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逍遥散治疗肝气郁结型产后神志异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肝气郁结型产后神志异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逍遥散组)及对照组(利培酮组).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量表)评定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BPRS量表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逍遥散可以显著改善肝气郁结型产后神志异常患者的精神状态.
作者:李明;高潇;柴剑波;褚丽丽;苏晶;王志婕;赵永厚 刊期: 2016年第03期
2012年6月-2014年6月,笔者应用养心汤治疗急性心梗亚急性期患者60例,疗效显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1.1 随机化分组收集年龄40~ 80岁,符合西医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1](动态STT改变、心肌酶升高有诊断意义)的且无明显心功不全的,原发病可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及部分病因不明的住院患者.排除合并乳头肌断裂,心脏破裂,心源性休克,单纯右心室梗死者等不符合入选标准者.随机选取我科住院120例,其中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两组病人在性别、年龄、病因构成、原发病等方面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均P>0.05),组间均衡性较好,均有可比性.
作者:王晓丽;孙婷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基于性激素六项的测定,观察栀早颗粒治疗肝郁痰结型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女童的临床疗效.方法:给予60例ICPP女童口服栀早颗粒治疗,比较治疗前、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三个时间点性激素六项水平的差异性.结果:治疗前后ICPP女童的性激素六项水平均表现出下降趋势.治疗3个月后的性激素六项水平除孕酮外,余5项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6个月后,性激素六项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复方栀早颗粒可降低ICPP女童性激素水平,是治疗ICPP的的有效方法.
作者:车艳玲;李晶;马艳春;孙玉华;杨丽珍;张雪松;马宝柱;石光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超声评价复发性流产患者服用温肾暖宫方后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选择复发性流产患者30例为治疗组,其中中药治疗组16例,西药治疗组14例,正常15例为对照组.比较治疗前后及与正常组之间子宫内膜下螺旋动脉及卵巢动脉血流阻力指数、子宫内膜厚度的变化.结果:①治疗组患者子宫内膜明显增厚;子宫螺旋动脉、卵巢动脉阻力指数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中药治疗组与西药治疗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②停药后6个月内,中药治疗组成功妊娠率明显高于西药治疗组(P<0.05).结论:温肾暖宫方增强子宫内膜及卵巢血供,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增加妊娠成功率.
作者:谢知慧;裴冬雪;尹璐;赵粉琴;武权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联合神经营养药物治疗颅脑损伤后精神异常的临床观察.方法:对我院2009年-2015年间收治的60例颅脑损伤后(额叶损伤为主,病情稳定后出现精神异常)的患者应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联合神经营养药物治疗,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联合神经营养药物对于颅脑损伤后精神异常的治疗有显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夏士涛;杨宝义;魏静;潘立民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明确胆病一号方对胆结石是否有疗效作用.方法:将61例胆结石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给予胆石利通片口服,1次5片,1日3次,饭后温水服用;治疗组给予胆病一号方,早晚两次300 mL空腹温服,采用B超(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排石情况以及患者胆绞痛有无缓解,比较两组的有效率.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7.42%,治疗组有效率为93.3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胆病一号方治疗胆结石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优势,排石效果明显,能够明显减轻患者胆绞痛的临床症状,无明显副作用,复发率低,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研究.
作者:石光煜;吕勃川;高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宣肺固金汤治疗脑卒中后肺部感染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将符合入选标准的60例脑卒中后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指南方案治疗,治疗组采用西医指南方案治疗和宣肺固金汤口服或鼻饲,疗程2周,比较临床疗效及超敏C反应蛋白情况.结果: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比较:治疗后两组(HS-CRP)含量均有降低,但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CPIS评分比较:治疗后两组CPIS评分明显降低,组间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3.33%,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治疗组痊愈为20例,占66.67%,显效为7例,占23.33%,有效3例,占10.00%,无效0例,占0.00%;对照组痊愈为10例,占33.33%,显效为6例,占20%,有效9例,占30%,而无效为5例,占16.67%.结论:宣肺固金汤治疗脑卒中后肺部感染疗效确切,能够抑制HS-CRP释放,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刘凯;尚莉莉;蔡国锋;孙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小儿推拿手法中,摩腹法对积滞伤脾型小儿疳积证治疗的作用,探讨其有效性,并在临床上推广.方法:病例来源皆为2015年-2016年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的儿科病房小儿疳积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小儿推拿手法治疗中,以摩腹法配合补脾经、按揉足三里等手法治疗积滞伤脾型小儿疳积证.并给予儿科入院其它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积滞伤脾型小儿疳积证的推拿治疗,其中包括揉板门、中脘穴、天枢、分腹阴阳、补脾经、按揉足三里等手法.同样给予儿科其他入院常规治疗.结果及结论:摩腹法可有效的代替传统小儿推拿手法中揉板门、揉中脘、揉天枢以及分腹阴阳手法的使用.
作者:尤卓;关睿谦;塔娜;周泉宇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丹参(冻干)粉针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中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对炎症机制的影响.方法: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丹参(冻干)粉针高、低剂量组,每组8只.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检测血清中IL-6、IL-10水平.结果: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血清中IL-6,IL-10水平均显著性升高(P <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高剂量组血清中IL-6水平显著性降低,IL-10水平显著性升高(P<0.01);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低剂量组血清中IL-6水平显著性降低,IL-10水平显著性升高(P<0.05,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丹参(冻干)粉针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作者:张洋;王明春;阿日棍;付殷;宓乐燕;李冀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金银花有效成分木犀草素对UVB辐射致人皮肤光老化保护的作用.方法:采用UVB照射成纤维细胞,MTT法检测照射后的细胞增殖活性,确定光老化人皮肤成纤维细胞模型的UVB照射剂量;将金银花有效成分木犀草素作用于人皮肤成纤维细胞,western-blot法检测细胞中Ⅰ型和Ⅲ型胶原蛋白和MMP-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木犀草素在浓度(1、20、40 μM)时,对细胞活力没有细胞毒性;木犀草素在浓度(1、20、40 μM)促进Ⅰ型和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抑并呈浓度依赖性;浓度依赖性降低MMP-1的蛋白表达.结论:木犀草素能够通过抑制MMP-1基因和蛋白表达从而降低胶原蛋白的分解来保护皮肤,可能成为是一种有效的抗皮肤光老化治疗剂.
作者:张丽宏;张宁;刘国良;王瑶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贝丹益肺胶囊对博莱霉素致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的CatKmRNA的影响,探讨其防治IPF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四组:肺纤维化、对照组、贝丹益肺胶囊组和强的松组,各组10只.模型组、贝丹益肺胶囊组和强的松组将博莱霉素(5 mg/kg)滴入大鼠气管内建立肺纤维化的模型.免疫组化检测模型大鼠肺组织的病理改变,Western blotting测定肺组织中CatK蛋白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检测CatKmRNA在IPF大鼠肺组织匀浆中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染色显示模型组大鼠肺内CatK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贝丹益肺胶囊治疗组(P<0.05).大鼠肺内CatKmRNA表达在模型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在贝丹益肺胶囊治疗组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贝丹益肺胶囊可减轻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的纤维化程度,其作用机制主要是减少CatKmRNA在肺组织中的含量,使胶原的降解和沉积维持在一相对衡定的正常代谢状态,使肺纤维化的进展减慢或逆转.
作者:孙丽;张碧海;江柏华;王学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比较不同波形电针对脊髓损伤大鼠的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Caspase-12的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并探讨Caspase-12在脊髓损伤大鼠细胞凋亡中的机制.方法:将165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甲强龙组、疏波组及疏密波组(每组各33只);每组再分成8h、3d、7d3个亚组(每亚组各11只).用改良Allen's法进行脊髓损伤大鼠造模,造模成功后模型组、甲强龙组分别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及甲强龙,疏波组、疏密波组分别给予频率为2 Hz、2 Hz~100 Hz的脉冲重复电流.以图像分析、Western Blot和RT-PCR等方法观察脊髓损伤大鼠的脊神经细胞内Caspase-12蛋白和mRNA的表达规律.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SPSS 17.0统计分析软件对所得的图像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各时相点均出现:正常组脊髓神经Caspase-12蛋白表达水平较低,而模型组、甲强龙组、疏波组及疏密波组均出现明显上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模型组与甲强龙组、疏波组及疏密波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甲强龙组明显高于疏波组及疏密波组;疏密波组数值高于疏波组.各时相点均出现:正常组脊髓神经Caspase-12mRNA表达水平较低,而模型组、甲强龙组、疏波组及疏密波组均出现明显上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模型组与甲强龙组、疏波组及疏密波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甲强龙组明显高于疏波组及疏密波组;疏密波组数值高于疏波组.结论:电针和甲基强的松龙均能降低脊髓损伤大鼠Cadpase-12的表达水平,对内质网应激介导的细胞凋亡起拮抗作用;电针效果由于甲基强的松龙,且疏波效果优于疏密波.
作者:尹洪娜;孙忠人;李全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通过成年雌性大鼠双侧卵巢摘除模型(OVX)探讨淫羊藿对大鼠血清中雌二醇(E2)水平、血清中血脂成分及胸腺、子宫、肾上腺、脾脏器比重的影响.方法:选取体质量在220~240 g大鼠60只,按体质量随机选取50只,进行两侧卵巢摘除手术;剩余10只大鼠进行假手术.双侧卵巢摘除手术的50只大鼠再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阳性药对照组、淫羊藿高、中、低剂量组;假手术组作为空白对照组.给药治疗90天后,测定各组血清中雌二醇(E2),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LDL-C),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CHO)的水平;测定各组肾上腺、脾、子宫、胸腺脏器比重系数.结果:淫羊藿高剂量组、淫羊藿中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血清中E2含量明显升高(P<0.05),淫羊藿低剂量组也有升高OVX大鼠血清中E2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淫羊藿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OVX大鼠血清中HDL-C、TG、CHO水平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LDL-C水平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OVX大鼠血清中LDL、TG、CHO水平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HDL水平有上升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大鼠血清中HDL、LDL水平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TG、CHO水平均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淫羊藿高、中剂量组均可显著性提高OVX大鼠的肾上腺、脾、子宫的脏器系数(P<0.05).结论:淫羊藿能明显升高卵巢摘除大鼠血清中雌二醇水平,改善血脂,增加肾上腺、脾、子宫脏器比重系数.
作者:张玉昆;牛雯颖;姜广坤;李凤金;肖洪彬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升麻水提物及其不同萃取成分对胃肠动力的影响,探索升麻治疗胃肠动力疾病的机制.方法:采用小鼠在体实验,测量升麻水提物及其不同萃取成分对正常小鼠胃排空、肠推进的影响,并采用腹泻指数作为指标观察升麻及其萃取物对番泻叶引起的小鼠腹泻的改善情况.结果:升麻水提物及其氯仿萃取部分可抑制腹泻小鼠模型的总排便数、稀便数、稀便率和腹泻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升麻水提物及其不同萃取成分对正常小鼠的胃排空和小肠推进率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升麻水提物能够减轻番泻叶引起的小鼠腹泻程度,其主要有效成分存在于其氯仿萃取物中.
作者:张建英;梁玲;聂坚;韦德勇;左爱学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杜仲有效成分β-萘黄酮对中波紫外线诱导人皮肤成纤维细胞老化中的保护作用.方法:β-萘黄酮预处理正常和UVB辐射人类皮肤成纤维细胞,MTT法检测细胞活力、ELISA方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MMP-1、Ⅰ型前胶原蛋白含量.结果:我们发现在正常和UVB照射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中,β-萘黄酮呈浓度依赖性的诱导Ⅰ型前胶原蛋白表达、抑制金属蛋白酶-1蛋白表达.结论:中波紫外照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中,β-萘黄酮促进前胶原产生、抑制金属蛋白酶-1表达.这些结果表明天然植物成分β-萘黄酮有望成为一种新型抗皮肤衰老药物.
作者:刘大旭;高晓波;祁永华;李孟;王瑶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软肝颗粒对肝纤维化大鼠的治疗作用,并探寻其作用机制.方法:60只实验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软肝颗粒组与活血化瘀四组.分别通过四氯化碳诱导成为肝纤维化模型大鼠,软肝颗粒组及活血化瘀组分别予软肝颗粒和大黄蛰虫丸灌胃,实验结束后检测各组对TIMP-2.(tissue inhibitors of metalloproteinases,TIMP)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对MMP-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增殖的促进作用.结果:活血化瘀组与软肝颗粒组均可不同程度的增加MMP-2的表达及抑制TIMP-2的表达水平;以软肝颗粒组效果较好(P<0.05).结论:软肝颗粒对肝纤维化的抑制及逆转作用较活血化瘀法更具优势.
作者:王欣欣;卢秉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通过观察三痹汤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AA)足跖肿胀度及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探讨其确切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弗氏完全佐剂制备大鼠AA模型,容积法测量关节肿胀程度,X线观察各组大鼠足部骨侵蚀情况,酶联免疫法观察细胞生长因子IL-6、IL-10及MCP-1含量.结果:三痹汤中、高剂量组和雷公藤组大鼠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无骨质疏松、骨质破坏和新骨形成,均优于模型组大鼠的X线表现;三痹汤中、高剂量及雷公藤组均能明显抑制AA大鼠炎症性足肿胀;三痹汤通过抑制AA大鼠IL-6及MCP-1异常分泌和促进IL-10合成,延缓AA大鼠炎症进展.结论:三痹汤可能通过抑制IL-6、MCP-1的致炎效应和提高IL-10抑制炎症反应,改善骨质破坏.可能是三痹汤治疗AA大鼠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祁永校;张春芳;纪德凤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益心血脂康(YXK)对AS模型大鼠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YXK低、高剂量组和阿乐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动物摄食正常颗粒饲料,模型对照组及YXK各组在摄食高脂饲料的基础上采用ipVD3加激发免疫反应的方法复制AS模型.各组动物连续灌胃90 d,检测血清TC、TG、LDL-C、HDL-C、Ca、SOD、MDA、NO、NOS、ET、IL-6、IL-18、CPR、TNF-α、sCD40L及APN并计算动脉硬化指数(AI)和脏器指数;取胸主动脉HE染色,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大鼠肝脏指数、AI、血清TC、LDL-c、Ca、MDA、ET、IL-18、CPR、TNF-α和sCD40L显著升高(P<0.05),而SOD、NO、NOS和APN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YXK组可降低AS大鼠肝脏指数、AI、血清TC、LDL-c、MDA、TNF-α、IL-6、IL-18和sCD40L水平(P<0.05),并显著提高血清NO、NOS和APN水平(P<0.05).HE染色显示模型对照组主动脉可见内皮损伤,有粥样斑块形成,给药各组均可减少其主动脉损伤.结论:YXK通过改善AS模型大鼠脂质代谢、减少氧自由基损伤以及调节相关细胞因子的分泌或释放等功效,干预或减缓大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作者:黄霞;王守富;刘惠霞;孙为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知母水层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大孔吸附树脂、反相ODS柱色谱结合高效液相技术对知母水层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知母水层中分离出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L-脯氨酸(1),L-缬氨酸(2),亮氨酸(3),异亮氨酸(4),色氨酸(5).结论:化合物1~4为首次从百合科中分离得到,化合物5为首次从知母属中分离得到.
作者:杨炳友;高云龙;张晶;刘艳;夏永刚;匡海学 刊期: 2016年第03期
潮热是围绝经期妇女常见、典型的症状,其频繁发作和严重程度影响着女性的工作、生活和睡眠,给广大女性造成生理及心理上的诸多痛苦,成为其就医的主要原因.传统医学认为潮热的病机主要是肾阴亏虚,同时涉及心、肝、脾多脏腑,但心在其发病中越来越占据核心位置;治疗上主要予滋肾、疏肝、调理情志,重视辨证论治,综合治疗,各具特色.现代医学认为体温调节中枢失衡是其主要因素,新研究确认KNDy神经元参与潮热的源头机制;治疗上仍以激素替代为首选,给药途径多样化,减少副作用,增强疗效.绝经相关症状潮热越来越受到重视,现将近5年来中西医关于本病的研究予以回顾.
作者:张珊珊;陈赟;卢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复发性流产(RSA)指与同一性伴侣连续发生2次或2次以上的自然流产.是常见的妊娠并发症和妇科疑难病症.育龄期妇女的发病率大概1% ~3%,约10%~20%的妊娠孕妇会发生复发性流产[1],且有逐年升高趋势,严重影响了妇女的身心健康.复发性流产病因复杂,临床上排除了明确因素,仍约30%~40%原因不明,称为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现对近年来URSA的中西医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叶文娇;冯晓玲;商冬雪;孙可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四神丸是治疗脾肾阳虚型泄泻的经典方剂,临床用于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等多种肠道疾病疗效显著,本文通过回顾近十年来四神丸的实验研究发现,其主要集中于止泻、抗炎和肠保护等方面,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四神丸的作用机制提供有益借鉴,而以病证结合的动物模型为研究载体将是今后中药复方研究的重点所在.
作者:蔺晓源;张倩倩;刘富林 刊期: 2016年第03期
探讨中医药天人合一思想的传承,是对中医药文化历史与当代价值的评价.本文从天人合一思想萌芽、完善和形成三阶段出发,提出天人合一思想蕴涵着天人感应、天人同构和人副天数三维度的意蕴,挖掘在医药经验、医学品格、生态文明和文化交融四方面独特的魅力.意在通过对天人合一思想的深入探究,阐明全球化时代中医药文化传承的本质在于价值化.
作者:周苏娅;袁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本文通过整理古文献对瘟疫与温病的概念进行辨析,对现今瘟疫即为温病的观点提出质疑探究,明确了温病中具有传染性的部分——温疫,只是瘟疫的一部分.
作者:王晓梅;刘清;桑希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衰老是机体不可避免的生命过程,深入研究衰老机制可能有助于延长人类寿限.本文通过对衰老相关文献整理,对两种医学体系于衰老过程的认识及干预手段的相似点进行了综述,分析了从中医学角度研究衰老的重要性,以期为衰老研究提供更广的思路.
作者:梁华;兰辛键;李奇玮;朱明雪;尚雨嫣;刘璐;隋雨桐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慢性心衰(CHF)患者中医证候要素与理化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的调查方法,收集慢性心衰患者临床资料,分析统计CHF各证候要素与理化指标相互关系.结果:(1)有统计学差异的阳性理化指标:CHF组有WBC、LYM#、MONO#、NEUT#、RBC、HGB、MCH、MCHC、MPV、TG、AST、GGT、BUN、UA、Nt-proBNP及cTnI等16项指标;CHF阳虚证组有HGB、MCH、MCHC、HBDH、TC、TG、TBIL、DBIL、IBIL、BUN、Cr、UA等12项指标;CHF血瘀证组有TG、BUN等2项指标;CHF阴虚证组仅Cr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本研究寻找到一些CHF主要证候要素与理化指标之间的差异,将为CHF中医临床辨证客观化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韩额尔德木图;孟永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痹宁汤治疗原发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痛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试验组予痹宁汤治疗,对照组予秋水仙碱治疗,连续治疗10天后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甘油三酯、血尿酸、白细胞、关节肿胀程度等指标.结果: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尿酸、甘油三酯、白细胞计数均明显下降,试验组治疗后血尿酸、甘油三酯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关节功能均改善,试验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痹宁汤治疗原发性痛风性关节炎有较好临床疗效,能降低血尿酸,改善关节功能.
作者:佟颖;陈德欣;李延;王丽芹;于雪峰;刘亚芮;程思佳;李一平;文慧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自拟消更散对抗雌激素类药治疗后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把60乳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自拟消更散治疗,对照组给予谷维素+维生素B6治疗.采用QLQ-C30(V3.0)生活质量调查问卷和中医症状评分法进行评分比较.结果:治疗组总体健康状况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功能子量表各领域中的单项症状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部分单项症状外,剩余各项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症状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消更散能明显改善抗雌激素类药治疗后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卢海松;王祥麒;姬卫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宾彬教授为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男科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男科临床、科研教学工作20余载,尤其对男性不育症诊治有独到的见解和丰富经验,临床上“以通为用”治疗不育症,每获奇效,学生侍诊导师左右,收获颇丰,现选病案2则,以飨同道.
作者:王从俭;陆海旺;林思伟;谭育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儿童鼻窦炎临床极为常见,且易发、难治.可发生于幼儿,半岁左右婴儿亦不少见,儿童急性鼻窦炎全身症状比较重,兼见呼吸道及消化道症状,因而常去他科就诊而延误专科治疗,从而转变为慢性,并产生各种并发症,严重影响儿童的智力发育与身心健康.唐英教授根据三十多年临床经验,运用中医理论,本着“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从调理小儿体质入手,注重肺脾同治,标本兼顾,疗效显著.
作者:郝春花;唐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王行宽教授是第二、三、四、五批国家级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级名老中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临证50余载,对内科疑难杂症及急危重症为擅长,对心脑血管疾病、胃肠疾病及内分泌疾病研验尤精,精研阴阳五行学说,深谙其相互消长、生化、制约之规律,尤洞晓脏腑相关学说,治疗疑难杂症每多采取多脏调燮、综合治疗的方案,习用隔一脏、隔二脏乃至隔三脏的治疗策略,非常重视社会、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十分注重肝脏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对其他脏腑的影响,倡导“杂病治肝”的学术观点.
作者:范洪桥;刘丽芳;王行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国医大师王琦教授善用经方,疗效卓著.现将导师经方应用总结为以下几方面:信而好古,遵照经典原著应用经方;汤证一体,重视方证相应辨证论治;古为今用,拓展经方的临床应用范围;精准遣方,重视体质,强调应用经方组方的法度.并举医案一则,与同道共同学习.
作者:张献;鲁美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芳香化酶抑制剂(AI)是目前治疗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的重要手段之一.但由于用药后患者经常出现骨关节症状(如关节痛、骨痛、晨僵、脉管综合征等),病人难以忍受,导致放弃治疗.笔者采取中医药方法,以内服中药补肾调肝为本,通络化瘀止痛为标,同时配合外治疗法,改善病人骨相关症状,使其能坚持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完成整个疗程.
作者:徐涛;高磊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帕金森病又称震颤麻痹,属于中老年人常见的致残疾病之一,是原发于黑质一纹状体通路的椎体外系变性疾病,因黑质致密部多巴胺神经元变性、缺失而导致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及姿势异常等一系列运动障碍症状[1].中医归属于“振掉”“强直”“肝风”等范畴.颤证病因病机复杂,历代医家对其论述各有微言,早于《素问·五常政大论》有“其病摇动”“掉眩巅疾”“掉振鼓栗”等描述,所谓的“掉”即震颤的意思,故将此类症状归于风象,与肝密切相关,为后世认识本病奠定了理论基础.
作者:张改;沈晓明;马云枝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总结朱世楷教授运用药对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方法:通过举例论述朱世楷教授诊疗消化系统疾病遣方用药的特色.结果:石榴皮、煨诃子、辣蓼草寒温并用,胃肠得和治疗腹泻;泽兰、黑大豆、路路通、褚实子养阴活血利水治疗肝性腹水;预知子、菝葜预防消化道癌病;猫爪草、金樱子、菟丝子抑菌治疗慢性肾病;生山楂、荷叶消浊降脂.结论:朱世楷教授运用常用药对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经验临床上行之有效,深得患者信任和好评,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诸凡凡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探讨前列腺炎Ⅲ号方,以总结曾庆琪教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特点,供临床同道参考.方法:通过对前列腺炎Ⅲ号进行辨析,并介绍典型病案,以总结曾庆琪教授运用Ⅲ号方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经验及对本病本质的认识.结果:前列腺炎Ⅲ号方的配伍严谨、临床效果显著,与慢性前列腺炎的主要病因病机相符合,可通过辨证论治将其广泛应用于男科疾病属脾虚肝郁、湿浊内蕴者.结论:前列腺炎Ⅲ号方在慢性前列腺炎等男科疾病的治疗上具有一定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焦刚亮;牛培宁;曾明月;刘云波;郭宏志;朱勇;曾庆琪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孙氏腹针对中风恢复期患者CD62p表达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的影响.方法:将60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腹针组,疗程均为2周.应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静脉血中CD62p含量的变化,并选择健康志愿者30名测定参考值.选用简化的下肢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评估孙氏腹针治疗下肢功能障碍的效果.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CD62p水平均高于健康组(P<0.01);两组治疗后CD62p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腹针组CD62p水平降低更为显著;与治疗前比较,两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腹针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腹针组临床症状改善更为明显.结论:孙氏腹针结合体针对中风恢复期患者下肢功能障碍有更好的改善,降低CD62p表达水平,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王一茗;孙贵才;徐轶尔;郑春雨 刊期: 2016年第03期
通过对近10年来针灸治疗中风后睡眠障碍(post-stroke sleep disorders,PSSD)相关文献的分析归纳,将其疗法总结为:单纯针刺、耳针疗法、针刺配合其他疗法、灸法配合其他疗法、穴位埋线和穴位注射等.并提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如缺乏多中心、大规模的随机试验、未形成统一的规范化治疗方案以及缺乏对针灸治疗PSSD的机制研究等问题,为临床和科研提供参考.
作者:胡桢;倪光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本文综述了针灸治疗压疮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进展.临床研究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艾灸、电针、火针、针刺或相互配合共同治疗.实验研究目的以探究电针、火针、艾灸治疗压疮的作用机制和疗效为主.临床和实验研究均证实针灸治疗压疮疗效确切,并以围刺和傍刺的针刺手法为主,以悬起灸的艾灸方式常用.
作者:曾祥新;孙忠人;李佳诺;张秦宏;岳金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升阳活血汤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中心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65)和对照组(n=63).对照组患者仅采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联合升阳活血汤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比较两种治疗方法下的临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相关症状的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改善,并以观察组的改善情况更优;另外,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5.38%(62/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95% (51/63),两组间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升阳活血汤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应用于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治疗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证候积分,其效果显著优于单独应用西药治疗.
作者:申珊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9月-2015年9月在廊坊市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的120例的2型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饮食、运动及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再静脉滴注尼莫地平8 mg/次,1天1次,连续给药1个月,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加用芪明颗粒4.5g每天3次口服,连服3个月,治疗前后于餐后2h采用肌电图仪进行神经传导速度检测正中神经、尺神经和胫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正中神经、尺神经和胫神经的MCV、SCV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或P<0.01;治疗组治疗后正中神经、尺神经和胫神经的MCV、SCV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1.67%,明显高于对照组5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安全可靠的方法,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体征,显著提高神经传导速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宏颖;苏海玉;王永锟;张蓓蓓;李会敏;郭莹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健脾化瘀方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3年10月本院收治的晚期胃癌患者7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采用化学治疗,化疗方案替吉奥胶囊+奥沙利铂注射液,3周为1个周期,化疗进行2个周期.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健脾化瘀中药煎剂,150 mL/次,2次/d.3周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6周,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实体瘤客观疗效总有效率为53.84%、中医症候总有效率为82.05%,对照组实体瘤客观疗效总有效率为46.15%、中医症候总有效率为56.41%,两组中医症候总有效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x2=4.87,P <0.05),两组实体瘤客观疗效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KPS评分、生活质量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对照组无明显改善,治疗后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EA、CA19-9均无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恶心呕吐、腹泻方面较对照组明显减轻,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化瘀方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能降低单纯化疗的不良反应,适用于晚期胃癌患者.
作者:赵晓宁;薛文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白虎汤加味、氢溴酸东莨菪碱联合治疗重症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8例符合入组标准的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各34例,两组患儿进行抗感染、抗病毒、降颅压、退热、纠正脱水、纠正低血压、调节体液平衡等常规综合治疗措施,对照组再给予氢溴酸东莨菪碱治疗,0.01 ~0.03 mg/kg,持续微泵注入,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给予白虎汤加味治疗,每日1剂,水煎分2次早晚服用,7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治疗前后记录症状、体征消失时间,评价两组临床疗效,进行世界卫生组织(WHO)生活质量量表调查.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8.216,P<0.05.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体征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334、3.641,P<0.01或P<0.05.观察组患儿身体健康、疼痛与不适、积极感受、物理症状、身体功能、语言能力、精神状况、对药物及医疗手段的依赖性评分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白虎汤加味、氢溴酸东莨菪碱联合治疗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具有见效快、疗效好、病程短、副作用少的特点,且提高了患儿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王凯萍;曾雪飞;何颖慧;赵鑫宇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TCMISS) V2.5和SPSS软件,分析中医药治疗胶质瘤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1984年1月-2015年10月以来中医药治疗胶质瘤的文献,建立方剂数据库,分析药物的频次和关联规则,对方剂中药物配伍规律进行分析;并对药物的性味、归经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共筛选出中医药治疗胶质瘤的方剂88首,涉及不同的中药共232种.确定了12个核心药物配伍,六首新方剂和八个高频药群.结论:治疗胶质瘤方剂以平肝熄风、破瘀散结,补气养血和健脾化湿为主,并以辛、苦、甘味,归肝、肾、脾和肺经的中药居多,为中医药临床治疗胶质瘤提供依据.
作者:朱迎君;周莉;樊永平;王蕾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挖掘中国古代抑郁症医案的用药规律.方法:选取中国古代40部医案古籍,搜集整理这些医案中与治疗抑郁症相关的中药记载,将其纳入数据库,利用统计学聚类分析和关联分析方法对其进行数据挖掘分析.结果:研究整理的中国古代抑郁症医案中使用方剂150条,中药200种,用药总频数为2 370次.结果:核心单味药依次为香附、甘草、茯苓、半夏、生姜、白芍、栀子、苍术、陈皮、当归、白术、柴胡、川芎等;治疗抑郁症医案中以理气药、补虚药、清热药、化痰止咳平喘药等为主要功效的药物为主;药性以温、寒、平为主;药味以辛、苦、甘为主;归经以脾、肺、胃、肝、心、肾为主.关联分析结果显示了中药间的关联情况,得出药对的频繁项集.结论:从中国古代抑郁症医案得出的数据挖掘信息,丰富了抑郁症的历史文献研究,也对治疗抑郁症新药的研发和临床治疗提供目标和思路.
作者:陈婷婷;刘雅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采用代谢轮廓及代谢径路分析方法揭示十精丸对大鼠皮肤光老化模型干预作用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以经典的SD大鼠皮肤光老化动物模型制备方法,即紫外线照射大鼠皮肤诱导大鼠产生皮肤光老化,对血清中抗氧化酶系活力、羟脯氨酸含量及病理学观察方面对模型组大鼠进行评价,同时给予十精丸进行干预,采集实验过程中大鼠夜尿供代谢组学分析,通过对模型复制及十精丸给药过程中的大鼠尿液的轨迹变化及差异代谢物标记物的代谢径路及关键靶点分析,阐明大鼠皮肤光老化的发病机制及十精丸对其干预作用的作用机制,并利用已发掘的关键代谢物及代谢酶用于皮肤光老化的预防及治疗研究.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中T-SOD、HPY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给予十精丸干预后上述各项指标及组织病理学呈回调趋势,向空白组方向发展.在此基础上尿液代谢组学分析发现,模型组大鼠在紫外光照过程中,体内代谢发生巨大变化,通过对海量代谢物数据的多元统计分析及差异代谢的深入挖掘发现,与大鼠皮肤光老化过程密切相关6个代谢物,即花生四烯酸、L-半胱氨酸、牛磺酸、L-精氨酸、肌酐、L-鸟氨酸.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尿液代谢组学技术可用于大鼠皮肤光老化的发病机制研究,十精丸可能通过对花生四烯酸代谢中的关键代谢酶及代谢物发挥干预皮肤光老化的治疗作用.
作者:雷双媛;徐姣;谷建梅;吴苏礼;祁永华;刘国良;姜玲;陈丽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升阳益胃汤出自《内外伤辨惑论》.李冀教授临证时对辨证为脾胃气虚,清阳不升,湿郁生热证者多以升阳益胃汤加减之,疗效颇佳,故本文举病案三则,以资参考.
作者:吴全娥;李在斯;运峰;郑剑;石鑫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在现行中医教材中,温胆汤常被解释为清胆之用,方证原来的胆寒证也被解释为胆热证,导致真实的胆寒理论丢失又与清胆、泻胆的方证相混淆,古方明确的胆寒被错解为胆热,使当今临床不能正确认识胆寒的病例,使得每有胆寒的病人被反复误诊的情况,因此,本文仅就这一理论进行回顾探讨,以求阐明被误读的胆寒证与温胆法.
作者:张春晓;丁春明;桑希生 刊期: 2016年第03期