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
  • 国际刊号:2095-4344
  • 国内刊号:21-1581/R
  • 影响因子:1.38
  • 创刊:1997
  • 周期:周刊
  • 发行:辽宁
  • 语言:中文
  • 邮发:辽宁
  • 全年订价:28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剑桥科学文摘, 万方收录(中)
  • 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2000年9期文献
  • 脑卒中患者步态失调的康复训练

    作者:李晓霞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脑卒中伴肢体偏瘫的早期功能训练30例报告

    作者:高阿美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37例康复护理

    作者:翁巧云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银屑病患者100例心理分析及支持性心理护理

    作者:胡铮;鞠宏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手外伤术后病人康复需求200例调查分析

    手外伤经过急诊I期手术治疗后,多数病例由于创伤后瘢痕挛缩、肌腱粘连、肿胀、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组织缺血等多种因素所致功能障碍,使患者肢(指)体功能不能恢复到创伤前水平,致使生活质量下降于2000年3~4,对我院手外科3个病房手外伤术后患者进行康复需求问卷调查,问卷共下发250份收回238份,除去不合格问卷,就200份问卷进行汇总分析.

    作者:高文;李玉珠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推拿施治肾绞痛1例体会

    1 病历资料男50岁,干部,就诊时间1999年3月10日.主诉:发热,腰部、腹部胀痛2d.体检:体温38.10C,脉搏96次/分,呼吸24次/分,血压150/86mmHg,神清、急性痛苦病容、呼吸急促、大汗淋漓,心肺(-),两侧腰部明显压痛,腹部膨隆,全腹压痛,但以中腹部右侧为明显,无反跳痛、肌紧张,叩诊呈鼓音,听诊肠鸣音减低.

    作者:叶宏良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透刺加压热敷法治疗腱鞘囊肿32例报告

    1 方法介绍透刺法:局部常规消毒后,选用1.5寸28#毫针4根,沿囊肿四周向中心斜刺(30°~45°)透过囊壁底层,捻针50下,再将针提至囊内,向两旁各透刺1次,捻针50下.如此,15min行针1次,留针1h.加压包扎法:针后,敷料一块,盖住针孔,医者双手拽住患处,用力后拉,同时双拇指力压囊肿处,并使患处关节起伏20~30下,即可将囊肿内容物全部挤净,碘酒消毒,盖上敷料,上加一玻璃纽扣,绷带包扎2d.热敷法:撤除绷带,用毛巾热敷5d,每日3次,每次20min.热敷结束后,观察疗效.

    作者:李春元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中药内服外用治疗颈椎病的研究概况

    颈椎病是颈椎间盘、颈椎骨关节、软骨韧带、肌肉筋膜等发生退行性改变及继发病理改变,损害脊髓、神经、血管等组织(如压迫、刺激、失稳、错位等),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笔者据近二三年有关文献资料,就中药内服外用治疗此病作一综述.

    作者:嵇强;章朋;张琳珊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中药穴位热敷护理缩短小儿喘嗽病程疗效观察

    1 方法介绍1.1中药穴位热敷药用白芥子30g,吴茱萸6g,食盐30g.用铁锅炒热至芳香灼手后,装于布袋敷于患儿背部肺俞穴处.取患儿俯卧,开始时隔着内衣,待药物温度略降低后再直接敷于皮肤上,药袋外覆盖棉垫保持温度在40~60℃.每日1次,每次15~20min.若痰多气喘时加莱菔子30g,同上炒热敷贴.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加穴位热敷.对照组用西药常规治疗,加中药宣肺化痰之品.

    作者:王珏;石林娟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温水浴中运动疗法对骨关节病的康复作用

    骨关节病的发病原因有风湿性关节病,类风湿性关节病,微生物感染后免疫复合物沉积,产后着凉等或其他不明原因所致.常规药物治疗,疗程长,疗效不明显,常导致关节僵硬、致瘫、致残、失去劳动能力.我们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温热水浴中的运动(浴池或浴盆)获得较单纯药物治疗更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鹰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对少儿情绪与品行障碍者家庭特征的观察研究

    目的探讨中国少年儿童情绪与品行障碍者家庭冲突特点.方法运用系统家庭治疗技术进行访谈、评定73例家庭,记录治疗访谈和随访访谈的全部过程,用相应调查表进行反馈.结果中国家庭有5个维度特征突出.结论西方系统家庭治疗技术基本适用于中国青少年儿童家庭,有跨文化适用性.

    作者:张丽玲;赵旭东;许秀峰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支持与孤独感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支持与孤独感及其相关关系.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价量表(SSRS)、UCLA孤独量表(UCLA)及Rasch型孤独量表(Rasch)对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108例正常对照进行评定分析.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SSRS因子分及总分均低于正常对照,UCLA及Rasch评分均高于正常对照,SSRS因子分及总分与UCLA及Rasch评分均成显著负相关.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孤独感与社会支持不足有关,提示对于患者的康复要有家庭社会支持及必要的社交技能训练.

    作者:吴福喜;彭红军;蒋泽宇;胡号应;黎丽燕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群体式开放管理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男性患者孤独心理康复研究

    目的探讨群体式开放管理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孤独心理康复效果.方法将85例符合CCMD-2-R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慢性精神分裂症男性患者分为3组,分别采用群体式开放管理、半开放管理和封闭式管理进行治疗,采用UCLA孤独量表、BPRS、IPROS量表评估治疗效果.结果经群体式开放管理康复治疗,患者的孤独心理随精神症状的改善、兴趣性和社交能力的提高而得到一定程度矫治,社会功能得到改善.结论群体式开放管理模式有效地改善精神病人的孤独心态,促进患者社会功能正常化恢复.

    作者:任赐儿;梁忠新;颜辉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高能震波治疗四肢长骨骨不连接

    目的观察高能震波(highenergyshockwaves,HESW)治疗骨折不愈合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应用体外震波碎石机所产生的HESW治疗19例骨折不愈合病例.术后根据病情选用石膏、夹板或外固定支架固定.观测指标:定期X线摄片、血碱性磷酸酶(AKP)和骨钙素(BGP)测定.结果 84.2%(16/19)病例获得了骨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8~18周,平均12周.血AKP、BGP术后2周明显升高(P<0.05);未发现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HESW治疗骨不连接疗效较可靠、创伤小、方法简单、安全.

    作者:李晓林;余楠生;谢国均;余卫党;谢伟坚;胡锐明;张普国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屈指肌腱鞘管区损伤后的抗张力修复与早期主动康复治疗

    目的探索屈指肌腱鞘管区损伤的复合修复术及系统的康复治疗措施.方法采用核心津下套圈缝合加周边Halsted缝合复合修复,术后主动活动并结合系统的康复治疗,将疗程各阶段疗效与其它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优良率97.8%,随访期中及康复治疗各阶段资料表明,复合修复法与康复治疗的有机结合使疗效和康复进程明显提高.结论牢固缝合术后早期主动活动,系统的康复治疗是预防肌腱粘连提高指关节曲伸功能的有效方法.

    作者:崔胜杰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颌面部畸形病人的心理状况及心理康复

    目的研究颌面部畸形病人在整形手术前、中、后的心理状况及其心理康复方法.方法选择无精神病及家族史的颌面部整形择期手术患者37例,调查分析其心理状况、社会人口学特征等资料,并实施心理干预.结果颌面部畸形病人手术前和手术期间较紧张焦虑、易激动、合作性差、心理健康程度低,经过心理干预都有不同程度的好转.结论针对病人的心理特点开展术前心理准备,术中、后期加强心理治疗和心理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马骏;孙宏伟;孙建霞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小儿脑性瘫痪康复治疗中新的量化评估方法

    目的探讨小儿脑性瘫痪康复的量化评估问题.方法100例脑性瘫痪患儿康复治疗前后分别用修订的小儿脑性瘫痪运动评价量表(GMFM)进行评估.结果治疗20d后,脑性瘫痪患儿功能区得分和实际得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均<0.05).治疗90d后,脑性瘫痪患儿第2、3、4功能区得分、实际得分和总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以上).结论该量表有较好的敏感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可在国内推广.

    作者:刘振寰;朱小宁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脑性瘫痪患儿体外反搏治疗前后脑底动脉血液动力学改变的探讨

    目的探讨提高脑性瘫痪患儿脑底动脉的血流量,改善颅内血供及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新途径.方法对50例脑性瘫痪患儿采用综合疗法(在常规治疗方法中加入体外反搏EPC)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用双功能彩色多普勒(TCD)测脑底动脉血流速度.作自身前后配对比较.结果治疗前流速慢者治疗后总体趋向增快.其中MCA差异非常显著,P<0.01,ACA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流速快者治疗后趋向减慢.结论脑瘫患儿脑底动脉速度异常是可逆的,体外反搏能增加颅内血供,有利于脑功能的恢复,不失为治疗小儿脑瘫的新途径.

    作者:蒋德禹;唐亮;张凤玲;陈莲红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高血压病人定量运动前后氧及二氧化碳分压的变化

    目的研究高血压病人定时定量运动前后氧及二氧化碳分压的变化,以指导病人正常的运动.方法选取30例高血压病人,按I、Ⅱ、Ⅲ期高血压分类,分别测定其运动前、后氧及二氧化碳分压,另选取30例无高血压病和心、脑、肾等疾病者为对照组.结果高血压患者动脉氧分压运动后较运动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I、Ⅱ期高血压病患者动脉氧分压较Ⅲ期运动后比运动前有明显提高.结论适当的运动可能有助于I、Ⅱ期高血压病人降压治疗.

    作者:周国清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A型肉毒毒素治疗贲门失弛缓及远期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内镜下注射肉毒毒素治疗贲门失弛缓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7例贲门失弛缓病人采用内镜下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通过对治疗前后主要症状评分及食管下括约肌压力(LESP)测定评价近期疗效.治疗后半年、1年、2年随访,评价中远期疗效.结果在57例病人中有54例治疗后症状缓解占95%,无合并症发生.随访观察治疗后半年以上有41例,其中36例未复发占88%;1年以上30例,有25例未复发占83%;2年以上12例,有8例未复发占67%.结论内镜下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贲门失弛缓是一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刘庆森;蔡逢春;郭荣斌;毛永平;卢忠生;范开春;刘迎娣;孟江云;程留芳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家长培训对脑性瘫痪儿童的功能促进作用

    目的探讨家长培训在脑性瘫痪(CerebralPalsy,CP)康复中心的作用.方法将确诊为脑性瘫痪(CP)的儿童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均采用功能训练治疗,观察组加家长系统培训.结果治疗观察3~6个月,两组治疗前后整体运动功能测量(Gross Motor Functio nMeasure,GMFM)评估总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差异(P<0.01).同时观察组的疗效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家长培训能明显促进CP儿童的功能发展.

    作者:周安艳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脑外伤术后长期昏迷患者综合性康复治疗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性康复对脑外伤术后长期昏迷的疗效.方法 68例脑外伤开颅术后病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在开颅术后病情一旦稳定即开始系统的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神经外科治疗方法.于治疗的各个阶段用GCS计分和Barthel指数对意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康复组意识恢复较快,日常生活能力恢复较好.结论脑外伤开颅术后早期进行康复治疗有利于提高病人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

    作者:蒋争鸣;侯永宏;周远兰;王九善;余丽芬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体育锻炼对绝经期妇女雌激素、骨代谢和骨密度的影响

    目的观察体育锻炼对绝经期妇女雌激素、骨代谢和骨密度的影响.方法 38例常年参加体育锻炼(锻炼组)和/或不参加锻炼(对照组)的绝经期妇女按年龄、体重、身高和绝经年限进行1:1配对比较,空腹测定两组的血Ca2+、P、血碱性磷酸酶(ALP)、雌二醇(E2)、睾酮(T)、卵泡刺激素(FSH)、尿Ca/Cr和前臂远端1/3处的骨矿含量(BMD).结果锻炼组的ALP和FSH明显低于对照组,而BMD、E2、T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绝经期妇女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刺激雌激素分泌、促进骨形成、增强骨密度,预防和减缓骨质疏松的发生或进展.

    作者:张文平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Wilson's病53例功能障碍评估

    目的对Wilson's病(WD)所致功能障碍进行分析和评估.方法采用我科制定的WD功能障碍评估标准,对53例住院患者的功能进行临床分析和评估.结果 (1)WD患者具有运动、言语、精神心理、智能4个方面的功能障碍,本组中发生率依次为98.1%、77.4%、56.6%、45.3%;(2)WD所具有的功能障碍往往是复合性障碍,本组中具有两种以上障碍者占88.7%;(3)WD的功能障碍与性别无关.结论 WD致残率较高,多呈复合性功能障碍,本文初步设立了WD功能障碍的评估标准.

    作者:刘卫;施有昆;李靖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牵引、推拿、斜扳三要素并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8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牵引加推拿斜扳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作用机理,分析中医手法复位对提高疗效的作用.方法用ATA-ⅡD型牵引床纵轴牵引加中医正骨手法之一:推拿斜扳复位法.结果牵引下加手法复位,治疗308例,有效30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7.4%.结论 ATA-ⅡD型牵引床加熟练复位手法,疗效确实,安全可靠,实用性强.

    作者:谭福泉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He-Ne激光照射腹部手术切口疗效报告

    1 资料与方法本组20例患者均为女性,为下腹部正中纵行切口,其中剖腹产术后14例,子宫肌瘤术后6例;年龄22~50岁.均为术后拆线伤口红肿,炎症渗出,部分切口裂开,未能全部愈合.感染伤口长4cm,短1.5cm,伤口深度为0.5~1.5cm;病期长1个半月,短18d.

    作者:罗玉嫦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跖疣治疗仪治疗早期面神经炎78例

    1 方法介绍本组选择1993年6~1999年10月我院收治的78例面神经炎患者,按来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具体治疗方法如下:(1)对照组:药物治疗为地塞米松10mg加液体中静脉滴注;或强的松30~60mg,每早8点口服,5~10d后减量;维生素B1100mg、B12500mg肌肉注射,1次/d;加兰他敏5mg肌肉注射,1次/d;或地巴唑3次/d口服.(2)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跖疣治疗仪:取翳风,听会、阳白、地仓、下关、颊车等穴位,发病4d内给予弱刺激,发病5d后给予强刺激,1次/d,每次5min.亦可根据面瘫的具体症状针刺,如皱眉困难者加取攒竹透阳白,闭目困难者加取攒竹透鱼腰,鼓腮漏气者加取颧廖透四白,龇牙露齿困难者加取颊车透地仓.

    作者:闫士广;李德香;王顶秀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多功能六合治疗仪并颈椎牵引治疗颈椎病116例

    1 方法介绍多功能六合治疗仪采用湖南六合医疗保健品公司生产的LK-D型,首先将舒筋活血药液均匀浸润在1cm厚药棉上,以轻挤不滴为宜,覆盖于圆形电极金属片上.视病情将两个电极板平行置于大椎穴或相应穴位处,再将热敷带敷在其上,并压一沙袋.尔后,选定时间,顺时针调节热、电强度,以患者感受大量为宜,并注意因温度过高而烫伤.颈椎牵引常规操作.牵引重量从5kg开始,视患者病情及体质承受能力,每隔2日逐渐增0.5kg至患者自感舒适有效为止.一般6~8.5kg为宜,个别体质健壮者可加至10kg.10次为1疗程,每疗程之间休息2d,一般患者治疗1~2个疗程,少数3~4个疗程.

    作者:孙存禄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电热磁疗与电针疗法治疗肩周炎110例疗效对比观察

    1 资料与方法110例均系我院住院病人及门诊治疗病人.男48例,女62例,年龄24~74岁,平均年龄50.37岁.病程7d~14个月,右肩61例,左肩49例.110例患者都以临床症状、体征及X线摄片检查确诊,均排除神经性、肌性、骨性及关节软骨性所致的肩关节功能障碍(如周围神经性损伤,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慢性风湿性关节炎,变形性关节炎,骨折、脑卒中等),并随机分为电热磁疗组50例,电针组60例.

    作者:余建萍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等容量血液稀释加自血光量子疗法治疗血管性痴呆

    从1997年9月~1999年10月,我们用等容量血液稀释加自血光量子疗法治疗血管性痴呆30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董泗新;苏吉亮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超激光疼痛治疗仪对老年疼痛性疾病的治疗作用

    1 方法介绍我院从1998年下半年用日本引进超激光疼痛治疗仪(SuperLizerHA-550)治疗老年疼痛患者,并且试用此治疗仪治疗和改善老年患者非疼痛的症状.方法如下:(1)痛点或神经干的照射阻滞法:主要适用于慢性疼痛患者.采用疼痛治疗仪的B型透镜,对准并贴近痛点或疼痛范围所支配椎旁神经根(特别在治疗腰腿痛、颈椎病),照射量为80%~100%,以患者感觉到温热为宜,注意避免灼伤,照射周期on/off为1/1至2/2s,间断照射10min;对痛点在四肢且范围又较广者,可让患者手持透镜,照射量为100%,在疼痛区域进行循环照射,连续照射7~10min,一般每次治疗时间为20~30min,每周5次,10次为1疗程.

    作者:郭乃良;陈雄斌;赵长杰;杨旅军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武山矿泉浴治疗手术创口的效果观察

    矿泉水浴是一种古老而又新型的医疗保健方法,放射性氡泉是矿泉水中有价值的一种,它所含的放射性元素通过其放射性辐射,以及对水分子电离作用等,对人体的皮肤粘膜、神经系统、新陈代谢、内分泌及免疫功能等有十分明显的影响.重碳酸氢钠泉能软化和溶解皮肤上皮的表层,有净化皮肤、脂肪、分泌物的作用,水浴时含电离的水分子有良好的消毒作用,在pH为7.0~7.4时对创伤疗效好.

    作者:孔祥妹;潘竞宏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综合康复治疗针刺致坐骨神经损伤患儿15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臀部肌肉注射致坐骨神经损伤患儿15例,男9例,女6例,年龄6~12岁,平均6.2岁,发病至就诊时间3d~6个月,平均28d,均为单侧损伤,经临床及肌电图确诊.排除脊髓灰质炎、钩端螺旋体、感染性神经炎、外伤、骨骼疾患、肿痛、注射部位感染等.

    作者:陈晓红;李远新;余平贵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氦氖激光照射促进皮肤溃疡愈合研究现状

    皮肤、粘膜溃疡多由外伤、烧伤、营养缺乏、细菌感染等引起的上皮组织缺损,临床治疗中常对慢性溃疡和溃疡复发缺乏有效的办法.近20年来,激光在临床广泛应用,其显著的临床效果已被大量动物试验和临床实践所证实,特别是氦氖激光促进溃疡愈合、上皮修复,取得显著效果,本文就此在临床应用及研究现状做一回顾.

    作者:杨淑兰;顾瑛;刘凡光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实验性应激对糖尿病模型鼠情绪唤醒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实验性应激、笼架水平对中国地鼠情绪唤醒水平的影响程度及相互关系.方法根据旋转震动加限制应激有无、上下层笼架水平分为4组观察中国地鼠情绪唤醒水平的变化.结果应激能使中国地鼠情绪唤醒水平降低,而无应激组却保持高水平的情绪唤醒,4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0.05),多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实验性负性应激对3、9、12月时的情绪唤醒水平的影响达显著性(P<0.05),但应激与笼架水平对情绪唤醒水平的交互作用无显著性(P>0.05).结论实验性应激能显著影响中国地鼠情绪唤醒水平.

    作者:吴大兴;姚树桥;邹涛;孙海霞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精神障碍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睡眠生理研究

    目的探讨精神障碍伴发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睡眠生理改变.方法对420例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多导睡眠图(PSG)检测.将检出的18例OSAS与无OSAS的精神病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OSAS组打鼾、睡眠憋醒、白天嗜睡、记忆减退症状较无OSAS组明显增多(P<0.01).与无OSAS组比较,OSAS组醒觉次数、觉醒时间、I期睡眠、鼾声指数及呼吸紊乱指数增高,Ⅲ、Ⅳ期深睡眠减少,夜间低血氧饱和度及韦氏记忆量表分减少,长呼吸及平均呼吸暂停时间延长(P均<0.01).结论 OSAS与精神症状密切相关.夜间睡眠结构紊乱、低氧血症可能是OSAS伴发精神障碍的病理基础.

    作者:余海鹰;崔庶;王宏;汪广剑;张理义;陈方斌;高志勤;范庆祝;高柏良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兴奋剂促红细胞生成素免疫检测方法的研究

    目的探索兴奋剂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检测方法.方法制备了抗重组EPO(rHuEPO)的两株单克隆抗体:McAbF8和McAbF11,同时纯化了天然螺旋藻中的藻胆蛋白.以McAbF8作包被抗体,建立了检测血清中EPO浓度的竞争ELISA法;并将藻胆蛋白作为荧光探针标记McAbF8,建立了检测血清中EPO浓度的荧光免疫检测法,其检测线性范围为10-10~10-12mol/L.结果用于同样样本的血清检测,与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法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荧光免疫检测法在灵敏度和特异性等方面,并不亚于传统的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而在有些方面还要优于ELISA,它在检测中将获得更大的应用.

    作者:佟卫群;王元勋;陈硕;刘兆乾;郭振泉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亚极量、极量负荷运动状态下人体血中一氧化氮的变化

    目的探讨人体在不同运动状态下一氧化氮(NO)的变化.方法应用跑台提供运动负荷,分别对48名少年进行了安静、亚极量负荷和极量负荷下血中NO的测定.结果发现亚极量负荷下血中NO含量显著高于安静状态时(P<0.05),极量负荷下又显著地低于安静状态和亚极量负荷时.结论该实验证明人体血中NO的含量在运动的开始阶段随运动负荷的增大而升高,但当达到一定水平时,则随运动负荷的继续增大而明显下降.

    作者:赵彩霞;付静波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不同强度运动对大鼠心肌线粒体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运动对心肌线粒体功能的影响及与运动性疲劳的关系.方法以不同时间游泳为运动模式,观察了90min运动、力竭运动和力竭运动后24h心肌线粒体脂质过氧化水平、抗氧化能力、游离钙浓度及磷脂酶A2活性的变化.结果 90min运动后心肌线粒体各项指标未见明显变化.力竭运动后心肌线粒体脂质过氧化水平显著提高,抗氧化能力和游离钙浓度显著下降,磷脂酶A2活性显著增高(P<0.01).力竭运动后24h皆基本恢复.结论力竭运动可造成线粒体损伤和心肌损伤,适度运动不造成线粒体和心肌损伤.

    作者:张钧;许豪文;毛丽娟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神经干注射安定病理生理改变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兔坐骨神经干注射安定前后的病理、生理改变.方法用9只实验用大白兔电针探测坐骨神经,试验侧注射安定5mg,对照侧注射生理盐水1ml,观察注药前后各时段坐骨神经阈电位改变及坐骨神经病理改变.结果试验侧注药后神经阈电位显著大于注药前及对照侧(P<0.01),注药后30d坐骨神经阈电位恢复至用药前和对照侧水平(P>0.05).电镜观察病理过程符合Sunderland轴突损伤定义.结论安定直接神经注射能迅速抑制神经的兴奋性传导.

    作者:李保林;李国宏;魏芳;孙世龙;徐贻斋;冯国有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细胞凋亡在脊髓损伤中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在脊髓损伤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对大鼠脊髓损伤不同时间脊髓组织中凋亡细胞的数目和部位进行观察和分析,并作正常对照.结果损伤后灰质和白质均检测到凋亡细胞,神经元凋亡少见,胶质细胞凋亡多见.细胞凋亡发生在损伤后12h~4周,以4d时达到高峰,至4周时渐趋于正常.结论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均发生细胞凋亡,而以胶质细胞凋亡常见.

    作者:蒋赞利;陈君长;王坤正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人工关节松动原因的组织学研究

    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Fb)在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中的作用.方法对髋关节翻修所获界膜(组1)、相应髋关节滑膜(组2)、内固定物周围异物反应组织(组3)、正常髋关节滑膜(组4)中Fb的分布及形态学进行了组织学与超微结构的对比观察.结果成纤维细胞在各组中的分布及形态表现不同,组1与组2中呈现功能活跃相,而组3与组4中呈相对静止状态.结论这提示Fb对假体松动及骨溶解有影响.

    作者:白中杰;毕红梅;李平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微卫星DNADXS1113的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

    目的搜寻中国汉族人X染色体的精神分裂症(SP)易患性基因,分析DXS1113多态性与SP相关性及遗传学特征.方法运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FLP)检测技术,分析30例SP患者DXS1113二核苷酸串联重复序列的多态性分布,并以3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在对照组和SP患者组中检出12种DXS1113多态性片段,SP组与对照组之间有4种片段(156bp、168bp、172bp、174bp)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DXS1113与SP相关联,提示在所研究的样本中X染色体长臂(xq27.3-q28)可能存在SP易感性基因.

    作者:胡纪泽;吴怀安;邓小敏;闫小华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异常疤痕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

    目的探讨瘢痕疙瘩和增殖性瘢痕等异常疤痕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以正常皮肤和正常瘢痕作对照,观察了瘢痕疙瘩和增殖性瘢痕中VEGF和PCNA的表达.结果瘢痕疙瘩和增殖性瘢痕基底层角朊细胞均大量表达VEGF,较正常皮肤和正常瘢痕显著增加.PCNA的表达与VEGF相似,但真皮内少量的成纤维细胞有较弱的PCNA表达.结论瘢痕疙瘩和增殖性瘢痕表皮基底层的角朊细胞大量表达VEGF和PCNA可能与异常疤痕的形成密切相关.

    作者:李军辉;邢新;欧阳天祥;文军慧;郭恩覃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性激素与老年脑梗死关系的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性激素失衡与老年脑梗死的关系及性激素引起脑梗死可能机制.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测定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及恢复期之雌二醇(E2)、睾酮(T)、孕酮(Pr)、促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素(LH)血清水平,将之与对照组进行比较,采用沉淀飘浮酶联法及乙酰丙酮显色法测定,急性脑梗死患者及对照组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其亚组分(HDL2-C)、(HDL3-C).结果男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及恢复期E2、E2/T比值明显高于男性对照组,女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及恢复期E2明显低于女性对照组,FSH、LH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与E2呈负相关,男性患者E2、E2/T比值与TC、LDL-C呈正相关,与HDL-C、HDL2-C呈负相关;女性患者E2与TC、LDL-C呈负相关,与HDL-C、HDL2-C呈正相关.结论男性E2、E2/T比值水平升高,女性E2水平降低,可能是引起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之一.它们引起脑梗死的机制之一是影响血脂代谢,从而引起动脉粥样硬化.

    作者:李桂强;陈俊抛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优克与阿米替林治疗抑郁性障碍对照观察

    优克作用机制主要是选择性地抑制突触前膜吸收突触间隙的5-羟色胺(5-HT),从而使5-HT浓度增加,达到抗抑郁、改善情感状态的效应.为了解优克的临床疗效和副反应,用优克与阿米替林治疗抑郁性障碍进行对照研究.

    作者:刘振满;刘宗辉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与癌症发生的关系及其家系对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资料随意选择我院1995年1月~1997年3月住院和门诊的精神分裂症572例,情感障碍患者274例,均符合CCMD-2-R标准,发现有癌症家系148例和111例,又发现先证者同时患癌者2例(男性)和7例(男性2例,女性5例).精神分裂症组年龄52~58岁,平均(55±4.2)岁,情感障碍组39~72岁,平均(54.3±12.6)岁.癌症由市级以上医院手术结果和病理检查确诊.对照组180例系我院健康职工,有癌症家系59例,其中2例(男性)先证者同时患癌,年龄49~52岁,平均(50.5±2.1)岁.

    作者:王毓;袁国桢;刘雨生;曹菊芳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自控镇痛对产妇术后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选择无心肺功能不全及凝血功能障碍、孕足月、有剖宫产指征的产妇60例,随机分为两组.术前肌肉注射鲁米那0.1g和海俄辛0.3mg;麻醉选择L2、3间穿刺头侧置管.术中硬外麻醉用1:2:1溶液(1份生理盐水加2份0.75%盐酸利多卡因及1份1%丁卡因)20ml,内加1/20万肾上腺素.术中麻醉效果良好,生命体征平稳.术毕镇痛30例接镇痛泵(雅培),镇痛药袋配方为吗啡70μg/ml、1.12mg/ml布比卡因、0.05mg/ml氟哌啶共100ml.给药模式为:首次剂量+维持剂量+患者自控剂量.设置内容为:首次剂量度毫克吗啡;维持量2ml/60min;病人自控剂量2ml/次;锁定时间1次/60min.对照组30例,术后肌肉注射杜冷丁镇痛.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作者:刘湘杰;徐萍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硬膜外腔不同给药方式治疗慢性腰腿痛临床研究

    为提高硬膜外腔吗啡镇痛效果,同时减少其副作用发生,作者通过不同给药方式比较吗啡镇痛效应及副作用的发生率,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文奇;苏惠丽;李美莲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超激光穴位照射治疗老年性膝关节痛60例

    1 资料与方法资料:本院疼痛门诊老年性膝关节痛病人60例,其中男12例,女48例,年龄在55~59岁8例,60岁以上52例.病程在1年以下14例,1~5年36例,5年以上的10例.

    作者:刘天锡;王光林;王永清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直线偏光近红外线治疗骨科疼痛疗效分析

    我院骨科引进日本东京医研株式会社制造的HA-550型直线偏光近红外线治疗仪,照射治疗急慢性疼痛病症,报道如下.

    作者:陈丹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伴有角膜病变的带状疱疹性三叉神经痛34例感觉根切断术疗效观察

    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virusVZV)感染可侵及三叉神经感觉根.文献报道[1]带状疱疹累及三叉神经者为26.3%,其中眼部受累者为50%,自1990年以来本院收治带状疱疹性三叉神经痛34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国伟;王宜花;刘学宽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骨科疼痛病人骨密度阳性结果分析

    我院对骨科门诊颈肩腰腿痛病人进行骨密度测定,结合X线平片、生化指标及生活调查,分析骨密度阳性结果,总结如下.

    作者:王玉彬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神经阻滞并用超激光与单纯神经阻滞疼痛治疗疗效对比

    目的将神经阻滞的快速止痛作用与超激光的改善微循环作用相结合,提高疗效、缩短疗程.方法采用单纯神经阻滞(NB)及神经阻滞并用超激光(SL)两种方式对疼痛门诊95例病人进行治疗.结果 SL组平均神经阻滞次数明显少于NB组,平均治疗时间仅是NB组的1/4.疼痛评分也明显低于NB组.结论两法并用可在短时间内提高疗效.

    作者:史珞;王秀丽;刘树林;芦军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新医学>需要你的支持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钱璟快讯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颈椎牵引加点穴治疗偏头痛50例临床观察

    1 资料与方法资料:本组应用颈牵引加点穴的方法治疗偏头痛患者50例,男4例,女46例;年龄22~53岁,平均39.2岁;病程6h~1个月,平均8.2d.临床表现为单侧或双侧交替或双侧头痛,性质为搏动性痛或胀痛,头痛常由颞部、眼眶或前额部扩展为一侧、双侧或整个头部,时有眼睛干涩、恶心、欲吐、烦躁、耳鸣等伴随症状.颈椎X线侧、双斜位片显示颈椎序列变直30例,反弓14例,C3~6钩突关节不同程度增生8例,脑彩超提示大脑前动脉血流速度较对侧明显增快5例,大脑后动脉血流速度较对侧明显增快8例,频谱形态正常,频窗属正常;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18例,频谱形态正常,频窗充填.

    作者:李春田;刘思杰;刘守泉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内外合治法治疗坐骨神经痛49例疗效观察

    1 资料与方法49例患者为1992年~1998年我科病人,其中男34人,女15人,年龄32~60岁,32~45岁37人,45~60岁12人.病程长的反复发作10余年,短的近1月.方法:(1)梅花针点刺痛侧环跳穴,使皮肤点状渗血为止,半月1次,2次为1疗程.

    作者:彭正清;李锋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关节松动术并骶管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1 方法介绍骶管注射具体操作方法:(1)骶管注射药物: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5ml,肌苷注射液100mg,三磷酸腺苷注射液40mg,维生素B12注射液0.5mg,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5mg,0.9%氯化钠注射液10ml,以上6种药物混合成20ml备用.

    作者:魏永杰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腰腹肌锻炼操降低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率疗效分析

    推拿是腰椎间盘突出症(LDP)非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法之一,但复发率在3.30%~9.96%.为降低复发率,提高疗效,避免手术,多综合运用药物镇痛、推拿、机械牵引、物理因子治疗等手段.作者在手法治疗外,重点放在指导、督促患者进行腰腹肌锻炼操训练.

    作者:罗汉华;吴山;王文学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不同径路硬膜外腔注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比较

    1 资料与方法资料:本院1995~1998年间共有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随机分3组.A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33~65岁;B组:男22例,女8例,年龄35~67岁;C组:男21例,女9例,年龄30~69岁.90例病人均有典型的腰腿痛病史,伴有下肢皮肤感觉减退,不同程度的肌力下降.

    作者:金江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学龄前儿童的屈光不正因分析

    作者:段阳;王艳丽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白内障术后并发瞳孔膜形成的康复治疗

    作者:叶克菁;高莹莹;许锻炼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双眼同期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康复治疗

    作者:尹彩芳;胡仁典;房建状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空气净化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改善作用

    作者:汪涛;程薇莉;柳士秀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根管充填治疗后疼痛55例分析

    作者:苏英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放射性脑脊髓损伤的磁共振诊断及康复治疗

    作者:李桂英;郭炳伦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混合性脑卒中3例报告

    作者:吴月枝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超脉冲CO2激光治疗慢性咽炎72例

    作者:尤景敏;苑华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针药加外敷治疗痛风性关节炎63例

    作者:包广勤;童经陆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甲硝唑临床应用体会

    作者:楼依明;陈邦余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护理体会

    作者:金煌英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合理用药防止药源性疾病发生

    作者:楼艳胜;余旭飞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甲硝唑液冲洗预防手术切口感染

    作者:刘海源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喉癌患者的心理特征分析

    作者:魏奇真;杨秀珠;蔡宝英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急性脑梗死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GMP-140和TNF水平研究

    作者:齐进兴;杨雪英;王献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慢性渗出性膝关节滑膜炎的治疗

    作者:孙保和;冯舒宇;陈筠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脑梗死溶栓后的中远期疗效分析

    作者:魏兴海;胡丽敏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常见内科急腹症的诊断思路

    作者:洪文通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癌症术后的中医治疗

    作者:林宗成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0例康复治疗体会

    作者:陈邦余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低位直肠癌切除术后控制排便功能的训练

    作者:杨文华;宋振武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半导体激光治疗小儿面神麻痹30例报告

    作者:孙洁民;兰爱芳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尼达尔抑制内皮素缩血管效应的临床康复观察

    作者:宋凤珍;高长捷;雷欣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临床理疗中患者的心理因素及分析

    作者:金亚莉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动脉内灌注抗自由基药物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自由基及血清SOD水平的影响

    作者:廖小平;柯行娆;吴艳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自血光量子疗法治疗脑梗死200例报告

    作者:王彦斌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按摩加药物封闭治疗后天性眼外肌麻痹

    作者:尹宛峡;党立;郭立义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药灸并用治疗癌症化疗副反应

    作者:张同岭;李玉琴;尹秀敏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多发性肌炎误诊1例报告

    作者:陶宏英;尚珠莲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进行性腓肌萎缩症2例临床及肌肉组化分析

    作者:冯殿福;王凤章;高艳春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第二乳磨牙光固化窝沟封闭降龋率临床观察

    作者:张晓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肌营养不良症1例麻醉体会

    作者:燕兴梅;铁木尔;董亚莉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泪小管断裂吻合术16例临床体会

    作者:余志强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

    作者:王顶秀;刘萍萍;徐广印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的病因分析与对应措施

    作者:陈富传;李万;周建松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颈部皮片移植术后挛缩因素分析

    颈部烧伤疤痕挛缩畸形整复治疗,有多种手术方法,目前颈部疤痕切除(开)松解自体皮片移植,以其安全、简便、经济、有效一直是各级医院常用的手术方法.但术后易收缩一直影响其手术效果.本科1987年以来.对90例中重度颈部疤痕手术后皮片挛缩现象进行了随访观察,并分组对照观察不同厚度皮片移植后的收缩因素.

    作者:刘森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中、环指双叶岛状皮瓣一期再造拇指及术后康复

    1996~1998年,本院采用中、环指双叶岛状皮瓣一期再造拇指13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资料本组13例,男6例,女7例.平均年龄26.4岁(6~47岁).按照拇指缺损分类,其中Ⅱ°缺损2例,Ⅲ°缺损7例,Ⅳ°缺损4例.合并掌骨骨折3例,尺、桡骨远端骨折1例.急诊手术11例,择期手术2例(再植失败).皮瓣面积为1.8cm×1.5cm~4.2cm×3.5cm.蒂长9cm.

    作者:邢丹谋;周必光;彭正人;廖苏平;王俊文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针刺、理疗矫治小儿脑性瘫痪尖足疗效观察

    小儿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性尖足是痉挛型脑瘫的典型症状.由于该类型脑瘫儿足跟上提、足尖着地,难以掌握站立平衡,从而成为痉挛型脑瘫不能起步行走或走路姿势异常的重要原因.我们从1998年始对这一症状的病因、病机进行研究,采用系统方法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迎春;李建基;王莉莉;刘铁山;范建场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气血循环机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可以减少服药的副作用,改善生活质量[1].气血循环机是通过对足部穴位进行高频螺旋振动按摩来达到治疗目的的仪器,这是结合了传统中医经络理论的新的物理治疗仪器.本研究观察了1999年11月2日~2000年5月17日来我科治疗的33例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使用气血循环机后的血压变化情况.

    作者:朱蕾;汤国强;姚学俊;黄月乔;张春燕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心绞痛患者出院后的康复训练

    心绞痛患者出院后的康复训练主要以运动疗法为主,是根据住院时的各项检查(冠状动脉造影、左室造影、心脏导管检查、运动负荷试验等)各项指标,确切地掌握患者的病情,评价多次运动负荷试验后的心脏机能和身体机能状态,开展适合于每个患者具体情况的运动疗法.

    作者:杨凤云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脑性瘫痪患儿家庭康复体会

    1 病历资料患儿男,出生时阿氏评分3分,因产伤致左侧颞枕部硬膜下血肿及左侧颞部脑组织内少量出血.9个月时患儿竖头不稳,俯卧不能抬头,不能独坐,四肢肌力低下,并出现意识异常.面部及四肢小抽动,3~20s/次,每日数次.为脑瘫后住院3次,均应用脑神经营养药物、高压氧治疗及中医按摩,时间长达6个月,效果明显.出院时无意识异常及四肢抽动,已能独坐.出院后坚持进行高压氧治疗及家庭康复锻炼,定期复诊,现在2岁10个月已能独立行走.

    作者:张琼;严鸿翔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长期中等强度的运动对Ⅱ型糖尿病的康复作用

    目的观察合理设计的中等强度运动对Ⅱ度糖尿病的康复作用.方法指导病人坚持每天2~3个运动单位的活动2次,长达6个月,应用生化指标作前后对比.结果运动后糖化血红蛋白下降,差异十分显著.结论长期合理运动仍是Ⅱ型糖尿病康复治疗的的重要方法.

    作者:李荣;孟宪君;马卫红;鲁国平;于红玲;陈志华;范丽;孟英红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以针刺为主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的康复效果分析

    1 资料与方法资料:32例中男22例,女10例.年龄<6个月9例,1~2岁12例,2~3岁6例,3~14岁5例.其中双侧瘫痪14例,单侧瘫痪9例,四肢瘫痪9例.方法:(1)药物治疗:给予脑活素、脑复康、脑细胞生长肽及脑细胞营养药物治疗.(2)针刺疗法:上肢取肩骨禺、曲池、外关、合谷穴.下肢取环跳、殷门、风市、委中、阳陵泉、承山、解溪、太冲穴.

    作者:赵春光;李姝红;商素云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中药、理疗、功能锻炼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50例疗效观察

    类风湿性关节炎(RA)历来为治愈难、病程长、致残率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病种之一,我们从1988年开始采用中西医结合,以药物、物理、康复锻炼等综合疗法对50例RA患者进行12年的治疗观察随访,取得较理想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玉华;任心荣;张全霞;白民刚;解乐业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改良股四头肌成形术并康复训练治疗伸直型膝关节僵硬30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1.1资料本组共30例,男24例,女6例.年龄25~58岁,平均30岁.病因:股骨干中下段骨折术后17例.股骨髁间粉碎性骨折3例,髂骨骨折10例.松解手术在10~12个月进行.随诊时间为1.5~2年.

    作者:刘国亭;王秀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推拿加中药薰洗治疗踝管综合征42例

    1 资料与方法本组42例中男性30例,女性12例;年龄15~66岁.左足踝管综合征占15例,右足占27例.病程1d~8个月,以上病例均排除跟腱滑囊炎和跟骨滑囊炎,摄片排除骨折,脱位等推拿禁忌证,确诊为本病.推拿次数6~24次,平均8次,中药熏蒸1~8剂,平均3.5剂.

    作者:杨云才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粘连松解及连续被动活动治疗膝关节僵直疗效观察

    本院自1986~1999年对48例膝关节僵直的病人施行了伸膝装置粘连松解术,术后给予CPM机连续被动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郭永智;刘树清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肘关节内及附近骨折3月内行综合康复38例疗效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992~1999年在本院康复科进行康复治疗的肘关节附近骨折或关节内骨折病人38例.男26例,女12例.年龄4~56岁.康复治疗前经过手术治疗的22例,未经过手术治疗的16例.病程<1月11例,1~3个月17例,>3个月10例.治疗方法:(1)蜡疗:在关节松动术前,用30cm×20cm,厚2cm表面温度45~50℃的蜡饼包裹肘关节,每次15~20min.

    作者:杨青;冯莉;周贤丽;武继祥;刘宏亮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神经肌肉电刺激并运动疗法治疗四肢周围神经损伤效果观察

    目前周围神经损伤修复后的功能恢复率仍不尽人意,为了进一步提高疗效,我们对35例四肢周围神经损伤进行肌电图仪作神经肌肉电刺激及运动疗法为主的康复治疗,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郑明莹;郑玉英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系列讲座(卫继教委备字121号、122号)人工耳蜗技术(第6节)

    作者:许时昂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脑卒中早期康复与预防

    国内近期资料表明,脑卒中在城市居民中为首位死亡原因,在农村为第二位.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脑卒中发病率还有增加的趋势,因此,降低脑卒中的发病、致残和病死率,提高存活者的生活质量是当前值得重视和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作者:倪朝民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关节炎患者腹、髋部柔软性和力量的康复锻炼(第9节)

    作者:陆廷仁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脑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高谦;王福根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外科领域的生存质量研究

    作者:宋黎君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胃癌和胰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评估

    作者:樊代明;聂勇战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心脏康复对心脏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作者:梁崎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存质量的研究进展

    作者:方宗君;蔡映云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生存质量与中医肿瘤学

    作者:林丽珠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肺癌与生存质量

    作者:陆舜;施春蕾;蔡映云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评价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王文绢;王克安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精神疾病与生存质量研究

    作者:李凌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生存质量在眼科疾病防治中的应用

    作者:于强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哮患者生存质量的研究

    作者:李凡;蔡映云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康复期癌症患者生存质量自评量表编制与检验

    作者:石智勇;李春亚;张玉杰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生存质量在中医骨伤科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肖京;顾敏琪;李志斌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肾移植术后男性患者性功能恢复情况调查分析

    随着肾移植术后存活率的不断提高,性功能和生育能力则成为肾移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高低的标志之一.我院1978年以来已行同种肾移植986例,随机选取48例肾移植术后存活3年以上男性患者进行性功能情况随访.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昕;向军;刘龙;王树义;杨海龙;孙圣坤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精神分裂症病人吸烟与生活质量的关系

    作者:孙仕友;邹义壮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训练球促进脑外伤运动功能康复的训练方法

    脑外伤康复治疗中必要的康复器械是完成康复治疗的重要手段,利用训练球训练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是一项新的技术.训练球用轻型材料制作,使用时安全、稳定、牢固、轻巧、灵活、移动性好.治疗师可以轻轻地推动训练球或利用其较轻巧有韵律的反弹性能给患者输入运动和姿势的正常感觉刺激,我们利用训练球训练病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通过病例讨论对脑外伤患者利用训练球所进行的躯干控制训练技术加以介绍.

    作者:王东;张琦;纪树荣 刊期: 2000年第09期

  • 小儿腭裂整复术后的语言训练

    腭裂整复手术只是给病人正确发音准备了必要的解剖条件,要恢复其正确的语音还需进行语音的康复训练.在智力和听力正常的情况下重新建立良好的腭咽闭合是语音训练的基础.因为人的语音习惯形成是在3岁以前,所以语音训练对年龄较大(不良语音习惯已形成)的患者尤为重要,纠正其发音也较为困难.循序渐进的进行语音序列治疗是恢复正常语音必不可少的程序,语音训练一般于术后2个月开始进行.训练分为3个阶段多个步骤,而每个阶段的每个步骤均要反复进行练习.

    作者:王侨 刊期: 2000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