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选择适当的支具佩戴对特发性脊柱侧凸青少年患者的临床效果及预后.方法 选取温州医科大学附属黄岩医院骨科2013年1月-2016年1月期间的18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2组,每组9人,研究组佩戴适当的支具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电刺激疗法,9个月后进行随访,分析整理Risser征级别和Cobb角对矫正结果的影响,通过对比2组的治疗总有效和生活质量满意度评分,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预后生活质量差异进行评价.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为66.67% (P >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各有1例(11.11%)和3例(33.33%)并发症发生,并发症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isser征级越低,初诊矫正率、侧凸进展率越高,顶锥旋转矫正率并未表现出规律,不同Risser征级下初诊矫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侧凸进展率和顶锥旋转矫正率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在功能/活动度、疼痛、精神健康和治疗满意度上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佩戴合适的支具可有效地降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侧凸进展,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在轻中度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中推广使用.
作者:曹斌豪;王敏;叶湛;陈建军;王向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本文旨在研究阑尾原发恶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评估影响阑尾原发恶性肿瘤生存的预后因素,为制定治疗方案,评估患者的预后提供参考.方法 本研究纳入了SEER数据库2004-2010年阑尾原发恶性肿瘤病例.根据WHO第四版阑尾肿瘤分类,将阑尾原发恶性肿瘤中的腺癌、黏液腺癌、印戒细胞癌、神经内分泌肿瘤纳入研究.统计分析采用SPSS 19.0软件,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生存曲线,使用Log-rank检验进行各组生存率之间的整体比较,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用Cox回归多变量分析预后与性别、年龄、种族、组织学类型、肿瘤侵犯程度的关系.结果 2004-2010年间,SEER数据库报道了3 967例阑尾恶性肿瘤,其中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有3 159例.校正年龄后的阑尾原发恶性肿瘤发病率为每0.7/100000人.患者生存率与年龄成反比,非裔美国人的预后较其他人群更差.肿瘤侵犯程度越高,患者预后越差.各组织学类型中印戒细胞癌患者的疾病特异性生存率比其他类型肿瘤更低(P <0.001).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生存率则较好(P<0.01).结论 阑尾原发恶性肿瘤的临床特征因组织学类型而不同.种族、年龄、分期、组织学类型、肿瘤侵犯程度和肿瘤原发灶大小是阑尾原发恶性肿瘤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
作者:赵福光;周娟娣;陈杰;施宜均;蔡远杰;谢尚闹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脑出血后氧化应激与神经细胞凋亡的相关性及对凋亡相关蛋白c-myc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择SD雄性大鼠8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MPEG-SOD组,每组28只,自体血注入法建立脑出血模型,MPEG-SOD组建模前腹腔注射MPEG-SOD;术后12 h、1d、3d、7d不同时间点行神经功能缺陷评分(NDS),取脑组织测定脑组织含水量,分光光度法测定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免疫组化法测定核因子κB(NF-κB) p65阳性细胞表达,TUNEL测定神经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测定c-myc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各时点NDS评分、SOD活性明显降低,脑组织含水量、MDA含量、c-myc蛋白、NF-κB p65、TUNEL阳性细胞表达明显升高(P<0.05),术后3d达峰值,与模型组同时点比较,MPEG-SOD组NDS评分、SOD活性明显升高,脑组织含水量、MDA含量、c-myc蛋白、NF-κB p65、TUNEL阳性细胞表达明显降低(P<0.05),c-myc蛋白表达与TUNEL阳性细胞数呈正相关(模型组r=0.83,MPEG-SOD组r=0.91,P<0.05).结论 脑出血后氧化应激诱导神经细胞凋亡可能与启动凋亡相关基因c-myc有关.
作者:汪立松;章永强;冯忠;应小卫;王希佳;霍鑫龙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英夫利昔单抗(IFX)联合硫唑嘌呤(AZA)对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患者免疫功能和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以随机数字法将170例克罗恩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85例.对照组给予硫唑嘌呤,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英夫利昔单抗.比较2组生物学指标[白细胞计数(WBC)、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和血清总蛋白(STP)]、免疫功能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CD4、CD4/CD8和CD8)、免疫球蛋白(IgA、IgG、IgM)]、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0(IL-10)、白介素-12(IL-12)、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2组WBC、ESR、CRP、STP、CD4、CD4/CD8、CD8、IgA、IgG、IgM、TNF-α、IL-12、TGF-β、IL-10水平均较前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WBC、ESR、CRP、STP、CD4、CD4/CD8、CD8、IgA、IgG、IgM、TNF-α、IL-12、TGF-β、IL-10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英夫利昔单抗联合硫唑嘌呤可有效改善克罗恩病患者的免疫功能和炎性细胞因子,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刘芳;李靖涛;宋振梅;刘继喜;吴晓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非插管胸腔镜术中应用罗哌卡因多囊脂质体,观察围术期并发症情况,判断其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9月非插管胸腔镜手术患者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0.2%罗哌卡因),B组(0.2%罗哌卡因多囊脂质体),C组(0.1%罗哌卡因联合0.4 μg/ml舒芬太尼),每组20例.术前于T6~7行硬膜外穿刺置管,2 mg吗啡镇痛,术中由丙泊酚和右美托咪定联合泵注经面罩自主呼吸,观察3组患者术中呼吸循环变化,记录术后1、4、8、24 h患者VAS疼痛评分、术中呛咳、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术后恶心呕吐等并发症.采用复乳化法,以0.2%罗哌卡因、磷脂、三油酸甘油酯、胆固醇、L-赖氨酸为原料制备罗哌卡因多囊脂质体;罗哌卡因脂质体为圆球形,内部呈多囊泡结构,粒径为7 ~ 30 μm,平均粒径为(15.36±7.87)μm;药物释放时间为6h释放65.0%,24 h释放90%,48 ~ 60 h释放完毕.结果 术中血压方面,A组与B组、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频率方面,A组和B组在人工气胸时和人工气胸后30 min呼吸频率低于C组(P<0.05);A组术后4、8h呼吸频率高于B、C组(P<0.05).并发症方面,A组术中恶心呕吐及并发症发生率高于B组(P<0.05).静息和咳嗽疼痛VAS评分方面,B组术后4、8h静息和咳嗽疼痛VAS评分低于A、C组(P<0.05).结论 罗哌卡因多囊脂质体能够减轻非插管胸腔镜围术期并发症,可实现麻醉药物的定点定量精确释放,具有持续释放、定量释放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益维;黄长顺;王珏;杨秋纽;朱浩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在功能神经外科手术麻醉中的临床疗效,为临床麻醉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金华市中心医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337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69例)和对照组(168例).观察组予以右美托咪定(1 μg/kg,10 min)静脉注射,以0.4 μg/(kg·h)的速度持续静脉泵入,对照组予以等量生理盐水静脉注射,2组均以丙泊酚静脉麻醉诱导与维持.于诱导前、术毕、苏醒时3个时间点记录患者MAP、HR、SpO2、Ramsay镇静评分、RR、OAA/S镇静评分,比较2组唤醒期应答能力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SPSS 19.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术毕、苏醒时,观察组MAP、HR均低于对照组(P<0.05),Ramsay镇静评分均大于对照组(P<0.05).术毕OAA/S镇静评分小于对照组,苏醒时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唤醒期应答满意148例(87.5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21例(72.02%,P=0.02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7例(4.14%),低于对照组的11例(6.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326).结论 对功能神经外科手术患者而言,采用右美托咪定麻醉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有效发挥镇静效果,唤醒期应答能力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蔚蓝;黄晓霞;乐新会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阶梯状修剪原位回植结合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四肢皮肤逆行撕脱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4年2月-2015年3月,由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同一组医师应用阶梯状修剪原位回植结合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皮肤逆行撕脱伤患者15例,男性9例,女性6例;年龄19~ 52岁,平均32.5岁.所有患者无周围血管疾病,所有撕脱皮肤均为逆行撕脱,无明显挫伤或仅有轻度挫伤,撕脱皮肤均较完整,有较好的软组织床或虽伴有肌肉断裂但经修复后软组织床良好,所对应的皮下组织无大面积的骨和肌腱外露,皮瓣撕脱面积为:(4cm×5 cm) ~(15 cm×18 cm).术后给予抗感染、抗凝、抗痉挛治疗,调整负压,观察负压封闭引流敷料的颜色、管型、气味,保持负压封闭引流敷料持续负压吸引通畅、有效,术后1周打开负压封闭引流敷料,记录皮瓣的颜色、质地、弹性、感觉情况,评估皮瓣成活情况.结果 15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3 ~ 20个月,2例失访.3例皮瓣远端局部发黑经换药后愈合.成活皮瓣近端及中部色泽、质地、弹性、感觉等与正常皮肤无异,远端皮瓣色泽暗,质薄,弹性差,皮肤感觉迟钝或无感觉.结论 阶梯状修剪原位回植结合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手术操作简便易行,学习曲线短,临床疗效满意,是治疗四肢皮肤逆行撕脱伤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张衡;官建中;周建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老年髋部骨折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特点,分析血栓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2012年10月-2016年4月在义乌市中心医院骨科治疗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共60例.其中,股骨颈骨折28例,转子间骨折32例.患者在术前及术后3d和7d分别行双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显像(CDFI)检查,观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情况,以年龄、性别、骨折类型、入院至手术时间和骨折至手术时间为变量进行患者术前DVT危险因素分析,以年龄、性别、骨折类型、入院至手术时间、骨折至手术时间、麻醉方法、麻醉时间、手术方法和手术时间为变量进行术后DVT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6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出现下肢DVT 21例(35.0%).其中9例(15.0%)为术前血栓,12例(20.0%)为术后血栓.86.7%的DVT发生于骨折侧.转子间骨折发生术后DVT的风险是股骨颈骨折的5.977倍(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骨折类型是老年髋部骨折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5.977,P<0.05).结论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患肢DVT发生率高于健侧;转子间骨折为术后DVT的危险因素;术前即有较高的DVT发生率,因此入院后应尽早行CDFI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DVT.
作者:吴丽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以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两种诊疗方案在胆囊结石治疗上的相关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80例胆囊结石患者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保胆取石组(37例)和胆囊切除组(43例),对2组患者的总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总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留置引流管例数、术后通气时间、术后并发症例数、术后24h疼痛程度、术后结石复发、术后胆囊收缩功能等相关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组患者的总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总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胆取石组留置引流管例数明显多于胆囊切除组,而保胆取石组的术后通气时间、术后并发症例数、术后24 h疼痛程度小于胆囊切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胆取石组术后随访未发现胆囊结石复发,术后6个月、术后1年胆囊收缩功能较术前改善(P<0.05).胆囊切除组术后随访未发现胆管结石.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效果明确,安全可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保留了有功能的胆囊,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是除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外另一有效的手术方式,对于胆囊结石患者应根据患者的胆囊和全身状况以及本人意愿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从而实现胆囊结石治疗的个体化.
作者:李巧登;陈光彬;刘志刚;凌林;刘丹峰;胡郁之;刘昌阔;孙礼侠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乳腺癌患者术后新辅助化疗可提高患者的生存期,但其免疫学机制不清,本文旨在探讨新辅助TAC化疗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和Ki-67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6月-2015年7月在鄞州人民医院确诊并接受新辅助化疗的9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试验组45例,术后对照组采用CEF方案治疗,试验组采用TAC方案,1个疗程/3周,共4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全血CD3、CD4、CD8、自然杀伤细胞(NK)水平,采用ELISA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白介素-10 (IL-10)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检测Ki-67表达.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6.67% (39/45),高于对照组的68.89% (31/45),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CD3、CD4、CD8、NK水平低于治疗前,且CD3、CD4、CD8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TNF-α和IL-2显著高于对照组,而IL-6和IL-10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Ki-67阳性率为53.33%(24/45)、57.78%(26/45),显著低于治疗前的88.89%(40/45)、84.44%(38/45),x2=0.997、0.402,均P<0.01,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80,P=0.671).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7.78%(17/45)低于对照组为60.00%(27/45),x2=4.447,P=0.035.结论 新辅助化疗TAC方案可改善早期乳腺癌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降低Ki-67阳性表达,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杨辉;江皓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对比分析诊断模型(LIF-5、APRI及FIB-4)对丙氨酸转移酶(ALT) <2×正常值上限(ULN)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治疗指征(≥G2或≥S2)的判断价值.方法 收集1 135例接受肝脏穿刺活检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G2和<S2组、≥G2或≥S2组,构建诊断模型LIF-5,评估LIF-5与APRI、FIB-4对治疗指征的判断价值.结果 ≥G2或≥S2组患者占44.49%;该组男性和HBeAg阴性的构成、年龄、ALT、AST、APRI及FIB-4的平均值均高于<G2和<S2组,白蛋白/球蛋白(A/G)、白细胞、血小板(PLT)的平均值均低于<G2和<S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诊断模型LIF-5=0.725+0.005×年龄+0.003×ALT+0.004×AST-0.201×(A/G)-0.002×PLT(109/L).LIF-5分布的集中程度高于APRI和FIB-4,且判断价值优于APRI和FIB-4.LIF-5、APRI和FIB-4判断治疗指征的截断值分别为0.46、0.53和1.22.当LIF-5≤0.30时,敏感度96.8%、阴性预测值91.8%;当LIF-5> 0.75时,特异度97.3%、阳性预测值87.1%.结论 有较高比例的ALT<2×ULN慢性HBV感染者存在明显肝脏疾病进展,诊断模型LIF-5对治疗指征的判断有较好的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蒋素文;胡爱荣;颜华东;金珊珊;胡耀仁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本地区老年人跌倒致颅脑损伤流行病学情况,分析老年人跌倒并发重型颅脑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1 日-2014年12月31日南昌市青云谱区内跌倒、且经“120”送至南昌市区内各医院住院治疗的77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年龄≥60岁;②有明确跌倒致头部外伤史;③初始CT扫描明确外伤性颅脑损伤.排除标准:①年龄<60岁;②不符合颅脑损伤诊断标准;③颅脑损伤非跌倒所致.对其相关单因素采用x2检验,将有意义的单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统计软件采用SPSS17.0.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老年人跌倒致重度颅脑损伤与性别、入院时间、跌倒平面、相关枕颞着地、心脑血管基础病有关(P<0.05),与年龄、合并伤无关(P>0.05).进一步对相关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心脑血管基础病(OR=5.555)、相关枕颞部着地(OR=4.420)是老年人跌倒致重型颅脑损伤的高危因素.结论 对有心脑血管基础病、相关枕颞着地的跌倒致颅脑伤老年患者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把握时机,尽早进行积极干预,以控制危险因素,减少继发脑损伤,降低重型颅脑损伤的发生率,改善愈后.老年人跌倒的社区宣教应有颅脑损伤的相关知识,加强颅脑损伤知识的宣教,提高老年人对颅脑伤的认识,预防老年人跌倒致重型颅脑伤的发生是必要的.
作者:龚勤峰;胡勇;涂杳然;彭小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检测、分析反复流产(RSA)患者主动免疫治疗前后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CD3+、CD4+和CD8+封闭效率变化,评价主动免疫治疗的疗效,探讨RSA发生的免疫学机制.方法 选取3次或3次以上无明确原因的自然流产患者82例,使用流式细胞仪对这82例RSA患者主动免疫治疗前后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CD3+、CD4+和CD8+封闭效率进行检测,采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分析主动免疫治疗前后封闭效率的差异,采用x2检验来分析封闭效率转阳与否与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 主动免疫治疗后RSA患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CD3+和CD8+的封闭效率明显升高,免疫治疗前CD3封闭效率为0.31(-0.51 ~1.09),免疫治疗后CD3封闭效率为1.02(0.09 ~2.33);免疫治疗前CD8封闭效率为0.47(-0.53 ~ 1.83),免疫治疗后CD8封闭效率为1.39(0.55 ~2.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47、-2.622,P<0.05),而CD4+的封闭效率免疫治疗前为-0.04(-1.40 ~1.30),免疫治疗后为0.52(-1.10~1.35),有升高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552,P>0.05).RSA患者经过主动免疫治疗后转阳和未转阳的妊娠率分别是42.9%和16.1%,转阳的患者妊娠率明显高于未转阳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SA患者经过主动免疫治疗后,其外周血T淋巴细胞封闭效率提高,封闭抗体的阳性转变更有利于妊娠的建立和维持.
作者:马超;韩维田;冯文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髋部周围骨折术采用硬脊膜外腔阻滞加全身麻醉方法对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抽取2012年2月-2016年2月在绍兴市中心医院拟择期行手术治疗的老年髋部周围骨折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年龄、文化程度分层,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给予硬脊膜外腔阻滞加全身麻醉方法,对照组给予全身麻醉方法,对比分析2组麻醉效果及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SBP、DBP、HR在不同时间点的效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h、6h、24h、3d的MMSE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h、6h、24 h及3d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睁眼时间[(12.3±3.5)min]、拔管时间[(13.5-±3.1)min]、应答时间[(15.3±4.4)min]均快于对照组[(17.4±2.8) min、(20.4±2.8)min、(20.8±4.1) min,P<0.05].结论 老年患者髋部周围骨折术中使用全身麻醉加硬膜外麻醉方法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影响小,术后麻醉恢复良好,对认知功能影响小,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响林;万凌峰;原桂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检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伤后各时间点颅内压的变化及颅内血清中的S100B及IL-6的水平,分析研究血清S100B、IL-6水平与颅内压力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6年4月于嘉兴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就诊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共88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对患者的颅内压进行连续性的监测,并于入院后的6、12、24、48和72 h分别采集患者的静脉血.检测血清中的S100B蛋白及IL-6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析不同时间点血清IL-6及S100B水平,并对IL-6及S100B水平变化与颅内压的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的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S100B水平在受伤后逐渐升高,24h时达到峰值,随后便逐渐下降;而患者的IL-6和颅内压水平在受伤后逐渐升高,患者血清IL-6及S-100B水平与颅内压水平存在显著相关性(r =1.933、r=4.859,P<0.05).但是S100B的峰值出现的比颅内压早,而IL-6的变化趋势与颅内压的变化趋势相符.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后的颅内压力变化与血清中的S100B和IL-6水平呈正比,因此,S100B和IL-6水平可以反映患者的损伤程度,为患者的病情判断提供临床依据.
作者:周海航;张李涛;沈建国;褚正民;褚闻来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高压氧辅助标准大骨瓣开颅术对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重型颅脑损伤致颅内出血患者5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观察组实施标准大骨瓣开颅术联合高压氧治疗.检测对比2组血流动力学指标、代谢状态指标水平,并采用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估2组术后6个月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1周、术后1个月时CBF、CBV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TP、MT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术后1个月时,对照组CBF、CBV、TTP、MTT水平较术后l周时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术后5d时TNF-α、IL-2水平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IL-4水平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且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5d时RBP、TRE、PA水平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CEO2、SVO2水平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术后5d时RBP、TRE、PA、CEO2、SVO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半年预后良好率(42.7%)明显优于对照组(14.3%,P<0.05).结论 标准大骨瓣开颅术联合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可有效稳定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善炎症、改善代谢状态,提高预后.
作者:万玉麟;徐黔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分析微型锁定钢板与无头空心螺钉在斜型内踝骨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提供佳的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2013年4月-2015年1月共收治内踝骨折患者44例,男性27例,女性17例;年龄20 ~ 67岁,平均(42.6±6.3)岁.致伤原因:扭伤23例,运动伤16例,交通伤5例.合并伤:双踝骨折7例,三踝骨折5例,所有骨折均为闭合性损伤;受伤至手术时间:4 h~3 d;按照内固定选择不同分为2组:A组18例,采用微型锁定钢板固定;B组26例,采用无头空心螺钉固定;通过门诊随访及X线片评定骨折愈合率、并发症发生率及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踝与后足功能评分(AOFAS ankle-hindfoot scale).结果 44例患者术后获12~18个月随访,平均(13.9±0.4)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0~ 16周,平均(12.4±0.9)周,无伤口感染及愈合不良,无内固定断裂、松动、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发生;按照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A组评分平均为(92.8±5.6)分,B组评分平均为(93.0±4.7)分,较术前2组功能均显著提高,但2组间比较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斜型内踝骨折,微型锁定钢板与无头空心螺钉都可以提供有效的断端加压及较好的临床结果,但无头空心螺钉具有费用低、可经皮复位骨折、软组织剥离较少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军;陈晓;曹烈虎;翁蔚宗;周启荣;纪方;苏佳灿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在脓毒症休克早期不同的液体复苏方法对患者免疫功能、炎症反应及脏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11月-2015年1 1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ICU收治的成人脓毒症休克患者180例,按数字随机法分为脉搏指示连续心排出量(pulse indicator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PICCO)组94例和常规组86例,PICCO组患者在PICCO技术监测下进行精准的液体复苏,而常规组以常规方法进行液体复苏.对比分析2组患者在复苏后脏器功能变化;ET-1、乳酸、白介素-10等炎症因子的变化;T淋巴细胞等免疫功能变化,以及microRNA-155等分子生物学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2组患者入院时的性别、年龄、急性生理学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 Ⅱ)、平均动脉压、休克状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经不同方法液体复苏后,PICCO组患者的血压波动幅度、BNP、IL-10、ET-1水平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ICCO组患者的mi-croRNA-155、T细胞亚群高于常规组患者(P<0.01).结论 PICCO指导下的液体复苏不但能使血压平稳恢复,减轻心脏负荷,同时减轻炎症介质,对提高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卢露;潘国权;汤鲁明;王林霞;王志翊;潘小东;孙来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围术期主要护理措施及其临床效果,探讨可供临床借鉴的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绍兴市人民医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79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经颅内血肿开颅清除术,围术期经专业化护理,护理措施包括手术前后心理护理、特别护理(对症护理,预防并发症,应急护理)、术后康复训练.考察经临床治疗和护理干预后的治疗总有效率、卡氏功能状态评分(KP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KPS评分为(62.3±5.1)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为(52.3±6.0)分;治疗后KPS评分为(86.8±6.9)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为(52.3±6.0)分;治疗后KPS评分(t=10.50,P<0.05)、日常生活能力评分(t=13.22,P<0.05)均较其治疗前改善明显.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45 d.79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49例治愈(62.03%),21例好转(26.58%),9例(11.39%)病情稳定,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8.61%(70/79).围术期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1.39% (9/79).随访3个月无死亡病例.结论 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围术期实施专业化护理尤其是心理护理和特别护理有助于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协同护理模式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IL-23、IL-17炎症因子及心理和躯体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浙江医院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8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根据病情不同给予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协同护理模式,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中IL-17、IL-23的表达,对2组患者进行健康调查简易量表(SF-36)、抑郁自评调查.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IL-17、IL-23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干预后生活质量总分、精神健康、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力、躯体疼痛、健康状况、生理职能和心理功能评分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干预后均高于对照组干预后(P<0.05),治疗前2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干预后抑郁自评评分均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抑郁自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抑郁自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协同护理模式可有效结合治疗,改善患者外周IL-17、IL-23的表达,同时具有针对性,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参与自我行为的管理和健康的决策,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抑郁的发生率,因此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杜丽云;朱琴;林玲萍;倪丽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联合延续性护理对脑外伤术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2014年12月-2016年6月收治脑外伤行手术患者120例,按照配对设计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延续性护理.采用标准化神经心理学检查方法(loewenstein occupational therapy cognitive assessment,LOTCA)、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价脑外伤后患者认知障碍程度,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生活自理能力评定Barthel指数(BI)评价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以及自理能力,并比较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2组患者入院时LOTCA及MMSE评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干预6个月后各项评分均上升,观察组LOTCA及MMSE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以及自理能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2组患者各评分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1.67%(Z=-2.836,P<0.05).结论 采用健康教育联合延续性护理针对脑外伤术后患者恢复,可显著提高患者认知功能,改善神经缺损,提高自理能力,提高护理满意度,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小燕;杨健;寿棘;毛芝芳;徐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团队工作管理模式对肾癌患者术后延续护理效果的影响,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接受治疗的肾癌患者92例,按照单纯随机抽样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2组患者出院后均实施常规延续护理,包括与社区转介、随访、术后4~5周进行复查CT/MRI、门诊复诊、专题讲座等.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以团队工作模式的延续护理,主要包括:心理咨询组、同伴志愿组等6个小组协同护理;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100)评定2组患者出院时及出院6个月后生存质量,比较干预效果.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术后6个月生存质量的评分分别为41.22±3.87、71.17±3.82,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6个月SAS/SDS的评分分别是27.78±3.67、28.28±4.73;58.48±4.39、56.28±4.73,实验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团队工作管理模式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减轻患者的负面情绪,术后延续护理效果显著,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佳;刘丹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患有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老年患者发生误吸/窒息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入院治疗的AD患者82例,采用激越问卷、智能简易精神状态筛选表、生活自理能力评定表、痴呆行为病理学评定表、患者一般情况调查表以及患者误吸/窒息风险评价估量表进行调查,并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教育程度、进食体位,是否有误吸史、是否使用镇静/抗癫痫类的药物以及误吸/窒息风险评估的总分,且均对其进行饮水实验,使用Pearson多元逐步回归和相关比较的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误吸/窒息风险评估得分与患者的年龄、进食体位、是否有误吸史以及是否使用镇静/抗癫痫类的药物有关,而与患者的性别、婚姻状况、教育程度等没有显著相关性.饮水实验(P<0.001)、简易智能精神状态筛选表(MMSE,P=0.005)、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ADL,P<0.001)、Cohen-Mansfield精神激动目录(CMAI,P=0.020)以及日夜节律(P =0.008)与患者的误吸/窒息风险有显著的相关性.饮水试验、误吸/窒息史、进食体位、年龄、使用药物、ADL评分都是影响AD患者误吸/窒息风险的独立因素.结论 以下因素都对AD患者发生误吸/窒息风险有很大的参考价值,主要包括患者饮水试验呈阳性、平卧位进食、高龄、生活自理能力低下以及使用抗精神类药或者使用镇静类药等因素.
作者:贺文文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标准化沟通在心血管重症监护室(CCU)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8月-2015年2月收住湖州市中心医院CCU患者9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CCU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加用SBAR沟通系统进行干预,2组护理时间为14 d,记录2组抑郁评分变化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2组患者经过治疗和护理,抑郁评分均显著改善,各自较前相比(治疗组:6.44±1.67vs.20.44±1.87;对照组:10.49 ±1.89 vs.20.33 ±2.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6.44±1.67)较对照组(10.49±1.89)改善更为显著,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护理期间的再梗死、心脏骤停、恶性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100.0% vs.8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标准化沟通在CCU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有利于缓解患者的抑郁症状,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增进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
作者:戴国利;严忠慧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手术切除联合磁铁片加压及曲安奈德针注射治疗耳垂瘢痕疙瘩的疗效及治疗后生质存量的改善情况.方法 56例(64侧)患者行手术切除耳垂瘢痕疙瘩,缝合后即向创面内注射曲安奈德混悬液20 ~ 40mg,随后每2周注射1次,共5次,拆线后局部用磁铁片加压治疗,每天8h并保持6个月,随访12~ 36个月,随访结束后进行生存质量调查.结果 4例失访,随访52例(59侧)中有5例(6侧)复发,复发率为10.2%,术后平均复发时间为(9±9)个月.治疗后瘙痒、疼痛显著减轻,而复发组与未复发组比较治疗前、后疼痛和瘙痒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生存质量显著提高,GBI总分为29.98 ± 16.97,复发组GBI总分为18.13±11.13,未复发组GBI总分32.14±17.04,较复发组显著提高(P<0.05);复发组瘢痕疙瘩体积为(5.53±4.88)cm3,未复发组为(5.32±3.87)cm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家族史组复发率为15.0%,无家族史组为15.6%,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满意率为90.4%,满意度评分为(3.54±0.73)分,未复发组满意度评分(3.66±0.57)较复发组(2.88±1.13)高(P<0.05);磁片佩戴的舒适性评分为3.62±0.53,未复发组评分(3.70±0.46)较复发组(3.13±0.83)高(P<0.05).结论 手术切除联合磁铁片加压及曲安奈德注射治疗耳垂瘢痕疙瘩安全有效,可以显著减少耳垂瘢痕疙瘩复发率,并显著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张谊;张璃;林孝华;李智铭;张启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初诊结核病患者的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其生命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新疆奎屯市和徐州市鼓楼区2012年1月-2013年1月间确诊管理的肺结核病患者和匹配的对照者,采用自行设定的基本情况调查表和SF-36生命质量(QOL)测量表、焦虑及抑郁自评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进行面对面调查;采用线性回归方法分析肺结核患者的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共调查354例肺结核病患者,年龄18~81岁,平均(45.21±18.71)岁,其中男性207例(58.47%),女性147例(41.53%);共调查对照组708例,年龄18 ~82岁,平均(45.26±18.56)岁,其中男性414例(58.05%),女性294例(41.53%);QOL在病例组与对照组间的比较显示:病例组为51.35(42.85,63.31)分,对照组为86.60(79.80,89.75)分,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5.93,P<0.05);分维度分析:病例组生理健康(PCS)和心理健康(MCS)维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病例组生命质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高龄、居住环境阴暗潮湿、焦虑、抑郁及睡眠质量差为危险性因素,长期锻炼及有医疗保障为保护性因素(P<0.05);其中居住环境阴暗潮湿、焦虑、抑郁及睡眠质量差均为影响生理健康(PCS)和心理健康(MCS)主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 肺结核病患者生命质量较低,对肺结核患者进行抗痨治疗的同时,应对患者的心理疾患和睡眠质量进行筛查和干预,以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作者:马春燕;石春雷;韩勤;沈玲玲;桑兴旺;房桂华;刘海英;娄培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为了解杭州某三级医院在职医护人员甲状腺结节检出率及流行病学特征,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2015年11月-2016年3月,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1 343位在职医护人员进行甲状腺超声检查,对有手术指征者进行细针穿刺及手术治疗,并送病检.结果 1343例受检者中有628例检出甲状腺结节,总体检出率为46.8%.其中女性505例,检出率为49.6%,男性123例,检出率为37.8%,女性检出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69,P<0.001).女性在21 ~50岁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同年龄段男性(P<0.05).随着年龄增长,甲状腺结节检出率呈显著上升趋势(男性:x2趋势=24.78,P< 0.001;女性:x2趋势=30.16,P<0.001).不同性别甲状腺结节位置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594,P<0.05).单发结节及小结节比例明显增高.检出628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中疑似甲状腺癌16例,其中8例经手术切除或穿刺活检送组织病检证实.结论 甲状腺结节总体人群检出率高,杭州某三级医院医护人员甲状腺结节检出率为46.8%,以小结节及单发结节为主,应引起高度重视,在该院健康体检中应普及甲状腺超声检查.
作者:刘乔勇;苏虹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mmune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的临床特点,对导致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各种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以预测各种相关因素对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整体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5年1月-2015年10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童血液内科住院治疗的ITP患儿,对纳入诊断标准的1 150例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其基本信息、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等资料,根据患儿的性别,年龄,初诊时血常规检查的血小板数值,治疗过程中是否应用糖皮质激素和丙种球蛋白,出院时的治愈效果进行分组,整理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计算x2值和P值.结果 本次研究共收集病例1 150例,男性为712例,治愈数为38例,女性为438例,治愈数为16例,单因素分析性别与治愈数的关系,x2=1.719,P>0.05.根据年龄分组为<1岁,1~7岁和>7岁,与治愈数的单因素分析x2=2.970,P >0.05.初诊时检查的血小板数值、应用糖皮质激素与丙种球蛋白与否与预后的单因素分析的x2值分别为31.826、4.087、21,120,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依次为血小板初始值、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P值分别为0.000、0.042、0.049.结论 血小板初始数值、应用糖皮质激素与丙种球蛋白对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预后有重要的预测意义,血小板初始值可作为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必要时早期给予糖皮质激素和丙种球蛋白的干预治疗对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预后具有积极影响,这对以后的临床工作开展具有积极推动意义.
作者:陈陶;李帆帆;章赵华;柳洁;阮积晨;舒旷怡;蒋伟燕;李姗姗;江明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排卵功能失调性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为预防和治疗提供临床参考.方法 选择2014年7月-2015年12月湖州市妇幼保健院妇科诊治的排卵功能失调性异常子宫出血患者92例,将患者随机1∶1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接受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患者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为91.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429,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子宫内膜厚度为(13.8 ±0.4) mm、(13.7±0.6) 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分别为(6.3 ±1.1)mm和(8.5±1.4)mm,均有显著性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排卵功能失调性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独应用西药,子宫内膜厚度改善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琴芬;江涵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调查杭州市慢性病患者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满意度现状,了解现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存在的不足,并探讨患者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改善患者满意度提供建议和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按患者档案号随机抽取2013年9月1日-2014年3月1日杭州市某大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档的651例慢性病患者,进行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问卷调查,终获得有效问卷610份,有效率为93.7%.采用Epidata软件录入数据和Stata 1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使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前3位的是医务人员服务态度、负担花费和就诊环境方面,分别为86.56%、82.79%、80.81%;满意度后3位的是医务人员主动讲解知识、技术水平和机构主动提供服务方面,分别为71.14%、73.28%、74.1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慢性病患者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满意度与退休前职业相关(P<0.05).结论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结合患者的自身特点,实施差异化服务,同时着力于提高医务人员技术水平,转变医务人员服务观点,加强沟通,提高患者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汪和美;楼妍;范敏华;徐华萍;杨方英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三级医院联合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延续护理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为延续护理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双向转诊、分级诊疗工作的推进提供思路和借鉴.方法 采用SWOT分析法,从理论层面深入分析三级医院联合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延续护理的可行性和所面临的主要困境,同时结合宜昌市某三甲医院2012年5月以来的实践经验做进一步阐述.结果 基于分病种三级医院联合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延续护理能够有效整合现有卫生资源,尤其是在三级医院床位紧张而社区卫生机构利用率不足的情况下,能够大限度地发挥现有卫生资源优势,促进患者合理分流,提高三级医院的床位周转率,提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群众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信任度,有利于分级诊疗工作的进一步推进.但是,社会对延续护理认识不足,双向转诊机制、延续护理体系不完善,社区专科护理发展不足,下转患者无力承接却是制约延续护理的关键.结论 在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政策、资源的支持下,充分发挥本地医疗资源优势,克服劣势,利用外部机会,化解各种挑战,采用三级医院联合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延续护理,可以确保延续护理得到可持续发展,并为双向转诊和分级诊疗工作的推进奠定基础.
作者:王金明;吴胜梅;欧伟麟;吴文林;欧文森;王燕;王家骥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空肠憩室是临床上少见的一种疾病,是一类以空肠及其系膜扭转为特点的临床急腹症.空肠憩室临床症状无特异性,较难发现,但在某些情况下可导致肠扭转,进而致肠梗阻并产生严重后果.我院收治1例空肠多发憩室并肠扭转,通过外科手术治疗后顺利康复出院,结合相关文献报道如下,旨在增强对本病的进一步认识.
作者:姜海涛;陈云杰;颜华东;王天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超低位及低位直肠癌占较大比例,其治疗方式主要是手术切除,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um excision,TME)联合括约肌间切除术(intersphincteric resection,ISR)治疗超低位直肠癌切除术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该术式的安全性和可行性仍需探讨.方法 收集桐庐县第一人民医院2008年1月-2015年1月的超低位直肠癌患者96例,根据不同术式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腹腔镜组46例患者,行腹腔镜联合经肛门括约肌间超低位直肠癌切除术,开腹组50例患者,行开腹联合经肛门括约肌间超低位直肠癌切除术.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肛门功能满意度、KIRWAN分级、排便频率、排便紧迫感发生率和排便困难发生率.结果 与开腹组相比,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152.4 ±38.2) min、出血量(45.2 ±21.8)ml、住院时间(9.7±1.2)d、肛门排气时间(2.1±0.8)d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3%)均明显更小,腹腔镜组清扫淋巴结数(12.3±0.7)明显多于开腹组(11.9±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肛门功能满意度、KIRWAN分级、排便频率、排便紧迫感发生率及排便困难发生率方面,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TME联合ISR治疗超低位直肠癌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安全性高等优势,且与开腹术后肛门功能和生活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方复;卢国春;毛华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和非PCI治疗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金华市人民医院心内科2012年1月-2014年12月老年急性心肌梗死PCI治疗患者80例作为PCI组和老年急性心肌梗死非PCI治疗患者80例作为非PCI组,收集2组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PCI组的院内死亡率低于非PCI组(P<0.05),PCI组和非PCI组再发心肌梗死、再发心肌缺血和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住院期间院内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PCI治疗、年龄、性别、吸烟、血脂异常、糖尿病、高血压史不影响住院期间院内死亡情况(P>0.05);1年内,PCI组因充血性心力衰竭再住院率和全因死亡率低于非PCI组(P<0.05),PCI组和非PCI组再发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脑卒中、再次血运重建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PCI治疗、年龄、性别、吸烟、血脂异常、糖尿病、高血压史、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均不影响1年内因心力衰竭再入院情况(P >0.05);PCI治疗与1年内全因死亡呈负相关(P<0.05),是全因死亡的独立保护因素,年龄、性别、吸烟、血脂异常、糖尿病、高血压史、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均不影响1年内全因死亡(P>0.05).结论 PCI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院内死亡率、1年内因充血性心力衰竭再住院率、1年内全因死亡率低,PCI治疗是1年内全因死亡的独立保护因素.
作者:董扬;张芬;王文标;陶萍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健康中国2030”已经形成国策,国家强调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把发展健康产业作为重点.鉴此,高校要进行健康产业理论和实践研究,本研究就是初步建立评价我国研究型大学健康产业发展现状的指标体系.方法 结合大量相关文献,从我国研究型大学健康产业构成要素入手,借鉴其他产业评价指标,通过13位专家采用Delphi法初步建立了评价我国研究型大学健康产业发展现状的指标体系.结果 经过两轮专家咨询,形成了含有5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和37个三级指标的中国研究型大学健康产业评价指标体系.结论 本研究在建立指标体系的过程中,入选专家有一定的代表性,权威程度和积极程度较高,意见集中程度和协调程度较好,形成的中国研究型大学健康产业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可以进一步为我国健康产业的评价工具构建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为“健康中国2030”的早日实现贡献力量.
作者:鲍勇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生命的本质是结构和能量的相互作用,然而,现代医学对于疾病中的能量代谢缺陷依然知之甚少.而能量主要的产生部位是在线粒体,其通过氧化呼吸链产生可供人直接利用的能量——ATP,与此同时也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活性氧.从基因角度讲,每个细胞中有成百上千个线粒体DNA拷贝,并且这些线粒体DNA编码的蛋白质组成了氧化呼吸链的一部分,是能量产生的必需基因.线粒体功能缺陷与很多疾病的发生发展相关,不同组织由于对能量需求的不同其所含线粒体的数量也不同.而当线粒体产生的能量不能够满足机体的需求时就会发生疾病,例如2型糖尿病、高血压、耳聋等.目前,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并且已有研究表明其发生发展与线粒体有关.因此,本文将主要从线粒体结构、功能、能量代谢、线粒体基因变异、线粒体单倍群等方面的改变对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范润萍;徐笑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脓毒症(sepsis)是机体对感染反应的失控引发危及生命的全身性疾病,特点是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花费高.尽管有大量的研究证实了有益的治疗策略,但临床的结局并不是十分好,脓毒症的总体病死率并没有得到显著的改善.而脓毒症引起的脏器损伤,尤其是损伤脑部引发的认知功能障碍,在临床中日显突出.脓毒症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表现为记忆力、注意力、视觉空间能力等的下降和执行困难,使得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社会医疗和患者看护的成本增加,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极大的负担.因此,重视脓毒症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的预防和治疗是有积极意义的.本文综述了脓毒症后认知功能损伤的相关研究,从流行病学、危害、发病机制和救治现状来讨论这一问题,以便能够为读者提供参考.
作者:张二飞;李楠;赵晓英;闫晋琪;涂可;李项瑞;阴弯弯;闫汝虎;侯立朝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基因治疗是指将外源正常基因通过基因转移技术导入靶细胞,纠正或补偿因基因缺陷和异常引起的疾病,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生物治疗方法.本文从自杀基因、基因沉默、抑癌基因、免疫基因、抑制血管生成基因等几方面综述了近几年肿瘤基因治疗的研究和发展现状.自杀基因治疗系统包括HSV-tkGCV系统、H19 RNA、hTERT等,HSV-tkGCV系统是自杀基因治疗系统研究多的一种,TK基因是药敏基因,肿瘤细胞转染该基因后,对前体药物丙氧鸟苷(GCV)或无环鸟苷(ACV)变得敏感而能被杀死.RNA干扰是基因沉默治疗的主要方式,通过沉默肿瘤相关基因IDO2、DUSP6、IGF1R、ORAOV1等基因可以明显抑制肿瘤生长.抑癌基因激活或过表达可以抑制肿瘤生长,p53和PTEN是两个有意义的抑癌基因,重组腺病毒p53和PTEN可以显著抑制肿瘤生长.免疫基因治疗是将细胞因子或共刺激分子基因导入肿瘤细胞或体细胞内,通过激发或调动机体免疫功能来控制或杀伤肿瘤细胞,常用的免疫效应细胞有TIL、CTL、LAK、NK等,可供选择的目的基因有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集落刺激因子、干扰素、趋化因子等.抑制血管生成基因可以通过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来阻止肿瘤生长和侵袭,VEGF-Trap、PEDF、ES通过腺病毒导入肿瘤可以显著抑制肿瘤生长.目前肿瘤基因治疗在特异性、安全性和靶向性方面依然存在亟需解决的问题.
作者:许坚吉;王爽;寇卜心;陈德喜;刘晓霓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妊娠相关下腰痛(pregnancy-related low back pain,PLBP)是妊娠期及产后一种较为常见的病理状态,以疼痛和功能障碍为主要的临床表现.一些患者、家属甚至专科医生都认为PLBP是一种可以预料的功能状态,不需要治疗干预.因此,许多患有这种疼痛综合征的孕产妇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和及时治疗.然而,PLBP对孕产妇的生活、工作、社会交往甚至精神心理都可能产生许多负面影响.目前对于该病的患病率尚没有统一的认识,不同的调查研究之间得出的数据有较大的差异,而国内还没有关于产后下腰痛的相关调查研究,对于PLBP危险因素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分歧.此外,对于其病理生理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目前关于PLBP发病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腰椎生理曲度、椎间盘、核心肌群及耻骨松弛素等因素的变化.虽然对于该病的治疗有许多不同的方法,常见的包括产科护理、经皮神经电刺激、脊柱手法治疗、运动疗法、药物治疗、针刺治疗等,但目前仍然没有公认的佳的治疗方案.特别是对于妊娠期间下腰痛的治疗,更是受到了许多限制.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对PLBP的流行病学特点及治疗现状进行综述,期望为该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更为全面的信息.
作者:宋成宪;王润妹;李太良;刘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麝香保心丸联合辛伐他汀与单用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92例冠心病并高脂血症患者以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每组96例.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麝香保心丸.治疗前后,对2组患者血脂水平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心脏功能相关参数如射血分数(LVEF)、每分钟心输量(CO)、心脏指数(CI)、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血流变指标包括全血高切黏度(HBV)、全血低切黏度(LBV)、全血中切黏度(MBV)、血浆黏度(PV)、纤维蛋白原(FIB)、内皮素-1(ET-1)进行检测,并对2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治疗后,2组TC、TG、LDL-C水平显著降低,2组H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前后TC、TG、LDL-C、HDL-C水平变化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LVEF、CO、CI水平显著升高,LVEDD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前后LVEF、CO、CI、LVEDD水平变化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HBV、LBV、MBV、PV、FIB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前后HBV、LBV、MBV、PV、FIB水平变化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内皮素水平均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ET-1水平变化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总有效率为94.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5% (P <0.05).结论 麝香保心丸联合辛伐他汀可以有效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可以改善患者血脂、心脏功能、血液流变学,且效果优于单用辛伐他汀.
作者:宋伟;林祖近;蔡海鹏;徐玉顺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合并无症状大脑中动脉狭窄(middle cerebral artery stenosis,MCAS)与轻度认知功能损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的关系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连续选取2012年4月-2013年4月在广州医学院荔湾医院行经颅多普勒彩色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检查的住院或门诊高血压病患者210例,以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simple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和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linical dementia rating scale,CDR)作为认知功能评价指标.结果 ①210例高血压病患者中,28例患者合并MCI,182例患者不合并MCI,合并MCAS患者36例,MCAS患者中有MCI者9例,患病率25.0%;非MCAS患者中MCI者27例,患病率10.9%,2组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MCI组患者与非MCI组患者在年龄、收缩压、吸烟病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经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大脑中动脉狭窄、收缩压、年龄是MC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高血压病患者合并大脑中动脉狭窄、收缩压、年龄增长是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积极筛查颅内血管狭窄情况,尽早干预,或可延缓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
作者:余科;祁风;刘祖佑;徐松虎;莫绮娴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全科医生转岗培训效果及存在的问题,为改进培训方法、提高培训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完成了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的学员进行统一结业考试,考试的信度和区分度采用重庆医科大学试卷定量分析系统测定,考试的效度由重庆医科大学全科医学教研室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培训中心的管理老师以及社区带教师资组成的专家组共同评价;将考试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双侧α =0.05作为检验水准.结果 2012-2015年“理论考试”“基本技能”“体格检查”“心肺复苏”四项的中位成绩在60.0~82.5分之间,各项考试成绩的四分位间距分别为“55.2 ~ 66.7”“64.3 ~77.2”“61.5~ 82.5”“69.0~ 87.0”分;“全科接诊”的中位成绩为65.0~ 76.0分之间,四分位间距为60.0 ~80.0分;次年比前一年的考试成绩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考试结果显示,培训后的全科学员在全科医学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方面基本合格,但在全科接诊综合能力方面总体水平偏低,沟通交流技巧欠缺,对基层常见疾病的诊断处理与预防保健等方面的能力与理想状态有差距;全科学员能力的个体差异也较大.建议将来在全科医生转岗培训中强化全科接诊能力的“实战”训练,并尝试SP模拟教学及分层个体化的新型培养模式.
作者:李珞畅;陈鸿雁;何英;周永芬;邓辉胜;罗天友;黄莹;卢智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MRI在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诊断中的准确性,评估其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8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MRI检查,由2名放射科医师在双盲的情况下分析子宫内膜癌的MRI表现,进行分期,并达成共识,意见不一致时请上级医师评估,所有患者均经病理确诊为子宫内膜癌,观察术前MRI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的一致性、MRI检查的灵敏度和特异度.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一致性采用Kappa检验.结果 78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中包括Ⅰa期43例,Ⅰb期19例,Ⅱ期8例,Ⅲ期5例,Ⅳ期3例;MRI诊断Ⅰ a期子宫内膜癌的灵敏度为95.3%,特异度为97.1%;MRI诊断Ⅰb期子宫内膜癌的灵敏度为84.2%,特异度为93.2%;MRI诊断Ⅱ期子宫内膜癌的灵敏度为75%,特异度为97.1%;MRI诊断Ⅲ期子宫内膜癌的灵敏度为80%,特异度为98.6%;MRI诊断Ⅳ期子宫内膜癌的灵敏度为66.7%,特异度为98.7%..MRI与手术病理分期结果的Kappa=0.815.结论 子宫内膜癌MRI术前分期与术后病理一致性强,可为术前评估提供参考.
作者:罗志琴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增强光谱钼靶(CESM)和磁共振成像(MRI)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纳入2016年1-9月经病理证实的40例女性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32 ~ 76岁,平均(48.6±11.7)岁.未怀孕,未接受乳房切除术、乳房重建术,未接受放化疗,未显示对碘对比剂或其他对比剂过敏.40例患者的病灶共53个,包括:浸润性导管癌22例,共32个病灶;混合癌7例,共7个病灶;浸润性小叶癌5例,共5个病灶;浸润性腺癌3例,共3个病灶;导管内癌1例,共2个病灶;乳腺间叶组织性肉瘤1例,共2个病灶;乳头状癌1例,共2个病灶.全部患者均行增强光谱钼靶和磁共振检查,比较两种方法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差异.结果 40例患者共53个病灶,CESM测量的病灶大小为(32.7-27.7) mm,MRI测量的病灶大小为(33.4±29.5)mm,2组测量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ESM检测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0%、66.7%、90.6%、88.4%、100.0%;MRI为97.4%、53.3%、84.9%、84.1%、88.9%,2种检测方法的诊断性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ESM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与MRI相当,在乳腺癌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徐海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利用对比增强三维时间飞跃法扰相梯度回波(3 D-CE-TOF-SPGR)序列对恩施地区无三叉神经痛土家族人群受检者脑池段三叉神经与邻近血管关系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无三叉神经痛的恩施土家族体检者50例行增强轴位3 D-TOF-SPGR序列,结合多平面重建图像观察、了解双侧脑池段三叉神经与邻近血管的关系,观察是否存在责任血管压迫三叉神经;并与文献报道的非少数民族地区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所有受检者50例100侧三叉神经与邻近血管显示清楚,根据三叉神经与邻近血管距离的远近分成分离、接触、压迫三种情况,分离74侧(74%)、接触24侧(24%),压迫2侧(2%);结果与文献报道的非少数民族地区无三叉神经痛者研究结果(分离77侧,占77%,接触23侧,占23%)进行比较,经x2检验,三叉神经与周围血管接触及压迫所占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433,P=0.6218).结论 3D-CE-TOF-SPGR序列可用于显示、研究三叉神经和邻近血管的关系,非少数民族人群与恩施土家族人群在无三叉神经痛者三叉神经与邻近微血管接触及压迫率无差异,此结果可为恩施少数民族群体三叉神经痛病因学的研究提供依据.
作者:胡兴荣;邱妮妮;向海波;陈华东;张丽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病理学检查并不能为乳腺痛患者化疗后的病灶变化提供依据,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彩色超声在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4月-2016年8月于丽水市中心医院进行治疗的乳腺癌患者84例,分别于新辅助化疗前、化疗3个周期后进行彩色超声检查,比较化疗前、后病灶变化及病灶内和腋窝异常淋巴结内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结果 彩色超声显示,与新辅助化疗前相比,化疗后乳腺癌患者病灶体积明显减少(P<0.01),病灶形态、边界、周边声带、周边强回声、血流分级均存在明显变化(P<0.05);以病理学评价为金标准,彩色超声检查病灶变化的灵敏度为83.02%,特异度为63.96%;与病理学评价的一致性Kappa值=0.390,P<0.01;与新辅助化疗前相比,有效组(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化疗后病灶内血管丰富断面血流动力学指标高流速(Vmax)、阻力指数(RI)均明显降低(P<0.01),无效组(稳定+进展)Vmax、RI无明显变化(P>0.05),且化疗后有效组Vmax、RI明显低于无效组(P<0.01);与新辅助化疗前相比,有效组化疗后腋窝异常淋巴结内血管丰富断面Vmax、RI均明显降低(P<0.01),无效组Vmax、RI无明显变化(P>0.05),且化疗后有效组Vmax、RI明显低于无效组(P<0.01).结论 彩色超声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效果评价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冯娅琴 刊期: 2017年第04期
随着经济条件改善,人的平均寿命延长,糖尿病在我国已经成为影响人们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疾病,其致残率、致死率仅次于心、脑血管病及癌症.临床上糖尿病分为1型、2型、其他类型及妊娠糖尿病.其中以1型和2型糖尿病较为多见,且与眼科关系为密切.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简称DR)是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中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具有特异性改变的眼底病变.其在临床呈慢性进行性过程,病程发展主要与患病时限及病情控制情况有关.本病可防、可治,早期控制好血糖及全身情况,定期行眼底检查,一旦发现病情,应及时治疗.
作者:周剑;杨晓晖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北京市通州区环境因素包括气象及空气污染因素对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影响.方法 观察2014年6月-2016年9月北京市通州区潞河医院收治的1 40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发病情况与同期通州区气象因素主要包括气温、风力、降水情况及空气质量情况,采用基于Poisson分布的广义可加模型分析方法,研究气象因素及空气污染因素对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及发病部位的影响.结果 风力因素对急性心肌梗死总体发生率有显著影响(x2=13.43,P=0.003 8),并主要增加了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梗、广泛前壁及下壁心梗的发生率.低气温(x2=8.08,P=0.044 4)、昼夜温差(x2 =11.14,P=0.011)及风力(x2=7.88,P=0.048 6)显著影响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发生.广泛前壁心梗的发生与大风天气相关(x2=13.52,P=0.003 6).风力(x2=11.88,P=0.007 8)及昼夜温差(x2=8.17,P=0.042 7)与下壁心梗的发生率显著相关.结论 气温、风向风力等气象因素对本地区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有影响,并且对于不同心梗部位的影响存在差异,空气污染及降水对本地区心肌梗死发病的影响不显著.
作者:柳子静;郭金成;张海滨;郝明辉;张利彬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老年入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和脊柱活动能力及脊柱曲度的关系.方法 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人90例.采用骨折风险测评工具评估10年内髋部骨折概率和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概率,采用Spinalmouse测量直立位、前屈位、后仰位、负重位的躯干倾斜角、脊柱曲度、脊柱椎间夹角.结果 髋部骨折风险概率与躯干倾斜角及T7/8夹角呈正相关(P<0.05),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概率与躯干倾斜角及T7/8夹角呈正相关(P<0.05);髋部骨折风险概率与直立腰椎曲度及直立胸椎曲度呈正相关(P<0.05),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概率与直立腰椎曲度及直立胸椎曲度呈正相关(P<0.05);髋部骨折风险概率与直立到前屈位胸椎曲度变化呈负相关(P<0.05),与直立到前屈位腰椎曲度变化、直立到后仰位腰椎曲度变化、直立到后仰位胸椎曲度变化无显著相关性(P>0.05);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概率与直立到前屈位胸椎曲度变化呈负相关(P<0.05),与直立到前屈位腰椎曲度变化、直立到后仰位腰椎曲度变化、直立到后仰位胸椎曲度变化无显著相关性(P>0.05);髋部骨折风险概率与负重前倾角变化及负重胸椎曲度变化呈正相关(P<0.05),与负重腰椎曲度变化无明显相关性(P>0.05);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概率与负重前倾角变化及负重胸椎曲度变化呈正相关(P<0.05),与负重腰椎曲度变化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与脊柱活动能力及脊柱曲度有关,脊柱活动能力和脊柱形态能够反映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
作者:何丽蔚;徐煜;颜程;陈为;阮建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加味补肺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抑郁的疗效,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将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和杭州市周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5年1月-2016年6月间收治的256例COPD伴抑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每组1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加味补肺汤.治疗前后,观察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抑郁积分、血清炎症因子、免疫功能的变化,并统计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2组中医候状积分各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各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HAMA、HAMD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HAMA、HAM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TNF-α、IL-6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TNF-α、IL-6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IgM、IgG、IgA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IgM、IgG、Ig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8%,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7.3% (P <0.05).结论 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味补肺汤可有效降低COPD伴抑郁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提高免疫功能,缓解临床症状.
作者:陈素珍;王世强;胡丹丹;黄立搜;杨凯;张弘;楼黎明;黄慧贤;徐一凯;章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在安眠穴施用滞针震颤法治疗失眠症,观察其临床疗效,判断滞针震颤针刺法治疗睡眠障碍技术是否值得推广.方法 随机将2015年1月-2016年2月于诸暨市中医医院就诊的119例失眠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57例.观察组取安眠穴采用滞针震颤针刺法进行治疗,对照组取照海、申脉、足三里、三阴交、神门、百会、四神聪及内关等穴位,得气后采用电针疗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以各因子评分及总分评定2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7%和71.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34,P<0.05).观察组针刺干预后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各模块(除催眠药物外)及总分上评分与针刺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针刺干预后在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以及总分评分与针刺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针刺干预前比较,各因子及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针刺干预后比较,睡眠质量、睡眠障碍、日间功能以及总分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催眠药物四项因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滞针震颤针刺法刺激安眠穴治疗失眠症比常规针刺法有更明显的临床疗效,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傅云其;谢鸿康;姚小萍;张航曼 刊期: 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