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益气活血中药复方固本抑瘤Ⅱ号(Ⅱ号)对Lewis肺癌荷瘤小鼠C57BL/6免疫功能及生存时间的影响.方法:体重(19±1)g雄性C57BL/6小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环磷酰胺化疗组(CTX)(30mg/kg腹腔注射)、固本抑瘤Ⅱ号中剂量组(M)(35g·kg-1·d-1灌胃)、高剂量组(H)(70g·kg-1·d-1灌胃)、中剂量加CTX组(M+CTX)、高剂量加CTX组(H+CTX),每组10只.采用MTT法检测荷瘤小鼠NK细胞活性、脾淋巴细胞增殖功能;中性红染色法检测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血球计数仪检测血常规.结果:M+CTX及H+CTX较单独应用CTX化疗组小鼠NK细胞、β淋巴细胞活性和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有明显提高,分别P<0.05;且提高CTX化疗后血色素水平;M、H组荷瘤小鼠的平均存活天数均在(25±3.69)天以上,与对照组(19.57±3.58)天相比,生存时间明显延长,分别P<0.01.结论:固本抑瘤Ⅱ号能提高Lewis肺癌荷瘤小鼠免疫功能,改善贫血,延长小鼠荷瘤生存时间.
作者:张甘霖;王笑民;李萍;杨国旺;刘欣;盛巡;刘美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清金得生片抗小鼠Lewis肺癌的作用机制.方法:将C57小鼠常规接种kewis肺癌,随机分5组,设清金得生片高剂量组(3.5g/kg)、中剂量组(2.1g/kg)、低剂量组(1.05g/kg)、FT-207组、生理盐水组,连续灌胃给药10天,停药24h后拉颈处死,取肿瘤称重量,测量体积,肿瘤组织用10%甲醛固定,切片、HE染色.结果:清金得生片各剂量组肿瘤重量明显轻于生理盐水组,肿瘤体积明显比生理盐水组小,肿瘤重量抑制率为26.52%~46.96%,肿瘤体积抑制率为26.45%~45.06%.镜下可见部分瘤细胞体积缩小,核致密,染色质浓缩边集,个别瘤细胞核断裂形成大小不等的胞核小体,肿瘤细胞核分裂数明显减少,在大片坏死残留的肿瘤细胞周围有大量的淋巴细胞和白细胞浸润.结论:清金得生片有抑制Lewis肺癌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以及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作者:陈林香;周岱翰;陈雪馨;陈瑶 刊期: 2007年第03期
中医形神学说认为形俱神藏、形神相即及形神合一.通过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表现、病因病机(发病机制)及治疗来释析中医心身整体观.
作者:杨银芳;张建英;楚更五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制剂云南灯盏花胶囊对慢性肾衰大鼠血常规、血脂、肾功能及肾小球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制作大鼠5/6肾切除肾衰模型,分别给予云南灯盏花胶囊及尿毒清颗粒剂灌胃,8周后检测各组大鼠的肾功能(Scr、BUN),血脂(CHO、TG、HDL、LDL),血常规(HB、RBC、HCT)及实验鼠肾组织纤维连接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灯盏花组的HB,RBC、HCT,Ser数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TG差异不显著(P>0.05):尿毒清组的HB、RBC、HCT、TG数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Scr差异不显著(P>0.05).光镜下可见,灯盏花组肾小球体积接近正常组,球囊粘连较模型组轻,肾小球系膜细胞轻度增生,系膜基质轻度增宽:模型组及各治疗组大鼠肾小球系膜区纤维连接蛋白(FN)抗体染色阳性,灯盏花组肾小球FN抗体染色阳性程度低于模型组,与尿毒清组相当.结论:云南灯盏花胶囊可以改善肾性贫血,明显降低CRF实验大鼠血ser数值,明显减轻CRF实验大鼠的肾脏病理损害,防止慢性肾衰纤维化的形成,从而延缓慢性肾衰的进展.
作者:王志祥;肖泓;段艳蕊;张泽渊;李琦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复方土牛膝糖浆中主药水杨梅简便、快捷、有效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按有关文献方法及改进法分别对复方土牛膝糖浆中水杨梅进行薄层色谱试验.结果:方法3操作简便,色谱斑点显色清晰,分离效果好,而且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所建立的方法3具有可行性,专属性强,可作为定性鉴别复方土牛膝糖浆中水杨梅的方法.
作者:曾聪彦;梅全喜;高玉桥 刊期: 2007年第03期
五行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灵魂,几千年来,一直渗透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但是关于五行学说的起源及哲学内涵至今还存在许多争论.文章从五行名称的象理内涵,以及五行内涵的应用发挥角度,探讨了与四时时令气候、物候的深刻内在相关性,提出五行初可能源于古代天文历法指导下的四季认识.
作者:谭春雨;方力行;陶御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1994年始,本院中医骨伤科开始招收瓣加坡硕士研究生后,1997、2000、2003、2004年又多次招收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等地硕士研究生.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不适应于这些来自东盟国家的研究生,必须进行合理的教学改革.
作者:韦坚;韦贵康;周学龙;周红海;韦理;谢冰;陈靖红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在体外对脐血单核细胞向树突状细胞分化的作用.方法:无菌条件下采集脐血,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获得脐血单个核细胞.将获得的单核细胞分为2组,实验组:在含有不同浓度(50、100、200mg/L)黄芪多糖的10%胎牛血清的RPMI-1640完全培养液中培养;对照组:在未加黄芪多糖的RPMI-1640完全培养液中培养.培养过程中用倒置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形态;收集部分培养第12天的细胞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细胞表面CDla、CD80、CD83、CD86分子的表达.结果:在培养的第72h后实验组细胞形态开始变化,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树突状结构更加明显,第12天细胞呈典型的树突状细胞形态;对照组细胞生长缓慢,细胞无成簇生长,培养至第12天细胞呈梭形巨噬细胞形态.培养至10天的实验组细胞扫描电镜下可见细胞表面粗糙,胞体突起成不规则形态,突起的长短、粗细、薄厚不等.培养12天后实验组细胞别高达DCS特异性抗原CDla、CD80、CD83和CD86,与对照组对应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黄芪多糖体外可诱导脐血单核细胞(DCs前体细胞)定向分化功能性(成熟)DCs.
作者:邓旻;窦晓兵;史亦谦;沃兴德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查老平生精于攻读,勤于临证,深悟古典医籍之精髓,通晓临订辩证之精要.从事中医临床基础理论研究及中医人才培养工作近60个春秋,坚持勤求古训,师古不泥,兼收并蓄,博采众长,不持偏执,敢于创新的治学理念,在临床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基本上形成了自己比较系统的学术思想.
作者:徐月英;尹远平;查杰;姜春梅;江红;查玉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证候诊断标准的研究是证候规范化研究的重点.其中证候要素的提取是证候诊断标准建立的关键.病机是证候及证候要素产生的根源.文章通过对中风病传统与现代病机研究的分析,总结出中风病临床常见的证候要素,为建立中风病证候诊断标准,推进中风病证候规范化研究的发展提供了依据.
作者:张聪;高颖 刊期: 2007年第03期
从对经络的理解及古代经络的形成来分析经络实质研究,认为经络实质问题可以简化为穴位的实质问题,也就是经穴-脏腑相关问题.从穴位主治作用入手,明确针刺穴位是通过什么途径起治疗作用的,终确定经穴与脏腑的联系途径即真正意义上的经络.
作者:任婷婷;裴景春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建立心肌细胞肥大模型,观察当归注射液对心肌细胞肥大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乳鼠心肌细胞,用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诱导心肌细胞肥大,测定心肌细胞直径、蛋白含量,评价当归注射液对心肌细胞肥大的影响.结果:AngⅡ能够显著增加心肌细胞的直径和蛋白含量(P<0.01),当归注射液对这一效应有逆转作用(P<0.05).结论:血管紧张(终浓度为10-7mmol/L)有明显促心肌肥大的作用,当归注射液(终浓度为10-3g/mL)对血管紧张素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作者:邸美仙;李应东;刘凯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水煎剂中黄芪甲苷、阿魏酸、多糖的含量测定,并作为该方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黄芪甲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阿魏酸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多糖采用苯酚一硫酸法.结果:黄芪甲苷在0.24~6.00μg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100.79%.阿魏酸在0.08~0.24ug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101.76%.多糖测得的平均回收率为102.80%.结论:黄芪甲苷、阿魏酸的含量测定,可作为补阳还五汤的质量控制标准.
作者:朱传武;彭康;佟丽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五汁饮对温病高热伤阴动物模型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大肠杆菌内毒素建立家兔温病高热伤阴的动物模型,模型组和空白组灌服生理盐水,五汁饮组灌服五汁饮,以体温、红细胞膜Na+-K+-ATP酶活力等作为相关性指标来观察五汁饮的养阴清热作用.结果:五汁饮组发热高峰和发热持续时间均低于模型组,组间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模型组造模3h后红细胞膜Na+-K+-ATP酶活力与造模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造模24h后红细胞膜Na+-K+-ATP酶活力下降明显,与造模前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汁饮对家兔温病高热伤阴动物模型有明显的防治作用,并提示五汁饮的养阴清热作用可能与细胞保护有关.
作者:江凌圳;徐珊;王英;王绪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采用正交设计研究益肾颗粒的提取工艺.方法:以益肾颗粒中脂溶性成分齐墩果酸、熊果酸为考察指标确定佳工艺,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分析.结果:试验结果为药料粉成粗粉,加75%乙醇5倍量,回流提取3次,每次2.5h为佳工艺.
作者:马丽颖;张铭 刊期: 2007年第03期
中药指纹图谱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随着研究的深入,手段更加成熟,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中药的鉴定与质量控制,就近年来研究中药指纹图谱的光谱、色谱及DNA等不同方法做一简要论述.
作者:赵德玉;毕桂宏 刊期: 2007年第03期
传统的蜜炙炒制法,受炒制时间、温度等因素影响,其内、外质量难以掌握.现根据本院用药情况和现有设备,利用蒸气烘房进行中药蜜炙炮制.使蜜炙中药饮片品形、色、味均符合省炮制规范要求,达到提高疗效,便于存贮,操作简便,节约燃料之目的.
作者:董常青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建立妇宁康片中淫羊藿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甲醇-0.1mol/L磷酸盐缓冲溶液(22:9:69)作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70nm.结果:淫羊藿苷进样量在0.1622~0.81121μg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2%(RSD=1.8%,n=5).结论:本法灵敏、准确、重现性好,精密度高、专属性强.可用于妇宁康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景涛;李可强;张振秋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食用菌松茸对小鼠胃排空的影响.方法:以正常、新斯的明负荷、肾上腺素负荷小鼠为实验研究模型,采用改良酚红含量测定法.结果:松茸提取液一次性灌胃给药6g/kg可显著促进正常小鼠的胃排空(P<0.01);对新斯的明负荷小鼠胃排空亢进,有一定拮抗作用,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肾上腺素负荷小鼠引起的胃排空抑制,有显著拮抗作用(P<0.01).结论:松茸提取液能促进小鼠的胃排空.
作者:关见留;吴映明;梁彩;黄春梅;曾晓春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通过研究掌叶大黄中主要成分大黄酸、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和大黄酚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作用,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探讨大黄延缓衰老作用的可能机理.方法:采用电子自旋共振技术(ESR)分别检测大黄中主要成分对O2的清除作用.结果:大黄中主要成分对O2的清除作用,依次为大黄酸>大黄酚>大黄素>大黄素甲醚>芦荟大黄素.结论:大黄所具有的延缓衰老的作用,可能与其所含的主要成分大黄酸、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和大黄酚具有清除O2的能力有关.
作者:罗志毅;黄新;包国荣 刊期: 2007年第03期
重楼和拳参为两种常用中药,由于本草书籍中对两种中药的名称记载雷同及各地使用习惯不同等历史原因造成两药混用现象.由于二者药性、药理、成分及功效迥然不同,为求本清源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笔者从本草学及现代药理学角度加以辩明.
作者:陆维承 刊期: 2007年第03期
随着对肿瘤研究的不断深入,应用中药配合放化疗和其它疗法共同治疗肿瘤成为近年来医学研究的热点,中药在治疗肿瘤过程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从3个大的方面综述了抗肿瘤中药及其有效成分的主要作用机理,进一步阐明了中药在治疗肿瘤过程中的所发挥的多环节、多靶点效应.
作者:袁庆欣;张艳;宋婷婷;柳士博 刊期: 2007年第03期
中药饮片的特殊性决定了其质量控制和管理的难度,从饮片入库前的验收,包括易混品、掺伪品、假冒品的鉴别,药用部位、饮片杂质、湿度、虫蛀、发霉和走油等方面的检查,及包装和数量的清点,到饮片的在库养护如库房的管理和饮片的保存等,都需要在实践中结合理论进行摸索和总结.
作者:吴洁;秦悦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并比较固表解毒合剂等对干酵母所致发热大鼠体温的影响.方法:大鼠皮下注射15%干酵母悬液10mL/kg后立即以固表解毒合剂灌胃给药,同时以不同中药及阿司匹林为对照,于给药后1、2、4、6、8h测体温,求出各测定时刻体温相对于正常体温的变化值.结果:固表解毒合剂在给药后的1h体温升高不明显,且在4、8h可显著降低体温的升高(P<0.05~P<0.01).结论:固表解毒合剂具有一定的解热作用,可能与扶正固本的作用有关.
作者:李灿东;王瑞国;杜建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清热泻火法对面部痤疮的疗效.方法:60例面部痤疮病例,采用清热泻火法,以清痤灵加减,每日1剂,分2次口服,4周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皮疹消退情况.结果:痊愈38例(63.3%),显效12例(20%),有效6例(10%),无效4例(6.7%),愈显率83.3%,总有效率93.3%.结论:清热泻火法治疗面部痤疮疗效显著.
作者:王旭;袁艳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中医神经信息学是中医和现代脑科学、信息科学和计算机科学互相交叉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利用脑功能成像、神经电生理学、生物信息学和行为医学等技术,从整体功能水平、分子细胞水平、行为水平3个方面,对人体和实验动物进行研究,寻找与中医脑病相关的的中医基础理论、诊断和治疗方法、针灸、中药方剂等的实质,并且获得和建立中医脑病数据库,构建中医神经信息学研究的信息平台和数据共享平台等.
作者:王玉来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通腑宁颗粒对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方法:通过通腑宁颗粒对家兔离体十二指肠活动的影响,来观察其解除肠管痉挛的作用.结果:通腑宁颗粒有显著的解除肠管痉挛的作用.结论:通腑宁颗粒可通过解痉实现对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
作者:田振国 刊期: 2007年第03期
闭塞性动脉硬化症是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急剧上升,预后较差,若不及时治疗,可导致肢体坏死、致残、甚至有生命危险.本陆军自2003年12月-2005年12月应用补阳还五汤加减配合溶栓胶囊治疗Ⅰ、Ⅱ期闭塞性动脉硬化症73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侯玉芬;张玉冬;程志新;王大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具有补肾益气作用的软脉煎对与家兔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有关的血小板源生长因子-A链(PDGF-A)mRNA以及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用贴块法培养家兔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VSMC),用药物血清学方法将药物血清作用于细胞模型.设立正常组,模型组,软脉煎5倍、10倍、20倍成人剂量组和舒降之10倍成人剂量组.逆转录-聚合酶联反应法测定各组血小板源生长因子A链mRNA表达水平.电镜观察各组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软脉煎能够使家兔VSMCs PDGF-A链的mRNA表达降低并改变其超微结构.结论:肾中精气亏虚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发生的根本原因之一,补肾益气可能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有效原则.
作者:陈家和;顾耘 刊期: 2007年第03期
通过查阅分析近5年肿瘤实验研究的文献资料,发现中药的抗癌效应目前存在2种情况,即存在剂量-时间效应,存在适剂量等.同时,中药抗癌也涉及较多的分子靶点,如调控细胞周期、细胞调亡和细胞信号转导等多种抗癌途径,因此中药抗癌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作者:杨杰;高锋;孙洋;丁维俊;王米渠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牡丹皮小鼠增强小鼠免疫的作用.方法:实验动物采用清洁级ICR级昆明种小鼠,免疫调节试验各设3个剂量组,分别为52、26、13mg/kg体重,即高、中、低剂量组,另设蒸馏水对照组.经口灌胃给予受试物.免疫调节试验选用细胞免疫、体液免疫指标.结果:调节免疫实验提示,中、高剂量组抗体积数显著增加,高剂量组耳廓肿胀度和中、高剂量组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吸光度差值显著增加,高剂量组单核一巨噬细胞的吞噬指数显著增加,高剂量组NK细胞活性显著增加.结论:牡丹皮对小鼠具有增强免疫作用.
作者:李彦博;王倩;张炳桢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鳖甲煎丸化裁对肝癌22荷瘤小鼠动物模型肿瘤抑瘤率、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建立肝癌22荷瘤小鼠动物模型,随机分为5组,鳖甲煎丸化裁高剂量组、鳖甲煎丸化裁中剂量组、鳖甲煎九化裁低剂量组、生理盐水组、正常组.通过测定荷瘤小鼠的瘤重、抑瘤率观察鳖甲煎丸化裁对肿瘤生长的影响;通过对荷瘤小鼠血液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来观察鳖甲煎丸化裁对其机体的免疫调节效应;通过对本实验各种指标的观察和研究来讨论鳖甲煎丸化裁高、中、低3个剂量在治疗肝癌22荷瘤小鼠动物模型肿瘤作用中的差异及优劣程度.结果:鳖甲煎丸化裁能使肝癌22荷瘤小鼠的瘤重减小,抑制肿瘤的生长,高、中、低组的平均抑瘤率分别为56.66%、48.11%、40.88%;鳖甲煎丸化裁高、中、低剂量组荷瘤小鼠血液内的CD4百分率、CD4/CD8比值均高于生理盐水组(P<0.05),尤其中剂量组效果尤为突出;另外,鳖甲煎丸化裁中剂量组对荷瘤小鼠肿瘤包膜完整性控制好.鳖甲煎丸化裁中剂量是对肝癌抑制及治疗作用的具体、有效、安全的优先剂量.结论:鳖甲煎丸化裁能明显抑制肝癌22荷瘤小鼠肿瘤的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是增强荷瘤小鼠的体液免疫功能和细胞免疫功能.
作者:王丹;艾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加味真武汤对硫代乙酰胺所致肝肾综合征模型大鼠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给大鼠腹腔注射硫代乙酰胺300mg/(kg·d),共2天,制造肝肾综合征模型.测定大鼠血中ALT/GPT、CRE、UREA、TBL、NO、内毒素、ET及ATⅡ的量.同时测定16h尿量,并计算肌酐清除率.结果:加味真武汤45、22.7、15g/kg可改善硫代乙酰胺所致肝肾综合征模型大鼠的肝肾功能:血中ALT/GPT、CRE、UREA、TBL降低,尿量增加,肌酐清除率增加,同时血清内毒素水平及NO含量也降低.结论:加味真武汤对肝肾综合征动物模型有一定保护作用,与降低模型动物血清内毒素水平及NO含量有关.
作者:杨东旭;成亮;徐平湘;胡小敏;李伯楠;刘磊;杨华升;李秀惠;勾春燕;李雁;何秀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清眩颗粒对大鼠主动脉病理形态学及NF-KB、PDGF-B、FGF-2阳性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清眩颗粒高剂量组、清眩颗粒低剂量组、银杏叶片对照组各10只.喂养8周后,分别灌服蒸馏水、清眩颗粒高剂量液、清眩颗粒低剂量液、银杏叶片液,连续灌胃4周.检测大鼠主动脉病理形态学及NF-KB、PDGF-B、FGF-2阳性表达.结果:清眩颗粒高剂量组胸主动脉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较清眩颗粒低剂量组、银杏叶片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明显减轻.清眩颗粒高剂量组主动脉壁NF-KB、PDGF-B、FGF-2阳性细胞百分比低于模型对照组、清眩颗粒低剂量组、银杏叶片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清眩颗粒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与抑制动脉壁NF-KB、PDGF-B、FGF-2阳性表达有关.
作者:庄欣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张艳教授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运用益气活血中药治疗,以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微循环,调节神经内分泌功能为主,在临床治疗中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作者:杨硕;张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陈达灿教授,系广东省中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外科学(皮肤病学)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国家新药(中药)临床试验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兼性病学组主任、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理事、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及广泛省药品评审专家.
作者:廖勇梅;刘文静 刊期: 2007年第03期
介绍莫成荣教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经验,黄师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中医内外合治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作者:洪光;莫成荣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冠心病心绞痛发病特点属风病,病位在心之络脉,病机主要为心络阻滞和心络痉挛.风药主要的治疗学机制为:祛除致病因素,急则治标、速止疼痛,活血通络,直接治血,宣畅气机,宣通阳气,风药调肝,风药治脾,但多为协同综合性治疗作用.并介绍验效方羌威合剂的应用经验及其现代药理学机制.
作者:王艳;郑国庆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杨之藻主任医师认为,小儿紫癜肾初期以实证为主,后期多为虚实互见.实证治法强调疏风清热和活血化瘀,坚持辨证论治,倡导中西医结合.对过敏原的检测、过敏性紫癜病人的饮食安排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作者:王林;杨之藻;孟牛安;卢书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对葎草花粉进行系统的生药学研究.方法:分别采用显微摄影、光谱及色谱等方法,对花粉进行定性鉴别与定量分析.结果:葎草花粉粒经分解后花粉粒显微结构清晰;4种溶剂的紫外光谱、粉末红外光谱、SDS-PAGE及HPLC图谱特征明显;分别以标准蛋白和木犀草素对照,测得其9个蛋白质组分的分子量及木犀草素的含量.结论:本实验结果可为葎草花粉的生药鉴定,质量标准制定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作者:李峰;魏庆宇;李正言;俞牡丹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探讨大柴胡汤对高胆固醇饲喂的家兔动脉粥样硬化(AS)形成及其磷脂氢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PHGPX)的影响.实验结束后测定血脂、PHGPX、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脂质过氧化物(LPO),并观察主动脉的病理变化.结果发现大柴胡汤组血脂水平、PHGPX、Cu-Zn-SOD、LPO以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厚度,与AS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由此可见大柴胡汤具有抗AS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脂、抗脂质过氧化有关.
作者:王凤荣;杨关林;刘彤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气是构成世界的基本物质,也是构成人体、并雏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的运动称为气机,在人体,升降出入是气运动的基本形式.人体的气处于不断地运动变化之中,时刻推动、激发着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气的升降出入失去协调平衡,就会出现各种病理变化,升降出入运动停止,人的生命活动也就终止了.
作者:卢秉久;阎斌;杨新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对桂枝茯苓丸组方方理、形成源流,以及近年来在女性生殖器官肿瘤的临床应用、实验研究等方面进行了总结.以期进一步阐明桂枝茯苓丸治疗女性生殖器官肿瘤的作用机理,扩大其治疗范围.
作者:董德刚 刊期: 2007年第03期
通过所述中医8项理论体系的形成支柱、指导中医临证实践的3项防治模式、推进中医药学术催生现代医学等三方面实践进展而有力地证实:气学说是中医药学的科学内核.
作者:王明辉;王风雷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按照颁布标准和中国药典方法鉴剐小儿肺咳颗粒中的辛弗林,斑点不清,分离度差,文章对样品的提取方法和薄层鉴别条件都作以改动,取得很好的效果.
作者:项海芝;桑育黎;郝延军;张颖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建立丹参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方法:采用<中国药典>2005年版附录细茵内毒素检查法.结果:丹参注射液注射液经30倍稀释后,用灵敏度为0.25EU/mL的鲎试剂检测细菌内毒素无干扰因素的影响.结论:丹参注射液可应用鲎试剂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
作者:嵇扬;邓英贤;王文俊;沈娟;聂渝琼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对灯笼草药材进行生药学研究,分别从基源鉴别、性状鉴别、组织构造、粉末特征等方面进行研究,为更好的开发应用、药材鉴定奠定了基础.
作者:王远志;许亮;王冰;王荣祥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其患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预计2025年全球糖尿病发病人数将超过3亿,而我国将达3800万,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的另一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对糖尿病的防治已成为医学科学工作者的一个重要课题.
作者:周吉银;周世文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许多心理疾病是由于人们情志不调引起的,正确认识情绪与健康的关系,是保持人体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
作者:牛腊红;刘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大多医家在保胎时多重脾肾,常用寿胎丸加减补脾肾以益气安胎.有瘀象者应大胆配以理气活血化瘀.此法虽为妊娠禁用,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现代病理研究其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临证医家应辨证论治,有是证用是药.
作者:林苑琪;林茂彦;林进雄 刊期: 2007年第03期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统计356例脑挫裂伤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结果出现急性脑积水者6例,慢性脑积水者35例.分析认为昏迷患者给以流质饮食、小便不利、高热是颅脑外伤后发生脑积水的主要因素,并从瘀阻清窍、脾虚水聚、肾阳不足膀胱失司、热毒壅滞四个方面对其病因病机与辨证论治进行了分型探讨.
作者:赵新军;姜汝明;王德亮;孙登江;张恺;焉兆利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清热解毒中药无论单药、复方在肿瘤临床应用广泛,疗效显著.查阅近年研究情况,概述其作用机理.
作者:潘磊;陈培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肾的精气血虚衰,是万病之源.消渴,不论是燥热还是阴火,不论是血虚还是气虚,不论是内损还是瘀血,不论是胰腺分泌失调还是胰岛素抵抗性,不论是浊毒还是酮体阳性等所致的消渴,都是因肾的精气血虚衰所致.认为肾的精气血虚衰不但是万病之源,而且是导致胰腺分泌排放等功能失调的根本因素.家传治疗上消、中消、下消的各秘方和食疗方,都有很好的疗效.
作者:潘相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呼吸功能失调性疾病,其致死致残率很高,目前尚无根治性的治疗方法,稳定期的治疗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尤为重要,但又易被医患双方所忽视.本文从中医气血理论出发,结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临床表现及特点,提出肺、脾、肾三脏气虚及血瘀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根本的病理改变,是COPD稳定期确定治疗方法的理论基础,从而提出益气活血法为COPD稳定期根本治疗大法的观点.
作者:张双胜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在糖尿病的发病中,中国传统医学非常重视脏腑功能失调的作用.在当今这样一个重视证据与科学依据的时代,深入讨论传统医学中对于糖尿病的致病机制就显得更有必要,它可以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中医对于该病的认识由来,也可以让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中医的不足之处,在临证诊治时,可以更客观地处理疾病.
作者:李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解释学作为理解和解释的学问,日渐成为显学,成为人文科学乃至自然科学的重要方法论基础.文中简要介绍了解释学的发展,及其在相关学科的应用情况;从解释学和<伤寒论>解读的起源和流变,及两者哲学视野的一致性等方面,讨论了解释学引入<伤寒论>解读的可能性;从思维方式,方法论和研究视野等方面,指出了解释学引入<伤寒论>解读的意义.
作者:张新亮;盖丽丽;李赛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脏腑是中医概念中特有的有差别的器官称谓.它们在结构性、功能性、方向性、运动性、序位性、奇偶性6个方面,均有重大差别,构成脏腑的六大命名原则:结构性命名原则、功能性命名原则、方向性命名原则、运动性命名原则、序位性命名原则、奇偶性命名原则,脏腑命名原则,透视着生命演化本质的秘密.
作者:王全年;李秀美;孙广仁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建国几十年来,由于党和政府的大力提倡和扶持,中医药得到了很大发展,但相对于西医的发展势头仍显不足.尤其是近10多年来,由于现代科技及现代管理学的有力推动,西医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然而,中医却由于种种原因发展相对缓慢.在这各行各业竞相发展的现代社会,中医要生存,就必须发展,中医要发展,就必须总揽全局,从战略高度克服中医药发展的各种不利因素,充分发挥各方面的有利条件.
作者:胡相伦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新世纪我国医药企业的发展战略.方法:从技术创新、产品开发、市场开拓、人力资本、企业文化5个方面阐述医药企业应采取何种发展战略.结果与结论:面对新的经营环境,我国医药企业发展战略必须有新的突破,才能顺应时代潮流,把握机遇,迎接挑战.
作者:刘玉红;杨艳;王鹏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将60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在患者卧床休养基础上,治疗组加服独活寄生汤50mL日3次口服;对照组口服新身痛逐瘀汤50mL日3次口服,均为3周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独活寄生汤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周红军;韩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总结寻常性痤疮的中医药物与针灸的治疗经验.方法:100例患者被随机分成针药治疗组70例和针灸对照组30例.针药治疗组采用清上防风汤加减配合针灸治疗.针灸对照组采用体针治疗.结果:两组治愈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针药治疗组明显优于针灸对照组.结论:清上防风汤加减配合针灸可作为治疗寻常性痤疮的方法之一.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徐世钊;王雪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养心活血汤对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分析评定疗效.结论:养心活血汤对病毒性心肌炎病人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孙利民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中减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补阳还五汤随症加减;对照组46例,单纯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9%.两组比较P<0.0l,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高.
作者:诸伯星;杨大赋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对56例确诊为脱膜、胎盘胎膜残留的患者服用排膜汤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愈48例,无效5例,3例未回访.故采用中药口服治疗,具有经济、简便、无痛苦的特点,是临床医师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
作者:代嘉莉;代嘉虹;陈柯文 刊期: 2007年第03期
仲景药物剂量问题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文章列举近年来相关论述,结合文献,从煎服方法、配伍方法、护理方法等方面分析,认为柯雪帆氏论证的仲景时代的一两折合现代15.625g,符合当时时代背景,安全有效,对继承、创新仲景学说及现代临床用药有指导意义.
作者:王笑青;林大勇;时红磊;关庆增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内经>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是祖国医学基础理论的鲜明特点之一,本文就脏腑生理、病理的整体联系以及五脏与自然界的整体性,阐述了<内经>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思想.
作者:方迪龙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BCL-2、Bax蛋白表达的情况及不同时间针刺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复制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并分别在造模后6、12、24h不同时间段开始针刺,运用免疫组化法观察不同时间段治疗组半暗带与对照组BCL-2、Bax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在半暗带Bcl-2,Bax在缺血再灌注6h都开始表达,随着时间延长表达逐渐增加,而Bcl-2与Bax比值逐渐降低.不同时间开始针剌的治疗组与相应时段的模型组相比,Bcl-2均明显升高(P<0.05),而Bax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因此Bcl-2与Bax的比值也相应升高.不同时间进行针刺的各组之间,Bcl-2的表达逐渐增加,但在6h组与12h组之间,12h组与24h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而6h组与24h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ax的变化在各时间段则无统计学意义,二者的比值呈逐渐降低趋势.结论:针刺通过抑制细胞凋亡保护半暗区的神经元细胞,同时针刺介入的佳时机应在脑缺血的早期.
作者:刘丹;韩威;张迪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不安腿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5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取穴天枢、水分、三阴交、足三里、太冲等穴位,对照组20例,每晚1次,谷维素20mg,每日3次.两组均治疗30天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100%.对照组有效率75%,两组间有效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针刺治疗不安腿综合征有很好的疗效.
作者:李丽霞;王国明;温峰云;宋永强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舌针为主加廉泉穴针刺,同时配合语言训练对中风后构音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8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针刺疗法与语言训练相结合,针刺疗法以舌针为主配合廉泉穴进行治疗;对照组按常规体针取穴原则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别,但治疗组痊愈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舌针为主配合语言训练可大限度地改善中风后构音障碍的言语清晰度.
作者:于秀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红藤败酱合剂热敷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同时对治疗组的不同中医分型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方法,对治疗组60例采用针刺联合红藤败酱合剂热敷治疗与对照组30例采用单纯针刺法(针刺方法同治疗组)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治疗率为91.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3.3%,两组经χ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中不同中医分型的对比分析,发现湿热瘀滞型与冲任虚寒型的有效率高于其他两型,但无统计学的意义.结论:针刺联合红藤败酱合剂热敷治疗慢性盆腔炎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谢文霞;柳献云;董海欣;胡燕;江照云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运用穴位贴敷疗法防治88例哮喘患者,取得较好的结果,并根据中医理论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了治疗机理.
作者:张舒雁;马泽云 刊期: 2007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