glu浓度均始终高于正常基础值(P<0.05).预先注射LTG显著降低Glu的浓度(P<0.05).P29时,缺氧-LTG组大鼠Y-型电迷宫测试中达到学会标准所需次数明显少于缺氧-NS组(P<0.01),24 h记忆保持率高于缺氧-NS组(P<0.01);缺氧-LTG组大鼠对戊四氮的惊厥阈值较缺氧-NS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 围生期缺氧后出现脑内Glu浓度立即升高,并有持续升高效应,拉莫三嗪对其有抑制作用,并改善了缺氧惊厥鼠在发育期(P30)的学习和记忆能力,降低对致痫药物的敏感性.所以,拉莫三嗪可能通过迅速并持续降低Glu浓度,对围生期缺氧导致惊厥的动物模型起到远期的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王明欢;邓燕;蒋犁;胡燕;何农跃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腹部肿瘤外科手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诊断方法、预防及治疗性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2014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5例腹部肿瘤外科手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观察患者术后出现下肢肿胀疼痛等深静脉血栓表现,并结合下肢深静脉造影表现为血管腔内“双轨征”、“虫蚀样”改变,或深静脉彩超检查深静脉主干不通畅或絮状物回声以明确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结果 其中肝癌手术2例,胃癌根治术11例,开放性结直肠癌根治术9例,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2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例.合并慢性基础疾病12例,术后止血药物使用率52%(13/25),髂股中央型血栓8例,周围型血栓17例.治疗后全部治愈,其中21例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有1例并发肺动脉栓塞表现,有2例为右下肢周围型深静脉血栓形成,行下腔静脉永久性滤器植入术以防止致死性肺动脉栓塞.1例出现下肢静脉血栓后综合征,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是恶性肿瘤、人工气腹、低血容量、术后输血和止血药的应用以及合并基础疾病等.结论 腹部肿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是多因素的,要积极早期诊断治疗,对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患者,围手术期应采取综合预防措施.
作者:余立权;高涌;谢胜学;陈江明;卢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与音乐疗法对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身心的影响.方法 应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价250例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将其中209例并发焦虑(120例)、抑郁(89例)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59例和干预组150例.对照组(A组)给予常规心血管药物治疗,干预组则在常规药物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B组,48例)、音乐疗法(C组,50例)、心理护理联合音乐疗法(D组,52例),焦虑或抑郁情绪严重者服用适量抗焦虑抑郁药物,疗程1个月,治疗前后应用SAS、SDS进行评估,应用超声心动图对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进行评价,并应用双夹心抗体法测定治疗前后各组患者血浆脑型利钠肽(BNP)浓度的变化.结果 与普通人群相比,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发生率明显升高(35.6% vs.5%~10%,57.4% vs.5%).与A组比较,B组、C组及D组SDS及SAS评分显著降低,血浆BNP的降低幅度及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B组和C组比较,D组患者的SDS及SAS评分显著降低,血浆BNP的降低幅度及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B组和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医院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发生率较高;在常规药物基础上,联合应用心理护理与音乐疗法能有效改善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心脏功能.
作者:周静;徐静;唐碧;王洪巨;周倩;徐凌忠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个性化音乐唤醒对择期甲状腺手术全麻插管复苏期患者苏醒时间和躁动发生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7月-2014年10月择期甲状腺手术全麻插管患者200例,按随机编号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00例.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手术时间和麻醉时间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前1d访视患者,做好音乐唤醒的准备工作;手术当日在术前准备及麻醉诱导前,戴耳机听音乐,手术完毕停麻药后给予音乐唤醒.对照组采用术后语言唤醒.分别记录患者的自主呼吸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呼之握拳时间、拔管时间、躁动发生次数和躁动程度.结果 全身麻醉停药后,实验组自主呼吸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呼之握拳时间、拔管时间分别为(13.25±6.25)m in,(5.90±3.1)min,(5.21±2.65) min,(6.52±2.56) min;对照组为自主呼吸时间(14.44±5.72)min,呼之睁眼时间(7.48 ±2.9) min,呼之握拳时间(8.26±4.52) min,拔管时间(10.47±3.27)min.实验组呼之睁眼时间、呼之握拳时间、拔管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轻度躁动10例,躁动率10%;对照组重度躁动2例,轻度躁动25例,躁动率27%.2组躁动发生率与躁动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个性化音乐唤醒可缩短全身麻醉术后的苏醒时间,使患者舒适,提高复苏质量.
作者:陈燕艳;徐巧丹;应春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细化护理细节在小儿纤维支气管镜术(FFB)护理干预中的应用效果,以完善护理流程,保证小儿纤维支气管镜术的安全.方法 将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22例选择实施纤维支气管镜术治疗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1例,观察组患儿给予建立细化护理细节小组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并采用SPSS 14.0统计学软件对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进镜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儿进镜成功率为98.36%,对照组患儿进镜成功率为88.52%,观察组患儿进镜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52,P=0.029);观察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8.03%,对照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9.34%,观察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5.024,P=0.018);观察组患儿纤维支气管镜术操作时间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1.0±0.4)h/(1.5±0.7)h,(17.35±2.67)分/(15.32±2.0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28、3.715,P=0.030,0.023).结论 建立细化护理细节对行小儿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儿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纤维支气管镜的治疗疗效,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确保小儿纤维支气管镜检安全进行,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蔡玲芳;林丽君;徐红;陈秀芳;管敏昌;汤卫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对导乐产妇及非导乐常规生产的产妇进行比较研究,探讨导乐分娩的临床应用效果及有效护理方式.方法 应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产科住院要求自然分娩的单胎初产妇400例,经产妇许可,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每组各200例产妇,观察组应用导乐分娩,对照组应用常规方法进行分娩,比较2组产妇产程、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胎儿窘迫率、自然产转剖宫产率、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共计六项指标有无差异.结果 应用导乐分娩的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5.27±1.39)h、第二产程(0.49±0.14)h及总产程(7.01±2.15)h较对照组第一产程(7.38±1.62)h、第二产程(1.42±0.31)h及总产程(10.28±2.72)h短,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第三产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出血量(139±37) ml较对照组(182±61)ml少,顺转剖率(2.50%)、新生儿窒息率(1.50%)、胎儿窘迫率(0.50%)较对照组顺转剖率(16.00%)、新生儿窒息率(5.50%)、胎儿窘迫率(3.00%)低,对护理的满意度(98%)较对照组满意度(90%)高,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导乐分娩的应用有助于产妇自然产的顺利进行,能够有效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降低自然产转剖率、新生儿窒息率、胎儿窘迫率,提高产妇满意度.导乐分娩的临床推广有积极意义.
作者:陈亚儿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比较研究,探讨音乐干预措施对门诊肺部感染儿童静脉输液的影响,为提高输液治疗效果提供对策.方法 将180例行静脉输液的肺部感染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其中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的静脉输液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音乐干预,比较2组患儿对疼痛刺激的反应以及静脉穿刺效果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的疼痛面容持续时间、穿刺前心率、穿刺后心率、啼哭时间>30 s的例数分别为(22.6±1.4)s、(95.4±10.2)次/min、(108.7±11.4)次/min及28例,对照组分别为(40.9±2.1)s、(98.6±9.7)次/min、(148.3±12.7)次/min及74例,观察组上述指标值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静脉穿刺耗时<5 min比例分别为91.1%和71.1%,对照组分别为73.3%和38.9%,观察组的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及静脉穿刺耗时<5 min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输液肿胀率为10.0%,低于对照组的32.2% (P <0.05).结论 音乐干预可降低门诊肺部感染患儿对长时间静脉输液的注意力及静脉穿刺造成的疼痛,提高静脉输液治疗的效果.
作者:陈晓玲;潘晓琤;王华萍;赵仕勇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损伤控制理念下腹部创伤患者低体温的危害及积极预防低体温的临床价值.方法 本研究采用数字表法将90例腹部创伤患者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在损伤控制理念指导下,采用预防体温降低的干预措施,主要包括术前访视评估,制定保温措施计划;术前进行手术室预热,使室温恒定在22 ~24℃,湿度50% ~ 60%;术中静脉人液体用加温泵加温至37℃;腹腔冲洗液加温至37℃,手术中用温盐水纱布垫覆盖脏器表面;用充气式保温毯预热到40℃,包裹并覆盖患者的非手术野部位,特别是四肢;呼吸机预先调节湿化灌温度至37℃等.测温方式采用电子直肠温度计进行温度监测,插入肛门深度为进入5 ~6 cm处.麻醉前的体温为基础值,观察2组患者麻醉后苏醒的时间、术后寒战、低血压等症状发生的情况及手术期间体温的变化.结果 2组在15 min内麻醉苏醒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15 ~ 30 min间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 min后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后寒战,低血压,手术期体温变化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创伤患者低体温对机体危害很大,术中术后采取积极预防低体温的护理措施,对降低手术后并发症发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月英;陈珍珍;王建国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脑卒中患者对家庭医生服务的需求及对家庭医生服务的知晓及满意度,为改善家庭医生制服务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深圳某医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脑卒中患者或家属开展调查.结果 调查共发放491份问卷,有效问卷483份.按是否签订家庭医生服务分为签约组和未签约组,2组在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疾病情况及居住方式等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年龄(t=2.54)、家庭收入(x2 =8.39)、医疗保险类型(x2 =84.62)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签约组年龄(58.94 ±7.66)岁小于未签约组(63.86±7.16)岁,家庭收入和医保覆盖率优于未签约组;对未签约组进行分析显示未签约原因前三位为“不了解”41例,“社康中心医疗设备不足”17例,“医生技术水平有限”15例.对签约组进行满意度调查显示家庭医生服务态度满意率84.08%、技术满意78.98%,主动服务满意率63.06%,医患沟通满意率47.13%;签约组84.28%的患者希望家庭医生能与专科医生一起,提供综合性医疗服务.结论 脑卒中患者家庭医生签约率低,与其对家庭医生制服务模式的不了解和现行家庭医生制服务的不健全有关,应加大家庭医生服务的推广,改进现有的家庭医生服务模式,从而真正做到为患者及社区居民服务.
作者:陈先辉;孙国平;王家骥;景孟娟;孙静钗;黄鸿;周小彦;罗建业;伍旭炽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随访监督跟踪表”对改善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与提高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海南省人民医院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00例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在患者出院后进行常规的出院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随访监督跟踪表”回访,随访6个月后,对比2组患者在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运动锻炼及按时复查4个方面的遵医行为及结核病的治疗效果,治疗效果包括临床症状好转率、痰菌转阴率及影像学好转率.应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出院后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在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运动锻炼及按时复查4个方面的完全遵医率分别为33例(66%)、34例(68%)、35例(70%)、34例(68%),对照组分别为20例(40%)、22例(44%)、22例(44%)、18例(36%),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好转率、痰菌转阴率及影像学好转率分别为41例(82%)、46例(92%)、45(90%),对照组分别为32例(64%)、33例(66%)、34例(68%),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核病患者出院后,对其在出院指导的基础上进行“随访监督跟踪表”回访,能明显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和治疗效果,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杜姗菱;袁美;李小丁;符玉莲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婴幼儿腹泻乳糖不耐受与轮状病毒肠炎的关系及去乳糖饮食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于2012年6月-2014年6月接受治疗的104例腹泻病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实验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患儿进行常规的抗病毒、抗腹泻治疗和补充体液保持体内水电解质的平衡,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儿采用去乳糖饮食喂养,对照组患儿则继续喂养普通奶粉或者母乳喂养,观察2组患儿治疗疗效,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后41例显效,7例有效,4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患儿只有3例显效,40例无效,总有效率只有23.0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 =7.8504,P=0.000).观察组患儿平均减轻体重较对照组患儿少,腹泻天数和呕吐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儿,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去乳糖饮食对于治疗患儿感染轮状病毒后发生的轮状病毒肠炎和乳糖不耐受症引起的腹泻有较好疗效,且无乳糖配方奶粉安全性高,营养成分与普通配方奶粉相似,不会影响患儿正常发育,有利于婴幼儿健康成长,值得广泛推荐使用于临床实际当中.
作者:张静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比较第一产程与第二产程剖宫产术对母婴结局的影响,以确定行剖宫产术的佳时机,终减少产妇产后并发症并提高新生儿生命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海宁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760例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其中第一产程产妇410例(A组),第二产程产妇350例(B组),对2组产妇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及新生儿情况(Apgar评分)进行对比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A组产妇术中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中出血率均显著性低于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取头困难、子宫切口裂伤、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出血、腹部切口愈合不良发生情况,术后子宫感染及产褥病率均显著性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0.326、9.528、10.776、25.803、10.326、42.038、18.096,均P<0.05).A组5 min Apgar评分≤3发生率、新生儿损伤率及NICU人室率分别为1.5% (6/410)、1.0%(4/410)和2.4%(10/410),均显著性低于B组的5.7% (20/350)、4.6%(16/350)和10.3% (36/3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0.326、9.528、20.445,均P<0.05).结论 与第二产程行剖宫产术相比,第一产程行剖宫产术可以明显降低手术风险,减少产妇术后并发症,同时提高新生儿生命质量;同时加强对产妇的临产前评估,若发现异常及时对症处理.
作者:朱卫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深圳市城中村区域婴儿母乳喂养情况,探讨影响婴儿母乳喂养的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提高婴儿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率,为该人群今后母婴保健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深圳市沙井街道城中村区域居住的2013年8-10月进行产后访视的325名产妇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和电话随访方式进行0~6个月婴儿母乳喂养情况调查,用SPSS 13.0软件统计学分析,采用x2检验,以α=0.05为检验水准,其中多组的两两比较以调整后α =0.017为检验水准,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婴儿纯母乳喂养率与产妇的文化程度和家庭经济收入呈负相关;与剖宫产率呈正相关;与产妇的年龄关系不大,25岁以上和25岁以下年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婴儿6个月以内的纯母乳喂养率随月龄增长呈快速下降趋势,由1个月时的87.4%下降到4个月时的59.7%,再下降到6个月时的33.5%.影响4个月以后婴儿纯母乳喂养率的主要因素是奶水不足、过早添加辅食和工作时间不方便哺乳.结论 加大母乳喂养的宣教工作,针对婴儿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是提高6个月以内婴儿纯母乳喂养率,促进儿童身体健康发育的有效方法.要实现中国儿童发展纲要确定的婴儿母乳喂养目标,需要全社会多方面的支持和努力,任重而道远.
作者:欧阳芳芳;余宗洋;王秀云;席铁举;刘付莹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对比分析采用阴道超声及联合宫腔镜诊断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的临床价值,以便为子宫切口憩室的早期诊断治疗提供指导帮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3年7月温岭市妇幼保健院56例剖宫产术后子宫憩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剖宫产术后应用经阴道超声诊断,并经宫腔碘油造影、宫腔镜检查或手术病理证实,分析对比经阴道超声及宫腔镜检查的声像图特征.结果 本研究轻型憩室28例,其中轻型憩室合并子宫内膜增殖共14例.阴道B超诊断符合率78.6%,其中轻型憩室21例,重型憩室23例;而阴道B超联合宫腔镜诊断符合率为92.9%,其中轻型憩室28例,重型憩室24例.阴道B超诊断符合率显著低于阴道B超联合宫腔镜的诊断符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667,P<0.05).阴道超声联合宫腔镜可尽早发现子宫切口缺陷,了解缺陷内及其周围内膜有无纤维化,子宫内膜息肉或表层新生血管的形成情况.重型憩室宫腔镜联合B超检测憩室顶部距离浆膜面的距离(1.7~6.1 mm),平均(4.3±0.6)mm;宽度4~16 mm,平均(12.3 ±3.8)mm.结论 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切口憩室经济、便捷;若联合宫腔镜检查能准确地探查和测量剖宫产子宫切口憩室局部创面的情况及残存肌层的厚度,对确定治疗方案意义重大.
作者:陈慧军;吴一萍;吴秀英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探索家庭医生制度下全科团队绩效考核评估方式,以实现对团队的全员激励,促进全科团队的长期发展.方法 通过文献回顾法和小组讨论初步构建全科团队的绩效考核评估框架,进而借助德尔菲(Delphi)专家咨询法采集18位专家的指标评分结果,并利用界值法和乘积法进行评估指标的筛选和权重赋值,建立绩效考核评估标准化模型.结果 经过两轮专家咨询表的统计分析,剔除了14个二级指标,增加了一个二级指标,终组成了6个一级指标、32个二级指标的指标系统,各指标通过权重分配后,确立了综合评估模型.结论 终确立的绩效考核办法说明,服务的持续性和质量应是全科团队工作重点和注意方向,考核体系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本研究在调动全科团队各成员积极性和促进工作开展与居民认可方面存在重要意义,然而,由于本研究以当下上海城市社区为背景,具有一定时空局限性,应用时仍需结合实际进行调整.本考核体系应与家庭医生制度互相促进改善,且经过调整可以推广到其他基层医疗机构.
作者:蔡惠勇;宋锐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中山市社区卫生服务(community health service,CHS)工作人员激励现状及其需求状况,为制定有效的CHS激励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在中山市选取3个镇区的815名CHS工作人员进行匿名问卷调查,采用EpiData 3.1软件进行数据的录入和整理,使用SPSS 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x2检验分析(α=0.05),分析他们对激励机制的态度及其需求情况.结果 仅241名(32.1%)工作人员对现行绩效考评程序明确表示满意;认为绩效考评的必要因素主要为:工作态度(530/70.7%)、出勤情况(514/68.5%)、合作精神(503/67.1%)、工作质量(496/66.1%)、工作效率(481/64.1%)等,而认为应考虑“居民满意度”的比例低(380/50.7%);对于绩效考评的正向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增加收入(628/83.7%)、增加福利(597/79.6%)、公平合理的绩效考评(531/70.8%),负向激励的主要依据有工作责任事故(429/57.2%)、违反规章制度(419/55.9%)、与服务对象关系紧张(362/48.3%);处罚方式主要为扣发工资或奖金(612/81.6%)、行政警告(257/34.3%).结论 中山市CHS机构应重点关注人员待遇和完善人员构建状况有待提高,应构建适合本地区实际、高效的CHS激励机制,以促进CHS的快速健康发展.
作者:林燕棉;黄翔;余雪强;王娇艳;杨华杰;周志衡;赖秀娟;张冬莹;李爱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上海市作为全国较早开展家庭病床服务的城市,在2010年颁布了首个家庭病床地方标准,为更好地总结经验,寻找不足,笔者对上海市41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家庭病床相关人员开展访谈,结合各类政策、总结、报表,分析上海市开展家庭病床工作的优势劣势,优势主要包括上海建立起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统一的上海市家庭病床服务地方标准、便捷的上门服务、经验丰富的家庭病床队伍等,劣势包括上门开展医疗服务医疗风险高、收入付出不成正比、现有人员年龄老化、业务水平参差不齐等,分析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如居民医疗需求不断提升、政府相关社区卫生服务和上门服务政策的支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绩效工资的实施、社区卫生服务公益性强及家庭病床医护人员待遇较差、缺乏明确针对家床服务的政策扶持、居民对家床服务期望值过高,服务对象确定比较困难.提出挖掘社区卫生服务内涵、开展家庭病床服务工作针对性培训、逐步建议提高家庭病床上门服务和医疗服务收费价格和家床患者医保总额、优先服务急需上门服务的患者、制定相关配套保障和经费、职称激励政策等建议,通过建议,提高家庭病床服务质量,扩大家庭病床服务覆盖面.
作者:潘毅慧;朱晓健;曹海涛;沈芸;刘登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抗阻力训练为主治疗早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并探讨其对关节滑液中MMP-3和MMP-13的影响,从而分析抗阻力训练的疗效及作用机制,为临床提供一种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2010年6月-2011年6月骨伤科收治的诊断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ellgren-Lawrence分期为Ⅰ级或Ⅱ级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分别采用抗阻力训练为主的综合治疗和玻璃酸钠注射液关节腔灌注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以及关节滑液中MMP-3和MMP-13变化.结果 治疗组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由66.40±13.02降低为治疗后的39.33±10.46,对照组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由66.13±13.28降低为治疗后的49.80±12.10,2组WOMAC骨关节炎指数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关节滑液MMP-13、MMP-3含量由(245.90±8.97) ng/ml、(183.17±13.86)ng/ml降低为治疗后的(155.40±7.97) ng/ml、(125.47±9.32) ng/ml;对照组MMP-13、MMP-3含量由(246.23±11.08) ng/ml、(183.73±18.61)ng/ml降低为治疗后的(183.26±13.27) ng/ml、(154.10 ±7.05) ng/ml;2组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MMP-3、MMP-13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1).结论 抗阻力训练为主治疗早期膝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能有效地改善WOMAC骨关节炎指数,并降低关节滑液MMP-3、MMP-13的水平,从而发挥对早期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
作者:何帮剑;吕一;徐铮青;陈文生;陈怿爽;季四青;童培建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考察多节段椎管狭窄患者经椎间孔镜下腰椎非融合固定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3年11月一2014年2月收治9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其中男性5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53.5±7.5)岁.经确诊患者均为多节段椎管狭窄,并接受了椎间孔镜下行后路减压棘突间非融合内固定手术.结果 全部患者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65.20±9.33)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22.05±8.20)ml,平均住院时间(5.5±1.5)d.手术前与术后各时点的疼痛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病变节段椎间高度为(0.84 ±0.76)cm,术后为(0.97±0.65) cm;术前相邻节段的椎间高度为(0.77±0.34)cm,术后为(0.83±0.21)cm,手术前后病变节段、相邻节段的椎间高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时复查结果显示,椎间活动度均值为(6.20±1.57)°,椎体侧向移位均值为(0.08±0.03)cm,未出现手术节段腰椎不稳等并发症情况.Macnab疗效评定优良率88.89%.结论 经椎间孔镜结合腰椎非融合性固定术在治疗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方面显示出手术简单、安全、有效的微创术优势,能有效缓解腰腿痛症状,且患者术后脊柱活动稳定、活动度良好,未出现手术部位以及邻近腰椎节段退变的恶化进展.
作者:何齐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和探讨根管治疗牙隐裂伴牙髓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收治的100例牙隐裂伴牙髓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根管治疗,根据患者牙髓病变程度,根管粗细及走向,将根管适当扩大,对患牙所需根管工作长度进行测量(用Root-ZX长度测量仪),采用逐步后退法进行根管预备,冲洗根管并干燥后,采用AH-plus+牙胶尖侧压法充填根管.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采用成品带环黏接将患牙加固,备洞进行充填,磨除患牙高尖斜坡,后全冠修复牙体.得出2组患者的清洁数据后,经SPSS 14.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48例(96%),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例(12%);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41例(82%),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7例(34%);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根管治疗牙隐裂伴牙髓病变患者,具有操作简便、损伤小、刺激小、恢复快等优点,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有利于患者更好地恢复健康,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张杰;张代志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比较血管性痴呆和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认知功能以及精神行为的临床特点,为以后的临床中两种疾病的鉴别诊断提供有利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4月-2014年9月嘉兴市第二医院接收治疗的血管性痴呆和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各40例,分别作为观察组和研究组.使用简易精神状态评定表(MMSE量表)对2组患者认知功能进行评价,包含定向力(10分)、记忆力(3分)、注意力和计算力(5分)、回忆力(3分)和语言能力(9分)测试.通过阿尔茨海默病行为评分表对2组患者精神行为症状进行评定,包括包括有情感障碍、恐惧、幻觉、焦虑、妄想以及攻击行为.对2组患者两个量表评分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通过MMSE量表的评定,观察组患者的记忆力、语言能力以及注意力和计算力要比对照组高(P<0.05),其他各项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攻击行为以及行为紊乱发生率要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患者情感障碍发生率要比对照组高(P<0.05),其他各项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管性痴呆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认知功能以及精神行为的临床特点存在差异,表现在记忆障碍、注意力、语言能力、神经行为等方面,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余波;张晓玲;官俏兵;沈和平;王琰萍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上海社区卫生服务智库在社区医务人员和管理人员中的认知度及其影响因素.探讨上海社区卫生服务智库建设的必要性,研究其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方法 在上海市区和郊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抽取405名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社区卫生服务智库的知晓程度、社区卫生服务专著必要性和专著内容需求4个方面.以此来研究上海社区卫生智库的认知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探讨其建设需求.结果 有效问卷400份,45.3%的调查对象完全不知道社区卫生服务智库的概念,35.0%只是听说过但不清楚具体包含哪些内容;15.6%的调查对象对智库了解表面、不深入;只有4.1%的调查对象对社区卫生服务智库有一定程度的知晓.不同知晓程度的调查对象,对撰写社区卫生服务智库方面专著是否必要的意见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只要对社区卫生服务智库有初步认识的调查对象70%以上都认为有必要撰写相关专著.说明社区卫生服务智库在社区医生和管理人员中知晓率还很低,应加强智库建设,提升社区卫生服务智库的影响力.结论 社区卫生服务智库的知晓度偏低,同时社区卫生服务服务智库的需求相对明确.应该在扩大影响力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智库,加强智库基地、数据库及人才建设,并形成鲜明的自身特色.
作者:吴伟琪;池捷;鲍勇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结直肠癌(CRC)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亚洲地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其发病率增加2~4倍,而其中20%的患者在结直肠癌的初次诊断时,即有肝转移[1].因此,结直肠癌肝转移治疗的研究对临床治疗CRC及肝转移灶有重要意义.1 结直肠癌肝转移的血行转移机制肝转移即由全身其他部位原发的恶性肿瘤转移至肝脏,并在肝脏形成单个或多个的癌灶.在结直肠癌,肝脏是常见的血行转移器宫,这可能与肿瘤的生物特性、肝脏血供丰富及肿瘤的器宫选择性有关.由于结直肠静脉回流的解剖学特点导致其肝转移率高[2],癌细胞可经过交通支入肝,一旦进入门静脉人肝,受到宿主肝内自然杀伤细胞T细胞杀伤,剩余不足0.1%在肝血窦中定居,在肝窦周围间隙附着后定植,刺激机体产生新的肿瘤血管恶性增殖,形成结直肠癌原发灶以外的肿瘤灶.
作者:宇龙;姜从桥;葛思堂;张宗兵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长期以来在麻风病的残疾预防控制方面一直进展比较缓慢,近年来,在《进一步减少麻风病疾病负担的全球强化战略(2011-2015)》[1]、世界卫生组织麻风病专家委员会第八次报告[2]和世界卫生大会关于被忽视的热带病的决议(WHA66.12)[3]以及麻风病全球高峰论坛曼谷宣言[4]等一系列重要技术文件中均反复强调了控制麻风残疾的重大意义.如果对残疾控制战略长期连贯实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5].因此,当前很有必要对近年来国内外麻风病残疾流行病学方面所取得的技术进展作一综述,以指导今后麻风病残疾预防控制的实践.
作者:孟妤薰;王景权;谭又吉;归婵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维生素D不足及缺乏的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为合理治疗维生素D缺乏提供依据.方法 对506例住院CKD1~5期非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用串联质谱法测定血清25 (OH)D3水平,并检测血肌酐(SCr),尿酸(UA),白蛋白(Alb),血清钙(Ca)、磷(P),甲状旁腺激素(PTH),血红蛋白(Hb),计算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等;分析25 (OH) D3水平与上述临床指标的关系.结果 506例患者的25 (OH) D3平均水平为(17.70±8.77) ng/ml;25 (OH) D3不足和缺乏总患病率为90.54%.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25 (OH) D3与Scr(r=-0.258,P=0.000),P(r=-0.175,P=0.003),PTH(r=-0.154,P=0.01)呈负相关,与eGFR(r=0.271,P=0.000),Hb(r=0.227,P=0.000),Alb(r =0.186,P=0.002)呈正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eGFR和Alb是25 (OH) D3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维生素D不足和缺乏在CKD非透析患者中普遍存在.eGFR和Alb是CKD患者维生素D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应在CKD人群中普遍开展维生素D水平检测,早期发现、合理治疗维生素D缺乏.
作者:周芳芳;罗群;高燕红;王来亮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是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的危险因子,本文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对MTHFR C677T多态性与血管性痴呆的关联性进行评价,探讨MTHFR基因多态性对血管性痴呆的影响.方法 关键词检索Pubmed、Embase数据库、Cochrane协作网、中国知网(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等数据库收集2014年4月以前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于VD患者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的研究文献,采用Revman 4.2软件进行Meta分析,分析的主要结局指标是等位基因T在病例组与对照组间的优势比(Odds ratio,OR).结果 共纳入14篇合格文献,累计921例病例和1033例对照.T等位基因可增加患VD的风险,其优势比及其95%置信区间为1.33(1.18,1.49).结论 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是血管性痴呆的潜在分子标记,其T基因型人群患血管性痴呆风险增加.
作者:徐小红;王晟东;宋明芬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对比彩色多普勒超声和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探讨二者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效果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择2011年6月-2014年6月于浙江省肿瘤医院进行治疗的乳腺癌患者80例,均为女性,年龄为28 ~60岁,平均(42.5±6.9)岁.所有患者均在实施新辅助化疗之前先进行活检获取病理资料,然后实施新辅助化疗,并在化疗之后完成手术.手术方式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并于手术后进行病理检查.对比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技术和彩色多普勒超声的疗效评价和术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根据Miller and Payne病理反应分级标准,治疗无效患者24例,有效患者56例,治疗有效率为70.0%,其中7例完全缓解;术前体检的疗效缓解率为65.0%,彩色多普勒超声的疗效缓解率为50.0%,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的疗效缓解率为52.6%;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其中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磁共振动态成像与术后病理结果的Kappa值为0.953,一致性良好;体检、彩色多普勒超声与术后病理结果的Kappa值为0.416和0.482,一致性一般.结论 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技术对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效果的评估价值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淑君;时开元;邵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超声评价大隐静脉(great saphenous vein,GSV)曲张患者下肢静脉形态及功能变化,分析其与临床症状,及受累静脉之间相关性.方法 搜集GSV曲张患者107例(患肢150条)作为病例组,依据临床症状分级;20名健康成年人(健康腿40条)作为对照组,超声检查追踪显示GSV全程,记录受累静脉部位及各超声影像学参数,评价瓣膜功能,统计学分析各参数变化及相关关系.结果 病例组患肢GSV内径明显增宽,静脉远心端血栓检出率6.67% (10/150),均见于C5~6级患者;94.67% (142/150)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肢中存在GSV瓣膜功能不全,其中瓣膜功能重度不全123条,不同临床分级中所占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肢存在穿静脉开放者114条,占76%;共检出开放穿静脉185条,95.1% (176/185)为Cockett穿静脉.穿静脉开放数目与其内径及有无反流呈显著性正相关(r =0.3674,r=0.2764,P<0.01);穿静脉存在反流表明GSV瓣膜功能越差(r=-0.2443,P=0.0026).结论 穿静脉开放参与影响GSV及FV血流动力学变化,影响患者临床症状分级,超声全面评价受累静脉形态及功能变化有助于客观评价静脉曲张病变,从而为其治疗提供诊断依据.
作者:邱璇;张莉;阴继凯;许磊;杨一林;袁丽君;段云友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介绍一种新的可视化麻醉技术——CT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技术及其在手法松解治疗冻结肩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冻结肩患者仰卧于CT台上,在患侧颈部锁骨上区皮肤上放置定位标志物,以层厚5 mm进行CT冠状位平扫,找出清晰的前、中斜角肌间隙层面后设计穿刺进针点、进针角度及深度,随后于局麻下穿刺,CT扫描确认或调整针尖至前、中斜角肌间隙后,注入1%利多卡因10 ml(内含碘海醇1ml),CT扫描观察局麻药的分布,待阻滞完善后行患侧肩关节手法松解术.观察CT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的局麻药用量、运动阻滞完善时间、阻滞有效率及手法松解前后患者的疼痛评分及肩关节活动度.结果 借助影像工具CT能准确引导穿刺针进入前、中斜角肌间隙,注入较少容量的局部麻醉药(11.11±2.25)ml即可达到完善的阻滞效果,阻滞完善时间为(9.54±2.69) min,无气胸、血胸、局麻药中毒等相关并发症发生.接受治疗的73例冻结肩患者均在CT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成功,手法松解后疼痛显著减轻(NRS评分:5.14±1.62 Vs 1.48 ±0.58,P<0.05),肩关节活动度显著改善.结论 CT引导臂丛阻滞是可视化麻醉技术之一,可减少局麻药用量和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用于手法松解治疗冻结肩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熊远洪;黄冰;姚明;过建国;任小妹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测量房间隔缺损(ASD)的缺损大小并评价介入封堵术心室功能的变化.方法 对19例行介入封堵治疗的房间隔缺损患者行RT-3DE检查,测量房间隔缺损的大小;记录术前1d、术后2~3d、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每搏输出量(LV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右室舒张末期容积(RVEDV)、右室收缩末期容积(RVESV)、右室每搏输出量(RVSV)、右室射血分数(RVEF)变化.结果 LVEDV、LVESV、LVSV从术后2~3d至术后3个月逐渐增加;RVEDV、RVESV以及RVSV从术后2~3d起逐渐减少.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LVEDV、LVESV、LVSV、RVEDV、RVESV、RVSV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F和RVEF在手术前后变化不明显(P>0.05).RT-3DE测量缺损大径结果与手术测量值相关性好(r=0.9903).结论 RT-3DE对准确测量缺损大径并有效评估ASD患者介入术前后左右心室功能变化,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作者:陈兴美;张丽琼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肾内科学作为内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医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领域,肾内科的教学是临床医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为了加深学生对肾内科疾病相关知识的理解,培养其临床思维,提高其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锻炼其综合能力,笔者在肾内科临床教学工作中引入了案例教学法,本文对案例教学法在肾内科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总结,以期为今后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 教学实施过程中,首先对学生进行传统授课,讲授相关肾内科的基本知识,让学生对所学章节的知识点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在学生对知识点有所掌握之后,再引入一些典型案例,启发学生利用所学基本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终找出一种佳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后,把预先编制的案例分发给各组同学,让同学课后分组讨论,且每个同学都参与到各自小组的讨论中,在下次上课的时候抽取各组同学对这次案例教学中的案例进行总结和点评.结果 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肾内科教学,能够启发学生的临床辩证思维,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且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团队精神、与人沟通与表达的能力等也得到加强.结论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适于肾内科教学的教学方法,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大力推广.
作者:陈卫东;高涌;张燕;刘磊;张继强;陈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近年来肿瘤学领域飞速发展,肿瘤学专科医师紧缺,该现状对于肿瘤学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新的医学教育形式要求肿瘤学教学在加强有关理论知识讲授的同时,更要注重对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创新思维及科研素质等的训练,以便为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医学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高等医学院校应及时调整医学教育模式,更新教学观念,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循证医学是以证据为主的医学,以解决临床问题为出发点,提出一整套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问题、寻找现有佳证据、评价和综合分析所得证据以及正确应用结果指导临床决策的理论和方法,它弥补了长期以来统治临床医学领域的经验医学模式的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并改变了我们的医学实践行为.目前循证医学已广泛深入到各种临床实践和基础研究,不仅对医药、卫生的各个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也为医学教育、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探索.因此,在肿瘤学临床和教学实践中引入循证医学理念,应用循证医学的原则和方法进行教学探索,运用以问题为中心的教育模式,以期提高临床肿瘤学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是新时代下医学教育改革的大势所趋.近几年循证医学在我国各大高校的肿瘤学教学中已得到不断应用,对医学教育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作者:杨燕;郑荣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施氏温针灸配合穴位贴敷疗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对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d)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施氏温针配合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配合穴位贴敷治疗,针灸主要选穴为大椎、天柱、后溪、颈椎夹脊,观察组在针刺得气后在上述穴位中每次选取3~4个穴位进行温针灸,隔日1次,并使用以白芥子散为主方的药饼,进行穴位贴敷,每周1次,每次贴敷2h;对照组只进行针刺,不温针,余治疗同观察组,详细记录2组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并通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比较差异性.结果 治疗组愈显率为80.0%,与对照组5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TNF-α值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施氏温针灸配合穴位贴敷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可靠,并能明显缓解疼痛症状,同时对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α)有良性调节作用.
作者:高峰;朱佳浩;杨喜兵;姚赟娜 刊期: 2015年第07期
慢性肾脏病(CKD)是常见病和多发病,国内大型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其发病率高达10.8%,已经成为公共健康问题,CKD导致的终末期肾脏病(ESRD)在逐年增加,我国现在维持性透析患者为40万人,并且成快速增长,预计可达200万人,而由肾功能不全导致的钙磷代谢异常、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骨骼成分与结构改变(肾性骨营养不良)和血管软组织钙化是CKD常见并发症之一.上述这组病理生理变化称为慢性肾脏病矿物质与骨异常(CKD-MBD).
作者:邢昌赢;沈冬云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综合评估为C、D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2月期间曾在嘉兴市第一医院接受治疗的综合评估为C、D组COPD患者一级家属15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50例患者家属进行心理健康测评,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疾病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干预后2、4、6个月时比较2组家属的焦虑程度(SAS)、抑郁程度(SDS)评分.结果 150例COPD患者家属SCL90评分与中国成人常模比较,有5项因子的评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护理干预前,2组家属抑郁SDS评分、焦虑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家属的抑郁SDS评分、焦虑SAS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属的抑郁SDS评分、焦虑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干预后观察组家属的抑郁SDS评分、焦虑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对COPD患者家属实施社区护理干预措施助于缓解其焦虑程度和抑郁程度.
作者:周颖新;吕晓东;陆卫芬;水小芳;刘加良;唐婷玉;陈文宇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对应用移动护理工作站后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的效果观察,为移动护理工作站在临床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移动护理工作站前后随机抽取4个病区的180位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知晓率调查,应用移动护理工作站前进行常规教育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除常规教育外配备3个移动护理工作站,设计电子化的健康教育评估评价表,健康教育项目专科化,健康教育形式多样化等一系列流程改进,对2组住院患者的健康教育知晓率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中知晓81例(45%)、部分知晓76例(42.2%)、不知晓23例(12.8%),观察组知晓139例(77.2%)、部分知晓34例(18.9%)、不知晓7例(3.9%).2组患者应用移动护理工作站前后健康教育知晓率比较采用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移动护理工作站应用后,通过电子化的健康教育评估评价表,提供个体化、专科化、针对性的教育内容,并能在床边实时完成所有健康教育记录,移动护理工作站提供了丰富的教育内容和全面的患者信息,为健康教育者提供了有力的系统支持,可以提高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的知晓率,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田小玲;章敏;曹秀月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由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照顾者照顾行为不标准,给患者恢复带来许多问题,因此需要找到合适的方法调整照顾者的照护行为.本文针对个体化教育方案对老年高血压居家照顾者照顾行为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2012年4月-2013年8月间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行治疗的老年高血压居家照顾者160例,将照顾者按来院顺序编1~160号,其中奇数作为干预组,偶数作为对照组,每组8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降血压常规治疗,血压稳定后离院,干预组照顾者接受个体化教育方案,对照组照顾者仅接受出院前的常规健康教育.在入院前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在出院后2个月进行患者回访,问卷调查方式统计照顾者高血压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收集医院记录,统计患者2个月内再就诊率.应用SPSS 13.0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干预组2个月后高血压知识掌握良好人数占到总数的87.5%,对照组照顾者仅有17.5%的照顾者能够正确护理,2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高血压再就诊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体化教育方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居家照护者照护行为具有积极影响,并且能有效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再就诊率.
作者:李佳;曲学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