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出国体检人员肺结核感染的状况.方法对7 142名出国体检人员所摄胸片疑有结核感染者进行分析.结果135名出国体检人员胸片显示有陈旧性或活动性感染,占总体检人数的1.89%.结论体检者于我国建国前后出生者结核患病率明显高于建国后出生者.
作者:周为鸿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对3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DHS内固定治疗.结果经8~20个月(平均14个月)随访疗效好.结论术中粗隆部稳定的解剖复位,牢固固定及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作者:祁光大;李成年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提高原发性输尿管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对原发性输尿管恶性肿瘤2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各种检查手段.结果随访20例(90.9%),随访时间6个月到7年,死亡8例.结论静脉尿路造影、膀胱镜和逆行肾盂输尿管造影是原发性输尿管恶性肿瘤的基本检查手段;大剂量静脉滴注尿路造影效果更好.肾输尿管全长及膀胱部分切除仍是其主要术式.
作者:刘强;刘海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简称米索)防治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正常单胎足月妊娠阴道分娩者270例,随机分为米索组(90例)于胎儿娩出后立即予米索400μg塞入直肠;米索加缩宫素组(90例)于胎儿娩出后立即直肠放置米索400μg并肌肉注射缩宫素20IU;缩宫素组(90例)于胎儿娩出后立即肌肉注射缩宫素20IU.观察各组产后2小时内出血量(ml)、产后出血发生率(%)、第3产程时间(分钟)及用药后血压(mmHg)的变化.结果产后2小时内平均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及第3产程时间米索组为(185.3±116.6)ml、2.22%、(5.9±3.2)分钟;米索加缩宫素组为(190.0±112.7)ml、2.22%、(5.3±3.4)分钟;缩宫素组为(281.6±112.3)ml、13.33%、(8.59±4.7)分钟.米索组与缩宫素组比较,2小时内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以及第3产程时间3项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P<0.01、P<0.05);米索组与米索加缩宫素组比较,上述3项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米索组、米索加缩宫素组及缩宫素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118±20)、(124±18)、(121±15)mmHg;(72±10)、(70±11)、(69±14)mmHg,三组之间每2组相互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促进子宫收缩作用强于肌注缩宫素,能有效减少产后出血量,缩短第3产程,防治产后出血,对血压无影响.
作者:董金波;张孝峰;邵云霄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LASIK术后角膜瓣移位的治疗方法.方法在眼科手术显微镜下清创、清理新生角膜上皮组织,使用蒸馏水冲洗后覆盖透氧角膜接触镜.结果17例患者角膜瓣都达到满意的复位,视力达到0.8~1.2之间.结论只要及时正确地治疗,可以避免严重的并发症.
作者:陈庆明;杜敏;孙琴;吴扣莲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经尿道在输尿管镜窥视下采用气压弹道碎石机对16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进行碎石治疗.结果152例原位碎石成功,成功率为95.0%,术后1~3个月结石排净率100%.术中主要并发症输尿管穿孔3例,黏膜下损伤4例.结论经尿道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有效、安全、微创.
作者:廖尚范;伊岱旭;黄志明;吴用样;江伟民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急性智齿冠周炎治疗的有效、便捷方法.方法采用日本生产的盐酸二甲胺四环素牙用软膏派丽奥作为冠周局部用药,并与碘甘油组作对照,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显效率派丽奥组优于碘甘油组,具有显著差异.结论盐酸二甲胺四环素缓释剂派丽奥对治疗急性智齿冠周炎有显著临床效果,但局部可能有一过性的疼痛或刺激.
作者:籍增平;邵海荣;卫粉兰;沈艳;董晶;田敏;徐惠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和口服息引联合在绝经后妇女困难取环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自2002年1月~2005年6月对48例绝经后妇女常规取环失败的病例给予口服息引(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后行宫腔镜下检查并取环.结果宫腔镜下检查发现宫内节育器(IUD)正常位置12例,IUD嵌顿于子宫内膜层27例,断裂残留8例,以上病例均在宫腔检查治疗镜下取出.1例为嵌顿于子宫肌层约2/3,经宫腔电切镜取出.结论对于绝经后取环失败妇女口服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后在宫腔镜下取环是一种准确、有效、安全、方便、实用的方法.
作者:杨弋弋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总结42例急性酒精中毒合并颅脑损伤病人的临床特点及诊治体会.方法通过对42例醉酒后颅脑损伤病人的诊治经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醉酒后易发生颅脑损伤,因临床表现不典型,伤情重,并发症多,误诊率、伤残率、死亡率高.结论提高对醉酒合并颅脑损伤的认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动态头部CT检查,及时应用纳络酮治疗,能提高洒醉后颅脑损伤的治愈率.
作者:龙宗泽;周金良;彭英才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继续教育是继毕业、护理规范化培训之后,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主的一种终身性护理学教育.
作者:李瑞霞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群体性氟乙酰胺中毒病人的有效急救措施及护理.方法对所有一同进餐人员进行逐一排查,在未明确诊断前快速准确建立静脉通道为用药打下基础;尽快明确诊断给予特效解毒剂乙酰胺;加强基础护理和病情观察、群体性心理指导,及时发现异常变化对症处理.结果48例中毒病人全部治愈,其中1例于出院后再次发生抽搐和头晕,经对症处理后痊愈.结论氟乙酰胺中毒病人通过明确诊断、有效急救、系统护理,可提高临床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郑秀琴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分娩产妇性传播疾病(STD)情况.探讨助产士操作中STD感染防护措施,减少职业性感染的产生.方法针对产妇STD传播途径和危险性,采取有效消毒隔离措施及防止锐器伤发生.结果2003年1月~2004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产妇5 224例,其中STD病例43例,根据统计发现发病率逐年增加.结论通过采取有效消毒隔离措施,重视自身防护,达到降低助产士职业性感染几率的目的.
作者:朱萍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恙虫病又称丛林斑疹伤寒(Sccrub Typhs),是由恙虫病立克次体所致的急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流行多发生于夏季.临床上以发热、焦痂(或溃疡)、淋巴结肿大及皮疹为特征.本文报告1例恙虫病合并MODS的病人,并就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林丽君;林金娥;林娣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褥疮是因神经营养紊乱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营养不良,以致局部组织失去正常机能而形成溃烂和组织坏死[1].一旦发生褥疮,不仅影响病情,还给病人增加痛苦,严重威胁着病人的健康及生命.因此,在护理工作中,特别是危重病人,应加强基础护理,杜绝褥疮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何卫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随着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人类的寿命的延长,老年人在人口中的比例不断增加,老年人对护理的需求急剧上升.因此,对于老年患者应先从心理护理出发,做到治病先治心.
作者:孙秉勤;潘勇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创伤性和失血性休克是由于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导致机体全身脏器组织中的微循环灌流不足和细胞缺氧所产生的一种危急的临床综合征,患者如果抢救及时,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死亡率.在抢救过程中,护理工作是相当重要的.笔者对我院自2004年5月~2005年10月,28例创伤性和失血性休克患者作了总结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肖利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早产儿是指孕期满28周不足37周分娩而存活的新生儿.早产儿对缺氧的耐受性较差,颅内出血机会较大,故分娩方式应根据具体条件而定.
作者:李廷俊;黄俊兰;李素芬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破伤风抗毒素对人体是一种异性蛋白质,具有抗原性,注射时容易引起过敏性反应,一般皮肤过敏反应比较多见,也可出现全身性过敏反应,严重者可发生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1].但注射TAT导致过敏性紫癜,特别是以腹痛、呕吐、便血为主要症状的上消化道出血者少见.2004年我科曾收治1例因TAT脱敏注射后引起过敏性紫癜、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经全科医务人员及时抢救、治疗和护理,患者住院28天痊愈后出院.报道如下.
作者:徐筱红;周永革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在医疗活动中,进行各种治疗、操作以及用药后观察记录等时,少不了接触消毒液、药液、血液、铁锈、乃至钢笔水,难免会染上衣物.一旦染上应用常规方法清洗难以洗掉,尤其是高锰酸钾液(PP粉)、碘酊、龙胆紫等深色药液.
作者:卿素兰;张海燕;黄江英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切口脂肪液化是临床常见的术后并发症,笔者对我院31例切口脂肪液化作一总结:男13例,女18例;胸部手术5例,腰部手术16例,下肢手术10例(2例为半髋置换术后).
作者:龚红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人工流产作为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在我国一直得到普遍应用.为了预防人流综合征的发生,我们采用细导管置入宫腔、注入利多卡因后行人工流产100例,发现效果良好,减轻了受术者的痛苦,防止了人流综合征的发生.
作者:刘菊;张体玲 刊期: 2006年第05期
临床上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尤其是低钾、低钠、低氯血症很常见,主要治疗方法有两种,一是通过静脉补液调整,一是通过口服方法补给.静脉补充方法快速有效,但该方法不仅受药源的限制,而且受药物浓度的限制或尿量影响,在重度缺乏时,要补充至正常还要造成水的大量输入.
作者:张立军;张慧芬;李志勇;刘仁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我院从1997年~2002年收治闭塞性脑缺血病患者98例,用川芎嗪、曲克芦丁(维脑路通)治疗,经5年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纪元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羊水胎粪污染即时支气管灌洗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34例新生儿出生时气管内吸出胎粪者即时支气管灌洗的结果.5 014例活产儿有478例(9.5%)羊水胎粪污染新生儿,先吸净鼻、口腔的胎粪,然后喉镜直视下用12 F吸痰管吸净咽部的胎粪,再用12 F吸痰管插入气管.吸出胎粪者234例即时支气管灌洗.结果有41例(41/5 014,0.8%)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全部为气管吸出胎粪者,无1例死亡.结论即时支气管灌洗是防治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很好的手段,能减少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应临床推广.
作者:叶成海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近年来由于颅脑CT或MRI的广泛应用,透明隔囊肿易被发现,其常伴有临床症状.现就我院儿科1995年~2004年经颅脑CT或MRI确诊为透明隔囊肿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薛春明;郜爱青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新生儿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常见病,也是新生儿危重症的合并症.通过对1995年~2005年我院新生儿科住院的156例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病例进行临床分析,了解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寻找防治途径.
作者:高娣;缪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是慢性进行性发展的疾病,目前行之有效、立竿见影的治疗方法并不多,随着血液透析和肾脏移植技术的日益完善,临床对CRF的疗效已有显著提高,然而高昂的医疗费用使许多患者难以承受,只有少数终末期肾衰者能接受这种方法.因此,如何通过非血透、换肾疗法延长病人的生存期,自然成为目前国内外学者努力探讨的问题.我科遵循中医药原理,将目光瞄向价廉效佳的中药保留灌肠疗法,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薇;罗述钦;孙秉桓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肿瘤化疗病人合并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56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痰热清注射液250 ml+5%葡萄糖500ml静滴每日1次.对照组头孢唑啉钠2.0g+生理盐水250ml静滴每日2次,病毒唑1.0g+5%葡萄糖500ml静滴每日1次.结果治疗组显效16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2.3%.对照组显效18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0%.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对照组有1例病人用药后出现白细胞减少,经对症处理后恢复正常.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肿瘤病人的上呼吸道感染效果满意,未见任何毒副作用.
作者:刘国柱;吴文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鼻息肉临床与CT的关系,提高对鼻息肉CT影像的认识,合理使用CT检查.方法36例鼻息肉患者分别进行鼻窦CT冠状位和轴位薄层扫描.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中误诊2例.结果鼻息肉的临床表现与其大小、部位有关.CT表现为软组织肿块,好发于窦口鼻道复合体区,易在鼻腔及鼻窦双向生成.结论CT对鼻息肉的诊断,判定病变范围有重要价值,是术前必不可少的检查手段.
作者:周俊景;李玉东;张明杰;陈丽;吴超然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本文分析了供电异常损坏医疗设备的原因,并提出了防止供电异常损坏医疗设备的简便措施,解决常见的因供电异常而损坏的医疗设备的问题.方法通过医疗设备维修实践,查找原因、总结经验的方法.结果从常见的四种机制出发,能够在较大程度上预防和检修医疗设备因供电原因而造成的损坏.结论提高医疗设备的供电监控措施,从常见的四种原因入手,可以预防医疗设备的损坏.
作者:邓和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总结胆囊癌的声像图特征,探讨超声在此类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总结胆囊癌45例的声像图特征及有关资料.结果对45例胆囊癌的超声表现和误诊原因进行分析,确诊37例,诊断准确率82 22%;误诊8例,误诊率17.78%.结论超声对胆囊癌的诊断有较高的确诊率,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对可疑病例仔细分析可降低误诊率,提高超声诊断准确率.因此,超声对胆囊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很大价值,可为临床诊疗提供可靠的信息.
作者:王泽川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合并低氧血症的发病机理、发生率及与Child-Pugh分级的关系.方法用自动血气分析仪测定42例肝硬化患者和14例正常者动脉血PaO2、SaO2、PaCO2和pH值.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肝硬化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氧饱和度(SaO2)明显低于对照组.肝硬化低氧血症的发生率达54.7%(23/42),在肝功能Child C级中为明显.结论肝硬化患者合并低氧血症与门脉高压和肺血管异常有关,肝储备功能下降时,低氧血症的发生率明显增加.检测动脉血氧水平对于肝硬化预后的判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可作为肝肺综合征诊断的指标.
作者:郑井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研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及白内障的病理生理机制及临床效果.方法本组48例,男17例,女31例.年龄52岁~83岁,平均62岁.眼压38~69mmHg,平均48.3 mmHg.经术前准备,行巩膜隧道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压眼14~20 mmHg,平均眼压16.2mmHg.前房深度平均增深1.2倍,前房角增宽,视力>0.5达39眼.无术后并发症.结论眼球局部解剖结构异常是闭角型青光眼发生的病理生理基础.该术式切口小,术中前房稳定,能有效降低眼压,恢复视力.增加前房深度,减少角膜散光.术中注入粘弹剂能预防角膜后弹力层脱离和房角粘连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虹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对医嘱的顺从性状况,以及行为干预对患者医嘱顺从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调查病人376例,均经门诊相关检查确诊且无严重并发症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患者,在对其行为干预后,观察患者医嘱顺从性的改变及其对疾病转归的影响.结果干预治疗组患者医嘱顺从率为53.1%较非干预治疗组顺从率26.4%高26.7%,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且随着干预程度的加强,患者对医嘱的顺从性有显著提高.疾病的控制良好率亦显著提高.结论有效的行为干预对提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医嘱的顺从率有明显的作用,从而改善疗效.
作者:李泽勋;荣梅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采用自富硒豌豆中提取的硒蛋白进行抑瘤试验.方法受试硒蛋白制成经酶解和非酶解两种形式,给接种了小鼠肉瘤S180和小鼠肝癌HAC的ICR纯系小鼠分组饲以不同剂量和两种形式的硒蛋白口服液.结果两种硒蛋白液对S180的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大剂量组的抑制率分别达52.24%和55.88%,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01).两种硒蛋白使HAC荷瘤鼠的存活期分别可延长37.30%和27.78%.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饲用酶解硒蛋白的HAC荷瘤鼠其存活期高于饲用非酶解硒蛋白而与5-Fu相当.
作者:朱功华;兰宁;徐朝斌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心先安注射液对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设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临床对照研究.对照组予病因治疗,利尿剂,并加用依那普利、倍他乐克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心先安注射液静滴,10~14天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有效率为80.0%,两组疗效对比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加用心先安注射液静滴的治疗组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许成勇;王钦和;王泽川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乳腺嗜酸性细胞癌的病理组织特点、诊断及其鉴别诊断.方法通过光镜观察、免疫组化及组织化学染色观察1例女性乳腺嗜酸性细胞癌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乳腺嗜酸性细胞癌组织学特点为癌细胞呈圆形或不规则形,胞浆宽广,内含大量嗜酸性颗粒,细胞核中度异形,核仁明显,核分裂象少见;癌细胞大多呈松散的大片块状分布,部分呈梁状、条索状或弥漫成巢状排列,伴有腺管及乳头形成.免疫组化染色癌细胞CK、EMA阳性表达,不表达SMA、S-100蛋白、CgA、Syn及GCDFP-15.PAS染色阴性.结论嗜酸性细胞癌是不同于大汗腺癌及嗜酸性神经内分泌癌的一种特殊类型乳腺癌.
作者:温建成;黄小萍;王延红;苏少雪;刘俊斌;蔡岳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预防过敏性紫癜肾损害的临床可行性.方法对68例临床没有出现肾脏损害的过敏性紫癜患几分成常规治疗组及低分子肝素治疗组.低分子肝素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每次80~100IU·kg-1·d-1,连用14天.在治疗前和治疗后2个月、4个月监测两组患儿的肾功能、尿常规、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MA)、尿β2-微球蛋白(β2-MG),以评价两组出现紫癜性肾损害的差异.结果治疗后4个月内低分子肝素治疗组的紫癜性肾炎的发生率为12.5%,而常规治疗组为3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可有效预防过敏性紫癜肾损害,皮下注射操作方便,安全有效.
作者:欧少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降低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对原发性高血压病降压效果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40例超重或肥胖的(BMI≥24)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降低治疗组患者的体重指数,同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压的变化.结果发现治疗组患者降低体重指数后血压有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的临床意义(P<0.05).结论降低超重或肥胖的高血压病患者的体重指数可起到一定的降压效果,应注意降低患者的体重指数.
作者:刘玉杰;任骞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伍用纳络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6例HIE患儿分为两组,观察组2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络酮静脉滴注,对照组16例仅用常规治疗.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显效率65.00%,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分别为25.00%及56.2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临床症状、体征全部消失时间(5 84±2.76日)较对照组(10.02±3.28日)明显缩短(P<0.01).结论伍用纳络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
作者:顾冬云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前列腺素E1与依那普利合用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D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依那普利组及前列腺素E1合用依那普利组.比较三组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Um Alb)定量.结果两个治疗组用药后Um Alb均明显降低(P<0.05,P<0.01),以前列腺素E1合用依那普利组降低更明显(P<0.01),前列腺素E1合用依那普利组与依那普利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联合应用前列腺素E1及血管转换酶抑制剂(ACEI)是治疗DN有效的方法.
作者:张志国;侯美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IDA伴Hp阳性慢性胃炎患者抗Hp加铁剂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测指标的变化及疗效,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缺铁性贫血(IDA)形成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62例IDA伴Hp阳性慢性胃炎患者,分为四组(A、B、C、D组).A组给予补铁及Hp根除治疗,B组仅Hp根除治疗,C组仅补铁治疗,D组中医药辨证治疗胃炎.检测治疗前后其血红蛋白浓度及血清铁、总铁结合力、铁蛋白水平,并对Hp、胃蛋白酶活性、胃酸进行检测.结果缺铁性贫血伴慢性胃炎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较高,联合补铁及抗Hp治疗效果显著.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可造成或加重机体铁营养不良,在治疗IDA的过程中应注意清除Hp感染.
作者:李彩丽;左学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应用不同分子量肝素抗凝血小板参数变化.方法测定26例应用普通肝素(UFH)及38例应用低分子量肝素(LMWH)抗凝的血液透析患者血小板数量(PLT)及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并进行对比,分别与30例健康体检者PLT及MPV进行比较.测定并比较18例患者自UFH改为LMWH抗凝3个月PLT及MPV的变化.结果UFH组PLT及MPV低于对照组(P<0.01);LMWH组PLT及MPV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在UFH组及LMWH组间,后者PLT及MPV高于前者,(P<0.05);自UFH改为LMWH抗凝后,PLT及MPV有升高,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肝素抗凝可致PLT及MPV下降,UFH尤其显著;UFH抗凝致PLT及MPV下降后改用LMWH抗凝并不能使PLT及MPV有明显上升.
作者:于春艳;李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发病后不同时间溶栓治疗对血管再通的影响.方法120例STEMI静脉溶栓治疗患者,根据发病后不同时间溶栓分为四组,A组≤2小时,B组2~4小时,C组4~6小时,D组6~12 小时.结果四组血管再通率分别为80.9%、76.7%、72.2%、39.4%,前三组与后一组间比 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出血并发症差异无显著性(P>0.05);病死率分别为0%、0%、2.8%、6.1%.结论血管再通率与发病至溶栓的时间呈负相关,STEMI发病2小时内溶栓治疗,血管再通效果好,2~6小时次之,但对于发病时间6~12小时的患者溶栓治疗效果不显著.
作者:谢千;曾建新;黄干洪;徐志奇;李东华;龚锦强;刘林菲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对血小板、血浆凝血酶原时间的影响.方法检测200例药物流产孕妇服用米非司酮前后血小板数量、平均体积、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及出血量.结果服药前后血小板数量、平均体积及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阴道流血量>2倍经血量20例,占10%;阴道流血量>1倍经血量15例,占7.5%;阴道流血量与经血量相似135例,占67.5%;阴道流血量少于经血量30例,占15%.结论米非司酮对血小板、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无影响,如阴道流血多需及时清宫.
作者:皮回春;刘锦芝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的腹股沟斜疝复发原因及其手术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老年腹股沟斜疝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不同初始术式、患者状况、术后并发症对斜疝复发的影响.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对所有复发疝患者再次行手术修补.结果老年腹股沟斜疝的总复发率为9.1%(24/264),初始手术采用传统疝修补术的复发率(10.7%,21/197)显著高于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患者(4.5%,3/67)(P<0.05).疝复发的主要原因还包括老年患者的慢性病,以及初始术式选择和术中操作的失误.再次手术后有3例出现并发症,经对症治疗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21例手术患者随访6个月~2.5年,20例(95.2%)显示临床效果良好,1例术后2年复发,再次手术.结论健康因素、术式选择、术中操作失误,都是导致老年腹股沟斜疝复发的重要原因.无张力疝修补术安全有效、复发率低,宜作为治疗老年复发斜疝的首选术式.
作者:谢汝伦;马华兴;谢富彬 刊期: 2006年第05期
中药是我国传统医学的支柱,在数千年历史中,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乃至全世界医学的发展,作了巨大的贡献.随着中药在全世界的广泛应用和中药剂型的多样化,有关中药安全性问题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国外有报道数十例患者服用中药引起肾功能衰竭,需肾移植的消息.国内<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中也有许多关于含马兜铃酸药品引起肾损害的报道,引起全球对中药不良反应的关注.中药不良反应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作者:梁桂凤;黄富宏 刊期: 2006年第05期
2型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胰岛素作用障碍导致的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慢性高血糖将导致多种组织,特别是眼、肾脏、神经、心血管的长期损伤、功能缺陷和衰竭.临床以口渴多饮、多食、多尿及消瘦乏力为主证,严重影响个人健康和家庭生活质量.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不断提高,对此病的研究也不断深入,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回顾和反思过去的思路和方法,对今后防治此病很有必要.
作者:耿继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前,手术仍是治疗直肠癌的主要方法,虽然Held的全系膜切除(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原则使直肠癌手术有了技术改进,多年来,结直肠技术未曾有革命性改变,1991年Jacobs等报道第1例腹腔镜结肠切除术后,使结肠直肠切除在手术技术上有了里程碑式的变化.但相对于腹腔胆囊切除术(LC)来说,腹腔镜结肠和盆腔的各象限,血管根部淋巴结清扫需特殊器械进行腹腔内高位结扎血管,技术要求高,手术费用仍较传统开腹手术高.然而,随着技术的成熟、医生经验的积累以及新型手术器械的不断进步,腹腔镜结直肠手术已得到开展和普及.
作者:蔡光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患者,女,54岁,半月前感周身酸痛,颈项转侧不利,乍寒乍热,上半身出汗,服一般感冒药不显效,症状逐渐加重,汗出甚,经常湿透内衣,汗出后恶风怕冷,居室常关门闭户,微风一丝不透.来院时正值三伏,气温高达37℃左右,患者仍穿秋衣秋裤,外加套衣.
作者:孙文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自2005年1月~12月间,我院门诊部共收治咽喉部鱼刺不易取出患者7例,用食醋、韭菜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树銮;李洪兰;刘玉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部分性脾栓塞术治疗脾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插管至脾动脉主干,注入适量大小约1.0 mm×1.0 mm明胶海绵颗粒,进行部分脾栓塞.结果本组所有患者栓塞后随访6个月,脾功能亢进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缓解,同时有效改善了外周血象.结论部分性脾栓塞术治疗脾功能亢进效果良好,疗效稳定.
作者:郭红斌;蒋烈夫;范秋来 刊期: 200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