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食品与健康杂志

食品与健康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天津市科学技术期刊学会
  • 国际刊号:1004-0137
  • 国内刊号:12-1188/R
  • 影响因子:
  • 创刊:1989
  • 周期:月刊
  • 发行:天津
  • 语言:中文
  • 邮发:6-46
  • 全年订价:206.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国际药学文摘,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食品与健康杂志   2015年5期文献
  • 小麦铃牵起游子心

    一想到儿时母亲做的小麦铃,顿觉唇齿留香,回味无穷。客居京城,山珍海味吃过不少,但小麦铃却经常是遍寻不得。我的家乡在浙江金华,小麦铃是那里的特色小吃。小时候,农村的经济条件有限,只有逢年过节,或者招待客人时,小麦铃才被端上餐桌,也只有这时,我才有机会一饱口福。后来经济条件好转,小麦铃也就成了家常便饭。

    作者:柳哲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我的减重生涯

    因为胖过,所以格外珍惜现在。曾经心里有个声音在告诉自己:胖无所谓,活得开心就可以了。直到有一天发现,胖这件“小事儿”将会产生怎样的连锁反应,而让自己感到了害怕。那时我在一家食品销售公司工作,负责在超市做促销。有位瘦削的大爷经常过来买无糖酸奶。有次恰逢一款含糖量较高的新品酸奶试饮活动。因常来而变得熟络的大爷向促销员要一杯试饮。促销员刚想多倒一些,大爷却说“一点点就可以了”。大爷将酸奶涂了一点在嘴唇上,用舌尖轻舔了几下,说了一句让我至今难忘的话“:真甜啊!”后来聊天才得知,大爷以前很胖,吃饭喜欢多油多肉,因为饮食不注意,再加上没有适度的体育运动,40多岁就得了糖尿病,现在吃东西,真真做到了“精打细算”。听大爷说得了这“富贵病”后不得已而为之的饮食细节,一种莫名的恐惧涌上我的心间,对于如此爱吃的自己,如果以后也生病,饮食也必须这样控制,那未来还那么漫长的人生该经受多大的折磨啊?

    作者:王潍青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真素楼:津门素菜第一家

    日常生活中因各种原因每天吃素或在某段时间内吃素者大有人在。说到我国的素菜,较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用于祭祀或典礼,作为菜肴兴起则始于汉代。《汉书》中说“:每有水旱,莽辄素食。”唐代训诂学家颜师古的《匡谬正俗》中载“:按素食谓但食菜果糗饵之属,无酒肉也……”宋人吴自牧在《梦粱录》里描述“:汴京素菜有上百种之多。”至清代,素菜、素席开始兴盛,美食家袁枚在《随园食单》的“素食单”里列举了80多种蔬素菜品,他提倡荤素结合,主张多用素食。清末薛宝辰编撰的《素食说略》里也记述了170余种素菜的烹调方法。

    作者:由国庆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马德里艳阳下的西班牙海鲜饭

    西班牙海鲜饭,西语“paella”,在西班牙有“国饭”之名,是深受当地人喜爱的大众化食物,感觉上呢有点像老北京的炸酱面或者是广州的炒河粉,属于人人爱吃、家家会做的“高端主食”,有菜又有饭,解饱又好吃。马德里当地有个风俗,每个周四是家庭团聚日,大家聚在一起吃一顿海鲜饭,边吃边喝边唠,享受无限亲情。就连西班牙的国王卡洛斯如果宴请客人时正逢周四,那也一定会免去其它美味佳肴,用海鲜饭款待客人,以示把其当作家人看待。

    作者:程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香浓甜美的早餐记忆

    小时候,因为我个子长得很快,爸妈总是担心我缺钙,早餐中雷打不动的是牛奶。记忆中的早晨是行军打仗一般的,妈妈要赶班车起得很早,她煮牛奶时才会叫起贪睡的我。等我磨蹭好坐在饭桌前,妈妈只赶得及给我梳上小辫儿便要急匆匆地出门了。等我睡眼惺忪地醒过神来才和爸爸开始吃早餐,这时爸爸会把已经温吞吞的牛奶再热一遍递给我。

    作者:黄璐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场院

    1975年时,我生活在东北老家--辽宁省黑山县四间乡的大吴家村。在俺们那嘎达,没有人会说打谷场这么文绉绉的称谓,一般都管它叫场院。春种秋收,忙活了一年的庄稼人为的就是颗粒归仓。而那两个篮球场般大小、呈方形的场院上,所存放的不仅是大家伙汗水的结晶,更是一村人一年的口粮和性命。从这个意义上讲,场院可牵挂着一村老少爷们儿的敏感神经,谁毁坏了它,村里人非跟他玩命不可。

    作者:西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陇东臊子面

    前不久,去陇东出差。车子行经甘肃庆阳时,即被当地同行“劫持”,非要我尝一尝陇东有名的美食臊子面不可。据他们说,不尝臊子面,悔上一辈子。在一家饭庄落座后,互相寒暄已毕,大家就纷纷把目光望向餐桌上的七八道当地特色菜:“羊羔肉”“炒黄花”“土暖锅”“炒灌肠”“洋芋卜拉”……。正当大家觥筹交错之际,随着店老板一声悠久而纯朴的高原腔“来咧”,六碗冒着香气、热气、辣气的臊子面被一个大托盘托了上来。大家纷纷放下酒杯,转而端过面碗,轰轰烈烈地吃起了。说“轰轰烈烈”,不仅是因为臊子面香辣扑鼻,且汤汤水水的形制更让人吃起来平添一份勇猛之气。第一口入喉,就有一股热辣和清香从口腔里直冲肠胃,全身的血液经此一激,“忽”地一下奔涌起来。用筷子挑起长长的面条,大嚼猛咽,顿觉周身通畅,此刻鼻尖也沁出了汗,胃口也打开了,五脏六腑都跟着呼啸起来,好爽的臊子面!

    作者:钱国宏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春天到鼻炎闹

    别把过敏性鼻炎和感冒混淆近一段时间,因为鼻痒、打喷嚏、流鼻涕、鼻塞等不适症状,赵先生被折腾得不轻,本以为这些症状只是因感冒引起的,可是吃了两周感冒药,症状丝毫没减轻。后,赵先生去医院耳鼻喉科就诊,医生仔细诊断后,告诉他这些症状并不是感冒引起的,而是由过敏性鼻炎引发的。

    作者:王延群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早期发现,精神分裂症并不可怕

    现代社会,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沉重的压力不仅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很大的威胁,也严重摧残着人的精神。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思维、情绪、行为的怪异以及思维、情感、行为的不协调。患者往往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自言自语、莫名生气或者暴力对待朋友和亲人,常常伴有幻觉和妄想,给本人及家人带来严重的伤害。如果不及时诊治并持续治疗,病情多次复发,患者就会出现思维贫乏、情感淡漠、意志缺乏等精神衰退症状,严重者丧失社会功能。因此,精神分裂症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极为重要。

    作者:杨立强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祛病保健话拔罐

    拔罐,亦称拔火罐、拔罐子、吸筒等,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火、抽气等方法产生负压,使之吸附于体表,造成局部瘀血,以达到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的疗法,它与针灸一样,是一种古老的民间医术。中医认为,疾病是由致病因素引起机体阴阳的偏盛偏衰、人体气机升降失常、脏腑气血功能紊乱所致。而拔罐产生的真空负压有一种较强的吸拔之力,其吸拔力作用在经络穴位上,可将毛孔吸开并使皮肤充血,从而使经络气血得以疏通,使脏腑功能得以调整,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作者:袁文良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晨起第一杯水喝什么好

    晨起喝一杯水对健康大有益处:一个晚上人体流失的水分约有450毫升,晨起喝水可以补充身体代谢失去的水分;清晨起床后饮水还能刺激胃肠的蠕动,湿润肠道,软化大便,促进大便的排泄;早上起床后胃肠已经排空,这时喝水可以洗涤清洁肠胃,冲淡胃酸,减轻胃的刺激,使肠胃保持佳的状态;起床后喝的水会很快被肠黏膜吸收进入血液,可有效地增加血容量,稀释血液,降低血液稠度,促进血液循环,让大脑迅速恢复清醒状态;起床后为身体及时补水,有助排出体内的毒素,滋润肌肤。

    作者:王展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关于白发的那些事儿

    老年人也被称为“银发族”,顾名思义,人到了一定年纪,头发就会变白。但是,关于白发的那些事儿,你又知道多少呢?白发会越拔越多吗?长白发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人的头发乌黑是因为头发里含有黑色素,黑色素含量越多,头发的颜色就越黑;反之,黑色素含量越少,头发的颜色就越淡,趋向于白。随着人体的衰老,毛囊中的色素细胞将停止产生黑色素,头发也就开始变白。由于年龄的增加,老年人黑色素的产生、合成、运输等机能均出现下降,头发会白得更加明显。而“少白头”则与遗传、免疫系统相关。

    作者:周一海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被吸毒”--食品安全新课题

    前两日,有网友发微博称,自己购买的速冻脆皮炸奶包装袋上竟标明配料包括“婴粟粉”,质疑该食品不安全。后经专家解释,“婴粟粉”是一种用玉米制成的淀粉,在食品生产过程中可以起到凝胶的作用,并不是毒品原料“罂粟粉”。

    作者:梅红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多踮脚尖保健康

    母亲的心脏一直不好。有次,听一位朋友说,他的父亲也有心脏病,有位专家推荐了一套运动疗法,效果不错,建议母亲不妨试试。后来,经这位朋友介绍,我找到了这位专家,他推荐了一套“踮脚尖疗法”,让母亲回来后按照要求去做。这套疗法主要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踮脚尖走路。每次走50步左右,稍稍休息一下,然后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再重复几组。走路时,速度适中,以感觉舒适为宜。一开始,母亲扶着墙练习,一周后,她就不用借助外物了。专家说,在踮脚尖走路的同时,可配合着用足跟走路,这样就能疏通足三阳经,祛病强身。

    作者:郝金红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太极拳使人健康

    很多年轻人误认为太极拳是老年人的专利,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太极拳既是中国传统武术的一支优秀流派,也是具有健身养生功能的功法,适合各种年龄段的人群学习、练习,并加以传承。不了解太极拳的人往往不懂得太极拳中动作放松的意义,把太极拳慢慢练、轻缓缓的动作特点,误以为是因为运动者为老年人所以才必须如此。太极拳运动要求肢体充分放松,也就是说不但肌肉、骨骼、皮肤放松,同时要求中枢神经系统、全身上下放松。太极拳运动的放松是积极的、有用意的,目的是去除拙力、僵力。练习太极拳时心要平静、动要轻缓,太极拳是从动作的轻缓中求得内外的放松,是一种放松、内外合一的锻炼方法。

    作者:宋骞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哮喘患儿家庭护理有良方

    哮喘作为儿童期常见的慢性消耗性疾病,让很多家长感到非常紧张。在孩子发病期间恨不得昼夜守在身边,唯恐出现意外。5月5日是每年一度的世界哮喘日,借此机会和您聊聊在孩子患病期间,家长应该如何做才能帮助宝宝治疗,控制病情的发展,享受一个美好的童年。

    作者:高维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增加运动活出健康

    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现代化生活方式不断演变,人体维持日常生活必须的劳动量和强度在减少,在交通中要付出的体力活动也逐渐降低,职业劳动的强度更是大大减轻。大量流行病学已经证明,体力活动不足是健康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缺乏运动者患肥胖症、糖尿病、高血压、脑中风、心脏病的可能性要比坚持适量运动的人高出五至八倍,心脏功能要早衰十年以上。常年采用静坐体位生活和工作的人,其死亡率明显高于保持运动的人。

    作者:谭思洁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糖友做饭不妨“偷点懒”

    生活中,很多糖尿病患者把饮食疗法看得太难,其实,从营养学角度看来,只要懂得科学搭配和营养原理,有时候“懒”一点更容易降低食物的血糖生成。比如粗粮不要细作、蔬菜不要切、豆类整粒吃不要磨碎……这些饮食习惯上的小窍门都有利于控制血糖。归根到底,它们都牵涉到糖尿病饮食治疗领域的新概念:食物血糖生成指数。

    作者:董绍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少女健美不可缺少脂肪

    如今,脂肪已成为体型臃肿的同义词。特别是一些追求体型苗条的妙龄少女,更视脂肪为健美的天敌,似乎只有与脂肪绝缘,才能保持苗条的体型和秀丽的容貌。殊不知,这样做弊多利少,往往得不偿失。

    作者:陈日益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老年人『返老还童』未必是吉兆

    返老还童是人们的美好愿望,然而这一愿望与人类正常生命活动的自然规律是相违背的,因此也是不能实现的。现实生活中,在老年人中确实存在着一些“返老还童”现象,不少人喜出望外,认为是健康长寿之吉兆,其实不然。医学专家指出,这些异常现象常常是疾病发生的信号,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作者:王荣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六味地黄兄弟多各有专长效不同

    经典中成药六味地黄丸具滋阴补肾的作用,而且药性平和,深受百姓喜欢,是应用为广泛的中成药之一。历代医家在用它治疗各种疾病的过程中,根据病症不同,在组方基础上加减药味,在药效上又添加新功用,衍生出桂附地黄丸、知柏地黄丸、杞菊地黄丸、明目地黄丸、归芍地黄丸、麦味地黄丸等有效方剂,构成庞大的“六味地黄家族”。这个家族里的众位“兄弟”虽然都冠名为“地黄丸”,但药味成分略有不同,将原始方剂里某一种药效有针对性地加强,所以在作用上各有侧重,导致它们的主打功效和针对人群就出现很大区别。广大读者在买药时一定要仔细察看说明书,对症下药,以免耽误病情。下面就为大家简要介绍六味地黄家族中的八个“兄弟”。

    作者:李红珠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人造奶油不必望之生畏

    不知大家对人造奶油的印象怎么样?含有大量反式脂肪酸?都是氢化植物油?珍惜生命,远离人造奶油?我们日常所见的各类烘焙品,包括面包、千层酥、泡芙、饼干、蛋挞、榴莲酥等等,往往都使用了人造奶油,难道我们要和这些美味都说再见吗?在笔者看来,人造奶油远没有那么可怕,现在市面上的许多人造奶油产品其反式脂肪酸比天然乳脂更低,也没有用到氢化工艺。这或许和大家的认知会有些出入,别急,待我慢慢道来。

    作者:李昇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科学吃鸡肉七问解疑惑

    鸡肉是家庭餐桌上的常见肉,老百姓中流传着许多关于吃鸡的疑惑,究竟真相如何呢?一问:柴鸡比肉鸡更有营养吗?从营养素角度来说,柴鸡和肉鸡的营养差别可以忽略不计。但从风味和口感来讲,放养、每天吃菜叶和虫子、生长周期长的柴鸡确实口感更好。但从食品安全角度来看,由于柴鸡长时间放养,无法溯源,一旦控制不好,安全风险更大。

    作者:刘姿含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青梅与梅酒--青梅煮酒论英雄

    李白《长干行》有“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之句,勾画出两小无猜、青梅竹马的美好画面。梅树产自我国南方,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五月是梅子成熟的季节,绿色的果子皮薄、肉厚、核小,咬上一口绵软多汁,酸中带甜,被誉为“凉果之王”,是天然绿色的保健食品。

    作者:李红珠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山楂的故事

    民谣曰:“红果酸甜脆又香,葫芦一串蘸冰糖。”歌谣中说的既不是葫芦,也不是冰糖,而是在民间深受百姓欢迎的一种用山楂串成的零食小吃--冰糖葫芦。如今,许多年轻人记住了山楂,是看了张艺谋的《山楂树之恋》的浪漫故事,而笔者对山楂深的记忆则是小时候去逛北京的庙会。

    作者:爨翁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蛋黄派不宜作为早餐食用

    蛋黄派柔软美味,食用方便,很多人都喜欢用它作为方便早餐,甚至还有不少妈妈认为它营养丰富、容易消化,常常把它当做孩子的上午加餐。可是,蛋黄派里面到底有什么,是不是合适的早餐呢?

    作者:范志红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健康一天从早餐开始

    在“民以食为天”的中国,经常听见身边人讨论吃什么、去哪里吃之类的,似乎吃是一个永远也谈不完的话题。对于忙碌的上班族,能吃上一餐健康营养、搭配合理的早餐似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赶得及就从街头巷尾买来油条、肉夹馍、灌饼之类边走边吃,来不及就只能选择直接忽略。媒体一直强调不吃早餐会影响身体健康,“早餐吃好,午餐吃饱,晚餐吃少”的谚语在很小的时候便已经萦绕于耳边。那么,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吃与不吃早餐,对于身体健康究竟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作者:王潍青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职场丽人的早餐小宝典

    职业女性在工作上所肩负的责任丝毫不输于男性,职业发展带来的压力会经常需要熬夜加班;同时,她们在生活中往往还兼有妻子、母亲和女儿的身份,角色的多重性使她们需要操劳的更多;女性每个月的生理周期也会让人倍感疲乏,没有食欲,脾气暴躁;而爱美的天性常令女性为了身材的苗条采用节食的方法来减肥。面对这么多问题,职业女性更需要在饮食上进行科学安排,用一顿营养丰富的早餐来扮靓自己的生活。优质早餐的制备原则很简单,要含有充足的蛋白质,还要包括主食和蔬果,但针对职业女性独有的问题,具体应该包括哪些呢?下面,我们为您推荐三款适合职场丽人的早餐食谱。

    作者:王桂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为老年人的早餐加点“料”

    “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老年人的幸福源于晚年的健康,而一餐营养、合胃口的早饭便是老年人幸福一天的开始。那么,老年朋友们,您的早餐吃对了吗?老年阶段是人生中比较特殊的阶段,由于身体结构、免疫功能的变化,对营养的需求不同于年轻人。老年人的基础代谢比青壮年时期要降低10%~15%,加上日常活动量减少,因此能量摄入不宜过多,否则会造成胃肠的消化不适。所以,老年人的早餐一定要样多、量少,保证各类营养物质的均衡摄入。

    作者:王思露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水痘重食疗病轻容易好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高度传染性,可发生于任何季节,但以冬春两季发病率高,尤其是春季,更是发病高峰期。不少人认为,水痘是儿童的“专利”,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未患过水痘的成人(特别是免疫功能低下者)同样会感染水痘,而且症状往往比儿童更严重。

    作者:孙清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服用阿胶制品有讲究

    阿胶有补血滋阴、润燥、止血之效,是女性的滋补圣品。除了传统的阿胶块,现在市面上还出现了很多阿胶制品,如阿胶膏、阿胶糖、阿胶枣等,也有一些家庭将阿胶制成药膳,如阿胶牛奶羹、阿胶粥之类。虽然都以阿胶为原料,但是不同的阿胶制品,效果也会有所不同,适合的人群也不同,吃的时候不得不讲究。

    作者:吕斌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酸梅酱烤小排

    1.小排洗净、控水。葱白从中间切成两半,蒜拍散。把排骨和所有调料,葱、姜、蒜放入容器中,用手抓拌均匀,密封好,放入冰箱冷藏腌制4个小时以上。2.取出腌好的小排,一个个码放在铺有锡纸(亚光面朝上,锡纸上刷一层油)的烤盘上,放入已预热好的烤箱中层,200℃烤40分钟左右。3.烤好后取出,用刷子蘸剩余酱汁刷在小排上,再放入烤箱内继续烤5分钟即可。

    作者:文怡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西葫芦小煎饼

    1.将低筋面粉和玉米淀粉混合,加入鸡蛋、盐、五香粉搅拌均匀,加水调至面糊呈现浓稠顺滑的状态。2.西葫芦洗净切片,放到面糊里滚一下,两面沾满面糊。3.西葫芦片放入油温4成热的平底锅中煎到两面金黄,出锅后可以用吸油纸吸走多余的油。4.在煎好的西葫芦饼上装饰上小番茄和香菜叶即可。

    作者:文怡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厨房那些事儿:好吃的辣椒油

    辣椒面的品质决定了辣椒油是否好吃。我个人比较偏爱西北的辣椒面,四川的也很好。如果有条件,好选择干燥的红辣椒,再让对方加工成辣椒面,这样的话味道会很香。刚做好的辣椒油,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冷却后,放入瓶子里保存。

    作者:文怡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红茶芝士条

    【原料】芝士糊材料:奶油奶酪250克,细砂糖70克,鸡蛋3个,低筋面粉30克,橙汁15毫升,鲜奶油200克,红茶包5包,水80毫升饼底材料:全麦消化饼干100克,融化黄油50克。

    作者:文怡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食·生活

    对待食物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天微微亮时轻声起床,披上浴袍,从奶箱拿奶,预热烤箱。加小苏打将西兰花洗净,冷水下锅,滴两三滴花生油,沸后煮两分钟再入冰水冷却,沥干,撒一把开心果、核桃、腰果混合果碎,依心情当然也可能是体重拌入沙拉酱或橄榄油、果醋调味。打开冰箱取冷冻的芝麻烧饼放入烤箱加热十分钟,间隙刷牙、洗脸、唤醒先生。开了客厅的大灯,放一段“好花月圆”醒脑,厨房的芝麻香瞬间浓郁且弥漫了整个家,冻成硬坨的烧饼在大火力的炙热中焕发生机,干瘪的身体重新臌胀,咧着嘴傻笑,丝毫不知一会儿要被消灭的厄运。用隔热手套取出,很好,没煳,微微金黄,甚至比刚出锅时更漂亮。垫着干净的餐布,将烧饼从中一破两开,酥皮好脆,碎渣咔嚓散落。用摄氏60度的恒温水低温煮出半透明的溏心儿鸡蛋,再剥两只柑橘做餐后点心。叮,微波炉里热好了牛奶,放一小勺儿蔓越莓干,粉白相间。早安,我的胃!早安,我的生活!

    作者:美阔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面对面

    答:关节出了毛病,并不意味着就要和运动“绝缘”。有些锻炼对膝关节病的预防、康复都有重要意义,不仅能增强下肢功能,提高心肺能力,若配合饮食控制,还能消耗脂肪,减轻体重。怎样才能使身体得到很好的锻炼又不损伤身体呢?专家指出以下适合膝关节病患者运动的项目。膝关节病人如何运动?问:膝关节出了问题还能参加运动吗?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资讯

    每天三杯奶预防帕金森众所周知,喝牛奶有助强健骨骼,事实上,牛奶对大脑健康也大有裨益。刊登在《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发现,每天喝三杯牛奶能够预防老年痴呆症和帕金森氏病。美国堪萨斯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通过对60名成年人进行研究,得出上述结论。首先,研究人员询问参与研究的志愿者之前数天里的饮食习惯,再对他们的大脑进行扫描,以监测抗氧化物水平。结果发现,那些近喝过牛奶,以及每天喝接近三杯牛奶的参与者,其大脑内一种名为谷胱甘肽的抗氧化物水平较高。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玉米利水,黄瓜清热--五月养生食材推荐

    五月开始进入夏季,气温明显升高,多风少雨,比较干燥。此时人容易上火,并易出现心烦失眠的现象,日常生活中应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同时选择一些具有清热、安神作用的食品,如玉米、小米、豆类、百合、麦冬、黄瓜、苦瓜、藕、香蕉、苹果等。下面为大家介绍几种应季食材及养生食谱。

    作者:战雅莲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来自星星的美食

    土豆与炸鸡记得有一部曾经热播的韩剧,叫什么名字我记不清了,好像是叫“你来自星星”。一开始我以为是科教片呢,后来听人家说是偶像剧,好多女生都迷上了里面留着齐眉穗儿的男主角。她们说这里还有一道“啤酒就炸鸡”特别的美味。我听完噗嗤一乐,心里话说了“见过嘛呀?吃炸鸡就美死了?”再说了,炸鸡那不是韩国美食啊,这是地道的中国菜!而且早就得到了国际的认可啊,不信您就去看当年正式引进的第一部大片儿《真实的谎言》。其中有个桥段,特工的妻子去餐厅会见伪特工,大大的广告牌子上面写得是清清楚楚,CHINESE FOOD FRIED CHICKEN。中国美食炸鸡!炸鸡剩下的油别浪费,炸点儿土豆条陪着。

    作者:张宸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小满时节调养脾胃

    小满时节,雨水增多,天气逐渐炎热,但早晚温度仍旧较低,昼夜温差较大,一些人由于夜卧贪凉,容易出现腹胀腹泻、精神萎靡、周身乏力、食欲不振等脾胃不和现象。顺应节气的变化,此时的饮食原则是增酸减苦,补肾助肝,健脾和胃。隆顺榕为您健康支招,调养脾胃,平和度夏。

    作者:张盼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夏季防“火”有妙招

    进入夏季,天气逐渐炎热,人体汗液增加,水分流失过多,加上内热旺盛,很多人会出现口干舌燥、溃疡频发、小便赤黄、大便干结,甚至心慌胸闷、脾气暴躁、夜睡不佳等现象。究其原因,是因为心火旺盛所致。这可怎么办?隆顺榕为您的健康支招,帮您选择一些“滋阴降火”之品,助您安然度夏。

    作者:张盼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五月阳台菜园

    现如今,科技愈发强大,像黄瓜、茄子这类细菜在大棚种植、长途保鲜运输的护佑下变得四季皆随手可得,早已变得不再“金贵”,但那一份清新、自然的味道好像也离我们越来越远。在五月春光里,您不妨应时而为,在一米阳台下种撒一份希望,足不出户体验农事之乐,尽享满园生机,品尝健康食材,那真真可谓是极好的!

    作者:小菜;图田丹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读者读书体会

    为了响应世界读书日,本刊第四期发起了“放下电子产品,拿起纸质书刊”的活动,众多的读者积极响应。本期,我们从邮件中挑选出了三封读书体会,与各位读者分享。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