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外伤不论战时或平时均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急症.伤势复杂,病情变化迅速.据有关文献报道,伤后每耽误30 min,则病情相应加重3倍[1],故对临床抢救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做好医疗护理工作有助于病情的及时发现和处理,提高抢救成功率.我科自1996年1月至2002年12月期间收治腹部外伤患者89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连叔薏;许若侨;蔡泽玲 刊期: 2004年第23期
目的:随着烧伤湿性技术的发展和再生医学的建立、进一步指导社区病人自身的治疗技术与技术操作.方法:本组对200例社区烧伤病人指导使用湿润烧伤膏的治疗,总结社区护理服务的经验.结果:本组病人均为小面积轻度烧伤病人,在掌握了基本实施方法后可自行操作或他人协助治疗.200例早期烧伤病人创面均一期愈合.结论:湿润烧伤膏适用于社区小面积烧伤病人,简便易行、疗效可靠,是小面积烧伤治疗的有效方法和社区服务的发展趋势.
作者:魏秀华;宋长富;邵克伟 刊期: 2004年第23期
乳腺癌是严重危害妇女健康的恶性肿瘤.当前佳治疗方法以手术切除为主,68 %以上病人可获得治愈,但由于乳腺癌根治术不仅切除了患者乳腺,还切除了部分与上肢活动有关的胸大、小肌及相关的神经、血液、淋巴液,术后由于腋窝淋巴结的清扫和术后放疗,可导致腋窝瘢痕挛缩,影响上肢活动以及上肢淋巴回流受阻,上肢水肿也影响上肢功能,因此术后尽早并循序渐进行上肢功能锻炼是关键.现将2001年以来我科400余病人术后护理要点总结如下.
作者:周宇松;赵英琴 刊期: 2004年第23期
外伤性脑脊液漏是头部外伤后脑脊液自颅骨生理或病理的缝隙经硬脑膜和蛛网膜破损处漏到硬脑膜外.常表现为耳漏、鼻漏等,是神经外科的常见并发症.由于脑脊液漏属于开放性损伤,易引起颅内感染.故加强护理是预防颅内感染的关键.我院2001年1月至2003年12月收治的外伤性脑脊液漏患者中68例使用保守疗法未经手术修补漏口,均未发生颅内感染.现将此68例患者的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王红梅 刊期: 2004年第23期
对108例乳癌根治术后病人采用负压为2.67 kPa吸引引流,通过观察引流量,了解有活动性出血的引流量变化情况,为预防活动性出血提供参考.
作者:高丽萍 刊期: 2004年第23期
神经介入治疗是指在X线电视监视下,经血管途径借助导引器械递送特殊材料进入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区,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我院神经外科自2002年始成功地为4例患者实施了神经介入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根莲 刊期: 200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肺栓塞(PE)患者血液中血小板粘附、聚集和血栓素功能及其PE发病机制中的关系.方法:检测25例PE和30例正常人血液中血小板粘附、聚集和血栓素的功能,并将粘附、聚集和血栓素与PE疾病作相关性的分析.结果:PE患者血液中血小板粘附、聚集和血栓素测值明显增高,且血小板粘附、聚集和血栓素与PE疾病呈正相关性.结论:本文通过检测PE患者血液中血小板聚集、粘附和血栓素分析,能反映PE疾病各期的血小板功能情况,可作为评价PE受损程度的指标.
作者:张永强;王跃平 刊期: 2004年第23期
目的:为提高乳腺冰冻切片病理诊断的准确性,从易误诊的6种乳腺病变中探讨鉴别诊断要点.方法:通过对冰冻切片易误诊的病变进行分析,总结冰冻切片中病变特点,探讨造成误诊的原因.结果:通过对易误诊病变原因分析,给病理医生的诊断水平、技术员的切片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论:提高冰冻切片质量和病理医师的诊断水平是保证冰冻切片正确的诊断,减少误诊的关键.
作者:陈寿松;齐曼丽;彭正银;熊丽萍;陈昕薇 刊期: 2004年第23期
目前,全自动血凝仪已广泛运用于临床出凝血功能的检查,有力地保证了口服抗凝剂量的安全,为疾病的诊断、手术、治疗、愈后判断提供了快速准确的试验数据.在本室ACL-200全自动血凝仪测试工作中,我室使用配套进口试剂,使用标准硅化血凝管采血,并且严格质量控制,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但我们却常发现一些异常的结果,与临床不符.常见的有单一的Fg含量明显升高;单一的APTT时间或TT时间延长或缩短;以及单纯PT时间异常等;另外也可有APTT和TT一起异常.所有这些异常结果,在经过重新合理抽血,排除技术影响因素后复查,都显示出正常结果.
作者:戴晓宁;赵义刚 刊期: 2004年第23期
盆腔炎是常见的妇科疾病,除有局部症状和体征外,同时伴有不同程度全身反应,使患者感到痛苦,特别是久治不愈的慢性盆腔炎,损害妇女健康.因此,应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和有效治疗.经妇科检查,确诊为盆腔炎患者200例,其中绝大多数病例曾采用过其他疗法.如药物灌肠法、盆腔封闭、组织浆法、抗生素口服及注射、内服中草药等等,均未获得满意效果,经我科采用丹参药物离子导入治疗,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桂香 刊期: 2004年第23期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ogren's Syndenme,PSS)是一种累及全身外分泌腺的慢性炎症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侵及泪腺和唾液腺,表现为口、眼干,且腺体外多系统,多脏器均可受损,因而临床症状复杂,易误诊,现将我科自2000年1月至2003年10月收治的58例PSS(其中包括资料完整的门诊病例)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丽娜;周改菊 刊期: 2004年第23期
偏头痛又称为血管神经性头痛,是以头痛剧烈,或左或右,反复发作为特征的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本病反复发作,迁延难愈,因而给患者造成精神和肉体上极大痛苦.目前西医尚无特效药治疗,笔者根据多年临床实践,近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即中医针刺联合西药西比灵和苯妥英钠治疗偏头痛,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原民;卫晶仙 刊期: 2004年第23期
目的:分析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食管癌的疗效及失败原因.方法:回顾分析本院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食管癌87例.放射治疗方法为前40 Gy,用常规分割治疗,2 Gy/次,5次/周,共40 Gy.再缩野改为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2次/d,1.5 Gy/次)共30 Gy.全疗程总剂量70 Gy/40次共6周完成.结果:随访率90.8 %,随访时间0.5 a,1 a、3 a、5 a生存率分别为73.6 %(64/87)36.8 %(32/87)32.8 %(28/87).局部未控和复发40.2 %(35/87).远处转移及淋巴转移18.4 %(16/87).结论: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疗效提高,如何预防和治疗远处转移,提高局控率,是进一步研究的重要课题.
作者:张文正;王春雷;梁朝晖;曹文兰 刊期: 2004年第23期
目的:提高睾丸扭转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6例睾丸扭转的临床诊治资料.结果:6例扭转时间短或未完全扭转者经手术复位,成功保留了睾丸功能.2例睾丸坏死予以切除.结论:早期诊断、早期复位是保留睾丸功能的关键.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是诊断睾丸扭转的可靠方法.
作者:付科;王进 刊期: 200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静脉溶栓治疗后ST段再抬高的临床特点.方法:将AMI患者90例,根据溶栓后有无ST段再抬高分为ST段抬高组(A组)和ST段未抬高组(B组),比较两组间伴发疾病、冠脉病变、再通率、心律失常、心功能变化(Killp分级等).结果:A组伴发糖尿病、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冠脉多支病变、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发生率均高于B组,而冠脉再通率明显低于B组.结论:溶栓治疗后ST段再抬高与患者并发糖尿病、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密切相关,冠状动脉存在多支病变,该类患者溶栓再通率低,心肌受损严重,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发生率高.
作者:邓俊萍 刊期: 200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规范化治疗对乳腺癌的效果.方法:1998年3月至2004年5月间,太原市人民医院对104例乳腺癌妇女行改良根治术,辅助化疗,AC方案和CMF方案4疗程,辅助内分泌治疗,口服三苯氧胺20 mg/d 5 a,辅助放疗,剂量每5周50 Gy/25次~60 Gy/25次.结果:104例妇女行改良根治术,93例应用AC方案和CMF方案4疗程,97例口服三苯氧胺20 mg/d 5 a,19例放疗,剂量为每5周50 Gy/25次~60 Gy/25次,5 a总生存率达90.38 %.结论:对乳腺癌的规范化治疗,可以大大提高患病妇女的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延长生存率.
作者:武刚;牛媛媛 刊期: 2004年第23期
目的:报告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7例临床资料,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我院自2000年以来,共收治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病人7例,均经手术确诊,行肠部分切除术、肠吻合术.结果:7例痊愈.结论:此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早期诊断极为困难,往往造成误诊、延治.一旦高度怀疑此病,应尽早手术探查;一旦探查到病变肠系膜内有血栓形成,应对受累肠管和系膜作广泛性切除,并在术后抗凝治疗,可降低复发率.
作者:王旭 刊期: 2004年第23期
胃瘫是指以胃排空障碍为主要征象的胃动力紊乱综合征,是胃手术后并发症之一.临床常表现为术后数日开始进食,或进流质饮食改为半流质饮食后出现上腹部胀满、不适、膨隆、恶心、呕吐等症状,无吻合口及输出袢的机械性梗阻.无需盲目采用手术治疗.本组15例患者,采用中西医综合保守治疗,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杜长荣;王胜;赵斌;马迎光 刊期: 2004年第23期
本文针对偏瘫病人的心理特点,提出要给病人创造有利于恢复疾病的健康情绪的护理是偏瘫病人康复的首要因素,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六条心理护理措施.
作者:王秀珍;杨云湘 刊期: 2004年第23期
由于近几年宫颈癌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各单位对每一位女职工的关心和爱护,每年进行一次普查.为此,我们病理科曾经承担过多次妇女普查中宫颈涂片的制片和诊断任务.所以,我们经过反复实践,摸索出一套快速的制片方法,保证了标本的质量.现介绍如下.
作者:和风玲 刊期: 2004年第23期
米索前列醇(以下简称米索),用于晚期妊娠引产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一般采用的是阴道后穹窿给药或口服给药,因药物首位效应,口服给药效果亚于阴道后穹窿给药.对胎膜早破阴道给药易诱发感染或药物被羊水溶解部分排出体外,影响疗效.近期对胎膜早破采用直肠给药,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秋兰;胡永梅 刊期: 2004年第23期
目的:通过CT仿真胃镜(CT Virtual Gastroscopy,CTVG)与电子胃镜(Electron Gastroscopy,简称EG)在胃部病变的诊断价值对比,探讨CT仿真胃镜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使用Hispeed FX/i扫描机,扫描层厚3.0 mm~5.0 mm, 螺距1.0 mm~1.5 mm,重建间隔1.0 mm~2.0 mm,应用Navigator Smooth功能对31例病人进行了CTVG成像.结果:通过选择不同的观察方位、角度和阈值,CTVG能清楚显示靶器官内正常解剖结构的立体影像和病变的部位、大小、形态及其侵犯范围.CTVG对胃部病变形态的显示与EG显示具有良好的对应性.CTVG显示病变的准确率达93.5 %.结论:CTVG作为一种安全、可靠、无痛苦、新的检查方法,可以作为EG的有效补充手段,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剑;杨亚芳;季国忠 刊期: 200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桥脑梗死的临床表现与核磁共振二者之间的关系,力求对桥脑梗死的治疗与判断愈后提供依据.方法:对31例桥脑梗死的患者进行核磁共振检查结合临床表现进行评估.结果:桥脑梗死的临床表现与核磁共振的大小不完全平行.结论:核磁共振检查对桥脑梗死的判断愈后有重要价值.
作者:贾学军;赵希福;吕振国 刊期: 200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进一步提高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疗效的方法.方法:采用同期随机对照研究方法,比较复方皂矾丸联合环孢菌素A(CsA)与单用雄激素治疗CAA的疗效.结果:复方皂矾丸联合CsA治疗CAA有效率为85.0 %,明显高于单用雄激素对照组的44.4 %.治疗有效者骨髓BFU-E、CFU-E、CFU-GM数量恢复较好.结论:复方皂矾丸联合CsA是治疗CAA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沈正善;张学忠;徐燕丽 刊期: 2004年第23期
目的:分析儿童胆囊炎胆石症的超声影像特点,评价超声检查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4例经手术病理和/或临床证实的胆囊炎胆石症患儿临床表现及超声影像特点.结果:体积正常20例,增大13例,萎缩1例;34例胆囊壁均毛糙,其中,囊壁增厚10例,囊内容物混浊3例,合并胆系结石27例.并发胰腺炎3例.结论:儿童胆囊炎胆石症的超声图像较有特征性,超声检查应作为儿童胆囊炎胆石症首选检查手段.
作者:吴敏芳 刊期: 2004年第23期
子宫肌瘤是由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而形成的良性肿瘤.为女性生殖器官中常见的一种肿瘤,发病率较高,在30岁以上的妇女20 %子宫内有潜在的大小不等肌瘤[1].绝大多数子宫肌瘤有典型的超声图像特点,较容易识别,但有些子宫肌瘤表现较复杂,有时在诊断上易发生误诊.现将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4年1月期间误诊的特殊子宫肌瘤21例作一回顾性分析.
作者:卢立芹 刊期: 200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医学影像实习生的带教方法,提高带教水平.方法:根据同学的不同实习目的、实习时间及不同的影像基础,带教工作有所侧重,做到因人、因时分别带教,抓好落实.结果:由于带教老师端正思想,提高了认识,带教工作初见成效,被当地医科大学评为先进带教科室,个人被评为优秀带教老师.结论:如何搞好影像实习生带教工作,是一个新课题,愿与同行探索提高.
作者:贾朝阳;朱望东;魏斌;虞火松;李浩 刊期: 2004年第23期
目的:评价CT对外伤性脑肿胀的诊断价值及对该病预后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外伤性脑肿胀的CT表现及预后.5例复查头颅CT.结果:CT表现23例均为基底池(即环池、四叠体池、鞍上池)受压,脑灰白质界限不清,中线结构无移位.另外6例小脑幕受压;4例基底池及侧脑室均受压;1例基底池、侧脑室、三脑室均受压,5例复查4例表现为脑实质密度降低;1例无变化.该病死亡率极高,占86.95 %,预后极差.结论:CT为外伤性脑肿胀经济、快捷及有价值的手段.一旦CT诊断为外伤性脑肿胀,预后极差.
作者:赵振清;徐崇明 刊期: 2004年第23期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患者,女,72岁,左下腹阵发性疼痛,伴恶心、呕吐1 d,咳嗽用力为诱因.体检:左下腹扪及一个大小约5 cm×5 cm的包块,质软、活动度差、明显压痛,肠鸣音减弱.B超:左下腹囊性包块,肠管扩张.CT平扫见:两侧腹直肌间不连续,可见充满造影剂肠管局限性突出于腹直肌外、皮肤下,管腔内可见少量气体影.
作者:朱望东;贾朝阳;虞火松 刊期: 2004年第23期
输尿管结石是泌尿外科常见病,主要靠B超、X线平片、静脉造影和逆行造影来诊断,但有时显示较困难,应用CT对输尿管结石进一步检查可以提高其诊断率.现对我院1999年1月至2004年4月确诊的24例输尿管结石患者进行分析并讨论,确定CT在输尿管结石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张建华 刊期: 2004年第23期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可分为急性水肿性胰腺炎和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两种类型.本文总结我院自2000年5月至2004年6月间,经实验室检查、手术治疗、临床观察治疗证实的80例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资料和声像图特征进行分析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刘磊;贾建民;刘源;范敏 刊期: 2004年第23期
原发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简称金葡菌肺炎),系金葡菌经气管-支气管路径侵入引起的肺炎,常以呼吸道症状为先导,然后急骤发病,表现为畏寒、高热、气急、咳嗽、胸痛等,病情常重笃,近5 a我院先后收治18例,均为院外感染,占同期肺炎4 %,现结合文献复习,对其临床、X线表现特点进行分析如下.
作者:丁荣 刊期: 2004年第23期
目的:为了研究群组扫描序列获得图像乱序的原因.方法:我们对一工作者进行4次对比扫描,分别利用t1-tse-tra,t2-tse-tra,T2-TSE-TRA 3个群组扫描序列得到4组横断位图像.结果:我们发现T2-TSE-TRA群组序列扫描的图像顺序发生了颠倒.结论:在定义T2-TSE-TRA群组序列时,没有严格按照从上到下定义组.
作者:梁健强;李伟;郭云峰;龙晚生;罗学毛;李海红 刊期: 2004年第23期
通过长期的观察实践,对50例床旁摄片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床旁X线片的分析要注意透照环境、体位等因素对X线片的影响,避免误诊与漏诊,提高床旁摄片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张继祥 刊期: 2004年第23期
目的: 在用钡剂行上消化道检查中利用特殊的检查方法诊断食管裂孔疝,提高对传统的X线检查方法的认识.方法:采取多种特殊的检查方法提高对食管裂孔疝的诊断率.结论:食管裂孔疝的诊断正确与否,与检查方法和操作经验有一定的关系.要提高此病的诊断率,必须要熟练掌握科学的操作方法,使钡剂检查消化道疾病由经验技巧性为主,转化为规范化和程序化.
作者:吴培玲 刊期: 200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APLD在CT下的精确定位,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的方法.方法:总结1991年至2003年700余例APLD病人手术穿刺位置的经验.结果:手术总有效率达94 %,病人术前情绪稳定,术中配合良好,术后恢复迅速.结论:进针准确,无需翻转病人体位,可明显提高切吸术疗效.
作者:孙万兴;董瑞生;姜丽花 刊期: 200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肺癌骨转移的病理机制,并与典型的X线表现进行对照分析.方法:对48例经X线、CT诊断为肺癌骨转移的病例进行影像学特征性表现分析.结果:特征性影像学改变均符合肺癌骨转移的病理机制,给诊断带来方便.结论:掌握了肺癌骨转移的病理机制,并结合典型的影像学表现,对高发人群进行胸部常规检查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李开信;万水治;谢照銮;陈乙信 刊期: 2004年第23期
目的:观察烟酸占替诺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诊断明确的2型糖尿病合并神经病变病人30例.给予烟酸占替诺注射液(利邦芬特)0.6 g加入0.9 %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每日一次,14 d为一疗程.了解病人的神经症状与体征和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变.结果:用药后病人的自觉症状和体征(P<0.01)及神经传导速度(P<0.05)均有明显改善.结论:烟酸占替诺能改善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病情.
作者:杜晋花 刊期: 2004年第23期
室性早搏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可见于健康人与各种心脏病患者.心肌炎、心肌缺血、缺氧以及低钾低镁者,均可发生室性早搏,可以引起患者心悸不适,并加重心肌缺血.自2002年2月至2003年12月用步长稳心颗粒联合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室性早搏共36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雷慧玲 刊期: 2004年第23期
新生儿窒息是围产期常见急病,窒息缺氧导致急性胃出血是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传统的治疗方法是胃管注入止血药(立止血),加全身应用止血药支持疗法、禁食.我院自2003年6月至2004年6月采取传统疗法基础上加用思密达胃管注入治疗新生儿窒息后胃出血21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雪玲 刊期: 2004年第23期
先兆早产,是由于精神创伤、营养不良,特别是阴道感染等因素导致子宫收缩,阴道少量出血,胎膜破裂甚至引起胎儿宫内窘迫、早产.我院从2000年1月至2004年8月共收治先兆早产48例,除2例因胎儿畸形未治疗,其余46例均采用硫酸镁配伍硫酸舒喘灵治疗,分析如下.
作者:王爱玲;杨秋兰 刊期: 2004年第23期
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病程发展机制中交感神经系统过分活跃及α受体的被激活是CHF病理恶化的重要因素之一.顽固性心力衰竭临床治疗颇为棘手.目前扩血管药物已成为CHF治疗常用药物.近年来常用的扩血管药物包括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硝普钠等.α受体阻滞剂似乎已被遗忘.盐酸乌拉地尔(商品名为压宁定)是一种选择性的突触后膜α1受体阻滞剂,对阻力血管和容量血管的扩张均十分有效,在中枢的作用则为兴奋5-HT-1A受体,降低心血管中枢的反馈调节.我院于2002年3月至2003年12月采用乌拉地尔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35例,取得了一定疗效,现将我们的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杜爱英 刊期: 2004年第23期
腹泻是儿科常见病,好发于夏秋季,秋季小儿肠炎的病原以病毒为多.其中轮状病毒感染致病者尤甚.腹泻轻者虽能自愈.而重者不及时治疗可因脱水、电解质紊乱酿成严重后果.我院于2003年10月至12月秋冬季腹泻期间用胃肠黏膜保护剂思密达与微生态调节剂妈咪爱联用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5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邓平;王秀云 刊期: 2004年第23期
脂肪抽吸术自1987年传到我国,成为日益受到关注的美容外科手术.由于它的安全有效性,已将其视为减肥和塑形的安全术式.在我国,脂肪抽吸术采用负压吸引术.2001年我们对15例病例,在全麻下结合应用肿胀麻醉技术,抽吸出3 500 ml~4 500 ml脂肪,术后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连生;高俊明;李国才 刊期: 2004年第23期
角膜移植是由于角膜疾病所致低视力的唯一复明手段,我科于2000年5月至2001年10月共施行角膜移植5例,获得良好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本组5例患者(5眼),男性3例,女性2例,年龄28岁~79岁,平均年龄53.5岁;其中圆锥角膜1例,角膜白斑3例,大泡性角膜病变1例,合并白内障2例,无晶体眼1例,继发性青光眼1例,术前视力光感-0.02.
作者:陈振宏 刊期: 200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立体定向功能区脑内小病灶直视手术的临床意义及手术操作注意事项,以提高功能区小病灶手术效果,预防并发症.方法:本组自2002年8月至2004年8月对15例位于功能区脑内小病灶实施CT引导下手术,其中炎性肉芽肿7例,猪囊虫病5例,海绵状血管瘤2例,结核瘤1例.结果:15例术后临床效果满意,全部病例复查头颅CT显示病变消失.结论:CT引导下立体定向对功能区脑内小病灶手术操作简便易行,定位精确,脑组织损伤小,无并发症,值得推广.
作者:王静波;史益民;薛国强 刊期: 200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γ-钉一次性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随访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19例γ-钉内固定一次性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粗隆间骨折的近、远期疗效.结果:19例骨折均愈合,髋关节无内、外翻畸形,髋关节功能优良率100 %.结论:γ-钉一次性静力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粗隆间骨折符合生物力学,损伤小,骨折愈合快,并发症少.可作为一种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贾本让 刊期: 2004年第23期
现代社会人们对于自身健康格外关注,对于生殖健康的关注尤为突出.产科领域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母婴安全健康及产妇产后性生活质量.为减少软产道损伤,我院产科试行产时双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以达到松驰盆底组织、缩短第二产程、减少会阴裂伤的目的.经过临床观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常红梅 刊期: 2004年第23期
我科自1995年10月至2004年10月应用单臂多功能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骨折84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84例,男56例,女28例.年龄小8岁,大67岁.骨折部位:胫腓骨上段14例、中段41例、下段29例,其中开放骨折14例;粉碎骨折29例;合并胫腓骨双骨折34例.致伤原因:以车祸为主.
作者:武春堂 刊期: 2004年第23期
护理病历是护理人员观察病情、治疗护理病人全过程的客观记录;是医生观察诊疗效果、调节治疗方案的依据;是教学科研的资料;是处理和解决医疗纠纷、鉴定事故性质的重要法律依据,所以规范护理病历书写非常重要.为贯彻落实《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病历书写规范》的要求,作为护理管理者为提高护理文书书写质量,我们采取了以下切实有效的措施.
作者:李爱萍 刊期: 2004年第23期
脑卒中(脑出血、脑梗死)病人,常合并多个器官功能障碍,医疗护理工作中,某些高风险技术操作如吸痰、下胃管、留置导尿、静脉留置针、输入刺激性药物以及褥疮、坠床等意外的发生,常引发医疗纠纷和投诉.针对这些高风险人群,制定风险管理制度,在护理实践中实施风险告知,做到提前告知,提早预防,降低了纠纷和投诉的发生.
作者:张万杰;刘萍娟 刊期: 2004年第23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内的口腔诊所不断增加,医师的治疗水平大幅提高.以往的一台牙椅一支钻的牙科治疗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患者的要求,口腔X线影像诊断已经成为每一个诊所必需的设备.由于从事口腔医学的人多对X线影像学了解不深,故笔者对口腔X线影像设备在口腔诊所的使用和管理做一简单论述.
作者:岳卫荣 刊期: 2004年第23期
我们急诊科于2001年7月配备使用XD-7100单道心电图机,3 a来急诊应用有心血管症状600例,诊断价值高、疗效显著.心血管系统疾病是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工作中使用心电图机进行检查,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起着重要的参考作用,总结如下.
作者:钱秀琳 刊期: 2004年第23期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是口腔科临床常见且难治的疾病之一.尽管临床医生对它的探讨日益深入,但由于发病因素比较复杂,目前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兴起,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精神心理因素的病因学说及心理治疗的探讨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结合国内外有关文献和笔者的临床病例就此进行回顾和总结.
作者:郝玉梅 刊期: 2004年第23期
自身免疫病过去常被看成为许多不同的单个疾病.目前,一个被更为广泛接受的新概念是:自身免疫病具有共同的病理机制,这一机制是病因而非疾病的副产品.这一概念的认识,将会给自身免疫病的研究和治疗带来深远的影响.
作者:杨湘越;兰小鹏 刊期: 2004年第23期
老年肺结核曾被忽视,其表现在对老年性肺结核的认识不足,没有意识到结核病的流行病学及死亡高峰相对移向年长者.下面,笔者就关于老年肺结核讨论如下.1 老年肺结核严重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有效的人为干预手段(如抗结核药物的合理应用和卡介苗接种等)使儿童和青春期结核等得到了明显控制,老年肺结核的构成相对突出;二是人口老龄化:即使是患病率不变,老年结核的绝对人数也会相应增加;三是老年保健相关的有效措施未能及时跟上.使老年肺结核得不到有效控制;四是老年人存在某些易患因素(如因不同原因引发的免疫功能低下、慢性酒精中毒,营养不良,更年期全身生理性改变;有较严重的基础疾病存在,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精神病、尘肺等).上述易患因素中以糖尿病、尘肺和免疫功能低下为突出.
作者:李迎弟 刊期: 2004年第23期
临床毕业实习是医学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施过程,是验证学生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培养效果的重要阶段,也是全面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医德医风的重要阶段.毕业实习带教工作是医院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尤其作为附属医院和教学医院其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在使每一个学生完成从医学生到实际为病人服务的医生的过程中,离不开带教老师的悉心指导,其中带教老师良好的职业素质,无疑将会对学生的临床毕业实习及毕业后的工作产生良好的影响.因此,在临床毕业实习的组织和管理中,必须十分重视带教老师的职业素质.
作者:马玉富 刊期: 2004年第23期
为增强医学生的法制观念和安全防范意识,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通过对医学系本科四年级学生进行医疗事故等相关法律法规知识了解程度的调查,进一步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措施,加强医学生依法行医的观念.
作者:姚太平;杨支兰 刊期: 2004年第23期
随着健康观念的转变和系统化整体护理的普遍实施,病人健康教育在护理工作中越来越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病人健康教育作为健康教育的一个方面,主要是针对病人的健康需求,通过教育活动,使病人掌握日常护理技能,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和改变过去不健康的行为习惯,使病人的行为向有利于康复的方向发展.由于护士与病人接触多,护士有针对性地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才可能给病人一个温暖、舒适、安全和信任的环境,从而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在健康教育中要怎样与病人进行沟通交流,要建立怎样的护患关系才能使健康教育更有效地完成,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我们对1500余例病人实施健康教育,通过健康教育增进了护患关系,病人对健康教育的满意率由2000年的89 %提高到2003年的97 %.现将在健康教育中如何与病人进行有效的交流谈几点体会.
作者:经声慧 刊期: 2004年第23期
目的:通过对腹腔镜妇科手术的观察,初步规范妇科微创手术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3年8月至2004年8月间收治的经腹腔镜手术治疗102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手术前、后的观察及术前护理分析及评价.结果:102例患者均在术后3 d~5 d痊愈出院,无近期并发症.结论: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术前心理护理是患者配合手术的关键.
作者:吴桂仙;王文英;杨国玲 刊期: 200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安全性、可行性及注意点.方法:对172例老年人胆囊良性病变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其中伴有并存病96例(55.81 %).结果:172例病人均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无中转开腹病例.结论:只要做好围手术处理,老年人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张平狮 刊期: 200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进行扣子法阴道成形术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施行腹腔镜辅助下扣子法阴道成形术4例,将扣子及橡皮垫固定后,在腹腔镜辅助下将固定线自处女膜痕迹处送入盆底,并自戳卡孔牵出,拉紧,同时自外阴处上顶扣子,使阴道穴腔约3 cm~4 cm深后,腹壁外固定双线头;并于术后第2天、第4天、第6天分别紧线及上顶阴道穴腔.结果:4例手术均获成功,患者平均手术时间30 min,术中基本无出血,随访1个月~19个月,腹部无瘢痕,人工阴道生长良好,性生活满意.结论:腹腔镜下扣子法阴道成形术创伤小,患者恢复快,能达到开腹手术的效果.
作者:王溥淑;朱爱珍;倪妍 刊期: 2004年第23期
目的:比较下颌活髓牙(前磨牙、磨牙)经不同材料根管充填后疼痛发生情况.方法:298颗进行根管治疗的牙齿分两组,分别采用Cortisomol糊剂+牙胶尖和氧化锌丁香油糊剂+牙胶尖一次根管充填,观察术后1周内疼痛发生情况.结果:Cortisomol糊剂组疼痛发生率18.79 %,氧化锌丁香油糊剂组疼痛发生率34.23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88.89 %自愈性疼痛多在术后48 h内可缓解;前磨牙比磨牙低.结论:Cortisomol糊剂+牙胶尖根管充填可减少术后疼痛的发生.
作者:吕金龙 刊期: 200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套筒冠作为重病牙周病夹板固定的优缺点.方法:选择门诊病例重症牙周为患者130例经常规牙周治疗后套筒冠固定余牙并修复缺失牙,进行临床定期观察.结果:观察发现118例咀嚼功能好、美观、适合性好.仅有12例出现个别牙松动崩瓷,牙周炎.结论:套筒冠义齿作为重症夹板固定临床应用效果好.
作者:张惠琴;樊素平 刊期: 2004年第23期
由于牙髓坏死后牙体变脆,(牙合)力又较大,磨牙发生纵裂的机率相对较高.为避免被拔除而造成患者的痛苦,多年来,笔者采用高熔铸造全冠或金瓷全冠修复,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文潮 刊期: 2004年第23期
牙列缺隙近远中天然牙常会出现不同程度松动,如设计常规的可摘局部义齿或固定义齿,均会有较大困难.自1999年至今,笔者利用套筒冠义齿修复此类病例,并经3个月~5 a观察,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袁武将 刊期: 2004年第23期
随着固定修复体在口腔临床上应用的普及,无论是口腔医生,还是患者对固定修复体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暂时冠的修复在整个固定修复体的环节中,对保证固定修复体的质量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暂时冠的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活髓牙制备后的牙髓保护;暂时恢复美观、发音及咀嚼功能;终修复外形的预先确认;基牙位置的固定;防止牙龈的变形;缩短终修复体戴入后的适应期等.从以上可以看出,暂时冠修复的意义是多方面的,对获得一个良好的修复效果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此暂时冠的修复应引起医生们的高度重视.本文就采用松风SWIFT-TEMP树脂,制作暂时冠的一些体会作一总结.
作者:原双斌;石虹霞 刊期: 2004年第23期
本文结合作者的实践经验,介绍了一些在因特网上查询和获取医学信息资源的方法和技巧.
作者:张素萍 刊期: 2004年第23期
为了解简易合成法生产的过氧乙酸杀菌效果、稳定性和腐蚀性,在实验室内进行了悬液定量杀菌试验及稳定性和腐蚀性检测.结果:以含过氧乙酸40 mg/L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4 min或60 mg/L作用2 min、杀灭率达100 %;用5 000 mg/L过氧乙酸浸泡,对碳钢、铜有重度腐蚀,对铝有中度腐蚀,对不锈钢无腐蚀.室温自然存放20 d,过氧乙酸含量下降率为26.06 %.结果表明,简易合成法生产的过氧乙酸杀菌效果较好,但对碳钢、铜存在严重腐蚀,稳定性也差.
作者:周永瑾;卢秀杰 刊期: 2004年第23期
我县G镇J村2002年4月至5月份发生了一起麻疹暴发流行.为了解其流行程度与特征,为控制与消除麻疹提供依据.我们对其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1 调查对象与方法1.1 调查对象本村所有麻疹病例及健康人群.
作者:刘玉锦 刊期: 2004年第23期
目的:了解运城市中小学生HBsAg携带情况.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HBsAg和HBsAb,用赖氏法检测ALT.结果:两所学校共2 084名学生,检出HBsAg阳性105例,携带率为5.04 %.其中小学生携带率为3.20 %,初中生为4.43 %,高中生为6.64 %,各年级之间差异有显著性(χ2=9.46,P<0.05),且随着年级增长有增高的趋势;男生携带率为5.61 %,女生为4.21 %,男生高于女生,但差异不显著(χ2=2.08,P>0.05);城镇学生携带率为3.56 %,农村学生为5.22 %,差异亦不显著.对部分学生进行了HBsAb检测,阳性率为39.96 %.结论:本市中小学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比较严重,而人群免疫水平偏低.应当重视对感染者的监测管理,加强对易感人群的乙肝疫苗接种.
作者:潘峰;杨巧萍;赵鹏 刊期: 2004年第23期
化妆品中甲醇的测定,大多采用直接进样(液体样品)或经蒸馏后(粘度较大的样品)气相色谱法测定[1],前者干扰因素多,易污染色谱柱和检测器,仅适用于香水类化妆品,后者操作繁琐,本文探讨了以异丙醇为内标物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化妆品中甲醇的含量,免除了上述不利因素,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王雁卿;谷日旭 刊期: 2004年第23期
目的:为了了解我县传染病的发病动态,制定传染病防治规划和采取防治措施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结果:县级医院漏报率为1.96 %,乡镇漏报率为22.48 %,全县漏报率为12.06 %,迟报率为35.16 %.结论:规范传染病管理的各项制度,切实提高法定报告传染病的报告及时率.
作者:郑晓娟 刊期: 2004年第23期
5 a中,对347份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情况进行监测,结果显示53.9 %的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超过国家标准.其中23份样品亚硝酸盐含量在1.2 g/kg以上,而达到12 g/kg以上的就有8份.超标原因一是超范围使用亚硝酸盐,二是使用亚硝酸盐操作方法不当,三是亚硝酸盐保存不当.加强对食品、特别是熟肉制品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检测十分重要.
作者:田志忠;李珏;董静 刊期: 2004年第23期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是新型由冠状病毒引起的具有较强传染性的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干咳、白细胞不高或降低、肺部呈片状阴影等,国家已经将其纳入法定传染病,并按照甲类传染病进行管理.2003年3月,我省个别地方出现输入性SARS病例和疑似病例,4月9日,我市传染病医院报告了首例SARS疑似病例,经调查核实,于2003年4月13日确诊为SARS临床诊断病例,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重辉 刊期: 2004年第23期
在实施结核病控制项目工作中,发现诊断肺结核病人非常重要.门诊就诊的可疑肺结核病人的诊断,主要依靠结核菌检查,X胸片结合临床症状而确诊.然而为了提高对结核病诊断的准确性,本文着重对0岁~14岁可疑肺结核病人结核菌素(PPD)试验结果进行分析.
作者:谢春菊 刊期: 2004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