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
  • 国际刊号:1673-7210
  • 国内刊号:11-5539/R
  • 影响因子:1.75
  • 创刊:2004
  • 周期:旬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80-372
  • 全年订价:984.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2017年30期文献
  •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相关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目的 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相关基因及功能.方法 分析基因表达数据库中与心梗后心室重构有关的数据集.结果 在GSE47495数据集中共筛选出611个差异表达基因(DEG).在基因本体论分析中对DEG按照生物途径、分子功能、细胞定位注释.对DEG涉及的信号通路进行Pathway分析.蛋白与蛋白互相作用网络确定的核心基因有:酰基辅酶A氧化酶1(Acox1)、膜联蛋白A1(Anxa1)、凝血因子XⅢA1链(F13a1).药物筛选结果表明棕榈油、姜黄素可能调节这些基因.结论 在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发生过程中,出现表达变化的基因功能主要集中在代谢、细胞外基质、炎症、凝血方面,其中Acox1、Anxa1、F13a1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棕榈油、姜黄素可能调节这些基因,发挥改善心室重构的作用.

    作者:牛小伟;张晶晶;彭瑜;白明;张钲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UNR调控上皮性卵巢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作用

    目的 检测UNR基因在上皮性卵巢癌细胞中的表达,并观察其对卵巢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并比较体外培养的人上皮性卵巢癌细胞系SKOV-3、HO-8910、ES-2和永生化人卵巢上皮细胞系MOODY中UNR基因的表达,采用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卵巢癌SKOV-3细胞的UNR-RNAi干扰效率,应用Transwell侵袭小室实验检测SKOV-3细胞的侵袭能力,采用Western blot检测SKOV-3细胞E-cadherin的蛋白表达.结果 UNR在上皮性卵巢癌细胞系SKOV-3、HO-8910、ES-2中均有显著表达.shUNR转染SKOV-3后,Transwell侵袭小室实验显示,UNR-RNAi组穿膜细胞数为每视野(29.33±5.14)个,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76.00±5.42)个(P<0.01).此外,Western blot显示UNR基因干扰后SKOV-3细胞中E-eadherin的蛋白表达显著上调.结论 shUNR可以抑制卵巢癌SKOV-3细胞UNR基因的表达,降低卵巢癌细胞的侵袭能力.干扰后E-cadherin的表达上调提示UNR可能促进卵巢癌EMT的发生,以UNR基因为靶点的干扰技术有望成为卵巢癌治疗的新策略.

    作者:翁剑蓉;缪懿;孙云燕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异常黑胆质成熟剂对异常黑胆质型肝癌病证模型大鼠Id4和p21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维药异常黑胆质成熟剂在异常黑胆质型肝癌病证大鼠模型中的抗肝癌作用.方法 90只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正常组、对照肝癌组、异黑肝癌组和成熟剂高、中、低剂量组6组,每组各15只.正常组正常饲养,对照肝癌组正常饲养21 d后给予二乙基亚硝胺(DEN)20周诱导肝癌.异黑肝癌组和成熟剂高、中、低剂量组大鼠通过干寒属性饲料、干寒气候环境、足底电刺激,夹尾以及强迫游泳等多因素复合作用21d建立异常黑胆质证载体动物模型,再加用DEN20周诱导建立异常黑胆质型肝癌病证模型;DEN诱导的同时,成熟剂高、中、低剂量组用异常黑胆质成熟剂按高、中、低(6.0、3.0、1.5 g/kg)剂量进行干预.提取肝组织中mRNA,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出的大鼠肝脏差异表达的Id4和p21候选基因并用RT-qPCR法验证.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对照肝癌组肝组织Id4基因表达下调(P< 0.01);与对照肝癌组比较,异黑肝癌组肝组织Id4基因表达下调(P< 0.01);与异黑肝癌组相比,成熟剂高、中、低剂量肝组织Id4基因表达均上调,其中成熟剂高、中剂量组升高显著(P<0.01).与正常组相比,对照肝癌组肝组织p21基因表达上调(P<0.01);与对照肝癌组比较,异黑肝癌组肝组织p21基因表达上调(P<0.05);与异黑肝癌组相比,成熟剂高、中、低剂量肝组织p21基因表达均下调,其中成熟剂中、低剂量组下降明显(P<0.01).结论 异常黑胆质成熟剂可影响异常黑胆质型肝癌病证模型大鼠肝脏Id4和p21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

    作者:祖力皮喀尔·阿卜杜热合曼;王延蛟;娜孜拉木·玉苏甫江;古丽尼格尔·雪合拉提;斯坎德尔·白克力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胰岛素受体底物1 rs1801278基因多态性TaqMan-MGB双荧光探针法的建立与验证

    目的 建立一种适合临床常规检测胰岛素受体底物1 (IRS1)rs1801278基因多态性的实验方法.方法 随机收集2015年3月~2016年6月解放军第三○二医院200名健康体检者的外周血标本,设计针对IRS1 rs1801278基因多态性位点的特异性引物和荧光探针,通过TaqMan-MGB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rs1801278基因多态性,以基因测序法(金标准)进行验证,同时初步探讨IRS1 rs1801278不同基因型在本研究人群中的分布频率.结果 TaqMan-MGB双荧光探针法鉴别IRS1 rs1801278的3种基因型,与基因测序法结果一致率为100%.IRS1rs1801278基因多态性中T/T、C/T和C/C基因型在本研究人群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0%、1%和99%.结论 根据单核苷酸多态性基因型特异性探针和引物所建立的TaqMan-MGB荧光探针法能快速有效地进行IRS1rs1801278基因多态性分型,结果可靠,操作易行,然而对中国汉族2型糖尿病患者个体化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有限,不建议临床常规开展.

    作者:赵阳阳;许智慧;刘妍;吴荣荣;刘新光;徐东平;韩晋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人参提取物对过氧化氢致人神经母瘤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目的 观察人参提取物对过氧化氢致人神经母瘤细胞(SH-SY5Y)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MTT法确定人参二醇总皂苷(PDS)、人参总皂苷(GS)、人参非皂苷(GN)的佳给药浓度.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SY5Y细胞加入过氧化氢(终浓度为300μmol/L)孵育4h造成细胞损伤模型,然后分为模型对照组、PDS给药组、GS给药组、GN给药组,另设空白对照组加入等体积细胞培养液.采用MTT方法检测细胞活力,Western blot法检测Nrf2、Keap1、Bcl-2、Bax、Caspase3、Caspase9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对照组SH-SY5Y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DS给药组、GS给药组、GN给药组细胞存活率均升高,确定1、10、240 μg/mL为PDS给药组、GS给药组、GN给药组实验浓度(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SH-SY5Y中Keap1、Bax、Caspase3、Caspase9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 0.05或P<0.01),Bcl-2、Nrf-2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对照组比较,PDS给药组、GS给药组SH-SY5Y中Keap1、Bax、Caspase3、Caspase9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 0.05或P< 0.01),Bcl-2、Nrf-2表达明显增高(P<0.01).结论 人参提取物中PDS与GS对过氧化氢致人神经母瘤细胞SY5Y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通过激活SH-SY5Y细胞内Nrf-2通路抑制氧化应激、降低其凋亡发生有关.

    作者:张慧媛;杨擎;孙佳明;刘英娜;林嘉楠;石晓征;李娜;曲晓波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五生酊外治配合WHO三阶梯镇痛方案治疗轻中度癌性疼痛的效果

    目的 观察中药五生酊外用配合WHO三阶梯镇痛方案治疗轻中度癌性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7年2月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肿瘤科就诊的126例癌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65例)和对照组(61例).根据疼痛数字评分法(NRS),治疗组中,轻度疼痛占50.8%(33/65),中度疼痛占49.2%(32/65),对照组中,轻度疼痛占50.8%(31/61),中度疼痛占49.2% (30/61).对照组采用WHO三阶梯止痛方案进行止痛,疼痛部位外涂安慰剂碘酊;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疼痛部位外涂中药五生酊治疗.两组均以7d为1个疗程.NRS评价患者的疼痛程度,采用简明疼痛评估量表(BPI)评价患者生活质量,同时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本研究所得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进行分析处理.结果 共120例患者完成了本研究(6例因不受外用药物冷刺激而退出).治疗后,两组NR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N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BP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BP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轻度疼痛患者治疗组治疗后BP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中度疼痛患者两组BP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便秘Ⅳ度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且治疗组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中度癌痛患者比较,中药五生酊外治对于轻度癌痛患者的止痛疗效和生存质量的改善效果更显著.

    作者:河文峰;杨小兵;许蕾;张丽玲;李秋萍;毕嘉仪;李秋霞;邓宏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葡萄糖碳源对组成型表达重组人C-反应蛋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的葡萄糖对Pichia pastoris组成型表达重组人C-反应蛋白(rhCRP)的影响并筛选出优葡萄糖碳源.方法 分别以浓度为0.5%、1.0%、1.5%、2.0%、2.5%、3.0%、3.5%(w/v)的葡萄糖作为碳源,利用毕赤酵母菌株组成型表达rhCRP.取不同表达时间的培养基上清进行Western blot检测及灰度比较分析.结果 毕赤酵母菌株X-33 (pGAPZαA/rhCRP)以葡萄糖作碳源组成型表达rhCRP时,1.0%(w/v)的葡萄糖为优碳源.结论 葡萄糖碳源的浓度可影响Pichia pastoris组成型表达rhCRP的水平.本研究结果将为rhCRP的进一步优化表达及大规模生产提供有力的实验依据.

    作者:李军明;杨丽萍;王臣玉;赵琪;郑清;孙成铭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老年脑栓塞患者高压氧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凝血及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老年脑栓塞患者高压氧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凝血及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于延安大学附属医院需接受高压氧治疗的86例老年脑栓塞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所有患者均给予高压氧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两组治疗时间为15 d.治疗后记录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价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分别检测两组患者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及国际标准化比值)、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黏附率)及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总抗氧化能力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结果 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凝血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清氧化应激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老年脑栓塞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且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值得进行深入探讨.

    作者:林小艳;白金娥;王兴宁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管炎灵颗粒治疗胃热气滞型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管炎灵颗粒治疗胃热气滞型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ERD)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江苏省盐城市中医院收治的胃热气滞型NERD患者86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管炎灵颗粒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的治疗效果、反流性疾病问卷(RDQ)积分变化情况、临床症状(反流、胃脘闷胀、口干口苦、咽部异物感、胸闷胸痛、心烦易怒和烧心)积分、不良反应和血清脑肠肽激素Ghrelin、脂质过氧化物(LPO)水平.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RDQ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RDQ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分别为86.05%、55.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Ghrelin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LPO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临床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除口干口苦外,其他症状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2例患者发生轻微腹泻,对照组有3例患者发生腹胀.结论 管炎灵颗粒治疗NERD患者效果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关注.

    作者:黄河;黄福斌;张阳;刘柱成;仇玕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疏血通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炎症因子和血小板活化因子的影响

    目的 探讨疏血通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炎症因子和血小板活化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2015年4月~2016年12月北京市石景山医院收治的60例ACI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与研究组,各30例.常规治疗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评价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BI),检测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和血小板活化因子.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BI均明显增大,且研究组NIHSS评分、BI变化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炎症因子和血小板活化因子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血清炎症因子和血小板活化因子水平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ACI患者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降低血清炎症因子及血小板活化因子,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湘;曹岩;曲雷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我院门诊不合理中成药处方分析

    目的 对门诊不合理中成药处方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对策.方法 以《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规则》和药品说明书为依据,对2016年7月~2017年7月北京积水潭医院门诊不合理中成药处方进行归类并加以分析点评.结果 不合理用药情况归纳为诊断与用药不符、联用不合理、医师未签字、用法错误、处方颜色用错、超说明书大用量、儿童用量不适宜、大处方、禁忌证用药、开药超限量和疑似重复用药共1 1个方面.不合理用药占比较大的科室主要有中医科、手外科、心内科、矫形骨科及干部科等.结论 处方的事前审核干预对患者的用药安全意义重大,医师和药师应不断提升中医药相关知识水平,完善不合理处方监察的各项措施,规范合理使用中成药.

    作者:康学;邢爽;许保海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从调脊通督论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针刀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有一定致残率.针刀治疗是临床有效手段,但操作手法各式各样,大多都以生物力学失衡为突破口,关于督脉气血痹阻鲜有涉及.基于此,本文从调脊、通督的角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西医发病机制和中医病因病机提出新认识,指出脊柱内环境紊乱、生物力学失衡与其密切相关,“督脉痹阻,阳气失运”是其病机关键.并通过临床研究指导如何选取针刀操作部位、如何运用针刀手法,总结出其特点及优势.调脊通督法能调节脊柱平衡,改变病变组织内环境及解剖结构,疏通督脉气血,恢复阳气祛除病邪之功,有效改善疼痛症状、提高腰部活动能力,且操作简便,疗效显著.

    作者:吴萍;丁德光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高校医院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思考

    国家的教育事业和医疗水平在不断进步,然而当前的医患关系却处于一种紧张状态,高校医院也不例外.本文以高校医院现状为出发点,从医疗大环境、医院、医务人员、就诊师生等方面分析了高校医院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并提出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具体举措:确立高校医院职能定位及发展方向、提高医务人员医疗技术水平、完善医疗设施建设、加强医患沟通4个方面.

    作者:尹秀秀;刘晓峰;邢玉娥;陈红艳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地方院校制药类专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的探索

    在“互联网+”和大健康产业时代背景下,本文探讨地方院校制药类专业通过合适转型发展路径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人才,以期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根据市场发展需求设置制药本科和高职两个专业,以学生为中心,重塑中药文化氛围,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实施以实践案例和项目任务为导向的专业课程教学和“厂中有校”实践教学.充分挖掘制药企业行业资源,使专业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凝练专业优势和特色建设.改革考试和人才成长质量评价方式,培养“过程+结果”的具有创新创业能力应用型技术人才.

    作者:尹德明;单玉鑫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社区个体服务计划对惠州市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社区个体服务计划管理模式对惠州市精神分裂症患者疾病情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为推广个体服务计划社区管理模式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惠州市复员退伍军人医院精神科于2012年1月~2015年12月实施社区个体服务计划的精神分裂症患者396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2月按照常规的社区管理模式进行管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35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干预时间均为12个月.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74)对患者入组时、干预后12个月的病情状况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PAN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PANSS各项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PANSS阴性症状、阳性症状及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GQOL-74各维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GQOL-74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GQOL-74中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个体服务计划社区管理模式可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提高生活质量以及社会表现力.

    作者:王锋锐;李鹏辉;王丽辉;黄群明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医联体模式下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的社区管理及效果评价

    目的 研究医联体模式下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的社区管理及效果评价.方法 2015年1~12月以北京市大兴区德茂社区和红星楼社区作为研究基地,入选200例41~91岁脑卒中高危人员,以社区为基本单元,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其分为干预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采用医联体模式下的三级综合医院对两个社区11名医生进行标准化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试点项目培训,医生参与干预组的随访管理.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主要随访指标包括社区医生对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内容的知晓率、筛查阳性率、规范化治疗接受程度;患者的脑卒中危险因素知晓率、服药率、规范化药物使用率、自我日常生活管理能力.结果 标准化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试点项目培训后,社区医生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内容的知晓率、筛查阳性率、规范化治疗接受程度均较培训前增高(均P< 0.05).干预组有效随访患者96例,对照组有效随访患者97例,随访时间为(18.5±0.5)个月.干预组患者的脑卒中危险因素知晓率、服药率、规范化药物使用率、自我日常生活管理能力均高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 通过医联体模式的三级综合医院指导下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的社区管理模式,提高了社区医生对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诊治进展及社区疾病管理控制方案的知晓率及执行度,提高了患者对脑卒中高危因素的认知率及疾病自我管理能力,改善了患者服药率和遵医行为,为医疗卫生改革探索出了新经验.

    作者:张蓬川;宋炜;王海英;何绍奇;赵娅南;谢秀娟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南京市二级及以上医院医师与药师对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认知与态度调查

    目的 比较南京市二级及以上医院药师与医师对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认知与态度,为二级及以上医院优先使用基本药物提供政策建议.方法 自行设计封闭式问卷,采用典型抽样法对南京市二级及以上的15家城市医院的医师与药师进行调查.结果 在基本药物目录中的抗生素类药物与中成药的选择中药师正确率比医师分别高1.5个百分点和21.1个百分点.医师基本药物制度熟悉度得分均数为(15.73±3.62)分,药师为(16.15±4.3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10,P=0.268).医师对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认可度得分均数为(17.31±3.35)分,药师为(18.29±3.9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48,P=0.005).医师与药师通过业务培训了解基本药物制度的比例分别为28.3%与5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1.497,P=0.000).结论 药师与医师对基本药物制度的熟悉度、认可度均处于中等水平,在认可度上药师较医师高;两者对于基本药物的可及性的认识存在差异;绝大多数的医师未曾参加过基本药物相关知识的培训或学习,超过一半的药师是通过业务培训了解基本药物制度.

    作者:孙晓娈;张瑜;张恺超;查玥琦;李歆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2008~2012年张家口地区手足口病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总结2008~2012年张家口地区手足口病的发病情况,探讨本地区手足口病的发展趋势,为制订今后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手足口病发病数据来自于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人口数来自于人口统计年鉴.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应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整理,运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2008~2012年张家口地区手足口病患者共20 595例,男女性别比为1.38∶1,其中,3岁以下患儿占49%,5岁以下患儿占81%.散居儿童占68.34%,幼托儿童占24.09%.大多数地区发病时间以5~10月为主,呈单峰流行,高峰在6~7月.自2008年发病规律呈现3年1个周期,而且每一周期的第2年发病水平急剧上升,以临近北京周边的怀来县、赤城县发病数居高.结论 针对本地区手足口病发展趋势概况,需要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员的管理,以5岁以下的散居儿童的预防和治疗为主,并且关注6~7月发病高峰及流行周期的规律.

    作者:吴红霞;王杰;许晓南;王浩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健康教育需求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健康教育需求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更好地开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6年9月~2017年1月对广州市3所医院的119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进行调查.使用SPSS22.0进行一般性统计描述、两独立样本t检验或方差分析以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疾病知晓评分为(11.73±0.39)分,疾病知晓度不足,对健康教育的需求强烈.患者的文化程度、职业、收入、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和病程长短均对其健康教育需求有影响(P<0.05).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在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前,应充分评估其需求状况,从提高健康素养入手,提供有针对性及个性化的健康教育.

    作者:李阳;钟小红;耿仁文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肺癌全基因组关联研究进展

    近年来,肺癌全基因组关联研究不断在世界各地实施,研究对象从初的单一欧洲人群到扩大至多种族多中心的人群,并逐步根据吸烟、性别、污染、药物作用等背景情况作了细分研究.近年来高密度芯片/测序技术的应用帮助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系列在不同背景下,和不同肿瘤类型相关的基因位点突变,有部分有一定的健康和临床指导价值.本文对近年来肺癌全基因组关联发现的染色体遗传易感基因多态位点进行总结,作此综述.

    作者:杨兴礼;付永全;刘小军;张玮;陶涛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索拉非尼联合局部治疗在晚期肝癌中的研究进展

    目前肝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呈上升趋势.肝癌发病隐匿,早期诊断困难,进展较快.手术治疗仅可用于不足30%的患者,因此延长患者生存期的非手术治疗显得尤为重要.索拉非尼作为晚期肝癌的非手术治疗方式之一,仅可延长总体生存期数月.晚期肝癌患者超过2/3由于肝内肿瘤进展而死于肝衰竭,局部治疗可以控制肝内肿瘤的进展,但易复发.目前国内外开展了大量索拉非尼联合局部治疗的临床试验.本文通过简述联合治疗的理论以及临床试验的结果,总结出较为可行的结论,为临床医生制订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作者:熊琳;徐细明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动物模型建立的研究现状

    本文基于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因和治疗机制的基础研究的不断探索,深入分析发现当前建立骨关节炎动物模型所选动物以鼠、兔为主,其他动物如狗、猪、鸡等应用较少.常用造模方法主要有自发性模型、手术造模以及其他方法等,不同动物及不同方法有着较为严格的区别,因此在选择模型时应根据研究需要综合考虑.

    作者:宋寒冰;赵峰;葛圆圆;杨丹;于英君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OVCF手术中骨水泥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展望

    随着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近年来老年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呈上升趋势.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析的治疗历经保守、开放手术,如今已发展到微创手术阶段,可用的治疗方案包括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具有创伤小、解除疼痛效果好、并发症低等特点.在这两种手术中骨水泥的应用具有重大的意义,不仅能有效地恢复椎体高度、减轻患者疼痛,而且还可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本文针对骨水泥的相关研究和临床实践做一简单综述与展望.

    作者:曹伟宁;郭团茂;行艳丽;朱海云;李婉茹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胎盘组织中IGF-1和IGF-2表达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巨大儿发生的相关研究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巨大儿与胎盘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表达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4年4月~2016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产科住院并确诊为GDM的初产妇分娩的巨大儿40例为GDM巨大儿组,同期健康初产妇分娩的巨大儿40例为健康巨大儿组,同期健康初产妇分娩的正常体重儿40例为对照组.比较三组新生儿胎盘组织中IGF-1和IGF-2表达水平,分析IGF-1和IGF-2表达水平与GDM巨大儿发生的相关.结果 GDM巨大儿组胎盘组织中IGF-1、IGF-2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巨大儿组及对照组(P< 0.01),健康巨大儿组与对照组间胎盘组织中IGF-1、IGF-2 mR-N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IGF-1、IGF-2水平为GDM巨大儿发生的危险因素(OR=3.490,95%CI:2.537~6.928,P=0.017;OR=2.077,95%CI:1.098~4.997,P=0.023).结论 GDM巨大儿患者胎盘组织中IGF-1、IGF-2表达水平显著增高,IGF-1、IGF-2表达水平与GDM巨大儿的发生显著相关.

    作者:蔡满红;程青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氟比洛酚酯复合丙泊酚麻醉用于无痛人流术超前镇痛临床效果的Meta分析

    目的 系统评价氟比洛酚酯复合丙泊酚麻醉用于无痛人流术超前镇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时间限制为自建库到2017年3月,检索关键词:“氟比洛酚酯”“凯纷”“超前镇痛”“人流术”“人工流产”“人流手术”.提取有效数据后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比值比(OR)、加权均数差(WMD)及95%可信区间(95%CI)描述相应合并值.根据异质性选择固定效应或随机效应模型.结果 终纳入14篇相关文献,共涉及126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氟比洛酚酯超前镇痛可以缩短麻醉诱导时间(WMD=-1.87,P=0.02),稳定术中、术后的平均动脉压(P=0.04、P=0.00)和心率(P=0.00、P=0.03).另外,有效减少丙泊酚注射痛(OR=0.56,P=0.04)及术中患者体动的发生(OR =0.23,P=0.00),降低患者术中呼吸抑制发生(OR=0.10,P=0.00),总体上减少丙泊酚的用量(WMD=-31.16,P=0.00).氟比洛酚酯超前镇痛患者术后苏醒恢复时间短(WMD=-1.54,P=0.00),术后恶心(OR=0.56,P=0.04)以及宫缩痛发生率(OR=0.15,P=0.00),术后疼痛VAS评分较对照组低(WMD=-2.18,P=0.00).结论 氟比洛酚酯复合丙泊酚麻醉用于无痛人流术超前镇痛是安全和有效的,但仍需要更多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的进一步研究证实.

    作者:张恒;饶坤林;黄隽敏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血清sB7-H3及相关细胞因子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 通过分析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血清中可溶性B7-H3(sB7-H3)及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探讨血清sB7-H3与相关细胞因子的相关性,并评价其在MPP发生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儿科住院治疗的1 10例MPP患儿(MPP组),根据患儿病情分为重症MPP组(54例),轻症MPP组(56例).另外选择同期健康体检儿童作为正常对照组(38例).通过全自动酶标仪检测MPP患儿血清中sB7-H3及干扰素-γ(IFN-γ)、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GM-CSF)、白介素-4(IL-4)、白介素-17(IL-17)的表达水平.结果 MPP组急性期患儿血清sB7-H3、IFN-γ、GM-CSF、IL-17水平明显高于本组恢复期及对照组,MPP组急性期IL-4的表达水平低于本组恢复期及对照组(P<0.05).MPP组恢复期血清中各因子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IL-4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MPP组重症期患儿血清sB7-H3、IFN-γ、GM-CSF、IL-17水平明显高于轻症MPP组(P<0.05),两组之间IL-4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PP患儿急性期血清中sB7-H3分别与IFN-γ、GM-CSF呈正相关(r=0.573、0.682,均P<0.01),而与IL-4、IL-17水平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sB7-H3及细胞因子IFN-γ、GM-CSF、IL-4、IL-17在MPP患儿感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参与了MPP的发病过程,其水平高低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

    作者:辛素芳;李力敏;边莉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围生期成分输血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 通过分析成分血在产科围产期的运用情况,指导临床及时和合理用血.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2017年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产科围生期输血的31例产妇的临床资料,分析输血成分使用情况.结果 在31例输血孕产妇中,输注的血液成分主要为红细胞制品,其次为血浆及血小板.导致输血的产后出血病因主要为子宫收缩乏力.结论 成分输血可有效地利用血液,改善凝血功能并止血,是孕产妇救治成功的关键措施;重视产前检查和规范诊治,掌握输血时机、合理用血,有助于降低输血率、减少输血量,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作者:何飞燕;徐莉;徐恒仕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武当山区市售重楼饮片中总皂苷含量分析研究

    目的 比较武当山区市售重楼饮片中总皂苷的含量,考察医院、药店等医药市场上销售的重楼饮片质量情况,为中药重楼的生产、经销、临床使用和监管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武当山区(以湖北省十堰市为主)医院、药店中重楼饮片样品,用高氯酸显色,在406 nm波长处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重楼饮片中总皂苷含量.结果 市售重楼饮片中重楼总皂苷的含量差异明显,收集到的23个样本中总皂苷含量低的只有1.79%,高达11.79%.结论 市售重楼饮片的质量参差不齐,会影响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需要加强对中药重楼的生产、经销监管.推动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以保证中药质量的稳定可控.

    作者:胡怀明;沈婷;叶方;黄良永;梁文斌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天然维生素E软胶囊中维生素E的含量测定

    目的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天然维生素E软胶囊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Alltima C18色谱柱(150 mm×4.6 mm,5μm),以甲醇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85 nm.结果 在本方法中,维生素E的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9;专属性强,精密度和稳定性良好,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0.17%和0.87%;平均加样回收率(n=6)为100.8%,加样回收率良好.含量测定结果显示3个批号样品中维生素E的含量分别为标示量的101.2%、100.8%、102.7%.结论 该方法准确、简单、快速,可用于天然维生素E软胶囊的含量测定.

    作者:徐文峰;徐硕;何笑荣;姜文清;吴学军;邝咏梅;金鹏飞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连续性药学监护改善1例VTE患者抗凝效果

    临床药师通过对1例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患者进行连续性药学监护,对患者抗凝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起到积极作用.患者住院期间,临床药师参与制订初始治疗方案并进行药学监护;通过对抗凝效果和患者用药情况,协助医师为患者制订了个体化给药方案,并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待患者病情稳定出院后,临床药师对其进行跟踪随访,根据患者后续情况协助医师再次调整用药方案,使患者国际标准化测量值达标并维持稳定.

    作者:谭红阳;万建伟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改良邻指皮瓣与腹部皮瓣对指端皮肤缺损的修复效果

    目的 探讨对指端皮肤缺损患者行改良邻指皮瓣与腹部皮瓣治疗的修复效果.方法 将2012年2月~2016年8月廊坊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66例指端皮肤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研究.经改良邻指皮瓣治疗患者为99例,称为改良组;经腹部皮瓣手术治疗患者为67例,称为腹部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关节活动能力、住院时间、手术时间、随访评分等各项功能的恢复效果以及围术期临床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改良组治疗优良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患者随访评分、关节活动度、外观不满意率、痛觉敏感率、感觉麻木率以及两点辨别实验均优于腹部组(P<0.05).结论 对指端皮肤缺损患者行改良邻指皮瓣治疗,能够改善各项临床指标;与腹部皮瓣治疗方式相比,能够进一步加快患者的恢复速度.

    作者:王鹏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毫火针结合新医正骨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毫火针结合新医正骨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8月~2017年1月于河北省三河市医院中医科和三河市中医医院针灸科就诊的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13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5例.治疗组采用毫火针结合新医正骨治疗法,毫火针隔日1次,1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正骨每隔2d1次,4次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对照组采用针刺结合新医正骨治疗法,针刺每日1次,10 d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正骨频次同治疗组.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对有效患者随访3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腰、腿部的疼痛程度,观察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优良率(93.85%)高于对照组(7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及3个月随访时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毫火针结合新医正骨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症的效果优于针刺结合新医正骨,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安全性高,是一种简单、有效、实用的治疗方案.

    作者:刘金颖;李长生;李冬辉;蔡永利;康志;张朝东;王春红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毫火针结合按摩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毫火针结合按摩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8月~2017年5月在河北省三河市医院中医科和三河市中医医院针灸科就诊的老年DLSS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治疗组采用毫火针结合按摩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结合按摩治疗.两组均为隔日1次,10d为1个疗程,疗程期间休息2d,共3个疗程.随访7~13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腰、腿部的疼痛程度,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对患者的主观症状、日常生活、临床体征进行评价,采用标准的SF-36量表中文版对患者的生活健康质量(HQOL)进行评价,观察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及随访结束时,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JO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 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2.68%)明显高于对照组(78.05%),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及随访结束时,两组HQO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 0.01).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毫火针结合按摩治疗DLSS的效果优于针刺结合按摩,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改善体征与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安全性好,值得进一步进行大样本研究,为临床提供治疗DLSS的循证依据.

    作者:康广华;刘海永;李学军;杨建强;高福相;李冬辉;张朝东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不同剂量氨甲环酸局部应用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引流量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氨甲环酸(TXA)局部应用对全髋关节置换(THA)术后引流量的影响.方法 将2016年1~12月于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行初次单侧THA的75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每组25例.A组于缝皮后经引流管逆行注入TXA 1.0 g(生理盐水:100 mL).B组、C组分别以同样的方法注入TXA 2.0 g(生理盐水:100 mL)、3.0 g(生理盐水:100 mL).主要观察项目为术后引流量、术后第3天血红蛋白(Hb)、输血人数.次要观察项目为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第3天凝血酶原时间、术后第3天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及肺栓塞、下肢深静脉血栓、感染的发生率.结果 三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观察项目中,术后引流量依次递减,A组显著大于B组、C组(P<0.05),而B组与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Hb依次递增,A组显著低于B组、C组(P<0.05),而B组与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率方面,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次要观察项目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XA局部应用2.0 g减少THA术后引流量的作用优于1.0 g,而与3.0 g相似,故推荐2.0 g TXA局部应用作为减少THA术后引流量的合适剂量.

    作者:郝申申;栾彦军;刘志斌;王飞;刘延雄;刘军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益气活血通络方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

    目的 观察益气活血通络方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防治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4月宝鸡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74例择期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7例.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益气活血通络方.于术前和术后1、7、14d检测患者凝血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和血小板计数(PLT)情况,统计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和总输血量.随访至术后3个月,记录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 经方差分析显示,不同时间点PT、TT、APTT、FIB、D-D和PL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处理因素与时间点间未见交互作用(P>0.05),不同处理因素的PT、TT、APTT、FIB、D-D和PL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总输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引流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过程中观察组脱落7例,对照组脱落5例.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21.25%(17/80)]低于对照组[35.37%(29/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活血通络汤具有明显的抗凝、溶栓作用,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减少术后引流量,降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白明华;程蕾;张自强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应用切开复位锁定板内固定术和半肩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

    目的 观察应用切开复位锁定板内固定术和半肩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青海省人民医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62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5例行切开复位锁定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27例行半肩关节置换术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时间、出血量、Constant-Murley评分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Constant-Murley评分及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而言,切开复位锁定板内固定术和半肩关节置换术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均可取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且术后并发症情况无太大差异,应用安全性较高,故此两种术式均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索南昂秀;唐炜东;王军;郭强;徐卫松;豆太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关节镜下有限清理术和广泛清理术在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回顾性分析关节镜下有限清理术和广泛清理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KOA)的临床效果,探讨两种术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住院行关节镜手术治疗的KOA患者88例,其中行关节镜下有限清理术者45例设为有限组,行关节镜下广泛清理术者43例设为广泛组.比较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 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限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比广泛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镜下有限清理术和广泛清理术治疗KOA临床效果相似.有限清理术手术时间短,创伤相对较小,恢复快;而广泛清理术不能进一步改善需要过多手术清理患者的症状;因此有选择的有限清理术要优于盲目的广泛清理术.

    作者:管垒;谭冶彤;田向东;朱光宇;王剑;薛志鹏;杨晨;杜东风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椎间盘镜下纤维环缝合修复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椎间盘镜下纤维环缝合修复术在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江苏省中医院2014年5月~2015年12月行椎间盘镜下纤维环缝合修复术患者19例的临床资料,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MacNab标准对术后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8~37个月,平均(27.30±5.24)个月,无一例复发.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1年及末次随访腰腿痛VAS评分分别为(7.11±0.86)、(1.58±1.03)、(1.37±0.81)、(1.26±0.73)分,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均P<0.01).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1年及末次随访ODI分别为(63.73±10.86)%、(22.26±7.58)%、(16.47±3.34)%和(14.21±3.67)%,术后各时间点ODI均低于术前(均P<0.01).采用MacNab标准评价近期疗效:优14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为94.7%.结论 椎间盘镜下纤维环缝合修复术是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有效微创治疗方法,严格掌握适应证有利于获得满意的疗效和较低的复发率.

    作者:李东;常志泳;陈刚;李开华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发挥中西医结合优势,提高耳鼻喉疾病治疗水平——访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主任谯凤英教授

    2017年9月26日,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四届耳鼻咽喉专业委员会换届会议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召开,大会以投票方式选举产生了第四届专业委员会,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主任谯凤英教授当选为主任委员.

    作者:潘锋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耳内镜下外耳道冲洗联合酮康唑纱条治疗霉菌性外耳道炎的效果

    目的 观察耳内镜下外耳道冲洗联合酮康唑纱条治疗霉菌性外耳道炎的效果.方法 收集解放军火箭军总医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128例霉菌性外耳道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4例.实验组患者采用耳内镜下外耳道冲洗联合酮康唑纱条治疗7d,对照组患者采用耳内镜下外耳道冲洗联合艾洛松纱条治疗7d,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痊愈54例,显效8例,有效2例,无效0例.对照组痊愈38例,显效11例,有效10例,无效5例.实验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耳内镜下外耳道冲洗联合酮康唑纱条治疗霉菌性外耳道炎可取得较高治愈率.

    作者:卢雅艳;吕进;王曦;张美光;王伟倩;徐金操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心理困扰现状调查及其影响因素的路径分析

    目的 调查突发性耳聋(SHL)患者的心理困扰情况,探讨分析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对心理困扰的影响路径.方法 选择2016年8~12月在广东省中医院治疗的108例SHL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心理困扰量表(Kessler-10) 、MOS社会支持量表(MOS-SSS)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进行调查.结果 SHL患者的心理困扰的得分为(28.85±5.88)分,超过99%的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扰;家庭收入、耳聋程度、社会支持各维度和应对方式各维度均为心理困扰的影响因素,共可解释77%的方差变异量;进一步实施复回归分析可知,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均可直接作用于心理困扰,同时社会支持又可通过应对方式间接影响心理困扰.结论 SHL患者广泛存在心理困扰,临床医护人员可根据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的作用路径实施针对性干预护理,以提升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孙建华;谢辉;林赛妹;孔喆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自体碎骨联合Bio-OSS骨粉应用于颌骨囊肿术后骨缺损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自体碎骨联合Bio-OSS骨粉在颌骨囊肿术后骨缺损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12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口腔科收治的颌骨囊肿术后骨缺损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Bio-OSS骨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自体碎骨治疗,于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点利用CT进行检查,计算植骨区CT值及差值,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切口愈合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后切口愈合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6、9个月CT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6、9个月差值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自体碎骨联合Bio-OSS骨粉用于颌骨囊肿术后骨缺损中的效果理想,该方法有助于切口愈合,改善植骨区CT值及差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余伟;向乐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以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监测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对脆性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影响

    目的 观察二肽基肽酶Ⅳ(DPP-4)抑制剂联合胰岛素四次强化对脆性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6年10月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门诊及住院的脆性糖尿病患者72例,所有患者给予胰岛素四次强化(门冬胰岛素/赖脯胰岛素+甘精胰岛素/地特胰岛素)治疗并采用CGMS连续监测血糖3d,3d后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DPP-4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继续应用上述降糖方案,DPP-4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沙格列汀5 mg/d,分组前、分组后1~3 d及分组后13~15 d亦以CGMS连续监测血糖.比较两组血糖波动[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血糖水平标准差(SDBG)、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平均血糖水平(MBG)、血糖>10.0 mmol/L的时间百分率(PT10.0)、血糖<3.9 mmol/L时间百分率(PT3.9)]、胰岛素用量以及基础C肽(FC-P)水平.结果 组内比较:DPP-4组分组后1~3 d的MAGE、MBG、LAGE、PT10.0、PT3.9均较分组前降低(P<0.05),分组后13~15 d各项血糖波动指标均较分组前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分组后1~3 d各项血糖波动指标较分组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组后13~15 d的MBG、LAGE、PT10.0较分组前降低(P<0.05).组间比较:分组后1~3 d,DPP-4组MAGE、LAGE、PT10.0较对照组降低(P<0.05);分组后13~15 d,DPP-4组各项血糖波动指标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 0.05或P<0.01).DPP-4组分组后15 d胰岛素用量均较分组前明显减少(P<0.01);两组分组后15 d胰岛素用量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分组前后FC-P组间及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沙格列汀联合胰岛素四次强化可改善脆性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波动.

    作者:李征寒;徐滨华;王晶;王葳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中医药联合化疗对大肠癌根治术后疗效的系统评价

    目的 系统评价中医药联合化疗治疗大肠癌根治术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1995年1月~2015年12月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Web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PubMed、ISI Web of Knowledge、Cochrane Library医学数据库以及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来确定入选文献后,参考Cochrane手册提供的质量评价标准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应用Rev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文献12篇,结果显示中医药联合化疗可改善大肠癌根治术患者的生活质量(QOL) (RR=1.76,95%CI:1.35~2.30,P<0.0001),提高5年生存率(RR=1.72,95%CI:1.18~2.49,P=0.005),升高CD3+、CD4+细胞计数和CD47CD8+比值(MD=18.95,95%CI:0.09~37.82,P<0.05;MD=5.87,95%CI:2.25 ~9.49,P=0.00;MD=0.24,95%CI:0.11~0.38,P=0.00),降低胃肠道毒副作用发生率(RR=0.51,95%CI:0.42~0.61,P<0.000 01),增高化疗后白细胞水平(RR=0.51,95%CI:0.31~0.83,P=0.007).结论 中医药联合化疗可提高大肠癌根治术后患者的远期疗效,减轻化疗毒副作用,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机体免疫力.

    作者:刘宁宁;苗雯蓉;朱惠蓉;李琦 刊期: 2017年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