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保健协会
  • 国际刊号:1671-8194
  • 国内刊号:11-4856/R
  • 影响因子:0.75
  • 创刊:2003
  • 周期:旬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北京
  • 全年订价:82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2016年22期文献
  • 献血前丙氨酸转氨酶检测结果异常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我市无偿献血人群丙氨酸转氨酶血液采集前初筛结果异常分析及其意义,为无偿献血招募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干化学法,随机抽取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6月30日13580例无偿献血者ALT初筛结果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其关系.结果 献血者男性丙氨酸转氨酶阳性率明显大于女性;男性丙氨酸转氨酶阳性中酒类摄取因素与女性相比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大学生献血群体与社会群体相比有明显差异.结论 根据献血前丙氨酸转氨酶分析情况,加强针对男性公民宣传力度,有效降低男性在献血中丙氨酸转氨酶初筛中阳性比例,大力开拓大学生这一生力军群体,为安全、充足的血源提供有力保证.

    作者:秦强国;胡霄;张芳芳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随机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只采用雾化吸入特布他林进行治疗,而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患者糖皮质激素进行联合治疗,以20 d为一个实验周期,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一个实验周期的治疗,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 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进行治疗时,如果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进行治疗,可以对患者的病情起到更为明显的改善作用,在临床治疗方面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进行大力推广.

    作者:王安君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结膜下注射和球后注射曲安奈德对于治疗葡萄膜炎继发黄斑水肿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结膜下注射和球后注射曲安奈德对于治疗葡萄膜炎继发黄斑水肿(UME)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0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48例(80只眼)UME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4例(40只眼).两组均给予曲安奈德注射治疗,其中观察组于结膜下注射,对照组于球后注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1.67%,略高于对照组,但两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0%,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结膜下注射和球后注射曲安奈德治疗葡萄膜炎继发黄斑水肿均可取得满意效果,但结膜下注射操作安全性更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宁宁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无痛分娩对产程及妊娠结局影响的临床观察及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无痛分娩对产程及妊娠结局影响的临床观察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260例产妇病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分析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30例,对照组主要采用常规分娩方式,观察组主要采用无痛分娩方式,观察两组患者的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等临床效果.结果 对照组的产后出血量(183±26) mL,观察组产后出血量(153±21)mL,两组患者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产程中,观察组的第一产程与第二产程要比对照组短,两组患者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分娩方式中,对照组顺产37例、产钳助产13例、剖宫产80例,观察组顺产32例、产钳助产10例、剖宫产88例,两组患者之间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无痛分娩可以有效缓解产妇在分娩中的疼痛,降低患者的压力,提高生产安全性,还可以有效的减少产程时间以及顺产的风险,有利于产妇产后恢复,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袁社霞;王保莲;殷燕;王艳红;杨健丽;赵小慧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甲状腺癌患者采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临床意义

    目的 分析甲状腺癌患者采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甲状腺肿瘤患者106例进行研究,其中53例为甲状腺癌设为观察组,53例为结节性甲状腺瘤设为对照组.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研究其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分析二者声像图的特征,同时对比甲状腺癌组超声检查和术后病理学检测的相符程度.结果 观察组组患者的动脉收缩期峰值速度、阻力指数和血流丰富程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在低回声、微钙化灶、周边无声晕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经病理学检测结果对比显示与超声诊断相符率为81.1%.结论 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能够应用于区分甲状腺瘤和甲状腺癌患者,且识别度较高,有着良好的诊断价值.

    作者:荆俊杰;夏国昌;吴玉红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骨髓检测分析

    目的 探讨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骨髓检测方法与价值.方法 选择在我院进行诊治的血小板减少症患儿20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儿童20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都取新鲜骨髓样本,都进行骨髓象检测和Tfh淋巴细胞检测.结果 观察组骨髓的胞体、核形、染色质、胞质、巨核细胞等情况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骨髓的CD4+CXCR5+IL-21+/CD4+CXCRS+细胞比例分别为(58.21±6.44)%和(14.28±4.4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骨髓检测能够有效反应骨髓象与Tfh细胞异常情况,从而有利于疾病的判断,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付琳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WT1基因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 探讨WT1基因在急性白血病(AL)患者骨髓内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的10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统计其体内WT1基因表达情况,观察其表达水平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10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中77%的患者WT1基因表达阳性,WT1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均高表达,并且在二者间无统计学差异.其中在AML中M3和菲M3型AML间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WT1基因在AL患者内表达水平可代表微小残留病灶(MRD),与预后密切相关.

    作者:武双双;薛露;马翠;李春怀;王玥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大面积脑梗死7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原因、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 对我院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72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①发病骤急、病情发展迅速、致残率及病死率高预后结局差是该病的主要临床特点;②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糖尿病、心房颤动及高龄等因素是该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与危险因素;③15例合并出血性脑梗死(20.8%),29例死亡,病死率为40.3%,24例遗留不同程度偏瘫及语言、智力障碍(33.3%),4例基本治愈(5.6%).结论 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均有可能诱发大面积脑梗死,该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与病死率,临床治疗的关键是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同时加强对致病风险因素的防范意识,能有效降低大面积脑梗死发生率.

    作者:程继伟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肺功能的研究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肺功能变化与病情关系.方法 选取4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和40例健康人群对比分析,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大通气量(MVV)、肺总量(TLC)、用力肺活量(FVC)、深吸气量(IC)以及补呼气量(ERV),对比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肺功能变化.结果 对照组肺功能各项指标MVV、TLC、FVC、IC、ERV指数均比研究组各项指标高,P< 0.05;研究1组肺功能指标与研究2组比较,P< 0.05;研究2组肺功能指标与研究3组比较,P<0.05,病情越严重,肺功能损伤越严重.结论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会导致肺功能损伤,病情越严重损伤越严重.

    作者:杜振香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氨氯地平与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伴空腹血糖异常的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氨氯地平与厄贝沙坦合用治疗高血压伴空腹血糖异常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高血压伴空腹血糖异常患者117例,随机分为实验组39例,采用口服氨氯地平+厄贝沙坦方案进行治疗;对照组第1组39例,给予厄贝沙坦进行治疗;对照组第2组39例,采用口服氨氯地平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3个月后分析比较以上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血压:经过治疗,3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 0.05),且实验组患者的血压比对照组1、2两组患者的血压均低(P<0.05),降压有效率高于对照的1组和2组(P<0.05).血糖:实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与2组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也明显较低(P<0.05).结论 氨氯地平+厄贝沙坦用于高血压伴空腹血糖异常患者,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血压及血糖水平,临床效果令人满意.

    作者:荆彬杰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腹腔镜辅助术式与开腹术式对大肠癌患者的疗效及近远期生存率的影响

    目的 研究腹腔镜辅助术式与开腹术式对大肠癌患者的疗效及近远期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118例大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9例患者.观察组进行腹腔镜的治疗,对照组进行开腹术式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两组患者局部复发率及远端转移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大肠癌患者效果显著,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产生,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希全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妇女健康体检中乳腺超声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妇女健康体检中乳腺超声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于笔者医院接受常规健康体检2473例妇女的乳腺超声检查及临床与手术病理结果.结果 乳腺超声诊断阳性率为35.14% (869/2473),其中乳腺增生症79.86% (694/869)、乳腺纤维腺瘤4.72% (41/869)、乳腺囊肿3.68% (32/869)、乳腺导管扩张症11.16% (97/869)、乳腺癌0.58% (5/869),诊断准确率为97.35% (864/869).结论 乳腺超声操作简便,有助于早期发现、诊断乳腺疾病,并为临床治疗提供较为准确、可靠的依据,在妇女健康体检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马建红;郝奕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临床路径在甲状腺良性肿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研究临床路径在甲状腺良性肿瘤手术遗嘱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72例甲状腺良性肿瘤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护理方法,把72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应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健康教育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3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6.1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22%,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3.33%,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 0.05).结论 应用临床路径开展健康教育可以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有利于患者及早康复出院,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唐佳苗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探讨分析阴道分泌物常规检验与妇科病变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分析阴道分泌物常规检验与妇科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妇科疾病患者100例,其中阴道炎患者43例、各种宫颈炎患者35例、宫颈癌患者3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16例、输卵管癌患者3例,回顾分析患者的基本资料与检查情况.结果 患者病变类型的不同使得其阴道分泌物的性质、检测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患者阴道分泌物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病变.结论 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对妇科疾病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可作为妇科病变检查常规检查手段之一.

    作者:罗凤杰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和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与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分析肝硬化患者螺杆菌感染和上消化道出血之间的关系.方法 本组肝硬化患者320例,内镜检查了解食管静脉曲张和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情况及出血的原因,同时胃黏膜活检作尿素酶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Hp).结果 Hp阳性组消化性溃疡发生率(64.1%)明显高于阴性组(37.8%),P< 0.01.出血率在Hp阳性组(38.5%)也明显高于阴性组(22%),P<0.05.结论 Hp感染和肝源性溃疡发生有关,Hp感染者的肝源性溃疡发生率增高及胃黏膜活动性炎症可能导致出血率升高,根除Hp有可能降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

    作者:胡冰;江波;荣根满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效果

    目的 探讨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诊断为支气管肺炎的小儿300例,随机分为150例研究组和150例对照组.两组基础治疗均相同,研究组加用盐酸氨溴索治疗.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治疗显效率分别为88.7%、76.0%,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呼吸频率和氧饱和度结果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呼吸频率和氧饱和度结果比较有差异(P< 0.05).结论 本次研究认为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淑平;付秀扬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显微神经外科手术中血管和神经的保护

    目的 研究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的过程中如何保护患者神经以及血管.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内侧型蝶骨崎脑膜瘤患者进行随机选取,30例患者都使用显微外科的方法进行治疗,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同时总结保护患者血管以及神经的方法.结果 本次研究对象没有出现死亡现象,术前19例视力异常患者有14例好转,术后轻瘫以及动眼神经麻痹患者各为1例,但出院时已恢复正常.另外,19例为Sompson Ⅰ级切除,8例为SimpsonⅡ级切除,3例为Simpson Ⅲ级切除.结论 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内例型蝶骨崎脑膜瘤的患者中,通过术前评估以及在手术过程中保护其海绵窦以及视神经等,能够使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提高,并能使并发症发生率降低.

    作者:王洪锋;刘荣耀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及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及分析.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176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行药物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和运动指导以及康复护理等多种护理方式.结果 观察组临床效果为有效54例(61.4%),好转32例(36.3%),无效2例(2.3%);对照组效果为有效44例(50%),好转39例(44.3%),无效5例(5.7%),二者比较而言,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有效率(x2=25.302,P<0.05).结论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是一种常见慢性疾病,这种疾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会造成不利影响,本文主要分析了以多样性护理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王丽美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肺炎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肺炎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140例小儿肺炎患者随机分为甲组(n=70,予以常规护理)和乙组(n=70,予以临床护理路径),对2组患儿血常规、双肺呼吸音、体温、胸片等观察指标恢复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乙组患儿血常规、双肺呼吸音、体温、胸片等观察指标恢复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肺炎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显著改善患儿病情,促进快速恢复,临床可广泛使用和积极推广.

    作者:陈昌萍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改进护理后勤服务流程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生活质量水平有了很大提升,而医院作为主要医疗服务类机构,其护理质量更是受到了许多人的关注.而如何加强医院护理队伍建设管理,提升医院整体护理服务质量,紧跟新时期发展步伐,成为医院护理部门管理面临的一大新挑战.对此,本院结合实际发展状况,不断创新工作管理新思路,特成立护理后勤服务中心,以满足患者服务需求,提升我院护理整体质量.

    作者:严新萍;陈美兰;张艳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4例血友病性关节炎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总结了4例甲型血友病性关节炎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 2015年我科共收治血友病性膝关节炎4例,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术后根据关节功能改善情况、出血量、切口愈合情况、术后并发症等评估围手术期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4例中,均接受TKA手术治疗并获随访,4例患者术后膝关节疼痛明显减轻,1例术后出现关节内出血并切口渗血,无DVT和PE形成,无大出血及伤口感染.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结论 人工关节置换术可明显缓解晚期血友病性关节炎患者的关节疼痛,并有效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王翠翠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双下肢悬吊皮肤牵引治疗小儿股骨骨折的护理观察

    目的 探讨小儿股骨折采用双下肢悬吊皮肤牵引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 分析我院2011年6月至2014年7月采用双下肢悬吊皮肤牵引治疗小儿股骨骨折的36例患儿护理效果.结果 36例患儿经过精心护理均获得明显治疗效果,患儿肌肉紧张度得到缓解,骨折部位愈合情况好,出院后1~6个月随访,36例患儿双下肢均活动自如,未出现跛行、成角畸形和双下肢长度不一致等情况.结论 双下肢悬吊皮肤牵引治疗小儿股骨骨折避免了手术治疗给患儿带来的巨大创伤,在治疗过程中的细致护理可以有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杨铭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关节镜清理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护理体会

    目的 分析并总结关节镜清理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护理方法.方法 将在我院实施关节镜清理术治疗膝骨关节炎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术前后术后实施综合护理,观察患者前后康复效果.结果 50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膝功能康复总有效率为94%,经随访后,未产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全面综合护理不仅可以减轻患者疼痛,而且可以有效防治并发症产生,是提高手术疗效的重要保证.

    作者:吕艳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个性化健康宣教提升哮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个性化健康宣教提升哮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效果,为临床哮喘患者提高自我护理能力提高参考.方法 选取在我院就诊的哮喘患者120例,将其按照就诊顺序编号,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再予以个性化健康宣教护理,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再采用ESCA量表测量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的自我护理能力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一般资料及自我护理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个月后,对照组患者高水平自我护理能力者14例,中水平自我护理能力29例,低水平自我护理能力17例,自我护理能力总评分(110.4± 12.8)分,观察组患者高水平自我护理能力者25例,中水平自我护理能力33例,低水平自我护理能力2例,自我护理能力总评分(143.2±7.4)分,观察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提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个性化健康宣教可以有效保证哮喘患者对疾病有正确的认知,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杨红梅;马新维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门诊手术室患者发生晕厥的原因分析及护理策略

    目的 分析门诊手术室患者发生晕厥的原因,制定相应护理策略.方法 选取我院门诊手术室出现晕厥的53例患者作为被分析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详细资料,分析晕厥发生诱因,以此为依据制定护理策略.结果 门诊手术室患者晕厥的主要原因包括环境差、负面心理因素、疾病因素以及体位因素.加强护理巡视,预见性防范晕厥,对已晕厥患者积极进行对应有效的急救护理十分重要.结论 门诊手术室患者发生晕厥的诱因较多,加强护理巡视,指导患者保持正确体位,积极防范,快速有效处理晕厥,对于挽救患者安全、改善预后非常重要.

    作者:金莉莉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肝硬化腹水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护理

    目的 对肝硬化腹水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实施临床护理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肝硬化腹水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与对照组38例,分别进行常规护理与综合护理.对比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满意度较高,组间对比,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肝硬化腹水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方法效果突出,适合普及应用.

    作者:姜文文;边婕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压疮护理小组在神经内科压疮预防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 分析探讨压疮护理小组在神经内科的压疮预防工作中的实际应用.方法 我院从2013年5月建立压疮护理小组,以2013年5月至2014年4月的神经内科患者500例作为观察组;以2012年5月至2013年4月未建立压疮护理小组之前的500例神经内科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压疮高危上报人数、难免压疮发生情况以及非难免压疮发生情况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压疮高危上报人数、难免压疮发生率以及非难免压疮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成立压疮护理小组,对神经内科患者进行压疮预防护理,能够显著地降低压疮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服务水平,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邢华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急诊护士在急诊急救护理工作中的作用

    在急诊急救工作中,护士是急诊、急救体系的主体之一,担负着抢救急、危、重症患者的重要责任.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社会需求,急救护理范畴也日益扩大.这就要求急诊护士要更加有效地发挥在急诊急救中的作用,与医师紧密配合,共同挽救生死垂危的生命.

    作者:钟珊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老年高血压社区护理干预效果的研究

    目的 评价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90例,两组均接受抗高血压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次基础上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对服药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对服用抗高血压药物依从性及对护理满意度更高,且统计学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 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及对护理满意度均有着明显高于常规护理,值得推广.

    作者:王艳华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探讨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0月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45例,采用常规的临床脑卒中治疗以及常规护理方法,而观察组45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康复护理,分析和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的临床疗效有效率为75.56%,而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为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鹍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喜炎平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与护理观察

    目的 观察喜炎平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护理方法.方法 随机抽取84例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制剂喜炎平治疗.结果 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组FEV1、PEF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咳嗽、憋喘、肺部哆音消失时间及总治疗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 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喜炎平静脉注射治疗的基础上,通过规范有效的护理,可显著改善肺炎患儿的肺功能及相关临床指标,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崔岩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优质护理干预对躁狂症患者疗效及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躁狂症患者疗效及满意度的影响分析.方法 选取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来我院治疗的躁狂症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8例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38例患者则采用常规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采用BRMS评分,GAS评分以及CGI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实验组的BRMS评分,GA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78.9%,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躁狂症患者采用优质护理,能够明显提高其疗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蒋凤丽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重症脑血管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血清免疫炎性反应的关系研究

    目的 分析不同程度重度脑血管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与CD4+细胞、CD4+/CD8+细胞比例及CD4+CD25+T细胞百分比变化,分析CD4+细胞、CD4+CD25+T细胞与患者昏迷程度评分间关系.方法 选择2013年3月至2014年10月诊断为重症脑血管病患者70例,依据入院24 h内格拉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将患者分为重症组30例(G-CS,7~9)与特重组40例(GCS,3~6).eLisa检测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4+细胞、CD4+/CD8+T细胞比例及CD4+CD25+T细胞百分比变化,Pearson相关分析CD4+细胞、CD4+CD25+T细胞比例与GCS评分之间相关性.结果 重症组与特重症组比较,患者血清CRP水平[(22.85±4.81)mg/L比(32.80±5.26) mg/L,t=2.901],TNF-α水平[(26.84±5.10) ng/L比(44.18±4.39) ng/L,t=3.166]明显降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CD4+细胞百分比[(31.65±6.17)%比(26.90±5.88)%,t=3.082],CD4+/CD8+T细胞比例[(1.89±0.31)比(1.23±0.43),t=3.048]升高,CD4+CD25+T细胞百分比[(25.12±3.28)%比(34.17±4.26)%,t=3.543]下降,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细胞百分比与GCS评分呈负相关(r=-5.651,P< 0.05),CD4+/CD8+T细胞比例与GCS呈直线正相关(r=4.872,P<0.05).结论 机体免疫炎性反应在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患者起病中占有重要地位,病情程度越严重,机体免疫抑制以及炎性反应越明显.表现为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升高以及CD4+细胞、CD4+/CD8+T细胞比例下降、CD4+CD2s+T细胞百分比水平上升.

    作者:郝继军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不同麻醉方式用于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效果观察

    目的 对比腰硬联合麻醉和全身麻醉用于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41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根据不同麻醉方式分为腰硬联合组(CSEA组),全麻组(GA组),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点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 两种麻醉方式均能满足手术要求,但CSEA组血液动力学更平稳,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和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结论 拟行全髋置换术的老年患者若无禁忌可首选腰硬联合麻醉,其术中生命体征更平稳,术后恢复更快;而全身麻醉可在腰硬联合麻醉穿刺困难及有禁忌证时选择.

    作者:李燕萍;卢玉蓉;李晓欣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1080例脑卒中高危人群危险因素筛查结果的分析

    目的 了解脑卒中高危人群危险因素的分布情况,为进一步制定防治脑卒中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以期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方法 通过整群抽样对4916例进行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并对高危人群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筛查出1080例脑卒中高危患者,占筛查对象的21.96%.肥胖(70.6%)、体育锻炼缺乏(61.9%)和高血压(54%)为前三位危险因素,其他危险因素还包括高同型半胱氨酸(49.2%)、颈动脉斑块(42.1%)、超敏CRP (41%)、吸烟(35.5%)、脑卒中家族史(18.5%)、颈动脉狭窄(18%).吸烟、体育锻炼缺乏、高血压、肥胖、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颈动脉斑块在性别上又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本研究中危险因素检出率较高,且具有性别差异,应根据不同的危险因素和不同性别制定个体化的干预措施.

    作者:秦文利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消化内科患者恶心呕吐的临床分析及治疗

    目的 研究消化内科患者恶心呕吐临床病因及治疗.方法 纳入200例消化内科恶心呕吐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常规给予止呕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病因针对性治疗.统计消化内科患者恶心呕吐的病因,并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消化内科患者恶心呕吐的病因包括胃肠道疾病(急性胃肠炎、反流性食管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消化溃疡)、药物因素(放化疗)、肝胆胰疾病(肝胆结石、肝硬化、胰腺炎)、精神因素(精神疾病、压力),比率依次递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消化内科患者恶心呕吐的病因包括主要为胃肠道疾病,临床给予病因针对性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罗英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西尼地平和拉西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交感神经系统活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分析西尼地平和拉西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交感神经系统活性的影响.方法 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共收集50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入西尼地平组(n=25,10 mg/d)和拉西地平组(n=25,5 mg/d),治疗8周后,比较二组治疗前后握力试验结果,同时比较分析其静息血压和心率变化特点.结果 用药8周后,西尼地平组和拉西地平组分别与其相应组别用药前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降低(P<0.05);服药前两组握力试验血压和心率增加幅度基本一致,但在用药后握力试验西尼地平组心率增幅明显低于拉西地平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用西尼地平不仅可降低静息时血压,同时还可以避免患者负荷状态下交感神经系统的激活,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魏则文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与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护理意义.方法 收集神经根型颈椎病病例120例,采用子午流注穴位推拿结合中药熏蒸疗法治疗,并在治疗过程中给予护理干预,每天1次,10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0d.治疗结束后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疼痛、颈椎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结束后患者疼痛计分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明显降低(P< 0.05),生活质量评分明显升高(P<0.05).结论 护理干预在子午流注穴位推拿配合中药熏蒸疗法治疗神经病型颈椎病过程中可以帮助患者减轻不良情绪,提高治疗效果,提高生活质量,预防和减少颈椎病的复发.

    作者:滕娟;杨萍;孙姗姗;赵秀雯;沈凤燕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肾康注射液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肾康注射液联用血液透析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168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血液透析+肾康注射液治疗)和对照组(血液透析治疗)各84例,治疗8周后,对比分析治疗前后两组肾功能相关指标、以及中医学疗效评价结果.结果 两组血清SCr和BUN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联合治疗组血清UA显著低于对照组,中医证候学评价中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肾康注射液与血液透析联合治疗能够改善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董航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海昆肾喜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及对血清中IGF-1的影响

    目的 观察海昆肾喜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IGF-1)的影响.方法 将5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5例,对照组予常规降糖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海昆肾喜胶囊,1个疗程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中IGF-1的影响.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实验室指标变化组间、组内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海昆肾喜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明显,对血清中IGF-1的表达有下调作用.

    作者:庾更绪;王晋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疏血通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疏血通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80例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疏血通(6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滴,1次/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给予前列地尔治疗(10 μg加入生理盐水10mL中静注,1次/天),两组均治疗14 d为1个疗程.治疗后以脑梗死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为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0% (38/4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0% (32/4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19.8889,P<0.01).结论 疏血通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脑梗死疗效显著.

    作者:金亚娟;霍康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20例针灸配合中药热敷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治疗原发性痛经应用针灸配合中药热敷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原发性痛经患者2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西医镇痛治疗的方法,观察组给予针灸配合中药热敷治疗.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疗程过后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治疗总有效率及复发率都优于对照组患者,且有较大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原发性痛经应用针灸配合中药热敷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吴微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开喉剑喷雾剂对比康复新液辅助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对比开喉剑喷雾剂和康复新液辅助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疱疹性咽峡炎提供更有效的方法.方法 选取疱疹性咽峡炎患儿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全部患者给予静脉滴注抗病毒药物及其他对症处理.观察组给予开喉剑喷雾剂治疗,对照组给予康复新液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有效率、热退时间、食欲恢复时间.结果 治疗5d后,观察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在退热时间、食欲恢复时间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开喉剑喷雾剂辅助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更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思俊;郑春林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鼻窦炎口服液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效果初评

    目的 探究鼻窦炎口服液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来我院门诊就诊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对其进行传统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采用超声雾化吸入鼻窦炎口服液的方式,对照组使用传统口服方式,1个月之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和治疗前相比,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从治疗效果上来看,对照组患者治愈40例,好转9例,无效26例,总有效率为65.33%;治疗组患者痊愈56例,有效10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88.00%.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使用超声雾化吸入鼻窦炎口服液的方式,有着安全性强,有效率高,简便易行,治疗依从性佳的特征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魏晓萍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尿毒清颗粒治疗糖尿病肾病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尿毒清颗粒在治疗糖尿病肾病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于2012年9月至2014年7月我院收治糖尿病肾病后引发肾功能衰竭患者,共计78例.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患者在上述基础上加用尿毒清颗粒,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肌酐为(260.7±27.5)mmol/L,尿素氮为(10.1+2.6) mmol/L;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血肌酐为(286.1 ±28.3) mmol/L,尿素氮为(13.2±2.2) mmol/L,对比发现治疗后血肌酐与尿素氮方面,治疗组患者优于对照组患者,P< 0.01,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尿毒清颗粒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糖尿病肾病肾功能表竭的临床药物,该方案效果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以及深入研究.

    作者:郑卓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复方丹参滴丸对劳累性心绞痛疾病的治疗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滴丸对劳累性心绞痛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劳累性心绞痛疾病患者8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给予观察组患者采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消心痛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在治疗效果上存在显著差异(95.0% vs 80.0%),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劳累性心绞痛疾病患者实施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可以提升治疗有效率,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赵涛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医院药学的信息化管理应用研究

    目的 为科学、规范地对医院药学进行管理,对我院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系统功能进行分析,了解其对应用的优点.方法 我院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库存管理、出库管理、盘点、数据维护、账务管理、门诊划价、综合查询、系统设置等功能进行分析.结果 信息化管理系统主要具有提高药品管理强度、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经济效益、有助于临床药师开展研究工作等优势.结论 信息化管理系统不仅提高工作效率及经济利益,还可减少药品损失,值得在医院推广.

    作者:王一敏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基于移动医疗技术分级诊疗平台的建设与应用

    家庭医师移动信息平台主要基于社区健康档案为核心的区域卫生服务信息平台.以iPad作为家庭医师的手持终端,为家庭医师的签约居民建立并管理健康档案,提供健康服务.在iPad上建立家庭医师服务终端,通过此终端和网络实时传输通讯,畅通社区医师与居民的联络通道,让全科医疗实现无纸化,移动化.便捷家庭医师进行诊疗和健康管理.以移动终端为载体,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全科医师需求的基础上,对接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签约居民信息共享,并在此基础上,社区医师通过移动终端对病史、医嘱、公共卫生进行管理的操作模式,吸引更多的签约人群,减轻家庭医师进行家庭病床管理的负担,建立数据模型的分析,提高家庭医师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作者:吴克明;陈艳;王影;黄逸敏;刘春燕;郑平;王卓耀;刘德安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夜间护士巡视患者情况的调查

    调查临床落实分级护理制度中夜间护士巡视患者的执行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采用分样调查病区护士和患者,得出夜间护士机械的执行分级护理制度中的巡视时间和方法确实存在很多问题,值得护理同仁共同商榷.

    作者:金力枝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手卫生依从性的调查与改进措施

    目的 通过对我院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调查,分析其影响因素提出改进措施从而提高我院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减少医院感染率的发生.方法 2015年现场观察384名我院医务人员(临床医师、护士、进修人员、实习生)在诊疗护理过程中手卫生情况,并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我院医务人员对手卫生知识知晓率达到80%以上;手卫生依从率为53.34%;临床医师、护士、进修人员、实习生手卫生的依从率分别为56.23%、52.56%、48.98%、49.43%.临床医师高,进修人员低.结论 加强医务人员对手卫生与医院感染之间相关性的认识,加强培训和督导,提高对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有助于手卫生依从性的提高,防止医院感染发生.

    作者:王晓垚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健康教育对Ⅱ、Ⅲ级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影响,探讨提高Ⅱ、Ⅲ级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有效方法,有效避免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采用分组研究的方法,按随机分组原则设试验组和对照组,对62例Ⅱ、Ⅲ级高血压患者的服药情况进行跟踪调查研究.结果 62例Ⅱ、Ⅲ级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 有效的健康教育能显著提高Ⅱ、Ⅲ级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应加强Ⅱ、Ⅲ级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

    作者:仇春梅;赵旭杰;李牧之;代振顺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肝硬化患者合并肝性脑病的发病原因与预后分析

    分析探讨肝硬化患者合并肝性脑病的发病原因以及与预后之间的关系,诱因主要有消化道出血、感染、水电解质紊乱、医源性因素、肾功能不全以及高蛋白饮食等.诱因的多少,患者的Child分级程度、肝性脑病的发生和预后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性.肝硬化患者合并肝性脑病的诱因较多,与预后之间存在较大的联系,因此积极做好采取措施去除诱因是降低患者病死率的关键环节.

    作者:张桂芹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脂联素在炎症疾病中的作用

    脂联素(Adiponectin)是一种主要由脂肪组织分泌的蛋白,因其具有较强的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而受到人们的日益关注.本文将对脂联素主要抗炎机制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李渊;房伟;王辉;马云涛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超临界提取消癥软胶囊中莪术等药材的工艺研究

    目的 优选消癥软胶囊中三棱、莪术、香附、肉桂等四味药的超临界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挥发油和吉马酮提取率为指标,考察萃取温度、萃取压力和萃取时间三个因素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 在CO2流量16 mL/min、药材粒度为40目条件下,优选工艺为萃取温度45℃,萃取压力25 MPa,萃取时间1.5 h.结论 优选工艺三次验证试验,挥发油和吉马酮提取率均值分别为2.470% (g/g)和1.431 mg/g.样品提取率高,结果重复性好,提取工艺条件稳定可行.

    作者:白小英;王燕;张云丽;曹云飞;张伟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腺苷A2A受体在孕期酒精暴露抑制新生大鼠RRDA中的研究

    目的 探讨腺苷A2A受体在孕期酒精暴露中所致子代呼吸抑制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使用电生理方法研究腺苷A2A受体在孕期酒精暴露抑制予代延髓呼吸中枢基本节律性呼吸放电(rhythmic respiratory discharge activities,RRDA)中的作用,使用Western blot和qRT-PCR检测延髓呼吸中枢面神经后核内侧区神经元腺苷A2A受体(adenosine A2A receptor)以及受体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腺苷A2A受体参与孕期酒精暴露对子代延髓呼吸中枢抑制作用,孕期酒精暴露降低腺苷A2A受体功能.结果 表现为酒精暴露组延髓面神经后核内侧区神经元腺苷A.受体水平表达下调,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下调腺苷A2A受体和受体mRNA表达而降低腺苷A2A受体对RRRDA的调节作用可能是孕期酒精暴露抑制子代延髓中枢呼吸功能的机制之一.

    作者:齐亚杰;巩宪宇;胡冰冰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闭孔妊娠1例病例报道

    异位妊娠的发生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可导致患者死亡,故被视为高度危险的妊娠早期并发症.其中以输卵管妊娠为常见,占异位妊娠的95%,其次是宫颈、阔韧带、卵巢、腹膜后妊娠是腹腔妊娠的特殊类型,非常罕见[1].异位妊娠的典型三联症为:停经、腹痛、阴道出血,但有不到50%的患者出现这组症状,所以临床诊断上还要依赖于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主要为超声)检查等才能确诊,但有一些特殊部位的异位妊娠术前诊断很困难,确诊必须根据术中所见及术后病理检查方能确诊[2],现将我院近期诊治的1例闭孔妊娠报道如下.

    作者:田巧先;夏淑华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1例报道

    青霉素(Penicillin,或音译盘尼西林)又被称为青霉素G、peillinG、盘尼西林、配尼西林、青霉素钠、苄青霉素钠、青霉素钾、苄青霉素钾.青霉素是抗生素的一种,是指分子中含有青霉烷、能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并在细菌细胞的繁殖期起杀菌作用的一类抗生素,是由青霉菌中提炼出的抗生素.青霉素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lactams),β-内酰胺类抗生素包括青霉素、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单环类、头霉素类等.青霉素是很常用的抗菌药品.但每次使用前必须做皮试,以防过敏.青霉素的不良反应主要原因在于青霉素的提纯不足,其中的杂质容易使人体过敏[1].现将经我院静脉使用青霉素致过敏性休克的1例报道如下.

    作者:石磊;赵玉红 刊期: 2016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