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胃镜取上消化道异物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136例患者中异物161个,不同形态异物经由相应的器械取出.结果 161个异物共取出159个,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胃镜取上消化道异物安全、方便.
作者:贾建军 刊期: 2011年第13期
胫腓骨远端骨折是临床常见损伤,由于其解剖特征限制了髓内固定系统的应用,外固定器固定既有针道感染问题又严重影响踝关节的功能,钢板固定成为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金方法.但常常因为术后造成伤口愈合不良、感染和骨延迟愈合等不良后果而影响疗效.2007年3月-2009年6月笔者采用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方法治疗该类骨折39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启;王晓琼;孟利锋;申宪军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Ⅲ度脱位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 对31例肩锁关节Ⅲ度脱位患者采用切开复位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 随访6~18个月,根据肩关节有无疼痛,活动情况及X线检查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价,优24例,良7例,优良率100%.结论 对于肩锁关节Ⅲ度脱位采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能获得满意疗效.
作者:席武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腹部闭合损伤的临床诊断治疗经验.方法 对162例腹部闭合损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治愈 151例,死亡11例,治愈率93%.其中死于颅脑腹合并伤2例,胸腹合并伤2例,急性失血性休克7例.结论 多数腹部闭合损伤病例病情危重,情况复杂,处理难度大,并发症多.临床医生在遇到腹部闭合损伤时,必须强调仔细系统的体格检查,要有整体观念,及时抓住主要矛盾,先解决危及生命的问题.手术探查中先止血,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术式,术后合理规范的治疗,才能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作者:武志平;王自君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肝性脊髓病(HM)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19例HM患者,观察患者下肢肌力恢复情况.结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全组缓解6例,无效13例,缓解率32%.A组(肌力≤2级)10例,缓解1例(10%);B组(肌力≥3级)9例,缓解5例(56%).B组的缓解率明显高于A组.结论 早期中西医结合治疗HM有一定疗效,中药及针灸治疗为HM的治疗带来希望.
作者:王慰;任桂芳;张辉;郄兰霞;刘云燕 刊期: 2011年第13期
2009年7月-2010年7月,笔者采用柴平汤(小柴胡汤加平胃散)和香苏饮为主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82例,并与山麦健脾口服液进行了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标准 功能性消化不良罗马Ⅲ诊断标准: 餐后饱胀不适、早饱感、上腹痛、上腹烧灼感,上述症状之1条或多条;没有可以解释上述症状的功能性疾病;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满足以上标准.
作者:黄朝宗 刊期: 2011年第13期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DEM)是一种临床上较少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多数在发病前有病毒感染或疫苗接种史,故又称感染后脑脊髓炎或预防接种后脑脊髓炎,但亦有少数无明确诱因[1].2006-2009年本院收治2例ADEM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魏丽君;杜玲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自制抗菌油膏治疗创伤性皮肤缺损并感染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抗菌油膏治疗205例264处皮肤缺损创面.结果 本组264处创面中继发感染创面22处,经换药后治愈、好转创面为245处,19处创面经换药无效,治愈及好转率92.8%.结论 抗菌油膏既具有抗菌消炎、促进肉芽组织新生和创面愈合的作用,又可保持创面湿润、舒适,配方简单,治疗有效,可广泛应用于创伤性皮肤缺损的临床治疗,值得在广大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肖文兴;刘鹏;刘列;宋宁亚;张永刚 刊期: 2011年第13期
髋部骨折通常是指股骨颈及股骨转子间骨折,是影响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也是导致老年人行动障碍的首要原因[1].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老年髋部骨折的治疗越来越倾向于手术,手术治疗可以使患者尽早下地活动、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而对于百岁以上患者各脏器功能下降,基础病多,一旦卧床时间太久,就可引起各并发症而导致患者再也无法站起,甚至死亡.我院2006年10月-2009年10月对5例百岁髋部骨折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疗效满意,社会效益好,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谢艳红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运用循证护理,探讨预防骨科术后患者压疮的护理措施,以避免压疮的发生.方法 用循证护理对我院ICU 121例骨科术后患者进行压疮预防.结果 121例骨科术后患者无一例发生压疮.结论 运用循证护理指导临床护理工作,能有效地预防骨科术后患者压疮的发生,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同时为患者提供了规范化、经济化的护理服务,满足了患者对现代护理的更高要求.
作者:王园凤;冯锦绣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总结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特点及重要临床意义.方法 对64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回顾和分析.结果 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极易发生呼吸道、泌尿道感染,形成下肢静脉血栓、褥疮等多种并发症.本组64例患者中53例顺利度过围手术期,术后3例发生呼吸道感染,2例发生泌尿系感染,6例发生褥疮.无一例死亡或出现伤残.结论 高龄患者手术风险较大,围手术期易发生多种并发症,根据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护理,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对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伤残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徐松梅 刊期: 2011年第13期
年龄是影响冠状动脉介入术预后的危险因素之一[1].年龄越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越高,周围血管的并发症及高危性病变的发生率越高.老年患者往往由于动脉硬化病变程度重,且常同时合并其他疾病,增加了介入术后护理的复杂性和难度.本文旨在总结老年冠心病患者冠脉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护理经验,以提高护理水平,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杨丽红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小儿气道异物取出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 术前尽快详细采集病史资料,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心理安慰,术中积极配合麻醉师工作,术后加强患儿呼吸道管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用药情况,并做好出院指导.结果 在七氟烷麻醉下救治气管异物患者均预后良好.结论 小儿气道异物取出手术围术期的护理非常重要.
作者:郭荣珍;张佩超;马亚利 刊期: 2011年第13期
脊髓损伤后并发尿潴留是骨伤科和外科常见的疾病,治疗比较棘手,因排尿功能要经过漫长的脊髓休克期(3~8个月),自主膀胱功能形成后才能恢复[1].因此,解决脊髓损伤后尿潴留成为外伤性截瘫患者康复治疗的主要难题之一.
作者:赵红云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外阴血肿患儿的舒适护理措施.方法 对14例外阴血肿患儿实施舒适护理,观察对患儿预后的影响.结果 14例患儿住院期间经舒适护理后,安静无哭闹,生命体征稳定,安全度过恢复期,有效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实施舒适护理能让患儿感到安全、满足,有利于患儿的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曲欣青;王向华 刊期: 2011年第13期
便携式化疗泵能控制进药的速度、定时、定量将药注入患者体内,恒定地维持药物在体内的血药浓度,大限度地杀伤肿瘤细胞,增强抗癌细胞活性,同时也降低了化疗药物的全身毒副反应,能减轻患者因化疗需长时间卧床的痛苦.便携式化疗泵对治疗中晚期消化道肿瘤是一种极有效的化疗方法[1].我院2009年5月-2010年5月应用便携式化疗泵(百特泵)对96例消化道肿瘤患者行5-Fu持续输注,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崔云枝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小儿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手术的护理配合要点.方法 对115例手术患儿进行术前护理,术中监护.结果 105例手术过程顺利,未出现并发症.结论 小儿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手术术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术中要加强观察护理,才能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作者:褚英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X线引导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护理措施.方法 应用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患者37例,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器械准备,术后密切观察造瘘管、引流管情况,并注意观察并发症,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结果 Ⅰ期取石30例(81%),Ⅱ期取石7例(19%);单通道取石35例(96%),二通道取石 2例(4%);结石取尽35例.术后出血2例,低钠血症、尿瘘各1例,经严密的护理配合,均好转.结论 做好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的护理,可减少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许丽池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年龄和性别因素对健康人体单次口服500mg左氧氟沙星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6名青年(18~40岁)男性、6名老年(65岁以上)男性、6名青年(18~40岁)女性和6名老年(65岁以上)女性参与本试验,均给予500mg左氧氟沙星单次口服,观察不同年龄组和不同性别组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年龄和性别对左氧氟沙星的生物利用度都没有影响.各组血浆中的药物浓度在服药大约1.5h时达到峰值.肾清除率大约占人体总清除率的77%,在36h采集的尿中,给药的76%以原形存在.不同年龄和性别组的左氧氟沙星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因为受试者个体肾功能的差别而显著不同.结论 对于所有青年、老年,男性、女性受试者,单次口服500mg左氧氟沙星是安全的,并且耐受性良好.由于在所有青年、老年,男性、女性受试者中,左氧氟沙星的药动学差别有限并且主要由于受试者肾功能差别引起,所以基于年龄和性别的差异来调整给药量是没有必要的.
作者:张伟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评价垠艺TM紫杉醇微孔载药支架在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将97例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7例和对照组50例,分别置入垠艺TM紫杉醇药物涂层支架60枚和Partner支架72枚.随访术后6个月2组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术后30d MACE及术后6个月再狭窄率.结果 2组随访6个月,均无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实验组8例、对照组3例冠脉造影复查时发现支架内再狭窄,予行支架内球囊扩张术治疗,手术成功.结论 置入垠艺TM紫杉醇药物涂层支架术后6个月,冠脉再狭窄率和MACE发生率与置入Partner者相似,这一结论仍有待大规模、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证实.
作者:谢勉;党群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腰椎术后骶髂关节源性下腰痛的临床特点和手法治疗的要点.方法 对64例腰椎术后骶髂关节源性下腰痛患者,根据骶髂关节错位的分型予不同手法调整,并予封闭术治疗,通过VAS、活动能力及改良Macnab标准来评定治疗疗效.结果 随访8~42个月(平均22.7个月),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活动能力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明显.结论 根据骶髂关节错位分型予手法调整,辅以封闭术治疗腰椎术后骶髂关节源性下腰痛是一种简单、安全、目的 性强的方法.
作者:汤建华;陈剑峰;田小武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降脂消积饮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 将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9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给予降脂消积饮150mL口服,早晚各1次;对照组给予舒降之20mg口服,每晚1次.2组均用药6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颈动脉斑块Crouse积分、中医证候积分、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1或0.05);中医证候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降脂消积饮具有良好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作者:毛军民;应武江;石镇东;林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睾丸微小结石症(TM)不育患者精液中NO浓度及α-糖苷酶(NAG)活性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高频超声共检出59例TM不育患者,同时检测患者精液中NO浓度及NAG活性.结果 59例患者中,经典型25例(42%),局限型34例(58%);43例发生于双侧,16例发生于单侧;伴精索静脉曲张(Ⅰ~Ⅲ度)43例,隐睾6例,睾丸鞘膜积液4例,睾丸囊肿6例.经典型、局限型患者双侧睾丸体积、双侧睾丸动脉阻力指数均无显著性差异,经典型患者精液中NO浓度、NAG活性及双侧睾丸动脉的峰值流速均明显不同于局限型,局限型与正常者相比无明显变化.结论 TM与精液中NO浓度及NAG活性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但是73% TM患者伴精索静脉曲张,其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作者:张晓艳;牛秀丽;文颖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急性脑卒中与炎症反应的关系及辛伐他汀对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2例随机分为2组:A组17例,B组25例.另选择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C组.A组给予常规治疗,B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辛伐他汀治疗.检测3组入院时及A组、B组治疗2周后CRP、TNF-α水平,并比较轻、中、重型患者CRP和TNF-α水平.结果 A组、B组治疗前CRP、TNF-α水平明显高于C组.治疗2周后,A组CRP、TNF-α亦明显高于C组;B组CRP水平低于A组,与C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B组TNF-α水平与C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轻型脑卒中组CRP和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C组;中型脑卒中组CRP水平明显高于轻型脑卒中组,TNF-α 2组无显著性差异;轻型脑卒中组、中型脑卒中组与重型脑卒中组CRP和TNF-α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炎症与急性脑卒中的发生具有明确的相关性,炎症反应是急性脑卒中发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辛伐他汀除有调节血脂作用外,还具有抗炎作用.
作者:张梅;田英;刘翠平;张秀云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评价肌电介导生物反馈治疗功能性排便障碍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64例功能性排便障碍患者进行肌电介导生物反馈治疗,6周的治疗由独立的生物反馈治疗师实施.治疗前和随访期间由患者详细记录每天的问卷调查表.治疗前后进行肛管直肠测压检查,了解肛肠动力学变化情况.治疗前行胃肠道症状评分.结果 64例完成治疗并获随访6个月,没有不良事件发生.治疗后6周和6个月的有效率分别是77%和72%.排便弛缓反射异常48例,治疗6周后,37例(77%)排便弛缓反射异常患者恢复正常.与治疗前比较,肛管静息压、初次排便感的直肠容量、有效肛管长度、肛管直肠抑制反射阈值均有明显降低.治疗15次以上的患者其治疗效果持续6个月,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既往使用缓泻剂或灌肠、既往肛肠手术史、胃肠症状评分以及肛肠动力学相关参数对疗效无显著影响.结论 生物反馈疗法应推荐作为治疗功能性排便障碍的一线疗法,治疗次数和患者的意志力是影响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
作者:郑伟琴;任东林;张大景;宋乃忠;姜雨昕;颜景颖 刊期: 2011年第13期
肩关节脱位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在全身关节脱位中发病率高,其中以前脱位常见.目前常用的复位手法有Kocher 法、手牵足蹬法、Stimson法、牵引推拿法等,笔者主要对肩关节脱位的发病机制、各种常用复位手法及其优缺点进行综述.
作者:董旺超;王培民 刊期: 2011年第13期
骨质疏松是常见的代谢性骨病,其与临床多种疾病的关系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日益增高,不论原发性还是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治疗尤被关注.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DOP)是糖尿病(DM)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代谢性骨病的一种,它是以骨量的减少或骨组织结构的破坏为特征的周身性骨骼疾病.
作者:钱语;王旭 刊期: 2011年第13期
中医药在冠心病的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开展中医药促缺血心肌血管新生的研究已成为诸多中医药工作者致力的目标.兹将近年来中医药促缺血心肌血管新生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中药及中药单体1.1 川芎嗪 川芎嗪是从川芎的生物碱中分离得到的有效单体.川芎嗪有抗心肌缺血及再灌注损伤、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黏度、抗血栓形成等作用.王振涛等[1]研究了川芎嗪注射液对心肌梗死后大鼠缺血心肌血管新生作用及其机制.
作者:武相;陈晓虎 刊期: 2011年第13期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指冠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侵蚀,继发完全或不完全性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的临床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NSTEMI)和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STEMI).ACS是复杂的急性心肌缺血综合征,其病理学变化以冠脉斑块裂隙、糜烂和/或破裂为基础,使斑块内高度致血栓形成物质暴露于血流中,引起血小板在受损斑块表面黏附、活化和聚集,形成不同类型的血栓.如今中医治疗ACS已经取得明显的成效,现将中药在治疗ACS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黄文琦;陈妙峰;马文欢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绝经后骨质疏松(PMOP)是指绝经后妇女由于体内卵巢功能低下,雌激素水平低下,骨吸收与骨形成耦联过程失衡,破骨细胞性骨吸收超过成骨细胞性骨形成,导致净骨量减少,骨密度下降,骨脆性增加,进而易于发生骨折的代谢性骨疾病.雌激素通过骨细胞上雌激素受体(ER)介导骨代谢,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雌激素水平降低导致ER数量和功能的下降[1],因此骨细胞上的ER与绝经后骨质疏松发生有着重要的关系.
作者:林丽琼;吴银生;段晓敏;林燕萍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孤立性肺结节的CT表现,提高CT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临床与CT检查资料较全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6例肺内孤立性结节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周围性肺癌32例,结核瘤12例,球形肺炎5例,转移瘤4例,错构瘤2例,纤维瘤1例.结论 CT扫描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是一种很好的检查方法,对大多数孤立性肺结节都能做出正确诊断.
作者:何敬;杨连发;雷亿成;黄伟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磁共振(MRI)对腰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MRI检查的63例下腰痛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51个腰椎间盘均呈现Ⅲ级以上的腰椎间盘退变,其中Ⅲ级51个占33.8%,Ⅳ级69个占45.7%,Ⅴ级31个占20.5%;发现软骨终板变性39个占25.8%,其中ModicⅠ级21个,Ⅱ级11个,Ⅲ级7个;纤维环后方高信号区75个占49.7%.结论 在腰椎MRI上存在椎间盘退变、软骨终板区变性以及纤维环后方的高信号区是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重要征象.
作者:刘志博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胸部肿瘤放射治疗后肺部的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胸部肿瘤放射治疗后肺部的CT表现.结果 放射性肺炎急性期表现为边界清晰或不清晰的实变影,内可见支气管充气征.慢性期表现为边界清晰的条索状阴影并可交织成网状,伴有肺气肿及横膈升高、纵隔移位以及胸廓塌陷畸形等.结论 CT在诊断胸部肿瘤放射治疗后放射性肺炎的重要意义.
作者:李俊峰;孟建华;刘岩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低场MRI在脊柱转移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48例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脊柱转移瘤患者的MRI表现.结果 48例共196个椎体受累,单椎体受累病例9例,多椎体受累39例.162个受累椎体呈长T1长T2信号;26个呈长T1短T2信号;8个椎体T1WI为低信号,T2WI为混杂信号.合并椎旁软组织肿块11例,椎管受累9例,合并压缩骨折12例,无一例出现椎间盘受累征象.26例行增强扫描时,受累椎体、附件及相邻的软组织肿块均见轻至中度强化.结论 低场MRI对评价脊柱转移瘤具有重要价值,有助于临床确定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估.
作者:黄建松;林杰;杨海文;袁萍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超声在乳腺纤维瘤诊断中的作用,提高乳腺纤维瘤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对参加体检的1679例女性应用MINDRAY DP-1100plus B超机检查,探头频率7.5~12.5 MHz.对243例乳腺纤维瘤患者行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回访.结果 病理组织学证实乳腺纤维瘤240例.乳腺纤维瘤的超声具有清晰的边缘、规则的形状、均匀的内部回声.结论 超声可以清晰地观察乳腺纤维瘤的形状、大小、部位、边界、内部回声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尤其对致密或具有严重乳腺小叶增生的腺体较为清楚.
作者:邢丽;邢卫红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虎杖苷(PD)对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反射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PD 50μmol/L组、PD 100μmol/L组和PD 200μmol/L组.应用隔离灌流麻醉大鼠颈动脉窦区的技术,观察不同浓度的PD(50,100,200μmol/L)对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反射(CSB)的影响.结果 与正常组大鼠相比,PD组大鼠压力感受器曲线明显向右上方移位,且具有剂量依赖性.压力感受器反射曲线大斜率(PS)和MAP反射性下降的大值下降.Bay K8644(500nmol/L)预处理后,PD抑制CSB的效应被完全阻断.结论 PD可抑制CSB,并且此效应与阻断钙通道有关.
作者:郭赞;杨晶;徐鹏;高璐;袁芳;张翼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头针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唾液酸-神经细胞黏附分子(PSA-NCAM)表达的影响,探讨头针治疗脑缺血病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线栓法制作成大脑中动脉闭阻(MCAO)模型,各组大鼠又按照缺血时间(7d、14d、28d)分为3个亚组,每个时相点10只.头针组动物于栓塞再灌注成功后即行头针治疗,每日1次,直至处死前.各组大鼠处死前1d腹腔注射5-溴脱氧尿核苷(BrdU)液.对各亚组大鼠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SS),免疫荧光法计数各组大鼠海马区(DG)BrdU/ PSA-NCAM阳性双标细胞.结果 第28天头针组的NSS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大鼠在缺血再灌注后PSA-NCAM阳性细胞有明显表达,而头针组在不同时相的阳性细胞数量较同时相模型组有明显增加.结论 头针能促进BrdU/PSA-NCAM的表达,从而可能诱导神经干细胞(NSCs)的迁移,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实现保护脑组织的目的.
作者:张晓艳;张红星;邹燃;黄国付;王琼;刘银妮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程氏分清饮对实验性大鼠肾病综合征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大鼠尾静脉一次性注射盐酸多柔比星 (5.5mg/kg)的方法造成大鼠肾病综合征模型,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模型对照组(B组)、程氏分清饮治疗组(C组)、激素治疗组(D组)、程氏分清饮加激素治疗组(E组).观察该方对肾病大鼠24h尿蛋白、血清白蛋白、尿素氮、血清肌酐、三酰甘油的影响.结果 B、C、D、E组与A组比较,24h尿蛋白明显增高,模型制作成功.C、D、E组与B组比较,24h尿蛋白明显降低,血清生化指标明显改善.结论 程氏分清饮具有激素相似的治疗效果.
作者:申社林;程根群;赵爱军;李妤蓉;王锦;李永刚;崔彦岭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蛋白表达的情况及不同时间针刺对二者的影响.方法 采用线栓法复制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并分别在造模后6,12,24h开始针刺,运用免疫组化法观察不同时间段治疗组与模型组缺血半暗带的GDNF和bFGF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在半暗带,bFGF和GDNF在缺血再灌注6h都开始表达,随着时间延长,bFGF表达逐渐增加,而GDNF表达逐渐减弱;不同时间开始针刺的各组与相应时段的模型组相比,GDNF和bFGF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均<0.05);不同时间进行针刺的各组之间,12h组、24h组与6h组比较二者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针刺可通过促进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而对缺血半暗区的神经细胞具有保护作用,针刺介入的佳时机应在脑缺血的早期.
作者:刘丹;孙申田;樊爽;邢晓东;王馨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临产孕妇凝血四项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STAGO全自动血凝仪检测265例待产妇女中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血浆纤维蛋白(FIB)水平,并与185例健康体检的非妊娠期育龄妇女进行对照.结果 待产妇女的PT、APTT、TT均较正常非妊娠期育龄妇女明显缩短(P均<0.01),FIB水平较非妊娠妇女明显增高(P<0.01).结论 待产妇女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临产前进行凝血四项指标检测对于预防产科并发症、保证母子平安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朱春燕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测定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β2微球蛋白(β2-MG)与尿微量白蛋白(mALB)在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DN)中的意义.方法 对82例糖尿病(DM)患者及50例健康体检者的hs-CRP、β2-MG、mALB进行检测.结果 DM组的hs-CRP、β2-MG、mALB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三者联合检测阳性率高于单一检测.结论 hs-CRP、β2-MG和mALB联合检测可作为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有助于早期诊断、预防DN.
作者:熊永瑞 刊期: 2011年第13期
阴道分泌物是女性生殖系统分泌的液体,对其进行检查,是诊断、治疗、预防妇科疾病不可缺少的依据.阴道炎是妇科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其病因复杂,容易反复感染,查找病原有利于防治.我院2010年1-8月临床确诊阴道炎患者4608例,笔者对其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传英;王杰;王颖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UF-500i全自动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与尿沉渣显微镜在检测尿液有形成分方面的符合情况及干扰因素.方法 选择尿液标本1105份,分别用尿沉渣分析仪和尿沉渣显微镜检查法检测尿液白细胞(WBC)、红细胞(RBC)、管型(CAST)等成分,并对结果给予分析,查找干扰因素.结果 UF-500i全自动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有快速、总体准确性及重复性好的优点,但也存在一定的干扰因素导致不同程度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管型的假阳性率更高.结论 目前各种自动化尿液有形成分的检验方法仅为过筛试验,尚不能完全取代显微镜,实验室必须建立严谨的操作复核规程才能保证结果的准确可靠.
作者:孙艳华;石久江;吕春兰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尿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在小儿肾脏诊治过程中的辅助作用.方法 应用迈瑞3200全自动血球计数仪检测小儿血RDW与尿RDW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 肾性血尿患儿组血RDW与尿RDW水平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非肾性血尿患儿组血、尿RDW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尿RDW测定简便、快速、客观、无创伤,更适合鉴别小儿血尿来源.
作者:李晓梅;田薇薇;田敏丽;宋明辉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祛风通络止痛贴中群药醇提的佳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以阿魏酸的提取量和葛根素的提取转移率,结合浸膏的提取量综合考虑筛选出醇提的佳条件.结果 醇提的佳条件为:70%乙醇,6倍量,提取3次,每次2h.结论 此提取工艺阿魏酸、葛根素的提取转移率达到70%以上,提取浸膏的量适宜,在丙烯酸酯压敏胶贴剂中是可行的,适合工业生产.
作者:索建政;郄春鹏;严文利;董莹;战嘉怡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HPLC-ELSD)测定阿胶黄芪口服液中黄芪甲苷含量的方法.方法 色谱柱为punitex色谱柱(4.6mm×20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32:68),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25℃.ELSD条件为漂移管温度110℃;气体流量为3.12 SLPM.结果 以进样量的对数(x)对其相应峰面积对数(y)进行回归分析,得回归方程为y=1.562x-1.024,r=0.9996(n=5);进样量在0.736~14.72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对数值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32%,RSD=2.35%.结论 采用HPLC-ELSD法测定阿胶黄芪口服液中黄芪甲苷含量,方法简便快捷,测定结果可靠,可用于阿胶黄芪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欣;郭宏伟;张悫;庞燕军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建立阴立爽洗剂的质量标准.方法 以盐酸小檗碱为对照品,以三氯甲烷-甲醇-浓氨(50:10:1)为展开剂,对其中黄柏药材进行了薄层色谱鉴别;以苦参碱为对照品,以甲苯-丙酮-甲醇(8:3:1)为展开剂,对其中苦参药材进行薄层色谱鉴别;以蛇床子素为对照品,甲苯-乙酸乙酯-正己烷(3:3:2)为展开剂,对其中蛇床子药材进行薄层色谱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阴立爽洗剂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色谱柱,以乙腈-0.1%磷酸溶液(50:50)(每100mL加十二烷基磺酸钠0.1g)为流动相,测定波长为265nm.结果 盐酸小檗碱线性范围为0.0908~2.27μg,平均回收率(99.8±1.2)%,RSD为1.2%(n=6).结论 本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周松;陈志良;刘永刚;杨家庆;张国祥;李世根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头孢羟氨苄分散片溶出度的效果.方法 依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溶出度项下第二法,以水为溶出介质,转速50 r/min,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测定波长263 nm.结果 20min内产品溶出度达到80%,辅料对主药无干扰,头孢羟氨苄线性范围为2.5~50mg/L(r=0.9999),回收率为100.2%(RSD=0.52%,n=9).结论 该方法简便易行,准确可靠.
作者:张敬晶 刊期: 2011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