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用主成分法评价学龄前儿童营养状况,并与kaup指数法相比较.方法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合肥市抽取8所幼儿园,分别测量儿童的身高、体重值,按照5类分级标准分别采用主成分法及kaup指数法对儿童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价,并与身高标准体重法相比较.结果一致性检验结果表明,主成分法和kaup指数法存在一致性(P<0.01).配对McNemar检验表明,两者的肥胖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主成分法的肥胖检出率(3.21%)明显高于kaup指数法(0.63%).结论在评价学龄前儿童的营养状况尤其是儿童肥胖时,主成分法是较好的方法.
作者:楚洁;高永清;李李;方东生;秦树阳;赵奇红;程萍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4种基因分型方法在一起F2a志贺菌痢暴发的流行病学研究中的意义.方法对43株从患者粪便和食物中分离菌株进行质粒图谱分析、质粒DNA酶切图谱分析、随机PCR分析、set1/set2毒力基因PCR分析.结果随机PCR将43株F2a志贺菌分为2个不同的谱型,质粒图谱、set1/set2毒力基因PCR分为3个不同的谱型,而质粒DNA酶切图谱分为4个不同的谱型.其中基因型完全相同的菌株35株,为引起本次菌痢暴发的流行株.7株基因型不同的菌株是本次暴发期间同时存在的散发病例.从食物中分离的菌株基因型与流行株相同,证明此次暴发是通过污染的食物而引起传播的.食堂炊事员粪便中虽然分离出了F2a志贺菌,但基因型与流行株不同,不是本次暴发的传染源.结论 DNA水平上的分型方法能更为准确、深入地揭示菌痢暴发过程中各分离株之间的流行病学联系.
作者:夏桂枝;叶礼燕;王红;俞守义;白石山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膳食钙对高脂饮食大鼠白色脂肪组织和骨骼肌解偶联蛋白2(uncoupling protein2,UCP2)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6组,每组9只,分别喂以基础饲料A组(0.5%钙)、高脂低钙饲料B组(0.08%钙)、高脂正常钙饲料C组(0.5%钙)、高脂高钙饲料D和E组(1%和1.5%钙)和高脂高钙(1.5%钙)+维生素D(600U%)饲料F组,9周后断头取血测血糖、血清胰岛素和瘦素,应用RT-PCR方法测定白色脂肪组织和骨路肌UCP2 mRNA表达水平.结果 C组体重和体脂含量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1),膳食高脂高钙的D、E、F组体重增加的趋势明显降低,体重与A组接近;C组血糖和胰岛素均有增高趋势,C组胰岛素显著高于A、D、E、F组(P<0.05),但血糖各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A组相比,C组血清瘦素水平显著增高(P<0.05),D、E、F组血清瘦素有增高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高脂高钙的D、E、F组与高脂正常钙的C组相比,白色脂肪UCP2 mRNA并未增强,但骨骼肌UCP2 mRNA表达明显增强.高脂低钙的B组白色脂肪UCP2 mRNA比C组明显降低.结论膳食高钙不但可以明显降低体重增加的趋势,还可以改善高胰岛素血症,促进瘦素分泌和骨骼肌UCP2 mRNA的表达,有利于肥胖的防治.
作者:于新凤;孙长颢;周晓蓉;刘荣;李颖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固定化微生物降解环境内分泌干扰物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的生物特性.方法将驯化活性污泥用聚乙烯醇包埋,并制成固定化小球.增殖培养后,在不同溶解氧、pH值、温度下对不同浓度的DBP水样进行降解试验.结果固定化微生物增殖培养后对DBP的降解率较游离活性污泥高,并且对温度、pH值的适应范围变宽,其降解过程符合酶促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结论驯化获得的DBP降解优势菌群经固定、增殖培养后能有效降解底物DBP,且为酶促一级反应.
作者:王琳;罗启芳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大蒜素对顺铂(CDDP)所致肾损害的预防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3组,分别为对照组(生理盐水组)、CDDP组、CDDP+大蒜素组.处理后,分别在1,3,5 d测体重、肾脏系数、血清尿素氮(BUN)、肾皮质匀浆丙二醛(MDA)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等.结果大蒜素预处理可减轻CDDP引起的体重降低、肾脏系数升高及BUN水平升高;能抑制CDDP引起的MDA形成增高;并能抑制CDDP引起的SOD活性下降.结论大蒜素经口给予能预防CDDP所致的肾损害,其机制可能与其强大的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活性有密切关系.
作者:刘勇;仲来福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氟化物是否通过影响骨形态发生蛋白的表达导致氟骨症异位骨化的发生.方法用不同浓度氟化物对培养的乳鼠成骨细胞形态、增殖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及对骨形态发生蛋白表达的直接影响进行实验观察.结果 10-5 mol/L氟化物对成骨细胞增殖及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有促进作用,但对骨形态发生蛋白表达无明显影响;而10-3 mol/L氟化物可促进骨形态发生蛋白表达明显增强.结论高浓度氟化物对成骨细胞骨形态发生蛋白表达有促进作用.
作者:陈建伟;许骏;曹玉广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通过DNA序列分析,确定辽宁省HIV-1流行毒株的亚型.方法从辽宁省HIV-1抗体阳性者中选择16例,其中经性接触感染者8例,经静脉吸毒和血液途径感染者7例,垂直传播者1例,采集全血提取DNA作为PCR扩增的模板,套式引物扩增HIV-1前病毒DNA的C2~V3区用于测序.所测序列与国际标准株及国内外参考序列进行比较,确定被检标本的亚型.结果辽宁省流行的HIV-1病毒分属A、B、C、G4种亚型,其中经性途径传播者8例分别为B′亚型和A亚型,静脉吸毒者4皆为C亚型,经血途径感染者分别属B′和G亚型,垂直传播者为A亚型.亚型内基因离散率分别为:A亚型(7.5±1.0)%,B′亚型(8.5±0.9)%,C亚型(5.4±0.9)%,G亚型(13.5±2.1)%.结论辽宁省目前HIV-1的流行株亚型较为复杂,不同传播途径感染HIV毒株亚型有所不同,C亚型毒株只见于静脉吸毒者,经性途径和血途径感染主要为B′亚型,而A亚型和G亚型只见于非洲劳务输出人员及其配偶子女.
作者:韩晓旭;卢春明;周立平;姜凤霞;姜拥军;王亚男;张子宁;文小宁;尚红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re pylori, H.pylori)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以2001年5~6月在浦城县实验幼儿园所检查中确诊的H.pylori感染儿童64例为病例组,以同期检查的未感染H.pylori儿童为对照组,进行1∶2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学龄前儿童H.pylori感染的5个危险因素:即平时照顾小孩的人有胃病史(OR=4.95);平时有啃手指、玩具、文具的习惯(OR=4.74);低人均居住面积(OR=3.73);襁褓中接受口嚼食物喂养(OR=3.36)和与成人共用一个刷牙口杯(OR=2.40).结论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呈现家庭内聚集,且与儿童个人卫生习惯、居住条件呈密切相关.积极防治成人的 H.pylori感染、改善生活居住状况、教育小儿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和卫生习惯对降低儿童H.pylori感染起重要作用.
作者:林希;陈晓冰;吴斌;许能锋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探索高血压与多代谢异常的关系.方法以中国心血管健康多中心合作研究中苏南经济发达地区城市和农村两社区人群,448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和1 120例对照进行合并多代谢异常情况病例对照研究.结果不论男女,高血压患者的各类代谢异常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高血压组79.69%、对照组58.44%合并1种以上代谢异常,高血压组合并3种代谢异常的aOR为7.13(95%CI:4.16~11.50);合并超重/肥胖、糖尿病的aOR为13.26(95%CI:5.25~34.48);其他合并2种代谢异常的aOR在2.0~5.0的范围,但单纯合并糖尿病似乎并不常见,aOR=1.36(95%CI:0.56~3.27).吸烟、饮酒、体力活动等行为因素对高血压合并多代谢异常并未产生明显影响,但过去和现在吸烟、工作之余从事体育活动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者;此外高血压家族史对多代谢异常有一定影响.结论 80%高血压患者合并1种以上代谢异常,30%合并2种及2种以上代谢异常;与高血压合并的代谢异常中,超重/肥胖和糖尿病可能更容易聚集.因此,对高血压或者诸多代谢紊乱在高血压患者中聚集的控制、减重或综合生活方式干预至少和控制血压同样重要.
作者:胡晓抒;郭志荣;喻荣彬;张均;孙国祥;周正元;周静;姚才良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了解我国北方部分城市人工流产妇女中家庭暴力的发生率、暴力类型和暴力的严重程度.方法于2001年11月~2002年1月在天津、辽宁、河南及陕西的部分城市对1 215名自愿要求人工流产的妇女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1 215名人流妇女中有274名妇女报告曾遭受亲密伴侣(配偶/性伴侣)的家庭暴力,其发生率为22.6%;其中性暴力发生率为18.1%,躯体暴力发生率为7.8%,心理暴力发生率为3.0%.既往和本次妊娠期间家庭暴力的发生率分别为21.7%和7.0%.在受虐妇女中,46名妇女(16.8%)经常遭受暴力,偶尔和有时遭受暴力的妇女比例几乎相同(40.5%和42.7%).大多数受虐妇女(77.0%)只遭受了1种类型的暴力,但有4.4%的受虐妇女曾遭受了心理、性和躯体3种类型的暴力.单纯的性暴力是人流妇女中常见的暴力形式,其次为单纯的躯体暴力.结论我国北方部分城市人流妇女中家庭暴力发生率较高,提示在人流妇女中进行家庭暴力的干预和提高医务人员对家庭暴力的认识和识别能力势在必行.
作者:吴久玲;郭素芳;熊玮仪;赵卫红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大豆异黄酮(SI)对进食高脂饲料的去卵巢大鼠脂质和肝组织过氧化状态的影响.方法 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接受假手术+基础饲料;去卵巢+高脂饲料;去卵巢+高脂饲料+SI 3个剂量组20,60,180 mg/(kg·bw·d)处理,实验期8周.结果与模型组比较,SI可显著抑制高脂饲料所致的去卵巢大鼠肝脏和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升高(P<0.05),但对肝脏总胆固醇变化无影响(P>0.05).与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比较,SI降低肝脏MDA含量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SI对去卵巢大鼠肝脏高甘油三酯有降低作用,并能改善高脂饮食所致的肝脏过氧化状态异常,减轻对机体的过氧化损伤.
作者:肖本熙;周光宇;凌艺辉;黄忆明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维生素E琥珀酸酯(VES)诱导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凋亡的死亡受体(Fas)信号转导途径.方法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经不同剂量VES(5,10,20 μg/ml)处理,同时做琥珀酸、维生素E和空白对照,采用DAPI(4,6-贰脒基-2-苯基吲哚)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情况,用Western Blot法检测Fas、带有死亡结构域的Fas相关蛋白(FADD)和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8)蛋白表达情况,Fas和FADD反义寡聚核苷分别转染SGC-7901细胞后,用荧光法检测caspase-8活性.结果经VES处理后的细胞DAPI染色可见凋亡的形态学改变,20 μg/ml VES处理48h后的细胞凋亡率为89.6%;VES处理48h后Fas、FADD和caspase-8蛋白表达明显增加,且呈剂量-效应关系;阻断Fas可明显抑制FADD蛋白表达,Fas和FADD反义寡聚核苷转染细胞后caspase-8活性明显降低(P<0.01),其中阻断Fas的效果高于阻断FADD.结论维生素E琥珀酸酯诱导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凋亡过程中启动了Fas信号转导途径,VES启动Fas后,FADD将Fas和caspase-8联接起来,活化caspases级联反应,从而构成Fas/FADD/caspase-8的凋亡信号途径.
作者:李垚;吴坤;赵艳;于卫平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长期饮用纯净水对大鼠血脂及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成年雌性Wistar大鼠90只,随机分为自来水组、纯净水组和纯净水加镁组,全部饲喂基础饲料.每个月大鼠尾静脉采血1次,动态观察TC、TG的变化.实验周期5个月.实验终期大鼠股动脉采血后宰杀,测定血脂(TC、TG、HDL-c、LDL-c)、Ca2+、Mg2+、MDA等血液生化学指标.结果纯净水组大鼠血镁浓度较自来水组和纯净水加镁组明显降低(P<0.05),TC、TG、LDL、MDA含量显著增高(P<0.05).结论长期饮用纯净水可导致雌性大鼠血镁浓度降低,血脂(TC、TTG、LDL)、MDA含量增高,可能间接诱发心血管系统损害.
作者:张照英;舒为群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探索乙型肝炎病毒(HBV)全基因组的结构特点.方法应用直接PCR基因分型法确定HBV基因型,然后随机选择1例单纯HBV C基因型感染的患者血清,分3个相互重叠片段扩增HBV基因并分别克隆测序.利用Vector NTI Suite 7.0软件包、GeneDoc 2.6和TreeView 1.5,将该3个基因片段拼接为全基因组序列,命名为BDHB1,并进行基因进化树分析和同源性比较.结果 HBV C基因型序列全长为3215 bp,其中A占22.2%,G占22.4%,C占26.8%,T占28.6%;有S、C、P和X区4个开放读码框架(ORFs);HBsAg亚型为adr;HBVRT区549~552aa为YMDD,未发生变异;未发现前C区nt1896G变异:BCP区nt1762、1764发生双突变.对HBV分段序列及全基因组序列进行基因进化树分析显示,BDHB1与HBVVC基因型的同源性高.结论 BDHB1基因组符合HBV C基因型结构特点,在BCP区存在双突变.分片段扩增再拼接可作为全基因组序列分析方法之一.
作者:董庆鸣;何忠平;庄辉;宋淑静;戴旺苏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了解硼镁石粉和氯烟复合物在湖沼和山丘地区灭螺效果.方法采用硼镁石粉80 g/m2干撒、氯烟复合物0.8 g/m2喷洒,同时与氯硝柳胺2 g/m2喷洒和空白对照比较.结果在湖沼地区,硼镁石粉和氯烟复合物在30 d内钉螺死亡率分别在18.21%~40.38%及31.65%~36.07%,显著低于同期的氯硝柳胺组;至灭螺后30 d,活螺密度与空白对照无显著差异;施药后连续3 d降雨可能降低其灭螺效果.在山丘地区,硼镁石粉撒药后7 d,其灭螺效果不如氯硝柳胺,但15 d及30 d后其活螺密度即与氯硝柳胺无显著差异,钉螺死亡率在30 d时显著高于氯硝柳胺,活螺密度持续下降;氯烟复合物灭螺效果不明显.结论硼镁石粉在山丘地区灭螺效果较好,随着时间延长有上升趋势,但无论在湖沼地区或山丘地区,氯烟复合物灭螺效果不佳.
作者:吕大兵;汪天平;吴维铎;曹四清;张世清;张功华;汪奇志;姜庆五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HIV感染者体内CD4细胞数与病毒载量的关系.方法对84人的207次血样进行病毒载量的测定,对194人的491次血样进行CD4/CD8细胞数的检测.CD4/CD8细胞计数采用流式细胞仪的绝对计数法进行检测,使用核酸序列测试(NASBA)方法检测病毒载量.对其中一部分人进行随访,采集血样并检测相应指标.结果 HIV感染者体内的CD4细胞数与病毒载量的Log值呈负相关(r=-0.576,P<0.01),CD4/CD8比值与病毒载量的Log值呈负相关(r=-0.544,P<0.01).CD4细胞数较低的感染者,CD8细胞数也较低.在HIV感染者体内,随着病毒载量的升高,CD4细胞数呈下降趋势.结论病毒载量与CD4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当病毒载量较低时,使用CD4细胞数可以粗略估计血浆中病毒载量的高低.CD4/CD8比值与病毒载量的Log值呈现负相关.当病毒载量较高时,HIV感染者体内病毒载量与CD4细胞数的变化趋势相反,但不完全同步.
作者:鲍作义;李林;庄道民;刘思扬;刘永健;李松;李敬云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通过研究鸡冠花黄酮类化合物对成骨细跑体外培养矿化作用和IGF-1表达的影响,探讨鸡冠花黄酮类化合物对大鼠成骨细胞的作用机理.方法体外培养新生大鼠颅骨成骨细胞,茜素红染色方法(ARS)研究对成骨细胞矿化的影响,SP免疫组化方法测定成骨细胞中IGF-1的表达情况,用HPIAS-1000图象分析仪对各组表达进行定量分析.结果鸡冠花黄酮类化合物促进大鼠成骨细胞矿化结节形成及IGF-1阳性表达,鸡冠花黄酮类化合物组的IGF-1平均光密度都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结论鸡冠花黄酮类化合物可增强新生大鼠成骨细胞矿化和IGF-1的表达.
作者:李万里;田玉慧;沈关心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深圳地区苯丙酮尿症(PKU)患者血苯丙氨酸羟化酶(phenylalanine hydroxylase,PAH)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方法设计7对引物,应用多聚酶链反应-单链构像多态(PCR-SSCP)银染技术和DNA序列分析了3个PKU家族共13个成员的PAH基因.结果 PCR-SSCP分析发现,其中2个家族的子女及其父母有电泳条带异常,测序结果示两多态性位点均在内含子10上.结论 2种突变类型可能为单核苷酸变化.
作者:周爱琴;余金萍;石淑华;张仁利;高世同;龙彩虹;黄达娜;吴少庭 刊期: 2003年第11期
为了解济南市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病)工作的卫生资源和慢病防治工作开展情况,推动济南市慢病防治工作,我们于2003年1月6日~20日对济南市所辖的10个县、市、区卫生防疫站和2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乡镇卫生院进行了慢病防治工作卫生资源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马金姝;张军 刊期: 2003年第11期
已有流行病学和实验室研究资料表明,茶叶中的主要组成部分茶多酚、儿茶素可能对多种化学致癌物引起的肿瘤(特别是上消化道肿瘤)具有预防作用[1~4].福建省安溪县是全国乌龙茶的主要产地,每年产量为3万t.为了探讨饮用乌龙茶与食管癌的关系,并为今后食管癌的预防提供依据,我们与安溪县抗癌协会合作,在该地进行了饮用乌龙茶与食管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作者:史习舜;彭仙娥;周紫荆;李文明;陈子龙 刊期: 2003年第11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儿童意外死亡己成为危害儿童生命的主要因素,我国1~4岁儿童第1位死因是意外死亡,死亡率高达685/10万~761/10万[1].为研究杭州市儿童意外死亡的特点,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降低死亡率,我们对本市1995~2001年0~4岁儿童意外死亡监测情况进行趋势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徐韦 刊期: 2003年第11期
1999年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制成功冻干麻疹(沪191)、腮腺炎(WM84)二联减毒活疫苗.为证实该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效果,于2000年5月~2000年10月在四川省成都市部分乡镇对该疫苗进行接种反应和免疫效果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兰红;尹仲良;杨汝沛;邱露萍;郑珂;尤军;何勤英;奚川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强制戒毒和自愿戒毒模式下吸毒者生存质量的差别.方法采用吸毒者生存质量测定量表QOL-DA,对乐山市强制戒毒所和自愿戒毒门诊的吸毒者生存质量进行测定.结果 2组吸毒者生存质量的因子得分经Hotelling T+2检验,表明自愿戒毒门诊吸毒者生存质量总体上好于强制戒毒组吸毒者主要反映在心理机能和社会功能维度上,2组在成断症状、毒副作用和躯体机能维度上无明显差异.结论对吸毒者进行各种心理辅导及心理护理,及其进行可能的技能培训,不仅可以明显改善吸毒者的心理忧虑状态,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信心和能力,更能有效地降低吸毒人员回归社会厉的复吸率.
作者:王琳琅;穆世惠;栾荣生;袁萍;杨清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了解南方某大城市非商业男男性接触者(MSM)梅毒(SP)和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现况及安全性行为水平.方法通过网站回答问卷,并自愿接受免费的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及艾滋病病毒(HIV)检验.结果 88例非商业MSM的SP感染率达9.04%,HIV感染率3.41%.累计男性伴侣数平均35人,76.1%有口交性行为和92.0%有肛交性行为,76.1%与陌生人有性行为,55.7%与女性有性接触.每次和经常性安全套使用率分别为6.8%和26.1%,从不使用达48.9%.结论非商业MSM的性生活非常活跃,缺乏安全性行为是造成梅毒高感染的重要因素,HIV感染已开始在非商业MSM和异常接触中传播.
作者:杨振发;房思宁;蔡文德;段立华 刊期: 2003年第11期
随着医院现代化的发展,医院感染的特点不断发生改变,感染率有所上升,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据此,本文对本地区医院感染的状况和内、外科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作者:吴泰顺;黎松林;肖锦晖;钟璋平;马智超;聂绍发;谭礼萍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我国农村地区艾滋病流行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入户面对面访谈形式,对山西夏县5033名农村居民进行调查.结果高达50%的人不知道艾滋病毒的3种传播途径,70%的人对非传播途径回答不正确,仅有6%的人对以上问题回答均正确.13%的村民有卖血史,对有卖血史村民HIV阳件率的低估计值为2%,卖血组疑似肝炎、艾滋病各项临床症状出现率和近半年内注射史均高于非卖血组.村民外出务工期间均未使用安全套,27%的男性曾共用过剃须刀.结论农村居民普遍缺乏艾滋病预防知识;在艾滋病毒流行区应尽快开展自愿咨询检测,这是阻断传播、提供关爱的基础;城镇用工单位应针对农民工开展浅显易懂的艾滋病宣传教育;艾滋病毒流行区要特别加强公共卫生场所卫生和基层卫生机构安全注射的监督.
作者:王英;张永泽;许华;杨运义;高保兴;张平贵;乔晓春;聂小勇;何景琳;曾毅 刊期: 2003年第11期
呼伦贝尔大草原是我国著名牧业基地之一,也是布鲁氏菌病严重流行地区.为了掌握布鲁氏菌病疫情动态,科学评价防治效果,改进防治措施,我们对全市1956~2002年布病流行病学资料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罗红燕;闻海鸣 刊期: 2003年第11期
铅是一种具有神经毒性的重金属元素,是不可降解的环境污染物,可长期蓄积,能通过水、土壤、空气、食物链等进入人体.儿童血铅水平达到0.483 μmol/L以上时,即对智力产生不可逆转的损害.因此,低水平的铅暴露对儿童的危害在西方各国早己成为主要儿童环境健康问题和儿保领域研究热点之一.为了解深圳南山区儿童铅中毒情况及影响因素,为科学防治提供依据,我们于2002年6~9月进行了该项调查研究.
作者:郑举鹏;林艳;奚燕娟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研究中国男性人群安全套使用频率的数字模型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深圳市收容教育所收容的192名男性商业性服务受供者进行了匿名的结构式问卷调查.结果男性人群使用安全套的频率与性伴关系的特征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商业性伴、非商业性临时性伴和固定性伴间坚持使用安全套的发生概率分别为0.494 6,0.332 6和0.160 0;从不使用安全套的发生概率分别为0.166 1,0.281 2和0.525 8.结论性伴关系特征是影响人们在性行为中是否使用安全套的重要影响因素.
作者:左群;张孔来;单广良;刘民;刘德辉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了解广东省吸毒者HIV感染及相关危险行为因素.方法对广东省戒毒所内戒毒者和社区吸毒者进行面对面调查,并采集静脉血5 ml进行HIV、HCV抗体检测.结果共调查655名吸毒者,HIV感染率为29.0%,HCV感染率为91.6%;吸毒者对有关艾滋病传播途径的综合知晓率为65.3%;在近一个月中,98.6%的吸毒者有静脉注射吸毒行为,且42.1%有共用针具行为.共用针具的主要原因是毒瘾发作时没有注射器,占80.5%;吸毒者与临时性伴的安全套使用率为21.3%,与固定性伴的使用率仅为9.5%.结论广东省吸毒者有较高的HIV和HCV感染率,感染HIV的相关危险行为普遍存在,应尽快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艾滋病的进一步蔓延.
作者:刘勇鹰;林鹏;许锐恒;王晔;万卓越;付笑冰;赵茜茜;颜瑾 刊期: 2003年第11期
为了解本市酸牛奶的卫生质量、生产工艺、生产条件,规范酸牛奶市场,确保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合法权益.我们于2001年及2002年对我市酸牛奶生产厂家进行卫生学调查,并对有代表性的6家酸牛奶生产厂的产品进行监督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麻顺广 刊期: 2003年第11期
自1998年始,作者承担卫生部任务,深入青海、西藏、四川、甘肃和陕西等地,对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大骨节病进行了多次科学考察,通过考察得知,青藏高原大骨节病病情严重而活跃,个别村屯X线检出率可高达80%以上,是目前全国重病区之一[1~3].考察组根据目前已掌握的大骨节病新进展,提出在青藏高原进行换粮防病的实施方案,并建议在青海和西藏设立实验观察点,进行干预实验.干预在1999年实施,其中西藏采纳了考察组的建议,在病区实施了换粮,青海则自行采取了补硒的措施,现将这2项实验的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群伟;李江;扎西泽登;丁真群培;冉丽莎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甘南藏族自治州有藏、汉、回等24个民族,其中藏族占47%,汉族占45%,回族占6.8%,其他少数民族占1.2%.解放初期,甘肃省是全国性病重点流行区之一,梅毒患病率平均为10%.1980和1985年先后在甘南夏河县城乡普查,梅毒患病率为5.17%,其中藏族患病率为6.19%.表明梅毒患病率已大幅度下降,但仍有流行[1].为了解该州目前性病艾滋病流行现状及群众对性病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状况,为今后开展有效的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我们于2001年6~9月在该州开展了性病艾滋病流行情况和KABP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余爱玲;王健;苟伟斌;张小清;郁华;石林;王柄涛;汪佐明;张小汉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了解宜昌市农村居民的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宜昌市农村居民进行家庭健康抽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宜昌市农村居民的2周患病率为12.49%,住院率为12.17%,2周患病率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婚姻状况、饮食习惯及自我感觉状态;住院率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婚姻状况、种族、地区、是否及时就诊、是否吸烟及自我感觉状态.结论针对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开展预防保健工作,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
作者:陈冠民;李凯;谭晓东;曾婧 刊期: 2003年第11期
曼氏裂头蚴病是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1882年,Manson首次在我国厦门,从一男尸的腹膜内检出曼氏裂头蚴,之后,世界各地相继有散发病例报道,但以南亚诸国为多.文献报道,国内多见于浙江、福建、广东和广西.曼氏裂头蚴主要寄生在蛙、蛇体内.居民进食蛙肉、蛇肉和蛇胆等可致裂头蚴病.为防本病,我们于2002年进行了曼氏裂头蚴在青蛙体内的分布及裂头蚴病防治健康教育和对人群影响的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叶丽萍;秦志强;孙亚维;许国章;张吉楠;祝传根 刊期: 2003年第11期
近年来随着建筑材料放射卫生防护标准及相关卫生法规与标准的实施,人们对建筑设施中传统建筑材料如水泥、红砖、沙石等的放射性含量普遍比较重视,而对比重小于1g/cm3的轻质建筑材料的放射性含量却重视不够,实际上,许多轻质建筑材料在建筑业得到广泛应用,有些已成为其他建材不可替代的重要建筑材料.当轻质建材被用作保温或装饰材料时,往往用于建筑物室内表面,对于室内氡气浓度和γ外照射剂量的贡献可能要高于主体建筑材料.我们在调查主体建筑材料放射性含量的同时,对轻质建筑材料的放射性水平也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轻质建材的放射卫生质量同样不可忽视.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蔡颖;张谦;陈虹;柳丽 刊期: 2003年第11期
肠螨病(intestinal acariasis)是由某些螨类寄生人体肠腔或肠壁而引起的一种消化道疾病,临床表现多样,轻者可无症状,重者可出现腹泻、腹痛、腹部不适、乏力和精神不振等,临床上常误诊为过敏性肠炎、慢性肠炎、肠神经官能症等而延误治疗[1-3].为探讨快速、准确的实验诊断方法,本文采用间接血凝试验诊断肠螨病.现报告如下.
作者:崔玉宝;李朝品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研究证明,铅能通过睾丸屏障,造成小鼠雄性生殖细胞遗传损伤[1,2];同时铅具有重要应用价值,职业接触在所难免.因此,应用一些常用中草药对职业化学毒物损伤雄性生殖细胞防护作用的探讨,是一项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研究.本文采用小鼠精子程序外DNA合成(UDS)试验,研究了益母草(Herba leonuri)对醋酸铅[Pb(CH3COO)2]引起的小鼠雄性生殖细胞遗传损伤的影响.
作者:朱玉琢;庞慧民;邢沈阳;高久春 刊期: 2003年第11期
近年来,消毒湿巾已广泛应用在日常生活,但大多消毒湿巾作用单一,易色、质变,发霉,存放时间短,使用效果不稳定.为此,我们对含有锦葵、金雀花、芦荟植物加防腐剂配制的复方氯已定消毒湿巾的稳定性及微生物的杀菌效果在实验室和模拟现场进行了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邱静;张静涛;苏丽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微波辐射对人精子形态学的影响.方法对雷达作业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精子全自动分析.结果雷达作业人员的精子畸形率随接触雷达电磁波频率、距离、强度、时间和防护措施的不同而发生改变,并显示一定的剂量-反应关系,其中以大头畸形精子率、颈部和尾部缺陷精子率增高为主,与非雷达作业人员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长期受微波辐射、屏蔽防护作用较差的雷达作业人员,精子畸形率增高,但并不影响男性生殖能力
作者:丁晓萍;汤洁;王喜良;韩阳;邓佐苗 刊期: 2003年第11期
肿瘤细胞具有血管形成依赖性[1],而实体瘤的持续生长和侵袭转移有赖于充足的微血管生成和血液供应营养[2~4],因此,抑制肿瘤血管的的生成可作为治疗癌症的一种手段[5].Oreilly于1994年从荷瘤鼠尿液及血清中分离到一种特异抑制肿瘤血管及转移灶生长的多肽肿瘤血管生长因子(Endostatin)[6].我国从人肝脏cDNA文库中筛选克隆到该基因,在酵母菌中表达出可溶性人Endostatin[7].这种物质在体外特异抑制内皮细胞的生长.本文对我所研制的Endostatin进行抑制小鼠S180肉瘤生长的试验研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
作者:刘江秋;徐璐;李忠义;蔡增林;范永星;孙亦红;周海燕;盖全武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研究电镀厂的生产用水、未处理的生产废水以及已处理水对蚕豆胚根根尖的细胞遗传学毒性效应.方法采用蚕豆根尖细胞的微核试验方法和染色体畸变试验方法,以电镀厂的生产用水、未处理的生产废水以及已处理水为诱变剂,测定蚕豆根尖细胞的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结果诱发蚕豆根尖细胞的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的大小均依次为未处理的生产废水>已处理水>生产用水.结论该电镀厂的未处理的生产废水以及已处理水对植物根尖细胞具有遗传毒性效应,且能诱导细胞产生多种类型的染色体畸变.
作者:钱晓薇;陈荣莉;黄南平;孙玉飞;阮泽永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研究茶多酚(TP)、维生素C(Vc)对镉肾毒性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成4组.第1组为对照组,第2组大鼠皮下注射1.44 mg/kg氯化镉溶液;第3、4组大鼠以TP、Vc预处理后皮下注射1.44 mg/kg氯化镉溶液,每周3次,连续6周.分别在实验开始后第4周和6周时将大鼠移入代谢笼,收集24 h尿样,分别测定尿N-乙酰-P-氨基葡萄糖酶(NAG)活性和尿蛋白、尿镉含量.于后一次注射24 h后处死大鼠,采集血液和肾皮质样品.测定各组大鼠血清尿素氮、血及肾皮质的丙二醛(MDA)含量,血及肾皮质镉含量.结果染镉4周后,与单纯染镉组比较,TP和Vc能明显降低尿NAG酶活性和尿蛋白含量.染镉6周后,TP和Vc能显著降低血清尿素氮、血及肾皮质MDA含量.TP还能显著降低血、肾皮质镉及升高尿镉含量.结论 TP、Vc预处理对镉中毒所致的肾损伤有一定的预防作用,此种预防作用可能与它们的抗氧化作用及促进镉排泄有关.
作者:陈慧中;徐兆发;裴秀丛;郑霄;李晶;李北利 刊期: 2003年第11期
膳食脂肪酸包括饱和脂肪酸(saturated fatty acids,SFA,S)、单不饱和脂肪酸(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s,MUFA,M)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P),而PUFA又包括n-6和n-3PUFA.大量研究表明,膳食脂肪酸的结构如碳链长度、饱和程度、空间构象及衍生物的不同对血脂水平、细胞膜功能及细胞因子等均有不同作用,从而对心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以及机体的免疫功能产生影响.膳食脂肪酸构成比,尤其是n-6与n-3比值对血脂代谢及免疫功能有不同影响.也有从脂肪酸的构成对血脂代谢的影响进行了探讨[1~3].目前关于n-6/n-3的推荐比值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本研究以膳食正常脂肪摄入量为前提,模拟我国居民膳食脂肪酸构成比现状(SFA:MUFA:PUFA为1∶1.7∶1.2)[4,5],对不同n-6/n-3比值的膳食对小鼠血脂代谢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
作者:郭艳;苏宜香 刊期: 2003年第11期
豆制品腥味是人们不愿意接受的品味.传统的煮沸或加碱煮沸的方法来除腥,效果虽然较好,但其营养素的损失相当严重,而且随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营养素损失更加明显.为此,为探讨一种简便可行又有保持营养价值的除腥方法 ,我们进行了5种不同的除腥处理方法的研究.
作者:吐尔逊江;付德润;郭伟;韩加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以Buffalo大鼠肝细胞培养上清(BRL-CM)替代含LIF培养液体外培养小鼠胚胎干细胞(ESC)的可行性;无血清体外诱导ESC为神经前体细胞(NPC).方法以BRL-CM维持ESC生长并抑制其分化,用含LIF的培养液作为对照,硝基四氮唑蓝/5-溴-4氯-3-吲哚基磷酸(NBT/BCIP)显色检测碱性磷酸酶.采用N2选择性无血清培养法获取NPC,免疫组化法检测巢蛋白(Nestin)鉴定.结果 BRL-CM与含LIP的培养液一样能维持ESC未分化状态,无血清培养基诱导ESC后获得细胞的86%为NPC.结论 BRL-CM可替代LIF用于ESC培养,且经济、简便.采用N2选择性培养基可获得较高纯度的NPC.
作者:张晓智;陈葳;李旭;徐海伟 刊期: 2003年第11期
为掌握本局列车员传染病发病变化情况,为列车乘务员疾病预防与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对大同铁路分局列车员1991~2001年传染病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邢彦 刊期: 2003年第11期
曲靖市自1984年实施计划免疫冷链运转,1996年将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为了解目前儿童麻疹疫苗、乙肝疫苗接种现状,评价免疫效果,我们于2001年9~12月对12~24月龄儿童进行麻疹疫苗、乙肝疫苗免疫情况及效果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速存芬;张云生;朱阳华;钱晏飞;钱瑞雨 刊期: 2003年第11期
为全面了解我区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情况和主要的职业危害原因,制定有效的保护措施,保障劳动者的身体健康.现对我区2000~2002年职业卫生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张志坚 刊期: 2003年第11期
我国正逐步进入到老龄化社会,且城市和农村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当.我国2/3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因此,要改善中国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农村老年人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人群,特别是生活在贫困山区的老年人.为了解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采用参与性评估法对四川省宜宾珙县玉和乡2个贫困村老人进行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敏;赵立强;刘丹萍;袁鸿江 刊期: 2003年第11期
为了解疫苗在贮运和使用过程中的变化,我们于2001年对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OPV)以及麻疹疫苗(MV)进行抽样,检测疫苗效价.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健;张伟;梁建华;伍颂民;冯小娥;李志群;许阳 刊期: 2003年第11期
2002年12月,我站与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合作,进行了双价肾综合征出血热纯化疫苗(Vero细胞)的免疫安全性与免疫学效果临床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戴云山;印军文 刊期: 2003年第11期
为了保证辽宁省地方性砷中毒调查工作质量,由省疾病预防中心组织,在承担水砷检测的8个实验室开展了实验室比对工作.按2002年饮用水砷检测实验室比对计划要求,各实验室用常规检测方法对省疾控中心发放的比对样品进行了检测,并按计划要求准时报告结果,现分析如下.
作者:刘炯;余波;刘微;张婷;廖海宏 刊期: 2003年第11期
2002年1~3月份,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县良塘乡发生流脑流行,共发现流脑病人15例,死亡3例.从暴发点患者血液中分离出一株病原菌,经鉴定为革兰染色阴性双球菌,其菌落形态、生长试验及生化反应均符合奈瑟菌特征.采用原中国预防医科院流研所和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诊断血清进行玻片凝集试验,鉴定为C群脑膜炎奈瑟菌.
作者:方锦嵩;李翠云;权怡;龚健 刊期: 2003年第11期
镧系元素在生物体内的效应及其医疗保健作用逐渐受到关注[1].分光光度法只可测定总稀土元素,由于各稀土元素间共振线相差较大,故原子吸收法是理想的单一稀土元素分析方法,但又受限于该类元素严重的记忆效应[2].本实验利用镀钽锆热解石墨管测定生物样品中微量镧,消除了记忆效用,提高了检测灵敏度和精密度及石墨管的寿命.
作者:曹晖;苗江丽;张江海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前尿中汞的测定方法有冷原子吸收光谱法、双硫踪比色法[1],笔者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尿中汞,比上述方法有一定的优越性,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作者:叶立和;谢勇坚 刊期: 2003年第11期
过氧化苯甲酰(Benzoyl Peroxide)简称BPO,作为面粉改良剂对面粉有着显著的增白作用.国标GB2760-1996[1]规定面粉中的BPO限定使用量为0.06 g/kg.其测定方法国标GB/T18415-2001[2]一、二法均采用气相色谱法.在使用过程中,我们认为一法测定时间周期较长,且一法样品前处理操作烦琐复杂,二法检测浓度只能勉强满足评价标准.本文在参考国标方法及有关文献[3,4]的基础上,建立了简便快速地测定面粉中过氧化苯甲酰的分析方法,取得了满意的结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赵立峰;吴雪样 刊期: 2003年第11期
敌鼠隆为目前国际公认强的抗凝血杀鼠剂,它具有广谱、高效的特点.敌鼠隆含有色素、石蜡等成分,它们对大隆有效成分的分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生产中如某一环节控制不严格,易降低有效成分的含量,从而影响其杀鼠的效能[1].因此对敌鼠隆中大隆的含量进行质量检测是鼠药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敌鼠隆中大隆的含量,快速、准确度高,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晓辉;宋爱华;谭佳昱 刊期: 2003年第11期
测定汞的方法很多,本文仅就冷原子吸收法测定汞的影响因素作一实验探讨.
作者:张建生;王东;李永香 刊期: 2003年第11期
苦参碱的测定方法有离子对比色法、薄层扫描法[1]及毛细管气相色谱法等[2],这些方法测定准确,但样品处理过程复杂,不适用于临床常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具有效能高、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及应用范围广的特点,是一种常用的定量检测分析方法.本文对检测人血清中苦参碱浓度的方法进行了探讨,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灵敏、准确的测定人血清中苦参碱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作者:邵丽华;汪心婷;马立宪;岳凤娥;张宏超 刊期: 2003年第11期
水中苯系物的检测方法主要为二硫化碳提取后的气相色谱测定法[1].从水中提取有机物的常用方法为液-液提取法,由于苯系物多具挥发性,在挥散溶剂时易造成被测组分损失.固相萃取法为近年来发展及应用广泛的样品提取技术,可以在柱上净化富集样品,具有提取效率高,基质干扰小等特点,适用于液体样品的提取,尤其在挥发性有机物的提取中占有优势[2].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集色谱的高分辨能力与质谱的高鉴定能力于一体,依据化合物的质谱碎片定性,可以不需要标准品的比对,在定性分析中具有专属性强的特点,适于未知物的检测.本文建立了C18小柱固相提取,GC-MS法同时检测水中多种苯系物的方法,对水中多种苯系物的小检测限为10 ng/ml,回收率均可达90%以上.本法用于某污染水样的检测,检出了样品中存在的多种苯系物.
作者:贾薇;刘丽;赵蕾;张大鹰 刊期: 2003年第11期
为了建立食品及食品材料多元素的准确测定方法,采用MLS-1200MG微波消解系统,对食品、食品材料彻底消解,其方法的准确度、精密度结果令人满意.该方法提供了较全面的光谱法测定食品中元素的分析条件、方法,通过优化实验条件提高了测定的灵敏度、检出限、方法的准确度.报告如下.
作者:孙玉岭;刘景振;唐守亭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前测定生物碱常用的方法有化学法、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化学法仅能粗略定性,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需要标准品才能准确定性.而GC/MS不需标准品,通过谱库检索能准确定性,这对中毒成分快速准确的测定有很大的优势.为此,我们采用固相萃取分析药酒中的番木鳖生物碱.报告如下.
作者:林佶;鲁寿芳 刊期: 2003年第11期
测定抗坏血酸的方法有碘量法[1]、荧光法[2]、伏安法[3]、化学发光法[4~8],但是由于伏安法灵敏度较低,对于微量组分难以准确测定;同时抗坏血酸具有较低的氧化电位,因而十分方便地用于研究各种电极的电化学性质,各种电极一般都是在溶液中进行的测定,常规分析需要大量的样品才能满足分析.由于溶液与电极接触的面积小,电流响应低,因而灵敏度不高.本文用碳粉掺入琼脂固溶体电解质中,大大地提高了分析灵敏度.由于样品只需0.05 ml,滴于表面,可以适用于微量样品的测定.
作者:宋远志;尹起范;周新;谢文;林勇艳 刊期: 2003年第11期
多糖广泛存在于植物、微生物(细菌和真菌)和海藻中,来源很广.其中研究较早且多的是从细菌中得到的各种荚膜多糖,它在医药上主要用于疫苗生产.近几十年来,人们发现从植物中提取的多糖具有非常重要与特殊的生理活性.这些多糖参与了生命科学中细胞的各种活动,具有多种多样的生物学功能,如参与生物体的免疫调节功能,降血糖、降血脂、抗炎、抗疲劳、抗衰老等[1].目前人们已成功地从近百种植物中提取出了多糖并广泛地用于医药和保健食品的研究和开发中.现综述如下.
作者:常改;杨溢;霍飞;李静 刊期: 2003年第11期
20世纪90年代以来,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日益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是指可以干扰人或动物正常的内分泌功能,造成人或动物性别的改变或发育畸形的一大类物质.环境雌激素是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中大,也是重要的一类物质[1,2].对环境雌激素的研究已经成为人类探索生殖障碍、发育异常、癌症等原因的热点之一.它们的污染被认为与近年来隐睾症、尿道下裂、子宫内膜异位、阴阳人、发育不全、精子数目减少及活性下降等发病率的升高有关[1~3].在自然界,环境雌激素的污染被认为是动物生殖功能异常,雌雄同体率升高,动物性比例失调、动物生殖器官变异的重要原因[4,5].
作者:贾凌志;王福玉 刊期: 2003年第11期
汞是一种有毒元素,环境中的汞被动植物吸收后,通过生物的富集作用和食物链传递等生物放大作用,后在人体内积累,以致中毒发病,严重者甚至死亡.自20世纪中叶日本的水俣湾汞污染及新泻市相继发生水俣病事件后,汞对环境的污染在全世界引起了关注.世界卫生组织将汞列为首要考虑的环境污染物.因此,作为一个重要的卫生指标,汞的分析测定是人们十分关注的课题.了解目前汞分析方法的进展,对进一步的研究十分必要,本文就卫生检验中汞的样品预处理、检验技术、分析方法作一综述.
作者:栗旸;刘世熙;曹槐;万玉萍 刊期: 2003年第11期
为了解目前我国省、直辖市级疾病控制机构在农药残留检测方面的质量水平,借鉴分析质量控制方式,于2002年5~6月间开展了六六六、滴滴涕加标样品考核工作[1,2].检验方法未做特别要求,完成的时间为1个半月.13个单位中6家按时报告结果,6家拖延了报告时间,1家至今未报告.通过狄克逊(Dixon)检验,有9个数据作为离群值被删除[3].有14个数据不符合平均值±2倍标准偏差为合格数据的规定,总体合格率为85.4%.现将本次考核的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杨大进;方从容;蒋定国 刊期: 2003年第11期
随着入世,我国医院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生存环境进一步严峻,要想立足就必须拥有其核心竞争力.基于知识和技能的核心竞争力理论与知识管理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两者的结合性研究对于医院的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周琳;宋炜;许苹;连斌;朱敏 刊期: 2003年第11期
执行良好的生产规范(GMP)与应用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均是食品等产品卫生质量管理的先进方法,对保证产品安全卫生,实现产品卫生管理标准化和规范化,起到积极的作用[1].HACCP是一个确认、分析、控制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生物、化学、物理危害的系统方法,是一种新的对生产过程各环节进行控制的质量保证体系[2].GMP则采用HACCP方法,对整个制造过程进行系统管理,是产品生产、加工、包装和贮存中的一般良好制造标准,即制定严密的日常卫生和质量管理制度在产品制造过程中切实加以实施[1],事实上,在卫生监督管理过程中发现大多数企业都或多或少地离这项标准还存在差距.如何定量地描述这个差距,正是建立GMP-HACCP量化指标体系的理念之所在.本文通过建立GMP-HACCP量化指标体系对卫生行业生产经营企业的卫生状态进行了定量研究.报告如下.
作者:孙杰忠;孙统达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评价糖尿病社区干预对城市居民肥胖状况及相关因素的影响,为制定社区干预对策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实验流行病学方法,选取山东省2个城市社区分别作为干预社区与对照社区.1997年,收集基线资料,同时开始在干预社区实施糖尿病综合干预措施.2001年,再次以相同的方法收集2个社区相关资料,通过2个社区基线与4年后资料的比较,分析干预措施对社区健康人群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业余体力活动强度和膳食结构的影响.结果干预前后,干预社区人群BMI均值与WHR均值无显著性差异,对照社区人群4年后BMI均值与WHR均值均上升(P<0.05).干预社区人群在干预前后超重与肥胖率无显著性差异,但对照社区人群超重者增加了12.1%,肥胖者增加了5.6%(P<0.01).干预社区干预前后业余体力活动程度构成无显著性差异,而对照社区人群中度活动组比例从47.6%下降为14.2%(P<0.01).4年后,干预社区喜荤食的比例下降了4.8%(P<0.05),而对照社区相应比例上升了1.6%(P<0.01).结论社区水平的糖尿病干预项目对城市居民肥胖及其相关因素,体力活动强度,膳食结构均有显著影响,提示社区居民对糖尿病和相关危险因素的干预有较好的依从性.
作者:张颖;赵仲堂;郝凤荣;贾存显;王束玫;冯月秋 刊期: 2003年第11期
我国15~34岁年龄组人群是感染艾滋病的高危人群,而大中专院校的学生正处在这一年龄段[1].我国已将预防和控制性病和艾滋病列为大、中学校健康教育的内容[2],提高健康教育教师预防性病、艾滋病的知识和丰富他们的教学手段,是有效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为探索这个途径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根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项目计划,于2003年1月在南昌市举行了为期5天的<江西省大中专院校预防艾滋病和生活技能骨干教师培训班>,并对其效果进行了评价.
作者:徐群英;袁兆康;吴磊;周跃平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对小学生饮食知识、态度、行为进行干预的方法、途径和内容.方法通过对山西省太原市桃园小学3~5年级小学生的饮食知识、态度和行为现况进行测查,发现小学生在上述各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在基线测查的基础上,根据研究目的将小学生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经统计学检验两组被试的均衡性较好.对干预组小学生进行了1学期的干预实验.干预后进行了复测.结果干预组小学生饮食知识、态度、行为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干预实验方法可行,内容适当.
作者:许言午;王芳芳;张江虹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现阶段,糖尿病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1].多数糖尿病人属于院外病人.病情控制的好坏与其对疾病的认识及行为危险因素密切相关.只有充分了解病因,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自觉对病情进行监测,并积极配合治疗,才能从根本上控制好病情,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生活质量.2001年6~12月,在北京市城区中对2型糖尿病人开展行为危险因素干预,以评价干预措施对社区糖尿病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影响.
作者:尹香君;焦淑芳;时颖;王瑜;谢瑾;李健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了解长江航线船员对AIDS知识的掌握程度,评价对长江航线船员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方法对长江航线船员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采取匿名问卷(KABP)方法,在干预前后分2次进行AIDS知识问卷调查.结果长江航线船员对艾滋病知识已有一定的了解,但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认识不全面,经过健康教育干预后,长江航线船员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有显著提高,对待艾滋病人的态度亦有较明显的改善.结论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可提高长江航线船员对艾滋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应该加强和推广.
作者:王芃;刘铁;孔繁学 刊期: 200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