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观察围术期心理干预对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60例择期外科手术并要求术后镇痛的患者,随机分为围术期心理干预组(A,n=30)和对照组(B,n=30).对A组患者除安置PCA泵外采用相应的心理学方法进行处理;B组仅在术后安置PCA泵,同时对2组患者进行术后2、4、8、12、24、48h视觉模拟评分(VAS)、Ramsay镇静评分.结果 A组在VAS、Ramsay评分,恶心呕吐发生率,术后处理次数等指标上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术期心理干预对术后镇痛效果有一定的影响, 可稳定患者情绪,提高痛阈及PCA的镇痛效果.
作者:黄玉昀;罗成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血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在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性疾病中的变化.方法 选临床确诊的26例多发性硬化(MS)患者为CDMS组和30例临床孤立病灶综合征(CIS) 患者为CIS组,空腹采血测定血清中GAD-ab的阳性率与健康体检组30例进行比较.结果 CDMS组GAD-ab阳性率为46.1%明显高于CIS组的30.0%(P<0.05),且2组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体检组(P<0.01).CIS组随访5年,阳性者发展为CDMS的例数比例为78%,明显高于阴性者的38%(P<0.05).结论 检测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性疾病中GAD-ab,可为MS的诊断提供依据,且助于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作者:聂桂红;宋书桐;杨金娥;魏金栋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针刀疗法对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膝骨关节炎患者75例,其中针刀组50例,针灸组25例;采用Lequesne等的膝骨关节炎严重性指数对每例患者疗程结束前、后进行评分,以患者治疗前后总积分的变化来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针刀组有效率为98%,优良率为80%;而针灸组有效率为92%,优良率为56%.2组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5),而优良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与传统针相比,针刀治疗膝骨关节炎具有易获得高效针感、疏经通络祛邪作用迅速而完全等特点,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吕春云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单纯性肥胖儿童与糖代谢的关系.方法 抽查单纯性肥胖儿童(肥胖组)与健康儿童(对照组)各50例,应用生化法检测空腹与餐后2h血糖.结果 单纯性肥胖儿童有血糖异常,空腹与餐后2h血糖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提示单纯性肥胖儿童可能成年后患糖尿病危险性增大.
作者:李中会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活血祛风定痛方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46例,给予活血祛风定痛方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 本组病例总有效率73.91%.随访3个月痊愈病例无复发.结论 活血祛风定痛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显著.
作者:谭文英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痰热清注射液保留灌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2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治疗组4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保留灌肠治疗,并对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主要临床症状、体征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疗程亦明显缩短.结论 痰热清保留灌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效果显著.
作者:齐占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以针刺三阴交穴为主联合盆腔I号方药物导入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69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11例)和对照组(58例),治疗组采用针刺三阴交穴为主,加随症配穴,然后将盆腔I号方水煎浓缩液加到电脑中频透入机的2个电极板上,分别放在患者小腹的两侧或疼痛反映点上进行导入;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静脉注射头孢噻肟、替硝唑及口服金刚藤胶囊等.观察2组治疗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疗程明显缩短.结论 采用针刺三阴交穴为主联合盆腔I号方药物导入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确切,无任何不良反应,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徐化金;李修侠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奥硝唑-乙酰螺旋霉素糊剂在年轻恒牙根尖诱导成形术中的远期疗效.方法 97例青少年牙根尖周炎患者共计103颗牙,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51颗牙,对照组52颗牙;分别应用奥硝唑-乙酰螺旋霉素糊剂和氢氧化钙糊剂诱导根尖形成.结果 经3年复诊检查,观察组的根尖诱导作用总有效率92.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奥硝唑-乙酰螺旋霉素糊剂在年轻恒牙根尖诱导成形术中有良好的远期疗效.
作者:刘颜;笱晓葵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思连康与杜秘克联用对肝硬化并发重度腹水患者血清内毒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39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9例)和治疗组(20例),对照组应用左氧氟沙星治疗,治疗组联用思连康与杜秘克治疗.检测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内毒素水平.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在治疗后15d、30d血清内毒素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间比较,治疗后15d血清内毒素水平降低的平均幅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0d血清内毒素水平降低的平均幅度治疗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思连康与杜秘克联用可降低肝硬化并发重度腹水患者的血清内毒素水平,且优于应用左氧氟沙星.
作者:袁玉成;笱晓葵;曹胡林;刘正广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火把花根片联合常规疗法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浸润性突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甲状腺功能亢进浸润性突眼患者4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火把花根片治疗,均为2个月1个疗程,共3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火把花根片联合常规疗法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浸润性突眼疗效优于单纯使用常规疗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唐志浩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胸膜腔注射尿激酶对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91例结核性胸膜炎并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51例),2组均予以全身化疗及抗炎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尿激酶于胸膜腔内注射.观察2组患者胸水量、胸水吸收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 胸水15d以内吸收者,治疗组72.5%(29/40),对照组为37.3%(19/51);胸膜肥厚粘连发生率,治疗组35.0%(14/40),对照组为72.5%(37/5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膜腔注射尿激酶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英欣;支慧琰;韩俊杰;张继萍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相关性.方法 83例2型糖尿病患者,以高频超声确定患者颈动脉斑块的有无进行分组,对比2组间年龄、血浆Hcy、血脂、血压、腰围、体质量指数、糖化血红蛋白、果糖胺、尿酸、尿素氮、肌酐等的差异.采用Logistic分析方法确定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发生斑块的危险因素.结果 在斑块有和无2组间血浆Hcy水平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cy水平增高是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发生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戴庆;张瑜;胡霞;彭雯;李剑波;刘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改良方法配制硫酸镁溶液,对其稳定性进行考察.方法 采用改良方法配制硫酸镁溶液即溶液配制时加入枸橼酸钠增加稳定性,更换抑菌剂防止霉变.比较传统配制方法与改良方法稳定性差异.结果 采用改良方法配制的硫酸镁溶液经长期试验稳定性好,外观、性状、含量和微生物限度检查均符合规定,有效期为12个月.结论 改良后的方法简便易行,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汪洋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HLA-B27抗原检测在强直性脊柱炎(AS)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使用ELISA法对450例健康体检者(非AS对照组)、462例AS疑似患者(AS疑似组)和80名AS患者(AS组)进行HLA-B27抗原检测.结果 非AS对照组、AS疑似组和AS组的HLA-B27阳性率分别为3.3%、48.9%和92.5%,AS组、AS疑似组的HLA-B27阳性率明显高于非AS对照组(P<0.01),AS组的HLA-B27阳性率明显高于AS疑似组(P<0.01).结论 HLA-B27抗原与AS疾病相关,检测HLA-B27抗原对疑似AS患者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虹;顾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化痰平喘方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4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2例, 2组均予以吸氧、抗感染、平喘、化痰等原则治疗,以7d为1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中药化痰平喘方治疗,每天1剂,水煎服,出院时均间日煎服黄芪12~15g,连用30d.观察患儿发热、咳喘、肺部啰音、肺部阴影消失等疗效,同时观察治疗前后白细胞、血清免疫球蛋白、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及T细胞亚群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0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治愈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和0.01).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T细胞亚群CD3、CD4、CD8转化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化痰平喘方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显著.
作者:张晓茹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YC-9200型低能量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各种上尿路结石的效果.方法 采用YC-9200型低能量碎石机治疗符合ESWL适应证的上尿路结石648例.结果 直径≤2.0cm的肾结石435例,平均冲击波次数2 400次,直径≤1.0cm输尿管结石213例,平均冲击波次数2 800次.中上盏结石复碎率12.9%(23/178),下盏结石排净率80.7%(159/197),复碎率18.8%(37/197);肾盂结石排净率91.7%(55/60),复碎率5.0%(3/60);输尿管结石总排净率97.2%(207/213),总复碎率6.6%(14/213).碎石过程中出现轻度疼痛86例(73.3%),治疗后出现肉眼血尿568例(87.7%),1~3d后血尿消失.无肾周血肿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低能量ESWL治疗上尿路结石成功率高,复碎低,不良反应少,无严重并发症.
作者:吴祖兴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的临床表现和病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45例MCTD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病理改变.结果 MCTD主要表现为雷诺现象41例(91.1%)、关节炎39例(86.7%)、手指肿胀32例(71.1%)、发热21例(46.7%)、多形性皮疹21例(46.7%),以及抗核抗体(ANA)和核糖核蛋白抗体(RNP)均显示阳性(100%).10例无临床肾损害证据的患者肾穿刺病理均显示肾小球存在的病变,其病理分型为:系膜增生型7例,膜型2例,微小病变型1例;肾小管病损7例,肾间质病损5例,血管病损5例,免疫荧光阳性6例.结论 MCTD有独特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存在亚临床损害.
作者:王瑞彩;王秀霞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使用超微量肝素加甲状腺素治疗早产儿重度硬肿症的疗效.方法 将52例重度硬肿症早产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8例,对照组24例.2组除进行相同的综合治疗外,治疗组用超微量肝素每天24U/kg,分2次,每12小时12U/kg,于腹壁皮下或双下肢小腿外侧皮下注射,至硬肿消退后停药,治疗前后测凝血时间.甲状腺素每天5mg·kg-1·d-1,分3次鼻饲,硬肿消退后停药.通过对临床症状恢复时间及硬肿消退时间来判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超微量肝素加甲状腺素治疗早产儿重度硬肿症疗效显著.
作者:郑智育;杨明;黎远团;潘广来;谢建红;莫坤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甲钴胺(商品名: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应用注射用弥可保1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避光),每天1次;对照组给予丹参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均连用14d为1疗程,使用2个疗程.分别测定治疗前后患侧腓总神经、胫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和感觉传导速度以及Hoffinan反射.结果 治疗组患侧腓总神经、胫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和感觉传导速度以及Hoffinan反射(H-反射)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对照组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P>0.0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弥可保对DPN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封东来;罗林;黄斌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清开灵注射液与输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 用显微计数法分别测定清开灵注射液与输液配伍前后药液的不溶性微粒数.结果 配伍溶液中不溶性微粒显著多于配伍前(P<0.05),不溶性微粒的数量与放置时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 清开灵注射液与输液配伍后稳定性在规定限度内,仍可能诱发药物不良反应,应引起重视.
作者:陈颖;曹烨民;堵玉萍;钱晓琴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替米沙坦联合尿毒清颗粒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4例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随机分为替米沙坦组(对照组)和替米沙坦联合尿毒清颗粒治疗组(治疗组),每组32例.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2组治疗效果,检测空腹血糖(FBG)、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血白蛋白(Alb)、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等变化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TC、TG明显下降(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明显上升(P<0.05),对照组上述指标变化不明显(P>0.05).2组均能显著改善早期DN患者UAER(P<0.05或0.01),而治疗组较对照组疗效显著(P<0.05);治疗组治疗后SCr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变化不明显(P>0.05).2组治疗后FBG、BUN、Alb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替米沙坦联合尿毒清颗粒治疗早期DN疗效确切.
作者:王福诩;黄卓尧;伍军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双虎清肝颗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联用双虎清肝颗粒(12g/次,每天2次)和拉米夫定(100mg,每天1次),对照组单用拉米夫定(100mg,每天1次),疗程均为6个月.应用RIA法分别检测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各组患者血清LN、HA、PCⅢ、CIV的含量.结果 治疗后2组血清LN、HA、PCⅢ、CIV含量均明显下降(P<0.05或0.01),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双虎清肝颗粒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具有明显的干预作用.
作者:于占国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胺碘酮、普罗帕酮、美托洛尔3种药物分别静脉注射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发作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我院急诊和住院治疗的73例PSVT患者,随机分成胺碘酮组(30例)、普罗帕酮组(22例)和美托洛尔组(21例),分别缓慢静脉注射胺碘酮、普罗帕酮或美托洛尔,比较终止PSVT的有效性及不良反应.结果 胺碘酮组治疗后有效23例,无效7例,有效率76.7%;普罗帕酮组治疗后有效17例,无效5例,有效率77.3%;美托洛尔组治疗后有效17例,无效4例,有效率81.0%,3组治疗PSVT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观察到3组治疗后有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3种药物都能安全、有效地终止PSVT.
作者:杨成奎;王惜诵;靳海东;胡静;谭清慧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红外线治疗仪(TDP)照射、庆大霉素外涂及利福平胶囊药粉外敷综合治疗压疮的疗效.方法 选择49例(共60处)体质量相近的Ⅱ~Ⅳ期压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30处)与对照组(24例,30处).治疗组采用红外线治疗仪(TDP)照射、庆大霉素外涂及利福平胶囊药粉外敷综合治疗;对照组采用碘酊、氧疗及红外线治疗仪(TDP)照射综合治疗.观察2组压疮愈合时间和治疗效果.结果 2组比较压疮愈合时间及治疗效果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红外线治疗仪(TDP)照射、庆大霉素外涂及利福平胶囊药粉外敷综合治疗压疮效果良好、操作简捷、取材方便、性价比高、实用性强,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甘朵;郭蕾;李晓霞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对比低浓度的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联合芬太尼用于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PCEA)的效果及运动神经阻滞情况.方法 选择160例健康、单胎、足月、无麻醉禁忌的初产妇为分娩镇痛组,随机分为2组,A组为0.125%罗哌卡因加2μg/ml芬太尼,B组为0.125%布比卡因加2μg/ml芬太尼;将未使用分娩镇痛药物进入产程的8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C组).对分娩镇痛组进行视觉模拟镇痛评分(VAS)和下肢运动神经阻滞评分(MBS).记录3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A、B 2组分娩镇痛效果良好,无统计学意义(P>0.05).MBS评分A、B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与C组第一、二产程时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 3组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及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娩镇痛能缩短第一产程,延长第二产程.低浓度的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联合小剂量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均可产生可靠的镇痛效果,但罗哌卡因比布比卡因的运动神经阻滞轻,产妇可下床活动,是1种可行走的分娩镇痛,两者相比,罗哌卡因分娩镇痛效果更佳.
作者:张辉蓉;周玉英;李俞川;李强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SAP)采取综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104例SAP患者按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分为2组,非手术治疗组68例,加强重症监护,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减少胰液分泌,抗生素防治感染,改善胰腺微循环;手术组36例,在基础治疗的情况下,视病情采用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法.结果 非手术治疗组治愈61例,死亡7例,病死率为11.48%;手术治疗组治愈32例,死亡4例,病死率为11.11%.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应以综合治疗为基础,视不同病因、病情及不同病期实施个体化治疗.
作者:张长太;叶晓萍;吴海花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癌症是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对癌症的研究已从单纯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笔者通过对134例癌症患者调查分析,阐述与癌症相关的社会、心理因素以及心理护理对策.
作者:李爱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实施亚低温疗法,配合有效的护理方法能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达到治疗效果,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减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降死亡率和残障率,不产生任何严重并发症.
作者:张燕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指置换金属股骨头和金属或超高分子聚乙烯髋臼.该手术要切除病患组织,恢复一定程度髋关节功能和活动,解除髋关节疼痛.关节置换术后早期的康复训练是保证和巩固手术效果,促进患者功能康复的重要部分.我院骨科对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及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通过精心护理和有效的康复指导,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黄锦桢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内窥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是一种诊断和治疗胰胆疾病的有效方法,通过十二指肠镜将造影剂从导管注入胰管和胆管使其显影,主要用于胆道系统良、恶性狭窄、炎症及结石及疑难性腹痛等患者的诊断及进一步的治疗[1].ERCP具有安全、有效、痛苦少等优点,是一种应用广泛、对患者创伤小,不需麻醉的高科技的诊断及治疗胰胆管疾病重要新手段.我院对120例患者进行内窥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旭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心肌梗死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心脑血管疾病之一.对于心肌梗死患者,家属是重要的看护者和社会支持来源.患者出院后家庭是患者疾病康复的主要场所,家属又是患者的主要照顾者.笔者通过了解家属对心肌梗死健康教育的需求情况,旨在为今后开展针对家属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作者:郑静;黄丽娇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本研究旨在探讨子宫根治及腹腔淋巴清扫术后留置导尿期间预防尿路感染的有效护理措施,报道如下.
作者:唐巧艳;曹胡林;郑昌旭;甘锦霞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外科手术对患者是件强烈的应激事件,导致患者自身的情绪较日常更加脆弱、敏感、易激动,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音乐疗法是利用音乐艺术调节人的形神,促使患者身心向好的方向发展的治疗方法.音乐疗法可分为主动性音乐疗法、被动性音乐疗法和综合性音乐疗法,而被动性音乐疗法是目前音乐疗法的主要手段,但应用于手术室的文献报道极少.笔者研究音乐疗法在股骨骨折内固定术患者围手术期的作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俊霞;程颜芹;刘瑞玲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结核性脑膜炎(结脑)由于病情重或治疗不及时,造成颅底和椎管的粘连和梗阻,使患者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常规抗结核及对症治疗疗效不满意[1].我科对30例结脑患者在常规抗结核治疗基础上,配合脑脊液置换和椎管注药治疗,效果良好,无后遗症的发生.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白丽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近年来,随着泌尿介入诊断和治疗器械的改进和完善,腔内泌尿外科发展迅速并已成为一项崭新的重要技术,使许多尿路疾病可以免除传统的开放手术.
作者:李玉波;向春明;周雪松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患者,女,24岁,因腹痛伴肛门坠胀3d,昏厥2次,于2008年7月20日来我院外科就诊,以腹痛待诊收住外科,妇科会诊后以腹腔内出血待诊(异位妊娠,卵巢黄体破裂)失血性休克,收住妇科.询问月经史,末次月经不详,婚后4年未孕.入院时检查:一般情况差,重度贫血貌,神志尚清、烦躁、四肢冰冷,寒颤、出冷汗,心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肺听诊未出现异常,全腹压痛、肌卫、反跳痛不明显,移动性浊音未扣清.
作者:李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自2008年1月-2009年1月,我院采用弹性骨瓣减压术代替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颅内血肿2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邵继才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扩张型心肌病(DCM)是原发性心肌病中常见的一种类型,占原发性心肌病的45.6%~66.7%,发病率居心肌病首位.近年来该病在国内外均有增多趋势.我院自1996年1月-2007年12月共收治扩张型心肌病90例,现就其具体诊治体会报道分析如下.
作者:逯锁林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腰椎间盘突出是骨科常见病和多见病[1],有关腰椎间盘突出的人群发病率没有精确统计,约占腰部疼痛患者的35%[2],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占10%~20%[3].我院对近年来236例腰间盘手术患者进行回顾分析.
作者:王铁洲;卞传华;闫晓东;周晓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马兜铃酸肾病( aristolochic acid nephropathy,AAN)患者可并发泌尿系统肿瘤,国内外有不少研究报道.由于发病隐匿,对此病的认识不够,易导致临床漏诊、误诊,延误治疗.现将我院收治的马兜铃酸肾病并发泌尿系肿瘤1例并结合文献复习如下.
作者:杜娟;靳蕊霞 刊期: 2009年第06期
颞颌关节急性脱位在临床上多见,复位也较容易,而陈旧性脱位在临床上不多见[1].陈旧性颞颌关节脱位多因患者反应迟钝,久卧病床,家属观察不细等原因而不能发现.近几年,笔者遇到5例此病患者,均采用颌间牵引法复位,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乔红曼 刊期: 2009年第06期
随着腹腔镜手术的发展 ,许多妇科手术均能在腹腔镜下完成 ,尤其在治疗输卵管病变、附件囊肿、子宫浆膜下肌瘤等方面优于传统的开腹手术.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手术技巧的成熟,我院自2006~2008年采用套扎法行腹腔镜手术6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梅巧娣;徐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腹茧症是一种罕见的腹腔疾患.1978年等首次发现并命名,其病因未明.近年来临床报道逐渐增多,但因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术前诊断困难,故极易误诊.现就我院诊治的3例腹茧症患者予以报道.
作者:何剑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慢性盆腔炎常由急性盆腔炎未能彻底治疗,或患者体质较差,病程迁延所致.慢性盆腔炎病情较顽固,当机体抵抗力较差时,可有急性发作,给妇女的健康、生育及工作生活都带来很大影响.我院于2006~2007年采用中药保留灌肠和西药腹腔灌注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董翠霞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本文研究因食用变质腊猪肉致使3例儿童先后罹患急性坏死性肠炎,2例病死.患儿家居农村,家长将贮藏在坛中9个月的腊猪肉取出约2 500g,当时发现已虫蛀表面腐烂变质,仍洗净煮食,全家8人食用.其中成年5人均未发病,3儿童先后发病,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明成;肖世富;刘永才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临床工作中,与患者面对面采集病史,有助于医师了解患者的个性特点,精神状态和社会经济状况,这是治疗之前必不可少的交谈.通过交谈,确定治疗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法,使患者受到医疗救护,同时避免医患间出现医疗保险及法律纠纷等问题[1].随着患者法律意识的增强和要求执行患者知情同意权规定的实施,病史采集和与患者沟通的重要性越来越突显出来.
作者:胡群英;张晓团;周文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随着临床药学工作的开展,药物利用的研究、合理用药、安全用药越来越受到重视,但药物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普遍不被临床关注.笔者从事生化检验工作20多年,体会如下.
作者:叶小萍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产后出血是孕产妇死亡的前三位原因之一,并居高不下.虽产后出血常在无预警的情况下发生,但与产妇产前高危因素紧密相关.因此,如何及时处理产前高危因素,评估病情,有效及时处理产后出血,降低孕产妇死亡,是当前处理的重点.回顾我院2007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住院分娩产妇8 470例中产后出血270例(2.44%)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敏莹;周璇 刊期: 2009年第06期
遗传性血管性水肿(HAE)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1888年由Oslar首次报道,其发病机制为C1酯酶抑制物(complement 1 esterase inhibitor,C1-INH)基因缺陷导致血浆C1-INH含量和(或)功能低下[1],发病率为1/5万[2].
作者:金春海;金京春;朴哲;吴福顺;马天哲;太善姬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 )是临床常见的一种与肠道动力学异常及内赃感觉异常有关的慢性功能性胃肠疾病,尽管IBS不危及人的生命,但却不同程度地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笔者收集了1997年以来连续登记的IBS患者654例,均符合IBS诊断标准.从这些病例确诊IBS前的诊疗记录中发现仅218例(33.3%)初诊IBS,365例(55.8%)曾被误诊误治,另71例(10.9﹪)诊断不明.本文就365例IBS患者误诊误治情况作如下分析.
作者:赵金良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膜式病变细胞采集术在收集处理浆膜腔积液中是一种操作简便、安全、省时、准确率高的方法,无需特殊培训人员,且费用低、快捷,无需电源及离心机等设备,并可大量采集体液中的肿瘤细胞,从而降低漏诊率;提高阳性率.
作者:杨晋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慢性咽炎为咽部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的弥漫性炎症[1],常为上呼吸道慢性炎症的一部分,多见于成年人,发病率相对较高,病程长,症状顽固,较难治愈.笔者试用ECM99-ⅡA电脑中频治疗仪治疗慢性咽炎30例,获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宏莲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脑血管病又称脑卒中,是神经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多见于老年人,近几年趋向年轻化,其发病率以及致残率很高,是三大死亡原因之一[1].本文主要对脑血管疾病继发脑癫痫的30例病例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爱菊;赵凤芹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肝纤维化是肝细胞发生坏死及炎症刺激时,肝脏内纤维结缔组织异常增生的慢性、渐进性的病理过程.此增生以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及基质成分氨基多糖增生为主,但以胶原纤维增生更为突出.病理特点为汇管区和肝小叶内大量纤维组织增生和沉积,但尚未形成小叶内间隔,肝硬化则有假小叶形成,中心静脉区和汇管区出现间隔,肝的正常结构遭破坏,进一步发展即为肝硬化.因此,寻找有效药物阻断延缓及逆转肝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是需解决的问题.近年来,中药抗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已有较大进展,显示中医药从多途径、多层次、多靶点抗肝纤维化的整体治疗特色.
作者:林羽慧;邓敏;余小雁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抗生素的联合应用在对住院患者的感染性疾病防治中非常普遍,同时采取不合理联用方式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这不仅会造成药物资源的浪费,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还会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和患者机体的菌群失调.本调查旨在分析其不合理联用方式,为临床合理联合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陈旭俊;曹胡林 刊期: 2009年第06期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患病人数众多,约占总死亡人数的42.5%.据估计,我国现有高血压患者超过1亿人,并有上升的趋势.其严重并发症--脑血管病,已成为我国主要致死、致残的病因.治疗高血压疾病的药物主要包括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钙离子拮抗剂等.这些药物虽然降压效果快,但都有一定甚至较明显的不良反应,而且停药后血压回升快,难以达到长期治疗和预防的目的,其使用受到一定限制.抗高血压中药具有多途径、多环节、多靶点作用,尤其在改善高血压并发症时有一定疗效.现对一些中药的高血压治疗作用及其机制进行综述.
作者:劳光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培氟沙星(Pefloxacin)属第3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其化学结构是在诺氟沙星的哌嗪环对位氮原子上的氢被甲基所取代而成.与诺氟沙星比较,培氟沙星在体内分布广泛,在脑脊液中也有较高浓度,主要在肝脏代谢,通过肾和肝脏排泄,血浆半衰期长达10~13h.
作者:陈斌;雷招宝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疾病诊断是病案首页中的重要内容.诊断名称填写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索引和分类统计工作的准确性,关系到今后病案资料的分析研究和合理使用,也是衡量病案质量的标准之一[1].
作者:陈璇;陈志红;黄丽娇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脑复苏是在抢救心跳、呼吸骤停的基础上,保护并恢复脑功能的急救技术.随着心肺复苏技术的普及, 心跳恢复后脑复苏逐渐成为抢救成功与否的关键,因而脑复苏愈来愈受到重视.近年来对脑复苏的治疗和护理有了新的进展和认识,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霞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由于椎间盘的退行性病变或不良的外力作用使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硬脊膜及相应节段的神经根,从而引起一系列的症状和体征,约占腰腿疼痛的86.55%[1].我科自2004年1月-2006年12月采用大剂量液体骶管内滴注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9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庆锋;张金华;陈开贵;刘建刚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医院质量管理是医院各项工作的综合性系统化素质管理,是医院各部门和各科室质量管理工作的综合反映.手术室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疗、护理、科研、教学中起重要作用.为达到质量管理的制度化、程序化、标准化,我院手术室多年来通过运用<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标准>,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及相关制度,对医院感染各个环节的质量管理和监控,无菌切口感染率<0.5%,具体质量管理措施如下.
作者:鲜玉梅;曲志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血液灌流是借助于体外循环将血液引入装有固体吸附剂的容器中,吸附清除血液中内生性、外源性毒物的一种血液净化方法.血液灌流常用于药物或毒物中毒,近年来临床也用于尿毒症的治疗.所以我们必须熟练掌握操作程序及治疗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及处理,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芹;李庆周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不食欲是中风患者常见而难治的症状,轻可10~20余日不欲食,重者可1~2个月不欲进食.笔者近1年来用腹针疗法治疗60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吕玉良;贾志洪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患者,女,37岁,体重52kg.因不规则阴道出血半年余,于2008年10月8日来院就诊,经妇科及B超检查确诊为子宫肌瘤,收入院并行子宫次全切术.
作者:权开道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患者,女,18岁,洗澡时用过不洁毛巾后,即出现尿频、尿急、尿痛以及下腹部胀痛的症状,无畏寒、发热,无眼睑与颜面水肿.在村卫生室以急性泌尿系感染治疗1周,用氢氯噻嗪片50mg,每天3次,呋喃坦丁片0.1g,每天3次,氧氟沙星胶囊0.3g,每天3次,无治疗效果.
作者:邓世凰;邓仲鸣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中成药说明书是药物药学特性、药理作用和特点的主要信息来源,是医师、中药师和患者选择用药的科学依据.但近年来,相当一部分中成药说明书存在书写不规范或者缺项等问题,给临床用药带来极大不便,同时也带来了不安全因素.本文对176份中成药说明书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邓敏;李一丹;潘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医嘱对医患双方都是非常重要的.随着网络化管理,医院普及医嘱的查对更加方便快捷.对基层医院来说,因为还没有完全实现网络化管理,医嘱处理的准确性还存在一定的漏洞.因此,加强医嘱处理的准确性是各基层医院必须着力解决的问题.我院两年来对12 000例住院患者的医嘱进行了药房二次处理,杜绝了不必要的差错和因此给患者带来经济损失.
作者:邓东辉;杨翠兰;陈小龙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抗菌药物是临床用药中,使用量大范围广泛的一大类药品.随着抗菌药物品种的不断增加与更新换代,使一些临床上难治性感染的疾病得到了治疗.
作者:杨理会;韦又嘉 刊期: 2009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