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协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天津市中西医结合急腹症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7-6948
  • 国内刊号:12-1249/R
  • 影响因子:0.91
  • 创刊:1994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6-31
  • 全年订价:196.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中西医结合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09年3期文献
  •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及其并发症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128例前列腺增生症行前列腺经尿道电切术治疗.结果:6例发生电切综合征,9例前列腺包膜穿孔,术后继发性出血4例,排尿困难8例,短暂性尿失禁5例.结论:手术并发症的发生主要取决于操作的熟练程度,大部分并发症经及时处理,不会有严重的后果.

    作者:郑俊斌;张宝杭;方孔世;丁华恩;陈孝敏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左半结肠直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

    目的:介绍左半结肠癌和直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外科治疗,探讨合理的处理对策.方法:对38例患者行一期切除肠吻合术25例,Hartmann手术8例,永久性造瘘5例.结果:术后发生吻合口瘘2例,经保守治疗后愈合;3个月后行造瘘口回纳手术4例,余未回院行二次手术;由于全身情况差不能耐受手术,1例术后死于中毒性休克.结论:左半结肠癌和直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不良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高,临床处理相对比较棘手,其合理的外科手术处理对策值得探讨.

    作者:董小牛;何亚琴;胡小明;羊馥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局麻腹膜后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136例

    目的:寻求简单、安全的手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方法.方法:对136例141侧精索静脉曲张,利用髂前上嵴内侧二横指处3 cm的横切口或者斜切口,经腹膜后行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结果:全组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症状消失或减轻,精液质量都有改善.结论:本手术简单、廉价、创伤小、恢复快,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理想方法.

    作者:侯建平;孙晨明;李世强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夏枯草联合吲哚美辛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23例

    目的:观察夏枯草联合吲哚美辛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疗效.方法:23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采用口服夏枯草胶囊联合吲哚美辛胶囊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血沉、甲状腺功能的变化,统计临床疗效.结果:23例中治愈21例,显效1例,有效1例,总有效率100%.结论:夏枯草联合吲哚美辛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具有症状缓解快、治愈率高、复发率低的优点.

    作者:曹羽;陈建飞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中药外治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

    目的:探讨糖尿病肢体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中药外治.方法:在系统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局部外用中药抗绿生肌散和仲景药霜祛腐生肌;对照组局部应用胰岛素、山莨菪碱及敏感抗生素湿敷.结果:在促使肉芽组织生长及溃疡愈合上,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中药外用治疗糖尿病肢体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可促使肉芽组织生长,加快溃疡愈合.

    作者:刘皓;崔炎;刘辉;崔公让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锁定加压钢板微创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微创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微创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32例,肩峰下三角肌前缘做一5 cm切口,远端做一2 cm切口,锁定加压钢板固定.结果:32例随访2~24个月,平均6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根据Constang评分,优良率为87%.结论:肩峰下前外侧切口、三角肌分离手术入路、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具有创伤小、操作安全、固定牢靠、疗效满意的优势.

    作者:王洁伟;张国杰;宁鉴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颈前路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治疗不稳定Hangman骨折

    目的:探讨颈前路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Hangman骨折的疗效.方法:手术前常规行颅骨牵引,手术在颅骨牵引下进行,16例不稳定Hangman骨折均采用颈前路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术后随访12~46个月,平均24个月.枢椎椎弓均获骨性愈合,无切口感染;无内固定松动、断裂,颈2~3椎间隙高度、颈椎生理曲度均恢复,颈椎活动无明显受限.结论:颈前路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Hangman骨折具有固定确实、融合满意的优点,是治疗不稳定Hangman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陈红卫;赵钢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尿道损伤后阴茎勃起功能障碍的治疗

    目的:探讨尿道损伤后阴茎勃起功能障碍恢复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2例患者行切除背深、背浅静脉,彻底缝扎海绵体发出的异常小血管,纵向折叠双侧海绵体白膜.结果:22例手术治疗后均能坚硬勃起,但有程度不同的包皮水肿,2周后自然消退.结论:本手术方法简单效果良好,远期无复发.

    作者:单戈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手术配合消痔灵治疗直肠前突

    目的:通过两组病人的比较,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方法: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A组经阴道会阴部联合手术,共87例;B组经阴道会阴部联合手术合并直肠黏膜内脱垂的消痔灵注射术,共92例.结果:两组病人的远期手术效果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直肠前突病人手术时,应重视并存的直肠黏膜内脱垂的治疗.

    作者:康新年;代明盛;赵宝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成人梅克尔憩室的诊治

    目的:探讨成人梅克尔憩室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对10例成人梅克尔憩室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仅有2例术前获得诊断,全部接受手术治疗,术后痊愈.结论:成人梅克尔憩室少见,且术前诊断困难.对于原因不明的急腹症应考虑梅克尔憩室的可能,确诊后手术治疗效果好.

    作者:许翼麟;逯宁;朱理玮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骨盆骨折微创治疗的可行性

    目的:探讨应用微创手术治疗骨盆骨折的可行性.方法:对26例骨盆骨折的病人,前环应用经皮耻骨上支拉力螺钉固定术,耻骨联合拉力螺钉固定术;后环采用经皮骶髂关节拉力螺钉固定术.术前了解骨折表面及内部的细节,明确骨折情况.采用体表定位结合C臂引导手术.结果:骨折愈合时间8~12周,平均11周.无伤口感染、骨折不愈合、神经损伤等.结论:在掌握好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效果好、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吕荷荣;何治勇;李国;王艮存;张建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Ι期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32例

    目的:探讨经颈椎后、前路联合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关节突交锁伴脊髓损伤的方法.方法:采用一期后、前路联合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关节突交锁伴脊髓损伤32例.结果:经3~26个月平均11个月的随访,临床效果按(ASIA)神经功能评分,平均提高1~2级.骨折脱位节段完全复位,颈椎序列与曲度恢复正常,无节段性不稳,前路植骨融合均于术后12周获骨性融合.结论:采用后路复位减压植骨内固定再行前路减压内固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的优点.

    作者:占蓓蕾;叶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纤维胆道镜在胆管结石术中及术后的应用

    目的:评价纤维胆道镜在胆管结石术中及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306例中术中联合纤维胆道镜检查32例,术后行纤维胆道镜检查274例.结果:术中发现结石18例,取石成功16例.术后发现胆道残石79例,取石成功69例.结论:纤维胆道镜是胆管结石手术和术后的必要诊治方法.

    作者:黄海;徐海滨;郑渊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162例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个体化治疗

    目的:比较传统疝修补术、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和腹腔镜疝修补术的疗效.方法:对162例患者分别采用3种不同手术方法,观察比较其综合疗效.结果:3种手术方法在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复发率、住院费用方面各有利弊.结论:对不同病人宜采取个体化手术方式.

    作者:金小祥;金水泉;蔡定军;章志恩;黄汇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消栓通脉汤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0例

    目的:观察消栓通脉汤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予消栓通脉汤,对照组30例予通塞脉片.结果:治疗组治愈率61.76%,对照组治愈率34.3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消栓通脉汤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急性期患者有较好的疗效,而且临床无不良反应.

    作者:王大伟;李建鹏;王银中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自控镇静术在消化道内镜诊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自控镇静术在消化道内镜诊疗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对40例行经口消化道内镜诊疗的病人指导推注PCS注射器的方法及时机,记录术中各时间点病人BP、RR、P、SpO2及BIS变化, PCS次数、内镜治疗所需时间.结果:本组病人的SBP、DBP、HR在手术过程中均有不同程度变化,但无明显临床意义.SpO2在手术开始和以后各时间点无明显差异.BIS在术中各时间点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PCS的个体化给药,病人自主参与,镇静深度适当,使得经口内镜诊疗更安全.

    作者:刘志学;马浩南;余剑波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壶腹癌的多层螺旋CT表现

    目的:探讨壶腹癌的多层螺旋CT表现.方法:回顾分析2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壶腹癌的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的影像学特点,并结合曲面重组图像分析扩张的肝外胆管及胰管的形态改变.结果:27例均发现肿瘤,并均有不同程度的胆道低位梗阻,动态增强扫描呈轻-中度强化,27例均能清晰显示肿瘤的部位、大小以及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结论:多层螺旋CT薄层增强扫描与曲面重组技术对壶腹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很大价值,并对手术治疗提供重要的指导作用.

    作者:张晓曦;许相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注射术与结扎术治疗直肠脱垂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注射术与结扎术治疗直肠脱垂的疗效.方法:26例直肠脱垂患者注射术治疗16例,结扎术治疗10例.结果:注射术治疗的16例痊愈12例,结扎术治疗的10例痊愈7例.两组近期疗效无明显差异.结论:注射术与结扎术治疗直肠脱垂安全,创伤小,疗效明显,术后并发症少.远期疗效以注射术为好.

    作者:田英;王立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输尿管结石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同期设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和针灸.结果:治疗组排石率80%,对照组排石率6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尿管结石安全有效.

    作者:程旭;查二南;沈林兴;裴再军;闵桂清;方森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微创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微创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117例(179条肢体)下肢浅静脉曲张,股部小切口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810 nm激光治疗仪行曲张静脉腔内激光闭合术,中药消痔灵曲张静脉局部注射.结果:患者均恢复良好,临床症状消失,静脉完全闭塞.结论:中西医结合微创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术后美观、疗效确切优势.

    作者:王春雨;闫五玲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下肢动静脉血栓综合征11例分析

    目的:探讨下肢动静脉血栓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方法:对动静脉血栓11例患者行球囊导管取栓8例,取栓后自体静脉旁路移植2例,带蒂大网膜移植2例,巨大子宫肌瘤切除1例,单纯药物溶栓3例.结果:临床治愈7例(截肢5例),死亡4例(肺栓塞2例,心跳骤停和呼吸衰竭各1例).结论:肢体动静脉血栓是血栓重症,其高截肢率(45.4%)和病死率(36.5%)应引起临床关注,积极治疗.

    作者:谭霞;黄景华;李世征;李大勇;吕延伟;谭鸿雁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心率变异性复杂度分析和脑电双频谱指数在监测全身麻醉时的相关性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时心率变异性分析中复杂度和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的变化,探讨复杂度和BIS在监测麻醉深度时的相关性.方法:30例全身麻醉病人,测定麻醉前(T1)、诱导插管(T2)、术中(T3)、苏醒(T4)4个时间点各5 min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和复杂度变化.结果:HR在T2、T3和T4较T1值升高(P<0.01或0.05).MAP在T2时较T1值降低(P<0.05),T3和T4较T1值升高(P<0.05),而T3和T4相比变化较大(P<0.01).BIS值在各时点较T1值下降明显(P<0.01),其中T4较T1略下降(P<0.05),T3与T2时相比明显降低(P<0.01),而T4较T3明显升高(P<0.01).复杂度值的T1值均大于各个点(P<0.01或0.05),其T4较T2和T3时升高(P<0.05),T3较T2时升高(P<0.05).结论:作为心率变异性非线性指标的复杂度能描述围术期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状态的变化,但其与BIS并无相关性.

    作者:刘家鹏;申岱;贾晓宁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DR与多层螺旋CT观测骶骨倾斜角的比较

    目的:探讨在多层螺旋CT矢状位重建图上观测骶骨倾斜角和腰椎曲度的可行性,以及两者间的关系.方法:选择106例拍摄有腰骶椎侧位DR片和CT扫描的患者,对DR片及重建图上的骶骨倾斜角和L3重力轴偏移距分别进行测量和比较;根据腰椎间盘有无突出(或膨出),将患者分成正常和病变两组,比较骶骨倾斜角的差异.结果:DR片和重建图骶骨倾斜角分别为34.18°±8.16°和31.50°±8.43°(P<0.01);L3重力轴均位于骶骨岬前点后,偏移距分别为13.04 mm和5.57 mm,且偏移距均与骶骨倾斜角无明显相关.椎间盘正常组和异常组分别为32例和74例,DR片上骶骨倾斜角分别为30.94°±6.67°和31.69°±8.96°(P>0.05).结论:重建图上观测骶骨倾斜角与偏移距是可行的,但均比DR片测量值小,L3重力轴偏移距和椎间盘改变与骶骨倾斜角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何家维;叶信健;陈旺强;白光辉;庞丽芳;严志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坐骨直肠窝及骨盆直肠窝脓肿挂线术式探讨

    目的:探讨改良虚挂引流术与切开挂线术两种Ⅰ期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的疗效.方法:72例肛周脓肿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改良虚挂引流术与切开挂线术治疗,比较术后疗效.结果:改良虚挂引流术组较切开挂线术治愈率高,且肛门轻度失禁发生率、术后疼痛发生率均低,但二者创面愈合时间无显著差异.结论:改良虚挂引流术疗效满意,临床使用价值高.

    作者:周戎二;高聚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破碎型腰椎间盘疝出和退变型腰椎间盘突出的X线及MRI表现

    目的:探讨破碎型腰椎间盘疝出和退变型腰椎间盘突出的X线及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10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依术中所见分为两组:破碎型腰椎间盘疝出组和退变型腰椎间盘突出组,比较两者的X线及MRI表现.结果:72例破碎型椎间盘疝出组有48例椎体骨质增生,21例病变节段椎间盘内低信号,5例出现椎间盘上下终板信号异常,35例病变椎间盘上下椎体信号异常.38例退变型腰椎间盘突出组有34例椎体骨质增生,32例病变节段椎间盘内出现低信号,12例病变椎间盘上下终板信号异常,12例病变椎间盘上下椎体信号出现异常.采用两组χ2检验,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X线及MRI中T2加权像对区分破碎型腰椎间盘疝出和退变型腰椎间盘突出有一定的价值,从而更好指导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作者:杨雪;马信龙;马剑雄;王涛;孙晓雷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术前应用抗生素对急性阑尾炎术后伤口感染的影响

    目的:探讨术前应用抗生素对急性阑尾炎术后伤口感染的影响.方法:收集急性单纯性阑尾炎45例(A组),急性化脓性阑尾炎63例(B组),急性坏疽性阑尾炎42例(C组);以术前0~2 h为限分为术前应用组和未应用组,并对两组伤口感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A组: 术前用药29例,未用药16例,伤口感染率分别为0和6.25%,P>0.1;B组: 术前用药33例,未用药30例,伤口感染率分别为3.03%和23.33%,P<0.025;C组: 术前用药27例,未用药15例,伤口感染率分别为11.11%和40%,P<0.05.结论:急性阑尾炎术前应用抗生素能有效防止术后伤口感染的发生,合理、正确、适时地应用是关键.

    作者:贺亮;田伟军;王鹏志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腹腔镜Heller括约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

    目的:探讨采用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对5例患者在术中行胃镜定位、监视下行腹腔镜Heller括约肌切开术治疗.结果:4例手术顺利,1例患者由于粘连严重,术中分破远端食管,经胃镜证实后即行腹腔镜下修补术,术后1 d,4例症状明显改善,1例术后1周吞咽困难症状逐渐改善.随访5~17个月,均未再发生吞咽困难、返流、胸骨后疼痛等症状.结论:腹腔镜Heller括约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创伤小、恢复快,并可作为内科治疗失败后的补救治疗.

    作者:王帅;秦鸣放;赵宏志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直视下尿道内切开术治疗男性尿道狭窄或闭锁

    目的:报告直视下尿道内切开术治疗男性尿道狭窄或闭锁的疗效.方法:尿道狭窄或闭锁的男性患者217例,均在直视下行尿道内切开术治疗.通过填表和信访形式对排尿等情况随访.结果:随访7~67个月,平均34.8个月,175例(80.6%)手术获得成功.手术共进行1~7次,平均1.6次.结论:DVIU治疗尿道狭窄或闭锁安全有效,可作为狭窄段<2 cm的首选方法;2次以上的重复治疗疗效有限.

    作者:李和明;蔡松良;袁鹤胜;程跃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单双入路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骨折比较

    目的:探讨单入路与双入路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在疗效和安全性上的差异.方法:52例患者随机分为单入路组和双入路组.单入路组16例,经皮伤椎单侧入路穿刺建立工作通道,放置单枚球囊于伤椎内,行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双入路组36例,经皮伤椎双侧入路穿刺建立工作通道,在双侧分别放置球囊于伤椎内,行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结果:52例患者均未发现神经损伤等并发症,两组背痛缓解程度、脊柱后凸畸形矫正度、伤椎前缘高度恢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手术时间和透视次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单入路与双入路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疗效相似,单入路较双入路能明显减少手术时间和放射暴露.

    作者:顾晓晖;张喆;吴健;吕军;吴向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腹部术后宽肠理气汤灌肠对Ghrelin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宽肠理气汤术后灌肠对胃肠功能及对Ghrelin表达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40例患者分为胃肠手术组、肝胆手术组,每组随机分为应用宽肠理气汤术后灌肠的中药组和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3、5 d 观测Ghrelin、EGG主频(DF)、正常慢波百分比(N%)变化以及排气排便时间.结果:各组术后DF和N%均较术前下降,但中药组较对照组恢复快并且第5 d时更接近正常值.术后排气时间与排便时间,肝胆组比胃肠组恢复快.Ghrelin与胃肠功能恢复正相关.结论:宽肠理气汤术后灌肠可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并与调节内源性Ghrelin的水平关系密切.

    作者:林元邦;刘恒;王欢;薛承锐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云南白药和凝血酶治疗消化性溃疡伴出血55例

    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溃疡的黏膜缺损超出黏膜肌层,溃疡侵蚀周围血管可引起出血[1].2002年1月-2007年12月,我们用云南白药、凝血酶加常规药物治疗55例,取得了比较满意的临床疗效.

    作者:康德;吴华春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损伤控制理念用于老年急性胆囊炎手术83例

    急性胆囊炎是常见病,而老年人急性胆囊炎有较高的死亡率[1].2002年1月-2008年6月,我们依据损伤控制性手术原则,对老年急性胆囊炎病情严重度作APACHE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量化评分,并进行分级处理,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军;陈铁炯;胡国治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自动痔疮套扎器治疗ASAⅡ~Ⅲ级老年痔35例

    2007年7月-2008年7月,我院使用自动痔疮套扎器治疗35例ASAⅡ~Ⅲ级老年痔,疗效满意.

    作者:吴彬;林晖;孙炼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泛影葡胺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21例

    2002年9月-2008年7月,我院收治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35例,其中21例采用泛影葡胺治疗,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张布明;罗高宏;李衍文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锁定加压钢板在长骨骨折术后骨不连治疗中的应用

    骨折术后骨不连在临床并不少见,发生率为骨折患者的5%~10%.治疗方法包括外固定、内固定、骨与骨髓移植、物理疗法、生物疗法等,约90%患者可以通过手术治愈.2003年以来,我院应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长骨骨折术后骨不连33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大勇;贾乐生;胡丰根;胡奇志;周文中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体外冲击波碎石结合中药溶消排石治疗泌尿系结石152例

    我科自2004年5月-2008年5月运用体外冲击波碎石(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ESWL)结合中药溶消排石和补肾疗法,治疗泌尿系结石152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慎鸿;江荣根;沈小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颅外颈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治疗现状

    缺血性脑血管病占所有脑卒中的70%~80%,颅外颈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主要和常见的原因,其主要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治疗和血管腔内治疗.颈动脉内膜切除手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 CEA)曾被认为是治疗颈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降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佳方案.随着介入技术和介入材料的发展,经皮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正逐渐成为治疗颈动脉狭窄的又一重要治疗手段.

    作者:黄梅;李俊海;张秀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utoimmune pancreatitis,AIP)是由自身免疫介导的一种慢性胰腺炎.自SarlesH 等[1]报道1 例伴有高丙种球蛋白血症的胰腺炎后,自身免疫机制在慢性胰腺炎发病中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这种疾病曾被病理学家、临床医师、放射科医师命名为不同的病名,应用较广泛的有慢性硬化性胰腺炎、淋巴细胞增殖性硬化性胰腺炎、导管损坏性慢性胰腺炎.1995年,Yoshida首先提出了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概念[2].

    作者:顾俊平;王劭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大柴胡汤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大鼠模型的影响

    目的:研究大柴胡汤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大鼠的作用.方法:5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NP组和大柴胡汤组,制模后3 h、6 h、12 h时间点分别处死6只.记录腹水量,测定血清淀粉酶,HE染色观察胰腺、肺、肠壁组织病理改变;按Schmidt方法对组织病理改变进行严重度评分.伊文思蓝(EB)染料血管外渗法检测组织毛细血管通透性.结果:大柴胡汤组腹水量明显低于ANP组(P<0.05);各时间点ANP组血清淀粉酶水平高于假手术组(P<0.01);ANP组胰腺、肺、肠壁组织EB含量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大柴胡汤组血清淀粉酶水平较ANP组显著降低(P<0.05);大柴胡汤组胰腺、肺、肠壁组织病理改变较ANP组减轻;胰腺、肺、肠壁组织EB含量均显著低于ANP组(P<0.05).结论:大柴胡汤预处理可以改善ANP大鼠模型的疾病严重程度,其机理可能与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有关.

    作者:奉典旭;陈亚峰;陈腾;施浩然;蔡杰;李秋营;孔雷;饶亚敏;韩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不同治则中药对胆囊胆固醇结石小鼠模型的成石影响

    目的:观察中药清胆胶囊和养肝利胆颗粒对C57小鼠胆囊胆固醇结石模型成石的影响和差异.方法:应用C57BL/6J雌性10周龄小鼠建立胆固醇结石模型(n=15),并设立正常对照组(n=10)、清胆胶囊组(n=13)及养肝利胆颗粒组(n=13),观察各组动物的成石率、血清胆固醇、钙离子及肝脏丙二醛(MDA)及过氧化物歧化酶(SOD)等生化指标的差异.结果:各组动物成石率分别73.33%、0%、23.08%及30.77%(P<0.001).模型组各项指标均出现明显异常,而清胆胶囊和养肝利胆颗粒组的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二者在改善血清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有明显差异(均P<0.01).两种中药相比,清胆胶囊更能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C)含量(P<0.05),而养肝利胆颗粒更能增强肝脏SOD活性(P<0.05).4组间血清Ca2+浓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疏肝清热利胆中药清胆胶囊和养肝柔肝中药养肝利胆颗粒均可降低小鼠胆固醇结石模型成石率,改善与成石相关的血清及肝脏等生化学异常,二者均呈多靶点作用,但仍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养肝利胆颗粒在增强肝脏SOD活性方面优于清胆胶囊.

    作者:张静;梁晓强;顾宏刚;章学林;朱培庭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丹参酮IIA对人胃癌MKN-45细胞整合素β1、基质金属蛋白酶-7表达影响

    目的:通过观察丹参酮IIA对胃癌MKN-45细胞的增殖抑制及对整合素β1、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肿瘤机制.方法: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丹参酮IIA对体外培养的人胃癌MKN-45细胞增殖的影响; RT-PCR法测丹参酮IIA作用后人胃癌MKN-45细胞整合素β1、MMP-7的表达.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相比,丹参酮ⅡA各浓度组(4 μg/mL、8 μg/mL、16 μg/mL、32 μg/mL、64 μg/mL)对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率有显著差异(P< 0.05),其24 h、48 h、72 h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42.5 μg/mL、19.4 μg/mL和7.4 μg/mL.PCR半定量分析表明丹参酮IIA作用后整合素β1和MMP-7 mRNA的表达受到抑制,抑制程度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结论:丹参酮IIA能有效抑制人胃癌MKN-45细胞的生长,并具有明显的时间和剂量依赖性.丹参酮IIA可能通过降低人胃癌MKN-45细胞整合素β1和MMP-7 mRNA的表达,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作者:叶再元;叶平;杨琼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砂仁对大鼠小肠吻合口愈合的影响

    目的:探讨砂仁对大鼠小肠吻合口愈合的影响.方法: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砂仁组和普鲁本辛组,每组30只,均行小肠端端吻合.砂仁组在造模后灌胃给予砂仁溶液(按生药计,0.25 g/kg),普鲁本辛组在造模后灌胃给予普鲁本辛(3.5 mg/kg)溶液.术后3、5、7 d观察小肠吻合口病理学改变、吻合口爆破压、羟脯氨酸含量;术后7 d测量小肠系膜微静脉血流流速.结果:砂仁组吻合口局部炎症轻于其他两组,胶原纤维排列较好;术后5,7 d吻合口羟脯氨酸、爆破压高于模型组和普鲁本辛组(P<0.05);术后7 d肠系膜微静脉血流流速高于模型组和普鲁本辛组(P<0.05).结论:砂仁口服能够促进大鼠小肠吻合口的愈合.

    作者:张勤;谢晓红;叶再元;周际春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急诊利用废弃指再造双手拇示指1例

    患者男性,20岁.因双手被模具压伤半小时急诊入院.患者双前臂远端及腕掌部完全毁损, 拇指第1掌骨中段以远和虎口及示指第2掌骨中段以远组织结构相对完好, 但无血供,双手拇、示指挤压,淤血,大鱼际肌、骨间肌脱出,中环小指毁损.

    作者:巫文强;王旭东;贾淑兰;宋付芳;王文刚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席-汉综合征伴特发性门静脉高压症1例

    病人女性,40岁.因反复黑便17个月再发半月入院.病程中3次呕血,大一次量约1 000 mL.自发病以来精神不振,体重减轻.既往有席-汉综合征病史15年,糖尿病病史2年,否认结核、肝炎病史.

    作者:喻宗繁;于庆生;王汉明;王伟;侯勇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腓肠神经皮瓣移植修复糖尿病足跟部溃疡1例

    患者男性50岁.糖尿病3年,因锈钉扎伤感染导致左跟部4 cm×5 cm皮肤溃疡,跟骨外露半年.WBC 1 200×109/L,中性90%.X线检查示左跟骨并皮质破坏.用胰岛素结合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根据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选用有效抗生素.

    作者:李炳辉;邹新华;李春亭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喜疗妥软膏治疗炎性血栓性外痔260例疗效观察

    外用喜疗妥软膏有抗炎、消肿、增加局部血流及促进结缔组织新陈代谢作用.1996年5月-2007年12月,我们用喜疗妥软膏单独治疗炎性血栓性外痔260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任华;谢琦;居同法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垫底缝合对口引流术治疗肛瘘127例

    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肛肠痔瘘专科(昆明 650101) 我们于2006-2008年,采用垫底缝合及对口引流术治疗各类型肛瘘127例,取得了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熊亚星;贝立民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腹针治疗肩关节周围炎32例

    肩关节周围炎为临床常见病,大多可以自愈,亦有部分病人疼痛较剧,甚则痛而彻夜不眠.2006-2008年,我们应用腹针治疗3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海峰;宣丽华;徐勇刚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烧伤208例总结

    我们自1998年-2007年,应用外敷湿润烧伤膏和植皮相结合治疗208例烧伤,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孙晋中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71例病因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原因.方法:回顾分析71例病人临床资料.结果:43例(60.56%)病人病因明确(手术后20例,外伤5例,孕、卧床13例,家族性5例).结论:手术、创伤、长期卧床、遗传因素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早期对其干预对预防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极为关键.

    作者:丁奇峰;崔公让;王恩江;王珏;齐鹏涛;张炜 刊期: 200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